• 32.50 KB
  • 2022-05-26 19:16:05 发布

班级管理伦理缺失表现和归因研究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班级管理伦理缺失表现和归因研究  班级作为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对于学生在校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学会为人的重要载体。基于这层含义,班级管理在学生的学养以及人品的培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伦理主要是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形式,其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并揭示内在精神的规律,达到对自身进行管理的作用。班级管理本来就需要调动学生的个性,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在其管理过程中渗透着伦理的因素。但是现在的班级管理并未对人性加以重视,缺少对学生内在世界的挖掘,这就造成了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物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为了实现效率以及相应的组织目标,抑制了学生的发挥,这与伦理的要求相悖,也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一、从伦理的视角审视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班级管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蕴含了大量的伦理因素。而伦理作为通过对内在精神挖掘从而实现对自我管理的一种方式,其对于班级管理具有内在的指导性。这就需要我们以伦理为着眼点对班级管理进行多层次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班级管理的形式对学生施行更好的教育。1.过分追求工具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11 班级管理的价值追求是班级管理的根本,如果价值观念发生扭曲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到班级的管理。班级管理作为工具的价值更甚于其本身具有的育人价值,这对于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产生了巨大的阻碍。班级管理的这种注重班级管理效率而缺乏实质性的透析,导致现在的班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过分重视班级的外在控制在现在的学校中,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往往注重那些外在的学校纪律等因素,诸如课堂纪律、课间操表现、班级卫生情况。这些外在的控制环节不仅是为了能够使班级更加有秩序,学校的学习生活氛围更好,其实其在学校的班级评比和教师评比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很多教师将这些外在控制的好坏当作教学的得失并为之喜悲,自己班级管理整齐划一,学生都非常的规矩,教师就会觉得自豪;相反,如果自己的班级外在控制方面在评比中遭到了上级领导或者是同事的非议,教师就会觉得其涉及到了自己的面子,以后对学生的管理就更加严厉,使得班级管理硬生生成为了一种工具,一种旨在进行学校管理、教师管理的工具,而学生的价值却完全没有体现。11 学生们的坐姿、学习用品的摆放、穿着打扮、卫生情况等在这种过于重视外在氛围的情况下逐渐变得刻板单一。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好玩的天性,这些东西本不在他们的认识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受到过多的干预,因此大大压抑了他们自身的思想。这种严苛的管理体制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价值,没有把育人放在第一位,过分重视外在的东西正在使班级管理失去本来的目的,从而逐渐变为一个冷冰冰的工具。(2)过分追求考试成绩现在的教学体制中,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受到很多教师的重视。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片面强调智育,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之间本就存在着差别,学生可能擅长的方面不同,但是并不能就此认定学生优劣。学习成绩只是学生学习能力、智力等的体现,无关乎学生的其他能力,只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使学生获得多元化的发展。现今的教育考核制度过分关注升学率,以至教师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由于与自己的奖金分红等联系在一起,很多教师只追逐高升学率,不顾学生的综合发展,从而造成学生发展不全面,在某些方面存在短板。2.忽视学生主体性以及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严重11 班级管理活动是一项互动性比较强的活动,不但需要提高管理的质量,还需要在管理中教育学生。班级活动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在个别情况下学校的领导也会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但并不常见。教师分为班主任教师以及任课教师,全体学生作为另一个参与者。学生本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但是在长期被动管理的情况下,学生的这部分权利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教师在班级中过于强调其“管的作用”,事无巨细都严格要求,大大压抑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造成了参与途径的缺乏。此外,本应该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本身还存在失德行为。(1)学生主体性缺失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作用,其不但需要把社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化予以指导,推动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他们手中掌握着“大权”,成为了班级的绝对管理者,而本应该作为班级管理主体的学生在其中的作用却微乎其微。教师本身应该起着导引的作用,但是由于未能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导致学生的自我管理存在很大的困难。长时间的顺从与被动接受,使教师既是主导者也是管理者,将导引行为与管理行为混为一谈,这就像导游在组织游客旅游的时候不给其自由游览的权利一样,教师的管理实际上就是这个问题。学生主体性的缺乏,使得班级管理唯成绩论、唯评比论,但是却没有把学生考虑到管理的核心中去。(2)教师失德现象11 这种单一式的班级管理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的权威,这对于班级的管理来说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教师的这种“权力”如果成为了一种权威的话,必然会导致学生管理活动陷入“专制”。教师在管理中既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也是班级管理的绝对实施者,其本身就拥有太多的权力,而缺乏相应的约束,所有约束学生的规章制度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一纸空文。例如,学生迟到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教师迟到却情有可原;学生不能带手机,教师的手机却在课堂上乱响。这些教师失德现象对于班级的管理活动来说存在着不良的影响。3.过分追求高效率而忽视人文关怀11 班级管理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会采用一些管理方法,而由于现在的班级管理的价值理论存在着问题,导致班级管理过于重视效率而缺乏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为了满足其管理的目的以及个人目的,对学生的管理手法和手段缺乏必要的限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现在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就存在这样的情况,为了能够达到管理学生的目的,教师以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的姿态,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实行讽刺、打骂、体罚、变相体罚、罚款等已经被明令禁止的行为,有的教师甚至还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对于学生的日记本、信件都随意查看,缺乏应用的尊重。现在网络和新闻上屡屡出现的体罚、罚款等行为,本不应该是教育者所为,却硬生生地被打上了班级管理的烙印。这种缺失人文关怀,一味追求效率的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  4.过分注重制度规范而忽视道德规范11 现在的班级管理过分注重制度的管理而缺乏必要的道德滋养,这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制度本身就是为了使管理更加有秩序,其通过对人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来规范正常的生活或生产运转,使生活或生产更有效率。在班级管理中,制度主要体现了班级的规章制度以及纪律,其对于班级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所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有了这些制度才使得班级管理更加有秩序,更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能够使班级管理能够有据可依,使学生在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但是,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很多教师简单地把制度管理当作班级管理的唯一手段,事无巨细都设置很多规章制度来约束和限制学生,使得学生的思想幅度和活动幅度受到了很大压抑,这对于调动学生在班级管理以及学习上的积极性有很大的阻碍作用。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有着独立思想、个性化思维的学生,并不是毫无思想的物体,所以这种单纯的量化的思维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处理现实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班级管理应该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定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制度管理,而定性教育主要还是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进行。学生们都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只要教师能够在管理中渗透道德规范的教育,使学生们感受到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就会增强班级管理的效果。二、从伦理的视角对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对于班级管理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是教师的原因,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对于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重大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学校以及社会的客观因素,班级管理虽然在校园范围内开展,但其不仅受到学校的影响,还会受到社会上的影响,只有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才能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班级管理中这些问题的成因。1.教师教育观的偏差11 虽然现在的教育理念将教师认定为“知识的传播者”、“心灵塑造者”等多重美好的身份,但是实际上由于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传统理念与价值的影响,使得其实际上将自己定位为教育中的权威,学生只能服从自己,将其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绝对化,将本该平等公平的师生关系变成了上下、尊卑的关系,这种上下的关系体系产生了班级管理的单向性。教师制定规章制度,而学生遵守,教师给予学生的指令,学生需要完成,造成了现在畸形的班级管理。教师本是班级的主导者,现在却兼任了班级管理的设计者、执行者、引导者、审判者等多重身份,这就造成了教师在班级管理事务中一意孤行,不顾及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的个性没有及时予以重视,学生在班级中并没有发挥自己主体作用的空间,相反只是一味顺从和服从,造成了班级管理的目标难以实现。2.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班级管理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面明镜,通过教师的言行学生可以端正自己。若是教师自身素质存在问题的话,那么教师在人格、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里所说的教师人格主要包括教师的生活作风、工作和学习态度、自信心、责任心、事业心、心态等多个方面,正向人格能够导引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负向的人格能导致学生心理、人格等方面产生障碍,不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的心理因素、职业操守也是影响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的不良表现就是对于本职工作的疏懒、教学缺乏公正、情绪化。这样的老师无法敏锐察觉到班级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因素,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们实行最符合其发展的教育方式。这将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11 3.学校管理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场发育越来越充分,很多学校的管理都会借鉴企业的管理理论而实行一种科层式的管理制度。这种严密的层次结构、缜密的职责划分、完善的管理制度、效率化的流程对于学校的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层次越多,层与层之间的关系越需要不同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所需要的规章制度也就越多,这样就造成了管理过程中人性的缺失,以致无法调动各个层次的工作热情。明确的职责划分使得工作者对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漠不关心,既不利于部门之间的交流,也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对于效率的忙碌追求,使得管理成为了一种工具,而忽视了管理目标的实现。现在的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实现功利性的发展目标,将教师的考核、晋升、奖金等都与学生管理与学习成绩挂钩,这就导致教师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满足其生活品位和生活需要,应激性地对其在班级管理中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造成其在班级管理中将管理视为工作,忽视了学生的本体价值,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阻碍了学生的素质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4.社会环境方面11 在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成熟的今天,受西方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现在盛行功利主义与拜金主义,金钱与地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这种风气已经逐步侵入到教育这块圣土,教育管理理念也由此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在社会的功能主义的指导就是以自身利益为轴心,以周围环境为工具,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学校为了能够使自身在教育系统占有更加明显的竞争优势,吸引到更多的生源以及投资,就需要用成绩来说话,以此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这就使得学校的投入与产出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了能够提供更好的教学成绩,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就成为其发展的阻碍。为了能够使自身的利润效益最佳,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将人性管理逐步转化为工具管理,在这一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只是培养一批成绩优秀但是综合能力不强的学生,这些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参考文献[1]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王道树.教育管理方式伦理化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5).[3]王丽娟,王志彦.社会转型视域下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当代教育科学,2010(15).[4]周志文,董秀丽.论学校管理的伦理基础.当代教育科学,2010(13).[5]金保华,陈萍.试论伦理的教育管理价值与功能.教育探索,2010(3).11 [6]刘胜良.孔子教育管理伦理思想探微.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唐爱民.道德成长:教师教育不能遗失的伦理维度.课程·教材·教法,2010(2).(责任编辑白文军)11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