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49 KB
  • 2022-05-26 16:35:45 发布

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究行为类型及其指导策略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究行为类型及其指导策略吴江区坛丘幼儿园徐卫珍[摘要]:科学活动屮,教师通过对幼儿在探究进程屮行为类型的分析,确定幼儿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帮助、支持、建议和指导。让幼儿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科学认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方法,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关键词]:幼儿;科学活动;自由探究;问题探究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活动过程的本身对于幼儿来说就是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技能,形成积极正确态度,感受科学探索精神熏陶的过程。幼儿科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探究行为发展水平层次的研究表明:幼儿对科学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构建过程。根据幼儿探究行为由低水平层次向高水平层次的纵向发展表现,我们将幼儿的探究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型:自由探究、自由探究辅以问题探究、问题探究辅以自由探究、问题探究。但是幼儿自身并不能完成由自由探究到问题探究的提升,这就决定了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的必要性。不同探究行为类型,其相应的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也不尽相同,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应建立在对幼儿探究行为类型的理性分析和感性体验的基础之上。在“力和运动”的试验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幼儿在探究进程中各种探究行为类型的分析,确定幼儿的发展需要,使活动既适合其原有水平,关注其已有经验和想法,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吋,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帮助、支持、建议和指导,促进幼儿在活动屮不断发展。一、自由探究幼儿的探究行为刚开始发生,活动没有明确指向,有自然、自主、自由和随意的特点。幼儿在“游戏性”的体验中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与同伴的自由交往,在自然状态下的一种无意的“新发现”,说什么、怎么说都无人注意,也不用考虑对与错。《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活动的内容一旦与幼儿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符,他们就容易认同、理解。通过研究,我们将“力和运动”落实在与幼儿生活紧密的“物体下落”这一主题上。如何让“力”这个抽彖枯燥的物理概念与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下落现象联系起来,让幼儿切实感受到力的存在呢?我选择了幼儿经常体验又非常喜爱的滑滑梯为切入点,让幼儿在两个不同材质不同高度的滑梯上自由玩耍。充分体验后,幼儿以绘画进行表达。活动目标隐蔽,要求幼儿注重过程的体验。这一外在要求在幼儿主动活动中自然地转化为幼儿的内在需要。重在激发幼儿探究动机,引发幼儿探究兴趣。同时,教师在活动中注意观察。观察幼儿的表情、言行,判断他们是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还是无所事事的消极状态,敏锐地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然后以此为依据,及时地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二、自由探究辅以问题探究 幼儿的探究行为述较幼稚,他们开始有问题意识,但仅仅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现象,活动中“游戏性”的体验还是幼儿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成分和构成要素。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对于科学现象的理解及表现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主决定,幼儿同样不担忧活动以外的奖惩。教师是幼儿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扶助者,在幼儿表现为这一探究行为类型时,教师应为幼儿探究活动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协商、磨合,而不是催促,鼓励和支持幼儿主动的探索和交往。首先,活动的过程由教师和幼儿共同推动,活动的内容既来自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也来自教师的建议。通过对幼儿的作品分析发现:幼儿不仅像我们预设的那样关注斜面坡度与下滑物体速度的关系,而且也十分关注滑梯材质对速度的影响,由此,我们将幼儿自身对滑梯下滑的体验过渡到对物体在斜面下滑的探索,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生成活动“不同材质斜面上的物体”。其次,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样的材料,根据幼儿探究活动的实际需要:如“不同坡度斜面下滑的物体”,我们提供高度不同的奶粉筒、积木等作为幼儿搭建斜面的支架;“不同材质斜面下滑的物体”,我们提供木板、地集、瓷砖等不同材质的斜面。虽然幼儿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由其自己决定,但活动材料的提供具有针对性,其隐性作用使幼儿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围绕主题开展活动,进行各种尝试,积累经验,为幼儿探究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性。再次,指导幼儿进行记录。尊重事实是起码的科学态度,幼儿要诚实地呈报探究的过程及结果。教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感受事物的差异及多样性。在感受和体验后,幼儿以图画记录的同时,教师为幼儿提供支持性的记录纸张:如画有高低不同两个斜面的记录纸张,以不同线条表示不同材质斜面的记录纸张等,指导幼儿用图形、线条记录探究过程和自己的发现。最后,指导幼儿分工合作。在合作开始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帮幼儿做好分组工作。根据探究活动需要,幼儿在探究过程屮小组里出现了三个角色:观察远、记录员、实验员。幼儿可以自行分配角色,但角色任务意识和更换意识不强。不管是“聪明”还是“迟钝”的幼儿总会在语言能力、艺术表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往能力等某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如某个幼儿在当记录员时笨手笨脚,可当观察员进行交流时却有突出表现。因此,每个幼儿在不同能力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幼儿互动学习挖掘不尽的资源。教师要善于了解每个幼儿的强项与弱项,有效地引导他们互动,发挥强项,弥补弱项。三、问题探究辅以自由探究通过一次次的探究活动过程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探究行为水平逐渐提高。虽然幼儿需要教师的提示才能坚持活动主题,但其探究目的性明显增强,幼儿围绕着主题进行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问题性”逐渐提高,并作为活动的结果呈现出来。幼儿探究行为由“自由探究”向“问题探究”的提升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时间,需要“重复”和“练习”。幼儿探究活动是一个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需要多次重复的过程。探究行为的纵向发展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维持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重复具有新意和挑战。教师要在活动的重复中积极恰当的强化幼儿的问题意识,引导和促进幼儿探究行为围绕主题而进行。兴趣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的基木前提,这一点不容置疑,然而,单纯的自发兴趣有可能导致幼儿的探究活动“朝不同方向狂奔”而失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教师在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探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幼儿在探究各形积木、 木珠、吸管、瓶盖、核桃等不同物体在相同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新的兴趣点不断岀现,通过对幼儿兴趣的分析、筛选,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汽车如果失控从山坡冲下悬崖会怎样?幼儿通过将球状物体假想为汽车,在体验斜坡下滑的速度感的基础上,观察下滑物体掉下断层的情况。在活动屮,幼儿对重力、弹力、摩擦力、惯性等力与运动现彖有所感受,并注意到了物体下落时的不同姿态。幼儿探究能力增强,观察到的形象增多,造型能力明显提高。这时,教师就要撤去支持性记录纸张,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熟悉的形、线进行记录,同时鼓励幼儿自己创造符号。在这一行为类型阶段,幼儿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并有很强的角色更换意识,虽然分工使幼儿具体任务不同,但都是圉绕主题进行。教师利用幼儿间的交流树立榜样,引发幼儿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如假设一一验证一一修正这一思路,在幼儿的记录中一岀现,教师就有意识地请幼儿进行介绍展示,使这一原为个人所有的科学的方式成为一种集体共享的资源。四、问题探究幼儿的探究行为已经成熟,活动问题指向性很强,幼儿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围绕同一目标共同探究。幼儿的记录分为三个步骤:一实验前猜想;二实验的真实记录;三对比后结论。传统的科学教育强调内容的广度、宽度,似乎是让幼儿学了许多知识,实践经验和有关研究证实,这样做事倍功半。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幼儿掌握科学的方法,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即使是在为幼儿提供宽松坏境的同时,应不断激发幼儿思考,让他们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幼儿求异。在活动“掉下来的物体”中,幼儿获得有关“自由落体”这一科学现象的感性认识,并用已有经验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幼儿进一步探究,寻找改变物体下落状态的方法。教师只是预设活动的FI的要求、基本要点和大框架,辅助材料的提供及允许幼儿可利用自己所想到的安全的物品改变物体下落的姿态,对于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更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活动的每一步既在教师的预料之中,又在教师的预料之外。幼儿独特的思维及找到的办法,令教师吃惊叫好,深受启发。在活动中,教师分析与回应幼儿的疑问与需求,随时给予幼儿必要的支持,随机地、隐蔽地使用可利用资源,如幼儿已有经验、材料的隐性作用,在可能的时机向幼儿建议关键步骤,暗示幼儿做岀重要的选择,在必要时给予幼儿指导,为幼儿解决问题提供有益的认知背景,帮助幼儿积极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在肯定幼儿的同吋,教师逐渐减少支持,使幼儿最终实现独立行为能力,实现幼儿解决问题策略的迁移。遵循着幼儿的探究进程,在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一个连贯、完整的研究过程形成了,幼儿的经验在活动中连接、加深,形成了内在的逻辑联系。幼儿在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使结论建筑在事实之上,经历完整的科学认识过程的同时,其探究行为也由自由、随意逐渐过渡到紧紧围绕问题进行。教师的指导策略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幼儿科学教育〉〉刘占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