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2-12-24 12:30:07 发布

幼儿园中班教案《蜗牛吃什么》含反思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园中班教案《蜗牛吃什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2.尝试饲养和照顾小蜗牛,体验其中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在植物园内散步时,和幼儿一起找找蜗牛,共同捕捉若干小蜗牛。  2.与蜗牛有关的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看,是谁?(出示实物蜗牛)我们跟蜗牛打个招呼吧!  二、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一)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初步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用你的小眼睛仔细看看,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特征,并且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如:蜗牛有一个大壳壳;蜗牛有两对触角等。教师积极肯定幼儿的观察与讲述。  2.播放视频《蜗牛》,进一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看完了一段有关蜗牛的视频,你对蜗牛有什么新发现?  追问:蜗牛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它用什么爬行的?爬行时会有什么东西?  师幼共同小结:蜗牛有两对触角,大触角上有一黑点就是它的眼睛;身体是软软的,用腹足前进,会留下粘液;背上有一个硬壳。  3.拓展小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幼儿看图说说,探讨一些蜗牛的其他秘密,如:蜗牛的嘴巴里有上百颗牙齿等。  (二)了解蜗牛的饮食习惯  1.大胆猜疑,激发兴趣  提问:蜗牛喜欢吃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的猜测、讲述,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2.在操作中发现蜗牛喜欢吃什么  要求:每组提供四只实物蜗牛,请小朋友选择你觉得蜗牛可能会喜欢吃的四种食物喂蜗牛,看看蜗牛喜欢吃什么,并且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在幼儿需要时提供及时的帮助。  集中交流:通过喂蜗牛,你发现蜗牛喜欢吃什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进行大胆的讲述、交流。  3.进一步了解蜗牛蜗牛的饮食习惯。  教师继续播放视频《蜗牛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在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蜗牛的饮食习惯,并进行小结。  三、尝试饲养和照顾蜗牛  1.师:我们请蜗牛住在我们教室,好不好?我们可以怎么照顾蜗牛呢?  引导幼儿在之前的经验基础上积极讲述、交流。  2.结合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以分组的形式饲养、照顾蜗牛,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反思:  蜗牛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生动、可爱,很受幼儿喜欢,因此在这个科学活动《蜗牛吃什么》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下面让我结合本活动来说说我对课堂调控的运用。  对教学活动的调控  对教学活动的调控包括教师对学生、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及协调相互关系的调控,具体策略如下:  1.教学的前馈控制策略  教学的前馈控制是指在幼儿的学习产生偏差之前,教师根据同类教学信息的反馈与矫正所形成的经验,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防范错误的发生。  如:播放视频《蜗牛》,进一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中,我提问:“看完了视频,你对蜗牛有什么新发现?”考虑到幼儿可能会重复之前的回答,或者一时回答不出来,学习产生偏差之前,我将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追问:“ 蜗牛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它用什么爬行的?爬行时会有什么东西?”提前采取控制策略,防范错误的发生。  2.教学的多边互动策略  多边互动,即“多边活动论”,是指现代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和双向活动论,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师师诸动态因素间的多边互动,以利于开展与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  活动中,我采用了师幼、幼幼的多边互动策略。  3.反馈控制策略  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如幼儿大胆猜测蜗牛喜欢吃青菜、毛豆、苹果等时,我会积极肯定幼儿的猜测讲述,反馈:“有可能”、“我也觉得蜗牛会喜欢吃青菜”等。当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涨时,我会通过肢体语言的提示,矫正幼儿不能安静倾听的情况,引导幼儿静下来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甚至对个别幼儿我会去摸摸他的头暗示他认真听。  自我调控  工作四年,我深有体会如果自我没有调控好,整个活动的氛围都会随之走样。因此,在活动中,我做到放松自己,把目标记在心里,把活动内容记在心里,不生搬硬套,调控好每个教学环节,争取让每位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是对于认知方式和策略的自我调控,我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尤其当我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时,或许我可以尝试运用假设、例证、反抛、联想等策略,真正让师生互动起来,难题不应该是教师的难题,而是应该教师启发幼儿尝试、探究、解决的问题,使难题不再难。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