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50 KB
  • 2022-12-26 12:31:07 发布

小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余杭区第十七届普教、职教、幼教教学专题论文评选幼教学科小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摘要:小班幼儿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发展阶段,直观性认知的特点使小班的数学教育应该以幼儿的生活及其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生活的情境中学习。但是如何将生活本质的具体形象性、随意性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严谨性有机地统一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呢?我们尝试开展“小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题研究,探索如何把抽象的数学转化成有趣的、生动的能被小班幼儿易于理解的生活事物,帮助小班幼儿感知、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数学思维在生活中运用的能力。并通过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数学教学的理念,提高教师数学教学能力。关键词:小班数学教育生活化一、问题的提出:1、数学教育生活化之重要性。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生活化”的回归——教育重返生活世界。现代课程之所以回归生活,是因为以往的课程过于强调严谨性和理性思维的训练,教育过程被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所代替,生活世界和教育过程严重脱离。数学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数学的作用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工具,如果离开生活,那么数学就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育中,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2、数学教育生活化之现状。随着《新纲要》的发布,关注生活、利用生活的理念涉及所有的领域目标,不同的教育领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强调在生活中学习、实践和运用。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已经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但是,虽然14 许多幼儿园教师对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题都作了积极的深索,也试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投放丰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来增进幼儿对数学探究的自主性、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丰富的材料就一定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热情,一些生活化的情景过于牵强,许多的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只是散漫地参与游戏,并没有积极自主地学习,也缺乏以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式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3、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所以,生活化的数学教育更有利于幼儿构建连续地、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小班幼儿还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发展阶段,直观性认知的特点使小班的数学教育更加应该以幼儿的生活及其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生活的情境中学习。但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如何将生活的具体形象性、随意性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严谨性有机地统一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使幼儿数学教育既要有一定的逻辑性、系统性,又要顺应幼儿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发展规律呢?我们尝试开展“小班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题研究,探索如何把抽象的数学转化成有趣的、生动的能被小班幼儿易于理解的生活事物,帮助小班幼儿感知、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数学思维在生活中运用的能力。二、概念界定1、幼儿数学教育: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指导下(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包括数、量、形、时、空等几方面)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3、生活化:本课题的生活化是指教学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的结合,充分挖掘其与幼儿日常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的理解。三、研究目标14 1、将数学教育活动的各种数学问题取之于小班幼儿的生活实际,并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育,把教育形式与幼儿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数学转化成有趣的、生动的能被小班幼儿易于理解的生活事物。从而帮助小班的幼儿初步感受、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初步培养小班幼儿操作、发现和探索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2、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探索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四、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3—4岁两个年龄班共60名幼儿。研究方法:协作性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由部分教师尝试开展小班幼儿生活化数学教育的实践,以小组观摩讨论的形式来探索和研究小班幼儿生活化教育实践的可行性。观察法——采取对比观察法和重点观察法,用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记录观察研究的内容,了解小班幼儿数学生活化学习的需要和重点。调查法——通过访谈、表格式等方法,调查了解幼儿在数学教育生活化课题中的实际表现和发展。五、研究活动的步骤:1、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和环境的因素,引导小班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积累数学经验。2、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内容,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作为数学教育的材料,让操作活动与小班幼儿实际的生活相结合。3、探索和研究如何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情境来帮助小班幼儿理解、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帮助幼儿提高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4、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强化教师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与生活问题的数学化的教学理念,探索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六、研究活动的实施:14 1、展开数学课程观的学习。我们开展了两次研讨活动,通过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的学习探讨,初步建立正确的数学课程观。在数学教育实践中要将幼儿数学学习的知识对象理解为一个有意义的系统,并寻找出它们与幼儿生活的连结点,使它们以有意义的问题的方式来呈现。2、在生活环节中寻找小班幼儿能感受和理解的数学元素。首先,我们梳理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去寻找能让幼儿感受和理解的数学元素。我们发现:点名、做操、吃点心、午餐、喝水、洗手、整理玩具等生活环节都能找到小班幼儿既感兴趣又能理解的数学元素。点名活动的环节有与数量相关的元素。例如:有几个小朋友没有来上幼儿园?几个小朋友迟到了?有几个小朋友是走路来上幼儿园的?做操活动中有与排序、空间、图形等相关的元素。例如:做操需要拉着衣服像小火车一样开出去,开火车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谁做火车头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谁排在最后?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场地上有哪些图形?有几个?还可以语言提示幼儿观察做操时谁的手举得高谁的手举得低。早操中有一段找朋友的音乐,可以鼓励幼儿说一说找到了几个朋友?吃点心的环节也有与数有关的元素。如:吃一些干点的时候,小朋友自己拿点心需要一一对应地数数。因为点心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每人5个,所以小班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完成。感知许多点心分到小朋友手里变成了一个一个等。午餐时间有数量、形、比较等多种数学元素。如:小组里几个小朋友?分几个碗、几个盘子、几个小勺子?碗和盘子是什么形状的?老师的碗和小朋友的碗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喝水环节与空间、排序等也有关系。如:你的杯子在谁的杯子上面?谁的杯子在你的杯子下面?喝水排队时,你排在谁的后面?谁排在你的前面?你喝了几杯水等?即使是洗手的时间,也能找到与数有关的元素。如:卫生间里几个水龙头?几个马桶?从左往右数一数或者从右往左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洗手?镜子是什么形状的?水池是什么形状的?整理玩具的环节和分类有关。如: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玩具的形状特征,按玩具的外形分类摆放。也可以比较玩具的大小等等。这些生活环节是幼儿每天必须经历的过程,和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14 ,也提供给了幼儿每天都和这些数学元素接触的机会。这些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也是小班幼儿比较能够理解的,符合小班幼儿认知能力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找到了这些相关的元素后,就利用这些生活活动的时间,在一种比较宽松的氛围里,用一些比较随意的谈话、询问等方式来引发幼儿的观察、感知和思考。让幼儿在轻松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和积累相关的数学内容,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数学经验的积累,同时也使幼儿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3、在周围环境中捕捉数学信息。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我们的周围环境中也到处传递着着数学信息,只要我们具有一种敏锐的分析和观察能力,就能捕捉到生活环境中随时出现的数学信息,向幼儿传递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室里,每一扇门窗、每一张桌子、每一张椅子、每个柜子、每一件玩具……教室外,每一个大型玩具、每一棵树、每一盆花…….所有的东西都成了我们捕捉的对象。我们发现:生活环境的种种信息都能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环境随时随地地开展对于认识形状、了解数量、空间方位等数学方面的学习,直观的认识比课堂的学习更为有趣和有效。在认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图形的活动中,我们充分地利用了周围环境中的数学信息,让小朋友们去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是图形的朋友?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如:门、窗、黑板等是长方形的,书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皮球、溜溜球、手工区的圆片是圆形的等等。不仅如此,有的小朋友还找到了一些比较隐性的图形特征。有一个小朋友找到了一个弯管玩具,我问他:咦,这是什么图形的朋友啊,我怎么看不出来?他回答我:瞧,这个弯管的洞洞是圆形的。利用周围环境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游戏、散步、课间,都成了和小朋友进行互动的好时机。我们在小花园里散步,引领着孩子们坐在小花园的大树下,抬头看看大树,再看看边上的小树,让他们比一比哪棵树高?哪棵树矮?抱一抱哪棵树的树干粗?哪棵树的树干细?树叶是什么形状的?比比哪棵树的树叶大?等等。感知、区别、寻找、比较,都在轻松自在的氛围和环境中完成,幼儿学得无形又开心,也真正起到了感受和积累幼儿数学经验,增加幼儿数学敏感度,开发幼儿数学思维的作用。4、提炼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4 在设计小班的数学活动时,大多数教师比较注重趣味性,常常会将一些有趣的游戏情境带到数学教育中,活动的趣味性是增加了,却忽略了数学与幼儿生活的联系,不能将学到的数学运用到生活中。我们尝试挖掘幼儿身边的数学问题,将实际的生活问题和游戏相结合,这样的学习能帮助幼儿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不知道如何整理玩具的问题。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一个数学活动。小朋友吃水果的时候总是分不清2个和3个?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在数和量的学习活动中将问题设置成情境来帮助幼儿解决。小朋友们不会排队,问题在哪里?一方面是小班幼儿还没有规则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班的幼儿前后方位还不是很清晰。于是,我们就设计了分辨前后的数学活动,并将排队的情境再现在幼儿的面前,来引导幼儿思考怎么样来解决问题。当然,这些数学问题挖掘出来后,并不是很简单地还原给孩子,而是通过和游戏的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情景设计巧妙地来帮助幼儿学习的。例如:因为刚上幼儿园不久,离开爸爸妈妈的那种感受小朋友们还很清晰,所以我们把没有整理好的玩具摆放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并以拟人化的口气去创设接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情景去引发幼儿的思考。我们对孩子们说:玩具宝宝和你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家,可是它们现在回不了家,它们心里很着急,我们怎么来帮助他们呢?他们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情景,说要把玩具送回家。这时,我们就再抛一个问题给幼儿:但是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呢?它们的样子一样吗?是不是都住在一个家里呢?进一步引发小朋友对玩具外形的观察比较和对玩具筐子标记的认识。有了这些基础认识,再让小朋友们把角角落落的玩具送回家,小朋友们就比之前要准确地多。这时候,教师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发现还是有小朋友放错了,必须要把问题提出来,立即展示在小朋友面前,帮助小朋友进一步地去解决问题。经过这样一层层的问题解决式的学习,不但能帮助幼儿进一步梳理数学的经验,同时也在活动中快乐有效地帮助幼儿提高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14 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这说明幼儿的数学学习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重视集中教育活动,更要注重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数学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运用数学的环境,在幼儿的一日生活里充满了数学问题。教师的数学教育目标,便是将幼儿在生活中零散的数学经验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具有严密逻辑的数学知识,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5、生活化材料的挖掘。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所以,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的可操作性往往决定着幼儿操作兴趣的多少以及与材料互动发生的作用大小。材料运用得当,能有效促进幼儿积极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数学的秘密。但是,为每个孩子都准备一份材料会带给教师非常大的工作量,会耗费教师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我们根据生活材料的特性充分地运用随手易得的生活化材料,挖掘这些生活材料的一物多用,不仅能使幼儿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经验,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能使教师节省做教具的时间和精力,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观察孩子上。我们收集了生活中的许多材料,经过挖掘和思考,发现有许多种类的生活材料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物:石头、树叶、木头、纸、布、干果等。生活用品:空的瓶瓶罐罐、盒子、报纸、棉签、棒冰棒、棉签等。玩具:各种积木、球、小棒、围棋、插片等等。食物:米、豆子、糖果、饼干之类的。工具:尺、胶棒、橡皮泥等。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数量多、易收集,非常适合用作数学的教具,都可以作为小班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例如:在比较长短的活动中我们采用了报纸作为教具。(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与手工活动相结合,活动前已经把报纸撕成了一根一根的“面条”。)小朋友们比一比谁的面条长,谁的面条短?小朋友们在相互的比较中感受到了长短的具体概念。接着,我还鼓励小朋友们进一步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的面条变得长?变长了再比比,看看谁的面条更长?有个小朋友想出了把两根“面条”接起来的方法,很快其他小朋友就受到了启发,还把三根、四根的纸条接了起来。14 接长的纸条很难比较,想什么办法来进行比较呢?随着纸条长度的加长,无形中增加了材料的层次性,也提高了比较的难度,但是小朋友们一点儿不累,他们继续想了各种比较的方法:站在凳子上比一比,放在桌上比一比,老师拿在手里比一比,放在地上比一比等等。简单的一张报纸,为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有效促进了幼儿数学思维的能力。一些生活材料还有一物多用的特点。例如:糖果可以抓一抓、数一数、比较多少;也可以根据糖果的色彩分类、排序。围棋可以数数、可以拼搭各种图形、可以排序。报纸可以比较长短、可以按长短排序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数学操作,尤其是小班幼儿的操作活动。因为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手的控制能力也较弱。所以,在选择材料时要经过认真思考和斟酌。我们发现,小班数学操作生活材料的运用必须要注意几点:第一、要考虑材料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小班幼儿手的控制能力较弱,对周围事物缺乏安全意识,所以给小班幼儿提供操作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适宜性。有一些材料是不适合作为小班数学操作材料的。例如:草、花之类的就不太适合做数学操作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易破损和变形。相对来说也比较不卫生。树叶可以作为操作材料,但是也要使用干枯并相对比较厚实、完整的叶子,不易破损,而且要清洗干净,防止幼儿误入口中。石头的选择也要注意比较均匀的、较小的、相对比较安全的。空罐子、空盒子要保证里面是空的,并且要卫生、安全。较大的玩具也不适合做操作材料,一方面占用空间较大,不适应集体教学中的操作,另一方面小班幼儿的小手也拿不住。筷子、牙签之类的也不适合小班的操作,此类比较尖利或者过长的物体存在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小班幼儿。各种材料的使用都要根据其特性来判断是否适合小班幼儿的数学操作,更要注意使用的安全性,防止小班幼儿在操作中发生意外,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第二、要注重生活化材料与内容的契合度。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许多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收集了多种生活材料,并尝试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的数学活动中,但是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操作材料因为其运用的不合理,而出现了问题。14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比较高矮的活动中使用了许多洗发精、沐浴液的瓶子,这些瓶子的底部有大有小,摆放起来极不稳定。于是造成了活动中瓶子“乒乒乓乓”摔倒的现象,不仅使操作的成功率降低了,也影响了幼儿的情绪。如果使用底盘比较牢固的瓶子或者其他相对稳定的材料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在提供材料时要思考材料和活动内容的契合度。不能一味地追求材料的生活化、多样化,而忽略了材料与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数学活动本身是具有逻辑性、科学性的,因此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也要精确、合理。活动前教师要有预操作,了解材料的特性,注重材料使用的合理性,才能有效发挥材料的作用。6、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学习是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之间有意识的互动。当学习内容脱离幼儿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兴趣时,幼儿就会难以理解,难以形成积极、自觉的学习意图,主动学习的行为也就不能产生。这一点对于小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来说尤其明显,不感兴趣的话他们马上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发生。小班数学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更多的是一种数学的感知。所以,我们需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数学敏感性。★生活情境设置的方法。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我们较多地将一日生活中的生活情境融入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例如,学习3以内的数数时,创设小动物上幼儿园的情境。让幼儿扮演老师,为小动物分碗、分勺子、分点心、分玩具等,小朋友们积极性非常高。在学习图形时,设置吃点心的生活情境,让小朋友真的吃饼干玩游戏。先是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饼干,再让小朋友根据图形娃娃的出示拿相应的图形饼干吃。三角形娃娃出现了就吃三角形饼干,圆形娃娃出现了就吃圆形饼干。小朋友们可喜欢啦。★生活问题引发的方法。教学就是要通过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的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我们在开展了一系列的数学研讨活动后,教师对于这一观点都有了新的认识,并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和探索。在设计数学活动时都能有意识地14 思考自己设计的生活化情景是否能引发幼儿的认知兴奋,产生认知冲突。并能够在活动中模拟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探究和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例如:在“比较高矮”的活动中,教师出示高房子矮房子:看看这是什么?里面住着谁?谁想和这两位小客人握握手?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一座孩子够不着的房子,幼儿无法和小客人握手。教师问:为什么有一个握不到?这就引发了幼儿的思考:因为太高了,够不着。很自然地引出了高和矮两种比较。教师又提供给幼儿一些玩具,让两位幼儿在不同平面搭房子。然后再来比较,这又是一个问题的情境设置。因为是在不同的平面搭房子,搭好的房子很难比出高矮。老师就把问题抛给了幼儿:比一比谁搭的高?要怎样比才看的清楚?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很自主地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游戏生活相结合的方法。是不是只要创设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幼儿就一定会很有兴趣地地学习?从我们实践的过程中来看并不是这样。是不是只要是生活化的形式,就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答案是:否。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设计的有些教学情境单纯追求接近幼儿的生活而忽略了趣味性,也是不合理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小班的幼儿。例如:有一位老师在“图形分类”的活动中采用了各种各样形状的饼干作为教具,先是两种饼干混合装在一起,请小朋友们观察的饼干盒里有些什么形状的饼干,然后请小朋友帮忙根据形状的不同分别取出来装进不同饼干盒里。第二次是三种饼干混在一起,让幼儿帮忙分类摆放。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是请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帮手来帮忙。平时孩子们都喜欢做老师的帮手,可是这一次小朋友们却不喜欢了。一方面饼干的诱惑太大了,老师请他们帮忙却不让他们吃,小朋友们很失望。第二,情境的设计缺乏趣味性。如果,能将情境设计成先请小动物吃饼干,把小动物的嘴巴变成各种图形的样子。第二次再请小朋友们做小动物,挂上图形牌子,其余小朋友去帮助老师分饼干,然后喂给小动物吃。最后,小动物再请小朋友吃饼干。这样的话,既有趣又能让孩子满足吃的欲望。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所以相对更好动些。所以在活动设计中要将生活化和游戏化相结合。例如:认识数字1、2的时候,我们除了用实物的操作来感知数量也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并感知数字和生活的联系。比如14 让孩子们尝试用各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示数字1。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拍手、跺脚等动作。渐渐的,在我的鼓励和启发下,他们开始做一些点头、手腕转动、弹指、扭腰等较为有趣和另类的动作,这也使游戏变得更有趣,孩子们就像是在表演节目一般,每一个上来表演的小朋友都能做出和别人不同的动作。观看的小朋友也因此变得兴致勃勃,一个个都想上来尝试,就连平时胆子较小孩子也忍不住参与了进来。还有,让幼儿听声音取卡片,看数字摸水果等游戏。我们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游戏和生活化的情境相结合,不但能激发小班幼儿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使他们对学习活动更感兴趣,而且能使他们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理解。 七、效果与反思:1、幼儿数学思维的敏感性、灵活性、变通性明显增强。因为数学教育与生活的密切结合,学习环境随之拓宽,幼儿对于生活中的数字、数量以及其他相关的数学元素变得更为敏感。会关注到更多生活中的数学元素。看见数字他们不再单一地只会认读,而是能将它们与生活物品、动作、声音相联系。例如出示数字1,他们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个苹果,也可以表示拍一下手,也可以表示一下铃声。幼儿在生活化的数学教育中,学习数学不再枯燥而变得轻松、有趣、好玩。由此,幼儿获得了更多成功和愉快的心情体验。学习态度也变得更积极。尤其是对生活化材料的探索和操作,从被动向主动发展。他们喜欢用各种形状的图形拼搭出各种物品。也喜欢在吃饼干时玩变魔术,变出各种图形。积累到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之后,变通性自然而产生。在平时地区角游戏中,小朋友们会自然地把一些彩色积木按颜色放整齐。在发现数字的递增特点后,他们搭的楼梯一层层地在加高。2、幼儿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随着课题的收尾,小朋友的数学能力也有了明显地提高,条理性进步明显。很多原来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收玩具不再是难事,打乱的玩具小朋友们能很快地把他们分类放好。分饭菜的时候成了老师的好帮手,能帮助老师一起分碗、分小勺子。拿点心不再有小朋友拿错数量。就连晨间活动时玩体育游戏,小朋友们也变得有序多了。因为他们知道什么叫按顺序轮流。他们懂得了什么叫一一对应。14 在我们走楼梯、拍皮球时,小朋友会自然地对应数数,能干的小朋友能准确地数到20以后。思维的方式变得灵活,会在老师的提示下主动地进行分析,展开联想。在认识了圆形之后,能在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当认识其他图形时,幼儿能很快地把这一经验迁移到其他图形的认识,很快地找到正方形、三角形的朋友。3、教师数学教学理念和行为获得提升。我们反思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往我们较多的是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去教授数学,重视了幼儿数学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幼儿思维发展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动的设计重视数学的逻辑性、系统性,而忽略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和生活脱节。★缺乏帮助幼儿提高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策略。伴随着我们课题研究的历程,我们教师无论是理念上还是教学策略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地提升。首先,对于数学教育生活化有了更透彻地认识。数学教育生活化不仅仅局限在集体教学的形式上,还体现在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生活化的数学操作材料、生活化的情境中等。对于数学教育的认识变得更为宽泛。任何时间和环节,都成了我们数学教育的好时机。小班的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数学教育与集体教育一样地重要。小班数学教育应该更注重幼儿对于生活和数学相联系的感受,小班幼儿的数学,更应以幼儿感兴趣的真实生活问题为基础。生活化的数学教育还是要和游戏合理结合,才能使幼儿的数学学习增加趣味性。数学评价应把重点放在幼儿的理解能力、思考过程和对数学的态度上。我们在进行小班数学教育的探索过程中中,一定要立足于从小班幼儿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创设各种小班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第二,提高自身的数学教育综合能力。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自身的数学教育综合能力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14 首先,更关注幼儿生活与学习的结合。注重以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针对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不同表现,能写出较详细的观察记录和个案分析。再则,学会了如何设计出科学的、顺应幼儿学习需求的“生活化”数学活动方案。除此之外,还学会了思考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与数学活动目标相匹配的生活化材料,使抽象的数学转化成有趣的、生动的能被小班幼儿易于理解的生活事物,帮助小班幼儿感知、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数学思维在生活中运用的能力。第三,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探索,对教师的自身角色有了新的认识。对只关注幼儿数学知识性学习向更多关注幼儿数学思维的方向转化,从数学教育的教学者、具体实施者的角色向幼儿数学学习的引导者、领路人的角色转化。逐渐从埋头于利用现成数学教材进行数学教育的状况中走出来,变成能思考如何将教材与幼儿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寻找顺应幼儿学习兴趣的数学园本课程的,有思想、有创新、有研究的教师。4、问题与反思:数学教育生活化的主体还是数学应当明确数学教育“生活化”的主体应当是“数学”,应把数学知识恰当地融入到生活情境之中,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渗透“生活化”,让孩子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孩子带入到一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数学活动变得丰富生动、有趣,容易理解。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生活实际,按照幼儿的实际能力创设适合幼儿实际的“生活化”,而不能自以为是,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适当的情境才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探究兴趣,不合适的情境不但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反而有可能成为一种学习的阻碍。生活化情境的设置一定要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小班幼儿的生活情境设置不能过于复杂和丰富,如果超过小班14 幼儿的经验范围和认知能力,会使幼儿无所适从,无法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教师在设计活动前一定要详细分析活动可能涉及到的知识能力范畴和要求,然后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和思维发展水平,对生活化的形式和情境进行适当地安排,从而保证幼儿能够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获得发展。注重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同时不能完全否认数学知识的学习。传统的教学由于存在“知识教育”过于注重的弊端,受到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批判。但是,数学教育中知识与思维是不可分离的。数学是一门严谨、科学、有系统的学科,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的基础。我们不能单纯地去放弃知识,而是应该正确认识知识与思维间的关系。我们要思考的是改变以往传统的数学偏重于教师的传授知识,幼儿只是处于接受知识的那种被动状态。采用怎么样合适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去适当地引导幼儿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孩子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并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参考文献:李娟《提高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数概念发展的水平》幼儿教育2011年1、2期申宏《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11期14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