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9 KB
  • 2022-12-29 12:30:15 发布

小班数学活动《宝宝送物品》教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班数学活动《宝宝送物品》教案小班数学活动《宝宝送物品》教案包含了,活动目标是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愿意参与为家人送物品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2、愿意参与为家人送物品的活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  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活动准备:  1、教具:图片:手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人物图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学具:幼儿操作纸、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拐杖、女士包、领带等。(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1、了解物品与人的关联性。4   出示人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图片。  师:看,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进行观察并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从他们身上的不同物品就可以看出他们是谁了。  师:看,家里的手套都乱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找不到自己的手套了,谁能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手套?  小班幼儿已经初步具有观察的经验,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能通过人物身上的物品分辨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同时,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2、宝宝送物品。  (1)个别幼儿送物品。(3分钟)请个别幼儿送手套并讲述原因。  师:你是怎么送的?为什么要这么送?  教师小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套是不一样的,我们从手套的不同特征就可以看出来了。  用同一种物品--手套来引导幼儿通过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方法来判断手套送给谁。4   (2)全体幼儿送物品。(12分钟)师: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物品,我们首先来看看他们是什么。  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要求。  师:我们一起来送一送,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东西放到他们下面,记住一边送要一边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送。  幼儿送物品并讲述原因。  幼儿集体操作时,教师所选材料有了递进,有一组(4双鞋子)同类的物品,还有一些其他特征比较明显的物品,如拐杖、领带等。引导幼儿在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判断,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这一目标的达成。  3、展示幼儿作业,集体检验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送的?为什么要这样送?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纠错。  评价幼儿作业时,先选用操作正确,比较有序作业进行点评,再选用一些比较典型的作业,引导幼儿自评,利用幼儿间的差异资源进行互评。课后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目的是让幼儿按照4 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从而能增进宝宝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小班的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较感兴趣,但是他们对这些常见物品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宝宝送物品》这一活动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找一找、送一送进一步认识常见物品,并能给不同人物进行匹配。教师在教学具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在教具方面,首先选用一组同类物品,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方法--比较,同一组物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物品该送给谁。在幼儿操作材料方面,又有了递进,用了一组同类物品,另外还选了4个特征较明显的物品,难度有所提高,对幼儿更具挑战性,幼儿对判断物品的关联性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判断物品该送给谁,不仅可以通过比较,还应从实际生活出发,明白物品的用途,从而进行判断。4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