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0 KB
  • 2022-12-29 12:31:02 发布

说课稿中班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班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说课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苗苗五班的戴玲老师,今天由我代表我们这组“和声课堂”小组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本次由我说课,雷莉老师上课,谭娜老师评课。一、说活动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物体等现象产生兴趣。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的、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运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兴趣的学习活动”。本次活动是主题《熊的故事》背景下的一次数学活动,在这个主题中主要是能够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述估计情节,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或匹配。而“熊”是幼儿所熟悉的动物,熊胖胖的身体,和毛茸茸的皮毛都是小朋友所喜欢的。班上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带来一些毛绒熊的玩具来幼儿园玩,可见熊是幼儿所熟知并喜爱的动物。所以以熊为活动主角,对三只熊的绘本故事进行改编,而中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只有那些生动、有趣、形象的材料和生动有趣的情景才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好地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因此,我们设计了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活动以故事为载体,让孩子在情境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多少、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获得发展。 二、说教材《纲要》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中班幼儿对数、大小、粗细的概念都有了些零碎的认识,同时他们对数数、比大小等也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都很喜欢听故事,所以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故事将整个活动贯穿起来,在情节中通过认识三只小熊、帮三只小熊分早餐的过程中,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让幼儿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在这个感知的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求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新的体验,获得新的经验。根据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整个活动的设计符合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既巩固了幼儿前有经验又促进了幼儿新经验的获得,并且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视觉识别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说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们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三点:1、根据幼儿已经对物体的数、量、形有了一定的感知基础上,我们将知识目标定为: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多少、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2 、根据中班幼儿爱动手动脑,思维活跃等年龄特征,我们将能力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探索、比较为三只熊合理分放早餐,发展视觉识别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3、根据《纲要》要求:“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我们将情感目标定为:乐意为三只熊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数学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物体辨别分配能力的提高,体验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四、说重难点1、重点: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多少、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中班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大部分是单纯地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粗细等,很少去探索物体的对应关系。因此将此次活动的重点就落在发现物体的数量、多少、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2、难点:中班阶段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单一物体的对应关系较易掌握。但对物体数量的合理分配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此,将本次活动的难点设计为能合理地为三只熊分放早餐。五、说活动准备为了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因此将提供以下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教具:FLASH课件学具:幼儿人手一个小篮子、6个苹果、7条鱼、画有3只熊的底板。经验准备:幼儿理解词语大小、粗细、多少。 六、说教法与学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我将采取了以下几种教法:说教法这一活动的教学对象是中班幼儿。他们年龄小、爱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中我安排幼儿为三只熊摆放早餐,操作中主要是让幼儿感知大、中、小,提升经验。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中班幼儿易受情境感染的特点,有目的地创设了“帮三只熊摆放早餐”的情节,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融入到做事情的情境中,激发幼儿的数数兴趣,让幼儿积极观察,动脑,以达到个性与素质的共同发展。3、交流讨论法: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在摆放的过程中,我让幼儿和好朋友说说为什么这么分,在分的过程中,观察大小,充分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感受到了参与活动的乐趣。说学法 1、操作法:本活动的操作是通过让幼儿给三只熊分早餐。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特点: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本次活动就是以这种理念为依据,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里自由地操作。2、情境体验法: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情节,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情节中轻松掌握了数数、排序。在反反复复的观察和交流中,并不缺少的是为孩子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努力下一步步地接近成功,从而培养孩子们喜欢帮助他人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3、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七、说活动流程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们将设计以下六方面的环节:第一环节:以音乐律动《三只熊》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此环节引出主角熊的一家,幼儿猜测熊喜欢吃的食物,为接下去的环节作铺垫。第二环节: 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体会物体大小和三只熊的关系。知道大的和大的匹配,小的和小的匹配,中的和中的匹配。第三环节:情境“分蜂蜜”,体会物体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第四环节:“分玉米”,感知物体“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第五环节:分苹果,幼儿自己亲手操作为三只熊分苹果,初次尝试感知物体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第六环节:分鱼,幼儿再次操作,巩固物体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启发幼儿探索,来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给幼儿一个自由空间,使幼儿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标。整个活动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思想,促进幼儿视觉识别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次活动亮点是:采用游戏情景化的操作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我说课的内容完毕,希望各位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谢谢!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