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 KB
  • 2023-01-01 12:30:30 发布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纪是教育创新的时代,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同样被关注着。幼儿园数学教育为顺应时代的要求,为让数学应用于幼儿的生活,不断的进行着探索与改革。《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把数学纳入了科学的领域,并用一句话概括了数学教育的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目标提出后,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幼教界的一个关键词。其实,数学教育在我们的生活和游戏中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问、好强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将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但在教学中,过去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多地满足于幼儿记住了一些数字、能准确计算几道题,却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容易造成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压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儿童摆脱枯燥抽象的数量概念,在欢愉、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和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确立了《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尝试并寻找出幼儿数学学习与幼儿生活的连结点,使它们以有意义的问题的方式来呈现,从而引发幼儿对数学活动游戏化解决的方式,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有效的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变通性,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曾提倡和实践过情境教学,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古希腊教育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叫做“产婆术”,他借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美国教育家杜威,对情境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他认为教学过程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设立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杜威把情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向前大推进了一步。国内外研究者在探索幼儿数学教学情景化历程中,按情景在教学的成分及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来划分,曾走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辅助期。在这一阶段,情景活动作为组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引起幼儿对所知对象的好奇心,或调节情绪,消除练习时的枯燥乏味之感。第二阶段为组合期。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从仅是传授知识转向重视智力的发展,这一变化推动了情景活动在教学中的介入,根据教学环节组合成一个更为充实的教学活动。第三阶段为融合期。情景活动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充分和恰当的运用,教师把数学教育的内容、要求融于一个或几个情景活动之中。当活动结束时,教学要求也随之达到。第四阶段为整合期。情景化活动作为教学过程,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促进了幼儿的情感、态度以及与同伴友爱、合作等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情景化教学已发挥了对幼儿进行整体教育的功能。教学情景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继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情景化的实践研究,体现了尊重幼儿学习的特点,坚持面向全体幼儿和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化”模式是幼儿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之一,它是儿童自发的、自愿的活动,没有任何社会功利目的,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并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幼儿的需求,最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情境教学强调以特定的氛围,激起热烈的情绪,在优化的情境中,鼓励孩子“观察”“操作”“发现”, 让幼儿主动地参与情景中,并通过合作交流,自动操作数学材料,主动探索,让孩子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促使孩子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幼儿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与获得数学经验。有效地提高幼儿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幼儿素质教育改革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游戏化:是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体现童趣化的活动特征,以吸引幼儿的参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 性。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解释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 (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由自我建构的,“教”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与发展,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如何帮助幼儿自我建构。对于数概念的获得,皮亚杰指出,“假定儿童只是从教学中获得数概念和其他数学概念,那是一种极大的误解。相反,在相当程度上,儿童是自己独立地、自发地对发展这些观念和概念的……”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幼小的儿童不是学会算术的,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儿童的真正生活情景应是儿童重新发明算术的背景。日常生活情景中儿童所遇到的各种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刺激了儿童进行数思维的自然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数概念,这就是说,日常生活情景为儿童建构数概念提供了机会,当儿童处于自主和主动的状态,知识的建构才有可能。(三)第纳斯的数学学习理论  第纳斯的数学学习理论旨在使儿童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和容易。他强调数学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儿童应从现实经验中抽象出概念和结构,儿童就按一种固定的自然过程进行学习,即先进行游戏或实验,获得经验,在经验的积累过程中上升为概念和结构,这便是顿悟和理解,最后利用重组起来的概念、结构进行练习应用。(四)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如果使教学符合儿童的水平,仅仅归结为符合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说,这种教学是无效的,因为这种教学不是引导发展,而是追随发展。他指出:“教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即适当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儿童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区域。这样的学习内容对儿童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儿童努力追求的积极性,因此是最有吸引力的。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1、研究的目标(1)通过生活中数学素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游戏活动相结合的生活化、游戏化情景创设的研究,充分发挥情景在幼儿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诱导、启示作用,有效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2)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一定的教育机制,敢于接受新理念,挑战新方法。2、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1)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适合幼儿的认知基础和发展水平的数学素材。(2)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引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3)借助故事让幼儿在故事的情境中学习,让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3、研究过程与方法1.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查阅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关注研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动向,进行文本资料、网络资料的筛选;进行课题研究必备的知识和素质学习;制定实施方案。2.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9月)(1)明确研究目标、主要内容,为课题研究做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2)选择、制定适合大班年龄段幼儿数学游戏活化活动的内容。(3)收集在教学活动中大班年龄段具有典型行为习惯特点的案列,并进行分析、解读、研究、形成有效的指导策略和侧重点。3.总结阶段(2017年10月)公开发表的论文、活动设计、研究活动音像资料等,进行资料分类归档,分析研究数据,总结研究方案,申报课题评审鉴定。六、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和学习国内外有关幼儿数学教育、情境的创设和运用等方面的理论,为梳理课题研究的教学理念提供借鉴,一直到课题研究实践。(2)个案分析法: 对活动设计及实施完善过程做案例分析,总结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经验。(3)行动研究法:结合开展幼儿数学游戏活动的教学实践,研究创设生活化、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形成经验性的理性认识提供实证。(4)问卷调查法:为了解现状,为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基础性材料,将采用问卷调查法举行研究。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1.幼儿园大班课程游戏化研究调查问卷2.幼儿在数学活动游戏化的观察记录3.论文《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4.研究报告《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