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50 KB
  • 2022-05-31 11:54:13 发布

自主化班级管理实验和应用研究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西簧初中王王伟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之所以提出“班级自主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1.国家观念倡导: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选择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各国国民创造力的竞争。一个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关键在于创新。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加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2.教育改革趋势:开展创新性教育管理,是深化学校管理改革的需要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学校管理过多地强调了管理的严格规范与整齐划一,从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因而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得管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活力。3.自身属性设定:班级管理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僵局有待打破我国的中小学班级管理机制成熟后,在“教育目标”上的特点是“以班集体建设为中心”。这成了我国学生教育工作的最大特色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责任感,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等都具有积极的价值,但是这种群体教育过多的强调了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这一负面影响还有连带效应,在国内的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又形成了另外一个怪圈:班主任在班级和不在班级时,班级秩序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这又对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起到了负面的推动作用。另外,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视野下,学校的领导者对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不是宏观的指导而是具体地过于细致地约束,教师没有多少班级管理的自主权,“千人一面”“千班一面”的管理僵局就是必然结果了。这样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4.学生成长需要:初中生有展示自我、乐于实践的成长渴望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初中生有好动、好新、好奇、好仿的成长特征。这一时期的他们,身体迅速发育,精力旺盛,又活泼好动。从心理上看,他们的求知欲旺盛,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喜欢亲自探索,对感性的、形象的、新鲜的东西易于接受。此实验就是要把学生的这种潜能激发出来,形成他们的意志和质,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成长个体。5.校本现实呼唤:改变临沂八中薄弱的办学现状. .临沂八中原为临沂运输公司子弟学校,学校快要倒闭时,临沂运输公司将其于1992年转交给了临沂市教育局,更名为临沂八中。临沂市教育局又于1995年将其划归给了兰山区教育局。这时才开始全面改造这所学校,调入年轻教师,维修校舍等等。由于办学声望特别差,临沂八中的生源质量是相当差的,在临沂各驻城中学招生结束后,那些未被录取的学生统一来到八中就读。生源质量差,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连学生打架打死人的刑事案件都曾发生过。因此,学校急需扭转这种局面,以求走上快速发展之路。生源薄弱,既需要学校的这一层面的集体提升,但更需要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努力。只有每一个学生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并慢慢提升自己,才可能彻底改观学校的办学面貌。(二)研究的意义1.学术意义。实验符合基础教育阶段新形势的需要,更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能改变班级管理的部分僵局,对基础教育改革阶段的班级管理改革作出贡献的可作为性非常大。2.社会意义。实验在科学的研究结束后,形成的一些成功的理论框架和操作规程,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班级管理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3.现实意义。这一实验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经过科学的实验后,能够改变学校薄弱的办学现状。(三)课题的界定1.“自主化班级管理”的概念确认“自主”是指自己做主。“自主化”是指人在法律规定、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不凭借人为的外力作用,主动按照自己的意志开展实践。“自主化班级管理”是一种在自我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它属于自主教育研究的范畴,旨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创新人格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班级管理的自主化、民主化、科学化。它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建构起“学生自主发展”与“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管理机制,培养师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发展师生的创造性思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自主化班级管理”这一概念的厘定最终指向学生的发展。2.“自主化班级管理”的特征强调自主性。“自主化班级管理”要求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学生可选择地求新求异又求同,共同开掘由知识、能力到创新的途径,能把握自己的生活、学习,及时自我总结、提升,寻求量变到质变的创新发展。富有开放性。师生在“自主管理班级”的广阔时空中,兼收并蓄,不断选择、体验、锻造、感悟,培养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形成高尚的价值观;特别是,教师亦要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升华自己,以求共同走向完善。高扬生命意识。“自主化班级管理”的立足点和归宿是师生的自主教育,真正还原了教育“人”的主体地位,从而唤醒、塑造、完善人的生命意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从而让创造这一生命的最佳表现形式得以体现。承认差异性。“自主化班级管理”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反对用单一的标准来管理教师与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从而达到张扬个性,扬长避短的教育功效。具有传承性。“自主化班级管理”让师生有机会把原有的知识储备、生命经验和自己的独特努力结合起来,重新优化组合成为新的事物,升华它们的应用价值为师生的综合素质。(四)实验研究的理论假设及预期成果1.理论假设. .关于学生自主化管理。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知识学习、技能具备、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渴望来自成人、同龄人的认同,渴望被关注,渴望表现。实施“自主化班级管理”符合中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学生乐于接受。特别是,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已初步形成,实施“自主化班级管理”、自主发展时,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科学,完全能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关于班主任自主化管理。“自主化班级管理”给了班主任充分的自主权,在良好的制度文化的引导下,营造起了健康的创新环境,是人学思想和现代管理学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最佳体现,赋予了班主任这一岗位以专业形象,因此能激发班主任的工作潜能,使班主任尽最大可能的科学的履行班主任的职责。以这种专业态度进行的班级管理实践和改革,班级管理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2.预期成果。实验重在学生管理的研究,因此预期成果都将体现在实验班学生和实验教师身上。实验班班级管理秩序井井有条;实验班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尤其明显;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水平高、学业成绩高;构建起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理论原则及结构形式;构建起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原则及操作规程;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集。(五)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突破分析1.现状国外。以美国、苏联等国为代表,以苏霍姆林斯基等为代表,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进行了卓绝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国内。早在1919年10月《新教育》第2期,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问题,只不过他当时的提法是“学生自治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自我教育由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在全国迅速发展,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模式,已经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同。而班级管理改革几十年来,卓然而成大家者,像魏书生、丁榕老师等无一不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的自主管理、积极主动发展为探索目标的。2.趋势分析注重从思想到理论。自主管理将从思想转化为具体的理论,理论图式将真正突出人的地位,班级管理将重视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注重从理论到实践。班级管理中,自主管理将让“以人为本”由教育口号变为真实的教育实践,能体现专业精神和有操作价值的模式、规程探索日益加强。注重向生命回归。自主管理的生命意识将凸显,由教师的主体管理探索为主变为向师生主体管理,特别是向学生的主体管理转变。3.突破“自主化班级管理”与自主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来源于自主管理,又发展了它的思想内涵。继承了自主管理范畴中的优秀内容,又丰富了自主管理的实践内容:人的自主化管理——教师的自主化管理和学生的自主化管理。具体表现在:(1)由于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发展环境,从而有机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具备的统一,真正把班级管理的价值定位于“服务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幸福着想。(2)探索更适宜教师自主性、创造性开展班级管理的机制,使班级管理更有效益。(3)学生自主管理的操作规程将追求外显化、简易化,这更易于中学阶段班级管理的实际操作,更符合学校生活的特点,更能遵循学生的生命规律。(六)所要解决的问题. .1.从学生视野分析:破解“班级管理共性压抑学生的个性”这一难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对于学生来说,班级的编制是偶然的,归属是带有强制性的。尽管学生的年龄相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却迥然不同,学生的成长轨迹自然也是不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要把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生发展计划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但是,传统的班级管理捆绑过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导致了教师至高无上,忽略了学生发展的平等性、民主性和个性化。用教师的思维框架约束学生的思维发展,硬把学生向教师主观制定的教育管理目标上“生拖死拽”,对于生命的成长规律关注不够,大大限制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而“自主化班级管理”的理念倡导和实践追求就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展示空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宗旨放在学生成长这一层面来解读,定位于培育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平台。他的具体做法就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当前实际情况,帮助每个学生确定个性化班级管理岗位;帮助学生明确富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发展领域;通过营建个性化的班本管理文化,支持每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2.从班主任的视野分析:破解“学校管理者的束缚压抑对班主任的工作个性”的难题,为班主任提供自主化的发展空间现行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着按“一个脑袋”办事的现象(“一个脑袋”即“校长脑袋”,极少数学校“一个脑袋”也可能是“政教主任的脑袋”):班级管理工作由校长出“点子”,在班主任会议上布置,政教处检查,然后由校长再出点子,再布置,再检查的管理格局。这种格局,按一个人的意志来办事,难免有失偏颇,而一旦有了工作方向上的失误,再从下向上纠正,补救班级管理工作的失误是很不容易的,花大力气不一定有收效。更何况,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重的单位,很可能这些错误的方向一定时期内都得不到纠正、补救。这种格局带来的集权,还容易造成学校政教主任的“无所事事”,他只管发布命令,检查落实情况,然后汇报给校长,别的他什么也不用“操心”,失去了他作为政教工作者的作用。这种集权格局,是校长从班主任手中夺权才形成的:把班主任手中应有的班级管理创新权夺过来,不相信班主任,不尊重班主任,没有主观能动性的班主任,在这样不能体现“人本”精神的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环境里,也就不可能有创新性的班级管理策略的实施,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3.从学校的视野分析:破解“学校办学声望过低”的难题,为学校寻求一条持久长效的“科研兴校”之路临沂八中的办学声望亟待提高,使临沂城的市民转变对临沂八中的不好印象。促使临沂八中走向快速发展的路径很多,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群体素质、争取来自上级行政机关的扶持等等,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借助“科研兴校”这一战略。因为“科研兴校”这一战略最科学、最有针对性。而“自主化班级管理”立足于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群体性提高,这对于在短时间内提高学校的声望有辅助作用的,而用科研的态度对待学校的班级管理,提供的却是持久的长效的发展措施。2.前测为了保证样本的可靠性,实验先对临沂八中2001级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规范的测试、测评、分析后,根据随机抽样原理,确定等额学生,组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2001级7班为实验班级,另外几个班为对照班级。在有可比性的前提下,本校和同等档次的兄弟学校的不搞实验的同年级班也可以作为对照班,这些班级只是参考,不作规定的参考指标。前测时,还对学校的办学声望进行了见得测评,主要是文字描述。这些描述涉及了学校获得的各种荣誉、学校的办学评估分数在教育系统的位次、学校成功的实践被媒体关注的次数、在校生人数等等。3.确定实验教师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师由业务水平、教龄、年龄、学历等情况相当的教师担任。. .4.研究方法确定。采用理论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总结法。理论研究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形成(实验第一阶段、实验第四阶段)个案研究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实验第二阶段、实验第三阶段)行动研究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实验第二阶段、实验第三阶段)文献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形成(实验第四阶段)总结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形成(实验第四阶段)5.研究所采取的范式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范式是“中介过程“范式,即以学生成长过程的结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教育研究范式。6.相关变量的控制控制无关变量,较科学地测定因变量。对自变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教育思想、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主体、管理原则等方面。(1)主要无关变量控制加强对实验教师的控制。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师(含班主任)业务水平相当,专业培训学习、师德素养的考察等内容控制同时进行。加强对实验对象的控制。前测后,尽量保证确定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当。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严格控制。教材、学时设置一致;自然教育环境相似;严格禁止教师互通实验信息,控制师生在校时间、作业量,严禁加班加点。对学生家庭教育的控制,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家自学合理、科学。(2)因变量科学制定班级管理短期效果与班级管理终极效果的评定体系科学认定学生素质。认定依据:各阶段测试、学习习惯的养成、特长测评、集体活动表现、各类获奖证明、中考成绩。(3)自变量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实验班班主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发展的内动力,促进教师、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实验教师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提高自主管理的功效。落实实验班学生自主发展的主体地位。处理好领导与实验教师、实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创设开放的多维互动的师生成长关系。7、后测评价本课题的研究问题的解决情况暨研究目标达成情况。(二)研究内容1.学生自主化管理的结构形式的建模. .“纵横建制,职能并举;双线管理,网络健全;团队带头,组织引导;专项承包,责任具体;合作竞争,自我加压;自我分析,追求卓越”为基本框架,学生全员、全程、全域参与的自主化管理。(1)纵横建制,职能并举“纵横建制,职能并举”是该班级管理结构形式最直接的外显标志(如“图表3”所示)。传统的班级管理组织结构系统是单向延伸构建起来的,要么是“班主任——班干部——小组——学生”,要么是“班主任——班长(有时团支书也代行班长的一部分职能)——各委员——小组——学生”。在这里,班级最基础的人际组织——小组职能的最大发挥就是轮流值日搞好卫生,班内事务不是忙坏了班主任,就是忙坏了班干部。而纵横建制则充分利用现行教室内座次一般排列横竖成行的特点,赋予小组管理的新内涵,力避上述弊端。它既横向(也可以纵向)保留传统的值日组,又纵向(也可以横向)根据每位同学的兴趣、爱好、特长列出“班委组”、“学习组”、“体育组”、“宣传组”、“劳卫组”、“团队组”、“文艺组”、“其它组”等八个专职管理组。这样,每轮到卫生值日(或值周)的一组八位同学,也就是一届人员齐备的“值日班委”或“值周班委”,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执政”一周参与班级管理与服务工作。 表3:纵横建制学生座次排列图示  纵横建制学生座次排列图示        一组   □  □  □  □  □  □  □  ■       二组   □  □  □  □  □  □  □  ■(横向三组   □  □  □  □  □  □  □  ■       四组   □  □  □  □  □  □  □  ■       五组   □  □  □  □  □  □  □  ■       六组   ■  ■  ■  ■  ■  ■  ■  ■       体  学  宣  班  团  劳  文  其       育  习  传  委  队  卫  艺  它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纵向) 图注:1、“□”为编制组组员,“■”为编制组组长。2、纵、横方向的选定根据班级教室容量、学生数量的具体实际而定。. .   (2)双线管理,网络健全实行双线管理,即常务班委会管理班级和值周班委会管理班级。常务班委会管理体制:班委会设常务班长1名,负责班级所有事务,开展工作时向班主任负责,还要指导值周班委会中总负责的一位班长开展工作。还设学习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劳卫委员、安全保卫委员、文艺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由团支部宣传委员兼任),这些班干部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学习、量化检评、文体卫生、公物管理、班费支出、评优树先、对外宣传等工作,并协助、督促、指导各相关负责班务的值周班干部开展工作,他们开展工作时向常务班长负责。常务班委会的考核每月进行一次,由常务班委会考核小组评价划等(优、良、一般、差四个等次)。值周班委会管理体制:也就是值周班长制。“值周班长制是指经民主推选,每6位同学一组自由结合,组成一届班委会,负责本周班级的所有事务,其中1位同学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5位同学分工负责班级的学习、体育、卫生、纪律等班级日常事务。周一晨会发表施政演讲,然后开始管理班级,周六第四节课搞两界值周班委的交接仪式,周末写出详细工作总结,周一课间操评估上一周班委的管理开展情况,划分等次(优、良、一般、差四个等次);值周班长负责一周的班级管理工作,一天当中大大小小的班级事务都由值周班长负责,并作好值周记录,写出心得体会。”值周班长,也是当周的班主任助理,这不是摆设,而是“实权人物”,在值周班长考核小组的监督下,值周班长享有班主任应享有的班级管理权力,班主任不在,值周班长可带其参加学校召集的有关班级管理的会议(常务班长也可)。值周班长(特别是常务班长)作为学生代表,进入班级管理的最高决策层,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确保班级管理策略的正确性和科学性。(3)团队带头,组织引导“团支部(未建团支部的班级建立少先队组织)是班集体的核心之一,作为学校共青团的最基层组织,是由在校学生中的先进典型组成的群众组织,有其无比的先进性,是培养和造就优秀学生的大学校。”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团队青少年组织的先进作用,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带动全体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团干部是班级中的一支核心力量,对班级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团支部、取决于团干部的作用和能力的强弱。事实上,就现状来分析,各学校各班的团支部,其职能作用只是发挥了发展团员、收取团费、简单的上传下达校团委的一些要求等“小作用”,其先进性、楷模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团队带头、组织引导”的实现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一)设立“团员之家”园地(也就是教室后面的壁报),用来宣传有关政策规定、先进理论、及时表扬优秀同学,由全体同学以手抄报(有周报和日报之分)的形式轮流来办,做好舆论导向。(二)设立“班主任信箱”。同学有什么困惑或不解的问题,可以向“班主任信箱”反映,团支部组织同学予以解答,也可以让班主任解答,或面谈,或回信,以增进师生、生生的交流沟通。(三)成立由团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每到节假日,需走向社会搞社会服务时充当主力军,平时则搞好日常志愿活动:比如每一节课前为老师准备一杯水,学生患病时由服务队负责送医院治疗等等。(4)专项承包,责任具体. .专项承包是指除常务班委会管理班级和值周班委会管理班级外,又分公物(黑板、投影仪、鱼缸等)、行为(化妆、说脏话、不良发展态势等)、思想(谁最近情绪不高、谁和谁闹矛盾等)三方面让每位同学承包其中的一项来管理班级。画出公物承包管理图,形成行为承包管理规定,每人一份,明确负责人承包哪一处、哪一项,规定每位承包者的职责范围,并逐渐完善建立起一套规章制度:《日常行为专项检查承包分工》、《公共物品承包者及职责范围》、《规范坐姿的有关规定》、《专项承包者工作开展情况反馈操作规程》等等,并完善检查监督体系,实现“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5)合作竞争,自我加压班级管理中,“合作标兵”是这样产生的:每个学期,让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定班内的另一位同学结对子,被选定的另一位同学称之为“合作对象”。每一位同学以自己的特长带动自己所选定的“合作对象”,使其也具备这一特长或发展这一方面的爱好。同时,自己也要在“合作对象”的帮助下,同样基本能够具备“合作对象”的某一特长或发展其某一种爱好。到学期末,由班主任和班委考评,看是否完成了既定的合作任务,如完成,这两位同学就同时被评为“合作标兵”。“竞争标兵”的产生:则是要求在每个学期,让每位同学选一位各方面素质都超过自己的同学,与他展开比赛,内容包括学习、纪律、劳卫、特长发展、受表彰等,每一项按一定的标准划出量化分来,平时积累,学期末合计,若五项分数之和超过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则就被评为“竞争标兵”。(6)自我分析,追求卓越自我分析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取得进步时、犯错或失误时、自己对自身的与外界的某一问题或现象感到不解或困惑需要帮助时要写自我分析书,逢周六、月末、学期末、学年末也要写自我分析书。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在分析书中写明进步的体现(获奖记录或语言表述的进步体现)、坚持这样做的收获、进步原因和存在的不足,并制定今后的再努力方向。学生犯错或失误时,要写明犯什么错、犯错原因、长期这样做的影响、改正措施,并制定今后的努力方向。自己对自身的与外界的某一问题或现象感到不解或困惑需要帮助时,要分析出自己现在的心理状况、自己感到困惑或不解的问题与现象及需要同学、家长和班主任做点什么。每周六、月末、学期末和学年末学生要写阶段性自我总结,从思想、学习、特长发展等方面及时分析,既要看到自己的进步成长,也要分析出现在的不足,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实施措施,以不断完善自己。每学期每人发一册《自我分析录》,每周六填写。自我分析书起草时以500字为基准,据实际可长可短。分析书写好后,交班主任签署建议后填到相应的表格里,自己存档,以便日后借鉴应用。2.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载体的打造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打造,我们主要是通过责成实验班编制“班本课程”来实现的。即以“班本课程”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3.学生自主化管理的评价机制的建构学生自主化管理的评价机制的建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班级计划与规定的制定体系、检查监督机制体系、评价体系、反馈机制体系。4.班主任自主化管理的基本操作模式的建构校长层面。放班级管理权给班主任,总的目标上“管”,而对具体的管理方式则不“管”。放管理班主任的权给政教主任,不搞“越位”,改革政教管理“集权”于校长的僵局。政教主任层面。根据学校班级管理的一级目标,建立制定班级管理工作的二级目标体系;放权给班主任。以各种方式、策略落实学校班级管理的目标。以班主任的名字命名班级。比如,如果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是“杜钦”,则命名为“杜钦班级”。以此来激发班主任的工作潜能,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 .5.班主任自主化管理需要的班主任培养机制的建构开展自主化班级管理,对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必须赋予这一岗位以专业形象。(1)兴趣调查:建立班主任的人选资源库相对于以前,信息文明的时代背景给班主任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教育手段、策略方法上的现代化便利,但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对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班主任的任用,学校既不能随便任用一个了事,也不能为了兼顾班级学科老师的基本情况而从中选取一个担任班主任,更不能把对班主任工作感兴趣的老师拒之门外。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选拔班主任之前,政教处就要对老师(尤其是刚刚进入学校的老师)进行兴趣调查,确定哪些老师有兴趣做班主任,以期建立班主任的任用人选资源库。需要指出的是,那些有能力但不喜欢做班主任的,不宜把他们吸收到班主任队伍中来。因为让这些老师做自己不喜欢的班主任工作,他们要么敷衍了事,要么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推进工作,起不到班主任应有的教育作用。至于那些为了晋升职称加分、多加工作量等因素而表示有兴趣做班主任的老师,应临时把他们纳入资源库,但在以后的测评、培训中还将被“刷”下去。如此而行,既保证了班主任任用人选的丰富的人力资源,更奠定了班主任任用的扎实的岗位认识前提。(2)科学测评:确定班主任的人选资格鉴于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应让有兴趣担任班主任的老师都要参加“科学测评”这一环节,以求真实地再现老师们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力基础。对班主任的测评我们常用的有这几种方式:理论知识考试、一般能力的测评、特殊能力的测评,然后把这几种测评的分数、结果累加起来,确定班主任的人选。我们这几年理论知识考试的题型有三种:填空、名词解释、论述题。“填空”考查的是班主任对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教育学、认知发展等专业知识的储备量。“名词解释”考查的是班主任对“学生”、“意志”“自我”等班主任工作范畴常规术语的理解,看其教育理念是否先进。“论述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对一些教育现象、热点问题的思考,题目设计为“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当前班主任工作的难点是什么”、“初一学生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转化行为偏执的学生”等。一般能力的测试主要是以日常工作为切入点,选取一个方面,让班主任作答,从而体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能力。比如,给班主任提供“你认为一个班主任在一个工作日中应该做哪些工作?”“请给自己设计一份工作日志本(并阐明设计意图及使用要领)”等题目,让班主任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根据班主任的作答来判定老师的日常工作能力的高低。特殊能力的测试是指对老师解决班级管理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测试。比如:提供一个心理困扰严重的学生的案例,然后让老师设计转化这个学生的策略;给老师提供一段学生在校生活的录像片段,让其回答从中发现了哪些教育切入点,考查老师是否能敏锐地捕捉到教育时机。(3)上岗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准很多师范院校没有设“班主任工作”这一门课程,班主任没有来源;来到工作岗位上后,2006年以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又很少有组织班主任培训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班主任进行系统地培训。我们编印了《班主任工作培训教程》,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班主任工作的方式”“班主任的特殊能力”等主题。培训结束后,还要组织考试,以保证培训效果。在这一内容的培训结束后,我们还组织老师们看著名教育改革家的教改经验录像,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另外,培训结束前,还要求班主任结合看录象和参观考察的情况以“新时期如何做班主任”为题的研究报告的形式写一份培训总结,在完成了研究报告后,培训才算正式结束。只有拿到了学校颁发的上岗证书,才有资格担任班主任。整个培训时间设定为一个周,在学校开学前的新学期工作准备周中进行。. .(4)制定目标:明确班主任的发展方向正式组建班级后,等班主任和学生实际接触了一段时间,我们结合每个班主任的个性、特长,和班主任一起分析、研究,为每一个班主任确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只要是和班主任本人协商确定的发展目标,我们都要公布出来,也要求班主任把这一目标贴到自己的办公桌上提示自己。比如,刚毕业就被选拔担任班主任的年轻老师的发展目标设定为:第一个学期结束后,能被学生接受,自己所教授的科目成绩评比获良好以上,有一篇(含1篇)以上论文发表,能熟知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流程和日常的工作内容,养成写教育日记的习惯,积累5万字以上的教育案例,留下一本详细的本学期的工作日志,记一本详细的班会备课本,家访十个(含十个)以上学生,写出10个学生的2000字以上的分析总结,组织学生搞5次以上受学生欢迎的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读两本教育理论书籍(书上有眉批、旁批和读后札记),写出一个参观考察的研究报告,提供10份有特色的学期末评语,背诵50条以上的名言警句,在教室和学生一起上30节课,在教室门口早晚迎送学生200次。事实证明,班主任的发展有了目标意识,他的成长才有“奔头”,避免班主任在成长过程中走弯路。(5)形成机制:提供班主任的成长保障在学生管理工作正常运转之后,在为班主任的成长创建了一系列科学的机制后,我们还制定一系列和机制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这套机制也包括班主任的兴趣调查、人选的确定等制度的确立。当然,这套机制更多的是为了班主任的成长、发展设计的。比如,为了保证班主任能记工作日志,应建立了“班主任工作日志检查、评估、反馈、提高体系”;为了保证班主任每学期能发表一篇以上的论文,应建立“班级管理论文的发表的辅导和监控体系”;为了保证班主任能和学生一起上课,应建立“班主任与学生一起上课的保证体系”;等等。以科学的机制来为班主任的成长提供依据,更给班主任提供了检查、监督、反馈、提高的保障。(6)营造环境:确保班主任的健康发展班主任的成长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这需要政教处给他们营造。科学的机制也是环境当中的一种,但更多的是人文环境。机制的科学创造了公平,人文的阳光给了班主任成长的不懈动力。比如,当班主任出现了工作失误的时候,我们一般先仔细分析这次失误出现的前因后果,然后确定这次失误的出现有没有必然性和影响度。如果单纯是因为学生自己的因素导致失误出现,那就可以原谅,但仍要对这一失误进行处理;如果单纯是因为班主任自己的因素导致出现了失误,那就要严肃处理,当然,处理完了后,也要给这位班主任再提目标要求,让他在出现失误的地方再站起来。再比如,当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时,我们及时来到这位班主任的身边,帮他出谋划策,和他共渡难关。(7)及时肯定:提高班主任的成长速度因为给班主任提供了科学的机制保障,也给了他们宽松的环境,因此,整个班主任群体的工作绩效将非常明显。这时,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地肯定班主任所取得的工作成绩。这几种肯定方式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我们办有自己处室的简报,以它为载体编辑一些专刊,来肯定班主任的工作成绩。比如,围绕一位刚刚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的班主任的成长,可以策划“ⅩⅩ的工作业绩简介”“ⅩⅩ的工作风格”“同事眼中的ⅩⅩ”、“学生眼中的ⅩⅩ”、“家长眼中的ⅩⅩ”、“ⅩⅩ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等等。等把这些栏目的内容充实完毕,向老师们推出的班主任也就比较全面、科学了,特别是当我们把这期简报编辑、印刷出来,我们也就更加了解这位班主任,而这位班主任也借此机会全面反思自己的工作履历,确定自己的工作风格,促使自己的工作水准大大提高。. .我们主办的对外展示的橱窗也是及时表彰优秀班主任的有效阵地。我们发现了班主任的工作业绩很突出的典型后,便和这位班主任一起研究班班级管理效果优异的原因及可以展示的地方。把这位班主任的大幅照片和事迹简介、工作经验、班级的优秀之处、班级的优秀学生等内容面向全校展示出来。当我们发现了优秀班主任的典型事迹后,我们还应和有关报刊的记者联系,让他们到学校里来采访这些班主任,在报刊上宣传报道这些班主任的先进事迹。有时候,我们和处室的工作人员一起动手,亲自采访这位班主任,写出稿后,推荐给有关报刊。另外,每当一位班主任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后,我们还以科室的名义给他的家属所在的单位和家庭发一份喜报,以感谢他(或她)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让他(或她)分享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取得的成绩。6.班主任自主化管理的评价与管理的研究班主任自主化管理的评价与管理主要是通过“创新、特色管理评价标准”、“班主任工作监督检查体系”、“自主管理班级创新的表彰奖励细则”三个方向来进行的。比如,在“创新、特色管理评价标准”中,对于班主任的工作量的计算则是这样设计的(如表5所示)。(三)研究过程“自主化班级管理”这一研究课题2002年被确立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后,在省、市、区各级教育科学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在课题组全体实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预期规划,逐步推进实验与研究。1.研究阶段划分(1)准备阶段:2001年7月--2001年9月(王立华、朱孔利负责)①会议研讨,明确实验内容“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内涵的界定。进行可行性分析。限定课题研究的范围。确定实验周期。进行第二轮实验:总结、深化、推广的阶段(2001年7月——2005年7月)。(第一轮实验为点面结合的初步探索阶段:1998年9月——2001年7月,一轮实验已结束,取得了一定成绩。)确定实验方法。据有关部门文件、教育思想及实验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实验目标②成立实验机构,拟定实验管理条理③申请科研经费④制定出实验具体的操作方案⑤培训实验教师,使其掌握实验的基本内容、要求、思路,把握具体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2)实验探索阶段:2001年9月--2003年9月(王立华、唐月爱负责)①实验组依照实验方案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探索合作规律。②加强与实验点学校之间的联系交流,有计划地组织实验教师探讨,提高实验实效。③随机请专家来校指导。④做好实验统计,定时与对照班级进行比较,借鉴得失,完善研究。①实验统计:当地统一考试成绩数据对比;实验方案、实验计划、各种总结、实验报告、管理报告、经费使用数据、实验论文、各种获奖证书复印件、交流材料等相关研究资料的建档。②. .与对照班比较:在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师业务水平相当,学生素质相当,学时设置一致,自然教育环境相似的前提下对照:学生的特长发展、考试成绩等综合素质。(3)总结深化阶段:2003年9月--2004年9月(王立华、杨金生负责)①总结前段实验情况,进一步提高实验效益。实验教师认真总结经验,形成论文或总结报告,以交流、提高。②召开实验汇报现场会,请专家指导后,由实验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展示实验成果,逐步在全校推广实验。③请专家来校指导,使实验更加规范、科学。④结合总结情况和专家的指导,继续进行实验。(4)鉴定推广阶段:2004年6月--2005年7月(王立华负责)①每位实验教师总结实验的推进情况,形成文字,上升为理论,形成理论、操作模式、经验等实验成果。②领导组、课题组写出学校的整体实验报告,工作报告。③召开实验成果汇报会。展示实验成果,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实验给予鉴定、验收。确定使用通讯鉴定的方式。④宣传推广实验成果。2.年度推进主题(1)2001年:提出、形成了“自主化班级管理”的概念,初步揭示了“自主化班级管理”的特征,“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体系初步形成。“自主化班级管理实验与研究”课题被确立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后,我们进一步修订了“自主化班级管理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完成了“自主化班级管理实验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这样制度健全了,经费预算到位了,实验研究人员固定了,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结束。在完成这些工作以后,“自主化班级管理实验与研究”课题开题会正式举行,由王立华老师主讲,对“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定义、特征、理论假设、研究变量的控制等问题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会后,各实验人员开始了实验与研究。这一年,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一线四化”班级管理策略》《教育的生命意蕴》《自主型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自主化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等分别在《山东教育》《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创新教育》等报刊上先后发表。这些文章对“自主化班级管理实验与研究”的阶段成果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初步完善了“自主化班级管理实验与研究”理论体系的初步框架。(2)2002年:基本形成了“自主化班级管理”的思想体系和操作体系。 这一年,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自主型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自主教育:个体创新发展的最佳选择》《班主任工作要以人为本》等文章,分别发表在《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教育探索》《教育参考》等报刊杂志上。在这些文章中,我们深化了对“自主化班级管理”的认识,将“自主化班级管理”从理论上进行了更为清晰地界定;还明确提出了“自主教育:个体创新发展的最佳选择”等观点。我们提出了“班主任的自主管理体系”“政教主任的自主管理体系”“校长的自主管理体系”等一系列基本观点,为建立完善的“自主化班级管理”体系打下了基础。(3)2003年:积极推进“自主化班级管理”管理体系的全面建构。. .2003年,是“自主化班级管理”课题的管理体系全面建构的一年。这一年,“学生自主管理的流程”“班主任自主管理的流程”“自主管理的计划体系”“自主管理的反馈体系”“自主管理的调控体系”“自主管理的监督体系”“校长的自主管理操作规程”“政教主任的自主管理操作规程”等操作体系得以全面建构。这也是课题研究深化的一年,课题组实验人员已经感受到了课题研究的实效。尤其是实验班的管理成效远远好于普通班,形成了“班主任在与不在是一个样”的管理效果。课题组成员致力于成果的梳理和深化。(4)2004年:进一步深化了“自主化班级管理”的成果推广。实验班的管理效果从各方面均好于普通班,2004年中考后,实验班的中考成绩也名列前茅,非常优秀。2004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后,“自主化班级管理”成果在总结、升华的基础上,进入了推广阶段。学校以政教处为龙头,以课题组为依托,开始了成果的推广和深化。实施这一研究成果的班级管理效果均好于一般班级。(5)2005年:整理档案,升华出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申请结题。2005年1月至7月,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和数据,准备结题。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1.坚持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对学生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坚持了质的研究(定性)和量的研究(定量)方法相结合,这是课题研究能够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关键环节。比如,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设计方法,进行意向调查和跟踪调查,在数据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推进自主化班级管理。我们还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分析学生综合发展状态,或者进行课题推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的量化分析。2.坚持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化手段支持研究实验研究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参与研究的实验教师都努力学习和采用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策略,包括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假设、无关变量的控制、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实验效果的检验分析等等。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采用了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验证实验假设,并在实验报告里体现出现代化研究手段的效能。3.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实验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组织方法组织实验教师参与承担课题任务,必须处理科研与教育教学的关系。课题研究不仅不应该游离于学校的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而且应该以这种研究来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为此,本课题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主要以行动研究法来协调这种关系。行动研究法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研究方法,特别适合于教师和基层教育管理者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活动。行动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普遍规律,而是为了行动的改进。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和管理者把“经验总结”式的研究,上升为科学的教育研究。行动研究就是把“行动”与“研究”结合在一起,由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合作,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运用调查、观察、测量、统计等各种手段,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二)“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在课题研究选题前,有关人员做了充分的论证,从国内外的教育大背景、学校管理改革的呼唤、学校的现状、研究基础、实验人员的具体情况等方面对课题的选题进行了科学、严密地论证,确定了选题的可行性。选题确定后,研究正式开始前,有关人员成立课题的筹备小组,为开题立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时也进行了严格的测试,详细的调查这为实验效果的真实显现奠定了基础。在实验的过程中,课题组通过参加一些会议,和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研究员、山东教育社总编陶继新、山东教育学院齐健副教授、《班主任之友》杂志常务副主编田恒平副教授等领导、专家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取得了他们长久的支持,一些实验成果在形成时还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这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分析提供了智力支撑。(三)“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是丰富的“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丰富的成果,实验教师不仅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还获得了很多奖项。实验教师已出版、发表、获奖的文字已经达到40多万字,实验成果多次在省一级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交流。各年度的突出成果及社会反响累计如下:【2001年】 《齐鲁晚报》2001年1月17日以《“老班”的名字上了班牌》为题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报道。课题组杨金生老师撰写的《纵横建制双线管理团队带头专项承包自我分析》在山东教科所、山东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山东省第五届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王立华老师撰写的《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模》在中央教科所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室、《班主任之友》组织的“新世纪班级管理创新研讨会”上被评为一等奖。课题组王立华老师撰写的《自主型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在2001年临沂市“素质教育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题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沂蒙教育》2001年第1期以《还教育的生命活力——临沂八中开展自主化班级管理改革的实验报告》为题用了11个页码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报道。《山东教育》2001年12月号第35期以《生命的乐章——临沂八中自主化班级管理改革实验报告》为题用了9个页码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报道。同时,课题组主要成员王立华老师的文章《教育的生命意蕴》在同期第一篇刊出。这之后,山东省各地的近500所学校来学校参观考察。课题组王立华老师撰写的《“一线四化”班级管理策略》在《班主任》2000年第10期发表后被国内学术权威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的《中小学学校管理》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课题组王立华老师撰写的《自主型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在《班主任之友》2001年第6期发表后被国内学术权威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的《中小学学校管理》2001年第6期全文转载。课题组王立华老师撰写的《自主型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在《创新教育》2001年第4期刊发。王立华老师应邀在山东省莱州市召开的山东省第一届科研兴校研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发言的内容就是介绍“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的进展情况。时为山东教育电视台副台长、现为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张志勇研究员主持会议,高度评价了这一实验。【2002年】 《临沂广播电视报》2002年10月1日以《生命的细节教育——探访临沂八中学生自主化管理》为题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报道。课题组王立华、李红双老师撰写的《谈自主型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在《教育探索》2002年第2期刊发。这一年先后有50多所学校来学校参观学习。. .因为课题实验效果明显,课题设计人王立华老师被选拔为被选拔为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在济南南郊宾馆受到了时为山东省省委副书记王修智、时为山东省副省长邵桂芳等有关领导的接见。王立华老师参加了在山东蒙阴县召开的山东省第三届创新教育沙龙和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创新教育工作会议,在会议上以“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的主题发言、讨论发言均引起了良好反响。2002年12月中旬,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研究员在到“自主化班级管理”实验班考察之后,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和实验班的学生合影留念。【2003年】 课题组王立华老师撰写的《自主教育:个体发展的最佳选择》被评为临沂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30日以《让学生感受爱的温暖与可贵》为题对课题组王立华老师的研究事迹在“基础教育”版进行了长篇报道。《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以《让学生沐浴在人性光照的温情里》为题用了4个页码对课题组王立华老师的研究事迹进行了报道。《现代教育导报》2003年4月14日以《把科研课题确立到每个学生身上》为题对课题组王立华老师的研究事迹在第2版进行了报道。《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28日以《一个学生就是一个课题》为题对课题组王立华老师的研究事迹在第2版进行了报道。《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13日以《临沂八中以班主任名字命名班级》为题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报道。课题组王立华撰写的《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探索》在《创新教育》2003年第6期刊发。【2004年】 课题组王立华老师撰写的《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应用价值》在《德育报》组织的首届“德育报杯”走向教育家——魏书生班主任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论文大奖赛中荣获特等奖第一名(共五个特等奖),获奖金2000元。课题组王立华、李修霞、杨金生老师撰写的《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探索》荣获山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山东省第三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课题组实验教师王立华老师参与了《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第二作者)一书创作,王立华老师参与编写的章节是“引论建立学校自主管理制度——创新教育管理的使命”“第七章 班级自主管理”,两章近7万字,占全书的四分之一,书于2004年10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课题组王立华老师在沂南县召开的山东省创新教育德育研讨会上做专题演讲,介绍课题几年来的实验情况。【2005年】  “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组被临沂市教育局、临沂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评为优秀课题组。“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的实验成果在“2005年临沂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获临沂市第12次社会科学成果评选一等奖。(四)“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的价值是较大的[1][②]1.“自主化班级管理”与传统班级管理的相比较,有自己的优势。2.充分调动了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积极性“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的开展激发了教师内在动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教师较为全面、客观地熟悉了中小学班级管理实际,了解了国内外班级管理的发展状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能够习惯性地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果,撰写的很多文章在“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一些实验教师在当地、全省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3.实验班的班级管理效果要比对照班好。实验班的班级管理效果要比对照班好。4.实验班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明显高于普通班。5.使临沂八中改变了薄弱学校的现状。学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扩大,招生范围在不断扩大,受媒体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办学体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五)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在初期选择了若干班级为主要实验对象,初步取得效果后,没有继而进行第二轮扩大实验。更没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推广到全校实施。这种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的行动研究的内涵要求,没有全面有力地贯彻到课题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自主化管理的理论建构和各种操作规程的探索已被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在全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课题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班主任自主管理”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规程探索不够深入,有些领域还是刚刚涉及,取得的成果相对较少。课题在推进的过程中,没有在全校大面积的推进实验成果,只是在实验班的效果非常明显。几个科研意识强的班主任领会了课题实验的要求,也不同程度地推进了课题实验,但实验力度不平衡,取得的收获也不一样。 四、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总的结果表明:(一)“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的价值追求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符合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改革的需要,对于有效地解决“学校的班级管理一个脑袋化”、“班主任在班级与不在班级管理状态不一样”、“班级管理压抑学生的个性”等当前僵局有很大的现实价值,值得基层班级管理者深入研究。(二)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化管理,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在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学生准备自主”“学生初等自主”“学生充分自主”“学生综合自主”四个基本阶段(见表),在这几个阶段,教师的指导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化管理的水平。(三)教师自主化管理班级的实现需要经历“教师准备自主”“教师规范化自主”“教师特色化分自主”“教师个性化自主,在这一基本流程实现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影响教师自主化管理的积极性;尤其是,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决定着教师自主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