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4.50 KB
- 2022-05-26 18:24:1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夏季保健知识
目录一、夏季养生与保健1.饮食2.夏季疾病3.防晒护肤4.旅游二、夏季防暑降温1.夏季防暑误区2.夏季常备防暑药3.防暑降温知识4.清凉夏日的防暑降温粥三、孕妇夏季护理四、生活小贴士
夏季生活的十个“最佳”1.最佳调味品——食醋:-酷夏炎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2.最佳蔬菜——苦味菜: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选择。3.最佳汤肴——番茄汤: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番茄汤(烧好待冷却后再喝),所含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于男子。
夏季美容果蔬大全1.西红柿-每天以西红柿汁一杯加适量鱼肝油饮用,能使脸色红润、身材丰满。-经常用西红柿捣汁洗脸,能使皮肤变得洁净,富有光泽。2.西瓜将吃剩的西瓜皮抹擦面部,坚持数天,可使曝晒的皮肤得到良好保养。3.丝瓜用丝瓜汁与等量的蜂蜜调匀抹脸,用清水洗去,有嫩肤去皱之功效。4.木瓜常食木瓜可以瘦身减肥。5.黄瓜黄瓜含有维生素B1、B2和E以及蛋白质、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对干燥、多皱的皮肤有益。黄瓜还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有助于减肥。
6.冬瓜冬瓜也是减肥佳品,低脂、低钠、利尿,故能阻遏碳水化合物向脂肪转化。冬瓜去皮切片,与适量酒、水同煮烂、滤汁后加白蜜0.5千克熬成膏,常以此膏涂面,可除面部黑斑,使皮肤洁白如玉。7.土豆-切一片生土豆放在眼上,可以去掉眼睛周围的黑晕。-如果指甲上有色斑,可擦土豆汁,让土豆汁在指甲上过一夜,次日早上洗掉即可。8.苦瓜将鲜苦瓜捣烂拌以适量硼砂涂擦患处,可治汗斑。9.香蕉香蕉一个,蜂蜜一茶匙,柠檬汁约20滴,调和成浆。先将面部洗净,毛巾热敷,使毛孔张开,用美容浆搽面部和颈部,十几分钟后用清水洗掉,可以滋润干性皮肤,起护肤作用。
夏日水果营养几多1西瓜:西瓜肉能清热解毒,西瓜皮晒干后入药,亦有同样功效。性甘寒,进食过量会伤脾助湿,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不适,故虚寒、胃弱湿重者,少吃为妙。2荔枝:“一粒荔枝三把火”——荔枝性甘温,多吃会令肝火上升,喉干舌燥,严重的会引起恶心、四肢无力、晕眩等不适,故此燥热人士少食为佳,若进食过量导致肝火上升,可饮用夏枯草,但亦由于荔枝性温,身体虚寒人士,多吃能滋养心血、补充津液。3龙眼药用价值最高。桂圆肉,能保心安神、养血健脾,对于气血及心脾虚弱的人士,尤为适合。湿重、胃腹胀满,以及感冒的朋友,便应少吃,否则会导致气滞及脾胃不适,以及加重感冒病情。
4榴莲补血祛湿榴莲性质温热,若吃得太多,会令燥火上升,及出现湿毒的症状。想缓解不适,就要饮海带绿豆汤或夏枯草。-热量及糖分:一百克含一百四十七卡路里。肥胖人士应少吃,糠尿病者更不应该进食。-含较高钾质,故肾病及心脏病人,应少吃。5芒果性甘温,可解渴利尿,多吃反而会助湿,故皮肤过敏、内脏溃疡、疔疮肿毒、湿热体质者,皆不宜多吃。-纤维多,帮助消化,但因糖分较高,因此肥胖及糖尿病者,不宜多吃。-含较高钾质,水分易流失及加速心率不正常,肾病及心脏病者避免进食。
夏天吃什么蔬菜更好?一、多吃瓜类蔬菜共同特点: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500可瓜菜=450毫升高质量的水作用:降低血压、保护血管二、多吃凉性蔬菜暑湿之毒危害: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食物消化不良。凉性蔬菜作用: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凉性蔬菜种类: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芹菜、菊花脑、生菜、芦笋、豆瓣菜等,
三、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气温高,病原菌滋生蔓延快,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青蒜、蒜苗等。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夏季保健误区1.多喝啤酒能解暑多喝会使人感到口干咽燥、全身发热。2.晨练越早越好在夏季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周围并没有多少新鲜氧气.太早晨练危害:易患感冒,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3.空调要保持恒温状态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致于经常患感冒或其他居室病症。4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造成眼睛损伤。专家建议:最好选用能穿过15%至30%可见光线的太阳镜镜片,以灰色、绿色为佳。
夏季常见疾病及预防“冬三九、夏三伏”主要疾病有: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道传染病等一、中暑夏季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原因: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应对: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重症中暑患者,应抬到阴凉处就地抢救,并立即送往医院。预防: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2保证充足的睡眠3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4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二、肠道传染病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3主要措施: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三、热中风主要原因:由于室内与室外气温相差太大,若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使脑部血管反复舒缩。发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预防:适当地调整空调的温度,使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摄氏度,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都可以预防热中风。
使用防晒霜的误区1按以前肤质选用护肤品夏季由于油脂分泌的不同,肤质会有所改变,应再做一次肤质检测。2SPF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SPF——防晒系数计算:一般黄种人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SPF15的防晒用品约有225分钟(15分钟*SPF15=225)的防晒时间。日常护理、外出购物、逛街可选用SPF5—8的防晒用品,外出游玩时可选用SPF10—15的防晒用品。游泳或做日光浴时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晒用品。3室内、阴天无需用防晒霜。即便在室内,在树荫底下,紫外光仍可从四周物体进行折射。就算是阴天,紫外光仍会侵害肌肤。4SPF值不能累加涂两层。
5临出门才涂防晒霜。防晒霜跟一般的护肤用品一样,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肌肤吸收。所以出门前10—20分钟应涂防晒霜,而去海滩前30分钟就应涂好。6防晒霜不能在上妆前使用。7涂上防晒霜万事大吉。通常防晒霜在皮肤上涂抹量为每平方厘米2毫克时才能达到应有的防晒效果。
夏季肌肤保养要点1注意清洁,尤其注重易出油的T字区,使用具有调节、吸收过剩皮脂作用的清洁产品。2使用具有杀菌收敛作用的爽肤水,能抵抗粉刺生成。3选用具有保湿效果的产品,夏日水分的蒸发和出汗都会使皮肤极易缺水,造成缺水纹,所以保湿是不能忽略的。4定期使用品质良好的面膜深层清洁肌肤5避免或减少使用油性粉底,不要化厚重的彩妆。6出现粉刺后切勿用手挤压,以防感染,而应使用专用的调理产品进行保养。
夏季出游带那些药夏季出游除一般旅游用品外,游客最好自备少量药品,以应一时之需。药品名称和作用:1白加黑用于感冒、发热、头痛2散利痛片用于腰腿痛、痛经及解热止痛。3复方新诺明或头孢拉丁胶囊用于咽痛、咳嗽及外伤时抗菌消炎4黄连素用于腹泻5藿香正气片、十滴水、行军散用来治中暑、胃肠不适药品应集中放在一起,保持干燥并注明药名及用法
夏季常备防暑药一、藿香正气丸(水、散):这三种剂型的功效及药理基本相同。主要成分为白芷、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大腹皮;丸、散中还有白术、桔梗、甘草;水剂中有紫苏叶油、甘草浸膏、苍术。它具有止痛、抗菌及防腐作用。在夏季,外感风寒的患者用此药最为受益。二、人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三、十滴水:主要成分有樟脑、大黄、生姜、丁香、辣椒、桂皮等。具有祛暑散寒、健胃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它主要用于治疗中暑引起的各种症状。同时,它还可外用治疗痱子或轻度皮肤损伤。
四、六一散:由两味药组成,即滑石和生甘。具有清暑利湿、保护胃肠之功效。对于心烦口渴、小便短黄或吐泻者有良好效果,但阴虚、内无湿热者及孕妇忌用。五、暑症片:具有祛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能,多用于中暑昏迷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因其含有中成药细辛、皂角等成分,也可将片研成细末置于鼻腔内。但此药孕妇忌用。
防暑降温知识一、防暑保健措施:(1)对暑期出勤工作的生产人员提供必要的含盐或含酸饮料;(2)及时发放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二、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1、中暑的症状(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2、出现中暑后急救措施(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5)重度中暑者立即送医院急救。
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因此,为保证胃肠正常工作,就要在饮食上对机体起到滋养补益的作用,增强人体抵抗力,有效地抗御暑热的侵袭,避免发生中暑。消暑保健粥:一、绿豆粥:绿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粳米与绿豆共煮其祛暑消烦、生津止渴及解毒效果更好。二、银花粥:银花性味甘寒、气味清香。三、薄荷粥:薄荷叶性味辛凉,气味清香。先取新鲜薄荷30克,或干薄荷15克,煎汤取汁备用。再取100克大米煮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薄荷汤及适量冰糖,煮沸一会儿即可。此粥具有清热解暑、疏风散热、清利咽喉的功效。薄荷叶性味辛凉,气味清香,很是可口。清凉夏日的防暑降温粥
四、莲子粥:莲子有清心除烦、健脾止泻的作用。用莲子粳米同煮成莲子粥,对夏热心烦不眠有治疗五、荷叶粥:取新鲜荷叶一片,洗净切碎,放入纱布袋中水煎,取浓汁150毫升,加入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每天早、晚食一次。荷叶气香微涩,有清热解暑、消烦止渴、降低血压和减肥等功效,与粳米、冰糖煮粥香甜爽口,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六、藿香粥:藿香15克(鲜品加倍),加水180毫升,煎煮2-3分钟,过滤去渣;粳米50克淘净熬粥,将熟时加入藿香汁再煮2-3分钟即可,每日温食3次。藿香味辛性温,是夏令常用药,对中暑高热、消化不良、感冒胸闷、吐泻等有理想的防治作用。
孕妇的夏季保健夏季天气炎热,孕妇新陈代谢旺盛,产热比常人多,体温约升高0.5度。更应注意保健一、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减少活动量,防止大量出汗。二、要注意营养。要设法调节饮食,增强食欲,注意摄取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以增强体质、保证胎儿健康发育。为防便秘,应多喝水,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和水果。三、要勤洗澡、勤换衣。用温水淋浴是散热防暑的好方法,不宜坐浴。水温最好在28-30度之间。四、不宜过多食冷饮,以免伤脾胃。出汗时应多补充足量的水分和盐分,每天可多喝几杯桔子果汁,以增强抗病能力。五、卧室要注意空气流通,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腹部。用电风扇吹风时,宜采用近似自然风的一档。应适可而止。六、要注意防噪音等环境污染。慎用药。禁酒、禁烟,以防胎儿畸形、流产。
饭后八不急1不急于吸烟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这是由于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量增多,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损害肝、脑及心脏血管。2不急于饮茶茶中大量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无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铁质白白丢失。如将饮茶安排在餐后一小时就无此弊端了3不急于洗澡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便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4不急于上床俗话说:“饭后躺一躺,不长半斤长四两”。饭后立即上床容易发胖。医学家告诫人们,饭后至少要休息20分钟,再上床睡觉。哪怕是午睡时间也应如此。。
5不急于散步饭后“百步走”,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老年人,心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餐后多出现血压下降等现象6不急于开车事实证明,司机饭后立即开车容易发生车祸。这是因为人在吃饭以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容易造成大脑器官暂时性缺血,从而导致操作失误。7不急于吃水果因食物进入胃里需长达1至2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被慢慢排入小肠。餐后即食水果,食物会被阻滞在胃中,长期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8不急于松裤带饭后放松裤带,会使腹腔内压下降,这样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会减弱,而消化器官的活动度和韧带的负荷量就要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现上腹不适等消化系统疾病。
避免肥胖的15个法则一、身边可准备一些低热量而又可满足咀嚼欲望的食物,像小黄瓜和胡萝卜。二、多喝水。水对身体有益,又可充填胃部,使你少吃一点。三、可用柠檬、莱姆果汁代替酱油、食盐和会令人发胖的豆瓣酱、胡椒等佐料。四、选择比较适合你的减肥食谱,否则才开始实行两天,就消受不了,半途而废。五、要预先控制好每餐食物的分量,免得为不愿剩下而吃多了。六、用小的餐盘和碗,会感觉吃得较满足。七、给自己订一个减肥奖励办法,比如说,每减轻2公斤,就要买个小礼物或看场电影什么的,有了这个诱因,你会更愉快地继续瘦下去。八、参加餐会之前,先多吃点莴苣或其他蔬菜;等大餐端上来的时候,会比较不动心。
九、培养一些嗜好,像编织毛衣或摆花弄草等,使你在食欲大作时,可以转移注意力。十、认真地把你每天吃下的食物热量做成统计表;逐步剔除掉那些“危险”的小点心。十一、尽量吃鸡肉、鱼、牛腱肉来代替猪肉,这样吃既健康又不易发胖。十二、一日三餐的饮食量要均衡,免得你会以前一餐吃得少为借口,使这餐又过量了。十三、坐在一张摆设齐全的餐桌前进食。吃的时候故意起来走动几回,一方面影响食欲,一方面拖延吃饭的时间。十四、当别人想勉强你吃什么的时候,要练习斩钉截铁地说:“我不爱吃不要不好意思地说:“我在节食,最好不要吃这个。”十五、尽量细嚼慢咽,享受食物的美味。
防蚊子叮咬的妙方1.用调味品中的八角、茴香各两枚,泡于温水脸盆中,用其水洗澡,蚊子不敢近身。2.将维生素B13至5片溶解于水中,擦拭暴露在外面的肢体,能驱除蚊虫叮咬。3.在室内点燃干桔皮,可代替蚊香,既能驱蚊,又可消除屋内异味
别拿冰箱病不当回事错误观念:冰箱——“消毒柜”“保险柜”冰箱不具备灭菌功能,只能推迟食物腐败变质过程。夏季,冰箱门启闭频繁,箱温骤变,为细菌大量繁殖创造了适宜环境。很多家庭使用电冰箱很少进行过认真的清洗、消毒,更为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冰箱污染情况调查:冰箱污染情况严重,个别冰箱甚至分离出了痢疾杆菌。冰箱肠炎发生原因:食品放入冰箱内,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冰箱内壁,这样就会污染食品。吃了这种被细菌污染,而又未煮透的食物,就会染上“冰箱肠炎”。症状:恶心、腹疼、腹泻,并伴有发热,极容易误诊为阑尾炎。
如何预防?1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星期一次。可用0.5%的漂白粉擦洗,特别注意擦洗箱缝、拐角、隔架,然后再用干净湿布抹干净。2生熟食品分仓分放,并用塑料袋加以封装,防止互相感染。3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存放的熟食、瓜果一定要加热煮沸或洗涤干净后再吃。
第七章发病
【目的要求】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的类型。
概述1.疾病2.发病3.发病学说一、基本概念
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形质损伤或机能障碍,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理论。
一、是机体自身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和影响。疾病发生的原因二者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
中医关于发病的认识的历史沿革发病机理发病类型
1.《内经》提出外内合邪的发病观:“外内合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两虚相感,乃客其形”。2.《金匮要略》既重视正气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邪气的重要作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3.《诸病源候论》强调邪气的重要性:“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4.《温疫论》指出正气不足是病邪侵入和发病的内在因素:“本气充实,邪不能入”,“本气亏虚,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发病机理
1.《素问》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为“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2.《伤寒论》提出“伏气”概念。3.元·王履提出发病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邪留的部位有关。发病类型
第一节发病原理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1.正气的基本概念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一身之气:又称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细微物质,其在体内的运行分布,既有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脏腑机能的作用,又有抗邪、祛邪、调节、修复等能力。
取决于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充沛以及呼吸功能的完好;依赖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和相互协调以维持新陈代谢的有序进行。正气的充盛精血津液的化生和气体的正常交换
阴气: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用,抵抗阳邪的侵袭,并能抑制阳邪,阻止阳热病症的发展和祛除阳邪以使病情向愈。阳气: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等功能,并能制约阴邪,阻止阴寒病证的传变和祛除阴邪以使之康复。正气
2.正气的防御作用抵御外邪入侵祛除病邪修复调节能力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正气的防御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虚感邪而发病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的概念——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导致生理机能失常——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及功能障碍,以及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等。造成脏腑经络的形质损害——损伤皮肉筋骨脏腑,亏耗精气血津液。改变体质类型——改变个体体质特征,影响其对疾病的易罹倾向。邪气的侵害作用
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影响病情病位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外感六淫发病始起多有卫表证候七情内伤多直接伤及内脏感邪轻者病情轻,感邪重者病情重。受邪浅者成表证,受邪深者成里证,表里同受成两感。风邪轻扬多在肺,湿易阻气多伤脾,疠气发病急骤易入里。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邪正相搏——正气与邪气的交争。正胜邪却则不发病。决定发病与否邪胜正负则发病。决定证候类型——发病后,证候类型、病变性质、病情轻重与正邪都有关。正盛邪实,多成实证;正虚邪衰,多成虚证;正虚邪盛,多虚实夹杂。邪正相搏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一)环境与发病环境——指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而言,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等。
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患之病。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性质、生活习俗导致地域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生活工作环境:生活工作环境的不良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如职业病、矽肺、空调综合症、急、慢性中毒等。社会环境: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人际关系等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环境与发病
(二)体质与发病决定发病倾向——体质强则不易感邪发病,体质弱则易感邪发病。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阳虚易感寒邪,阴虚易感热邪。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同感湿邪,阳盛热化成湿热证,阳虚则寒化成寒湿证。体质与发病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可扰乱气机、伤及内脏而致疾病突发。长期持续性的精神刺激易致气机郁滞或逆乱而缓慢发病。情志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此外,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发病类型一、感邪即发二、徐发三、伏而后发四、继发五、合病与并病六、复发
一、感邪即发概念——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发病迅速之意。①新感外邪较盛——外感风寒之邪②情志剧变——暴怒大悲③毒物中毒——服毒自杀、毒蛇咬伤④外伤⑤感受疠气。感邪即发临床常见均可感邪即发。
二、徐发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①外感湿邪,因湿性重着粘滞,故湿邪伤人多为缓发②内伤邪气,思虑过度,忧愁不解,房室不节,嗜酒成癖,日久可成虚劳徐发临床常见
三、伏而后发概念——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破伤风、狂犬病——均经一段潜伏期后才发病。伏暑、伏气温病——常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伏而后发临床常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
四、继发概念——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久疟之后——继发疟母。肝阳上亢——日久发为中风。肝胆疾病——日久发为癥积、结石。小儿食积——日久发为疳积。哮喘——日久发为肺精气虚、心血瘀阻。临床举例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概念——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温病卫气同病、气血两燔、气营两燔。并病的概念——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二者的区别——合病是感受一种邪气,可致多部位侵害,出现多部位病证,并病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变部位的传变,而原始病位依然存在。“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合病与并病合病临床举例
六、复发复发的概念:是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复病:由复发引起的疾病。引起复发的机理:余邪未尽,正气未复,同时有诱因的作用。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①临床表现类似于初病,但不完全是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比初病的病理损害更复杂、更广泛、病情更重。②复发的次数愈多,静止期恢复就愈不完全,预后愈差,容易留下后遗症。③大多有诱因。复发的基本特点后遗症:是指主病在好转或痊愈过程中未能恢复的机体损害,是与主病有着因果联系的疾病过程。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1.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感疾病如湿温。2.休止与复发交替——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宿根未除,在诱因作用下复发如休息痢。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实际上是指临床症状的轻重交替,如哮喘。复发的主要类型
(三)复发的诱因1.重感致复: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者。其机理是新感之邪助长体内病邪,或引动旧病病机,从而干扰或损害了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病理过程再度活跃。2.食复:因饮食不和而致复发者。饮食不节可致脾胃病复发,鱼虾海鲜可致瘾疹和哮喘病复发,饮酒和过食辛辣之品可致痔疮、淋证复发。3.劳复: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病者。过劳可致子宫脱垂、中风、胸痹心痛等复发。4.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5.情志致复:因情志因素引起疾病复发者。如癔病、癫狂、梅核气。另外某些气候因素、地域因素也可成为复发的诱因。复发的诱因
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发病的类型有哪些?怎样理解中医发病学中的正邪斗争?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