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7页

  • 51.50 KB
  • 2022-05-26 18:51:46 发布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7号参赛选手,来自--------,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说教学评价与反思六个环节进行说课。【说教材】1、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科学为专题的,选编的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是学生系统学习说明文知识的单元。它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他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为了使青少年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易于接受本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作者在语言富于感染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尽量使语言生动、形象、传神。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人格化,取得生动传神,引人入胜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专门知识通俗化,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因此,根据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阶段目标提出的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本课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了解物候的有关知识。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能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这个目标的设定就是基于此。(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鼓励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课文及相关材料的解读感悟。3、教学重点 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以下重点:⑴ 学会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⑵ 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只有了解了文章介绍的科学知识才算读懂了文章。而同时语言的生动性又是让文章饶有趣味,通俗易懂的根源。依据科普文章的特点:内容的科学性,通俗性以及语言的生动性,我们设计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品读语言,由表及里,真正让语文教学体现它自身的特点,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既丰富了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语言的感悟力。四、教学难点   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  『设计意图』 : 语言品味的过程是更好地解读语言,建构语言,丰满语言的过程,我们的教学旨在这过程中学习和吸纳语言文字的精髓,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喜爱和玩味的乐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八年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以及语言积累等方面的原因,品味语言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说教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主要采用板块活动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做学习的主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拟采用以下的教法:1、情境导入法:让学生观察四季的风景图片,并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新课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物候现象时,宜用此法,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小组进行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研讨点拨法:在学习过程中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注重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学生的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说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圈点勾画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思考,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说教学过程设计】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重点,做到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安排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设定为两课时,并设计了“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基础过关,预习检测——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小试牛刀——盘点收获,课堂总结六个教学环节。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一开始用美图吸引学生,同时让学生用形象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画面(借用诗文名句亦可)。学生展示之后进行小结,自然导入本课教学: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季节,每个地区都各具特色各具神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语言》,看看大自然要告诉我们什么!『设计意图』这样既能激发阅读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丰富学生的语言。二、基础过关,预习检测(7分钟)本环节我将使用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进行检测过关。『设计意图』提前下发导学卡,布置任务,预习生字词。课上进行达标检测,既节省课上处理生字词的时间,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检测的形式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字词的重要性。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30分钟)本环节共设置四个步骤。 第一步:题目解析设计问题:文章题目“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你觉得采用这一标题有什么好处?『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题目即是文章的窗口,生动形象的题目也会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第二步:简介作者此环节从情感角度让学生重点感受作者那种几十年如一日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汲取竺可桢科学精神的精髓。这个环节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点拨的方式,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陌生,对于深入探究课文的方法也还积累不够,教师提供资料,联系课文及课外知识适时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第三步:感知内容 有了导入部分的铺垫,学生已经渴望走进文本了,所以我请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屏幕上出示:快速阅读课文,准确筛选信息(找关键段落、关键语句)回答: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科学性是必须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竺可桢对物候知识的介绍就体现了文章的说明性。本环节旨在逐步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抓关键词句,概括内容的能力,这是新课标中重点提到的初中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这几个问题,学生回答起来应该比较容易,因此可以在此处追问:请你告诉老师,你是如何轻松解决这些问题的呢?引导学生理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读者容易把握文章内容,为下一步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写作顺序奠定基础。第四步:理清思路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画出本课的结构图,理清文章的结构,教师加以引导,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借此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本环节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结构图展示到黑板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对照形成本课的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形成板书后教师加以小结,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四、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25分钟) 本环节设置两个主要的探究问题1、文章为了将事理说明更清晰,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实例加以分析。这一环节,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问题1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体会和辨析不同的说明方法,这是说明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围绕问题让学生先采用圈点勾画法进行自主学习,自己找到本文重点的学习方法后再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问题2品味科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围绕这一问题让学生结合实例重点体会和交流本文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品味生动性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第一段,品味准确性时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中重点词语所体现的准确性特点。 『设计意图』设计以上两个问题既考虑了本文的特点,还考虑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语言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相关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科学训练,更离不开学习者自身的语言运用创新实践。因而,设计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上,训练学生结合语境,领悟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语言的语境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学以致用,小试牛刀(10分钟)当学生明确了作者介绍的物候知识之后,让他们小试牛刀,用刚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物候现象,并在掌握一定阅读说明文技巧的基础上,辨析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设计意图』:此环节既是变换形式的课堂达标,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六、盘点收获,课堂总结(5分钟)本环节先由学生介绍自己的课堂收获,教师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并系统介绍学习说明文的方法。 现象【板书设计】           由自然现象引出物候 逻辑顺序对农业的重要性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本质研究物候学重要意义【评价与反思】本节课我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采用自主学习和活动探究相结合的方式,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因为说明文缺少一些像记叙文的灵动性与情感性,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会缺少一些兴趣,考虑到这一点我将问题简单化,简化环节,深化探究过程,减少学生学习文章的畏难情绪,并将教学知识系统化,教学环节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之后我和学生都有所收获,不过回头反思自己的教学还是存在着许多漏洞,特指出以两几点,望和我存在相同毛问题的同仁与我一同反思,共同进步。1、学生和教师都需过好朗读关,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还不够,没有朗读作为基础的课文学习是十分费力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和教师都应多读,多思。本课我侧重了说明文知识的学习,但学生的品读课文相对来说较少,这也是不可取的。2、教学还缺少灵活性,尤其体现在课堂活动组织的还不够灵活,缺少课前预设性活动,由于担心学生不能较好理解说明文知识,某些环节显得明显放不开手脚,这也是我今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今天这次说课就是带着我的问题,怀着真诚之心来此求取真经来了,望各位评委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