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9页

  • 51.50 KB
  • 2022-05-26 18:51:47 发布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惠阳区永湖中学马世娥五个内容:一:教材二:学情三:教法四:学法五:教学流程一、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是一篇传统课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科普说明文,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积累重点词语,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技能目标  9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2、教学重难点的确立(1)教学重点:A、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B、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2)教学难点:了解物候学知识,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第三单元的学习,已初步掌握说明文的学习方法,而且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科学道理讲得浅显易懂,从本文可以学到许多物候知识,他们对本文很感兴趣,所以能主动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三、教法依据高效课堂标准理念,本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读法2、提问法、小组加分比赛法3、练习法四、学法9 1、课前预习,做好《导学案》;2、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合作、自主解决问题能力;3、多读,培养语感。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导语:桃花盛开,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荷花绽放,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枫叶金黄,落叶纷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说着冬天的故事。其实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检查课前预习:1.字音字形翩然(piān)孕育(yùn)簌簌(sù)载途(zăi)连翘(qiáo)萌生(méng)农谚(yàn)纬度(wĕi)悬殊(xuánshū)侵害(qīn)竺可桢(zhúzhēn)草长莺飞(yīng)销声匿迹(nì)2.词语积累(1)萌发__:种子或孢子发芽。(2)翩然__:动作轻快的样子。3.简介作者9 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二)1、整体感知:速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比比哪组快:快速阅读课文,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讨论后归纳:(1)、什么叫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学科,就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②: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③: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⑤: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9 描述物候现象现象逻辑顺序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本质4、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不能,因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主要空间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次要时间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5、学以致用:(1)你能用物候知识解释它吗?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已是春归芳菲尽,但是诗人却意外发现这高山古寺中竟有刚盛开的桃花。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9 (2)我们学过许多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你能不能写出描写这四个季节的一两季诗句。参考: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6、品一品生动的语言:在老师朗读后,请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在第1、2段中,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归纳:1.2段文字好在哪里?⑴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具体内涵。⑵.描写生动形象,用词典雅、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9 ⑶.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如:“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三)拓展延伸展示课下收集的农谚或有关物候的诗文。1、农谚: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睛。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2、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四)仿写练习9 仿照第一幅图上语句,为第二、三幅图配上适合的语言例句——你看那水中的蝌蚪,不就像游动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已人间;仿句2:你看那天空飞翔的大雁,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仿句3:你看那天上的云彩,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儿准是晴天。(五)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用妙笔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六)布置作业: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身边的物候现象吧!请用准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一篇观察日记。9 9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