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0 KB
  • 2022-05-26 19:01:34 发布

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 体会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实验中学王金秀 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脚踏实地,走好脚下的路通过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我深知教育是一项树人的工作,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必须时刻在反思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品味着,反思着,我受益非浅,体会很深。我懂得自己肩上的责任,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今后的路走向何方,应该怎样走。下面是我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一、用爱心换取爱心。爱”字要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如涓涓溪流般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沁透每一个人的灵魂最深处。教育者要把“爱”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对教育的奉献,爱是教育的最好境界,我们要学会爱,让学生感受到爱,这是爱的智慧和爱的艺术。师爱是教育中温暖的一缕阳光,他浓缩着等待、责任和坚守;师爱是亲切的笑容,是信任的目光,是鼓励的眼神;师爱是一种光泽,他镶嵌在每一位老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里。他让学生时刻感到关爱与温暖,受到赏识与信任,品到鼓励与成功,师爱让我们的教学充满活力。二、尊敬儿童,点亮希望。 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尊重儿童,因材施教。顽童也需要尊重。活泼、欢快的顽童,或许每天都会惹人烦恼、生气,甚至是愤怒,其实,玩与顽童,正像工作与成人,是必需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玩是孩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孩子的另一种学习。我们成人要做的,不是漫骂、殴打,而是正确的引导。 顽童并非学业不良儿童,更不是问题儿童,而是个性鲜明的常态儿童,其中不乏超常儿童,如爱迪生玩成了发明家。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看到他们的优势,真诚地赏识顽童,把玩的权利还给儿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选择,专家认为“自信心与合作性”、“怀疑与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意志力与进取精神”是一个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的青少年所应该必备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教育者,应擦亮我们的双眸,面对部分顽童的别具一格、独创的见解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不能鄙视、挖苦、讽刺,使顽童创造能力的火星夭折在幼芽状态,相反我们会发现所谓创造发明就是观察到的事物相同,而构想出的事物与别人不同而已。培养创造能力不能只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落实在每一桩小事中。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认真研究并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熟悉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和他们做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爱,让他们到现实生活中亲身去观察、体验、感受,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训斥,积极鼓励和保护他们的创造热情。我们要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可爱的顽童。不是苛责,不是鄙夷,是心与心的碰撞,是情与情的交融,让他们有自由呼吸的空间,尽情创造。要知道创造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顽童的心里更蕴藏着无限创造的种子,给他一个空间,就会显现。真爱孩子,给孩子营造一片自由锻炼的空间,努力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莫让爱成为束缚孩子创造的囚笼。 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在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在你的责骂声中有爱因斯坦,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凭借这强制和惩罚,我们不能成就英才。孩子的调皮是天生的,如何顺其自然,保护他的天性,并把它转化为科学探究的动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家长必须深思的问题。是啊,为了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善待顽童,给他们创造的空间,发展他们独特的个性,寻找适合的教育,并不断地激励他们扬起自主的风帆。总之,教育是心灵碰撞的艺术,而教育的对象又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适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尊重儿童,因材施教。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