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2-12-24 12:30:0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猴子本领大》含反思 教育目标 1.学习侧面钻的动作,掌握侧面钻的动作要领。 2.能侧面钻过不同的障碍物,综合练习平衡、侧面钻和投掷的动作,增强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幼儿身体素质。 3.体验侧面钻的乐趣和“打妖精”的成功感。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橡皮筋拉成的“水帘洞”,3组不同高度呼啦圈制成的“盘丝洞”,充气“蜘蛛精”玩具,沙袋若干,电视剧《西游记》音乐。 2.空间准备: 活动过程 以“小猴子来操练”导入,进行热身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扮“齐天大圣”,拔一根毫毛,把幼儿变成“小猴子”,进入游戏情境。 2.随《西游记》音乐做热身活动,主要活动头颈部、上肢、胸部、腰部和腿部,并重点练习伸腿,为侧面钻做铺垫。 通过“小猴子学本领”,引导幼儿学习侧面钻的动作,掌握侧面钻的要领(利用场地一) 3.重点前置——练习“缩身术”,为学习侧面钻做准备。幼儿自主探究、尝试,提问:看谁的身体能缩到最小? 小结:低头——弯腰——缩身,身体变小。 4.自主探究过“水帘洞”,幼儿个别练习侧面钻。 要求:从水帘洞下钻过,身体不碰到水帘子,手不能扶地。 幼儿分享钻的经验,并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出侧面钻的动作要领:伸腿、低头弯腰钻过去、收腿。 活动结束 巩固练习侧面钻,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示范动作。
幼儿自主练习动作。 组织游戏“小猴子打妖精”,幼儿综合练习平衡、侧面钻、投掷等动作,体验打妖精的成功感(利用场地二)。 延伸活动 1.第一次游戏:“一打蜘蛛精”,熟悉玩法规则,巩固平衡、侧面钻、投掷的动作。 教师导语:走过独木桥,用新本领侧面钻过盘丝洞,举起一块石头,狠狠地打向蜘蛛精,打完快速跑回。 请一名幼儿示范,其他幼儿进一步明确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2.第二次游戏:“二打蜘蛛精”,缩小洞口,提高侧身钻的难度。 教师导语:蜘蛛精把洞口变小了,我们再去打它的时候,一定要把身体缩得更小。 3.第三次游戏:“三打蜘蛛精”,再次缩小洞口,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 教师导语:蜘蛛精又把洞口变得更小了,咱们怎么办? 同时出示三个高度不同的洞口,请幼儿自主选择,尝试挑战钻过不同高度的洞口。 在游戏过程中,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教师及时纠正动作,使幼儿体验到打妖精的成功感。 创设“小猴子去嬉水”情境,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放松身体,感受游戏乐趣。 1.随音乐做胳膊、腰、腿等部位的放松动作。 活动反思 本活动改编自中班教育活动“闯关”,原教材是利用“钻山洞闯关”的游戏来练习侧面钻的动作。中班幼儿非常喜欢象征性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特定的角色,《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名著,其中的孙悟空和小猴子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角色,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地使用,特别设计了集情境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体育游戏“小猴子本领大”。通过“小猴子来操练”“小猴子学本领”“小猴子打妖精”和“小猴子去嬉水”的情境主线,由原教材的只有侧身钻的动作拓展到平衡、投掷等综合动作练习,增加了活动量。 中班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正面钻的动作,但侧面钻对他们来说还较有难度,为了使侧面钻这一较为枯燥的基本动作得以充分练习,本活动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不断使情节得以深入,逐步提高动作的难度和运动量,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玩耍、尝试、探索、总结,从而掌握侧面钻的动作要领,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 主要运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1.创设游戏情境,贯穿活动始终。本活动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突出游戏性,将生动有趣的情境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活动中,教师有目的、巧妙地创设了“水帘洞”“盘丝洞”等场景,师幼始终保持着“猴王”和“小猴子”的角色身份,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动作表现,带领幼儿置身于富有情境化和情绪色彩的游戏情节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体验打败妖精的成功感,同时获得新经验。 2.幼儿自主探究,适度挑战。活动中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索。如在“钻水帘洞”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探究用正面钻、侧面钻等多种方法钻过障碍物;在“小猴子打妖精”环节中,给不同能力的幼儿依次提供了大、中、小三个不同高度的“盘丝洞”,鼓励幼儿适度挑战,巩固侧面钻的动作要领。活动中既有个别自由探索活动、集体游戏活动,还有分组练习活动,多种形式有机结合,既关注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使幼儿在反复练习中不觉得枯燥乏味,侧身钻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3.循序渐进加大活动密度,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体育活动要充分考虑运动量、运动强度等问题。原教材中只有侧面钻的动作练习,运动量不足。为此,我们将平衡和投掷的动作也融入游戏中,既加大了运动量,又锻炼了幼儿的能力,综合发展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同时,在保证活动密度的前提下,关注到分享经验与适当休息,巧妙地处理好体育活动中的动静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