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50 KB
- 2022-12-27 12:30:3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的“四注意” 【摘要】在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中,做到“四个注意”,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动手操作探究创新儿歌游戏个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52-02 进入幼儿园小班学习的幼儿,由于生活条件与学习条件的改变,明显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在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中,做到“四个注意”,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意动手操作,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因此,数学操作活动是一种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之一。 幼儿期基本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思维的半逻辑性,二是思维的逻辑建立在对客体的具体操作的基础上。现代心理学认为:单纯地用眼睛看,并不能解决知识内化的问题,即使再用语言表达一下,也不能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幼儿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觉行动进行思维,需要实际操作物体,对物体施加动作,经过反复地摆弄和操作,把外部动作转化为内部智力的操作,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在操作中进行。5
如:在《感知长短》的教学活动中,笔者提供了孩子们喜欢玩的长短不一的吸管、小棒等材料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操作兴趣,在不断的玩弄和操作中,发现物体长与短的特征,效果非常好。孩子发现小棍不一样长,接着笔者又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孩子们又开始认真地操作起来。有的知道用观察的方法,有的知道用比较的方法,有的会用手去比一比。如果单纯的让幼儿用眼睛看,其效果就不如让幼儿操作的明显。在活动延伸环节,在教室的周围布置一些长短不一的物品,如:雨伞、衣服、袜子、鞋子及彩带等生活用品,让幼儿进行比较,既加深了幼儿再次对物体长短特征的巩固,又让幼儿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迁移和应用。 动手操作对幼儿素质的培养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让幼儿操作、摆弄具体实物,并促使其将具体的动作内化于头脑,是发展幼儿思维的根本途径。 二、注意探究创新,让幼儿在求异中活动学习数学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只是成年人的事,应该从幼儿抓起。 幼儿创新,不能凭空想像,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举动。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自主创新,是培养幼儿求异思维的好办法。5
再以《认识长短》为例,当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物体的长短关系后,为了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为此,笔者又让他们想办法把长的小棍、吸管变短,把短的变长,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进行创新。课堂一时活跃起来――张明小朋友把两根长短不一的吸管接在了一起变得更长了。李利小朋友用一根小棍将两吸管连接在一起,使吸管变长,还有的是几个小朋友合作,将吸管并排连在一起,使得吸管变得更长更长……。王盟小朋友则把长的吸管折起来变短了,赵薇小朋友把吸管三折、四折把只管变得更短更短了……这样幼儿在操作创新,在创新中合作,在创新中求异,是一种多好的学习平台呀。 三、注意儿歌游戏,让幼儿在趣味活动中学习数学 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在幼儿获取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数学能力的初步阶段,教师为幼儿提供趣味性材料,创设数学趣味,让幼儿在与材料和趣味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探索学习,通过手、耳、目、肢体等多种感官获得数学概念的多方面信息。数学概念的内化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动简洁正确的趣味语言,让幼儿在趣味活动中学习数学。 例如《认识4以内的数字》的教学,当教师以生动、形象、趣味的语言教幼儿认识数字,通过语言与形象化的数字碰撞结合,使幼儿记忆牢固――“1”像铅笔写写字(启发幼儿加上写字的动作),“2”像鸭子水里游(引导幼儿模仿鸭子游泳的动作),“3”像耳朵听一听(让幼儿做听的动作),“4”像红旗迎风飘……5
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使用4以内的数卡以购物的方式,将学习过的数字应用到游戏活动中;通过提供这种幼儿可接受的、鼓励的、刺激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他们确信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四、注意个别差异,让幼儿在分层活动中学习数学 《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显示:由于每个幼儿都是有差异的人,教育者要尽量提供一些能够启发幼儿不同智慧的材料,包括环境、操作材料、以及可以运动、游戏的空间,使幼儿和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发生互动。通过这种连续不断的互动和探究,每一个幼儿就会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就像光通过菱镜透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谱”一样。 幼儿学习数学时的个别差异,不仅表现为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发展速度上的差异,还有学习风格上的差异。即使同样是学习有困难的幼儿,他们的困难也不尽相同。有的幼儿是缺乏概括抽象的能力,有的是缺乏学习经验。任何一种相同的教育方法最多只能让某一小部分幼儿受益。 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就应该考虑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在教育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使每一个幼儿都有学会教学内容的机会,这样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每个幼儿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5
如《拼插飞机》这一活动中,开始每个幼儿都是一样的材料,结果能力强的幼儿马上就达到操作要求,而能力弱的幼儿却不能完成操作任务,这时我马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新的教学策略,采用调整材料的方法,按幼儿能力的强弱分组进行操作,能力强的增加难度将两个半圆形组合成圆形,将两个长方形组合成正方形。而能力弱的幼儿直接将圆形、正方形镶嵌上去即可,结果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只要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活动,这样幼儿就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活动。使处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并在个人建构与合作建构的互相推进中得到充分的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