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9 KB
  • 2022-12-28 12:30:42 发布

小班数学送饼干教案.docx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班数学送饼干教案【篇一:小班数学操作区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小班数学操作区材料的投放与指导黄坛镇中心幼儿园胡颂佩【摘要】:数学操作区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地运用各种系统、合适的材料,通过亲自摆弄、操作,来发现物体间的数量关系的活动。近几年来,根据新纲要的宗旨,区域活动的地位直线上升。尤其是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区域活动特别重要,因为小班的孩子还处在明显的自我中心阶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刚开始的集体生活,因此操作活动更能满足他们的自主性,同时,老师也能通过对孩子在区域操作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新《纲要》在科学部分特别提出的一点要求即是“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关键词】:小班数学操作区材料的投放指导小班孩子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枯燥的数学更是提不起兴趣,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区域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能满足孩子游戏的需要,又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所以我把数学操作区的创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数学区域和集体活动的结合,进行有效的指导,来达到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一、真正发挥材料投放的作用,满足幼儿“动作”的需要、“理解”的需要 在数学操作区中,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参活动的兴趣,对材料探索与操作的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选择、设计适宜的幼儿数学操作活动材料呢?我觉得要注重材料投放的趣味性和操作性、层次性使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和自信,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一)趣味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小班的孩子在玩区域活动时,专注力很差。活动中,除了在玩数学操作区时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外,趣味性操作性强的各种区域材料更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如在排列区中,摆放会发出声音或能滚动的小汽车、五彩球、飞机等小玩具;各种各样的仿真糖果娃娃;一个个可爱的毛绒玩具、、、、、这些色彩鲜艳、有声、有形的玩具,都能提高孩子们玩的乐趣。“离幼儿最近的才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选择、设计与幼儿密切联系,要贴近幼儿认识水平的活动内容,适应幼儿的“兴趣中心”,幼儿看到的、用到的、能理解的都可成为我们操作活动的材料。同时受现在动画片的影响,孩子们对某动画片或图书中的主人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较常的时间内保持着持久不衰的兴奋中心,如果老师利用“时尚物”作为材料设计的题材,对幼儿参与活动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猫捉老鼠”这一区角材料就是利用了动画片《黑猫警长》中的人物形象,都可以诱发幼儿参与学习和操作材料。还有进区卡以灰太狼的话“我还会回来的!”就是引用“喜羊羊与灰太狼”等里面的主人公,让孩子懂得进区规则:玩好了放回来。 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结合主题而投放的,且注重孩子学习性的操作材料往往缺乏趣味性和操作性,使得孩子在教师初投放时兴趣浓厚,可在玩过一两次后我们会发现:孩子不自主选择这样玩具了,或即使选择了,目光却关注着其他幼儿手中的游戏材料。如:在进行颜色、形状、物体匹配与大小标记中,我们制作了“给小动物喂饼干”,在每个废旧的空瓶上贴上动物的头型,在嘴巴上设计了圆形、三角形、方形的形状,引导幼儿按动物的形状喂“饼干”。孩子们玩过几次后,我们发现,虽然动物的嘴巴能吸引孩子的部分兴趣,可缺乏了一定的操作性,孩子从箩筐中取出形状很快地能将小动物喂饱。如果结合“钓鱼”这一操作性强的过程,会使孩子更进一步在玩中学,学中玩。于是我们自制了圆形、三角形、方形图片,并在上面钉上了订书针,用系有吸铁石的钓鱼竿先将图形吊起来,再有取舍地根据动物嘴巴送饼干,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有效地避免了材料单一的学习性。通过这次实际尝试,我们研究制作了按大小标记、形状标记、颜色标记分类的一系列吊图形和动物操作材料,颇受孩子们青睐。(二)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游戏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需要。在数学区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从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设计具有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的操作活动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层面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1)同一区域材料的层次性 如:为让幼儿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时,我们设置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操作材料:第一层次:提供不同颜色的不同颜色的纽扣,让他们学习按按颜色进行分类;第二层次:提供大小、颜色、形状不一的几何图形等材料,学习按各种不同特征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排序。第三层次:提供五彩魔棒,让孩子进行图形的拼搭。材料不同,难易不一,才能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幼儿参与数学操作区活动。(2)同一活动材料的层次性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为幼儿掌握数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能动手操作的实物,如钮扣、豆类、塑料魔棒、瓶盖等。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原点图片。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字符号,即数字卡片。如在“小鱼吹泡泡”的数学操作中,第一阶段提供大大小小的竹圈,和没有任何装饰的小鱼卡片,让孩子们自由摆放泡泡。第二阶段提供身上有圆点的小鱼卡片,让孩子根据小鱼身上的圆点的数量,来摆放泡泡。第三阶段则提供身上有数字的小鱼卡片,让孩子根据小鱼身上的数字来吹出相应的泡泡来。(三)创设开放、低结构的数学活动区激发孩子操作欲望 避免仅从数学认知点的学习直接切入的思路,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开放、更具游戏性的区域,以帮助幼儿积累数学经验。例如,在数学活动区投放魔棒、雪花积片、七巧板等建构材料,孩子们在这个开放、低结构的活动中,尝试建造自己的房子,如何造得高、造得美观,就成为他们的学习需要,对大小、形状、对称、空间位置等的分析和比较也自然融入其中。虽然我们在投放这些活动材料时并没有特别创设情景,但是材料的低结构性和开放性激发了幼儿的操作欲望,在开放、低结构的游戏活动中,不仅幼儿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教师也可以更多地在自然状态下获得对幼儿数学学习和发展的真实、充分而有效的信息。二、数学操作区中教师有效的指导能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提供各种材料创设了丰富的数学操作区后,操作活动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教法,对幼儿而言是幼儿自身学习的重要方法,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操作去寻求答案的活动,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是发展幼儿感知与思维的重要方式,那么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数学操作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吗?以下结合实践经验谈谈我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粗浅看法:(一)明确教师在数学操作区中的引导作用有些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数学操作时,总会不自觉地开始自己讲解、示范。 所以会出现有老师在旁边的时候喜欢探索,当老师不指导时就会失去兴趣;也有可能教师的讲解削弱了幼儿本来应有的兴趣,降低了幼儿的学习热情。所以作为教师要明确从指挥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多个角色。如:我在数学区域中提供材料五谷杂粮,让幼儿分组进区角自由玩,我没有在幼儿进区角活动前布置游戏任务,而是先让幼儿自己玩,结束后在区角活动评析中,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玩的?在玩的过程中有没有有趣的发现?许多幼儿说了自己的玩法并上来演示给大家看,有的把各种的豆类排成了一条妈妈的项链(有规律的排序),有的把小米粒排成了一个图案太阳,有的把五谷杂粮进行了分类。借此我表扬了小朋友的创意玩法,同时给孩子梳理活动经验,比大小、颜色分类、高矮、配对等,最后再次请幼儿进区角活动加以巩固。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如果处在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孩子许多创意的玩法,但在适当的时候还是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把孩子从弯路处拉回来,帮助孩子人新的角度去直接面对困难和独立解决难题的机会。所以在指导时不急于打断孩子的操作,先观察他们在玩什么,怎么玩,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在操作过程中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二)、明确教师在数学操作区中的语言指导。应避免把活动的结果直接提示或暗示给幼儿,要让幼儿自己在操作中去体验、去发现。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的结果,可以帮助幼儿将他们在操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明确概念,促使他们思维的外部物质活动的深化,向内部思维活动转化。教师在执行结果的讨论时可采取提问的方式,也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边操作、边提问、边回答问题。 让幼儿直接明了活动的内容,目的性明确,有助于幼儿主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图形食品品尝会”操作中,让幼儿加深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认识,能正确说出名称并进行分类,再感知食品形状的多种多样。操作前,教师说:“今天有许多的图形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他们是谁啊?”让幼儿看着操作区说出图形宝宝名称。教师说:“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宝宝爱藏在哪里吗?”幼儿说出藏在活动室周围的物品中。教师出示水果娃娃说:“图形宝宝除了爱藏在xx地方外,还爱藏在哪里?”幼儿说出爱藏在食品中。“还有哪些食品中藏有图形宝宝,我们一起看看。”教师在操作前用简明的的语言,让幼儿明确与图形宝宝做游戏,说出他们的名称。教师说“还有哪些食品中藏有图形宝宝,我们一起看看。”让幼儿明确了本次操作的目的。这种语言形式适合于规则简单的操作活动。3、老师巧妙运用语言,设计悬念,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班的孩子正处于积极探索周围事物的阶段,对新鲜的、未知的、或者略知的事物会产生极大探究的兴趣,在数学操作区里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能更好的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活动。如:悬念性的语言“很奇怪,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等等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起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鼓励的语言:“你再试试看”,“换一种方法也许会更好”“你快要成功了”鼓励孩子进一步的探索活动,特别是对那些自信心不足的性格内向、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的幼儿,经常性地给予鼓励,促使他们产生成功感。我班的林冉轩小朋友,对数学操作活动的持久性很差不,每次进区角活动一会儿就跑掉了,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在画有图形的塑料拼板上按上同一颜色的彩钉,他进区一看简单的图形都已经完成了,就想溜走,我及时鼓励他:“轩轩昨天你真棒,彩钉按得真漂亮,你看这幅力虽然有点难度,但老师跟你一起合作肯定会更漂亮,你有信心吗?”在我的鼓励下,激发了他操作的内在动力,和我一起操作起来,完成后他还高兴地拉了好朋友过来看我们合作的彩钉图。因此,在数学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运用竞争性的语言、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发展小班幼儿的竞争意识。如:“你们俩比一比谁做得快!”“看哪一组先完成”等等,以竞争效应激发兴趣,激励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三)结合不同主题活动确定数学操作区的指导重点随着教学区域化的不断深入,我觉得如何把数学活动区与当前的主题活动相结合,使数学操作活动更自然地融入主题式课程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平时在小班集体活动中,时间相对较短,教师根本不能保证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某个知识技能,但是如果能把集体活动内容延伸到数学区域活动中去,幼儿就会有更多的操作时间和进一步探索的机会。因此,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确定数学活动区的指导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例如,在甜甜蜜蜜的主题里,我们创设了糖果工坊,孩子们可以在那里买各式各样的糖果,在买卖的过程中,提高了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区域之间的交流。玩糖果工坊的小朋友还能自己学习制作糖果,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如在中秋节的主题中,我们创设了水中捞月的区域让孩子即感知了月亮的倒影,又满足了玩水的天性。同时又可以在第二层次中增加难度,按数捞月。 在“小动物”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把重点定在让幼儿根据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分类上。我们在数学活动区投放一系列材料,其中包括集体活动中用到的“给糖果娃娃穿花衣”拼图,以充分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要,同时帮助幼儿发展分类能力。通过结合主题活动进行的有重点的指导,基本可以保证每个幼儿接触数学学习的各方面内容。而对某种知识技能掌握不够好的幼儿,我们也能做到【篇二:小班数学游戏送饼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小班数学游戏:送饼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一、活动背景:本次活动是在幼儿能够正确感之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设计的。以幼儿喜欢的“小鸭”形象进入角色、以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饼干为材料。重点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以图形的某些特征来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分层分配到各个游戏中,使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认识。2、初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二)活动准备:1、活动场地。2、录音机,录好各种声音的磁带。3、各种图形以及各种图形饼干(形状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颜色分红与绿),篮子若干。4、请一位老师当猫妈妈,小鸭头饰若干,鸭妈妈头饰一个。 (三)活动过程:1、教师演鸭妈妈,幼儿演小鸭,引起幼儿的兴趣。(1)、带领小鸭子们在教室睡觉。师:“小鸭子们醒来吧!”幼:“哦!妈妈我睡的多香呀!”(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刷牙,洗脸,梳头,做早操,做游戏。早操内容:今天空气真真好,我们大家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脚,踢踢脚,咕噜咕噜喝口水,游游泳,游游泳,再来把屁股扭一扭,扭一扭,扭漂亮一点。游戏内容:发给幼儿每人一个图形娃娃,帮图形娃娃找家。图形娃娃的家在山洞里面,按不同的图形穿不同的山洞,把图形娃娃送回家。(评析:教师以鸭妈妈的身份交代游戏任务,幼儿以小鸭的身份马上就进入了角色,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2、幼儿进行送饼干游戏(1)、接到电话引起幼儿兴趣。教师用语参考:“猫妈妈打电话过来,说她的猫咪食品店的工作太忙了,想请我们小鸭子帮她到食品厂去领饼干,好不好呀?”(2)、带领幼儿去食品厂领饼干。 幼儿跟着音乐学小鸭走去食品厂。(3)、把饼干送到猫咪食品店处,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认识。①与猫妈妈问好。②帮猫妈妈把饼干送入盒中,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进行分类。③与猫妈妈再见。猫妈妈送饼干给幼儿,提醒幼儿说:“谢谢猫妈妈。”(评析:这个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教师注重启发幼儿操作探索,主动讲述分类方法,让幼儿充分得到锻炼和发挥,并且在游戏最后以猫妈妈送饼干给幼儿作为奖励,巧妙的为下一个环节的游戏作好铺垫。)(4)、把饼干发给幼儿,幼儿学说:“我拿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5)、娃娃哭了,肚子饿,鼓励幼儿把饼干送给娃娃吃。分三次送。问娃娃要吃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饼干,就请拿什么形状的其颜色的饼干的幼儿送饼干。同时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娃娃太挑剔了,可她人还小,我们就满足她的要求吧!我们可不要学她哦!”(评析:最后以送给娃娃吃饼干的游戏结束,并将分类要求再次提高,使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结局完整,取得良好效果。3、结束部分: 教师用语参考:“今天,小鸭子们表现真好,为猫咪送饼干,而且还把饼干让给小娃娃吃,妈妈真是要好好夸奖夸奖你,送你们一个大拇指,现在妈妈带你们到外面去玩好不好?”带幼儿跟着音乐离开教室,结束活动。三、活动评价: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极高,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认识,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篇三:小班数学:小动物吃饼干】小班数学:小动物吃饼干杨勤云目标:1、以游戏的形式巩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能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学习按不同图形的形状、大小进行分类。2、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以及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小兔、小熊、小猫图片各二张。2、各种图形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一)以游戏的口吻,引起幼儿兴趣1、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来我们教室里来做客了?师:噢,是熊妈妈带着小熊宝宝,猫妈妈带着小猫宝宝,还有兔妈妈带着小兔宝宝来了,你们高兴吗?那好吧,我们向小动物们问声好,小动物你们好!)2、师:小动物来做客,你们喜欢送什么礼物给它们呢?(幼儿回答)(二)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1、师:你们看,老师准备了一盘饼干。(教师出示一盘有各种图形的饼干)2、师:咦,盘子里的饼干是怎么样的?它们都有哪些不同?(师:噢,我准备的有大的、小的圆形饼干;有大的、小的正方形饼干;还有大的、小的三角形饼干)3、师:小动物们见了这些饼干很高兴,都说自己喜欢吃其中的一种图形饼干,它们到底喜欢吃哪一种呢?那就要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我已经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盘饼干,现在请你们看看盘子里都有哪些图形的饼干,想一想该送给哪只小动物?好,小朋友我们一起给小动物送饼干吧,送到小动物的盘子里。 4、师:我们给小动物送了那么多的饼干,不知道小动物会是怎么说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好吗?(旁白:小朋友好!谢谢你们给我们送了那么多好吃的饼干,不过有些小朋友送的饼干还不是我们最喜欢吃的。那么,你们想知道我们最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吗?哈哈!问题可简单啦,只要看看我们的肚子就明白啦。)5、师:小动物怎么说呀?小动物告诉如果想知道他们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只要看看什么就行啦?那么熊妈妈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大的正方形饼干)熊宝宝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小的正方形饼干)猫妈妈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大的三角形饼干)猫宝宝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小的三角形饼干)兔妈妈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大的圆形饼干)兔宝宝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小的圆形饼干)6、师:刚才我们有没有送错饼干呢?那好吧,我们赶紧把些送错的换过来,给小动物送上他最喜欢吃的饼干吧。(师:噢,我们看看送对了吗?都送对了,你们真能干,一起来夸夸自己吧!)(三)结束 师:小动物们今天都得到了自己喜欢吃的饼干,真是太开心了。为了表示感谢,邀请我们小朋友到它们的家里森林公园去玩。想去的小朋友快快来排队吧。(幼儿随乐走出教室)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