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50 KB
  • 2022-12-30 12:30:28 发布

中班数学(七)——《图形真有趣》.doc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班下期数学单元活动——有趣的图形活动一:生活中的图形活动目标:1、乐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各种美丽图形,丰富对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愿意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并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见《数学日记》P1、P2)活动过程:1、分享交流(见《数学日记》P1、P2)——了解一些特殊图形,感知身边各种美丽的图形。(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日记中有哪些图形?”“你喜欢哪种图形?你找到了什么东西像这种图形?”(2)教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判断同伴寻找到的图形是否正确。(本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正确表述一些特殊图形的名称,如:弧形、扇形、放射形等。通过解释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它们的名称。如:扇形就像一把小扇的形状。并引导幼儿感受各种图形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周围。)2、幼儿园里的图形——进一步感知身边各种美丽的图形。教师与幼儿共同在幼儿园里寻找各种图形,并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展示在“生活上的美丽图形”展示墙上。延伸活动: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各种美丽的图形。区域活动:1、美工区◆制作图形书――指导幼儿利用收集到的各种图片、照片制作图形书。2、语言区◆阅读图形书――指导幼儿阅读自制图形书。13 活动二:数一数、涂一涂活动目标:1、进一步学习排除颜色、大小、排列的干扰辨认和计数各种图形,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2、能细致、耐心地完成练习。活动准备:《数学日记》活动过程:1、图形宝宝找家——将图形按名称归类,并进行计数。(1)教师请幼儿看看图形宝宝家门上图形标记,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哪些图形宝宝的家,并在此过程中和幼儿一起复习各种图形的名称及特征。(2)请幼儿将自己手中的图形宝宝送回它们的家中。(3)教师与幼儿一同数一数每种图形宝宝的数量,并用涂格子的方式记录下来。2、数一数、涂一涂(见《数学日记》P3——学习统计各图形数量。(1)教师一同观看《数学日记》P3,请幼儿说说“你看到画面上有什么图形?”(本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将平形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进行比较,从而让幼儿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边平行且有斜度的特点。)(2)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数画面中的某一图形,才不会数漏、数错?”(本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统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数。)(3)幼儿完成统计练习,教师指导。(4)分享交流:请幼儿看着自己的练习,说一说自己统计的某种图形有几个,是怎样统计出来的?延伸活动:区域活动:数学区:◆数一数、记一记: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难易程度图卡,让幼儿继续巩固如何统计各种图案的数量(教师用图形的种类及各图形的数量来控制图卡的难易程度。13 活动三:分积木活动目标:1、学习根据标记将各种图形归类。2、复习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初步培养类概念。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1)幼儿已有了认识各种图形的基础。2、物质准备:《数学日记》、操作贴纸活动过程:1、看一看、说一说——复习已认识过的各种图形,初步感知图形分类。(1)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各种形状的积木贴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积木贴纸?”(本环节教师重点用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分类。如:当一幼儿说“我看到红色的图形”时,教师提问“还有哪些图形是红色的?”启发幼儿到出同类图形。)(2)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数学日记》P4,说一说“每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本环节教师重点在于让幼儿学习将颜色标记和图形标记结合,看懂题意。如:表示将红色的三角形的梯形都放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积木——学习按图形将标记分类。教师指导幼儿根据标记,把相应的积木贴纸贴在一起。(本环节教师重点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先将所有的积木按红、绿、蓝、黄四种颜色进行分类,再将从中选择不同形状的图形完成练习。)3、分享交流:(1)让幼儿看着自己的练习说说自己的分类结果。(2)给完成好的幼儿贴上奖励贴纸。延伸活动:1、游戏活动:在角色游戏的“超市”中可请超市工作人员将各种形状的饼干按标记进行整理,或给各种货物做上相应的标记。2、区域活动:(1)数学区:◆13 给图形做标记(见《数学日记》P5):指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份图形是怎样分的,并给它们贴上相应的标记。(2)美工区:◆漂亮的飞盘:指导幼儿用各种图案的贴纸将飞盘的花纹拼贴完整。13 活动四:分图形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关于图形分割的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图形的分与合。2、大胆探索一个图形可以分割成几个其它图形,并记录下探究的结果。3、能积极地与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每人一本《数学日记》、正方形纸张、圆形纸张、剪刀。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阅读《数学日记》P6——激发幼儿探究的愿望。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日记”中的内容,让幼儿明白题意“一个正方形能分成几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能分成几个小正方形?”等等,引发其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的兴趣。2、探讨“一个正方形能分成几个三角形?”——引导幼儿对图形的分割结果进行猜想、验证。(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日记”的第一题,引导幼儿进行猜想。(本环节教师可先请幼儿进行猜想,说说一个正方形能剪出几个“日记”中三角形?,引发探究的兴趣。)(2)教师指导幼儿尝试将一个正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并将分割出的结果贴在题目后的横线上。◆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教师指导幼儿用讨论出的折剪等办法探究一个正方形能分成几个三角形,并将分出的三角形贴在相应的横线上。◆分享交流: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3、试一试:(1)教师与幼儿一同观看本页练习,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探究内容。(2)引导幼儿继续任意一题或几题进行探究。(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利用前一环节中的折剪方法进行探究,并将探究中的结果贴在相应的横线上面。)(3)分享交流:(本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看着自己的练习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延伸活动:13 区域活动:(1)数学区:◆“分图形”(见《数学日记》P6)---指导幼儿继续完成《数学日记》中剩余的探究内容,并记录下探究的结果。◆“送给小动物的礼物”(见《数学日记》P7)---指导幼儿按照“日记”中小动物的要求将图形分割好再贴到相应的位置。13 活动五:谁拼的图形活动目标:1、乐于动手操作,感知图形的组合。2、大胆探究尝试图形的组合。3、培养幼儿耐心尝试的品质。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了分割图形的经验,并将幼儿完成的图形分割的练习布置在展示墙上,供幼儿复习。物质准备:《数学日记》、与日记匹配的三角形操作卡片。活动过程:1、看一看、说一说——复习图形的分割。师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分割”的展示墙,回忆图形的分割。(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尝试过了哪些图形分割?一个××图形可以分成几个××图形?”。)2、“谁拼的图形”(见《数学日记》p8)——尝试用各种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图形。(1)引导幼儿猜猜每组图形是由哪个小动物拼出来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的图形分割经验进行猜想,并将幼儿物想法记录下来。)(2)幼儿动手拼摆,验证看自己的想法,教师巡回指导.(本环节中教师重点鼓励幼儿耐心大胆地尝试,如幼儿遇到困难,可引导幼儿观看"图形的分割"展示板,帮助幼儿迁移经验。)2、分享交流——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组合。◆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哪种小动物拼的图形是什么?”。(本环节教师可用“你觉得哪个小动物的图形最难拼?”,“你是怎样拼出来的?”等问题引导幼儿进行交流,让幼儿通过交流感受到在操作过程中耐心、不放弃的重要性。)延伸活动:1、亲子游戏(见《数学日记》p9、p10):  爸爸妈妈与宝宝共同完成《数学日记》中的“变图形”(一)、(二)。先猜一猜在点子图中能变出哪些图形,再动手画一画,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3 2、区域活动:(1)操作区:◆图形板――指导幼儿用橡皮筋在图形板上圈出不同的图形.(2)数学区:◆拼一拼――继续引导幼儿将几个图形组合面不同的图形。13 活动六:有趣的拼图活动目标:1、对拼图游戏感兴趣,能模范范例拼图。2、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3、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经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数学日记》、图形贴纸。2、教具:两个有十六个格子的正方形,各种图形磁性卡片。活动过程:1、“你拼我学”——学习如何看范例拼图。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教师拿一个图形磁性卡片摆在正方形中的一个格子里,幼儿拿相同的的卡片摆在另一正方形的相应格子里。(本环节中,教师重点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和老师摆得一样?”,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的空间方位中观察并判断这个图形所占的位置--如从上数在第几行,从左数在第几列。然后在空白格子中寻找相应的位置。)2、“有趣的拼图”——尝试看范例拼图。(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数学日记》P11——激发幼儿动手拼图的兴趣。(2)幼儿完成拼图,教师巡回指导。(本环节教师重点引导有因难的幼儿继续学习如何从横、纵两个方向来判断某一图形所占的位置。)3、分享交流: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拼图时是否遇到了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拼图时要注意什么?延伸活动:1、亲子活动:  "你拼我学"――家长拿一个玩具摆在正方形中的一个格子里,幼儿拿相同的的玩具摆在另一正方形的相应格子里。2、区域活动:操作区:◆拼拼图――继续指导幼儿学习在相同的格子里按范例拼出相同的图案。13 活动七:美丽的对称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2、初步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的审美意识。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理解和表现对称。活动准备:《数学日记》、贴纸,照相机等。活动过程:1、“找对称”(见《数学日记》P12)——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1)教师指导幼儿找出镜子的另一半,把镜子拼贴完整。(本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检查时看看镜子的两边是否一模一样。)(2)分享交流:◆请幼儿说一说“我拼出的镜子是什么形状的。”◆小结:像这些镜子一样,左右两边一模一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2、“美丽的对称”(见《数学日记》p13)——初步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日记”中所收集的生活中的对称事物,拓展幼儿的思路。(2)找一找:教师与幼儿共同寻找班级中的对称事物。(本环节教师可将幼儿找到的对称事物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将照片展示在“美丽的对称”展示墙上,供幼儿欣赏、复习。)延伸活动:亲子活动:  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并以照片、图画等形式记录下来,带到班上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区域活动:(1)美工区:◆美丽的对称――指导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对称图形的一部分,画出它的另外一部分。◆制作图书――指导幼儿将收集来的对称事物的照片、图片制作图书。(2)语言区:◆幼儿阅读美工中自制的“美丽的对称”的图书。13 渗透性游戏:日常活动:继续带领幼儿观察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13 活动八:找相反活动目标:1、能运用图形对称的经验完成练习。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方位感活动准备:《数学日记》、图案若干、复写纸、铅笔活动过程:1、“图案反一反”------初步感受图案位置相反的效果。(1)教师指导幼儿用将图案反过来,垫上复写纸用铅笔描画在另一张纸上,再和原图进行比对。(2)分享交流:(本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将相反的图与原图比较,说说相反的图案是什么样的?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说一说某图案原来在哪个格子里,反过来之后在哪个格子里?)2、“找相反”(见《数学日记》p14)——迁移“图案反一反”的经验完成找相反的练习。(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日记”中的几组练习,要求幼儿从每组练习中找出与左图相反的图形,并在图形下的方格里打勾。(2)幼儿完成练习,教师指导。(本环节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完成情况,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用之前的复写纸图案帮助幼儿发挥空间想像,完成练习。)延伸活动:区域活动:(1)美工区:◆拓印图案――指导幼儿在图案底板的突起部分涂上颜料,印在纸上,观察其相反的效果。(2)数学区:◆找相反――继续指导幼儿完成找相反的练习。13 活动九:会移动的图形活动目标:尝试根据提示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动图形,发展空间能力和观察能力。活动准备:1、教具:十六个格子的正方形及箭头步骤图,一个三角形图形。2、《数学日记》活动过程:1、“找宝藏”――初步学习看步骤图完成游戏,培养幼儿初步的空间移动感。(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一个箭头表示朝箭头方向移动一个格子,按箭头走完步骤图就能找到宝藏。(本环节教师重点以《数学日记》p15中第一幅图为范例,准备一个活动三角形,教师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幼儿明白图形移动的轨迹。引导幼儿看箭头的方向,学习如何往箭头的方向逐格平移。)(2)教师指导幼儿完成游戏。2、“会移动的图形”(见《数学日记》p15)——继续学习看步骤图完成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继续学习看步骤图完成“日记”中的内容。(本环节教师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提醒他们可以把箭头步骤图逐一画在图中完成练习。)延伸活动:区域活动:(1)美工区:◆制作迷宫――指导幼儿在格子图中制用教师提供的箭头贴纸及图案贴纸自己设计制作迷宫图。(2)数学区:◆有趣的图形坐标(见《数学日记》P16)――指导幼儿根据箭头提示找到每个图形在方形格子中的横纵坐标。◆考一考(见《数学日记》p17)――指导幼儿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完成复习练习。(3)益智区:◆走迷宫――指导幼儿完成美工区中同伴们设计自制的“迷宫游戏”。13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