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00 KB
  • 2023-01-01 12:30:28 发布

基于职中升大班数学教学辅导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职中升大班数学教学辅导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教无常法,教无定法,为了提高我校职高类高考的升学率,提高数学高考成绩,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对高考大纲的研究,对教学教法的研究中,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教学和学生管理两方面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分层教学法;从众心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在教学进行中所提出的任务或其他任务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教学发展的动力。按照教学的要求逐步提出的任务要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要与学生的认识潜力相适应,并在学生通过一定的紧张度的智力活动之后一般就能得到解决。教师的艺术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时,要循序地引导他们接近越来越复杂的任务,同时训练他们去完成这些任务。在这样做的时候,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学生要进行独立活动和紧张思考,第二,教师要照顾到所在班级的个别差异。如果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缺乏求知的欲望、兴趣和信心;缺乏坚韧的毅力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等非智力因素,那么在没有解决这些负面影响之前,教师无论如何设计课程进行教学都是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如果所提出的任务跟学生所具有的认识可能性之间差异太大,那么这样的矛盾不仅不会成为教学的动力,反而会成为教学过程的阻抗力。 职中的学生都是在中考时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而刷下来的,普遍基础知识都比较差。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非智力因素,在从小学到初中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不过关;另一方面是智力因素,他们领悟力稍差,不善于观察事物,记忆力差,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有的是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家庭情况发生了变化——父母离异、遭受天灾等等而使学习受到影响而变差的。我校升大班没有设置什么条件,也就是说只要学生有志向升上更高一级学府深造我们都是欢迎的,因此升大班中学生具有多样化:有认真学习的,也有纪律性差,学习散漫懒惰的;有的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就很差了。面对这样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要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有一定的难度。问题:如何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课堂教学是整个备考辅导的根本所在,只有课堂教学搞好了,才能基本保证高考任务的完成。从我校数学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职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特别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重要方法的理解水平及在解题过程中反映的认知结构特征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较大,著名的CMSM研究表明:同龄学生,在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上,存在7年的差异。也就是说,有些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课堂教学效果存在差异,第一是某些数学问题,多次反复讲解,部分学生仍未能真正掌握。以函数单调性为例,学生在高一学习函数性质、高一单元测验、中段考、期末考、高三总复习至少四次学习这类问题,每次都包括讲解、练习、测试等完整的教学过程,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甚至连最基本概念也弄不清楚。第二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与师生的自我感觉不相吻合。第三是数学课时、师生精力的投入与全体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不成正比。学生在高一高二两年时间内花费360—600课时学习高中数学,理应达到良好的收效,但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升大班的数学辅导一开始只能是新课教学,把学过的知识当成是新的没有讲过的讲给学生听,让学生重新做以前高一高二做过的基础练习。其次是学生自身建构数学过程存在差异。学生对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数学表达式的理解以及运用水平方面有着不同层次有认识。例如:在“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出四个理解层次:(1)函数单调性的图象:(略)(2)函数单调性的粗糙定义:从左往右看,函数的图象有上升(下降)的趋势,叫增(减)函数。(3)函数单调性的精确定义: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少),叫增(减)函数。(4)函数单调性的数学表达式:当,则为增函数,当,则为减函数。 其中(1)、(2)层次是对函数的单调性的初等不完整的理解水平,第(3)层次是对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有较为完整的认识;第(4)层次是高中数学对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的最高要求。从测试结果表明:差生大多停留在(1)、(2)层次的认识水平上,中等生介于(3)、(4)层次的认识水平上,或对概念理解有模糊看法,或解题时常常出错。优生对(3)、(4)层次的概念有一定深度的认识,能快速、准确地解决基础题型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因此我们针对学生数学认知个体差异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把教学辅导时间分成3个部分,对整个高考大纲内容分3轮进行复习,第一轮为基础复习,第二轮为提高复习,第三轮进行解题强化训练。采用这样的分层教学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前面提到过,我校的学生数学总体水平比较低,学生纵然有心学好数学,在实际上也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就像一棵树长弯了,如果硬把它折回来,它可能就会断了。在第一轮进行基础复习,让学生掌握好最基础的知识,学会解一些基础的题型,可以帮助学生慢慢进入学习状态,逐渐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喜欢学,爱学,有兴趣学。第二:因为学生都是从各个班自愿报上来重新组成新的班集体,老师对学生都不怎么了解,如果一开始就在课堂上按照学生以前的考试分数分层进行教学,目标模糊,很难掌握。而我校的分层模式可以让教师在第一轮的复习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第二轮复习。 第三:根据历届高考数学的得分情况分析,总分150分的高考试题,全省的平均分在70分左右,也就是高考标准分的500分。分析历届高考试题,选择题占90分,填空20分,解答题只占40分,其中比较难的题目,选择题有20分,填空题一般有10分,解答题有30分。也就是说一份高考题中,有90分是基础题。而我校高考数学平均成绩在550分左右,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以基础题为主。俗话说,好高骛远,教师不能单凭理想去制定教学主要目标,用大量的时间对学生首先进行基础复习,并且贯穿整个高考复习是符合我校学生具体情况的。问题:在第一轮基础复习中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纵观2004年和2005年本省数学高高职类考卷的难度系数,2004年是0.66,2005年数学题相对较难是0.47,但源于课本的试题占到70%左右。根据2005年高考试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高一高二的内容占到了82.58%,这也就是说,只要考生基础题不丢分,数学最起码也能拿到90分左右。我们通过研究考纲,对教学大纲进行地毯式扫荡,抓住课本基础知识和基础题型,为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通过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数学知识板块和知识网络。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各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彼此间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知识网络体系,明确各个概念和知识模块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及其作用,懂得它本身揭示了什么,它与其上、下位概念或知识之间是通过哪种“关系”联结的,是衡量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标志。构建数学知识板块与网络,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精细加工,所以前提条件是应当对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即要懂得文字含义、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白结论的由来与适用范围等等。在此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知识进行新的排列组合,达到知识精练化、条理化、网络化,同时通过精练的文字辅以图、表等帮助学生归纳,并要求学生写成笔记,以此收到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效果。问题:在第二轮提高复习中如何兼顾中下学生有些学生由于其本身学习能力比较差,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第一轮基础复习中学习已经比较吃力,再让他们去学去做难题是不实际的。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我们给每个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这样,学生在各个章节的学习情况我们都基本掌握。在第二阶段提高复习时,采用例题讲解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例题,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例如,复习不等式性质中的重点——均值定理时把难度分为3个层次:C层基础: 填空:1、均值定理:(,)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2、3、若,则4、若,则5、已知,则B层简单应用:5、已知:,求证:6、已知,,求的最大值7、已知,,求的最小值A层灵活应用:例题1:求证:例题2:已知,求的最值例题3:已知,且,求的最小值。要求按顺序做好1-7题,让完成后的学生思考3个例题,最后教师讲解例题,通过有层次的课后练习巩固。问题:如何进行个别学生的“培优”、“补差”心理学定义:个人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在认知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称之为从众或遵从。在班级这个群体中,学生个体容易随大流,不愿意做一个“不合群者”或“越轨者” 因此与群体保持一致。这种心理特点支持了学生的惰性,阻碍班级中有条件的优等生的主动积极性。例如,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难题,在绝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个别有能力的学生也不愿多加思考。特别地对一些不爱表现的孩子情况更加严重。因此教师应对这些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我的做法是对他们多鼓励,多关心,多问问题。这样学生从教师的行为暗示自己是最棒的,应该比别人多思考有难度的题目,达到训练自己的目的。学习成绩好往往意味着能胜任学习,这种成功的经验能增强自信心,提高抱负水平;相反,学习上屡遭失败,会降低抱负水平。调查表明,差等生常常陷入学业失败——低抱负水平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他们经常表现出学习不主动,学习态度反复波动的情况。对这些学生不是老师鼓励几句话就能改正的,关键是要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增强自尊心。我经常“偷偷地” 给几个落后的学生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辅导他们做完后,在上课时给他们机会表现,当他们每次都能回答我的问题,渐渐的就有了信心,学习有了兴趣,上课也认真了。但是,成绩不会由于有信心就能很快赶上去,还需要给他们加加班,开开小灶。经过实践,我发现,如果我只是给一个对数学不感兴趣因而不爱学习,表面上无所谓的差生补习,他的注意力不能保持,当问题多了的时候,积极性明显下降了很多,就会说不知道;但是如果我同时给两个这样的差生补习,他们回答我的问题时互相竞争起来,注意力也能较长地保持。有时一个同学回答出正确答案,还没等我问为什么,另一个就问了,这一问一答不正是最好的理解么!用对了方法,其实很多差生也会去学,也会有很大的进步的。复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措施:在复习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一)计算能力差,明明会做的题目总是不小心做错;例如:正数是2和8的等比中项,那么的值等于错误答案:,正确答案:4,分析:没有审清题意“正数”;例如:解不等式错误1:两边同时乘以6,得错误原因,不等式两边乘以6,但是却把1忘了,粗心大意错误2:两边同时乘以6,得去括号,得错误原因,忘了把2也1相乘了,粗心大意错误3:两边同时乘以6,得去括号,得 移项,得错误原因,移项忘了变号错误4:两边同时乘以6,得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错误原因:6-12+4=-2错误5:两边同时乘以6,得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两边同时除以-7,得 错误原因,两边除以负数,不等式没有变号。有些还发生,的错误!这些错误都是由于学生粗心大意出错的,为了让学生远离这种低级错误,我们设计了每天一小测,小测只有3题,都是基础达标题,题型不相同但比较简单,目的是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每次都表扬得满分的学生,从而鼓励学生争拿100分,慢慢地,他们答题的准确度有了提高。(二)记忆力差,今天学会的题型第二天就忘记。例如:解分式不等式:解: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或(分母不可以为零)学生容易犯错,解成解: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或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分母不可以为零” 这一关键条件。老师讲解一次,检测一次,学生第一次做对了,可是过了一两天再小测又出错。今天甲学生出错,下一次又轮到乙学生,学生掌握知识的表格改了又改。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我上课多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力也强化了。另外,研究了心理学关于遗忘的规律,制定相应的练习:比如强化不等式的解法的记忆,把不等式的典型题归纳总结成卷,让学生有系统的练习,采用过度学习,在学生快忘记的时候及时再通过达标检测让学生复习,测验,从而达到强化记忆,防止遗忘的效果。实践表明,在一段时间的强化后,学生解题的准确性提高了,小测几乎全都能拿满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也是有限的,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团体的战役,我校数学科组老师共同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学习,高考成绩年年创新高。在此,我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总结了在高考备考辅导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较成功地解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地有效地对差生进行辅导;学生出现问题能灵活解决;但是高考分数没有达到800分以上,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继续探索。[参巧文献][1]张奠宙主编《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2]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郑雪易法建傅荣主编《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4]《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1997.2冯跃峰;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