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2 KB
  • 2023-01-01 12:31:10 发布

大班数学《我们班的东西有多少》活动教案.docx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大班数学《我们班的东西有多少》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进行记录,尝试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知统计的方法。2、尝试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喜悦,初步积累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意识。活动过程:一:让我们试试吧请幼儿自由地说说班里有些什么东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钢琴等。我的行动:“看看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东西?数数每样东西有多少?把它记在纸上。”孩子们接受了老师的任务,三人一组,欣然而去。在探索中的表现各不相同。教师用数码相机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下来。5/5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我的观察:(一)一组内的两个人在争着要记录,而笔只有一支,发生了矛盾。我的思考:幼儿同伴间合作的机会少,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造成的。孩子们可能认为记录者是最能干的,所以有争强好胜的表现。给孩子一点时间和动力,可能会解决孩子的矛盾。我的行动:“你们要快一点了,别的组已经记下很多东西了。”我的观察:(二)一组内的三个小朋友在一起交谈,而后其中的一个去数椅子有几张,一个去数小朋友的图画有几幅,数完了告诉记录的小朋友,等他记完后再去数其他的东西。我的思考:显然这一组幼儿的能力是很强的,最起码其中一个“指挥者”的能力是很强的。三个人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任务,每个人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二:原来可以这样记录5/5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第一次的尝试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每个组都将自己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每组的记录各具特色。我的观察:(1)将所要记录的物体画下来,并将该物体的数量写在它的旁边。每个物体之间用方框隔开,看上去一目了然。(2)将所要记录的物体画下来,没有写数字,排列较乱。(3)选取一些物体的小标记,贴在纸上,然后在它的旁边写上数字。我的思考:孩子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原有经验的不同导致各组的记录方式,表达方式也不相同,关键是让幼儿知道自己记录的东西应该让别人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有多少?我的行动:看看哪一组记的你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有多少?我的观察:孩子对孩子说:“我看看记的东西都挤在一起,看不清,我就用方框把它们隔开,别人一下子就能看清了。”“我不会画钢琴,所以就在小箩筐中找到了钢琴的标记贴在纸上,人家一看就知道是钢琴。”5/5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我的行动:为什么有的小组记得又快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刚才他们是怎么做的?我将数码相机拍到的情况在电脑中展示给大家看,并请被拍到的幼儿说说自己在做什么,自己组的另外两个人在干什么?三:让我们再试一次吧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每个孩子都想重新再探索、记录一次。教师再给孩子一次机会,让他们还是找原来的三人一组再记录一次。我的观察:有的组还在按照自己的记录方式继续工作;有的组能借鉴别人的方法也画一个框将物体与物体隔开;有的组记录时有意识地将物体与物体空开一点;有较多的幼儿去小箩筐中找标记贴在纸上,他们知道这样记录的效果又快又好。在第二次的尝试中,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彼此之间少了矛盾,多了默契。5/5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我的思考:幼儿学习的能力是不容低估的,每个幼儿的学习速度也是不同的,一部分幼儿能一下子就学习到别人好的方法,并将别人的东西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孩子相对来说学习速度慢一点,他们不能一次性地接受别人的经验。但我相信,在第三次、第四次的记录中,他们也会成功。5/5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