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2022-05-26 19:15:39 发布

关于学生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的思考 毕业论文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新时期德育内容、途径、方法》开题报告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脱节一直是困扰学校德育的一大难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道德上的知行发展不同步甚至脱节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造成道德知行脱节的主要原因是在道德教育中重视知识传授,轻视非认知系统的培养,忽视发扬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的自主性,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品质不能很好形成,认知和情感发展不均衡,人格发展出现裂痕。本项目拟在学生自主发展、自主管理等方面,以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为载体进行探索研究,对于深化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及探索高中学校德育有效途径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课题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提出的:1、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完整的人是躯体、心智、感情、精神和心理力量的统一体。人不仅是思维的存在,同时也是情感的存在,脱离了情感的智慧是空虚的、无意义的。因此教学不仅单纯地组织学科内容,还要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对学生而言有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材料与个人生活、人生目的的相关性,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体验中自我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发展。2、道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道德教育以人为主体和实质,人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根据主体性原则,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使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同步前进。3、道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情感领域“自主体验”的过程就是一种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知而行,由行而成情,最终成为他的意志品质。在这一意义上,只有学生自主的体验和发展,才有学校德育的实效,这是学生态度、情感发生发展规律本身所决定的。二、课题研究的条件:道德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 11 脱节一直是困扰学校德育的一大难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道德上的知行发展不同步甚至脱节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其实,道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道德教育以人为主体和实质,人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根据主体性原则,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使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同步前进。作为一所有着5000多名学生的独立高中,我校的道德教育中不可避免也存在着知行脱节的问题。而且,处于闹市的地理位置使得青少年学生更容易接触且接受新鲜事物、新思想,容易受到一些消极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传统的德育说教对于他们更难发挥作用。正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新时期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研究”进入了我校课题组的研究视野。目前我国对于道德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还存在如下问题:理论研究较多,操作性研究较少;涉及活动或者思想政治课程的多,研究学科教育中渗透的较少;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较多,面向高中阶段的较少。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在本课题研究中,将进一步从实践中论证道德学习过程不只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一种自主体验过程,进一步探索有效解决学校德育中长期存在的认知与行为脱节问题。本实验旨在探索一条适应高中教育发展、适合我校实际情况、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并能具有一定推广性的德育途径,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能同步发展。具体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1.初步探索、创建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2.初步探索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在班会课、学生社团活动、学生日常管理中的运用;3.探索自主体验型教育功能具有长效性的方法。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1 深化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解决学校德育中长期存在的认知与行为脱节问题,探索适合高中阶段的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二)主要内容1.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在班会课中的实践研究、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实践研究、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实践研究三个内容。2.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的操作模式研究。(三)创新之处理论意义: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把教学作为人的生命存在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以学习的自主体验为线索审理道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论述道德学习过程不只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一种体验过程;道德教育的意义不只在于知识的积累、行为的改变、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在于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乃至信念的形成与演化,在于生命活动诸方面的整体发展与提升。应用价值:本选题对于解决学校德育中长期存在的认知与行为脱节问题、探索适合高中阶段的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意义。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研究小组利用搜集国内论文、期刊、杂志等相关文献与研究报告,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整理分析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界定核心概念,明确研究方向,完成开题题报告。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人员分工,并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对研究的理论依据、核心概念的界定进行提炼,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预设,邀请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可行性论证,初步制定研究方案。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1.文献法、历史法:运用文献法和历史法,将在充分占有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解当前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的研究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果,寻找理论依据,形成该课题的理论框架。2.问卷调查法:根据高中生德育的实际情况和课题需要设计问卷,分析现状并进行统计分析。11 3.经验总结法:对我校自主体验型德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4.行动研究法:针对我校德育活动和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解决德育实际问题。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一)理论性成果1.论文集:2.研究报告:(二)实践性成果1.打造一个行之有效、高效运转的自主体验型德育系统2.促使我校教师转变德育观念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本课题研究期限为2年,2012年5月开题,2013年10月结题。实施步骤如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8月)1.搜集整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研究小组利用搜集国内论文、期刊、杂志等相关文献与研究报告,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整理分析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界定核心概念,明确研究方向,完成开题题报告。2.明确人员配备,形成研究方案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人员分工,并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对研究的理论依据、核心概念的界定进行提炼,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预设,邀请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可行性论证,初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1.探索创建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2月)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沙河市第二中学学生德育问卷》,了解学生知行状况。11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发动广大教师学生,利用本校部分班会课、学生社团组织、学生日常管理等领域尝试进行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的探索和创建,使其渐成雏形。2.稳定提炼阶段(2013年1月——2013年7月)明确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形式,继续在班会课、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第4/6页日常管理中推广运用,不断去粗存精,提炼升华,使之成为一个可操作性强、能高效运作的德育系统。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0月)汇总、整理研究结果,通过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及网络公布本课题研究结果,通过教师培训、校本研究等方式促进学校教师领会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的内涵,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不同渠道和形式全面在校内外推广新的德育模式。九、本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李春笋):负责课题申报、策划、培训和研究活动的开展、课题的结题及交流和推广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组长(赵韶磊):负责课题策划、培训和研究活动的开展,撰写课题研究计划、总结。课题组成员:(薛姗):提供课题研究理论保障;策划组织课题培训;研究制定课题方案、计划及活动开展。(路竹叶):课题研究中的调查问卷、原始材料的整理分析、描述归纳。(姚鑫):课题成果的提升;指导督促专题研究等。(李鑫)积极学习课题理论知识,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按时参加课题活动,活动中尽己所能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制定个人研究计划,撰写个人研究总结、报告。(李秋英):课题活动照片的拍摄、通讯报道的撰写及上传;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11 (李文英):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材料:如课题研究计划、总结;研究人员撰写的相关论文;课题培训、活动资料;活动情况;学生作品、活动、课题获奖情况等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组织本年段研究人员开展专题研究活动。():组织年段教师撰写专题研究方案、计划、阶段性小结、专题研究报告():围绕学校课题研究的目标,根据本年段的研究的实际问题确定年段研究专题。():问卷调查的发放、回收,并进行统计分析;档案整理工作。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2004年3月1日浅谈德育在班级管关于学生德育教育与管理的思考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为此,必须结合当前形势和现实,探索新的德育模式,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西方德育理论虽然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有可借鉴之处,它对当前我国德育模式的建构有某些启示意义。在班级管理中应努力在学生心灵感动中进行。学生才容易产生积极、热烈、健康的心理体验。最终促进德育的不断提高。关键词:德育;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重要途径;品德内化;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德育教育似乎成了一种形式教育,大中小学生以及成人都会因为品德缺陷而做出不利于社会国家发展的事件,那么如何去解决呢?我们需要对一个生命从小到大的德育培养育熏陶,需要家族的配合,学校教师的榜样,以及社会的力量等多方面要求。德育的任务,是“把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品德内化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当我们要把正确的思想传授给学生或要求他们遵循某种行为规范时,必然会受到学生头脑中现存的消极因素及固有的行为习惯的干扰和抵抗,理论的教化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的反差,也会导致学生对德育的不信任感,腐朽没落的意识和习惯对青少年的毒害,也在冲击着德育工作,形成品德内化的负面效应。同时,也反映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目录C1:1、学校德育领导工作小组2、学校工作计划与总结3、学校党支部工作计划与总结C2:4、杏坛小学2005-2010年德育发展规划5、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与总结C3:11 6、学校德育领导组会议记录7、学校行政会记录C4:8、政教处分工及职责9、学校德育工作安排表10、2005-2006学年德育工作人员一览表11、团总支组织机构12、团总支工作计划与总结13、各班班委会名单B2、规章制度C5:1、学校贯彻落实德育工作实施情况2、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正文:解决品德内化过程中的矛盾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也是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一、发挥德育的系统效应对品德内化的作用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的结构包含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自我教育、教学环境等层面,转变学生的思想,解决品德内化过程中的矛盾,只有充分发挥这些层面的德育职能,才能卓有成效。1、增强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意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德育职能,是由它的目的和方法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所谓学校管理,指的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科学合理地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使学校工作持续、稳定、高效率地运转的过程”。首先,从管理的目的分析,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五者并举,德育为首。管理工作的终端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管理的质量最终却会在终端上反映出来。所以,管理工作必然包含德育职能。其次,从管理方法分析,教学管理,一方面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品德,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严格的制度,实质上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又辅之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坚持数年,能逐步形成比较稳固的行为习惯,理中的重要性。达到品德内化之目的。可见,管理工作必然承担着教育的职责。学校管理工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和后勤生活管理等等,是德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这一层面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品德内化的必要手段。第一要增强管理工作的德育意识,克服“管物不管人”的偏面性,做到“管理有人”。这也是学校管理区别于其他行业管理的特征之一。学校的一切管理者必须同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规律。第二,制订好各种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有章不循或在执行中打折扣,却会使学生对制度熟视无睹,对自身行为要求不严而适得其反。2、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位育内涵。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职能,是由学科的内容和教师的神圣职责所规定的,它渗透于学科教学全过程中。一般认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职能仅存在于一些思想性和政治性较强的学科中,如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类科目。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第一,任何学科都是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完整统一,除了要阐明客观物质领域的规律以外,同时还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德育价厦。例如,数学课中的公式推导,严密的逻辑性,客观上规定了学生要掌握某一公式、原理必须具备严谨的好学精神,一丝不苟的学风和刻苦专研精神。这就是德育内涵。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是自身的品德、意志、正确的思维方式的磨练和潜移歇化的养成过程。又如在职业教学中,一方面是操作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也是吃苦耐劳的品德训练和职业道德的教有过程。第二,教师的职业特点规定了学科教学中必须同时贯穿德育教育,他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即既要传授做事的本领,又要阐明做人的道理。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充分体现了品德教学和知识传授的不为分割性。割裂了任何一方都是对“师道”的背离,都谈不上完全的教育。笔者认为,11 学科教育中的德育职能,是学校德育系统中的核心层面。这是因为,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大部分是在学科教育中完成的,具有教学的最佳效果。另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学结合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展开,比之如一般的政治理论课的说教,具有自然、生动的特点,学生容易接受。再有,教师是道德的化身,他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感,推动学生去模仿、接受,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因此,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克服“单纯的军事观点”。在学科教学中,努力挖掘本学科的德育内涵,揭示出它们的德育价值,并渗透于学科教学过程中。3、启动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青少年学生强烈的成熟感和独立性、自立性的增强,使他们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迫切要求。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及知识的增多、认识的提高、活动能力的加强,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要求,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这种要求,会对他们的思想转变和品德内化产生显著的效应。这是因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是学生思想转变的内在动力和要求,属于事物发展的内部功因。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当外在的德育手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训练等与内在的动力要求发生“共鸣尹时,外在的德育手段才能起作用,品德的“内化”产生最佳效果,这是其一。其二,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自尊性。当我们用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按某种行为规范引导或向他们进行品德教化时,会产生心理上的逆反情绪,使内化效果冲淡。反之,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会在他们的心目中产生“主人翁”和“重任在肩”的感受,进而形成一种自觉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是一种质的转变,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是品德内化中最为宝贵的条件。其三,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这对于培养学习的集体观念,乐于为人服务的高尚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启动学习“自我教育”的德育机制,是学生品德内化的重要手段,是德育系统中的最佳效果层面。启动学生自我教育机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各种层次均学生组织的白我管理其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在知思想认识和道德认识的方面,有自我愈识,自我批评,在情是非、爱憎、好恶的态度的方面,有自我休验、自我悔恨,在愈愈志的方面,有自我约束、自我誓言,在行正确的行为的方面,有自我训练、自我隆查、自我反思,等等。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特别要教有学生必须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期坚持才能产生效果。4、重视教学环境的德育效应。环境对人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相亲相爱,同时并热爱和尊重别人⋯⋯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善良,宁静、心灵健康,真诚地相信人的美好”,并能使孩子形成对不良风气、不道德和危害社会的行为的抵制能力。反之,在缺乏感情,互相仇视的环境中,会使孩子“对人类社会失去信心,甚至恨社会、恨别人,堕入岐途”。这是因为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品格和道德行为。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能忽视教育环境对品德内化的功能,它是德育系统中的一个必要层面。教育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校园环境,它对品德内化的作用是重大的。李校应是圣洁的殿堂,幽雅而整洁的校园、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艺术作品和花卉盆景,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对他们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爱护公共财产等社会品德,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软环境有校风、学风、教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自身行为等等。良好的校风,能塑造奋发上进、刻苦学习、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在团结、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中,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国内外大事及学术问题,共同服从真理、形成互相渝助、助人为乐、谦虚谨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崇高美德,教师是完美品德的化身,为人师表的品德,严谨的教态教风事事处处为人楷模,以榜样的力量,起着“其身正不令而行”之功效⋯⋯。教学环境的德育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要加强教学环境的建设,积极开发它的德育功能。二、重视德育的实践效应时品德内化的作用学校德育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具有张烈的实践性的品格。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德育,11 作为人类对完美品德的客观要求和完美品德形成规律的认识,归根结底是劳动者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概括出来的行为、品格、意志、理想等的思想情华。第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培育人类具有完美的品德,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自身的价值,确立正确的价值选择,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过程中,贡献出自身最大的价值。第三,完美品德的内化,离不开社会实践。德育的途径,概括起来可分为二类理论类和实践类,这应是二者的统一。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文化中,十分强调道德修养中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说道德修养,既要在认识上弄清道理,而且要在行为上身体力行。在德育的理论实践中,德育实践对人的品德的内化,更具有重要之意义。从知与行的关系来看,行比知更为重要。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看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能只听他说得如何好,更重要的是看他的行为,这是对德育的共识,从品德内化的过程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成比较稳固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人们常常谈论一个真理艰苦的磨练,能养成人们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困难的品格,经历过劳动的艰辛,才能养成爱护物质财富、勤俭节约的美德⋯⋯。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而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从现实的情况分析,实践对青年学生的品德内化更为重要。由于物质条件的改善,青年学生养尊处优,父母亲的溺爱,削弱了自身的能力,惫识形态中一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毒害,模糊了青年一代志向和理想。凡此种种,都是对青年完美品德形成的冲击和挑战。笔者认为必须十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实践效应。德育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需要有针对性,即针对学生在品德内化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而安排内容。德育实践需要有制度性,笔者认为,不论那一层次的学校,都要把德育实践课作为必修课,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在道德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受教育者学习必要的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知。而提高道德认知,正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道德观是需要教育才能培养起来的,只有搞好德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创新,利用有限的课时,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邓小平同志提倡的“四有”新人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都是指的德育,即思想道德素质。江泽民也曾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可见,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是高校根本任务中的十分重要的任务。德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公共理论课,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修养的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实现学校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对高校德育教学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我们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从培养教师队伍、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在今后几年内使这项工作有明显改善。可见,加强和改进德育教学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和平演变”和“西化”、“分化”图谋的有效战略措施。四、改革德育课堂教学观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专业课教学观念的影响,德育课堂教学把以传播和学习前人积累的道德文明成果与知识为主要任务,忽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道德实践性,以至教学效果不佳,这就意味着德育教学工作者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111 、树立规范约束性与价值引导性相统一的教学观。德育教学和专业课教学有所不同,它不仅有理论和知识的传授,更强调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低效的德育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如何将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课堂中教授给学生的是概念、规章制度、纪律等知识,而缺乏价值引导。虽然也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但缺乏必要的理性分析,导致学生缺乏接受所教道德原则的强烈要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树立规范约束性和价值引导性相统一的教学观,就是既要进行规范知识教育,训练行为,又要进行价值教育,启发自觉,更多地尊重主体的选择和情感体验,让受教育者在实际活动中逐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信念,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就是要改变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出发点到书本知识的掌握为归宿的专业教学观,树立从问题出发到问题解决为归宿新的教学观。2、树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统一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谁是教学的主体,目前有“双主体说”[2]、“双主体间说”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说”[3]等观点,但无论是哪种说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过去“教师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紧紧围绕育人这个根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观,就是要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做到教是为学服务,教是为了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学。为此,在开展德育教学时一定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民主氛围,开展多样的活动,变“满堂灌式”的教学为双向交流式教学,为学生健康成才服务,使德育课堂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丰富理论、陶冶情操、发展智力、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真正做到师生之间平等交流,首先要摒弃无视学生主体意识的陈旧观念,革除由师道尊严带来的师生人格上的不平等,由以教师唱主角的外在育人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民主型的互动式的教学。就是要以真诚的态度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接受知识、理解消化的积极性。3、树立说服教育与双向互动相统一的教学观。长期以来,一些教育工作者受到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只看到在整个教育过程,教育者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而受教育者则处于被领导、受控制和被教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取灌输、压制、甚至是霸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其教学过程本身就缺乏道德性。树立说服教育与双向互动相统一的教学观,就是要在教的过程中,施教者要向受教者讲清教学内容,调动受教者的理性能力,鼓励他们在所得证据的基础上坚持他们的信念,并在生活实践中检验,允许教学他们随时根据新的认识修正信念。就是要使受教者被“教”之后,在道德行为中,能体会得到“之所以需要这样做”或“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因为前人是这样做,所以我这样做,或别人要我这样做所以我这样做。低效的德育教学方法是灌输,教师习惯于单纯地传授思想道德的概念、要求和规范,不大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就其教学效果来看,只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高尚的思想和道德以及行为准则,是远远不够的,重要是要使之内化为他们的思想和信念,让他们知,更要让他们行。五、西方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对我国德育模式建构的启示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要富有成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且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国建构德育模式也应该注重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性循环,符合科学探讨的一般规律,即根据事实提出假设或理论,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根据检验的结果修正、完善理论,然后把修正过的理论运用于实践。2、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反对灌输。在德育实践中应树立道德教育并非道德知识教育的现代道德教育观,改变道德教育即是道德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应大胆引进科尔伯格的道德讨论法,让学生在思考和自动探究中提高道德水平,坚持在选择健康的道德内容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3、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重视利用隐性课程创设道德情境。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课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课程,把道德教育融合到各门课程中去;二是学校环境、师生之间的互动即隐性课程。他认为,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通常并非来自学校正式的道德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我国德育模式的建构也要学习利用隐性课程创设道德教育情境,在创设道德情境时要注意道德行为发生时的情感状态、社会风气与社会法制情境、道德行为产生的安全性等因素。11 4、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在借鉴时应当注意到这种模式对于教师资源有相当高的要求,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理论的培训,改变我国教师德育理论薄弱的弊端,因为现代德育实践不能只建立在热情与经验之上。5、应充分认识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缺陷。学术界认为,科尔伯格理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过高估计了理性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道德因素;二是有人批评他的道德环境不真实、太深奥;三是对道德阶段论的普遍性存在质疑。在实践中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师理论水平要求较高;二是令教育者最感头痛的是如何把这种道德判断力转化为行为。我们应认识到该模式存在的缺陷,在引进时不能盲目照搬。参考文献:[1]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2]陈秉公,等.论思想品德教学和特殊“双主体结构”与教学规律[J].教学研究.1998,(1).[3]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46-248.[4]柳礼泉,等.关于“两课”学习成绩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5).[5]杨韶刚.什么是有道德的人———当代心理学向科尔伯格提出的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48-51.11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