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2022-05-26 19:16:11 发布

班级管理的“五个”“陷阱”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班级管理的“五个”“陷阱”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容易掉进班级管理的“陷阱”中去了,简单归类,有以下五个。一、充满“管”的欲望部分班主任,特别是青年班主任,精力旺盛,干劲十足,一上任就很有“杀气”。这种班主任的特点是喜欢装老成,制定各种各样的政策,能具体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甚至有部分内容与国家的教育政策相违背,然后要求学生不折不扣的完成。其结果是,他们对问题生的认定很机械,只要违背班主任制定条文的就是问题生,屡次违反的就是严重问题生。解决的方法也很机械,罚抄班规、罚站办公室、罚跑操场、连光荣的劳动也会成为惩罚手段等等,而且罚一遍不行就多罚上几遍。这样的班主任工作是为管理方便,是功利性的突出表现。学生与班主任之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真正的问题生是不会因为抄几篇条文,跑几圈操场就转化的。即使有改变,也是因为班主任的强势管理而将问题暂时隐埋,不是真的转化。可悲的是,这样的班主任却被这种假象迷惑,变得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等到有一天问题大爆发时连自己错在什么都不清楚,还以为制定的条文不够明细,惩罚力度不足以让学生自省。二、酷爱“说”的形式有的班主任因为个性原因,“管” 不起来,其实主要是强硬不起来,就会退而求其次,选择“说”的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说服教育”。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学生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或者是没有意识到错误的严重程度。所以他们选择要给学生说清楚,说到学生明白为止。例如,遇到学生之间打架,他们的一般会把学生带到一边,拿出一副非常和蔼的表情轻言细语的问他知不知道错了,为什么错了之类的话,好像学生打架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打架是错误的一样。一旦学生承认错了,并“说服”他向被打的同学道歉就算解决了问题。因为在他们的教育逻辑中,学生认识了问题,知错了,还向同学了认错,同学之间就可以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这个学生就被转化成了好学生。实际呢?很多时候是好景不长,要不了多久同样的事件又会上演,这个老师就反复说服,直到有一次说不下去了痛斥该生,还扬言不再管他了。结果这个学生就不打架了,这个老师就认为原来“说”也可以有多种形式,总结后觉得获得了宝贵经验。以后遇到问题学生或者问题事件仍然采用“说”形式,只是说的形式更多,说的内容更充实,说的时间更长了。这样的班主任,在女老师中有相当大的比重,三、迷信”爱”的力量喜欢反复说教,甚至从没有放弃说教的班主任多半都是很有爱心的,这样的班主任,对“爱的力量” 已经有了些迷信的色彩。他们会认为,只要对问题生说得多,说得细,说多次,学生就会触动,就会成功转化,需要的只是等待时机和用时间等待。与“说服教育”的区别是,他们不但说服,还会做很多让学生感动甚至又出钱又出力的事。他们比只采用说服教育的班主任会多几分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学生的角度认识,他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特别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爱的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因为以前的学生缺乏爱,家里一般都好几个孩子,大人的关注度本来就不高,孩子之间争宠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孩子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爱缺失,一到学校发现班主任对所有孩子都那么和蔼可亲,循循诱导,公平公正,他就会喜欢上班主任,依赖上班主任,所以“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信条就大放异彩。现在的孩子多数是90后的,他们恰恰相反,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是全家关爱的中心,他们不缺爱,而是爱的泛滥。所以,如果班主任还以为他们缺爱要给他们补爱的话,这个认识上的谬误对后果是多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不但不会领情,还会认为班主任是在惺惺作态。偶尔有成功的案例,多半是单亲家庭或者家庭关系比较紧张的。但这样的班主任如果不反思,还会自我安慰自己爱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这又加深了他们对“爱”的几分迷信,接着还会继续高唱“爱的力量”真伟大!可见,单有爱还不行。四、崇尚“赏”的功效“赏识教育”看似近期教育实践中迸发出的新理念,其实只是“爱的教育”另外一种形式的表达。我们以前也在用,只是现在 “赏识教育”的正名下用的更泛滥。一部分班主任接触到“赏识教育”后如获至宝,也不去研究为什么要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就胡乱的用了起来。不管学生是对是错,先表扬一番,再说教一番,最后鼓励一番。几番折腾后,我估计学生也只听到了班主任的表扬,忽略了班主任的指导。在一片“你好,你棒,你好样”的无限制的赏声中,在“赏吃的、赏钱甚至赏班官”的无原则性的赏赐中,班主任的赏识已经严重贬值了,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和触动的赞赏不是让学生变的麻木就是变得自我感觉良好。如果不该赏的赏了,不但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真相,也会对真正该赏的学生产生伤害。结果对问题生的转化和班级的常规管理都是不利的。五、善用“推”的伎俩班主任队伍中会有这样的一个群体,最初面对问题生的时候,先实施管、压手段,如果不管用,就给学生贴一张“屡教不改”的标签。然后又学着用“说教”的方式说服他,结果也不怎么管用。接着又用“爱的教育”爱问题生的方方面面,但这样的老师一般都不是真的发自内心的爱,多是爱的形式,爱的假惺惺。效果还是不明显,就“赏”吧,于是你会看到赏什么的都有,有口头的有精神的有物质的甚至有赏个“班官”做的。但问题学生依然有问题,或许问题更严重,就又会给学生贴一张更坏的标签“油盐不进”,甚至“死猪不怕开水烫” !他们对每种方式都会采用一点,但都直接照搬,完全复制,一点思考的欲望都没有,更不用说联系实际了。于是乎,他们就会采取“推”的伎俩。因为他们已经给问题生贴好了坏标签,再接触到这样的学生,哪怕只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他们就会认定这是个问题生,任何方法都没有效果,那就推吧。推给谁呢?第一是推给家长,第二是推给德育主任,三是推给社会。这样的老师缺乏耐心,更缺乏责任感。推出去了,就认为责任转移了,家长教育了,德育主任处分了,他的教育责任就完成了。为此我们开始了班主任的探究之旅,先从别人的案例中给班主任一个确定的定位,实质是论述班主任要学会探究、善于探究的必要性,然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享受探究的快乐。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