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7 KB
  • 2022-05-31 11:53:17 发布

以和谐教育思想构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以和谐教育思想构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房山实验刘姝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培养青少年一代走向美好生活的重要环境。一个学校的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都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所以说班级文化的建设极为重要。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个性心理乃至教师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得以顺利开展和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在和谐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班级管理要做到班务公开化、规章制度化、成长“档案”化,可以杜绝以“权”谋私等违规现象的出现;也可以防止压制民主、强迫命令等错误的产生;进而有利于班集体形成一个上下一心,共同奋斗,和谐健康的班集体,更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在寄宿制中学,班级就是每一名学生赖以成长发展的家。家庭中应没有歧视、没有冷漠、没有偏爱,这样的“家”才显得公平、温馨、有规矩,这样的“家”才令人向往。燕巢需要春泥垒造,班级更需要在公平、温馨的春风中营造。因此,班级管理也应在和谐教育中去构建新型的管理模式,但任何层次的班级管理也都离不开日常的常规管理,从课内到课外,从练习到考试,从纪律卫生到道德品质,哪一点也不能放松,因为规范是和谐的前提。离开了规范的常规管理,学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如果纪律不严明,道德水准不高,各种不良习气就会冲击班集体的正常建设,正常运转都保证不了,和谐又从何谈起呢?如果班级各项工作都步入了正轨,我们完全有必要在和谐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去构建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一个科学的教育思想需要一个科学的、细致的管理模式去运行。那么,如何以和谐教育思想构建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呢?笔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涉及了以下三个方面:一、目标引领下的班级事务公开化 为了加强整个班级的管理,我让每个学生都清楚班级的奋斗目标,每学年开学初我们都召开班委扩大会(班干部同学),讨论班级本学年的奋斗目标。例如刚升入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时,我们制定的奋斗目标是:文明、守纪、求实、进取;第二学期制定的奋斗目标是:团结、文明、求是、创新;高二年级正是学生们踌躇满志、意欲大有作为之时,这时我们的目标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并和年级组相统一,以红色条幅的形式贴在了后墙的黑板上方。要求每位学生都要领会其深刻的含义,并能够落实到文字上,然后精选十几份理解得较好的解释发表在班报上。这样人人心中有目标,行动也就有了动力和方向。另外班级的各项活动也是公开的,每个人都参与讨论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好坏与自己有直接关系。二、自主管理下的班级规章制度化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是同学们自己制订的,开学初,每位同学为本班制订几条规章制度,然后由班委归纳整理、完善后,由我打印成本班的班规。每个同学都可以用它自检,或监督别人。班级干部每个人都有一个记事本,把每次班委开会的内容就记清、记详。班委还商讨制定了宿舍量化的奖励政策。以宿舍为单位每周纪律不扣分、卫生成绩最高的宿舍给予奖励。并且每周的奖品都不同,随着一点点的进步,奖品也越来越好,各个宿舍都有了比的劲头。使班级的量化一直都处在年级的前列。除了制订班规,搞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还制订了其他的规则,如班干部竞选制度、班委会例会制度、学生自评及民主评议制度、奖惩制度、量化积分制度。因为这些制度都是由全体学生讨论通过的,所以执行起来并不困难,而且多数都是自觉自愿去按规定操作的。这些制度都是相互关联的,如年终评选先进时,人人都能大范围地参与竞争。评选“优干”人人有机会,因为都曾经有机会竞争上岗;评选“三好”我们可以参考“自评及民主评议”结果;所有评选也都可参照量化积分表,这样就不会有同学认为不公平,有了这些量化积分、自评、民主评议,好在哪儿,差在哪儿,一目了然,用不着“扯皮”,免去了“评优唯亲、评优唯信”的嫌疑。并且学生自觉努力践行“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强力争先”的高二(8)班班风精神。努力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充满激情的积极学习状态”。 三、过程记录下的班级成长“档案”化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其成长的见证人。最终,这个集体能否成为优秀班集体,取决于全体同学在班级成长过程中对她的爱护和建设。为了使班集体能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我们有必要把她成长的每一步展示给同学们看,留给同学们把玩、回味。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个精致的大本,班长负责一天的记录。记录的内容是这一天中班级发生的事,以及对事件的点评,也可以和同学们交流,听一听他们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有必要的话,把一些值得纪念的活动或重大事件用照片把历史定格。这一做法会使大多数或者说全体学生受到触动,谁也不会忍心在班级成长的“档案”上留下不光彩的痕迹。这对于建设优良班风、学风,建设优秀班集体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希望这一做法能够大面积推广。我还设想在班级成长“档案”中附一份个人档案,主要是记录犯错误同学的“病历”。我们模仿了医院行医的术语,称之为“班级病历”。填写的项目为:病人姓名、病名及主要症状、病因、处方、疗程、疗效,最后是主治医师(班主任)的签名,最终以此形成了学生的操行评定。综上所述,一个科学的教育思想需要一个科学的、细致的管理模式去运行。在和谐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班级管理要做到班务公开化、规章制度化、成长“档案”化,可以杜绝以“权”谋私等违规现象的出现;也可以防止压制民主、强迫命令等错误的产生;更有利于一个健康和谐的班集体的形成,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竞争机制,营造一种和谐的竞争氛围。优良的品德、灵活的知识、创造的能力、文雅的举止、健康的心理、健壮的体魄。和谐教育就是要促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近年来,围绕学校倡导的“和”字校训,在班集体管理中,我积极探索实践,将和谐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孩子在和谐幸福中健康成长,夯实人生之基,绘就生命亮色,展示生命魅力。  一、以“和”致远,在班级管理中确立“和谐教育”的理念   和谐教育的班级管理,是把学生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重视如何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其班级管理内涵应该包含三层主要意思:和谐管理的出发点是实现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调控管理各要素的关系,使管理目标、内容、手段、方法和管理时间、空间与学生发展相适应;和谐管理的目标可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1.贯彻“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观。实践和谐教育,就要倡导教育是服务的理念,明确为孩子服务的意识和职责。班主任为学生服务,就要提供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教育,为他们成才创造条件。这种服务的观念应该包括:一是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应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在教育教学中,既把学生看成教育教学的对象,又把学生看成教育教学的主体。衡量教育教学质量不能只看教师教得怎样,重要是看学生学得怎样;三是创造条件,尽可能地照顾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尽可能地为家长提供方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班级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服务的,这是实施和谐教育班级管理的核心。  2.创建和谐的教育氛围。和谐教育班级管理强调要互相尊重、宽容、理解、团结、协作:尊重、信任和善待每一位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都要做到相互尊重。老师们能够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爱,更要让学生享受到爱,还要让学生学会爱。因为学生爱其师,才会信其道。  合作与交往是现代人才的重要因素。但是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周围人的关爱与呵护,缺乏合作与交往的确能力。所以,班主任不仅在教育学生时要做到尊重学生,而且也要教育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别人合作,学会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这是实施和谐教育班级管理的根本。  3.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首先,每个学生都有待开发的潜能,甚至包括身体或智力有缺憾的学生。第二,学生潜能的水平有时是很难预料的,一些学生的潜能被开发出来后,甚至比成人还要高,例如有的“小计算机迷”的水平远远超过了老师。第三,学生的潜能是需要老师开发的,就象埋在沙子里的金子,要老师去挖掘、去发现,不被发现,就可能被埋没。第四,潜能的开发需要一个和谐的、宽松的环境,学生在激励中、在和谐的氛围中更能焕发出创新精神,开发出潜能。所以班主任要尽可能地为每个孩子创造条件,和谐教育恰恰就是非常有利于孩子潜能的开发。这是实施和谐教育班级管理的关键。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孩子情感是不是丰富,性格是不是开朗活泼,与人交往是不是正常,意志是不是坚强,有没有耐挫折的能力,有没有应变能力……这是和学习知识同样重要的事情,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因此,端正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建立家校协同的教育网络,这是实施和谐教育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5.重视面向孩子的明天。未来社会已经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着力培养学生面向明天的意识和能力,如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时效意识、审美意识;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等。这些方面能力突出的人,往往是现代社会更需要的人。班主任的责任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人才加以培养,为他们成才铺平道路。这是实施和谐教育班级管理的归宿。  二、以“和”致远,在班级管理中明晰“和谐教育”的内涵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和谐教育”的实施,调节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强调尊重他人,调节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努力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调尊重知识,调节学生心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强调尊重规则,要求在教育中开展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社会、尊重法律和道德规范。  1.和谐教育的出发点——培养学生与自己和谐相处。这是一项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工程,是将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和能力贯穿于“尊重自己”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和谐,就要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接纳自己”。由于受遗传和后天环境、条件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接纳自己,首先要承认并尊重现实,接受现实中的我,还要善待自己。  ——“维护自己”。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都应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权利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人格是自己的脊梁,尊严能使人高尚起来,人格尊严是人的第二次生命。  ——“发展自己”。发展要靠自己。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是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和方方面面的影响,在解决具体问题上,又习惯 于按照 老师自己的习惯思维定势决定或评价自己和学生的所作所为。比方说,人们习惯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每个学生面对的问题不同,怎么可以要求所有的人都向一个人学习,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一盏灯,自己点亮自己。于是,我在班级开展了“我的选择”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面对发生在身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进行认真思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2.和谐教育的关键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并不是失去自己。是基于平等,在彰显个性基础上的对他人的人格尊严的尊重,实际上是“开放的我”、“自立的我”的延伸。“尊重他人”的教育内容是:平等待人、诚实守信、善于助人,不窥探、干涉他人隐私,宽容大度等。  3.和谐教育的着力点——培养学生与社会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更强调“规则”。人的权利和义务最起码的体现就是树立规则意识。社会是人和人发生关系的场所,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需要制定和遵守共同的规则。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因为这是法制社会的基准。权利和责任意识是尊重社会的根本内容,没有不承担责任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责任。在班级管理中力求将二者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有机地、充分地统一起来,在增强其权利意识的同时,又强调要遵守社会群体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与社会和谐”的教育内容是:遵守规则、维护权利、承担责任。  4.和谐教育的延伸点——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拓展道德教育的内容,把生态道德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将保护、爱护环境和学生自身文明修养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育学生以一个“开阔的‘人’”的胸襟来关注、保护和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5.和谐教育的升华点——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尊重知识”强调“探索”。创造并不是无中生有,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有知识做支撑,还需要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实施和谐教育实践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呵护学生每一点带有想像力的火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以“和”致远,在班级管理实施“和谐教育”的举措——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人翁”  尊重孩子生命本源的需求,就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和学习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的良好心态,勇于负责,独立思考,能用适当的方法处理问题和危机。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要有目的、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逐步成为现代班集体的主人。  1、在制度建设中体现“主人翁”意识。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是现代班集体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要学会自我教育,教师就要让学生处于主体位置,进行自主管理。建立和健全班规制度,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有“法”可依,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制度是班级全体学生在充分民主、自由讨论的基础上,从品德、纪律、学习、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把班规转化成行为,班主任要健全外在强化监督机制,使学生行为由监督到自觉到自我教育逐步过渡。  首先,在班干部竞选时可采用“优胜劣汰制”。班干部队伍是集体的先行部队,核心力量。学生干部由自荐到民主选举到聘任,在队伍渐渐趋向稳定的同时,从全班学生中不断选拔后起之秀,补充队伍的“新鲜血液”。其次,还可根据班级实际,丰富班级中的管理角色,让更多的学生担任集体职务,服务于集体,为学生获得管理班级,成为小主人的积极体验创造条件。在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这是一种岗位上的自我激励。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一人一岗制,班主任不是指定某学生任某岗位,而是让学生发现岗位,引导学生设立岗位。如:课间巡察员、讲台美容师、个人卫生督察官、桌椅整齐挑战队、黑板报设计师、各科作业收发员等。岗位定位后,半学期再实行竞选上岗,能者上,弱者汰,使全体学生都长期保持竞争意识。角色互换,换位思考,提高了学生自我约束的自觉意识。实行“值日班长制”,用班长职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按学号轮值,设“值日班长登记本”,对当天情况进行书面填写,并在全班述职,自我总结,谈当天工作体会及存在问题,全班评出值日班长当天优良中差等级,并把值日优秀者作为下一任班干部聘任的参考,形成竞争机制。通过角色体验,班级人人都是主人,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主体性、自主性大大增强。为更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定期评出“优秀值日班长”、“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爱心小天使”等。平时,还利用“悄悄话信箱”等阵地来广泛采纳队员们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健全每两周班干部会议及小组会议,由班长主持,班干部讨论存在问题,班主任背后点拔,听取意见,肯定并采纳一些别出心裁的建议,逐步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通过晨会、午间活动、班队课等,为学生创设施展个性才华的大舞台。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下,班主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合理的管理方法,寻找适合学生自己的管理模式,使学生乐于成为班级管理中的小主人。   2.在班风创设中贯穿“主人翁”意识。良好的班风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知道,竞争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没有竞争,无以求生存,没有竞争,无以求发展。竞争也告诉我们,传授知识不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唯一的目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经常为他们设置竞争的班级氛围。现在的多数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在生活上他们不用主动去“竞”,去“争”,因而竞争意识相对薄弱,有的只是短暂的好胜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在班级中创设主动竞争比拼的氛围,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显得十分有必要。比如班级结合学校活动向学生提出“学习进步我能行”、“遵守交规我能行”、“互相合作我能行”等倡议,让学生在比赛中你争我赶,在竞争中争做班集体的主人。从多种角度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他们树立竞争目标,帮助他们确立竞争对手,让学生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中,时常有急迫感,逐渐主动地参与到竞争中去。在这一心理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关键。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班集体主人的价值。对班级有突出进步的同学记功,在家长会上集体表扬,你一“评优”,他去“创”;你一“记功”,他去“争”。小主人翁的身影不断涌现,榜样不断树立,事事讲集体,人人是主人,自我激励真正调动学生竞争,迸发个人力量,争做小主人。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每时每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它发扬光大,成为主流以驱除、克服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学生的思想上贯彻“我能行”的教育,逐步提高主人翁的竞争意识。有些同学由于成绩不好、纪律较差、自制能力不强而经常感到自卑,不敢参与竞争,更别说树立主人翁思想了。因此,他们自信心极差,性格也变得冷漠、孤僻,这就要求 班主任 老师及其他同学对他们身上的长处予以充分的肯定。以坚定其信心,大胆参加竞争。对他们在竞争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也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同时指出其不足,以利再战。思想上的矛盾解决了,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学生慢慢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学生敢于面对竞争,把自己当作主人,才会有班级之间的力争上游,才会有同学之间的你追我赶,“竞争意识”才会在学生的思想深处扎根。才会真正懂得“我是班集体的主人”。  3.在日常小事中渗透“主人翁”意识。“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在日常的小事中,渗透着无限教育良机。学生也更容易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现在,班级中的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父母宠爱,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不少学生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因此,不难发现,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往往会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告状”现象时有发生,让班主任十分头痛。这时候,学生如果把自己当成班集体的主人,遇到这样的事,问自己:“我是班级小主人,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为好呢?”有了这一种意识,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解决。效果也截然相反。我们实践以后的结果也正是如此,让学生时时处处有一种以班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才能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具有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人具有主人翁精神。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知道了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互相宽容和谅解;学会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同学相处,由于个性、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不一样,矛盾纷争在所难免。因此,一旦矛盾产生,教育学生即便错在对方,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当时的情势,多问问自己“我如果是他,我应该怎么做”,而不应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更要学会审视自己,看看自己哪些行为触犯了对方,然后主动承认错误消除隔阂。总之,以小主人的身份看待自己,同学之间就能相互宽容,就能增进团结,促进班集体建设,使班集体到处洋溢着美。这时候的小主人意识,更是一种宽容,一种换位思考。实际上,给予这样的主人角色,很多学生都会欣然投入其中。  4.在班级活动中强化“主人翁”意识。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培养主人意识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能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已的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能为学生之间架起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起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  有些学生自身能力不是很强,对集体活动中独立完 成 老师交给的任务信心不足,尤其是面对难度较大的任务畏缩不前,不敢承担;还有些同学受社会影响,存有“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的想法。对这类学生,在布置任务时宜采用“点将法”,即直接指派某同学完成任务。点将时, 班主任 老师要充分肯定该学生的能力,完成该任务的有利条件,甚至可以夸大他的能力,使其认为非己莫属,以增强其信心,使其心情愉快,信心十足地接受任务。这样变被动为主动,既解决了学生自身乐于取得成绩又不愿付出艰苦努力的矛盾,同时也避免了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百呼不应的难堪局面发生。学生的性格是多方面的,但由于社交范围狭窄,遇到一些抛头露面的机会或偶发事件便措手不及,神情慌张,心情郁闷。针对这种情况,班集体搞一些诸如水果拼盘比赛、诗歌朗诵赛等活动,让一些胆小、害羞的同学担任主持人或组织者,把深藏在他们心灵深出的能力挖掘出来,让学生成为自己班集体的主人,按照自己的心愿点缀自己的业余生活,让一些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同学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保持自我独具本色,不为别人指责而感到不快。在轻松的心境下,学生更容易打开心窗,增强进取心,逐步增强“我是生活的主人”的意识,消除心理障碍,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  总之,在和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孩子们在班级生活是活泼的,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富有创造性的。班级是乐园,是家园。和谐——这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象一幅画的美就在于她的色调、构图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