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2.50 KB
  • 2022-05-26 16:44:34 发布

论我国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实施

  • 3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论我国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实施1、相关定义1.1、相关概念的界定(一)本论文中”文化”与”文化素养”的概念1、”文化”的概念据可考证的文字资料显示,在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所编著的《说苑?指武》一书中,书中提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动词,乃文治、教化之意。而现今在英语中被广泛使用的”culture(文化)”一词则源于拉丁语,最初具有耕耘、种植、栽培庄稼,和培育、饲养家畜之意?,也是动词而不具有名词词性。由此可见,早期的”文化”一词,在东西方世界的语言中都与现代意义上”文化”的含义相距甚远。人类对”文化”本身的认识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文化”虽然与人类的出现相伴而生,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曾一直处于懵懂状态。直至19世纪中叶,随着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兴起,对”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才被逐渐展开。人类学之父泰勒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②此书以进化论为理论依据,引用了大量民族学方面的材料,对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尤其是宗教信仰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有开创性的研究。泰勒在书中还阐述了他关于文化发展阶段和脉络的见解,他在书中对文化的界定至今仍是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基本框架。 现在已形成完整学科体系的交际学是20世纪中期才幵始兴起的,但很快就引起关注并迅速发展了起来。有些学者从交际学的角度给文化做了新的连释。跨文化交际学家大卫?布朗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占据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所有的信仰、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③这个定义中给文化的主体限定了一个10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实验教科书《日语》为例地域范围,与泰勒所下的定义相比较可看出,人类在对文化的认识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同的研究立场,必然会使学者们从其特定的专业角度来去连释文化,直至今日何为”文化”仍无定论,也是各方学者争论和探讨的话题。在外语学界,提到”文化”,有些学者比较认同把它定义为”由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科学、文学、教育、艺术等诸多方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Brooks提出了将文化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写”C”文化(正式文化),包括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自然、政治、经济、哲学等诸方面;另一个是小写”“C文化(生活文化),包括某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人文精神等?。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日语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总体目标进行表述的部分,首次将”文化素养”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并列起来作为同等重要的学习内容对待?,并指出这五个部分互相作用、和谐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课程标准中还给”文化素养”下了定义,但没对外语教学中什么是”文化”给出具体的解释。《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中 对文化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④我们可以部分借鉴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的解释,这一定义在两方面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首先,此定义与跨文化交际学家大卫?布朗等学者所给出的文化的定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界定了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在外语教学中我们提到的”文化”多指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当然,在学习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现代外语学界己将文化教学中涉及的地域范围进行了扩展,理解文化差异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母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学习的影响及”世界意识”培养的意义等已普遍得到外语教学界的重视。近十年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有的学者11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实验教科书《曰语》为例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有的学者关注中国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其次,这个定义并不是将文化的概念笼统暖昧的呈现在大家眼前,而是将其范围化,也就是说从文化构成的角度将其外延呈现了出来,让人一目了然。这种清晰的呈现容易让一线教师和教学研究者把握,也与2001年版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文化素养包含的具体内容有了一个很好的衔接。2001年版课程标准是实验教科书《日语》编写的指导性文件,所以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教科书中基本涵盖了日本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内容。2、”文化素养”的概念 普遍意义上的文化素养往往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的素质和文学上的修养。但是,显然这一含义与我们在外语教学中涉及到的文化素养并非同一概念。根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对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日语教育情况的调查,我国实施中学日语教学的学校相对集中在东北三省及部分经济较发达、与日本贸易联系密切的沿海城市,地域特征非常明显。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学日语教育的规模发展缓慢,甚至近些年在部分地区出现萎缩迹象。相应的,日语教师的数量也严重少于英语,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都不及英语教师。因此,中学日语的教学研究相较英语来说的确不够活跃。而文化教学近些年才受到中学日语教学界重视,相关的研究文献更是少之又少。要想更好的了解和归纳日语教学中”文化素养”的概念,有必要借鉴整个外语界,尤其是英语语言学或教育学研究成果。2001年版日语课程标准中说:”义务教育阶段日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文化素养是实现得体交际的前提。”?与同年英语版课程标准对比可发现两者内容极其相似,只是英语版中提到的是”文化意识”而非”文化素养”这一概念,而且两个课程标准是在相同的背景下编制颁布的,因此,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文化意识”和日语《课程标准》里的”文化素养”是较为相近的概念。借鉴英语界对”文化意识”12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实验教科书《日语》为例旳研究成果对充分理解”文化素养”有益。有些学者将”文化意识”解释为对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 知晓?。也有学者在文章中解释:文化意识是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地区)社会文化的整体性了解,对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具备充分而正确的认识,并以包容的心态予以接受与适应?。其中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的行为动词”知晓”、”了解”、”认识”、”接受”和”适应”。在2001年日语版课程标准中给”文化素养”下的定义是:”《标准》中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运用。”⑧定义虽然简短,但比较之下我们仍可看出,日语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文化素养”比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文化意识”更深一个层次,或者可以说”文化素养”涵盖了“文化意识”的概念,不仅要达到”知晓”、”了解”、”认识”、”接受与适应”的程度,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运用”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文化意识”的形成要求的是内在的、相对静态的行为(“理解”、”接受”等),而”文化素养”还同时要求外在的、相对动态的行为(“运用”)。另外,上面学者对”文化意识”所下的定义可以看出国内的一些外语教学研究者已经意识到,无论是”文化意识”还是”文化素养”都不应单纯的只考虑目的语文化,目的语文化与本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曰本的国语教育研究者中也有些人很关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现状与发展,他们将我国教育部颁布的2001年版日语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文化素养”译为”文化的素養”或”文化U,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派遣来中国的日语教师长山由美子在提到我国日语2001年版课程标准的文化素养时就用了“文化这种译法,并对”文化yr7、>一”做了如下解释”異文化性至少有生物存在、社会存在和心理存在这三种存 在方式。在特定的时空中,以人的活动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性’,就是性存在”①。这说明”性”既有自然属性也有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是包括三方面而言的。刘达临在《中华性学辞典》中认为”‘,性的拉丁文是sexus’,意思是分裂。人有性,分为男和女。人类的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是指作为生物的人的性;广义的理解则包含有人的社会心理的文化本质,是指男女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现象”?。这种定义说明”性”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心理、社会属性。人类性的自然属性是动物本能的属性,是维护种族生存的必需。然而,人类的性又不同于动物的性,人类具有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意识和思维活动。除了纯属肉体的、生物的性之外,伴随性活动还产生了性的心理体验、性意识和性观念,使性不仅有生物学的意义,还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意义。在本研究中对”性”的界定偏向于刘临达的观点”,即认为”性是男女两性生物学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现象。(二)性教育性教育内涵广泛,与卫生学、教育学、社会学、性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性教育不只是解剖与生殖方面的知识,也不仅仅局限于青春期教育这一狭小的圈子里面,它是一种终身教育,应按照不同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笔者所认为的性教育,不是仅涉及性知识方面的教育一,而是种以健全人格为目的,培养个体具有正确的性知识、正向的性价值观与性态度,进而引导其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健全发展的教育一。性教育是种终身教育,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从性教育的实施途径来看,性教育主要包括专门机构的学校性教育、家庭性教育和社会性教育。(三)幼儿园性教育 幼儿园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学龄前的幼儿。要厘清幼儿园性教育这个概念,首先要明晰什么是幼儿性教育。幼儿性教育有别于青春期性教育,它并不是教给孩子们恋爱的方法,而是要帮助他们明白生命的由来、弄清男女之间的区别、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减少成长的烦恼,明白保护身体以预防性侵害发生的重要性,懂得爱与尊重,有助于日后确立健康开明的性价值观。18第一部分引论本文所要讨论研究的幼儿园性教育,主要指的是以幼儿园特殊的教育环境为依托,由专业的幼儿教师负责开展的针对园所内所有幼儿,依其年龄特征开展的一种性生理、性心理与社会层面兼具的有计划、有组织、专门的、系统的全人教育。它不仅教授幼儿性生理(包括生命起源、怀孕与出生过程、生殖器官、身体结构和特征、两性差异的认识)方面的知识,也包含心理方面(性别角色的认识与发展、爱与情感的建立)以及社会发展(两性交往互动、家庭的初步认识、性侵犯的认识与防护、尊重别人的隐私)的内容,以期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发展幼儿健全的人格。1.3、对目标层次、课程目标等相关概念上模糊不清对有关教学目标这方面的概念模糊与不清楚直接造成了语文课程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上,出现了设计的课程目标过于笼统,过于单一,不科学不合理,这都是由于混淆了相关的概念造成的。如果我们对教学目标,以及语文教育的实际的目的产生了混淆,那结果是相当的严重的。这两者是 有区别的。但我们有很多的老师把语文教学目标等同于语文教育目的,认为两者同等重要,没有层次感,课程总体目标纲领性也没有得到突出。这是一种随意性,更是一种思路不清晰的体现。现在的课程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教学都是个性化的,一定会有人问,我们现在语文教学还要不要确定目标?答案显然是不言而喻的。记得在很多年前,有一位著名的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国文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不如定了目标来读。”另外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加涅先生也有同样一种观点:”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教学就是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从以上这两位大教育家的观点来看,我们无论拿什么文章来进行阅读,其实,目标性都是很明确的,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也是同样的,不能模糊不清,目的性也要很强,目标也要很明确。大家知道,语文教学活动是有计划的,也是有目的的。不过,它的目标性主23硕士学位论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层次实施的研究要是体现在教学上。一般来说,一个比较完整体的教学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的目标,二是教学的全部过程,三是整个教学结束后的教学评价。但我们认为,教学目标是首位的。是整体个教学活动的最关键的要素和前提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在选择不同的语文教学方法和不同教学内容的重要基础和教学依据,当然,它也决定整个教学的成败。当我们把它放在具体某一节课程中,那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是其核心,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南。所以这现整个教学不 断优化创新的前提是对整个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完善和创新。如果我们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或者理解有一定偏差的话,那整个教学会为显得很随意,也很盲目,最后的结果是,教学的效率也会变得极其低下,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语文,我们母语教育的支柱学科。其教学现状不理想的状态却让人无法释怀,究其根源,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问题不容忽视。调查发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仍常常被忽略”。①总而言之,我们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化,层次化。在这一方面,对目标层次、课程目标等相关概念上模糊不清是造成了当前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层次较单一的重要原因。1.4、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层次实施的概念及内涵第一节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层次实施的概念一、一般性概念一、一般性概念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以”认知目标”为核心,不断的将语文教学目标所包含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它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期望,既有学生对学业成就的期望,也有对在与自己的竞争中实现自我提高的期望,与同伴的竞争中实现超越他人的期望,以良好的成绩回报父母师长的期望。学生是确立目标的主体。它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模式,使上述三个维度整合于过程之中。对于”认知目标”,它扬弃了布卢姆的分类方式,采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分类结果,使”认知目标”由”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构成;特别是引人”认知策略”,把它作为”认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关系到语文教学方向的选取,关系到内容、原则、程序、途径、方法、手段等的选择”。①所谓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层次的实施,就是学科教师有针对性的、有目标的采用不同教法、不同的训练等方法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方法,其实质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其相对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显得具体、科学而有针对性。语文课程目标层次的实施得到各学科一线教师的大力支持,在分层教学的理论上日益显得成熟,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进行课程目标层次的实施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应该向广大高级中学普及,包括农村高中。——————————————————————————①于辉林《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与管理》1996年04期15硕士学位论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层次实施的研究1.5、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探析2.1相关概念2.1相关概念2.1.1德育与比较德育2.1.1德育与比较德育什么是”德育”?这是讨论比较德育的前提概念,对于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来讲,”德育”基本上是指”道德教育”,但是在我国关于德育的内涵却是相当歧义的。有学者考究,古代虽有与近代德育的事实和观念,但并无德育概念,即德育概念是近代以来出现的。在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moralischeErziehung”(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或”practische Erziehung”(实践德育)(Kant,1803)。与康德同时代的裴斯泰洛齐也曾经说过”德育”一词。英国学者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至此以后,德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15](P62)。德育就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同智育和体育紧密联系。新中国学校中的德育是把我国青年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革命接班人。”德育”的内涵至少有三种所指:其一,在伦理学中,”德育”是指伦理道德教育;其二,在教育学中,”德育”是指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其三,在政治学中,”德育”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大学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程以及相关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6](P809)。因此,人们在运用”德育”这个概念的时候,所指的常常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各种所指分为两类:狭义德育,即品德为重点的德育教育;广义德育,包括品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本文所指的德育概念基本上是广义德育的内涵。比较德育是比较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与德育学、比较教育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比较德育,即以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为对象,通过比较分析研究,找出他们的共性和个性,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德育的实践。比较德育关注的不是德育的某个方面,而是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道德进行整体性的比较,因此,比较德育包括历史的比较,也包括共时比较。 1.6、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概念、特征与意义(一)概念综合以上活动课程的相关论述,小学英语活动课程可以定义为: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导下,以小学英语课程目标和内容为依据,通过师生的自主参与、合作开发,在自由开放、灵活多样的英语学习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爱好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新兴活动课程形态。(二)特征1.活动性活动性是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一大基本特征,活动不仅是小学英语活动课程实施的方式,也是实施的内容,贯彻落实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学生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一系列实际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过程,在这些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相关英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体验到相应的情感、感受到环境中的文化氛围。活动性这一特征将英语活动课程与英语学科课程从本质上进行区分,虽然英语学科课程教学中也包含活动的成分,但这个活动是围绕英语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服务的,仅仅是小学生吸收和巩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手段或者方式。2.主体性主体性是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另一大基本特征,在英语活动课程中,小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在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过程中分析、尝试、探索与合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合作对象。在活动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因此,小学英语活动课程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外部条件,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3.开放性 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第三大特征是开放性。开放性在英语活动课程中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时空、课程实施方式的选用、课程评价手段等方面。英语活动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不会受到其他学科的限制,英语活动课程在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前提下,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领域,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与需要,让英语活动课程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传统学科课程在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上虽然统一固定,一定程度上却限制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英语活动课程不论在时间安排还是空间的选择上,都显得自由、开放、灵活。时间上可以定在课内,也可以定在课外;空间上可以根据课程主题灵活选择,可以在教室,也可以是校园,也可以在校园以外的其他社会环境中进行;英语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由教师或者学生主持安排,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从学校具体情况出发,采用游戏、竞赛、表演等多种方式实施英语活动课程;课程评价的开放性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家长都可以作出评价,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当然,评价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4.趣味性由于英语活动课程在内容选择、实施空间、实施方式和评价等具有开放性,决定了英语活动课程的趣味性,与传统的英语学科课程相比较,英语活动课程更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适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在英语活动过程中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三)意义开发、设置英语活动课程对非英语国家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我国小学生,英语活动课程的设置实际上是为英语学习者创设一个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真 实情境,不仅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培养了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1.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我们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性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认为,人的认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部分。如果只有通过书本或他人那里得来的间接经验而没有亲身体验的直接经验,那么他的认识是不完全、不深刻的;反之,如果人只有直接经验而没有间接经验,他的知识则是片面的、零散的。所以,人们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勇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结合,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样,小学生的认识也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以认识形象事物的思维为主导的心理特征,采用直接体验的学习方式更适合小学生的第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小学英语活动课程强调在英语学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用已获得的英语知识在活动中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只有通过相关的语言交流活动,通过具体的感知与使用,才能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效结合,使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这符合人认识事物的规律。促使学生对学科课程内容[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3.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发展是人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利,小学创设英语活动课程正是实现小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关键所 在,正是基于教育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和学习不应当成为学生发展的”异己”的立场。小学英语活动课程作为独立的学科活动课程,它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低估。(1)有助于英语知识的获得小学英语活动课程是将英语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揉和在一起的,英语学科课程以系统的间接经验为主要授课对象,而活动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直接经验。系统的英语知识适宜在教师的讲授下,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只有在活动中对所学的系统英语知识亲身体验、及时运用才能够真正掌握、获得系统的英语知识。(2)有助于小学生增长见识,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英语活动课程的开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从事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能力的机会。活动越多样,能力的发展也就越多方面。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加主体活动是很多教育家所重视的。小学英语活动课程中的实践探索有助于增长小学生的见识,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有助于小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小学生来说,英语活动课程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与同学的亲密、与教师的配合、与他人的合作,都会使小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感到心情舒畅,这不仅使小学生热爱生活,也易于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等良好品质。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总是面临一定的任务、担当一定的角色、促使他们在反复学习这些角色应有的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中,形成和改变某些不利的个性特征,如再现实际生活中的对话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5.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精神,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感情 英语活动课程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的因势利导会使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生之间共同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小学英语活动课程实施中,传统的”我教你听”、”我写你看”的教学模式被新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模式取代,在用英语进行交流互动的活动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互相提供大量新的信息,并充分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从以前的”被动配合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英语要靠自己主动探索、[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3.[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3.[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2.[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75.[3]同②:176.[1]林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8:90.[2]邓和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11.[3]同②:112.[4]同②:113.[5]赵孟营.社会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小学生在英语活动课程中所体验的英语活动情境本身是社会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之间通过交往、交流、沟通,使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定位自己的角色,通过科学认识自我、建构自我,感知、体验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个过程,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人、我、他三者之间的关系。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小学生的社会化,为学生的基本社会化提供练习的条件与机会。[1]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6.的部分,有阅读对话,也有阅读短文。recycle部分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 生避免遗忘所学英语知识和技能,大篇幅的阅读也能够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三)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每个单元都有pairwork两人合作或者groupwork小组合作部分,虽然是两种形式的合作,但学生之间只有通过平等地相互配合、克服困难才一能达到要求或完成任务,在融洽的氛围中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相处。(四)渗透相关的中西方文化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八本书中每个单元都有culture或者goodtoknow的部分,这两部分都是关于文化的部分,涉及的具体内容有节日、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生活常识、各国特有动植物等,不仅能够增长学生见识,扩大知识面,了解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通过对这些文化的了解,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虽然《PEP小学英语》较之其他教材有很多优势,但在文本分析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活动成分虽多,却无法满足小学生内心的需求。ehant说,Sing唱,talk讲,do做,lay玩,colour着色,mateh连线,eheek核对,findout找,tasktime任务时ItiJ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然而这些活动形式除了play玩可以在室外进行外,其他的形式完全可以在教室内完成,不需要到室外进行,仅在教室里的英语活动根本无法满足小学生内心对英语活动的要求,他们更希望冲出教室走到校园或者社会中的其他场所,体验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可惜,此套教材中所提到的英语活动在室外进行的形式非常有限。第二,教材中的活动形式不利于英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完善。从活动课程本身的发展来看,需要更多自由、灵活、开放的活动来发展学生 的英语综合能力,然而教材中的活动多是为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定,很局限,活动形式本身的设计思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室内进行的活动教学,对于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完善价值不大。第三,忽视评价手段多元化。学生自评不仅能够检测学生对本单元基本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记录了学生对所学的喜爱程度,符合英语活动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PEP小学英语》教材中虽然也有学生自评内容,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单元都有自评的内容,只有三年级上下册中的recycle部分有学生自评,这相当于每三个单元有一个自评活动,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中的每一个单元后都有Self一aSSeSSment自评,比较而一言,《PEP小学英语》缺乏学生自评成分。即便如此,《PEP小学英语》四、五、六年级的学生用书中却完全省略掉学生自评的内容,忽视了评价手段多元化的特性。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自评,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同样需要自评的手段来全面认识自己。1.7、综合课程实施的概念界定程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这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该课程实施的层次和质量,也包括学校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能力,老师对课程实施的态度,能力,参与程度,还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效果和最终能否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还应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我国对教师的培养还比较传统,几乎没有综合课程的师资培训,这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为综合课程的实施提供有生力量。3校外环境 英国课程专家凯利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这段话的叙述可以作为我们对校外环境的重要性的阐释,他说,”任何关于课程的讨论都必须超越只孤立地考虑内容的做法”。这段话说明了校外环境对课程实施的影响6。校外环境是指政府、学校所在地的环境,家长、社会对教育的传统认知与传统文化观念、新闻媒体等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对学校课程的实施将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政府在我国教育实践活动中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政府是综合课程实施的第一道关,因为政府要向学校颁发教育文件、课程规划文件等等,同时还对学校进行督导,因此政府作为教育的一个参与者,在外部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学校所在的社区的环境将会对课程的实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学校所在的社区对该课程的实施报以友好的态度,那么课程的实施将会非常顺利,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越高,关注度也会越大,课程的实施过程遇到的阻力也会越少。社会教育的认识对综合课程的实施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传统的社会教育观点是培养高分的学生,认为综合课程的实施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由于综合课程的实施用分数也不容易统计,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传统文化观念的阻碍。家长对综合课程的实施是否持支持态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大部分学生虽然已经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对于家长的态度仍然持认同的较多,因此家长对综合课程实施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态度。9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概念界定1.3.1科学探究1.3.1科学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研究自然界获得证据并提出各种解释的多种不同的途径。对于学生来讲,科学探究则是用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真谛、采用探究方法进行的各种活动。”①从上述表述中可以得知,科学探究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科学家的科2导论学探究,二是指学生或幼儿的科学探究。应该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呢,韦钰院士指出科学探究的环节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证据;信息和数据处理;获得结论;表达。①笔者认为,科学探究源于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用科学的方法对未知事物或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其真理。1.9、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的来源和概念界定4.2.1.1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的来源4.2.1.1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的来源成就目标定向是目标设置(GoalSettting)研究的延伸。我国学者季浏曾把目标定向理论的内容归为目标设置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目标设置对人物活动的积极作用是心理学文献中最健全的研究成果之一[24]。英国心理学家E.A.Locke于1968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从此开启了以社会认知模式为基础的成就目标定向的研究。1972年,Glasser根据个体对待工作的目的的不同最早的提出了目标定向这一概念。这之后,Dweck在关于个体面对能力缺乏而导致任务失败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模式的归因的探究上,建构了可能是由于个体所持有的不同目标定向导致的这样的一个理论。1988 年,Dweck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当儿童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儿童会表现出无助和积极进取两种不同取向。无助者把困难视为能力低下的征兆;进取者把困难视为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可通过努力来得到解决的挑战。而导致这种差异的是儿童采取了不同的目标定向,无助者采取的是掌握目标定向,而进取者采取的是学习目标定向[25]。证实了自己先前对不同目标定向理论的假设。在运动界,最早将目标定向引入运动领域的是Nicholls和Duda,用于理解运动中的成就动机。Nicholls认为能力是了解成就动机的关键,人们对自己能力认知方式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目标定向,即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1.10、成就目标定向的概念界定对于成就目标定向(achievementgoalorientation)不同的研究者对他有着不同的定义。Elliot&Dweck(1988)将成就目标定义为是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的关于认知过程的计划[26]。Ames(1992)认为成就目标定向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27]。Urdan&Maehr(1995)认为11“成就目标是学生对从事各种学习活动的理由的知觉”[28]。Pintrich(2000)认为”成就目标是关于个体追求成就任务的理由和目的的认知表征”。由此可见,虽然研究者对目标定向的具体定义还存在分歧,但是他们都认为成就目标是个体对所从事某一成就任务的目的或原因的认知。 1.11、改进的活动轮廓模型数学定义局部灰度拟合能量函数[31,33,34]数学定义如下:εLBF(φ,f,f=λ∫∫kσ(xy)|I(y)f(x)|212)1[1H(φ(y))dy]dx+λ∫[∫kσ(xy)|I(y)f(x)|222(1H(φ(y))dy]dx(4.1)式(4.1)中,φ为水平集函数,H(.)是Heaviside函数。前两项是LBF模型能量函数表达式的一部分,由于LBF模型只考虑到了图像的局部灰度的均值信息,忽略了图像的局部方差信息和全局方差信息,当演化曲线没有临近目标的真实边界时,能量函数的数值会趋近于零,曲线就会停止继续演化,所以处理含弱边缘的图像分割效果不是很理想。改进的局部灰度拟合能量函数,根据图像的统计信息,引入图像的局部方差信息和全局方差信息,对于处理弱边界图像,依据的图像信息更加准确,后面的试验将作说明。改进的局部灰度拟合能量函数数学定义表达式如下:-29-εLBF(φ,f,f,σ)=λ+λ∫∫∫∫kσ(xy)|I(y)f(x)|2121[1H(φ(y))dy]dx[kσ(xy)|I(y)f(x)|222(1H(φ(y))dy]dx+λ3(σ1σ(x))+λ4(σ2σ(x))(4.2)式(4.2)中,σ(x)作为局部方差,是以当前点x为中心,取r*r的窗口模版作为点x的邻域范围,σ∑n2其中(x)=(xix)x为窗口中各像素i=1n,n为当前图像中x邻域的像素个数,i点的灰度值,x为窗口内邻域的灰度平均值,σ1(x)为活动轮廓演化曲线内部像素点的方差,σn2表达式为:1(x)=∑(xix)线内部的像素点个数,σ2为演化曲线外部的像素点i=1n,n1为曲1方差,数学定义类似σ1的定义。改进的模型同时继承使用了LGIF模型[32]中的CV模型的全局灰度拟合能量函数,数学定义如下:εcv(φ,c,c)=λ∫|I(x)c|21211H(φ(x))dx+λ∫|I(x)c|222(1H(φ(x)))dx(4.3) 改进的模型的总体能量函数数学定义表达式如下[32]:εLGIF(φ,f1,f2,c1,c2,σ)=(1w)εLBF(φ,f1,f2,σ)+wεCV(φ,c1,c2)(4.4)式(4.3)中,w是一个正常数,取值范围0≤w≤1。当图像灰度分布不均匀时,参数的数值应该取足够小。本节后面的实验与分析部分,将具体阐述w的取值方法。为了更准确的计算水平集函数和曲线演化的过程,需要使用一个符号距离函数来约束(惩罚)水平集函数的偏差。符号距离函数可以定义如下:P(φ)=∫1Ω2(|φ(x)|-1)2dx(4.5)如同传统水平集方法,改进的模型能量函数表达式增加了一个长度惩罚项保证零水平集的演化轮廓曲线更加平滑,数学定义如下:L(φ)=∫Ω|H(φ(x))|dx(4.6)改进模型的整个能量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如下:F(φ,f1,fccσ=εLGIF2,1,2,)(φ,f1,f2,c1,c2,σ)+νL(φ)+μP(φ)(4.7)式(4.6)中,v>0,μ>0是常数,分别作为长度规则项L(φ)的权值和水平集规则项P(φ)的权值。实际计算过程中,Heaviside函数H可用一个平滑函数H∈等价,定义如下:-30-H1[1+2arctan(x∈=2π∈)](4.8)式(4.7)中,∈是一个常数,取正值。H∈函数的导数是经过平滑的狄拉克函数。δ∈(x)=H(x)=1∈∈π∈2+x2(4.9)式(4.8)中,H∈和δ∈数值设置为1.0,在本节后面的分割实验中设置为固定值。因此,能量函数F(φ,f1,f2,c1,c2)等价为:F∈(φ,f1,f2,ccσ=εLGIF1,2,)∈(φ,f1,f2,c1,c2,σ)+νL∈(φ)+μP(φ)(4.10)对于水平集函数φ,最小化函数F∈(φ,f1,f2,c1,c2),对应f1(x),f2(x)和常数c1,c2可以通过计算变量的值实现。f1(x),f2(x)和常数c1,c2使F∈(φ,f1,f2,c1,c2,σ)取最小值时满足下面的 Euler-Lagrange方程:∫kσ(xy)(I(y)f1(x))H∈(φ(y))dy=0∫kσ(xy)(I(y)f2(x))(1H∈(φ(y)))dy=0∫(I(x)c1)H∈(φ(x))dx=0∫(I(x)c2)(1H∈(φ(x)))dx=0从上面的式子计算可以得到:f(x)=kσ(x)*[H∈(φ(x))I(x)]1k(x)*H(())f(x)=kσ(x)*[(1H∈(φ(x)))I(x)]2σ∈φxkσ(x)*[1H∈(φ(x))]=∫I(x)*H∈(φ(x))dx1=∫I(x)*(1Hc∈(φ(x)))dx∫cH((x))2∈φdx∫(1H∈(φ(x)))dx最小化能量函数F∈(φ,f1,f2,c1,c2,σ)对应的φ,可以通过求解梯度流递减方程来实现。φt=δ(φ)(F+F)+νδ(φ)div(φ2∈12∈|φ|)+μ(φdiv(φ|φ|))(4.11)式(4.10)中:F=(1w)[λ∫kσ(yx)|I(x)f(y)|2111dy+λ∫22kσ(yx)|I(x)f2(y)|dy]F=w[λ|I(x)c|2+λ|I(x)c|221122]-31-图4.1改进的活动轮廓模型曲线演化示意图在改进的活动轮廓模型中,使用了LGIF模型定义的F1和F2为局部灰度拟合力和全局灰度拟合力,局部拟合力和全局灰度拟合力在曲线演化过程中是相互约束的。当轮廓曲线靠近目标的边界时,局部灰度拟合力发挥主要作用,目的是吸引轮廓曲线朝着目标边界移动,最终到达目标边界,因此最终的轮廓是由局部灰度拟合力来决定的。当轮廓曲线远离目标边界时,全局灰度拟合力发挥主要作用,此时局部灰度拟合力数值接近零[35]。图4.1可以简单的表示上述的过程。图中初始轮廓线和经过十次迭代的曲线分别使用黄色和绿色的点表示。蓝色和红色的箭头分别代表局部灰度拟合力和全局灰度拟合力。从图中可以发现局部灰度拟合力在临近目标边界的区域占据主要作用,全局灰度拟合力在远离目标边界的区域占据主要的作用。 2、相关背景2.1、研究背景教育目标的提出1.1多元教育目标的提出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我们已经发现仅从智能角度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潜力的发掘受到限制,很多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过重,精神上感到空虚,害怕考试,从而使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下降,学生心里不能和谐健康发展,个性片面发展等副作用日趋严重。而重视情感教育目标正是试图改变这种现状的探索。国内的教育对培养高认知、高情感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认识的还不够深,行动得还相当慢,导致现实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问题。英语教育自然也不例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孙云晓教育建议》中指出,现阶段的教育暴露出对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缺失。他认为,当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倾向,就是过渡竞争和过渡物质化,这导致了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化。同时,孙云晓指出,学校现在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症结在于这些教育没有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来进行,对于他们在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缺少符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指导,说教色彩较重。在应试教育意识的支配下,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好的学生的人格问题和情感问题常常容易被漠视,他们情感上的苦闷无法向 老师和父母诉说,等到出现问题时,往往已经对社会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后果。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直在进行情感教育的研究。西方思想家把塑造人的情感作为教育的目标,是从近代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开始的。裴斯泰洛齐认为,掌握知识、技能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心达到崇高的爱的境界”(裴斯泰洛齐,1956),教师要以母爱的精神感化学生。在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既以爱作为教育的目标,又以爱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手段,把整个教育都浸透在爱的情感之中。当代出现了罗杰斯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罗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等等,布鲁姆则明确地把情感列为教学三大目标领域之一。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斯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首先提出了”情感智力”的概念,用它来诠释人类了解、控制自我情绪,理解、疏导他人情绪,并通过情绪的调节、控制,以提高和发展生存的质量和能力。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基于大量相关理论和实验报告的总结,写成《情感智力》一书。书中首次使用了与”智商”相对形式命名的术语——”情商”。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要素。如果说,智商主要是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等理性3能力的话,那么情商主要是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关系,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是属于非理性的。情感常常走在 理智的前面。”情商”不同于主要取决于先天因素的智商,而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它形成于婴幼儿早期,成熟于儿童期和青少年阶段。如果儿童期缺乏早期的情感训练和社交训练,童年期存在情感缺陷及情感阴影都将使人的情感大打折扣。丹尼尔?戈尔曼等人在《情感智力》一书中还指出,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业和未来人生发展中,智力因素(智商)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其中主要是情感因素(“情商”)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专家都关注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欧洲各国都认识到,实施外语课程改革是培养本国学生具有更强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外语课程改革的力度。其中把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财富。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才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于是各国的外语教学都旨在培养新世纪需要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人。在课程总体目标上,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教学观念上,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教学内容多层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满足不同学生对外语学习的不同需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活动的设计以话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评价上,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重视发 挥形成性评价的激励作用,注重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采用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时代要求都呼唤着情感的教育,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在我国,对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陆续有语言教学理论家给予关注。90年代开始对该领域的研究日益热烈与完善。世纪之初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把情感教育列入课程教学目标之中。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2.2、研究问题的背景能源就是指能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材料与信息已被称为现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三大支柱,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先决条件[1]。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燃料等属于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一次能源[2],利用其转化得到的电和热等能源是二次能源。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上,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使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逐步被煤炭所代替,煤炭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能源。19 世纪后期,引擎开始以石油作为燃料,其特点是具有轻巧的体积和较大的输出功率,从而逐渐取代了体积庞大、效率低下的蒸汽机,从此,石油逐步取代了煤炭,成为二十世纪的主要能源。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将目光从煤炭转向了石油,许多国家正是依靠充足的石油供应而实现了经济的飞跃[3]。与此同时,1882年,由于第一座火力发电站的建成,开始出现了电力,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4]。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的能源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大,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及大气污染、全球变暖、酸雨等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能源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重视。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5]。中国是一个以煤炭能源为主的国家,煤炭的储量虽然很丰富,但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并且,利用效率较低。与此同时,由煤炭燃烧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以煤占主导地位的消费结构,偏离了以油气为发展趋势的主流的世界能源结构。近年来,人均能源资源少,耗能高,效率低,能源结构不良,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6]。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我国的能源结构应向多元化、洁净化、高效化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国际和国内的能源问题来看,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面对能源问2题,如何开发新能源,使能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环境与能源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必将 在全社会范围内成为每一个人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全社会开展能源教育就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学校教育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一生思想及行为的教育形式,所以,将能源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以学校教育作为能源教育的依托,对学生进行能源知识的教育和节能意识的培养,将成为落实能源、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二)化学与能源纵观古今,从衣食住行,到生产发展,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直接或间接地都会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在当前世界新技术的革命浪潮中,虽然信息产业、生命科学以及纳米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但它们均要以能源为基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能源仍占第一位。能源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7]。因此能源发展应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重点。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化学既是基础研究创新性的科学,又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实用性创造性科学。在为人类提供必要的能源、开发新能源,研制开发新材料,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增强国防力量,保障国家安全等各方面都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例如:化学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一,要研究高效节能的转化技术和控制低品位燃料的化学反应,使之既能保护环境又能降低能源的成本。这不仅 是化工问题,也有基础化学问题。第二,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新能源必须满足高效、洁净、经济、安全的要求。利用核能、氢能、太阳能,研制新型绿色化学电源和能量转换效率高的燃料电池,开发生物质能源,利用海水盐差发电等,都离不开化学这一基础学科的参与[9]。由此可见,化学与能源的相互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三)中学化学课程与能源教育化学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综合利用,到新型绿色化学电源的开发,都与化学这一基础学科密不可分。虽然,在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内容还不会涉及像能源在核反应中的控制作用这样深奥的知识,但对于能源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能源科学的前沿技术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我国还尚未开设能源教育的专门课程的情况下,中学化学课程就是实施能源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中学化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0]。与此同时,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从形3成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在中学的化学课程中融入能源教育,既可行又必要。能源教育的实施可以参照环境教育的模式并可以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培养自身环境意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能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中学化学课程的相关能源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基础知识,对我国能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能源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关注能源现状的同时提高节能意识;正确理解化学学科与能源教育的紧密联系,掌握其内在联系;了解能源与材料 科学、新型技术等科学前沿的综合利用;认识能源发展过程、能源现状和能源危机等问题,树立能源利用的观念。最终达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此全面地提高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2.3、研究背景,情绪研究的新成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情感的性质与功能的认识,并在教育理论界激起强烈反响。人的整体素质中知识层面与情感人格层面的相互关系,强调教育的情感维度,突出教学的情感性,重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已构成当今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在国际大环境与国内教育改革背景下,来自于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相继提出了情感教育的理论或实践形式,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理论,梅仲荪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研究与实践,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试验,一些学校的”愉快教育”、”快乐教学”、”成功教育”、”活动课程”以及”游戏”等的改革与实践,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了情感教育的价值。在语文教学研究领域,情感教育很早得到了有志之士的重视。教学实践中,以于漪、欧阳代娜为代表的”情感派”,善于运用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教学艺术,使学生在活泼、热烈的氛围中,思想情感得到陶冶,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是研究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当前的研究多强调情感在课堂中的体现,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是教情、学情、文情三情的统一,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渗透到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活动中。这固然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却显得过于强调课堂、强调知识 系统中情感的渗透,缺少对个体内心的情感关怀,缺少对学生全方位的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应该达成的目标有认识不够清晰的地方。情感教育的实践活动多集中于小学及初中语文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重视程度不够。石2.4、多元文化背景下A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实施的过程通过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实物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力图展现A幼儿园节日活动实施的过程。A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传统节日活动方案的制定、传统节日活动的过程,传统节日活动的评价等,在传统节日活动过程的呈现中主要以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和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例。同时对参与者在传统节日活动中的收获以及教师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探讨。A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实施的过程包括成立节庆小组,对传统节日内涵的解读,确立传统节日活动的目标,选择传统节日的内容,选择传统节日活动实施的形式,对传统节日进行评价等。2.5、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实施的建议通过对A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实施的整理,可以看到传统节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实施有了新的特点。传统节日活动成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例如陈鹤琴在建立鼓楼幼稚园的时候,就常常把一些传统节日内容安排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那么过去的传统节日活 动与现在幼儿园开展的传统节日活动有什么不同呢?研究者认为,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的幼儿园越来越多的开展西方的传统节日。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开始频繁。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呢?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成,都有其合理存在的原因。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以平等的姿态去和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这样不仅文化间的冲突会减少,而且也会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所以多元文化的核心是理解、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我国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同时,多元文化主义强调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是我们应该首先保护自己的文化,应该有”文化自觉”的意识,”本国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本国的文化传统得到很好的传承,才能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繁荣。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是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为幼儿园的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文化多元文化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是学前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二者之间的核心就是文化。所以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实施中,对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传统节日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2.6、复杂背景序列图像的运动目标检测404.2.5目标的分类算法4.2.5目标的分类算法目标的分类实际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虽然我们得到了匹配矢量的大小(包括矢量的模和辐角),但是对于实际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客观环境,运动目标个数可能较多,运动的方向不一样,运动的速度也互有差别,要提取更多的目标则需要对匹配矢量的模和辐角进行更加细微的分析。为了能够提高算法的稳定性,我采用了模式识别中的自组织迭代算法。4.2.5.1自组织迭代算法的简单分析自组织迭代算法是建立在人机对话方式下的一种模式识别算法,算法的基础是K均值聚类。算法不同于一般聚类算法的地方是:1,初始聚类中心可以任意指定;2,初始聚类参数可以大致确定,在聚类分析的过程中,聚类参数是可以修改的;3,聚类分析中,可以对类别进行合并和分裂处理;4,聚类中心是不断进行修正的;将匹配矢量作为二维样本x=(m,θ)t,初始聚类中心可从得到的匹配矢量中任意取定,其个数可视具体对象决定。如果需要调整,则可以在聚类的过程中随时进行。4.2.5.2聚类的步骤1,设定聚类的参数,包括类别数,每类当中的最少样本数,类别中允许的样本标准差,一次分裂或合并中的最多对数,循环参量I等;2,选取初始聚类中心;3,将样本按照最近距离准则分配到各个中心;4,计算每类的均值m,它将是各类的新聚类中心;5,计算每类的标准差σ;6,计算所有类别的平均σ;7,从各类的标准差选取σmax;8,计算各类的平均类间距离1||||jjijjidxm=n∈ω∑?j,代表第j类,并选出最大的类间距离;9,计算所有样本的总体平均d=1n∑||x?m0|| 距离,这是不分类别,所有样本对其中心距离的平均值;2.7、JG公司ERP实施的背景国资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中央企业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基本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多数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按照企业级信息系统建设思路,构建纵向贯通、横向渠成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基本建成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应用系统,实现公司上下信息渠道畅通和数据共享与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公司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建成安全可靠、满足应用需求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管理规范、标准统一的信息化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数字化电网和信息化企业。为了认真贯彻公司”两会”精神,落实”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公司党组决策实施信息化建设”SG186”工程”:”SG“国家电网公司英文缩写,”1”构筑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8”建设八大业务应用,“6”建立健全六个保障体系。”SG186”工程八大业务应用中,财务、项目、物资、人力资源和设备管理等紧稱合业务采用ERP系统进行建设,以此为核心构建”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为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坚强支撑。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JG电力公司确定了2012年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交流座谈会精神,以加强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为目标,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保浚工、促应用,抓安全、上台阶”2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整体部署,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两个转变”,按照”继承、融合、提升、超越”的原则,加快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重点抓好”SD-EPC“核心信息系统建设(ERP系统、生产管理系统PMS、营销系统CMM)。当务之急是要把ERP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实施。深化松親合系统应用,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确保”SG186”工程年底前全面完成。在此基础上,瞄准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SG-ERP),以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人才物集约化管理为重点,建设涵盖公司所有业务应用,覆盖面更广、集成度更高、实用性更强、安全性更好、国际领先的资源计划系统,为公司和电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8、FYZ品牌服装代理公司实施CRM的背景一家位于华中地区H省的专业服装代理公司,是上海品牌YSA和杭州品牌OKA在H省的总代理,代理的品牌为休闲型时尚女装,面向人群25—35岁,价格中档。目前FYZ在H省内共发展品牌专卖店23家,经销商客户17名,另有驻省内各大商场自营店10家。FYZ品牌服装代理公司组织结构图如5-1所示:总经理市销直仓财场售营务部部部库部图5-1FYZ品牌服装代理公司组织结构图市场部主要工作对市场进行拓展,对市场进行管理,将总部的品牌经营理念推广到各终端店铺。销售部主要工作是认真分析本地区的市场特点,洞察本地区市场流行走向, 准确向总部订购应季产品,并对总代理商、各终端店铺的物流进行跟踪、管理、分析。直营部主要负责代理商自营店的管理,收集市场终端信息,并做好汇集、分析工作,规范执行各项营销活动,实现营业目标。仓库负责各种货品数据准确无误,安排货品的配、发、调、换、退,保证货品进出有序。49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财务部负责财务数据统计,并对仓库进、销、存管理进行监督。5.1.2公司经营模式FYZ品牌服装代理公司与两家品牌服装企业的合作形式是订货买断制。合作服装企业每季度召幵一次订货会,由各地区总代理挑选款式下订单,企业根据订单生产产品,额外的补货由企业根据数量、付款期、季节给予相应的折扣,跨季换货率在10%-20%之间,因此FYZ服装代理公司必须做好订货与库存的管理。FYZ品牌服装代理公司按销售方式分共有四种经销模式一:种是商场自营店,主要由代理商供货自主经营。二是加盟品牌专卖店,这类客户是服装代理商的重要客户;三是固定经销客户,这部分客户少批量、固定的购销品牌商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一部分经销商会转变为加盟专卖店,因此这类客户属于FYZ品牌服装代理公司的潜力客户,相比加盟专卖店,代理商给予的供货折扣稍高于品牌专卖店。四是零散客户,不固定拿货,数量少,代理商供货折扣最高。2.9、ERP项目实施背景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网通)是中国特大型电信企业,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2002年5月16日,根据国务院《电信体制改 革方案》,中国网通在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其北方10省市电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控股)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组建而成。同年在南方21省均建立了省级网通公司,全面在南方开拓电信市场。2004年11月,中国网通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注册资本600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近3000亿元。中国网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通信网络,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各类固定电信业务。中国网通一直致力于发展宽带通信,以”宽带”、”奥运”、”国际化”三大战略推进企业逐步转型,把中国网通建设成为业务种类齐全、服务质量优良、网络运行稳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为了不断完善公司结构治理,在组织、人员、管理流程上不断调整和变革,最大限度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中国网通在经历”融合重组、改制上市”后,于2004年底提出”两年内初步建成集团统一的以ERP系统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以统一规范整个集团和下属各省分公司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中国网通ERP项目是一个巨大的IT工程,从2004年底开始分期分批实施,至2007年初实施工作基本结束,项目实施范围包括除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分公司。ERP软件选用的是ORACLE公司ERP套件,包括总账(GL)、应收(AR)、应付(AP)、采购(PO)、库存(州V)、固定资产(FA)、项目会计(队)、人力资源(HR)等在内的八个模块,选择香港电讯盈科为咨询顾问方。整个项目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2004年底至2005年初,集团公司本部和广东省分公司作为试点实施。 (2)2005年中至2006年底,北京、天津、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等北方十省市的ERP项目实施。(3)2005年底至2006年初,上海、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安徽等南方五省一市分公司的ERP项目实施。(4)2006年4月至9月,南方剩余14省分公司的ERP项目实施,该部分要求在9月中旬全部实施完毕,14省统一上线。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化京邮电大学硕卜学位论文第9页共41页2.2〔Rp项目目标和范围规划2005年,随着网通集团融合工作的不断深化,中国网通启动了E即项目第二阶段实施,本期工程包含财务、物流、计划建设三部分内容,共七个模块(GL、AR、AP、FA、PO、工NV、pA),人力资源(HR)模块单独实施。通过项目实施,集团旨在落实”五统一”思想,实现统一信息合并、业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促进全集团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健康、良胜发展。河南省分公司作为中国网通十大业务省份之一,业务、管理的发展一直走在前列,省内现有的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急需建设E即系统。2.3ERp项目组织形式为确保E即项目在河南网通的顺利实施,省公司高管层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省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省公司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省公司相关部室总经理和各市分公司总经理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指导,职责主要包括重大项目资源的调派和对项目办公室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省公司主管计划建设的副总经理兼任,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办公室下设项目管理和工程组、财务组、物流组、技术组等四个专业组,各专业组均由各专业部门总经理担任组长,并抽调业 务骨干组成。各专业组均详细划分了职责如下:项目管理与工程组的主要职责是:在项目办公室的领导下,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协调省公司项目组与各市分公司项目组之间的工作、编制项目计划,监督计划的执行和实施;根据相关规定对各专业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执行项目预算;项目文档管理、项目会议安排等;财务组的主要职责是: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和方案的讨论、评审和上报工作;组织、安排和指导省公司本部和下属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数据准备工作、系统测试工作、分级分批培训工作;财务管理系统相关财务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系统上线后财务模块的系统设置和维护管理;物流组的主要职责是:物流管理业务流程和方案的讨论、评审和上报工作;组织、安排和指导本部和下属公司物资管理部门完成数据准备工作、系统测试工作、分级分批培训工作;物流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系统上线后库存和采购系统的设置及维护管理;技术组的主要职责是:协调项目所需各种技术资源到位;保障技术指标按规定标准和质量进行;协助设计技术框架和数据模型;负责本项目中网络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方面的技术支持工作;系统上线后数据库管理员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褚讲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卜学位论文第10贞共引灭(DBA)的管理、系统开发和ORACLE系统管理。各省辖市分公司也都比照省公司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在ERP项目推广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省公司项目经理由主管计划建设的副总经理担任,各市分公司项目经理由主管计划建设的副总经理担任。2.4〔RP项目实施流程模型项目管理的原理中指出项目管理是两个过程的并存,一个是产品形成的过 程,对于ERP项目来说,这个过程就是指E即实施的整个过程,一直持续到ERP系统稳定运行为止;另一个过程就是项目管理的过程,为了确保产品的形成,必须采用项目管理的知识和工具来指导产品形成的过程,对于E即项目来说,就是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来指导ERP项目的实施。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认为‘5’,对于一个项目的全过程或者一个项目的工作过程而言,都需要一个相对应的项目管理过程,这种项目管理过程一般有起始过程、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控制过程、结束过程构成。起始过程是由一系列决策性的项目管理工作与其准备活动所构成的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计划过程是由一系列计划性的项目管理工作与活动所构成的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实施过程与控制过程基本上是一组并行进展的过程,E即项目实施的主体是企业,是在软件开发商的积极支持和指导下进行的系统实施,双方必须实时保持沟通,在产生问题和遇到困难时,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保障实施成功。结束过程是最后一个环节,ERP项目的实施不应只是一锤子买卖,而应是供求双方的长期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提高。在E即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E即实施的每一阶段都将产品形成过程和项目管理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每一阶段都能顺利实施,从而达到项目整体成功实施的目的。通过总结,我们将河南网通E即项目实施的步骤分为6个阶段,即现行业务调研阶段、建立实施策略阶段,业务流程设计阶段、建立应用系统阶段、系统上线阶段、运行维护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归纳出E即项目实施的6P(phase)模型见图2一1。现现行业务调研阶段段制制定实施策略阶段段 电f言企业ERP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l一学位论文第11页共41石之业业务流程设计阶段段建建立应用系统阶段段系系统上线阶段段正正式运行阶段段图2一16P项目实施模型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在ERP项目实施过程当中,整个项目可以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河南网通项目实施过程与6P模型的映射关系见表2一1。表2一1河南网通项目实施过程与印模型的映射关系序序号号河南网通项目实施过程程对应6P模型的阶段段lllll各专业现行业务流程调研研现行业务调研阶段段外外外围系统调研研研22222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划建立实施策略阶段段落落落实项目组成员员员项项项目质量计划SOAAAAA召召召开项目启动大会会会33333省市用户系统方案培训训业务流程设计阶段段制制制定未来业务流程方案(BP080)))))省省省市关键用户方案培训训训44444基础数据收集、整理理建立应用系统阶段段业业业务数据收集、整理理理确确确立生产环境设置方案案案建建建立测试环境境境制制制定并出版业务规范、用户操作手册(TR010)、测试文档档档(((((TE04O)))))用用用户培训及接受测试(UAT)))))生生生产环境期初数据导入并核对确认认认55555生产环境设置置系统上线阶段段系系系统上线(省市用户完成生产环境业务数据补录并核对)))))正正正式启用生产环境境境66666全省最终用户再培训训运行维护阶段段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2对之共41西之项日初验系统试运行、竣_工系统远程维护支持 对于E即项目管理6P模型中的每一阶段,都有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结束过程,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周期,因此我们可以把每一个阶段都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来管理。项目管理过程嵌入6P模型示意见图2一2。现行业务调研阶段制定实施策略阶段项目管理过程业务流程设计阶段建立应用系统阶段启启动动动动动动计计计计计计划划控控制制制制制制制......执行行结结束束系统上线阶段正式运行阶段图2一2项目管理过程嵌入6P模型示意图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1学位论文第13少之共41乡工第3章河南网通ERp项目实施过程管理3.1人员管理3.1.1权责明晰组织机构成立后,省公司项目组制定了周例会、不定期协调会、简报、通报等系列项目管理制度。为落实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权利与责任,建立较为完整的项目实施分层责任体系,省公司总经理与各地市分公司一把手签订了项目实施责任书,同时省公司ERP项目经理与各专业组组长签订了项目实施责任书,严格项目考核机制,切实按照项目计划落实各项工作。通过建立严密的项目实施机构和制度,使今后实施工作有了强力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保障,为项目成功实施夯实了基础。3.1.2转变观念项目的宣贯和汇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项工作做得不到位,就不能使公司高管层对项目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定位,更谈不上理解支持,对公司中层和实际使用人员来说则很难认同项目实施意义,提升管理理念。如果项目的口碑坏了,即便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仍不可避免失败的下场。因此,河南网通E即项目组成 立以来,多次向公司高管层汇报有关ERP项目进展情况,使项目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得到及时协调、决策,使相关人员转变观念,使项目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认可。在2006年的第一次总经理办公会上,省公司总经理及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听取了E即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对ERP上线后带来的管理透明度问题以及管理变革与系统建设同步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会上,项目组向领导层宣讲了E即基本概念,说明ERP是一种可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个强大的ERP系统能够使财务的管理控制真正和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计划、预算、控制、分析的触角延伸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最末端,为企业的运作提供决策支持。在汇报中以下几个概念是必须强调的,我认为这是E即项目实施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藉此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为今后的实施铺平道路:(l)传统信息系统的建设是软件开发商完全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软件开发。而E即系统则不同,它是一个标准化的商业软件,在许多时候,需要企业主动适应ER尸的业务模式。电信企业ERP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卜学位论文第14页共41页(2)E即是一个标准化的可配置的系统,是通过灵活的配置实现各种业务需求。为此,企业需要培养一批熟练掌握E即系统的专业人员,为进一步的实施打下基础。(3)关于正确认识E即项目实施带来的管理变革问题一正确认识ERP带来的管理透明度的问题。一正确认识管理变革和系统建设的同步问题。一处理好E即系统建设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一处理好核心系统和已有系统的关系。一处理好E即系统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关系。 (4)ERP系统上线初期会带来暂时的管理水平下降问题,但之后管理水平则会恢复并有一个较高的提升,用管理水平和时间的二维坐标图来表示,其形状犹如一个对号,这就是E即实施中著名的”对号理论”。(5)就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各单位一把手要重视E即项目,切实给E即项目以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一各级业务部门领导要顾全大局,积极参与,齐心协力保证E即项目顺利实施。一各单位项目管理组要强有力地组织和协调ERP项目的实施。一项目管理团队工作要深入基层,深入到生产的第一线。一要做好计划,明确分工,充分发挥顾问团队的作用。一要重视全员培训和维护支撑体系的建设。听取汇报后,省公司总经理在会上要求各级领导按照”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积极参与,责任落实”的要求,逐步推进E即项目的实施。针对ERP项目组提出的采购归口和物流管理末梢两个问题,则当场拍板,要求原来没有设置物流中心的部分市(包括三门峡、济源、蹼阳、鹤壁、深河、驻马店)分公司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物流采购工作,并由省公司人力资源部合理确定编制。同时明确县公司物流管理及岗位设置,要求在县分公司设立分屯库,进行除采购入库以外的所有出入库工作,具体人员由各市分公司根据现有人员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打通了省、市、县三级物流管理通道。之后,项目组还特意安排了数次省公司管理层各部门一把手培训,力求ERP理念深入人心,为以后的ERP实施打好舆论基础,铺平道路。3.2质量控制3.2.1需求调研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巧臾共41贝项目需求调研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主要采取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工 作是项目的基础工作之一,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需求在实施过程中会否频繁变更,造成计划失控、工期一拖再拖的局面,还关系到系统在上线后能否贴近工作实际需要。在调研阶段,项目组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了先易后难,先核心后周边,先固化后优化,逐步推进ERP实施的策略。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各市分公司结合的问题。我们将BP08O(未来业务流程)的研讨和培训结合起来,该阶段累计培训全省财务和物流业务骨干162人次,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使更多的基层人员加入到BP080的研讨中。通过研讨,在充分听取各地市意见的基础上,汇总出组织机构调整、流程梳理等六大类13个问题。二是与原有管理结合的问题。汇总的13个问题实际大都是管理的问题。如,采购申请延伸到哪里。经多次讨论后,我们认为在项目上线初期,由于系统操作不熟练而产生差错的概率较大,最终决定采购申请由各专业管理部门(网络、综合、市场、计划建设)汇总后录入E即系统,这样做就避免多点分散录入产生大量错误的可能,既减少了上线风险,又实现了申请、采购相分离的原则。三是与原有系统结合的问题。河南网通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起步较早,在用的系统数量明显多于其它兄弟省份,这给ERP项目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在系统整合中消除信息孤岛,完成ERP核心系统与周边相关系统间的平滑过渡,使ERP系统在上线后真正运转起来,是项目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从2005年11月初起,项目组协同实施方顾问对计划建设管理系统、网上银行系统、预算编制系统、运营成本管控系统等21个外围管理系统进行了深入调研, 确定了ERP系统与周边系统的定位:与ERP系统功能重叠的,系统上线后立即替代;功能重叠但短期内替代有难度的,延用一段时间后再行替代;功能互补的,建立接口,继续使用。历经一个多月的充分沟通论证,最终确认了4个信息系统在E即正式运行后被替代;6个信息系统在继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再行替代;其余11个系统继续使用,同时建立接口,实现与ERP系统的有机融合。四是流程变革的问题。考虑到原有工作流程存在部分不合理之处,为了ERP系统上线后运转顺畅高效,我们着手对原有流程进行了适度改造。比如采购申请的实行。本来我公司原有工作流程是没有”采购申请”的,这个概念来源于ERP系统,就是物资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列明物资名称、物料编码、单价、供应商等信息,方便系统的统计,库存的管理,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认识到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之后,我们决定使用系统提供的采购申请功能,并做了分工,由物资需求部门(如计划建设部、综合部等)填写采购申请,物流部门以此为依据制电信企业ERP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l学位论文第16页共41灭作采购订单,这样做还实现了物资申请和采购相分离的原则,在网通集团范围内是第一家。流程变革的另一例子是代管料方案的实施。代管料就是供应商与客户签订协议,将物资(如电缆、光缆等)存放在客户或第三方的仓库里,由其管理,根据日常用量设置一个安全值,不足时发缺货申请,定期按用货清单结算。这样不但能及时满足客户需要,还降低了客户物资库存和资金占压,对我公司而言益处多多。河南网通以前没有代管料管理,经过数次讨论,我们决定上线代管料业务, 经过为其一个多月的准备工作,我们确定了代管料物资品种范围,对系统进行了配置,在网通集团内首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代管料业务上线。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的流程改造是适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一是河南网通作为一个电信运营企业,客观存在几十年的运转历史,各项工作流程相对简洁高效,不必做大刀阔斧的改造;二是网通ERP项目实施时限紧张,没有充足的时间做进一步深入的流程再造;三是流程的大规模深度改造过于激进,即使完成改造,各部门员工也未必能全部理解并熟练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上线,极有可能造成混乱,导致ERP上线的失败。这就是为什么强调”适度”的原因。3.2.2基础数据准备前期的基础数据准备是保证系统正确运行的关键,很多企业实施ERP项目时往往在这个环节停滞不前,最终导致失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环节,甚至可以称之为”决战”。基础数据包括:期末数据、供应商信息、物料编码等静态数据,还包括库存、采购合同、发票、应收、应付等每时每刻都会变化的动态数据。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较为复杂,如何圆满完成该项工作,我认为应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首先,要给出明确的整理方法、步骤和要求,整理工作开始前培训必须到位。在整理过程中辅以顾问方的现场指导,发现问题随时沟通,整理完成后严格核对数据,逐个单位签字确认,落实责任,确保基础数据准确无误,最后在模拟环境中导入数据,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进入正式生产环境的数据正确。如果条件允许,要将各单位人员集中,以避免日常工作对基础数据整理工作的干扰。其次,基础数据整理还存在一个难点,就是物料编码的整理。物料编码实际 上就是所有进入系统管理的物资按一定规则加以分类所产生的流水号,其主要作用是方便物资的管理和统计。物料编码的基本格式为物资大类(2位数字)+物资小类(3位数字)+流水号(5位数字),主要属性包括物资名称、计量单位、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人学硕卜学位论文第17页共41页资产目录类别、用户物料类型等,而其中物料类别包括独立物料、汇总物料、成批物料、明细物料共四种,定义较难理解,且跟工程转资息息相关,容不得半点马虎,整理前一定要对所有参与人员讲解清楚。物料编码总体上分为设备类和材料类两类,材料类物资数量较少,大约三千条左右,较易整理,但设备类物资数量繁多,达万种以上,因此物料编码整理实际要花大力气在设备类物资上。由于工作量大,项目组召集了全省十八个市分公司近四十位工程主管,每人分配数百条编码进行整理核对,在整理过程中工作难点在于个别物资大类、小类较难确定,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确认,因此这个工作前后共用掉近四十人三天时间,其难度可想而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后续的使用中一定要注意,新增物料编码的申请一定不能特定对应,要注意适度的适应性,既不易过粗也不宜过细,过细系统将会增加很多垃圾编码,过粗又失去编码的意义。因物料编码涉及专业多,不可能依靠系统管理员最后导入系统时把关,这就要求新增编码申请提出后要经过专业线初步核对,存在疑问的甚至要开会讨论确认,最终才能提交录入系统。为此,成立了物资编码联合工作小组,作为常设机构,负责系统上线后新增编码的维护工作,并制定了详尽的物料编码维护流程。如果以上两点最难的工作成功完成了,其它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自然也不在话下。 3.2.3害d接上线自评是网通ERP实施中的又一开创性的亮点,我省要求18个市分公司提交自评报告,自评内容主要包括:3.2.3.1ERP岗位设置检查各模块是否配备相应ERP应用岗位和人员,以PA业务岗位人员设置为例,PA业务岗位人员设置见表3一1。表3一IPA业务岗位人员设置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_]学位论文第18页共41页22222工程管理员员1.填写采购申请(PMs或ERP);;;工程管理员,采采任红红2222222.填写领料申请;;;购用户,工程物物涛、孙洁、、3333333.在建工程物资调拨;;;资领料申请请徐佳静、、4444444.支出查询和预算查询;;;;;刘达等计计5555555.转资准备一检查物料资产属性定义;;;;;划建设部部6666666.转资准备一资产定义;;;;;工程主管管7777777.转资准备一维护厂商、组资产,资产管理理理理员员员员等信息;;;;;;;8888888.运行相关PA报表表表表9999999.工程服务类合同的订单录入;;;;;;;11111110.工程服务类合同的订单接收;;;;;;;nnnnnnn.采购订单提交审批;;;;;;;33333采购员员1.工程物资采购订单录入;;;采购用户户吕蕾蕾2222222.采购订单提交审批;;;;;;;44444部门经理理1.采购申请、领料申请的审批批审批用户户侯攀峰峰2222222.采购订单审批批批(系统内内用用用用用用名:王王春春春春春春雨)))55555库存帐管员员1.程物资采购接收入库;;;库存管理员员程莹、、2222222.工程物资直发工程项目;;;;;陈大群群3333333.工程物资领料出库记帐;;;;;;;4444444.工程物资调拨(子库存转移,在库工程物物物物资资资资项目间转移,组织间调拨)))))))55 55555.工程物资退供应商;;;;;;;66666资产管理员员1.转资准备一签收资产;;;转资准备资产产蔡丽丽2222222.转资准备一填写资产使用人;;;签收收任洪涛涛3333333.固定资产调拨发起、接收确认;;;;;;;4444444.维护固定资产地点、部门、责任人信息;;;;;;;77777应付会计计1.录入工程费用发票;;;应付会计计郭雪霏、、2222222.录入工程物资发票;;;;;苏丽青、、白白白白白白新立立88888工程会计计1,项目成本归集;;;工程会计计郭雪霏、、2222222.项目待摊费用分摊;;;;;苏丽青、、3333333.在建工程转固;;;;;白新立立3.2.3.2关键用户系统掌握自评关键用户系统掌握自评表类似上表,样表略。3.2.3.3业务录入自评业务录入自评见表3一2。表3一2业务录入自评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卜学位论文第20页共引页从以上表格的设计不难看出,自评明确了个模块的岗位设置,具体到员工,使其清楚知道自己的岗位名称、描述、职责;考核了系统功能的掌握程度,各市业务人员可根据表格所列各项功能逐个对照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对于不熟悉的功能加强练习,做到割接上线后能熟练操作系统;在模拟环境中录入业务,在于督促各市用户熟练掌握操作环境和操作步骤且反复练习,直到满足上线要求;检查各岗位业务人员对业务规范的熟悉程度,督促学习业务规范,避免系统上线后操作无章可循,出现随意性错误。通过自评,调动了各市积极性,变”要我上线”为”我要上线”,使各用户明确了自己的岗位和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强化了对系统的熟练和规范使用,此 富有创意的工作保证了E即系统在全省范围内顺利上线和之后系统正常运行。3.2.4巡回推广为帮助各市分公司更好地运用系统,省公司E即项目组派出了由各专业专职用户和实施顾问组成的巡回推广工作组(4组),并抽调了四个部门的副总经理亲自带队,系统一上线就深入各市分公司指导系统应用工作。为了做好巡回推广工作,省公司副总经理参加了准备会议,对后续工作做了周密部署,要求各市分公司一把手、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主要部室的负责人要参加培训,并要求巡回组对当地的ERP关键用户和最终用户进行操作检查和考试。历经3周,巡回工作圆满结束,全省培训累计2351人次,绝大部分市公司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除商丘86分、信阳86.7分外)。通过巡回推广工作的开展,指导各市分公司相关人员掌握了岗位必备的ERP相关知识和技能,检查了各岗位终端配置状况,为河南ERP系统6月底顺利割接创造了有利条件。巡回推广工作中汇集的问题共计37个,项目组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制作了表格,已解决的有10个,均不影响系统割接,其中需报中央组解决的问题有20个(l个已解决),需省公司解决的问题有15个(9个己解决),需中央组和省公司共同解决的有1个,原因不明待查的有1个。省级问题中需网通方解决的有4个,需顾问方解决的有1个,需双方协同解决的有1个。这些问题均在后续的工作中得到了逐个落实,为今后ERP系统的正常使用扫清了道路。通过各市巡回,促进了系统应用的深入推广,使ERP理念深入人心。3.2.5培训电信企业ERP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11{}‘电大学硕{学位论文第21页共41页ERP项目培训必须贯穿项目实施始终,这是ERP项目成功的另一关键所在。 ERP软件的使用是需要相对较高的员工素质的,这已被诸多ERP系统使用企业所证明。如果员工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对ERP系统的运作流程不熟悉,就不能很好地使用系统,充分发挥出系统的效益也就无从谈起。河南网通实施ERP,我们面临的状况是严峻的。从本次系统上线涉及的应用范围看,项目会计模块(PA)操作主要涉及计划建设部和财务部,财务模块(总账GL、应收AR、应付AP)主要涉及财务部,物流模块(采购PO、库存INV)主要涉及采购与物流中心,固定资产模块(FA)主要涉及财务部和相关资产管理部门。从以上范围不难看出,主要涉及的三大部门是计划建设部、财务部、物流与采购中心,前两者人员素质普遍较高,绝大部分均具备大学学历,对新知识的接受和吸收能力较强,经过较为简单的系统培训即可胜任日常操作,但是物流部门的实际情况却糟糕得多,由于历史原因,员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甚至有的市公司库管员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如何能让这部分员工操作起ERP系统,确实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也进一步增加了ERP上线的难度。经过项目组细致、周密的讨论,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培训计划和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展培训,一是流程培训,二是操作培训,三是思想认识培训。在流程培训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两个角度的培训,一个是现行业务流程,一个是未来业务流程。现行业务流程就是我们前期进行系统调研时归纳整理出的现有操作模式和流程,这个培训主要是使各市参加培训的业务骨干对本专业的流程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扫除过去工作中的盲区,并进一步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 工作流程,为今后ERP系统使用打实基础;未来业务流程的培训则着重说明系统上线后的工作流程,明确出与目前业务运作模式和流程的不同之处,使各专业对ERP系统的工作流程有一个明确认识,为上线后的操作打下基础。在未来业务流程培训阶段要注意边培训,边收集各市公司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修改制定出新的更完善的流程,使系统上线后更能贴近管理和使用。操作培训阶段,一定要搭建模拟环境,要求尽量与上线后的实际运行环境保持一致。培训中尤其要注重全流程的模拟操作,这就要求各部门紧密配合,以队模块为例,由一个项目的WBS(任务分解结构)建立起,依次完成采购申请、订单制作,设备接收直发到工程项目的特定任务,成本归集,项目转资,生成资产等一系列的工作环节,其间要求所有部门通力协作,保证全流程模拟操作顺利完成,这个过程要反复练习加强,直至各相关部门人员熟练掌握为止。对于物流部门计算机水平相对较低的学员,在这一阶段的培训中,我们采取手把手从wIND0wS系统基本操作教起,逐步掌握培训内容的方法,并制作了各模块操作手册,内容详细到给出每一步的操作截图,以此克服该实际难题,最终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人学硕卜学位论文第22页共41页为使培训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省公司总经理对培训班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严格考核,保证质量,不走过场。项目管理组要求省、市两级计划建设、财务、物流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关键用户和最终用户培训,而且各市参加培训人员都要参加培训结业考试,考试成绩不能低于80分,对不达标的市分公司在全省范围内提出通报批评,不合格的个人要进行再培训。操作培训是贯穿ERP项 目始终的,至实施结束,全省集中培训累计达3556人次。所以,严格的培训要求和纪律也是ERP项目成功的一大法宝。除以上培训外,我们还着重对思想认识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大家认识到E即上线对提高整个公司管理水平的重大意义;认识到ERP上线是一次管理上的变革,从而主动地改变我们原有的管理习惯和操作习惯;认识到ERP的使用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只有我们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尽快地熟悉它、掌握它并能灵活运用它,才能使ERP系统真正为我所用。基本上这个培训是为ERP上线制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但同时也是培训工作的一个关键步骤。在ERP系统上线后,回顾全部培训工作,我在这里还要提出一个建议,供后来的ERP项目实施者参考,就是ERP系统标准流程培训要放到操作培训之前。那么,何为标准流程培训,其实就是ORACLE公司的ERP系统标准功能培训,这个培训可以让学员了解ERP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ERP商务套件是一个可配置的复杂系统,虽然根据具体的行业配置有所不同,但是却遵循共同的设计思路,因此标准功能培训如果能放在操作培训之前,无疑会对学员起到一个导引作用,使学员更容易接受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我们的标准功能培训主要集中在上线后实施,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果能放到操作培训之前,那么ERP的培训工作将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关于培训工作的评价,我认为基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即系统是否顺利上线,上线后操作错误是否较多,是否培养出省市关键用户(即业务骨干,可以培训各单位最终用户),是否收集到的系统改进意见能让系统更贴近管理和生产 实际。如果以上方面都做到了,那么可以说E即培训是成功的。河南网通的ERP培训工作受到了集团公司的肯定,认为是全集团范围内效果最好的。3.2.6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按集团公司要求,我们已制定下发各种规范和制度20余份,包括《河南网通ERP系统运行维护支撑管理手册》、《中国网通河南省分公司财务业务规范》、《中国网通河南省分公司物流业务规范》、《中国网通河南省分公司PA业务规范))、《中国网通河南省分公司ERP系统关帐流程》、《中国网通河南省分公司ERP系统财务用户手册》、《中国网通河南省分公司ERP系统物流用户手册》、电信企业ERP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人学硕_1学位论文第23歹之共41歹之《中国网通河南省分公司ERP系统以用户手册》等等。相关规范和手册的制定,能有效减少ERP系统操作出现无谓的失误,对于保证ERP正常运行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系统正常运行后,还要注意规范和制度的定期修订、发布,以适应实际工作变化的需要。3.2.7日常运行组织保证鉴于ERP系统流程涉及到各个部门,需要高度的协调才能正常运转,因此省公司成立了E即系统运行协调工作小组,以保证ERP系统上线后正常运行。组长由财务部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计划建设、物流、技术支撑部门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各模块超级用户、关键用户和E即系统管理员担任,.并规定EPR系统运行协调工作小组每月召开1一2次工作协调会,组织开展以下工作:(l)负责全省E即系统运行的统一协调与考核;(2)负责全省E即系统操作人员及其职责、权限、供应商等系统信息的管理;(3)负责全省ERP运行问题网站的维护及问题的解答;(4)负责业务规范及业务流程的制定及修订; (5)负责ERP系统运行的维护及其它相关工作。省公司还要求各市分公司成立相应的ERP系统运行协调工作小组并报省公司备案。这样,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今后ERP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3.2.8支撑队伍的培养ERP项目整个实施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各模块关键用户的培养。关键用户是相对最终用户而言的,他不能象普通的最终用户一样仅止于简单系统操作,更需要对本模块及相关模块的系统流程、业务逻辑了然于胸,制定修改本模块业务规范,能在实施顾问撤离后担当其相应的功能,以指导广大最终用户的操作和解决日常出现的问题,还有培训最终用户的职责。可见,作为一个关键用户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熟悉E即系统,最终熟练掌握ERP系统。这样相对较高的要求标准,关键用户就必须从项目的业务调研起,逐步在后续的未来业务流程制定、静态和动态数据整理等一系列工作中深入实际,学习研究系统,以胜任关键用户的岗位。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关键用户呢?首先,要举办E即标准业务流程培训,使其熟悉E即系统的设置和基本概念;其次,现场实施顾问要全程培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人学硕1:学位论文第24央共41贝训系统功能,提高关键用户技术能力;第三,要求关键用户在测试环境中多多练习,把所学融会贯通;最后一步就是严格考试,确保关键用户水平达标。如此,在系统上线后具备了强有力的业务支持,E即系统将会良陛运转,真正使ERP项目实施成功。除了关键用户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维护主机、网络、数据库和E即应用系统,由于工作内容较多且较专业,建议考虑将 维护工作分为三份,即主机维护一份,网络维护一份,数据库和ERP应用系统一份,这三份工作分配给三名技术人员,各司其职,互为备份。平时可以避开月初关账时间,利用月中相对较清闲时段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维护人员专业水平,以便在ERP系统维护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系统管理员的培训过程和关键用户的培训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请参考关键用户的培训方法。由于我们的技术培训工作扎实到位,练就了较为成熟完备的技术支持队伍,在省代管料成功上线后,我们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系统设置和测试,各市代管料也随后成功上线,这样就使全省所有物资均已全部、全过程纳入ERP系统管理,在全集团范围内又创造出一个光辉典范。3.2.9深化推进河南ERP项目二阶段正式割接上线后,为了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推进系统的深入应用,省公司项目组在四个月内先后组织了6次全省培训和集中补录工作。与此同时,各市分公司根据省公司项目组要求也进行了自培训,省市参加项目会计、固定资产(PA、FA)培训班的人数分别累计达到690、800人次。通过培训和集中补录工作,大大提高了全省各专业关键用户、最终用户对系统的熟练掌握程度。系统上线四个月,运转良好,生产系统中已录入项目1039个,已转资项目358个,转资金额2.5亿元;FA模块录入上市公司资产卡片101.7万张,存续公司资产卡片1.2万张,河南网通所有资产均已纳入ERP系统管理。以上数据标志着E即项目在河南网通已取得可喜成果。为了提高ERP系统和PMS系统运行效率,我们已完成E即系统与PMS系统双向接口的开发联通工作,项目的WBS结构可自动由PMS系统导入ERP系统,《在 建工程月度对账表》也已由PMS系统自动生成,大大提高了工程主管的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ERP系统的运行效率,我们先后建设了条形码、VPN和统计信息系统等ERP支撑系统。条形码系统的上线,很好解决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极大方便了年中和年末的资产盘点,VPN系统的上线解决了维护人员远程维护和业务人员远程操作的问题,统计信息系统满足了财务报表的进一步需求。电信企业ERP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人学硕卜学位论文第25贞共41页3.3进度控制3.3.1确定SOAERP项目一定要有明确的实施目标、范围和方法,这样刁‘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走弯路,甚至偏离既定的目标。为此,项目组制定了详细的质量计划书(SOA,即Seope,Objeet,Approach)。完成SOA的制定后,项目管理组立即召开了ERP项目质量计划书(SOA)讨论会,会上结合实际情况,各专业组业务骨干和顾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明确界定了各个模块实施范围和上线目标,会后各业务组对会议悬而未决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主要内容汇总如下:3.3.1.1财务部分对存续公司是否使用ERP系统,由于集团公司没有统一的安排,试点单位河北和辽宁在项目实施第一阶段也暂不考虑,所以和集团ERP项目组沟通后决定,河南网通在项目实施第一阶段也暂不考虑。3.3.1.2计划建设部分建议在项目会计(队)模块业务范围中增加”预算分析功能”。3.3.1.3采购物流部分经讨论,结合双方表达和理解意思,决定将”采购合同管理”修改为”采购订单管理”;沟通”低值易耗品物资”的含义,将其修改限定为”办公用低值易耗品”,明确低值易耗类物资采购申请不在系统中管理,低值易耗类物资的库存业务不在 系统中进行管理;在SOA中明确采购申请录入点可根据实施过程中的需求,灵活设置;在SOA中明确系统可以实现省、市、县3级仓库管理,具体管到哪一级,根据实际业务需要灵活设置。3.3.1.4其它相关问题涉及到最终用户的培训范围、业务流程培训和业务技术支撑培训管理、测试环境的模拟或真实程度要求、客户化开发、数据导入等一系列问题,因论文篇幅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人学硕_卜学位论文第26臾共41页所限,详细内容和处理意见不再一一列出。由以上讨论结果可以看出,项目组的讨论是相当细致务实的,不仅对项目实施目标和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而且对项目实施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做了实质性的探讨,初步给出了实施方法。通过对项目实施关键问题的讨论,避免了项目目标含混不清和实施范围界限不明,明确了项目实施方法和计划,避免以后实施过程中出现双方分歧,影响目标达成现象的发生,为今后项目顺利完工做好了充分准备。3.3.2明确项目进度制定出详尽的项目质量计划书(SOA),只是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了第一步,要想控制好项目进度,还必须明确项目各阶段时限,注意具体到底层任务,因总体计划篇幅较大,仅以系统上线阶段为例,系统上线阶段计划见表3一4。表3一4系统上线阶段计划眯眯眯鬓鬓黔戮鬃粼肇肇豪{鬓撇蘸蘸奚熟毓巍撇赘滁毓l麟{{{黔;翼髓耀瓢瓢}猫趁浦翔攀濒藤巷稼黔甜甜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黝蒸蒸鬓碾!鬓攀翼纂纂淤淤淤淤淤淤蘸蒸毅麟豁嫉摄烈缪攀珊攀攀攀攀攀444999系统上线线29工作日日2006年12月21日日2006年l月30日日日5550 00生产环境设置置5」二作日日2006年12月21日日2006年12月27日日顾问问555lll系统健康检查查2_l_作日日2006年12月28日日2006年12月29日日顾问问555222期初数据整理确认认6_l二作日日2007年l月4日日2007年l月9日日省关键用户,,顾顾顾顾顾顾顾问问555333系统期初数据导入入3工作日日2007年l月10日日2007年l月12日日省关键用户,,并并并核对(用户)))))))))顾问问555444启用生产系统统1工作日日2007年l月15日日2007年l月15日日日555555最终用户培训(省省n工作日日2007年l月16日日2007年l月30日日省关键用户,,公公公司集中,业务数数数数数顾问问据据据补录)))))))))))3.3.3关注重点、过程管控把握项目进度的第三步还必须辅之以项目各阶段的过程管理,针对每一阶段工作内容的不同,项目管理的重点也不一样,基于6P模型的工作步骤,各阶段的项目管理重点见表3一5。表3一5ERP项目各阶段管理过程表阶阶段段重要任务务项目管理过程程启启启启动动计划划执行行控制制结束束各各专业现行业务流程调调卜发问卷卷调研日程及内内访谈谈调整调研内内现有流程程研研研研容容容容容汇总文档档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卜学位论文第27臾共41页外外围系统调研研了解外围系统统调研日程及内内访谈谈调整调研内内外围系统统容容容容容容容容处置方案案定定定定定定定稿稿成成成立项目组组项目经理任命命设计组织架构构组建建人力资源管管确定成员员理理理理理 理理理及职责责制制制制制制制制定SOA(范围、目标、、项目组会议议策略略编制制讨论、范围管管文档定稿稿建建立头她束束计划)))))))))理策略文档档档略略阶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项项项目启动大会会通知、准备备议程程会议议议程变动动会议结论论业业务流程设设制定未来业务流程方案案现行流程汇总总业务种类及设设设计计讨论、修改改未来业务务计计阶段段(BP08O)))结束束计完成时限限限限流程确认认省省省市关键用户方案培训训通知、集中中培训课程安排排培训训互动沟通通了解未来来业业业业业业业业务流程程建建立应用系系数据收集、整理理通知知内容、规范及及收集集核对...确认签字字统统阶段段段段完成时限限限限限制制制定业务规范、用户操操项目组会议议内容及完成时时制作作讨论论文档定稿稿作作作手册(TRO10)))))限限限限限用用用户培训及接受测试试通知、集中中培训课程及测测培训、测试试沟通通测试通过过(((((UAI,)))))试安排排排排排生生生产环境期初数据导入入通知知步骤安排排导入入核对对完成导入入系系统上线阶阶业务数据补录录通知、准备备内容及完成时时补录录核对对完成上线线段段段段段限限限限限运运行维护阶阶全省最终用户再培训训通知知培训课程安排排培训训考核核日夕创,乡古古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段多多多多多多多多七田爪毛奋刁福福操操操操操 操操操作能力力项项项目试运行、竣工工具备竣工验收收问题收集及解解解决问题题督促落实实竣工验收收条条条条件件决时限限限限限通过制定上表,项目各阶段任务重点突出,各阶段管理过程工作内容清晰,结合项目总体计划表所列时限,适时调整各阶段管理过程,最终即可实现项目进度的有效控制。从以上项目进度管理的三部曲可以看出,进度控制的各步骤是紧密衔接,环环紧扣的,无论哪步,缺一不可,如果都能顺利完成,就可实现项目进度的有效控制。3.4成本控制根据河南网通的项目管理经验,要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必须做到如下两点:3.4.1严格执行概预算众所周知,对于每个工程项目,其工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而项日的概预算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学位论文第28乡乏共41乡之又是设计的重要部分,只有在项目前期充分做好项目建设方案的论证工作,切实做好实地勘查,明确实施双方界面分工,在设计方案会审时听取各方意见并加以落实,有了高质量的设计,才能有效地指导工程施工,从而避免项目方案和规模随意变更,严格控制好项目成本。3.4.2严格控制工期项目工期同样需要严格控制,如果项目工期控制不利,那么工期的增加将直接导致顾问方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实施企业项目成本的追加,关于项目工期的控制,可详见本文”3.3进度控制”章节,这里不再详述。电信企业ERP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1:学位论文第29臾共41页第4章河南网通ERp项目效果评价本文在”ERP项目管理相关研究”一节已对ERP项目效果评价领域的3个研 究成果做了描述,但遗憾的是,无论哪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均不能全面地评价一个ERP项目的实施效果,那么该如何恰当评价一个ERP项目的实施效果呢?经过查阅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最终确定使用以下ERP项目效果评价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4.1〔RP项目效果评价模型与方法在项目管理中,成功被定义为使项目在预算内、按照预期的目标按时完成‘6’。很多ERP项目之所以被认定为失败,是由于它们没能达到预期目标。所以,成功的ERP项目理解为:”在ERP项目预算内,按时达到企业对ERP项目的各种预期目标”。因此,E即项目的成功就有三方面的约束:ERP项目预算,ERP项目时间和ERP项目目标,对ERP项目成功的理解见图4一1。EEERP项目预算算EEERP项目时间间图4一IE即项目成功的理解指标体系按照对E即项目成功的理解,将反映E即项目效果评价的所有主要因素从ERP项目目标、ERP项目预算和E即项目时间三个角度进行划分,按照与项目成功度的关联性进行分类布置,力图科学、全面地反映问题,E即项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见图4一2。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1学位论文第30页共41页采购管理(0.1)))))))))))))))))))))))))))))物料价格(03)))供供应商管理(0.2)))库存量(0.5)))库存管理(0.1)))))库存管理费用(0.1)))存存货周转期(0.1)))项项项项项项项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日日日日日日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总账管理(0.1)))~~~JJJJJ财务管理(0.2)))))))))))))))))))))))))))))资资资资资资产管理(0.2)))培培训广度(0.2)))EEEEEEE员工与培训(0.4)))))))))))))))))))))))))))))))RRRRR RRRRRRRRRR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目目目目目目效效效效效效效效效效效效效效果果果果企业集成程度(0.1)))评评评评评评评评评评评评评评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指指指指部「:间数据交互(0.4)}}}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标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系系系系系系系系系系系系系系系企业知名度(0.6)))无无无无形资产(0.1)))))))))))))))))))))))))))))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卜学位论文第31少乏共41多工软软件购置费用(0.2)))硬件购置费用(0.05)))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预预预预人员培训费用(0.2)))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算OOOOO_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沁沁沁沁沁沁沁顾问费用(0.3)))人人人人工费用(0.05)))维维维维护费用(0.1)))基基基基基建费用(0.05)))管管理费用(0.05)))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目目目目总体实施周期(0.5)))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OOOOOOO各阶殿室旅周期(0.25)))各各各各模块实施周期(0.25)))图4一ZE即项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4.1.1.1ERP项目目标企业实施E即项目,目标是为了提供一个集成的信息化平台,来改善企业流程,实现数据的可视化,从而改善企业的管理现状,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财务控制、员工与培训、企业集成程度和无形资产等六个指标反应E即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采购管理指标。E即中包含了供应链的思想,企业通过采购计划与供应商组成战略联盟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原材料价格和采购费用,同时也保证了供应商的供货质量。所以,采购管理下级指标应包括供应商按时交货率、采购费用、供应商管理、物料价格等四项基础指标。库存管理指标。库存管理指标应包括库存量、库存管理费用、库存数据准确率、库存损耗和库存时间等五项基础指标,理由如下:①成功ERP项目的需求计划可以准确把握适当的时间得到适当的物料,从而反应出库存量的降低;②在库存量降低的同时,包括仓库维护费用、管理人员费用、保险费用的库存管理费用会随之而降低;③循环盘点法的使用,保证和提高了库存记录的准确性;④电信企业ERP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学位论文第32页共41页库存量的减少,加上库存记录准确度地提高,库存损耗也随之减少;⑤物料质量的提高可以缩短检验时间,采购的物料是即将用于生产的,可以缩短库存时间。财务控制指标。E即系统的实施,严格控制了企业各项费用,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管理费用;通过信用额度制度,加强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同时也能按付款日期及时地给供应商付款,提高自身的信用额度。财务控制下设财务监控能力、管理费用、总账管理和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和资产管理。员工与培训指标。人是企业中最具有活动性的要素,给员工充分的培训,让员工对ERP有充分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不仅是ERP成功实施的目标,也是ERP成功实施的保障,更有利于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给员工培训保 留10%一巧%的E即实施项目总预算能将项目实施的成功率提升到80%。员工与培训指标下设培训广度、理解与运用情况、员工参与性和员工满意度四项指标。企业集成程度指标。企业实施ERP的目标之一是给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把企业的业务集成起来,部门间及时沟通,做到整体上的最优化。企业集成程度指标包括部门间合作、与其它系统集成程度和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交互五项指标。无形资产指标。企业如果成功实施ERP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人们普遍会看好这个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倘若该企业是上市公司,则它的股票价值很可能会因此而攀升。无形资产指标下设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形象两项指标。4.1.1.2ERP项目预算E即项目预算包括:软件购置费用、硬件购置费用、人员培训费用、顾问费用、人工费用、维护费用、基建费用和管理费用8项指标。l)软件购置费用包括购买ERP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的费用。2)硬件购置费用主要包括购买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线路器材及相关设备的费用。3)人员培训费用包括高层领导的培训费用,关键用户的培训费用和最终用户的培训费用。4)顾问费用。影响顾问费用的主要因素是顾问的能力水平和顾问的工作量。5)人工费用主要包括专职实施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兼职人员的奖金。6)维护费用是指维持系统正常运转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维护费用、技术支持费用、消耗性材料费用和消耗的能源费用等。7)基建费用主要包括新建或改建计算机机房及购置相关设备的费用。8)管理费用主要包括办公费、会议费和项目评估费等[下’。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 北京邮电人学硕1学位论文第33步之共41少之4.1.1.3ERP项目周期ERP项目周期包括总体实施周期、各模块实施周期和各阶段实施周期三项指标。总体实施周期指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的总体时间跨度;由于E即系统是分模块实施的,也就有必要核查各模块的实施周期;ERP的实施过程一般被分成几个相互衔接的实施阶段,于是也就有必要核查各阶段实施的周期。4.1.2评价算法由于企业管理中,很多的目标和控制的界限是模糊的,所以ERP项目效果评价适合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其步骤如下。根据图2所示的指标体系,设置各个指标的权重,使之满足归一化。通过专家评定法(德尔菲法)或者统计的方法设置各个指标的权重,本文在各个指标后面的括号中试着给出了各个指标的权重,见图2。对底层评估指标进行评价。对各个底层指标,根据对E即项目各项目标的完成程度和对项目时间、预算控制的有效程度,设置1、2、3、4、5级。①第5级表示项目的目标比预想的要完成得好,项目提前完成或者项目费用小于项目预算;②第4级表示正好完成了项目的各项目标和控制;③第3级表示基本上完成了项目的各项目标和控制,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小的差距;④第2级表示完成得不是很理想,离目标和各项控制还有一定的差距;⑤第1级表示项目的各项目标和控制完成得很差。用(+,*)算法,由底层指标,一级又一级地向上合成,最后得出E即项目成功度的总评分,从而得出项目是否成功,同时也可以看出哪些地方还有待于改进,从而实现管理的持续改善。4.2河南网通ERp项目效果分析第一步,设计调研问卷,将各个基础评价指标按1一5级设置共5个选项; 第二步,在公司内部选取财务、采购与物流、计划建设、E即系统维护等项目实施相关部门,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认定均有效;第三步,统计出各个基础指标的评价结果,用(+,*)算法逐层计算,最终得到河南网通E即项目的综合评价结果。因指标项目较多,下面仅以采购管理模块为例,说明评价结果计算过程,其余不再一一列举:电信企业ERP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顿l:学位论文第34页共引页采购管理下设采购费用、供应商按时交货率、基础指标,评估结果为(O,O,O,0,l),(0物料价格、供应商管理等四项,O,O,0.2,0.8),(0,O,O,0.3,0.7),(O,O,0.3,0.6,0.1),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R一}0”o。,}}000020‘}}。”。0307}!0003060l!评估权重的设置为A=(0.3,0.2,0.3,0.2),则单级目标模糊评测的结果为:01二A.Rn︸0︸00一(0,,0,,”3,O,,!0}0}”}00I0.20.8000.30.700.30.60.1=(O,O,0.06,0.25,0.69)。结果显示,认为是第5级水平的为0.69,表明采购管理这一模块的实施结果比预想的要来得好。按照上述方法逐层计算,最终就可得到全面反映企业E即项目成功度的综合评估结果(O,O,0.06,0.35,0.59),可见河南网通E即项目总体实施效果比预想的要好。4.3河南网通ERP项目效果提升策略从河南网通ERP项目效果评价的计算过程可以得知,基础指标中”资产管理”的评估结果为(O,0,0.2,0.6,0.2),”与其它系统集成”的评估结果为(0,O,0.3,0.6,0.1),均较其余基础指标的评估结果略差,说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这两个环节还存在不足之处,同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样的结果其实跟实施过程中主观感知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河南网通E即项目效果提升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4.3.1加强报表查询功能E即系统偏重于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规范性、严密性,对灵活查询分析的功能较为弱化,报表功能也过于简单固定,客户化开发的难度也较大,周期相对较长,无法满足日常管理分析灵活多变、时限紧迫的需求。比如FA模块上线后,其客户化的审批流程在河南网通已全面推广,其交资、调拨、转移等流程的集成化优势比较突出,但查询分析的弱点也日益凸现,对于预算、成本分析、财务报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匕京邮电大学硕1学位论文第35梦乏共41页表、资产管理分析等各项工作需要部分数据很难获取。而对于PA模块的项目支出查询也存在类似问题。因此,如果要提升河南网通ERP项目效果,就必须加强系统报表查询功能以满足生产管理的需求。4.3.2提高系统集成度本次河南网通ERP项目系统实施范围涉及财务、采购物流、工程建设三大专业,外围管理系统如计划建设管理系统、网上银行系统、预算编制系统、运营成本管控系统等共计21个,其中n个需要与ERP系统建立接口,实现与ERP系统的有机融合。如此众多的系统,虽然在项目调研阶段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了解,但是在有限的实施周期里要把诸多系统接口做到尽量完善却是困难重重的,以E即系统与计划建设管理系统的接口工作为例。计划建设管理系统为河南网通计划建设部在用生产系统,由项目申报、统计分析等一系列功能模块组成,本次ERP系统与之接口,主要在于实现两个系统间的工程项目信息、成本支出数据互传。ERP项目实施顾问与计划建设管理系统开发、维护人员共同讨论制定了接口规范,初步实现了两个系统的数据交互,如计 划建设管理系统生成的项目wBS结构(任务分解结构)可以顺利导入ERP系统并修改,E即系统输出的工程项目支出数据可以被计划建设管理系统使用成功生成《在建工程资本性支出对账表》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因成本和工期限制,工程项目预算控制功能和工程竣工决算系列表格的开发暂时搁置。这些进一步的需求如果实现,必将带动E即项目应用效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也正是诸如此类的不足,影响了基础指标的评价结果。不过软件类项目实施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不断翻新提高的业务需求与开发工作的关系,如果一味地追求业务需求的满足而忽略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还有项目效果与项目周期的关系,就容易使实施工作陷入无穷无尽的泥沼。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执行加强资产管理功能和提高系统集成度这两条策略,即可达到提升河南网通E即项目效果的目的。电信企业E即项目实施管理研究」七京邮电人学硕卜学位论文第36页共41劝之第5章结论和展望从系统调研至项目验收,河南网通E即项目实施历经了近两年时间,如果我们逐条对照项目初期制定的近期和最终目标,就不难发现这些目标均已成功实现。在项目一阶段割接评估会议上,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化部总经理就曾给予我省项目以高度评价,认为”项目的实施效果超过预期”。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ERP项目在河南网通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07年,中国网通集团启动了ERP项目三期工程,包括报表平台、全面预算等七个单项工程,目的就是弥补上期工程的功能不足,实施目标部分与效果提升策略的目标不谋而合。可以预见,在集团公司项目组的领导下,通过三期工程 的实施,必定促进ERP系统的深入应用,河南网通ERP项目将取得进一步的成功。电信企业ERP项目实施管理研究[1]姚国章,凌锦江,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困境、成因与对策探讨,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56-60[2]田军,企业ERP实施的项目管理,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12-25[3]战培志,廖文和,杨宝刚,ERP实施水平分级多目标综合评估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CIMS,2004,10,144-147[4]WuJ2H,WangY2M,Chang2ChienM2C,etc.DevelopmentofaToolforMeasuringKey2UserSatisfactioninanERPOutsourcingEnvironment.Workingpaper,2001,15,14-28[5]池仁勇,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3-36[6]HaroldKerzner,应用项目管理:最佳实施实践,徐成彬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周宇,ERP项目评论方法研究,广西大学商学院,2002,36-40北京邮电大学硕1学位论文第38万工共41顶之2.10、论文的背景提下,对能源的消耗量逐年递增,如何应对能源问题成为各国关心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石油、煤等一次性的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消耗的现状短期内依旧难以改观。一方面是化石能源伴随着开采的加速而逐渐枯竭,一方面是化石能源燃烧后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有害气体,极易导致酸雨和温室效应等现象。事实上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石油、煤炭等面临着逐步枯竭的现状,由于物以稀为贵加之能源数量减少后带来的开采成本的上升,资源价格不断上升。除此之外,更严重的 问题是根据世界能源组织的估计,各种化石能源的使用年限也成为一个大问题。据估计石油的消耗仅能维持45~50年,而普遍认为储量十分丰富的煤炭也不过200年。因此面临方面能源上的重大需求,解决能源供给问题不可避免的落到了发展新能源上来。在多种新能源中,如何做出符合要求的选择,成为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在已有的新能源中如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和太阳能核能等都具有最高的利用价值,这些新能源也普遍具有清洁安全、无污染、可再生、储量大的等特点,符合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时代要求。根据调查,一个装机4.95万千瓦的风电场,建成后每年可发电105700G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节约标准煤约为4.1×104t,折合原煤5.9×104t,相应可减少SO2废气排放量为1785.62t、NO2废气排放量为537.38t、CO2排放量为9.83×104t、CO排放量为12.84t,烟尘排放量为10.25×104t、减少耗水0.3×104t,对改善大气环境有积极的作用。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世界风能展望》上指出,地球上的风能资源在可再升能源中储量较大是水能资源的10倍左右,高达每年53万亿千瓦时,然而利用率却相对较低,被开发的仅仅是其总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依照目前1的经济发展速度,2020年世界每年电力需求预计会达到到25.578万亿千瓦时,如果50%的风能资源能够被利用,便可以满足全球的用电需求。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能源需求必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对风能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有较高的现实意。而我国又是风能资源大国,目前已探明的可以开发和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约为7~12亿千瓦,风能的储量相当可观。因此, 合理开发潜力较大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能源保障。我国政府为了促进风能的合理与充分利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本世纪初开始,政府相继出台支持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分别从事实隔离了风电企业激烈的竞争,从法律角度确立了促进风电发展的方针政策。为了保证相关企业的合理合法利益,国家发改委还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对风电价格做出了一定的约束与指导。国家财政部也公布了《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对相关设备生产企业进行补助。在国家政策利好的扶持下,我国风电行业逐渐欣欣向荣。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阐述,”十二五”末期,投入运行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900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在全部发电量中的比重超过3%。其中,河北、蒙东、蒙西、吉林、甘肃酒泉、新疆哈密、江苏沿海和山东沿海、黑龙江等大型风电基地所在省(区)风电装机容量总计达到7900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辽宁省风力发电的背景。辽宁是传统用电大的省份,长期的过度开采造成煤炭资源急剧减少,并且伴随着国家对小火电厂的限制,用电缺口逐渐增大。与此同时,辽宁的风力发电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储量较大并且主要集中在北部丘陵山区和沿海地带,有利于整体的开发与利用。早在1989年,在辽宁省气象部门的牵头下展开了大型风电场的选址工作,目前,辽宁省风能资源的勘测已经遍及全省的12个的地市,并且已经挑选出百余个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风场。据统计截至2014 年6月底,辽宁省风力发电总规模居全国第四位,风电装机容量高达603万千瓦,装机比例超过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省风电2装机总容量预计在”十二五”末期将有突破性的发展,预计达到700万~1000万千瓦,届时辽宁将成我国重要的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地域上,辽宁省风力发电分布比较集中,阜新、铁岭、朝阳三市的风力发电占辽宁风电的一半以上,对辽宁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风电已成为辽宁的第二大能源。例如华能彰北风电场,其位于阜新市彰武县北部地区,该风力发电项目是辽宁省迄今为止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占地约162km2,总投资达40亿元,装机规模达40万千瓦,其成功建成是对辽宁电网末端电源起到有益补充作用。总的来说,辽宁省风力发电资源丰富、质量好,并不存在制约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的资源瓶颈;但是目前辽宁省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依然不容乐观,风电场建设的总体规模依旧偏小,战略定位与发展依然模糊。因此,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需要对其整个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以期吸引更多的投资。2.11、扩招预期目标提出的背景这一阶段的高校扩招目标的提出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那样,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在于各时代的经济。教育改革作为社会变迁的内容之一,当然也不例外。195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大跃进”是导致”教育大跃进”的主要原因。而”大跃进”的发动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 生不仅有着深刻的国内原因,更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国际国内复杂的政治形势间接推动着”教育大跃进”以及扩招目标的提出与实施。国际背景(l)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敌视、经济上封锁、贸易上禁运、军事上包围、外交上孤立的政策,无理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1]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纲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164[2]俞玲,”大跃进”运动的国际动因及其教训[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4):479-482.[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699[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共和国教育50年[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8.[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共和国教育50年[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7.[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共和国教育50年[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7.[1]陈卓,反思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大跃进——与20世纪中期中国经济大跃进的比较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9):1-10.[2]韩泰华.探索与代价:1956-1966[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60[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09.19),收录于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858.[4]张俊洪,回顾与检讨——新中国四次教育改革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79.[5]李均,”教育大革命”刍议——对1958至1961年高等教育改革的再审视[J],教育与现代化,2003(2):63-67.[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72.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1[3]张俊洪,回顾与检讨——新中国四次教育改革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77.[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2.[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34.[3]张俊洪,回顾与检讨——新中国四次教育改革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82.[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34.[1]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杨秀峰部长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收录于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896.[2]张俊洪,回顾与检讨——新中国四次教育改革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81.[1]张学军主编,湖南教育大事记[Z],长沙:岳麓书社,2002:330.[2]关于196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收录于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027.[3]周恩来,要保证教育质量,收录于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07.[4]教育部党组关于1959年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意见,收录于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01. [5]国家计委、国家建委、教育部《关于加速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的报告》,收录于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2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整顿1958年新建的全日制和半日制高等学校的通知》,收录于顾明远主编,世界教育大事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785.[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2.[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2.[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3.[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34.[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3.[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35.[4]张学军主编,湖南教育大事记[Z],长沙:岳麓书社,2002:350.[1]张楚廷,我们为”扩招”担心什么[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5):23-26.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扩招目标及其实现的研究从图2一2,图2一3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起大落,急躁冒进,波动性大,暴露出较大的随意性的特点,导致教育质量无法把握,整体下降。预期目标本身要求过高,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愿望而己,根本无法实现。而当时政府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只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只是愿不愿,敢不敢的问题,而不存在能不能,适度不适度的问题,凭借热情一轰而上。按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唯心主义来办教育,必然要受到惩罚。0000000000左且q乙n︸00︵b数量(所)400~-上-一~-上-一一一~LesesesesesesesesesesesJ~~es1959年份__土_)i一1960196119641965︸||955001n︸图2一21955一1965年高等学校数量 35”000厂300000「250000数200000量(人)150000100000l{195519561957195819591960年份19611962196319641965图2一31955一1965年本专科招生人数[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35.[2]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3.[3]张健,1980年8月在全国教育科研规划会上的讲话,徐长发主编,张健教育文选(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8.[1]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42.[2]张俊洪,回顾与检讨——新中国四次教育改革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224.[3]李先念,人才培养要走在经济建设的前面(1980-02-10),收录于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791.[4]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42[5]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45.[1]中共中央文献资料室编,邓小平论教育[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70-171.[2]李建永,董孟怀,张丽双,刘剑锋,百年教育回眸[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29.[1]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关于扩招大学生的讲话精神[N],光明日报,1978-03-19.[1]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69-170.[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35.[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527. [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5.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扩招目标及其实现的研究引起的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这一状况,加速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技术人才;为了满足更多成绩优秀的高考学子的入学愿望;主要措施则是地方自筹经费,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定量目标则是上述招生指标的完成。这一时期的预期目标仍然存在着不具体这一缺陷,对于如何实施、如何达到目标似乎并没有过多的论证,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扩招的目标更加符合实际,己摆脱浮夸的数字目标的束缚。2.12、缘起:研究背景“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典故,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描述了一位渔夫沿着两岸都是桃花的溪流划船,不知道路走了多远,渡过了溪水,到了溪水的尽头,穿过了一个很幽暗狭窄的山洞,光线突然变强,眼前一片开阔,眼前的这个美丽的村庄就是”桃花源”:群山环绕,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农田与自然景色和谐交映;此中的人们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老者健康怡然,幼童欢快活泼;纯朴善良的人们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当渔夫离开此地后,他想再次寻找时,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个古老的典故直接的表现出了我国古人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之情。我们曾经也体验过,我们曾经有很多像桃花源一样美得乡村(图0-1,图0-2),这些乡村生活给了我们无限的憧憬,我们向往那自然,清新的空气,袅袅升腾的炊烟,诗一样的美的田园生活图0-1圆明园—水木明瑟图 0-2中国承德迷人乡村Fig.0-1YuanMingYuan―ShuimuMincerFig.0-2CharmingvillageofChinaChengde背景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大量的农村耕作土地被征收用来开发房地产项目,农村的土地越来少,乡村的景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取而代之的城市的高楼大厦和简单的绿化景观。原本的代表乡土特色的,让人着迷的田园景观被开发商肆无忌惮地破坏,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大多是形式多样的,与当地文化格格不入的,空虚的装饰风格景观;并且这些景观文化不恰当的引入,也给当地文化带来了危害。农村与城市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人口的增长与耕地的减少的1矛盾日益突出;如果将生态的农业景观融入到居住区的园林设计中去,就可以使农村的文脉得以延续;可以改变人居的生活和生产的方式,使土地得以最优化的利用,形成低碳下的节约型社会,同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在居住区设计中保留这些乡村景观,把田园景观作为研究和考查的对象,从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将创作出具有怎样的中国地域特色的居住区景观作品?对建设中国特色田园城市有什么帮助?田园景观在居住区中的运用对于建设城市与乡村在地区视觉以及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何种启示?以上这些问题与现象,都激发了笔者对”居住区绿地田园景观的运用”的研究兴趣与热情。3、研究意义3.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环境教育是培养地球公民具有环境友善的环境价值观,尊重并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谋求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使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形成协调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平衡的教育。[3]开展本课题研究可以在以下方面取得成效:(l)提高学生素质一系列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将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同身边的、区域的,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具有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价值观和日常行为方式,为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2)激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外调查、访问、考察、监测、讲座、论坛等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各种环境问题,在切身的体验中学会以新的角度观察问题,用新的眼光分析问题,并寻求新的方式解决问题。(3)促进化学教学的整体优化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并注意环境信息传递形式的多样化,如图片、摄像、录像、电视、实地考察、计算机模拟等方式,会让化学课堂更生动有趣,化学教学将由于环境教育而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最终追求最优化。(4)推动学校环境教育,争创国家级绿色学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绿色学校的创建,推动学校在课内外开展有关能源、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一S‘rHESIS水、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美化校园和健康生活指导等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和教师参与创建。3.2、研究问题的意义比较起国外的能源教育发展来说,我国的能源教育发展起步晚,没有系统的能源教育体系,全国还没有统一的能源教育管理部门和推广部门。并且在基础教育中,还没设 置能源教育的专门科目,仅渗透和散见于物理、化学等少数学科教学中,学校教育、自然体制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有关能源的内容远远还没有跟上,对能源节约技术的教育和节能意识的培养还没有规范的教育体系来支撑[27]。在这样的能源教育现状下,研究学校教育与能源教育的联系与结合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从形成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化学学科具有与能源问题密切相关的特性。当今重大的能源问题几乎都与化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就必须加强能源教育。在我们现阶段中学化学课程中蕴含着许多能源教育的内容,所以确保化学课程目标与能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结合能源教育目标的基本内容和化学学科特性,对中学化学课程中有关能源教育知识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通过中学化学中能源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学生的能源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关注能源现状的同时,提高节能意识;正确理解化学学科与能源教育的紧密联系;认识能源发展过程、能源现状和能源危机等问题,树立能源利用的观念。(二)通过本研究,了解现在中学化学课程中能源教育实施的情况,为中学化学能源教育提供一定的可参考的建议,构建能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3.3、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探讨幼儿园性教育对幼儿、家庭以及社会等多方面 的价值,以此说明幼儿园性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在研究现场亲历幼儿的性好奇与性提问,设计出一份性教育实施方案,在课堂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对性的好奇和其他相关问题,借由方案实施来了解幼儿在接受性教育之后的影响与改变的情形,期盼通过性教育活动可以增进幼儿对性的认识与了解,减少成长的困惑与烦恼,更希望能使他们学会愿意爱与尊重他人。(二)研究意义理论上,通过对幼儿园性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幼儿园性教育相关理论研究,丰富幼儿健康教育理论,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更为坚3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的基础。实践上,本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思路,对幼儿园的性教育的实践给予关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幼儿园性教育的重要性并初步发展出一套性教育的实施方案,以此引起家长及教师对幼儿性教育问题的注意和思考,也有利于了解幼儿接受性教育之后的影响与改变情况,为今后幼儿园开展性教育活动提供借鉴和指导依据。3.4、基层政府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目标管理产生之后,首先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接着在政府公共部门得到广泛推广,并取得不错的效益。目前,世界各国的很多政府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目标管理这一管理方式,并与其他管理方式相结合,不断扩大了政府的影响力和执政力。当前,目标管理这一管理方式也在中国基层政府部门遍地开花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实施目标管理切实提高了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基层政府处于我国政权体系的最末端,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它承担着执行国家的政策和决定、执行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及事关民生的行政工作、保护公民财产、维护社会秩序及保障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等多项职能,因此,其管理能力的好坏与人民群众是否幸福安康密切相关。基层政府实施目标管理本身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举措,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基层政府在实施目标管理时,始终坚持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层政府在实施目标管理中,能够更合理地配置和利用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目标和规划,明确每旬、每月、每季度、每年的计划,通过按旬、按月、按年度的方式对目标的实施状况进行监控,并把结果及时反馈给目标制定小组,目标制定小组通过反馈消息及时修改目标。通过这种按人头、按能力分配目标的方式来推进基层政府部门工作的开展,既可以保证人人有事做,人人有目标要达成,人人有绩效要考核,保证了基层政府公共资源能够得到极大发挥,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吃大锅饭的弊端,切实使基层政府摆脱了过去僵化管理体制的束缚,转变其职能,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同时,基层政府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提高领导的领导水平,进而增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团队文化和政策环境。在传统管理中,领导者对其下属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其职位权力来对下属发号施令,这种方法由于比较范化,领导者的责任和权限没有明确的限制,容易出现领导者滥用权力、独断专行或放任自己 的现象。目标管理对领导者的权、责、利作出了明确的限定,大众或上级对领导18的行为评价就有了科学依据,避免评判人员和领导自身的主观随意性,在客观上锻炼了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三拍”领导,所谓的“三拍”,即有问题拍脑袋、实施前拍胸脯、实施后拍拍屁股走人,国家每年因此损失巨大。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服务的扩大化。(二)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优化基层政府内部资源配置,提高其经济社会效益经济学中,我们知道市场是检验一切产品的试金石,何为市场?笔者认为市场即是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有变化才有发展,有发展才有市场,才有产品的升级和优化配置。同理,基层政府如果依靠传统的管理体制,那么它是僵化的、没有生机的,那么就没有”产品”的流动和更新换代,它就是”死水”。基层政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管理上具有非自主性,这种非自主性导致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冗余,人浮于事,对基层政府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在基层政府中引入目标管理机制,把基层政府中的每一个人置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者多劳多得,可以极大地促进人员之间的相互竞争。人人都追求成就感,追求大众对自身的认可,即使是由非制度安排而过剩的政府工作人员,也能通过目标管理最大程度地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至于出现”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同时目标管理实行严格的奖惩机制,赏罚分明,通过对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能者可以得到提升,弱者也就必须另谋职位进行生存,这样就可以在基层政府内部形成良性的政府文化,实现政府内部人员的优化配置和”产品”的升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政府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激励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原理,我们知道人类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即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在每个人都渴望有成就感。在基层政府里,人是管理的根本。在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首要的资源,对人的管理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的积极性的调动主要由两种因素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其中激励因素在对员工的激励上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赫茨博格认为,只有靠激励因素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率,而保健因素所起的作用是维持生计,处理得当可消除不满。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成19绩得到社会承认、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重大的责任等,这些内部因素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在正规的目标管理中,目标的制定是个人与领导一起商量的,目标的大小是根据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个人能力来确定的,因此它可以使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底气十足、信心百倍地去工作。在后期的评估中,评估指标比较科学合理,评估结果相对公正,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贡献就能通过评估得到完整体现,得到部门认可。目标管理中实施主体根据评估结果赏罚分明,通过一些物质的奖励肯定个人的成就,无疑能增强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对部门的认同,激发其为实现目标自觉地做出贡献。203.5、研究意义 学业评价(包括考试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以苏州地区为例”课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一)是价值判断的需要。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育评价,而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改革的瓶颈之瓶颈。学业评价关系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进程,也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更关系到我们国家一代又一代人才的素质和潜能。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及身心素质进行价值判断,作出公正、公平、均等的评判是本次课程改革需要。(二)是评价功能转变的需要。为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教育杠杆的评价功能也应该发生转变,改变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反对急功近利,改变评价功能的单一性,对学生的一切评价工作都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意识,最终将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转为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三)是评价主体扩充的需要。课程改革使得教学过程越来越民主化、人性化,评价的主体再也不是以往的管理者,也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受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不再是评价老师和学校的唯一指标。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都是评价的主体,他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必须要有一个相当明白的、可操作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只有是利于学生生动、主动、生成发展。新课程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坚持学生学业评价和 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研究”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通过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和谐发展,坚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生成,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多元主体参与、多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指标的学业评价管理体系。★①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①徐勇龚孝华编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组编:《新课程的评价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①徐勇龚孝华编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组编:《新课程的评价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①比尔约翰逊:《学生表现评定手册》,译者前言部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组编;徐勇龚孝华编著:《新课程的评价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①陈鹏飞著:《新课程新评价》,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②陈鹏飞著:《新课程新评价》,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16盲目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的代名词,于是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而且,对于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也简单化了或只是 评价了简单的教育现象,事实上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30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例如,在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供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美国各著名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要求学业成绩,通常还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短文(标题通常极具开放性)、有关人士的推荐信和面试等。而”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的方法,目前也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认可。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在英美等国家,学生和家长还可参与评价体系或指标的建立,学生还可就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申诉等。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的职责。在以往被动地接受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扮演的 基本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评价者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于评价本身更是拒绝大于欢迎,或者处于”例行公事”的被动状态。与此相比,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并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17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进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摈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近年来,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 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①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著:〈〈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19途径。学习与区域发展相关的知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主要成果,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3.6、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概念、特征与意义(一)概念综合以上活动课程的相关论述,小学英语活动课程可以定义为: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导下,以小学英语课程目标和内容为依据,通过师生的自主参与、合作开发,在自由开放、灵活多样的英语学习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爱好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新兴活动课程形态。(二)特征1.活动性活动性是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一大基本特征,活动不仅是小学英语活动课程实施的方式,也是实施的内容,贯彻落实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具体表现形式可以 是学生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一系列实际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过程,在这些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相关英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体验到相应的情感、感受到环境中的文化氛围。活动性这一特征将英语活动课程与英语学科课程从本质上进行区分,虽然英语学科课程教学中也包含活动的成分,但这个活动是围绕英语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服务的,仅仅是小学生吸收和巩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手段或者方式。2.主体性主体性是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另一大基本特征,在英语活动课程中,小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在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过程中分析、尝试、探索与合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合作对象。在活动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因此,小学英语活动课程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外部条件,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3.开放性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第三大特征是开放性。开放性在英语活动课程中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时空、课程实施方式的选用、课程评价手段等方面。英语活动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不会受到其他学科的限制,英语活动课程在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前提下,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领域,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与需要,让英语活动课程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传统学科课程在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上虽然统一固定,一定程度上却限制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英语活动课程不论在时间安排还是空间的选择上,都显得自由、开放、灵活。时间上可以定在课内,也可以定在课外;空间上可以根据课程主题灵活选择,可以在教室,也 可以是校园,也可以在校园以外的其他社会环境中进行;英语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由教师或者学生主持安排,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从学校具体情况出发,采用游戏、竞赛、表演等多种方式实施英语活动课程;课程评价的开放性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家长都可以作出评价,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当然,评价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4.趣味性由于英语活动课程在内容选择、实施空间、实施方式和评价等具有开放性,决定了英语活动课程的趣味性,与传统的英语学科课程相比较,英语活动课程更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适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在英语活动过程中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三)意义开发、设置英语活动课程对非英语国家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我国小学生,英语活动课程的设置实际上是为英语学习者创设一个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不仅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培养了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1.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我们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性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认为,人的认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部分。如果只有通过书本或他人那里得来的间接经验而没有亲身体验的直接经验,那么他的认识是不完全、不深刻的;反之,如果人只有直接经验而没有间接经验,他的知识则是片面的、零散的。所以,人们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勇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 验相互结合,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样,小学生的认识也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以认识形象事物的思维为主导的心理特征,采用直接体验的学习方式更适合小学生的第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小学英语活动课程强调在英语学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用已获得的英语知识在活动中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只有通过相关的语言交流活动,通过具体的感知与使用,才能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效结合,使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这符合人认识事物的规律。促使学生对学科课程内容[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3.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发展是人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利,小学创设英语活动课程正是实现小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关键所在,正是基于教育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和学习不应当成为学生发展的”异己”的立场。小学英语活动课程作为独立的学科活动课程,它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低估。(1)有助于英语知识的获得小学英语活动课程是将英语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揉和在一起的,英语学科课程以系统的间接经验为主要授课对象,而活动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直接经验。系统的英语知识适宜在教师的讲授下,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只有在活动中对所学的系统英语知识亲身体验、及时运用才能够真正掌握、获得系统的英语知识。(2)有助于小学生增长见识,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英语活动课程的开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从事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能力的机会。活动越多样,能力的发展也就越多方面。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加主体活动是很多教育家所重视的。小学英语活动课程中的实践探索有助于增长小学生的见识,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有助于小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小学生来说,英语活动课程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与同学的亲密、与教师的配合、与他人的合作,都会使小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感到心情舒畅,这不仅使小学生热爱生活,也易于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等良好品质。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总是面临一定的任务、担当一定的角色、促使他们在反复学习这些角色应有的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中,形成和改变某些不利的个性特征,如再现实际生活中的对话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5.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精神,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感情英语活动课程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的因势利导会使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生之间共同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小学英语活动课程实施中,传统的”我教你听”、”我写你看”的教学模式被新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模式取代,在用英语进行交流互动的活动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互相提供大量新的信息,并充分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从以前的”被动配合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英语要靠自己主动探索、[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3.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3.[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2.[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75.[3]同②:176.[1]林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8:90.[2]邓和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11.[3]同②:112.[4]同②:113.[5]赵孟营.社会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小学生在英语活动课程中所体验的英语活动情境本身是社会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之间通过交往、交流、沟通,使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定位自己的角色,通过科学认识自我、建构自我,感知、体验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个过程,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人、我、他三者之间的关系。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小学生的社会化,为学生的基本社会化提供练习的条件与机会。[1]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6.的部分,有阅读对话,也有阅读短文。recycle部分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避免遗忘所学英语知识和技能,大篇幅的阅读也能够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三)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每个单元都有pairwork两人合作或者groupwork小组合作部分,虽然是两种形式的合作,但学生之间只有通过平等地相互配合、克服困难才一能达到要求或完成任务,在融洽的氛围中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相处。(四)渗透相关的中西方文化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八本书中每个单元都有culture或者goodtoknow的部分,这两部分都是关于文化的部分,涉及的具体内容有节日、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生活常识、各国特有动植物等,不仅能够增长学生见识,扩大知识面,了解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通过对这些文化的了解,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语言和文化 是密不可分的,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虽然《PEP小学英语》较之其他教材有很多优势,但在文本分析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活动成分虽多,却无法满足小学生内心的需求。ehant说,Sing唱,talk讲,do做,lay玩,colour着色,mateh连线,eheek核对,findout找,tasktime任务时ItiJ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然而这些活动形式除了play玩可以在室外进行外,其他的形式完全可以在教室内完成,不需要到室外进行,仅在教室里的英语活动根本无法满足小学生内心对英语活动的要求,他们更希望冲出教室走到校园或者社会中的其他场所,体验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可惜,此套教材中所提到的英语活动在室外进行的形式非常有限。第二,教材中的活动形式不利于英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完善。从活动课程本身的发展来看,需要更多自由、灵活、开放的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然而教材中的活动多是为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定,很局限,活动形式本身的设计思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室内进行的活动教学,对于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完善价值不大。第三,忽视评价手段多元化。学生自评不仅能够检测学生对本单元基本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记录了学生对所学的喜爱程度,符合英语活动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PEP小学英语》教材中虽然也有学生自评内容,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单元都有自评的内容,只有三年级上下册中的recycle部分有学生自评,这相当于每三个单元有一个自评活动,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中的每一个单元 后都有Self一aSSeSSment自评,比较而一言,《PEP小学英语》缺乏学生自评成分。即便如此,《PEP小学英语》四、五、六年级的学生用书中却完全省略掉学生自评的内容,忽视了评价手段多元化的特性。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自评,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同样需要自评的手段来全面认识自己。3.7、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是德育课改革的必然趋势。德育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无论是设计还是实施,都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度,但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与研的能力德育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要求我们首先要打破”教教科书”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促进了教师多样能力发展。第一,提高适应实践教学改革的研发能力。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教学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设计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实施?如何评价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和反思。第二,提高对学生生活、专业学习实际的研究能力。学生是教学服务对象,教师必须对学生全面了解,所设计的实践活动才能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同时,教师要研究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社会需求,多途径激发其求知欲,促进其能力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第三,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教学,要教师学会在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打破学科壁垒,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与实施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更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职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将学科知识与 学生职业学习相结合的能力,淡化了理论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提高教学针对性。第四,提高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师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是有效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基础。但是,如果教师对实践活动类型选择不切合学生兴趣,内容设计缺乏创新,或者只注重活动形式而缺乏内容、缺乏思考交流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低效的。为此,教师要提高设计与实施能力,充分研究并结合目前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知识背景以及教学重点而开展59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课堂实践活动教学。二、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从教的角度看,开展德育课堂实践活动教学,并努力实现”常态化”,这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讲授方式,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创新德育课教学方法,并选择恰当的实践活动类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将学生的视野由教材引向社会生活,将生活、职业中的学习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既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德育知识学习的价值和魅力,又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体验、感悟中境界得到升华,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确实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从学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展示、模拟、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学习,一方面形式和内容较贴近学生实际,与中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活化”德育课知识的同时,获得活动体验,增强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在课堂实践活动教学中,倡导参与活动、体验、探究、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要用眼睛看, 用嘴巴说,还要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体验感悟,彻底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逐步向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同时,课堂上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我、自由表达,从而使德育课教学焕发出活力和效力。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就业创造良好基础德育课堂实践活动教学倡导的在”做中学”理念,正好迎合了中职学生不喜欢说教、也不擅长单纯的思维活动、但喜欢参与活动的特点。德育课实践活动教学的关键,在于创造出能让学生参与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探究、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最终完成知识学习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实现主动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这些都为以后学生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四、改革德育课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课堂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知、信、行统一,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能否使学生将知转化为行,并使之持久化是德育课教603.8、研究的意义课程改革历时七年,综合实践活动也实施了七年,加上课程改革之前己经有一些学校在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应该说不少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为之奋斗了近十年。尤其是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正式列入国家的课程计划,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每周三课时作为必修课,各实验区的领导、专家、教研人员和学校校长、老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克服了重重困难, 去实施这门课程,丰富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全国各地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的基础上,从学校操作的层面进一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策略,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体系,形成比较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常态化理论,也为大学的理论工作者提供研究的范例。在实践的层面上,本研究经过长达七年的探索,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能为其他学校和地区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有效的借鉴,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释义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释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一门崭新的课程,所有专家对课程本身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本研究为了更好的阐述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理解、思考和感悟,一「面就课程本身和常态化实施等相关概念给与解释。3.9、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论文研究目的(1)重申和重新深刻认识体育课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终身体育能力和习惯,为广大中学体育教师明确体育课的目标提供理论支持。(2)全面了解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内容的选择与体育课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丰富体育课实践理论。2(3)确切地了解中学生对现在体育课的看法和希望,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启示。(4)了解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的现状,为提高中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1)目标引领内容,只有明确认识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才能发掘出适合中学生的 体育内容。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有关于《中学体育与健康标准》认识的深度访谈,归纳教师对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程度,定性分析中学体育教师对中学体育课程的熟悉程度。为教育部门就体育课目标的贯彻途径和贯彻程度的了解,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数据支持。(2)体育课内容是达到体育课目标的直接最重要的途径,通过研究希望提高对体育教师上体育课的评价。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有关于体育课内容及教学过程的深度访谈,归纳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从实践的角度具体描述体育课;充分解释和剖析体育课教师对体育课内容选择的各种原因,为提高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做充分研究。(3)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是通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来体现的,通过研究期望选择体育课教材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相联系。通过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活动类型、时间安排的现状,可为进一步加快我国中学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的改革提供证据。实践意义:(1)学生体质多年来一路下滑,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剌激身体活动的参与水平,为学生能采取提高动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实践性的参考和指导。(2)总结中学体育教师如何理解和贯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如何在教学中实践的观点,归纳出教师对终身体育的理解。促进中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的融合,及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不仅对中学生当前的健康状况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其今后一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改进健康教育和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3)促进学生体育课内、课外、社区体育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对待和参与体 育课安排的活动,为体育课达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提供体育环境支持。31文献综述1.1对体育教育(PhysicalEducation,PE)概念和目标的界定在我国,体育一词有两种解释。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育一词是这样解释的:(1)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2)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政、击剑、自行车等各种项目。其中在教育范畴中体育是Physicaleducation,也称体育教育。本论文中采用的正是教育范畴的体育,称为体育。体育的本质在我国争论已久,焦点在于体育是否身体教育。如韩丹在论文”论体育就是身体教育”,认为体育的本质就是身体教育,从德语、円语、法语等史料考证体育的术语,解释了体育的本质就是身体教育[5]。而崔颖波的论文”论‘体育’不是‘身体教育’”从体育的目标的变化论述了发展的演变,经历了“身体教育”、”通过运动进行的教育”和”运动教育”三个阶段,我国目前处于”运动教育”的阶段[63。崔颖波通过考证我国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发现,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一直把”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作为”体育”的目标之一我国1987年的全F1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写到,使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方法,以适应终生锻炼身体和生活娱乐的需要——”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中的一部分;培养学生为祖国而自觉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部分。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课程基本理念”;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课程目标”。学校体育目标是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引起政府为适应国民锻炼身体,消遣娱乐需要的要求,把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一部分而制定的。崔颖波论证了我国目前是”运动教育”阶段,此目标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联系在一起,提供给学生今后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是作为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阶段,作为终身体育的一部分。不仅在中国,在円本和美国的许多国家都已进入了“运动教育”的阶段。国外研究PhysicalEducation(PE)定义为:关于学校的常规及饮食,体力活动,4运动和竞赛的制度,是综合的健康管理和实践,即学生如何通过能力、自我技巧管理和支配健康和生活方式[7]。因此,体育教育和运动实践被大量研究,如,Ennis分析体育教育在美国多元文化城市人口中化解冲突及促进社会责任中的作用。法国研究者以体育课方式为有健康隐患的人群(如高水平的BMI、低水平的体力活动)提供规律的身体活动过程和策略研究[“。韩丹在文章中提供了1999年11月,由国际体育组织筹办的一次世界体育高级会议形成的《为各国政府部长行动提供的柏林备忘录》提出的话:”所有的儿童都有权:①保持健康的最高水平;②获得体智两方面自由发展的义务初等教育;③得到休息和娱乐,游戏和休养。”可见,”每个国家都应当提供唯一全面的形式来帮助所有的青少年儿童学习终身运动所必需的常识和技能。”终身体育目前已被许多国家认可的 学校体育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Sport作为了体育教育的手段,尤其其团体运动项目,同时也作为了学生要达到的Sport能力和习惯的目的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的目标是身心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方法和习惯。1.2我国关于学校体育的观点我国自提出”快乐体育”的改革方向,学生体质下降的事实等诸多因素引发了对体育教育的批判。如传统体育教学屮体育教师的绝对地位使得学生失去主动学生的过程;师生对教材内容的缺乏批判,反思,教学失去创新性;教学形式单调,内容空洞,缺乏生命力。新课程改革后,文章批判的角度偏向于教师对新课标的误区及理解的偏差。如学生”放羊式”学习。教师服从学生和学校的意愿,以看孩子为目的,而不是以完成体育教学为目的的安全为主的策略等等。目前此类文章多见于硕士论文,有较为共同的观点: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缺乏为第一位原因,其次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缺乏整体改革思想等等。同时也提出了改善学校物质条件、完善学校体育立法、尽快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改革目标等措施。我国学者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文章颇多,关于理论方面的文章集中于以下几种观点:(1)终身体育的观点看学校体育。如养成锻炼习惯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的观点,认为在学校体育中,坚持进行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中心环节;通过养成教育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指导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健身方案陈綺也从终身体育的视角深入分析苏州市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证苏州市市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共得出9条结论,不仅提出了对终身体育的理 解,也从培养终身体育的目标为思考的角度,提出积极尝试新的有利培养学生体育兴趣、5习惯和能力的各学段的体育组织形式;把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以及体育教师要成为积极应对终身体育思想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者、管理者,保证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2)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如黄德春等对巢湖市中学体育现状调查指出,巢湖市中学体育中还存在着女教师比例较小;学历和职称结构城乡发展不均衡;场地器材缺乏;授课内容体系还与新《课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体育课虽然比较正常,但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不理想等问题。由此提出若干条对策性建议。这一类的文章基本上是沿用这样的思路。(3)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学法的角度的观点。比如李春汇认为”2],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技能和合作道德教育。为实现教育目标,采取的教育策略是:努力克服影响合作的不良意识,坚持以合作教学方式为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机会,JH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贺文明[“]论述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仍然处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目标还停留在传授”运动技能”上,定向运动作为一项具有极强的健身性、趣味性、知识性和竞技性的新兴运动项目,其开展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作用。(4)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如毛振明”认为建立模式的依据是”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提出了体育教学中的5种规律和对应的13种教学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阐明体育教学模式建立的依据问题和现有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问题。认为应以”建立依据”、”建 立稳定性”、”建立操作性”、”建立特性”、”明确适应范围”、”明确效果评价”作为研究建立体育教学模式的视角。赵立”“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的构建理论进行了探讨得出,体育教学目标是确定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根据。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是相对”低级”的教学模式,以主体性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是相对”高级”的教学模式。张兆斌,窦晓宁_对比分析了美中两国的学校体育中的常见教学模式,指出美国体育教学模式有竞技体育教学模式、健身体育教育模式、社会责任教育模式和学科联合教育模式,并分析其特点。同时列举中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反映认知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负荷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技能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情感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交往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其它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认为:美国教学模式针对性强,兼具理论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这是其超越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论文或描述或对比或论6证,从各方面都详细地分析,总结,说明了众多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归纳了很空贵的经验。不足之处在于,几乎所有的理论性的论文都没有对所提出的建议或策略给予实验旳研究以确认是否提出的建议真的能解决论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即使是归纳性的论文,如教学模式,也没有说出哪一种更优或哪一种更适合于什么情况,在归纳总结的层面上论述较多。关于实践方面的文章相比理论的要少得多。如分层次教学的应用是经常被用来写的,但通过实验获得的结果也较少。如,马冬花[‘7]运用实验比较的方法,通过在体育课上实施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组别的教学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教学, 证明了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增强困难生对上体育课的自信心有着显著的效果。梁月红?对建立的体育课与健康理论相融合的新型”体育-健康课程模式”的实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过”体育-健康课程模式”指导的学生明显比实验前及没有参加实验的学生拥有更健康的生活形态,能更好地根据所学的”体育-健康”知识优化实际生活。高校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融合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另外还有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实施教学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获的观念是根据传说和印象,形成和发展成的根据构成教师每天的教学内容及使学生对他们的课程产生兴趣。仅仅有小部分的教师是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来获得的教学内容。同时KenGreen也研究了年长的教龄长的教师喜欢教授以传统项目为主要的内容,而年轻的教师则更偏爱与面向学生生活方式活动趋势的意识。在研究中,许多老师评论适应体育课程的并且有利于学生的闲暇体育方式。很明显,许多体育教育部门在中学阶段通过添加数量,已经更正他们的体育课程,不仅更加匹配年青人的体育爱好,而且同等重要的是能够充分的满足年青人的需要。因此,身体活动的选择采用普遍,或者对于学生的体育爱好不论是受限制,或者有促进作用都强烈地与这个目的有很高的相关性,同时也受到老师的喜好。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类型7与学校等级相关,与学校的体育设备,及其他与学校相关的优先权有很大关系因此,资料可见,国外体育课从政策到教师都以学生进行的体育的生活方式作为教学内容的优先思考,把体育课目标、内容与教材的选择都联系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即学生在 课外活动从事的运动与体育课程密切相关,教师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组织教学,满足学生体育的爱好,真正为终身体育服务。学生对体育课观点的研究也影响到了体育教学。在体育课中,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是理解学生参与体育课态度、兴趣及参与的关键来源。国外的论文提到了教师能够从学生那里学到体育课中他们教什么和如何教的答案。如学生对能力、健康测试、差异及无力学习的感觉能给予体育教师上体育课的信息。如G.LindaRikard和DominiqueB_anville考查高中学生对体育课上的体育活动和健康的观点,及他们体育课程对促进他们健康和技术水平的感知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偏爱于宽广的体育活动和体力活动,在体育课上增加了挑战的水平,及增加了在校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由于懂得了健康的好处,学生的态度是接受或容忍健康的身体活动。另外,体育课上增加了包括有兴趣的活动的需要。学生推荐了包括促进教学方法的策略,及适应挑战的技术给学生群体。另外,Luke和Sinclair也发现不论性别或学生是否选择或避免体力活动,课程内容在学生对体育课的正面和负面的态度的发展上是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举例说明,Tannehill及Zakrjsek认为,在课程的选择上,跑步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运动,他们显示出对健康负面的态度。这些发现也支持了Luke和Sinclair的结果,跑步这项活动和体能测试学生表现出了不喜欢的观点。可见,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的研究也促进了体育的教学改革,不容忽视。1.4国内外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观点历次的国民体质监测显示了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即使有所回升,也与15 年前或20年前的指标数据相差很远,因此,国家制定的一些促进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政策法规的并没有促进学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_]中明确提出的一个严峻的事实:”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多年来并没有实现,没有找到更加好的方法。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两大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坚持8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_。然而,2011年9月,教育部有关部门对15个省份的129个县(市、区)监测显示,四年级、八年级校园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不足率分别高达56.5%和76%;另有一份调查显示,只有22%的小学、初中和13%的高中能够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_。原因很多,应试教育首当其冲阻碍了体育教育的目标的实现,升学压力造成高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被挤占,繁重的学习任务令体育课弱化,而不少大学生已经养成不重视体育锻炼的习惯■”。Kemper在学校课程研究中的综述表明[65],学校的常规体育课不能补偿青年人缺乏的体力活动。原因:(1)体育课内容强度低,多年的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2)体育课之外的体力活动参与少;(3)受试者对运动技术的熟练程度不统一;(4)训练刺激针对性低,绝大多数体育课程目的是提高运动的协调性但是缺乏耐力和抗阻训练。D6oolittle认为[6],在过去的20年,体育教育结果几乎没有获得什么改变。增加体育课而不是课外活动只能使学生的运动协调性明显增加,但学生的最大摄氧量(V02;max)和 最大肌肉力量(Fmax)没有增加,因此课外时间增加体力活动,是增强体质的关键环节。因此,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是与终身体育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提供给学生今后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是作为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阶段,作为了终身体育的一部分。9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认识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课题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实地观察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采用文献调查法全方位搜集、查阅相关于体育教育理论、我国体育教育历史与传统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献,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寻找本课题研究的新发展,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的支持。2.2.2实地观察法到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现场观察,就活动现场的设置等体育环境对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观察方法可以补充采访资料的不足,被采访者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观点。此方法可以使被采访的教师以自己的思维形成采访的内容,成为了数据收集的方法。2.2.3访谈法访谈法属于定性研究,旨在理解以社会为背景的个人经验及意义。访谈的数据在本研究中来自于集合被访谈教师在一起,反复就访谈的问题争论形成看法。访谈法一般比定量研究有更少的参与者。此外,参与者归纳访谈内容,允许他们摆脱大家都清楚的理论,重现实际的工作经验而不是预先确定的假设而获得结果。需要提到的是,访谈法不能像定量方法那样形成普遍性的或可概括性的真理。但是访谈法却可以理解某个观点、动机,和教师的经验。可以理解关于事情发生的的原因,发现新的问题,或者提出新的 假设,然后可能进行定量的研究。访谈目的:教师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认识。访谈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以邯鄰市教学质量、学校规模和声望较参加体育活动的见解进行了访谈,访谈学生若干人,包括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其中初中学生共6名(4名男生,2名女生),高中学生6名(4名男生,2名女生),共12名学生参与了访谈。访谈内容:试图理解被访谈教师对上体育课情况的看法,了解学生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经历,以及知道这些信息的来源。教师采取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运动的作法。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看法。其中对教师的访谈占绝大多数内容。访谈程序:拟定釆访提纲,对中学从事多年体育教学工作的体育教师、年轻教师进行访谈。以了解中学体育教师对中学体育课的实施的具体做法,和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对接受访谈的教师选择并采取了适当的方法获得数据:首先以学校为单位集合教师在体育部门的办公室里,以自由经松的谈话方式与教师回忆共同的经历,分享快被世人遗忘的记忆,挑战彼此之间的矛盾,表达真正的感情。其次鼓励教师评论彼此之间在教学中和实际H常生活中的体育事件,收集大部分教师的见解。再次鼓励对笔者提供的相关研究的数据进行评价,收集教师的见解。学生人数多名,包括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访谈方法:(1)在进行访谈之前,使接受访谈的教师了解本研究的目的、用途和意义,争取教师接受并无顾忌地表达真实的情感。(2)访谈于学校一间安静教室或者办公室内,每次访谈持续45至60分钟。(3)在教师的同意下采用音频录音。为了帮助消除任何对参与者的关于学校体育看法应用的顾虑,所有的老师都是口头保证机密性 和匿名。为了进一步使教师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安心,他们被邀请保留其中的磁带录音作为任何发布的数据。(4)所有的讨论被逐字转录并经到关于问题看法的综合分析。讨论的焦点主题用于组织教师们(及作为一个讨论的起点用于分析这些生成的数据)使教师的认知水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在其中的趋势)及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或生活的地方被描述得有特色,归纳总结出这些描述中与设计和实施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这些主题也包含了其他的信息(例如,有关性别差异),其他主题(如教师观念的准确性,与更广泛的研究有无相似的结果),出现在讨论中。(5)接下来讨论的报告是关于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和其中的趋势,以及体育教师信息的来源,和他们做出课程的改变,作为分析各种主题的框架。以这种方式提出和讨论,容易同相关研究(比较分析法根据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实施与体育课目标实现之间关系的观点,与相关文献和公布的资料作对比(如范立荣,2000),以及目前体育课实施和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现状与过去相比较,分析存在的共同点和差异。123结果与分析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现状的认识,通过访谈,归纳和总结出四个方面的主题探讨:体育教师针对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的下降,体育课的变化;教师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标准》目标的认识;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了解;就教师了解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对体育课教材的选择。3.1中学教师对体育课促进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的认识对学生身体健康的描述,教师们都有一致的见解。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越来越 差”,”“一届不如一届。体现在:上课无法完成规定的内容;运动难度稍有变化容易受伤;”不愿意动”的学生增多。3.1.1对中学教师上课无法完成规定内容感受的分析教师参与了对问题”您认为学生上体育课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吗?“的反映。结果表达了目前体育课不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中学的教师认为,学生要求必须上体育课,然而从初中一年级幵始,学生就围绕着中考的体育加试进行,首先要教立定跳远,跑步等必考内容,其余的时间可以换一些上课的内容。其中,年轻的教师表达出对工作较高的热情(初,指初中教师;5,持有此观点的教师数量;男,教师的性别)。初(5,男):我就是认为学生上课表现得很活跃就行了,想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参加活动。我没有想到会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当然了,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我认为学生必须首先要对上课有积极性,否则别的都是空谈。这是所有教师都应当有的态度,既,让孩子们都参加活动。对教师访谈结果,上课并没有考虑到体育课的教材能否对学生的健康有益,而是能否让学生都运动起来,想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才是上好体育课的首要因素。初(4,男):学校基本上没有活动的场地,学生人数又多,这样的上课环境不可能会对学生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换句话说,根本就上不了课,索性领着学生跑跑跳跳的,也就结束了。教师无奈于学校场地少,学生多的现状,无奈于不能实现课的计划。而老教师表达了更加无奈的态度。学生的体质呈现出”一代不如一代”的特点,其中学校的政策是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高(2,男;2,女):上世纪90年代,学校上课很正规,不仅教学计划早早地制订13出来,而且每次在上课之前教研组都幵会研讨教法,学生在上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都在上课前考查和写进教案里去了,感觉到当时体育课从领导到学生都很重视,但是现在没有这样的活动了。大家都各自主张,原来的传统不知什么时候就消失了,可能是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吧变化的。初(8男,3女):学生体质当然是下降了,上课很吃力,明显感觉到学生一代不如一代。越是重点初中,体育课越是糊弄,学校以升学考试为主,体育课巴不得都被利用来上其他文化课。应试教育虽已三令五申地提议改革,其中学生体质、体育课受到了应试教育最明显的影响。目前升学率是学校招生、赢得社会地位、和家长信任的唯一标准。当学生素质的唯一评价标准是分数时,带来的利益会让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把学生最为基础的身体健康不管不顾,即使知道学生体育课很重要,也不愿意给学生锻炼的时间,从思想上否认了体育课。导致了体育教师对待体育课,对待学生健康的无奈。3.1.2对中学教师怕学生受伤而不能增加课的难度认识的分析对学生体质担忧表现明显的证据就是,体育课难度越来越小,学生能够适应各种运动难度的变化也越来越窄。”怕受伤”几乎是所有中学都要面对,并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篮球是男生最喜欢玩的游戏,躁关节扭伤的比例也多。体育教师碍于学校强行的禁止,不得不尽可能地减少高冲撞一类的运动形式,比如篮球比赛。教师(初、高中都有)(9,男;4女):学生喜欢打篮球,但是教学生篮球一定要有组织,要保证篮球不乱飞。这样,篮球课主要是以练习个人技术,双人的传接球技术为主。至于三步上篮技术,怕学生歪脚,只有个别学生做个示范就可以了,投篮也要被禁止,因为容易砸到其他学生。 可见,篮球的这种教学(或上课)方法,无异于以篮球为轻器械的轻器械体操。这样也就限制了体育课的教材的广泛性,无异于加大了体操教材的比例。学生说法(初,6,男):上课老师教的实在没意思,不让我们打比赛。下课想玩篮球,班主任不让玩,谁带篮球就没收。因此学生表现出喜欢打篮球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做法。3”.1.3对不愿意动”的学生增多的现象的分析人体中的瘦体重被称为”活跃成分”,而脂肪被称为”不活跃的成分”。人体脂肪含量越多,就越不想动。近年来尤其在城市儿章的超重和肥胖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不活动导致的。超重学生增多也增加了体育课上”不愿意动”的学生的比例。14教师(6,男):近几年,眼看着胖孩子越来越多,虽然上体育课很积极,但是活动量稍微加大一点,时间稍微长一点,孩子们就受不了了。表现为气喘吁吁的,脸色变白,大汗淋璃,实在不敢再运动了,因此活动的时间变少了,休息的次数和时间加长了。儿童的肥胖逐年递增表现十分明显,而且递增的幅度相当大。静坐的生活方式是造成肥胖和体质差的主要原因。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是身体肥胖,无奈无法坚持,这种无法坚持的做活动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初(3,男):城市中的独生子女多,这种社会现象使孩子们被娇惯,被溺爱,渐渐地具备了自以为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且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发火,而且独处不愿意与人合作。体育课中的团队运动,即团队型的游戏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人交往的最重要的方法,但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身体接触和高碰撞,然而,为了“保障安全”,学校尽可能地会避免采用团队型的游戏授课,这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被堵住了。就学校目前的现状,体育课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不能够达成。同时, 中学体育教师无奈于体育加试的框架与应试教育带给体育被弱化的事实,只能在体育课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运动。另外,学生不能够完成课的内容,体质的下降致使教师无法采取更好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3.2中学教师对《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认识2012年,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历经了13年的改革,重新站在我国体育教育的最前沿,引领和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课程》最大的变化是由原来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目标,改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体能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目标。《课程》中增加了体能和技能的权重,正式将提高体能列入目标。我国的《体育教学大纲》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把”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作为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从而说明我国体育教育和欧美体育]一样,进入”运动教育”时代[6。体育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访谈教师回答和讨论了“您认为体育课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您认为现在的体育课内容能达成体育课目标吗?“两个问题。根据访谈纪录,答案相当不同,体育教师共列出了24项体育课目标。教师对体育课目标有更好地理解便于教师选用具有针对性15的教材,有助于教师形成有效果地教学。3.2.1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目标认识不统一按照体育教师的原话叙述,统计体育课目标的种类,以充分了解体育教师的认识。整理教师访谈对话的录音,对每个教师提及的目标都录入到SPSS系统中,统计每个目标的次数,计算不同目标次数占所有的目标的百分比。结果显示,接受访谈的所有教师共列出了 24项体育课目标,有的老师就同一个目标提及多次(见表1)。表1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应有的目标体育课的目标提及次数占所有目标的百分比%增强体质,增进健康86.1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楚持锻炼的习惯77.8培养道德意志品质69.4促进身心健全发展61.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55.6掌握体育知识47.2学习运动技术27.8提高运动技能水平13.9按提到的次数排列依次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86”.1%)、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77.8%)、”培养道德意志品质”(69”.4%)、促进身心健全发展”(61”.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55.6%)、”掌握体育知识”(47.2%)、”学习运动技术”(27”.8%)、提高运动技能水平”(13.9%),可见,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目标放在第一位,终身体育放在第二位,而排列在最后的是运动技术的传习和技能的提高。可见,教师把选择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认识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却把传习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放在最后,说明了体育教师想表达体育课的目标不应当放在运动技能的提高上,应当首先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地参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教师也潜意识地认为,运动技术和技能不应当是体育课的重点,应当通过运动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把增强学生健康主线贯穿于体育课中。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则可以促进学生规律参与运动,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3.2.2中学教师对体育目标的认识不全面、极其分散“教师认为的体育课目标”问题的统计得出,在首选目标中,”增强体质,增进健16康”排列在第一,选择的比例居多。但是其余目标的选择人数均比较分散,同一目标认 同的比例不高。如在次选目标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标也只有6个人(共25人)认同,其余目标的选择人数也均在3以下。可见,体育课目标认识上表现为不统一、不集中。身心健全发展其实包括了增强体质,及”培养道德意志品质”,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把”培养道德意志品质”提升到健康的范围内,因此,说明了一部分教师对体育目标的认识不全面。据访谈对体育课目标原话的统计,有17项目标每一项均只有不超过3个的选择次数。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目标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目标描述分散、混乱。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目标的认识涉及到多个方面,体现了对体育课目标了解的不清晰,把握不准确。表现在:将体育的功能与目标混靖,如娱乐、交往等;将考核作为了目标,如中考体育加试等;课外体育训练的目标也被列入体育课目标中,如输送人才等;将水平目标列入了体育课目标中,如学会一两项运动项目;与其他目标相混淆,如全面发展、传授教学内容等等。3.2.3对体育课内容达成体育课目标的认可有14个人认为体育课内容完全不能达成体育课目标,有6个人认为能达成70%的目标,除此外,其次按达成目标的百分比的选择,均不超过4个人。同时也显示,内容达成目标的百分比范围十分宽泛,基本上每十个百分位点都有人选择。说明体育教师不能肯定体育课内容的有效性,不能有效地安排体育课内容,也不知道如何达成体育课的目标。3.2.4影响体育课因素的分析在对”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因素”回答中,”体育课目标明确”被选择为影响教师上好体育课的最主要的因素。而”体育课最先应当解决问题”的回答中,”体育课目标明 确”依然是教师上好体育课的最主要的因素。说明体育课目标明确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准确把握体育课目标是上好体育课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国外大部分文献将通过学校体育课干预学生体育活动关系到5个方面:课的目标、教师培训、教育材料、改变学校一天的活动形式,及运动设备的易得性。从访谈的结果统计,中学教师没有形成体育课目标的统一认识,势必影响了体育课目标的实现。3.2.5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知当问及”你知道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吗?“答案均有所不同。大部分老师都17听说过,有少数的老师比较了解,还有少数的老师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已经出版了2012年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老师认为,现在的体育课没有达成目标,而且目标制定得比较盲目。因为体育课程标准没有确切地指明学校体育课应当怎么做。最重要的是,目前高中的学生仍然是以适合儿童的最基本的体育课内容上课。3.3对体育课教材的选择的认识教师回答了“你上课都用了哪些教材,为什么?”的问题。随后,学生回答了“你怎样看待中考体育加试”的问题。3.3.1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据教师反应,中考体育加试的内容一改再改。学校不仅要在体育课中教学生中考的内容,甚至在课外活动时间里也安排学生进行练习。学生普遍反应,在初三体育加试前,共进行了每周4次,3个月的集体练习。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确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较明显地感觉到了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学生(初,2,女):要不是体育加试我也不练习,我以前经常咳嗽,一到冬天更难受了,害怕一参加体育活动坚持不下去,没有想到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没有出现像以 前那样跑两步就喘得厉害的现象。而且腿也有劲了,身上也有劲了。学生表达了体育活动对健康的重要信息,亲身经历了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了健康。同时,学生也表达了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学生(初,1,男;2,女):我体型胖,想活动活动减肥,可是妈妈管得很严,不让我去活动。妈妈就是因为体育加试才和我来运动场活动,可是不知道锻炼的方法,只能跑跑步,然后就回家了。体育加试一结束妈妈又管住我,不让我玩了。可以看出,一方面家长普遍存在着对应试教育的敬畏,即使在认为与学习发生冲突时,也努力让孩子提高体育成绩。另一方面,家长不知道怎样来辅导孩子锻炼身体,只知道体育就是跑跑跳跳,除了跑步就没有别的了。家长们更关心孩子的体育成绩,而不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获得健康,在家长看来,练习中考的运动项目是为了不影响中考总分,并不是为了健康。陈海燕,汪流等[2”对合肥市中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学校、家庭、社区在组织学生校外体育活动上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高中的老师的访谈,显示出,高中老师很羡慕山东高考体育加试的作法。高(3,男;1,女):学生一上高三,学校就本着安全、不受伤的思想,不让学生18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班主任负责把操场上打篮球的学生赶回到教室里去,因为怕学生受伤没法向家长交代。另外绝大部分学生也不愿意参加任何的体育活动,唯一的身体活动就是在操场上的散步。上课间操时学生赶紧将手里的单词本或古诗书放进口袋里,课间操一结束,第一时间就是掏出来接着背诵。高中三年级基本上与体育隔绝了,真羡慕山东的高考体育加试,这样学生还可以锻炼锻炼身体。可见,如果将高考体育加试列入总分,可能会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难 道只有这样,学校的领导、家长、参加高考的学生才能重视到体育吗?3.3.2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影响的认识学校体育具有健身、娱乐、竞技特点,不可避免地存在伤害事故事件,这种侵害同时也具有客观性、隐蔽性、瞬间性、项目性、原因多样性和处理事故复杂性的特点。教育部于2002年6月25円以规章的形式正式颁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伤害事故作了如下界定: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了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还定义为: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损伤与伤害事故资料表明球类运动是最易造成损伤的项目,占总损伤的45%,且以踝、膝关节扭伤为主,占扭伤总数的82%。有统计表明就发生事故的时间而言,体育课教学中占15.4%,比赛中占29.1%,课外活动中占54.5%。由于体育场地器材滞后引起的伤害事故,占体育课堂损伤之首,约占损伤总数的60%以上。同时法律和保险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学校和授课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访谈也表明,体育课中出现伤害事故是学校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体育教师除了上课夕卜,所负担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看管好课外活动中正在活动的孩子们。然而,课堂上相对较为安全的教材的使用也将会被考虑。3.3.3目前学校体育课常用的教材3.3.3.1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对访谈的分析得知:初中学校普遍开展的有跳远、实心球、短跑、长跑、轻器械体操、队列、太极拳、篮球和足球。偶尔采用的教材有武术、身体素质训练、健美操、体 育舞蹈;羽毛球、兵兵球、以及毽球。高中学校普遍幵展的有篮球和足球。因此可见,以前在教学大纲中常见的运动项目如铅球、跳高、单杠、双杠没有被选择,而以前不常见的运动,如体育舞蹈、毽球进入了课堂,说明体育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3.3.3.2体育课内容的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是以笔答的方式进行的,学生和教师在一张白纸一写下在体育课是轻历过的所有运动或运动项目。收回了共69份答案。通过统计得出,在初中学体育课上选择最多的内容是”队列练习”(73.5%),其次”篮球”(64.7%),然后是”短跑”(61.8%)、“长跑”(58”.8%)、广播体操”(58.8%)、”太极拳”(58.8%)。”队列练习”、”广播体操”和”太极拳”均属于无器械的体操类运动。结果显示了初中学体育课教材的导向偏向于无器械的体操类运动,教材类型单调,教材体系不健全。在田径类运动项目中,上得最少的项目是”铅球”(0%)及”跳高”(5.9%);在体操类项目中,”单杠”(5”.9%)、跳马”(5.9%)、”跳箱”(5.9%)、”双杠”(2.9%),”轻器械体操”(11.8%)选择也很少;球类项目中”排球”(20.6%)选择的最少;在体操类项目中,”民族舞”(8”.8%)和现代舞”(2.9%)选择的最少。邯郝市第一中学是全市的重点高中,只有几个班的初中生。通过访谈高中的学生,了解到了这里的一中初中班的体育课教材的选用情况。学生(高,4男;1女):特别羡慕初中生的体育课,他们上课有跳马、跳箱、舞蹈,还有各种球类的比赛,真热闹啊。我初中没有学过,要是我初中也学了这些内容就好了。学生表达了对器械体操强烈的愿望,没有让学生尝试克服害怕和困难,也是体育课的一个失败。另外,教高中的教师特别清楚初中学生的体育课应当上些什么。 高(6,男;2,女):给高中的学生上课非常吃力,真不知道学生在小学和初中上没上体育课。高中学生最缺少运动能力了,如果他们在初中能接受较好的各种运动经历就会大不一样。其中障碍跑,器械体操,学生喜欢上,为什么不上呢?高中教师一且教初中体育,就更加明白初中体育课如何上,选择教材会更加合适于学生的运动能力的提高。目前选择最少的各类运动都是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重点强调的,和体育课上得最多的内容,尤其是像”铅球”、”器械体操”和”民族舞”,相比较现在变成了上得最少的内容了。一般认为,学校体育课教材体系不能随着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而随意变动,体育课教材应当是被证实了的,长时期内固定下来的,是比较稳定的。但是结果却与《教学大纲》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说明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教材体系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因此需要对各类运动和运动项目进行价值分析,构建与体育课目标相一致的体育课教材体系。203.4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了解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在许多文献中被列为与体育课相联系的指标。将对教师的访谈精确地生成数据,与出版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以综合评价体育教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包括了(1)教师对于年轻人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了解及理解,即对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的理解。因为鼓励学生终生参与体育活动,始终被认为是体育老师这个职业的目的。(2)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信息的出处,这往往涉及到为什么要给学生上体育课的问题。(3)与全国或全国其他地区的相关数据作对比,了解那鄭市学生对体育爱好和兴趣的目标达成的程度。3.4.1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了解 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水平和频率的回答是对问题”学生们课外体育活动在做什么?”的反映,以及”您认为您的学生有多少人参与在闲暇时间的运动和体育活动?”。答案是相当不同的。3.4.1.1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的估计一些年青的教师认为”“,初中的学生有很多参加了外面的办的体育培训班。教师(6,男;4,女):随着外面的培训班的增多,学生到外面学习的也增多了,尤其是在暑假和周末的时间里,据了解,大约有3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过课外的培训班。然而,在周一到周五的上课时间能坚持去培训班的却不多,学生以学习为主,如果学校不组织课外活动,学生自愿参加的基本上不足10%。适合女孩子的体育活动则更少,一般以舞蹈为主。大多数的老师,表达了同一个观点,如果要按每周规律的基础上参加体育活动,这个比例大约不到10%。对有课外专业运动训练的学校,教师认为没有影响到其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初(2,男):在我看来,除了那些体育特招的学生,这些人数很少。我不认为有超过30人(总650人)。在我们学校的初中生进行任何有规律的活动,这大概在15%以下的水平。在没有课外专业运动训练的学校,教师认为更少。教师(5,男):我猜初中不足10%,高中因为有组织,比如一中,参加的人数会多点,有25%或更低。女生则更低,可能不足20%。高中三年级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更少。21高(2,女):高中三年级是关键的一年,上至领导下到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希望能减少活动的时间,专心于文化课的学习上去。参加的人数更少,可能也就在10%-15%之间。教师表达了学校出面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愿望。认为,学校的态度是影响 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关键因素。陈海燕,汪流等对合肥市中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市中学生经常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占23.9%,与本研究有相似的结果。3.4.1.2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了解教师们表达了喜欢运动的孩子参加多种运动项目,而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则什么运动方式也不参加的两个极端。认为,少数高度活跃的学生为一个极端,而高度不活跃于更大群体的学生位于另一端。高(4,男):在我看来,很少比例的学生有长时间的运动,以及参加了不止一个运动项目。他们会踢足球、打篮球、兵兵球和羽毛球但他们绝对是少数派。其中的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参加多个项目的活动。初(6,男):这些学生可能会每天都去活动或周末去活动,而很多人都不去参加。这些能活动的学生太少了,非常少。老师指出,体育活动明显有性别倾向的,男孩们更喜欢团队运动,而和女孩则表现为对体育活动的淡漠。初(女,3):总的来说,在这个学校里上学的女孩,在学校之外她们参加的活动类型非常少。一些学生,我知道要参加的是舞蹈班、国标舞或者健身操。初(女,4):我想说平均说,女孩大约每星期最多活动一个小时,也根本不存在有高比例人数参加活动。我肯定会说一个(小时)对于女孩来说已经是够了。我想说大约5%的女孩参加(体育和体育活动),已经是最高比例了。男孩参与的形式大多是篮球。当被问及他们运动的类型或形式,初中和高中的男生都承认在他们的闲暇时间内参与了篮球。很多的教师纷纷强调,他们所看到的主要的运动尤其在那些男生中就是篮球。而在高中,男生喜欢参与踢足球的比例也很高。高(4,男):篮球的场地一到下课和节假R被全部占满了。足球是全球第一大运动, 场地也不受太多的限制,在高中,足球是主要的,再就是关于体能的。男孩子也很注重体能的发展。一些教师表达了他们的观点,青少年参与的活动类型显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广度。虽然大多数教师认为,和以前相比,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是直线下降的,并且各年代也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也有一些人则认为和以前相比,学生参与了更灵活的活动22类型。初(2,男):我们也有个别男孩非常喜欢轮滑,及骑自行车。初(4,女):游泳是男孩和女孩都喜欢的运动,但大都以娱乐为主,没有人是以锻炼为主。在回应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类型和趋势的问题,不同学校的老师之间很明显的存在差异。较多的教师倾向于更加悲观的观点,一些老教师认为,和前一代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参加的活动形式更少。只有少数的教师有比较乐观的看法。两者意见一致在于,学生参与了更加广泛和多样性的活动。换句话说,学生参与活动的类型已转向更少的竞争,和更多娱乐型的活动,他们更愿意和朋友一起活动。特别指出,初中的学生更偏向于娱乐目的的活动,而高中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参与了“健康和健身”的活动。学生(初,3男)看法:我打篮球就是为了娱乐,玩篮球很高兴。学生(高,3男)看法:我想说,我喜欢去那(健身房/举重室)参加活动,练力量可以锻炼体能,我专门办了年卡去的。的确,通过访谈感觉到年青人课外体育活动向更多的娱乐,形成生活方式的运动。3.4.1.3老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看法比较年长的在职体育教师颇有感触:这么多年来,隐含了大量学生参加活动的”黄金时代”。老教师认为,以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多是与学校的体育环境有关。初(2,男;1,女):以前那鄭市体委是单独的机构,每年都举办包括每年两次的 邯郭市运动会、篮球、足球等各种运动项目的比赛。而且我们还经常带队参加其他学校的邀请赛,学校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被学校视为非常重要的活动。学校各个年级之间也有各种运动项目的比赛,很多学生为了参加比赛而认真锻炼。学生受到以前的市、地区、校间的比赛的关系,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初(2,男;1,女):学生经常观看在学校举办的那都市教工的比赛,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比赛,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高(2,男;1,女):现在我已经教学近30年,这期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景己经改变了近100%。当我第一次开始教学,在11年级的100名学生能期望有80名学生参与,或作为运动的代表参加课外体育训练,及班上自己组织的体育活动包括了足球、篮球、兵兵球,甚至100米对抗赛、铅球对抗赛、迎新生长跑比赛等等。因为这些孩子,很热衷于玩,我们有大量的孩子想玩。渐渐地,事情发生了变23化,戏剧性地改变发生于20世纪初到2005年前,孩子们失去了运动的兴趣,用做其他事情占领,有他们喜欢和想做的一些事情。可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非常喜欢的,受到体育环境的影响。当政策和环境发生变化,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的变化恰恰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范立仁、顾美蓉等[28]对全国的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显示,我国约有86%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3.4.2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信息的反应当涉及到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参加了课外体育活动?“时,相当一部分教师很困难地回答了提问。而恰恰是高中的体育教师能够较容易地作出回答。初中教师在很大程 度上回答的是”因为我不知道他们在学校外做什么”。教师主要是以非正式观察和与学生的对话中产生的印象。年长的教师的回答,多是根据个人的经验作为基准,也含蓄地评估学生在体育和闲暇生活方式的变化。高(2,男;1,女):不同年代的孩子反应了不同的成长方式。如果回到10—15年以前,学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的态度。我们没有诸如电脑、游戏机、电车、汽车等现代化的产品。我认为孩子们感知的闲暇时间现在是完全不同于那些10—15年前的学生,因为我们没有这些东西占据我们的时间。学生们利用时间出去玩足球、篮球、练习长跑,你能说上的运动我们都做了。但现在,孩子们有许多其他事情分散他们远离了自己积极的生活方式。年长的教师感慨于现代化的产品占据了学生们的闲暇时间,剥夺了学生们身体活动的机会。更加感慨体育课可用的教材大大减少,学生在课外参加的活动也并没有被列入到体育课的教材中。初(2,男;1,女):以前的体育课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不仅有单、双杠、跳箱,还有铅球、标枪等,下课后学生还可以在器械上练习。现在这些教材也不用了,学生在外面学的跆拳道、轮滑也没有应用到体育课上。中俄小学生足球赛后,地坛小学校长就感慨,由于怕孩子受伤,怕家长投诉,学校内的很多体育课内容已经取消,一些体育设施都当废品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们输场球就再正常不过了。他认为是我国的应试教育害了孩子们。另外,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提出了担忧:我国小学四年级体育课,幵课不足率达到56.5%,初中二年级体育课,开课不足率达到了76%,31.6%的四年级,和83.5%的初中二年级,学校不组织课外体育24活动[29]。 年轻的老师表达了不能估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认为学校空有”阳光体育”的号召,没有实际行为,中学仍然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水平的标准。在外面参加各种体育培训班的学生大都在双休日时参加,参加各种比赛如拉丁舞比赛、跆拳道比赛等也是以个人的名义报名参赛的。同时年轻的教师也认为,学生在校外参加的活动很难做为体育课教材。就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目标,教师并没有表达出学生可以独立地参加锻炼的能力。即通过对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体育课也没有影响到课外体育活动,也就没有达成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终身体育能力和习惯的目标。3.4.3邯郸市学生对体育爱好和兴趣的目标达成的程度与全国或全国其他地区的相关数据作对比,了解邯郸市学生对体育爱好和兴趣的目标达成的程度。黄德春,叶丹等?对安徽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其他关于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报告大多都显现出消极的结果。也有不同观点的文献报告。马林[31]对兰州市的中小学生调查发现体育参与率高达96.4%,而且有50%的中小学生周活动次数在3次以上,约有46.4%的学生活动持续时间在40分钟以上。而且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组织与安排、场地器材现状、活动内容与安排、活动时间能否保证的满意度均超过50%。这样看来,邯郸市的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兰州市相比真是差得太远了。25 3.10、智能视觉监控中活动目标检测的意义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往往需要检测被监控场景内的活动目标,但是由人来执行这种长期的监测,既枯燥又浪费人力,有时也不一定可靠。所以在监控中引入计算机完成活动目标的自动检测,当发现异常情况时系统自动报警,并启动录像功能的智能视觉监控系统应运而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监控人员的劳动强度,克服了可能的人为失误,在节省大量存储空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存储数据的有效性。智能视觉监控技术的研究不但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从底层原始视频数据得到高层的语义理解,而智能视觉监控的研究正是紧紧围绕这个基本问题,研究范围不是仅局限于某个特定问题,而是涉及到计算机视觉中从底层到高层的许多基本问题。因此,该研究的成果对计算机视觉中其他研究领域有重要借鉴意义。活动目标检测作为智能监控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具有其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活动目标检测最基本的要求是检测出视频序列图像内部的人或2物有无运动发生,较高的要求是检测出运动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如果存在满足特定位置和方向条件的运动物体,就提供报警。活动目标检测已成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本课题旨在研究智能视觉监控系统中对活动目标的检测算法,这对于智能视觉监控系统的实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11、研究意义 企业通过兼并与收购的方式来扩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式,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通过兼并了其市场中主要的竞争对手而成为某领域内的巨头。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仅仅靠内部的扩张而成长起来。”然而现实中,并购活动的数量虽然明显增长,但失败的比率也很大。一些国外著名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根据全球范围内的并购案例研究,只有1/3的并购是成功的,而有剩下的都是失败的1。在国外,美国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曾详细分析了1972~1983年间英美两国大型企业的116项收购案例,根据1986年的财务数据分析显示,只有23%的收购带来收益,而失败率却高达61%,另外16%成败未定2。王理于2001年针对中国的并购案例分析了我国1997上市公司并购后的并购绩效,结果显示失败率达80%3。某种意义上来说,目标企业的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并购的结果,因而对于目标企业选择的分析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按照流程,通常可将并购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购前准备阶段、并购实施阶段、并购后整合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是紧密联系且至关重要的,无论哪个阶段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最终的并购,甚至导致并购的失败。对于并购前的准备阶段,主要的原则是明确企业自身战略,识别和选择目标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等,因此并购前准备阶段的失败主要是没有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目标企业选择的合适与否在这一阶段的体现也是最为明显的,同时也对后续的阶段有着重大的影响。并购实施阶段主要是设计和实施并购方案,如果在这一阶段出现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使得在双方谈判方案和实施方案时出现 矛盾和困难,因而导致并购活动无法继续进行。并购后的整合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第2页,共32页个阶段,很多并购案例都是在后期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使得并购活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事实上,很大程度上,无法整合的原因是因为被并购企业的文化与并购企业的文化不相适应、无法融合。这也就说明,还是在选择目标企业时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衡量,整合不好也可以归咎为目标企业选择的不当。由此可见,针对目标企业选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次并购活动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目标企业的选择是否成功。本文主要就是对这一关键环节进行研究,通过中粮并购蒙牛的案例,对战略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和企业价值评估进行分析,以得出战略并购中选择被并购企业的一些启示。4、研究目的4.1、研究目的情感教育研究并不是新题目,但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方面,集中于知识渗透角度,目的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正如叶澜教授指出的:”有不少教育论著作中也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这里,对情感的重视,实际上只是把它作为服务于学习的手段。”本文希望达成的目标是:在语文教学领域,借助多种手段,通过多方位的情感渗透,使学生不仅仅在语文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成绩,更要在个人的情感个性心理等方面有健康发展。 4.2、能源教育的内涵及目的目前,教育界对能源教育尚未达成确切的定义。一般地说,能源教育是指关于能源及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教育,它是基于在正确理解能源这个自然概念的同时,理解能源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并找出其解决方向的教育[28]。其基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够积极地关心能源及环境问题,提高能源意识;理解能源的基本含义;认识能源的有限性和节能的必要性,树立节能观念;认识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正确理解和把握能源及环境问题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养成科学地处理能源及环境问题的实践态度以及对能源问题的自我价值判断能力和意志决定能力,树立与环境相协调的合理的生活方式,并采取积极行动,协同共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9]。4.3、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探讨幼儿园性教育对幼儿、家庭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以此说明幼儿园性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在研究现场亲历幼儿的性好奇与性提问,设计出一份性教育实施方案,在课堂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对性的好奇和其他相关问题,借由方案实施来了解幼儿在接受性教育之后的影响与改变的情形,期盼通过性教育活动可以增进幼儿对性的认识与了解,减少成长的困惑与烦恼,更希望能使他们学会愿意爱与尊重他人。(二)研究意义理论上,通过对幼儿园性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幼儿园 性教育相关理论研究,丰富幼儿健康教育理论,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更为坚3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的基础。实践上,本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思路,对幼儿园的性教育的实践给予关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幼儿园性教育的重要性并初步发展出一套性教育的实施方案,以此引起家长及教师对幼儿性教育问题的注意和思考,也有利于了解幼儿接受性教育之后的影响与改变情况,为今后幼儿园开展性教育活动提供借鉴和指导依据。4.4、阅读教学的整合实施目的如上十个方面的整合,所要达到的实质目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阅读整合而获得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性任务,语言能力的增强和提高,是高中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因为语言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能力,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审美能力和语文探究能力,都是以语言能力为基础的。不仅如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等,都要以语言能力的具备为基础。语言能力主要展开为五个方面,一是语言敏感能力,即对语言的灵敏感觉能力,这是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理解任何文本、事物的奠基能力;二是语言体验能力;三是语言理解能力。四是语言积累能力,五是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教学实施对语言积淀的整合,就是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和语境中去整合生成如上五个方面的语言能力。二是通过阅读整合而促使语文能力获得个性的发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展开的,对学生来讲,初中语文学习已经使学生初步具备了相应的语文能力,包括一定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审美能力、语言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学习,就是要在初中所获得的基础能力基础上,对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审美能力、语文探究能力予以个性化的提升,所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促进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整合,使之朝着个性化、人格化方向发展。三是通过阅读整合而使人文精神获得奠基。人文精神,首先是指使人成为人的个体精神,使人成为人的个体精神包括人的独立、人的自主、人的主体性、人的自信、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文精神还指使人成为人的社会精神:使人成为人的社会精神包括自由、人道、平等、公正等精神内容。人文精神还指使人成为公民的公民精神,使人成为公民的公民精神,包括权利、义务、责任精神。而使人成为人的个体精神、社会精神和公民精神,此三者合起来,就是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这种性质和内涵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亦是高中语文学习所应该实现的重要目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激发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吸取积累而予以人文精神方面的整合,使之成为初步具有求真、创美、扬善能力的人。四是通过阅读整合而使人格品质、道德精神获得发展,从而增强学习的自60我责任感,初步具备为人的道德责任能力,成为生活的道德作为者。概括如上几个方面的内容,语文阅读教学对整合之课程目标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即通过对阅读积累的个性化、人格化的整合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养、教养、能力。4.5、部分:研究的目的、方法与意义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的”活动建议”栏目为研究对象。2.2研究目的从课程的角度来看,《标准》中”活动建议”的设置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本研究以相关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为基础支撑,以“活动建议”为研究对象,结合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深入挖掘和分析”活动建议”中所蕴涵的课程价值,研究”活动建议”在教学中的有效设计和实施,进一步更加全面地理解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涵,深刻领悟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重视生物教学中各种活动的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勺飞石耳哎夕味片之土名‘J卜沪!/bJJ/‘、,飞1亡献件~.夕l碑尸、n刃、,‘八通过查阅研究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相关文献以及活动教学等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丰富的可借鉴的相关文献资料。2.3.2理论研究法从课程及教学角度,对”活动建议”设置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进行探究,以挖掘”活动建议”体现的课程价值,研究”活动建议”的内涵、类型及设计和实从而探讨在实际教学,}刁”活动建议”相关内容的选择。2.4研究意义本人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进行侧卜究的上要意义在于:是通陕西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甲..口国困,...过阐述”活动建议”设置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分析其中所蕴涵的课程价值体现,对解读《标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以进一步全面理解高中生物课程的内涵,深刻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重视在教学中各种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二是为一线 的生物教师提供与新课程教学活动变革相适应的理念建构和操作示范;三是结合高中生物新教材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希望给广大生物教师就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组织实施”活动建议”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第二部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的内涵研究4.6、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目前,以DCS为代表的底层自动化和以ERP为代表的管理系统在我国普及速度较快。但也使得我国工业企业的信息孤岛和缺损环链现象尤为突出。制造执行系统MES强调管理层与底层之间的沟通与执行,将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进行集成,包括生产数据采集、传输与管理、产品质量跟踪与动态成本控制,在线质量监控与管理,在线优化调度,实现制造产品全程跟踪,实现闭环。MES是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连接上层生产计划与底层工业控制之间的桥梁,MES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率、改善制造过程管理,使得传统生产管理黑箱作业透明化,有助于找到任何影响产品质量和成本问题所在,提高了计划的实时性和灵活性,改善了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同时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2提高企业效益具有积极意义。制造执行系统是企业信息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有关MES实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的广泛关注,那么中国企业管理需要怎样的MES?如何实施MES?这些都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促使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加快,提高企业的 管理水平,适应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国内有许多厂家开始实施了MES,有很多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对当前我国企业现状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通过深入分析MES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具体企业中的应用,从实施的策略和实施过程中各个活动方面进行切入,为我国企业实施MES提供参考,进行该课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非常显著。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但并不表明中国己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借助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强基础管理素质,提升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己成为业界共识。MES是处于计划层和车间层操作控制系统SFC之间的执行层,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实施信息化系统是关系到信息化是否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经统计,如果以按期、按预算达到预期使用效果作为标准,信息化在国的国内外成功率很低。显然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释失败现象和指导MES的实践活动。因此研究MES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使用意义,同时为企业实施MES提供参考。4.7、活动任务具有目的性、合作性与可操作性这是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的第二个环节。通过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有哪一些收获,必须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案中体现出来。没有对综合性学习活动任务做出预先的设想,也就不知道这样的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会把学生带往何处,有没有收获,能够有什么样的收获,有多大的收获。语文综 合性学习活动的任务要有目的性、合作性与可操作性。对于大多数老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其活动任务都具有目的性,也有很多的方案其活动任务目的性强、够明确。但是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不能说明其也具有合作性和可操作性。如《立体的诗,凝固的画——说不尽的桥》活动方案中的任务”1、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桥的资料,了解桥的一般知识。(课外两天)2、根据本小组成员的29兴趣、特长和现有的资料内容,确定一个研究主题。(课外两天)3、根据研究主题的要求,进行更深入的资料查询、有条件的可以开展社会调查或访问专家等,并对资料进行提炼、分析、编辑。(课外三天)4、总结对研究主题的感悟并用多种文学样式来表达。(课外三天)5、把研究成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三天)”要完成这样的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外就需要十三天时间。再加上课内活动的三课时。要去实施这样的一个活动是难以想象的,这样的活动方案虽然好但是操作起来是丰常困难的。4.8、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论文研究目的(1)重申和重新深刻认识体育课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终身体育能力和习惯,为广大中学体育教师明确体育课的目标提供理论支持。(2)全面了解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内容的选择与体育课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丰富体育课实践理论。2(3)确切地了解中学生对现在体育课的看法和希望,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启示。(4)了解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的现状,为提高中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 (1)目标引领内容,只有明确认识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才能发掘出适合中学生的体育内容。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有关于《中学体育与健康标准》认识的深度访谈,归纳教师对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程度,定性分析中学体育教师对中学体育课程的熟悉程度。为教育部门就体育课目标的贯彻途径和贯彻程度的了解,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数据支持。(2)体育课内容是达到体育课目标的直接最重要的途径,通过研究希望提高对体育教师上体育课的评价。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有关于体育课内容及教学过程的深度访谈,归纳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从实践的角度具体描述体育课;充分解释和剖析体育课教师对体育课内容选择的各种原因,为提高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做充分研究。(3)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是通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来体现的,通过研究期望选择体育课教材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相联系。通过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活动类型、时间安排的现状,可为进一步加快我国中学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的改革提供证据。实践意义:(1)学生体质多年来一路下滑,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剌激身体活动的参与水平,为学生能采取提高动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实践性的参考和指导。(2)总结中学体育教师如何理解和贯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如何在教学中实践的观点,归纳出教师对终身体育的理解。促进中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的融合,及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不仅对中学生当前的健康状况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其今后一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改进健康教育和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3)促进学生体育课内、课外、社区体育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对待和参与体育课安排的活动,为体育课达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提供体育环境支持。31文献综述1.1对体育教育(PhysicalEducation,PE)概念和目标的界定在我国,体育一词有两种解释。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育一词是这样解释的:(1)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2)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政、击剑、自行车等各种项目。其中在教育范畴中体育是Physicaleducation,也称体育教育。本论文中采用的正是教育范畴的体育,称为体育。体育的本质在我国争论已久,焦点在于体育是否身体教育。如韩丹在论文”论体育就是身体教育”,认为体育的本质就是身体教育,从德语、円语、法语等史料考证体育的术语,解释了体育的本质就是身体教育[5]。而崔颖波的论文”论‘体育’不是‘身体教育’”从体育的目标的变化论述了发展的演变,经历了“身体教育”、”通过运动进行的教育”和”运动教育”三个阶段,我国目前处于”运动教育”的阶段[63。崔颖波通过考证我国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发现,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一直把”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作为”体育”的目标之一我国1987年的全F1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写到,使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方法,以适应终生锻炼身体和生活娱乐的需要——”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中的一部分;培养学生为 祖国而自觉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部分。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课程基本理念”;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课程目标”。学校体育目标是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引起政府为适应国民锻炼身体,消遣娱乐需要的要求,把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一部分而制定的。崔颖波论证了我国目前是”运动教育”阶段,此目标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联系在一起,提供给学生今后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是作为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阶段,作为终身体育的一部分。不仅在中国,在円本和美国的许多国家都已进入了“运动教育”的阶段。国外研究PhysicalEducation(PE)定义为:关于学校的常规及饮食,体力活动,4运动和竞赛的制度,是综合的健康管理和实践,即学生如何通过能力、自我技巧管理和支配健康和生活方式[7]。因此,体育教育和运动实践被大量研究,如,Ennis分析体育教育在美国多元文化城市人口中化解冲突及促进社会责任中的作用。法国研究者以体育课方式为有健康隐患的人群(如高水平的BMI、低水平的体力活动)提供规律的身体活动过程和策略研究[“。韩丹在文章中提供了1999年11月,由国际体育组织筹办的一次世界体育高级会议形成的《为各国政府部长行动提供的柏林备忘录》提出的话:”所有的儿童都有权:①保持健康的最高水平;②获得体智两方面自由发展的义务初等教育;③得到休息和娱乐,游戏和休养。”可见,”每个国家都应当提供唯一全面的形式来帮助所有 的青少年儿童学习终身运动所必需的常识和技能。”终身体育目前已被许多国家认可的学校体育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Sport作为了体育教育的手段,尤其其团体运动项目,同时也作为了学生要达到的Sport能力和习惯的目的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的目标是身心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方法和习惯。1.2我国关于学校体育的观点我国自提出”快乐体育”的改革方向,学生体质下降的事实等诸多因素引发了对体育教育的批判。如传统体育教学屮体育教师的绝对地位使得学生失去主动学生的过程;师生对教材内容的缺乏批判,反思,教学失去创新性;教学形式单调,内容空洞,缺乏生命力。新课程改革后,文章批判的角度偏向于教师对新课标的误区及理解的偏差。如学生”放羊式”学习。教师服从学生和学校的意愿,以看孩子为目的,而不是以完成体育教学为目的的安全为主的策略等等。目前此类文章多见于硕士论文,有较为共同的观点: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缺乏为第一位原因,其次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缺乏整体改革思想等等。同时也提出了改善学校物质条件、完善学校体育立法、尽快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改革目标等措施。我国学者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文章颇多,关于理论方面的文章集中于以下几种观点:(1)终身体育的观点看学校体育。如养成锻炼习惯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的观点,认为在学校体育中,坚持进行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中心环节;通过养成教育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指导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健身方案陈綺也从终身体育的视角深入分析苏州市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证苏州市市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共得出9条结论,不仅提出了对终身体育的理 解,也从培养终身体育的目标为思考的角度,提出积极尝试新的有利培养学生体育兴趣、5习惯和能力的各学段的体育组织形式;把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以及体育教师要成为积极应对终身体育思想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者、管理者,保证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2)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如黄德春等对巢湖市中学体育现状调查指出,巢湖市中学体育中还存在着女教师比例较小;学历和职称结构城乡发展不均衡;场地器材缺乏;授课内容体系还与新《课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体育课虽然比较正常,但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不理想等问题。由此提出若干条对策性建议。这一类的文章基本上是沿用这样的思路。(3)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学法的角度的观点。比如李春汇认为”2],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技能和合作道德教育。为实现教育目标,采取的教育策略是:努力克服影响合作的不良意识,坚持以合作教学方式为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机会,JH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贺文明[“]论述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仍然处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目标还停留在传授”运动技能”上,定向运动作为一项具有极强的健身性、趣味性、知识性和竞技性的新兴运动项目,其开展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作用。(4)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如毛振明”认为建立模式的依据是”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提出了体育教学中的5种规律和对应的13种教学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阐明体育教学模式建立的依据问题和现有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问题。认为应以”建立依据”、”建 立稳定性”、”建立操作性”、”建立特性”、”明确适应范围”、”明确效果评价”作为研究建立体育教学模式的视角。赵立”“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的构建理论进行了探讨得出,体育教学目标是确定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根据。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是相对”低级”的教学模式,以主体性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是相对”高级”的教学模式。张兆斌,窦晓宁_对比分析了美中两国的学校体育中的常见教学模式,指出美国体育教学模式有竞技体育教学模式、健身体育教育模式、社会责任教育模式和学科联合教育模式,并分析其特点。同时列举中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反映认知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负荷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技能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情感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交往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其它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认为:美国教学模式针对性强,兼具理论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这是其超越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论文或描述或对比或论6证,从各方面都详细地分析,总结,说明了众多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归纳了很空贵的经验。不足之处在于,几乎所有的理论性的论文都没有对所提出的建议或策略给予实验旳研究以确认是否提出的建议真的能解决论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即使是归纳性的论文,如教学模式,也没有说出哪一种更优或哪一种更适合于什么情况,在归纳总结的层面上论述较多。关于实践方面的文章相比理论的要少得多。如分层次教学的应用是经常被用来写的,但通过实验获得的结果也较少。如,马冬花[‘7]运用实验比较的方法,通过在体育课 上实施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组别的教学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教学,证明了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增强困难生对上体育课的自信心有着显著的效果。梁月红?对建立的体育课与健康理论相融合的新型”体育-健康课程模式”的实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过”体育-健康课程模式”指导的学生明显比实验前及没有参加实验的学生拥有更健康的生活形态,能更好地根据所学的”体育-健康”知识优化实际生活。高校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融合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另外还有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实施教学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的结果具有更强的可靠性,而对于同一次根据构成教师每天的教学内容及使学生对他们的课程产生兴趣。仅仅有小部分的教师是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来获得的教学内容。同时KenGreen也研究了年长的教龄长的教师喜欢教授以传统项目为主要的内容,而年轻的教师则更偏爱与面向学生生活方式活动趋势的意识。在研究中,许多老师评论适应体育课程的并且有利于学生的闲暇体育方式。很明显,许多体育教育部门在中学阶段通过添加数量,已经更正他们的体育课程,不仅更加匹配年青人的体育爱好,而且同等重要的是能够充分的满足年青人的需要。因此,身体活动的选择采用普遍,或者对于学生的体育爱好不论是受限制,或者有促进作用都强烈地与这个目的有很高的相关性,同时也受到老师的喜好。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类型7与学校等级相关,与学校的体育设备,及其他与学校相关的优先权有很大关系因此,资料可见,国外体育课从政策到教师都以学生进行的体育的生活方式作为教学内容 的优先思考,把体育课目标、内容与教材的选择都联系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即学生在课外活动从事的运动与体育课程密切相关,教师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组织教学,满足学生体育的爱好,真正为终身体育服务。学生对体育课观点的研究也影响到了体育教学。在体育课中,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是理解学生参与体育课态度、兴趣及参与的关键来源。国外的论文提到了教师能够从学生那里学到体育课中他们教什么和如何教的答案。如学生对能力、健康测试、差异及无力学习的感觉能给予体育教师上体育课的信息。如G.LindaRikard和DominiqueB_anville考查高中学生对体育课上的体育活动和健康的观点,及他们体育课程对促进他们健康和技术水平的感知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偏爱于宽广的体育活动和体力活动,在体育课上增加了挑战的水平,及增加了在校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由于懂得了健康的好处,学生的态度是接受或容忍健康的身体活动。另外,体育课上增加了包括有兴趣的活动的需要。学生推荐了包括促进教学方法的策略,及适应挑战的技术给学生群体。另外,Luke和Sinclair也发现不论性别或学生是否选择或避免体力活动,课程内容在学生对体育课的正面和负面的态度的发展上是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举例说明,Tannehill及Zakrjsek认为,在课程的选择上,跑步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运动,他们显示出对健康负面的态度。这些发现也支持了Luke和Sinclair的结果,跑步这项活动和体能测试学生表现出了不喜欢的观点。可见,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的研究也促进了体育的教学改革,不容忽视。1.4国内外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观点历次的国民体质监测显示了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即使有所回升,也与15 年前或20年前的指标数据相差很远,因此,国家制定的一些促进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政策法规的并没有促进学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_]中明确提出的一个严峻的事实:”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多年来并没有实现,没有找到更加好的方法。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两大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坚持8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_。然而,2011年9月,教育部有关部门对15个省份的129个县(市、区)监测显示,四年级、八年级校园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不足率分别高达56.5%和76%;另有一份调查显示,只有22%的小学、初中和13%的高中能够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_。原因很多,应试教育首当其冲阻碍了体育教育的目标的实现,升学压力造成高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被挤占,繁重的学习任务令体育课弱化,而不少大学生已经养成不重视体育锻炼的习惯■”。Kemper在学校课程研究中的综述表明[65],学校的常规体育课不能补偿青年人缺乏的体力活动。原因:(1)体育课内容强度低,多年的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2)体育课之外的体力活动参与少;(3)受试者对运动技术的熟练程度不统一;(4)训练刺激针对性低,绝大多数体育课程目的是提高运动的协调性但是缺乏耐力和抗阻训练。D6oolittle认为[6],在过去的20年,体育教育结果几乎没有获得什么改变。增加体育课 而不是课外活动只能使学生的运动协调性明显增加,但学生的最大摄氧量(V02;max)和最大肌肉力量(Fmax)没有增加,因此课外时间增加体力活动,是增强体质的关键环节。因此,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是与终身体育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提供给学生今后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是作为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阶段,作为了终身体育的一部分。9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认识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课题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实地观察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采用文献调查法全方位搜集、查阅相关于体育教育理论、我国体育教育历史与传统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献,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寻找本课题研究的新发展,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的支持。2.2.2实地观察法到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现场观察,就活动现场的设置等体育环境对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观察方法可以补充采访资料的不足,被采访者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观点。此方法可以使被采访的教师以自己的思维形成采访的内容,成为了数据收集的方法。2.2.3访谈法访谈法属于定性研究,旨在理解以社会为背景的个人经验及意义。访谈的数据在本研究中来自于集合被访谈教师在一起,反复就访谈的问题争论形成看法。访谈法一般比定量研究有更少的参与者。此外,参与者归纳访谈内容,允许他们摆脱大家都清楚的理论,重现实际的工作经验而不是预先确定的假设而获得结果。需要提到的是,访谈法不能像定量方法那样形成普遍性的或可概括性的真理。但是访谈法却可以理解某个观点、 动机,和教师的经验。可以理解关于事情发生的的原因,发现新的问题,或者提出新的假设,然后可能进行定量的研究。访谈目的:教师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认识。访谈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以邯鄰市教学质量、学校规模和声望较高的高中,市一中、市二中、市三中、市四干人,包括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其中初中学生共6名(4名男生,2名女生),高中学生6名(4名男生,2名女生),共12名学生参与了访谈。访谈内容:试图理解被访谈教师对上体育课情况的看法,了解学生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经历,以及知道这些信息的来源。教师采取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运动的作法。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看法。其中对教师的访谈占绝大多数内容。访谈程序:拟定釆访提纲,对中学从事多年体育教学工作的体育教师、年轻教师进行访谈。以了解中学体育教师对中学体育课的实施的具体做法,和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对接受访谈的教师选择并采取了适当的方法获得数据:首先以学校为单位集合教师在体育部门的办公室里,以自由经松的谈话方式与教师回忆共同的经历,分享快被世人遗忘的记忆,挑战彼此之间的矛盾,表达真正的感情。其次鼓励教师评论彼此之间在教学中和实际H常生活中的体育事件,收集大部分教师的见解。再次鼓励对笔者提供的相关研究的数据进行评价,收集教师的见解。学生人数多名,包括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访谈方法:(1)在进行访谈之前,使接受访谈的教师了解本研究的目的、用途和意义,争取教师接受并无顾忌地表达真实的情感。(2)访谈于学校一间安静教室或者办公室内,每次访谈持续45至60分钟。(3)在教师的同意下采用音频录音。为了帮 助消除任何对参与者的关于学校体育看法应用的顾虑,所有的老师都是口头保证机密性和匿名。为了进一步使教师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安心,他们被邀请保留其中的磁带录音作为任何发布的数据。(4)所有的讨论被逐字转录并经到关于问题看法的综合分析。讨论的焦点主题用于组织教师们(及作为一个讨论的起点用于分析这些生成的数据)使教师的认知水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在其中的趋势)及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或生活的地方被描述得有特色,归纳总结出这些描述中与设计和实施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这些主题也包含了其他的信息(例如,有关性别差异),其他主题(如教师观念的准确性,与更广泛的研究有无相似的结果),出现在讨论中。(5)接下来讨论的报告是关于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和其中的趋势,以及体育教师信息的来源,和他们做出课程的改变,作为分析各种主题的框架。以这种方式提出和讨论,容易同相关研究(以及全国性调查数据)的数据对比研究,它提与体育课目标实现之间关系的观点,与相关文献和公布的资料作对比(如范立荣,2000),以及目前体育课实施和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现状与过去相比较,分析存在的共同点和差异。123结果与分析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现状的认识,通过访谈,归纳和总结出四个方面的主题探讨:体育教师针对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的下降,体育课的变化;教师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标准》目标的认识;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了解;就教师了解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对体育课教材的选择。3.1中学教师对体育课促进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的认识 对学生身体健康的描述,教师们都有一致的见解。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越来越差”,”“一届不如一届。体现在:上课无法完成规定的内容;运动难度稍有变化容易受伤;”不愿意动”的学生增多。3.1.1对中学教师上课无法完成规定内容感受的分析教师参与了对问题”您认为学生上体育课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吗?“的反映。结果表达了目前体育课不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中学的教师认为,学生要求必须上体育课,然而从初中一年级幵始,学生就围绕着中考的体育加试进行,首先要教立定跳远,跑步等必考内容,其余的时间可以换一些上课的内容。其中,年轻的教师表达出对工作较高的热情(初,指初中教师;5,持有此观点的教师数量;男,教师的性别)。初(5,男):我就是认为学生上课表现得很活跃就行了,想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参加活动。我没有想到会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当然了,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我认为学生必须首先要对上课有积极性,否则别的都是空谈。这是所有教师都应当有的态度,既,让孩子们都参加活动。对教师访谈结果,上课并没有考虑到体育课的教材能否对学生的健康有益,而是能否让学生都运动起来,想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才是上好体育课的首要因素。初(4,男):学校基本上没有活动的场地,学生人数又多,这样的上课环境不可能会对学生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换句话说,根本就上不了课,索性领着学生跑跑跳跳的,也就结束了。教师无奈于学校场地少,学生多的现状,无奈于不能实现课的计划。而老教师表达了更加无奈的态度。学生的体质呈现出”一代不如一代”的特点,其中学校的政策是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高(2,男;2,女):上世纪90年代,学校上课很正规,不仅教学计划早早地制订13 出来,而且每次在上课之前教研组都幵会研讨教法,学生在上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在上课前考查和写进教案里去了,感觉到当时体育课从领导到学生都很重视,但是现在没有这样的活动了。大家都各自主张,原来的传统不知什么时候就消失了,可能是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吧变化的。初(8男,3女):学生体质当然是下降了,上课很吃力,明显感觉到学生一代不如一代。越是重点初中,体育课越是糊弄,学校以升学考试为主,体育课巴不得都被利用来上其他文化课。应试教育虽已三令五申地提议改革,其中学生体质、体育课受到了应试教育最明显的影响。目前升学率是学校招生、赢得社会地位、和家长信任的唯一标准。当学生素质的唯一评价标准是分数时,带来的利益会让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把学生最为基础的身体健康不管不顾,即使知道学生体育课很重要,也不愿意给学生锻炼的时间,从思想上否认了体育课。导致了体育教师对待体育课,对待学生健康的无奈。3.1.2对中学教师怕学生受伤而不能增加课的难度认识的分析对学生体质担忧表现明显的证据就是,体育课难度越来越小,学生能够适应各种运动难度的变化也越来越窄。”怕受伤”几乎是所有中学都要面对,并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篮球是男生最喜欢玩的游戏,躁关节扭伤的比例也多。体育教师碍于学校强行的禁止,不得不尽可能地减少高冲撞一类的运动形式,比如篮球比赛。教师(初、高中都有)(9,男;4女):学生喜欢打篮球,但是教学生篮球一定要有组织,要保证篮球不乱飞。这样,篮球课主要是以练习个人技术,双人的传接球技术为主。至于三步上篮技术,怕学生歪脚,只有个别学生做个示范就可以了,投篮也要被禁止,因为容易砸到其他学生。 可见,篮球的这种教学(或上课)方法,无异于以篮球为轻器械的轻器械体操。这样也就限制了体育课的教材的广泛性,无异于加大了体操教材的比例。学生说法(初,6,男):上课老师教的实在没意思,不让我们打比赛。下课想玩篮球,班主任不让玩,谁带篮球就没收。因此学生表现出喜欢打篮球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做法。3”.1.3对不愿意动”的学生增多的现象的分析人体中的瘦体重被称为”活跃成分”,而脂肪被称为”不活跃的成分”。人体脂肪含量越多,就越不想动。近年来尤其在城市儿章的超重和肥胖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不活动导致的。超重学生增多也增加了体育课上”不愿意动”的学生的比例。14教师(6,男):近几年,眼看着胖孩子越来越多,虽然上体育课很积极,但是活动量稍微加大一点,时间稍微长一点,孩子们就受不了了。表现为气喘吁吁的,脸色变白,大汗淋璃,实在不敢再运动了,因此活动的时间变少了,休息的次数和时间加长了。儿童的肥胖逐年递增表现十分明显,而且递增的幅度相当大。静坐的生活方式是造成肥胖和体质差的主要原因。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是身体肥胖,无奈无法坚持,这种无法坚持的做活动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初(3,男):城市中的独生子女多,这种社会现象使孩子们被娇惯,被溺爱,渐渐地具备了自以为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且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发火,而且独处不愿意与人合作。体育课中的团队运动,即团队型的游戏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人交往的最重要的方法,但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身体接触和高碰撞,然而,为了“保障安全”,学校尽可能地会避免采用团队型的游戏授课,这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被堵住了。 就学校目前的现状,体育课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不能够达成。同时,中学体育教师无奈于体育加试的框架与应试教育带给体育被弱化的事实,只能在体育课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运动。另外,学生不能够完成课的内容,体质的下降致使教师无法采取更好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3.2中学教师对《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认识2012年,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历经了13年的改革,重新站在我国体育教育的最前沿,引领和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课程》最大的变化是由原来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目标,改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体能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目标。《课程》中增加了体能和技能的权重,正式将提高体能列入目标。我国的《体育教学大纲》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把”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作为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从而说明我国体育教育和欧美体育]一样,进入”运动教育”时代[6。体育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访谈教师回答和讨论了“您认为体育课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您认为现在的体育课内容能达成体育课目标吗?“两个问题。根据访谈纪录,答案相当不同,体育教师共列出了24项体育课目标。教师对体育课目标有更好地理解便于教师选用具有针对性15的教材,有助于教师形成有效果地教学。3.2.1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目标认识不统一按照体育教师的原话叙述,统计体育课目标的种类,以充分了解体育教师的认识。整理教师访谈对话的录音,对每个教师提及的目标都录入到SPSS系统中,统计每个目 标的次数,计算不同目标次数占所有的目标的百分比。结果显示,接受访谈的所有教师共列出了24项体育课目标,有的老师就同一个目标提及多次(见表1)。表1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应有的目标体育课的目标提及次数占所有目标的百分比%增强体质,增进健康86.1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楚持锻炼的习惯77.8培养道德意志品质69.4促进身心健全发展61.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55.6掌握体育知识47.2学习运动技术27.8提高运动技能水平13.9按提到的次数排列依次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86”.1%)、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77.8%)、”培养道德意志品质”(69”.4%)、促进身心健全发展”(61”.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55.6%)、”掌握体育知识”(47.2%)、”学习运动技术”(27”.8%)、提高运动技能水平”(13.9%),可见,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目标放在第一位,终身体育放在第二位,而排列在最后的是运动技术的传习和技能的提高。可见,教师把选择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认识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却把传习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放在最后,说明了体育教师想表达体育课的目标不应当放在运动技能的提高上,应当首先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地参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教师也潜意识地认为,运动技术和技能不应当是体育课的重点,应当通过运动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把增强学生健康主线贯穿于体育课中。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则可以促进学生规律参与运动,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3.2.2中学教师对体育目标的认识不全面、极其分散“教师认为的体育课目标”问题的统计得出,在首选目标中,”增强体质,增进健16 康”排列在第一,选择的比例居多。但是其余目标的选择人数均比较分散,同一目标认同的比例不高。如在次选目标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标也只有6个人(共25人)认同,其余目标的选择人数也均在3以下。可见,体育课目标认识上表现为不统一、不集中。身心健全发展其实包括了增强体质,及”培养道德意志品质”,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把”培养道德意志品质”提升到健康的范围内,因此,说明了一部分教师对体育目标的认识不全面。据访谈对体育课目标原话的统计,有17项目标每一项均只有不超过3个的选择次数。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目标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目标描述分散、混乱。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目标的认识涉及到多个方面,体现了对体育课目标了解的不清晰,把握不准确。表现在:将体育的功能与目标混靖,如娱乐、交往等;将考核作为了目标,如中考体育加试等;课外体育训练的目标也被列入体育课目标中,如输送人才等;将水平目标列入了体育课目标中,如学会一两项运动项目;与其他目标相混淆,如全面发展、传授教学内容等等。3.2.3对体育课内容达成体育课目标的认可有14个人认为体育课内容完全不能达成体育课目标,有6个人认为能达成70%的目标,除此外,其次按达成目标的百分比的选择,均不超过4个人。同时也显示,内容达成目标的百分比范围十分宽泛,基本上每十个百分位点都有人选择。说明体育教师不能肯定体育课内容的有效性,不能有效地安排体育课内容,也不知道如何达成体育课的目标。3.2.4影响体育课因素的分析在对”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因素”回答中,”体育课目标明确”被选择为影响教师上好体育课的最主要的因素。而”体育课最先应当解决问题”的回答中,”体育课目标明 确”依然是教师上好体育课的最主要的因素。说明体育课目标明确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准确把握体育课目标是上好体育课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国外大部分文献将通过学校体育课干预学生体育活动关系到5个方面:课的目标、教师培训、教育材料、改变学校一天的活动形式,及运动设备的易得性。从访谈的结果统计,中学教师没有形成体育课目标的统一认识,势必影响了体育课目标的实现。3.2.5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知当问及”你知道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吗?“答案均有所不同。大部分老师都17听说过,有少数的老师比较了解,还有少数的老师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已经出版了2012年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老师认为,现在的体育课没有达成目标,而且目标制定得比较盲目。因为体育课程标准没有确切地指明学校体育课应当怎么做。最重要的是,目前高中的学生仍然是以适合儿童的最基本的体育课内容上课。3.3对体育课教材的选择的认识教师回答了“你上课都用了哪些教材,为什么?”的问题。随后,学生回答了“你怎样看待中考体育加试”的问题。3.3.1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据教师反应,中考体育加试的内容一改再改。学校不仅要在体育课中教学生中考的内容,甚至在课外活动时间里也安排学生进行练习。学生普遍反应,在初三体育加试前,共进行了每周4次,3个月的集体练习。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确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较明显地感觉到了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学生(初,2,女):要不是体育加试我也不练习,我以前经常咳嗽,一到冬天更难 受了,害怕一参加体育活动坚持不下去,没有想到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没有出现像以前那样跑两步就喘得厉害的现象。而且腿也有劲了,身上也有劲了。学生表达了体育活动对健康的重要信息,亲身经历了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了健康。同时,学生也表达了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学生(初,1,男;2,女):我体型胖,想活动活动减肥,可是妈妈管得很严,不让我去活动。妈妈就是因为体育加试才和我来运动场活动,可是不知道锻炼的方法,只能跑跑步,然后就回家了。体育加试一结束妈妈又管住我,不让我玩了。可以看出,一方面家长普遍存在着对应试教育的敬畏,即使在认为与学习发生冲突时,也努力让孩子提高体育成绩。另一方面,家长不知道怎样来辅导孩子锻炼身体,只知道体育就是跑跑跳跳,除了跑步就没有别的了。家长们更关心孩子的体育成绩,而不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获得健康,在家长看来,练习中考的运动项目是为了不影响中考总分,并不是为了健康。陈海燕,汪流等[2”对合肥市中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学校、家庭、社区在组织学生校外体育活动上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高中的老师的访谈,显示出,高中老师很羡慕山东高考体育加试的作法。高(3,男;1,女):学生一上高三,学校就本着安全、不受伤的思想,不让学生18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班主任负责把操场上打篮球的学生赶回到教室里去,因为怕学生受伤没法向家长交代。另外绝大部分学生也不愿意参加任何的体育活动,唯一的身体活动就是在操场上的散步。上课间操时学生赶紧将手里的单词本或古诗书放进口袋里,课间操一结束,第一时间就是掏出来接着背诵。高中三年级基本上与体育隔绝了,真羡慕山东的高考体育加试,这样学生还可以锻炼锻炼身体。 可见,如果将高考体育加试列入总分,可能会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难道只有这样,学校的领导、家长、参加高考的学生才能重视到体育吗?3.3.2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影响的认识学校体育具有健身、娱乐、竞技特点,不可避免地存在伤害事故事件,这种侵害同时也具有客观性、隐蔽性、瞬间性、项目性、原因多样性和处理事故复杂性的特点。教育部于2002年6月25円以规章的形式正式颁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伤害事故作了如下界定: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了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还定义为: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损伤与伤害事故资料表明球类运动是最易造成损伤的项目,占总损伤的45%,且以踝、膝关节扭伤为主,占扭伤总数的82%。有统计表明就发生事故的时间而言,体育课教学中占15.4%,比赛中占29.1%,课外活动中占54.5%。由于体育场地器材滞后引起的伤害事故,占体育课堂损伤之首,约占损伤总数的60%以上。同时法律和保险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学校和授课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访谈也表明,体育课中出现伤害事故是学校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体育教师除了上课夕卜,所负担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看管好课外活动中正在活动的孩子们。然而,课堂上相对较为安全的教材的使用也将会被考虑。3.3.3目前学校体育课常用的教材3.3.3.1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对访谈的分析得知:初中学校普遍开展的有跳远、实心球、短跑、长跑、轻器械体 操、队列、太极拳、篮球和足球。偶尔采用的教材有武术、身体素质训练、健美操、体育舞蹈;羽毛球、兵兵球、以及毽球。高中学校普遍幵展的有篮球和足球。因此可见,以前在教学大纲中常见的运动项目如铅球、跳高、单杠、双杠没有被选择,而以前不常见的运动,如体育舞蹈、毽球进入了课堂,说明体育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3.3.3.2体育课内容的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是以笔答的方式进行的,学生和教师在一张白纸一写下在体育课是轻历过的所有运动或运动项目。收回了共69份答案。通过统计得出,在初中学体育课上选择最多的内容是”队列练习”(73.5%),其次”篮球”(64.7%),然后是”短跑”(61.8%)、“长跑”(58”.8%)、广播体操”(58.8%)、”太极拳”(58.8%)。”队列练习”、”广播体操”和”太极拳”均属于无器械的体操类运动。结果显示了初中学体育课教材的导向偏向于无器械的体操类运动,教材类型单调,教材体系不健全。在田径类运动项目中,上得最少的项目是”铅球”(0%)及”跳高”(5.9%);在体操类项目中,”单杠”(5”.9%)、跳马”(5.9%)、”跳箱”(5.9%)、”双杠”(2.9%),”轻器械体操”(11.8%)选择也很少;球类项目中”排球”(20.6%)选择的最少;在体操类项目中,”民族舞”(8”.8%)和现代舞”(2.9%)选择的最少。邯郝市第一中学是全市的重点高中,只有几个班的初中生。通过访谈高中的学生,了解到了这里的一中初中班的体育课教材的选用情况。学生(高,4男;1女):特别羡慕初中生的体育课,他们上课有跳马、跳箱、舞蹈,还有各种球类的比赛,真热闹啊。我初中没有学过,要是我初中也学了这些内容就好了。学生表达了对器械体操强烈的愿望,没有让学生尝试克服害怕和困难,也是体育课 的一个失败。另外,教高中的教师特别清楚初中学生的体育课应当上些什么。高(6,男;2,女):给高中的学生上课非常吃力,真不知道学生在小学和初中上没上体育课。高中学生最缺少运动能力了,如果他们在初中能接受较好的各种运动经历就会大不一样。其中障碍跑,器械体操,学生喜欢上,为什么不上呢?高中教师一且教初中体育,就更加明白初中体育课如何上,选择教材会更加合适于学生的运动能力的提高。目前选择最少的各类运动都是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重点强调的,和体育课上得最多的内容,尤其是像”铅球”、”器械体操”和”民族舞”,相比较现在变成了上得最少的内容了。一般认为,学校体育课教材体系不能随着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而随意变动,体育课教材应当是被证实了的,长时期内固定下来的,是比较稳定的。但是结果却与《教学大纲》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说明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教材体系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因此需要对各类运动和运动项目进行价值分析,构建与体育课目标相一致的体育课教材体系。203.4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了解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在许多文献中被列为与体育课相联系的指标。将对教师的访谈精确地生成数据,与出版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以综合评价体育教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包括了(1)教师对于年轻人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了解及理解,即对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的理解。因为鼓励学生终生参与体育活动,始终被认为是体育老师这个职业的目的。(2)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信息的出处,这往往涉及到为什么要给学生上体育课的问题。(3)与全国或全国其他地区的相关数据作对比,了解那鄭市学生对体育爱好和兴趣的目标达成的程度。3. 4.1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了解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水平和频率的回答是对问题”学生们课外体育活动在做什么?”的反映,以及”您认为您的学生有多少人参与在闲暇时间的运动和体育活动?”。答案是相当不同的。3.4.1.1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的估计一些年青的教师认为”“,初中的学生有很多参加了外面的办的体育培训班。教师(6,男;4,女):随着外面的培训班的增多,学生到外面学习的也增多了,尤其是在暑假和周末的时间里,据了解,大约有3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过课外的培训班。然而,在周一到周五的上课时间能坚持去培训班的却不多,学生以学习为主,如果学校不组织课外活动,学生自愿参加的基本上不足10%。适合女孩子的体育活动则更少,一般以舞蹈为主。大多数的老师,表达了同一个观点,如果要按每周规律的基础上参加体育活动,这个比例大约不到10%。对有课外专业运动训练的学校,教师认为没有影响到其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初(2,男):在我看来,除了那些体育特招的学生,这些人数很少。我不认为有超过30人(总650人)。在我们学校的初中生进行任何有规律的活动,这大概在15%以下的水平。在没有课外专业运动训练的学校,教师认为更少。教师(5,男):我猜初中不足10%,高中因为有组织,比如一中,参加的人数会多点,有25%或更低。女生则更低,可能不足20%。高中三年级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更少。21高(2,女):高中三年级是关键的一年,上至领导下到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希望能减少活动的时间,专心于文化课的学习上去。参加的人数更少,可能也就在10%-15%之间。 教师表达了学校出面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愿望。认为,学校的态度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关键因素。陈海燕,汪流等对合肥市中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市中学生经常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占23.9%,与本研究有相似的结果。3.4.1.2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了解教师们表达了喜欢运动的孩子参加多种运动项目,而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则什么运动方式也不参加的两个极端。认为,少数高度活跃的学生为一个极端,而高度不活跃于更大群体的学生位于另一端。高(4,男):在我看来,很少比例的学生有长时间的运动,以及参加了不止一个运动项目。他们会踢足球、打篮球、兵兵球和羽毛球但他们绝对是少数派。其中的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参加多个项目的活动。初(6,男):这些学生可能会每天都去活动或周末去活动,而很多人都不去参加。这些能活动的学生太少了,非常少。老师指出,体育活动明显有性别倾向的,男孩们更喜欢团队运动,而和女孩则表现为对体育活动的淡漠。初(女,3):总的来说,在这个学校里上学的女孩,在学校之外她们参加的活动类型非常少。一些学生,我知道要参加的是舞蹈班、国标舞或者健身操。初(女,4):我想说平均说,女孩大约每星期最多活动一个小时,也根本不存在有高比例人数参加活动。我肯定会说一个(小时)对于女孩来说已经是够了。我想说大约5%的女孩参加(体育和体育活动),已经是最高比例了。男孩参与的形式大多是篮球。当被问及他们运动的类型或形式,初中和高中的男生都承认在他们的闲暇时间内参与了篮球。很多的教师纷纷强调,他们所看到的主要的运动尤其在那些男生中就是篮球。而在高中,男生喜欢参与踢足球的比例也很高。 高(4,男):篮球的场地一到下课和节假R被全部占满了。足球是全球第一大运动,场地也不受太多的限制,在高中,足球是主要的,再就是关于体能的。男孩子也很注重体能的发展。一些教师表达了他们的观点,青少年参与的活动类型显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广度。虽然大多数教师认为,和以前相比,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是直线下降的,并且各年代也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也有一些人则认为和以前相比,学生参与了更灵活的活动22类型。初(2,男):我们也有个别男孩非常喜欢轮滑,及骑自行车。初(4,女):游泳是男孩和女孩都喜欢的运动,但大都以娱乐为主,没有人是以锻炼为主。在回应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类型和趋势的问题,不同学校的老师之间很明显的存在差异。较多的教师倾向于更加悲观的观点,一些老教师认为,和前一代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参加的活动形式更少。只有少数的教师有比较乐观的看法。两者意见一致在于,学生参与了更加广泛和多样性的活动。换句话说,学生参与活动的类型已转向更少的竞争,和更多娱乐型的活动,他们更愿意和朋友一起活动。特别指出,初中的学生更偏向于娱乐目的的活动,而高中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参与了“健康和健身”的活动。学生(初,3男)看法:我打篮球就是为了娱乐,玩篮球很高兴。学生(高,3男)看法:我想说,我喜欢去那(健身房/举重室)参加活动,练力量可以锻炼体能,我专门办了年卡去的。的确,通过访谈感觉到年青人课外体育活动向更多的娱乐,形成生活方式的运动。3.4.1.3老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看法比较年长的在职体育教师颇有感触:这么多年来,隐含了大量学生参加活动的”黄金时代”。老教师认为,以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多是与学校的体育环境有关。 初(2,男;1,女):以前那鄭市体委是单独的机构,每年都举办包括每年两次的邯郭市运动会、篮球、足球等各种运动项目的比赛。而且我们还经常带队参加其他学校的邀请赛,学校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被学校视为非常重要的活动。学校各个年级之间也有各种运动项目的比赛,很多学生为了参加比赛而认真锻炼。学生受到以前的市、地区、校间的比赛的关系,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初(2,男;1,女):学生经常观看在学校举办的那都市教工的比赛,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比赛,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高(2,男;1,女):现在我已经教学近30年,这期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景己经改变了近100%。当我第一次开始教学,在11年级的100名学生能期望有80名学生参与,或作为运动的代表参加课外体育训练,及班上自己组织的体育活动包括了足球、篮球、兵兵球,甚至100米对抗赛、铅球对抗赛、迎新生长跑比赛等等。因为这些孩子,很热衷于玩,我们有大量的孩子想玩。渐渐地,事情发生了变23化,戏剧性地改变发生于20世纪初到2005年前,孩子们失去了运动的兴趣,用做其他事情占领,有他们喜欢和想做的一些事情。可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非常喜欢的,受到体育环境的影响。当政策和环境发生变化,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的变化恰恰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范立仁、顾美蓉等[28]对全国的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显示,我国约有86%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3.4.2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信息的反应当涉及到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参加了课外体育活动?“时,相当一部分教师很困 难地回答了提问。而恰恰是高中的体育教师能够较容易地作出回答。初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回答的是”因为我不知道他们在学校外做什么”。教师主要是以非正式观察和与学生的对话中产生的印象。年长的教师的回答,多是根据个人的经验作为基准,也含蓄地评估学生在体育和闲暇生活方式的变化。高(2,男;1,女):不同年代的孩子反应了不同的成长方式。如果回到10—15年以前,学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的态度。我们没有诸如电脑、游戏机、电车、汽车等现代化的产品。我认为孩子们感知的闲暇时间现在是完全不同于那些10—15年前的学生,因为我们没有这些东西占据我们的时间。学生们利用时间出去玩足球、篮球、练习长跑,你能说上的运动我们都做了。但现在,孩子们有许多其他事情分散他们远离了自己积极的生活方式。年长的教师感慨于现代化的产品占据了学生们的闲暇时间,剥夺了学生们身体活动的机会。更加感慨体育课可用的教材大大减少,学生在课外参加的活动也并没有被列入到体育课的教材中。初(2,男;1,女):以前的体育课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不仅有单、双杠、跳箱,还有铅球、标枪等,下课后学生还可以在器械上练习。现在这些教材也不用了,学生在外面学的跆拳道、轮滑也没有应用到体育课上。中俄小学生足球赛后,地坛小学校长就感慨,由于怕孩子受伤,怕家长投诉,学校内的很多体育课内容已经取消,一些体育设施都当废品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们输场球就再正常不过了。他认为是我国的应试教育害了孩子们。另外,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提出了担忧:我国小学四年级体育课,幵课不足率达到56.5%,初中二年级体育课,开课不足率达到了76%,31. 6%的四年级,和83.5%的初中二年级,学校不组织课外体育24活动[29]。年轻的老师表达了不能估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认为学校空有”阳光体育”的号召,没有实际行为,中学仍然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水平的标准。在外面参加各种体育培训班的学生大都在双休日时参加,参加各种比赛如拉丁舞比赛、跆拳道比赛等也是以个人的名义报名参赛的。同时年轻的教师也认为,学生在校外参加的活动很难做为体育课教材。就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目标,教师并没有表达出学生可以独立地参加锻炼的能力。即通过对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体育课也没有影响到课外体育活动,也就没有达成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终身体育能力和习惯的目标。3.4.3邯郸市学生对体育爱好和兴趣的目标达成的程度与全国或全国其他地区的相关数据作对比,了解邯郸市学生对体育爱好和兴趣的目标达成的程度。黄德春,叶丹等?对安徽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其他关于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报告大多都显现出消极的结果。也有不同观点的文献报告。马林[31]对兰州市的中小学生调查发现体育参与率高达96.4%,而且有50%的中小学生周活动次数在3次以上,约有46.4%的学生活动持续时间在40分钟以上。而且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组织与安排、场地器材现状、活动内容与安排、活动时间能否保证的满意度均超过50%。这样看来,邯郸市的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兰州市相比真是差得太远了。25 4.9、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1研究的目的2.1研究的目的近年来中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每况愈下,引起众多教育专家的关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个体长时间的从事体育活动来维持身心健康的动力在于个体主动从事此项活动的内在需要。在体育活动中,一方面,能力与内部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动机目标指向为任务定向时,个体往往会感受到高能力,从而显示出更高水平的内部动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得更加努力,持续的时间更长。而当个体的动机目标指向为自我定向时则相反。另一方面,自我决定理论表明,不同的内部和外部动机会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行为等结果。Deci和Ryan指出,来源于内部动机支配的行为,即使在没有外部奖励的刺激下,也会对活动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关注的是活动的本身而非活动的结果;而来源于外部动机所支配的行为,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某种外部奖励或目的所产生;当个体的行为既没有外部动机也没有内部动机时,则为无动机,这时,个体的行为和结2果之间则没有明确的关系。因此,综合上述目标定向和内部动机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1)在以往的体育学领域的研究中,任务定向和内部动机成显著正相关,能力知觉与内部动机的关系尚不一致,本研究是为了检验在上海中小学背景下,能力知觉与内部动机的关系。(2)在大多数关于目标定向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将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来研究。本文的另一个目的是试图探讨这两种定向的交互关系的存在,并以此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3)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中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但是对于现今的中小学学生他们对成功的定义,也就是说他们的目标定向状况却没有明确。因此本研究的又一个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目标定向取向及其与内部动机的关系。(4)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目标定向和内部动机更多的在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上,以及学习满意感、体育成绩、学习兴趣等与目标定向和内部动机关系的分析研究。将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健康、身体素质、体育活动、运动能力、身体自我价值感)与目标定向和内部动机的关系的研究却凤毛麟角。故本文的第四个目的是探讨这三者之间的趋向和相关性。4.10、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006年7月至今,作者或参与或了解到许多项目背景,如”三峡工程散装水泥/粉煤灰实时调运指挥系统”,”龙滩工程物资设备实时调运指挥系统”等,都属于是工程建设期间服务的生产运行指挥系统,在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方面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可以将以上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形,即:大型的工程涉及到多个项目的并行实施,项目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各资源(可重用)能力的约束和项目工期底线的约束,合理地优化各项目的调度顺序,从而达到工程建设的目标要求。其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经济效益,即最小化项目活动成本目标。这里的项目活动成本包括静态的活动固定成本和动态的活动完工持有成本(包括保险、维护、保养费用等)。 一般情况下,资源约束下的工程调度问题(Resource-constrainedprojectschedulingproblem,RCPSP),要求在满足项目活动的紧前关系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优化项目的进度安排,从而最小化项目工期。很多经典的调度问题,例如JobShop、FlowShop、串行和并行调度等问题,都可以看作是RCPSP的特例。如果进一步扩展RCPSP,考虑涉及多个相互独立的项目,但这些项目之间又存在对共享资源的竞争,就产生了资源约束下的多项目调度问题。?2?资源约束下的多项目调度问题是一类重要的问题,因为在现实情况下,组织经常同时开展多个相互联系的项目,但企业资源往往处于变化状态,如人员的调动、假期及硬件资源的耗损和增加等等,并且物料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可执行任务都能同时获得所需的资源。此外,随着全球网络化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高达90%的项目都是在多项目环境下执行的[1]。因此,如何有效地合理调度项目,分配有限的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众所周知,项目的进度和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向来是项目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而且项目的进度计划是项目调度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调度以进度计划为依据,进度计划通过调度来实现,所以基于活动成本目标的资源受限多项目进度计划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在多项目调度领域研究中,研究成果虽然非常丰富,但是进度计划大多都是基于缩短项目工期的,很少关注活动成本目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基于活动成本目标的资源受限多项目进度计划研究将是多项目调度研究领域中一个有益的补充。 从实践的角度来讲,资源受限的工程调度问题广泛存在于建筑工程、软件开发、飞机及轮船制造等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方式的企业中。近年来兴起的全球制造方式经常需求多家企业的合作以获得最大的竞争力。而且伴随着我国实行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积极财政政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上马,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项目管理当中。尤其基于活动成本目标方面的研究,在要求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今天,对完成工程进度、投资目标等方面应该能够起到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5、国内外研究现状5.1、国内研究现状网,目前对教育技术学科进行研究的文章非常多,但关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方面的研究文章就少多了。从研究内容看,这些文章主要谈如何改进教学手段,选用什么样的教材、教学模式等等,并且大多停留在重要性的呼唤和技术策略的思辨性研究,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有的虽自成理论体系,但曲高和寡、难以实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大致如下:其一,本课程对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被教育界人士充分理解,许多人把教育技术视为雕虫小技,不值一提。其二,教育技术公共课任课教师年龄大些的,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感到力不从心;年龄小些的教师教学时间短,面对现实教学问题疲于应付无暇反思。其三,中国几千年来崇尚思辨轻视实践,凭空写文章相对比较容易啊。比较有见地的文章有:1.((对高师电教课教材改革的思考》(冯奕兢,江苏电教,1996年第2期), 对教育技术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实践性和运用性是教育技术课程的重要属性。现有教材内容多有老化,不能适应中学教学实际需要。教材的撰写不应成为媒体说明书。2.《关于高师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的若干思考》(张文兰,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从教育技术课教学原则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精选、实验教学的优化及实际教学中的示范作用等四个方面对教育技术课的优化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阐明了高师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既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3.《关于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程的思考》(李芒、赵小杰,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以21世纪的基本需求为参照,从教师的基本素质出发,对高师教学技术公共课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问题、产生背景、培养目标、基本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而具体的论证,并提出了教学技术只有被全体教师所掌握,才能真正具有意义性的观点。4.《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运用》(冯奕兢,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面对科学技术与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飞速发展,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如何进行改革进行了探究,作者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历史和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的内容,提出应将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教育技术核心,公共课教学无论形式与内容都要在一定层面上体现出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5((对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技术课课堂行动研究的思考》(刘家勋,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从高师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方面,提出提高教育技术课教 学水平的途径,指出高师教育技术课应提高课堂行动研究的认识水平,以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质量。5.2、研究问题的现状(一)国外能源教育开展现状1、美国能源教育开展现状1980年美国启动了”美国能源教育开发(NationalEnergyEducationDevelopment:NEED)”项目计划,它的核心理念是”把能源融入教育”,通过创建有效的学生、教师、企业、政府和社区领导者的合作网络,设计和提供多维的能源教育项目,提升国民的能源意识和社会责任[11]。目前,NEED项目的实施已经覆盖了美国50个州。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包括从幼儿园到12年级所有有关能源教育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创新性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培训项目、评估和奖励活动等内容。NEED课程中包括能源科学教育、能源4资源教育、电教育、交通运输教育、能源效率和节约教育等内容,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和思维发展水平,将其融入到不同年级的教材中,并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的学习目标,同时予以巩固、评价和奖励体制[12]。同时,在能源教育的课堂中,教师会灵活地设计授课计划,以激发学生学习能源知识的兴趣,从而达到教育目标。为确保教师和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这些教材会定期更新,从而使学生的能源素质得到提高[13]。在NEED项目中,除了将能源教育和学校教育很好的结合之外,也充分体现了能源教育与化学学科有机的结合。例如NEED课程中的运输领域教育中,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和认识酒精、汽油、柴油等常见燃料的应用,在掌握交通运输问题的同时自然渗透 了燃料选择和利用的能源知识。还可以通过学习甲烷、乙烷及丙烷等有机物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复杂交通运输的能源问题。1995年,为了推广能源教育,美国能源教育开发项目组织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美国国家能源教育课程内容标准》。通过制定系统的能源教育课程内容标准和相关教育活动标准,并通过网络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迅速地推动了美国能源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14][15]。2005年,美国制定了《能源政策法案》,使能源的利用得到了法律保障。2006年,在对能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了《2006年绿色能源教育法案》。随着美国能源教育的普及,在2007年,又进一步修改并重新颁布了《2007美国绿色能源教育法案》[16][17]。2、英国能源教育开展现状1976年,英国国家环境教育委员会就在《目标声明》中提到,对于能源教育应该达到”认识到各种形式的能源,以及人类对能源的控制,了解能源来自太阳,了解石油的起源”的标准[18]。1979年,成立了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心,其意义在于使人们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开发可再生能源。同时,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心会结合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开发相应的能源教育项目。1988年,设定了国家课程(NationalCurriculum:NC),这是学校能源教育改革法的起点。除了必修课中的科学、地理等课程涉及到能源、资源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将能源教育融入到PSHE(Personal,SocialandHealthEducation:PSHE)和市民教育中[19]。2002年再次修订国家课程,沿用至今。通过学校能源课程作为载体,能源问题的教 育得到了最大的推广。在国家设置的课程内容中,能源教育课程资源非常丰富。例如”能源盒”提供了许多帮助学生在学校减少能源浪费的信息和活动。”能源地带”、”能源观察”都是进行能源学习有价值的资料[20]。3、日本能源教育开展现状1986年,日本就开始进行了能源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依托,使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学习能源知识。并且,各地区、各家庭也会积极协助学校开展好能源教育的课程。2002年(高中从2003年)开始,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能源问题和地球环境问题,要求5根据地区及学校的特点进行能源、环境的教育实践,同时,国家能源产业及能源研究机构也要积极配合学校能源教育实施。在课程内容中涉及到的能源知识如传统能源、新能源、节能和环境问题等,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讲授。除了学校能源教育之外,在日本推动能源教育的主要措施还有以立法推进能源教育、以节能文化树立推进能源教育、以”石油事情讲习会”为依托,加强企业的节能教育、以开展民间”节能共和国”活动为主体,加强社会能源教育[21]。4、加拿大能源教育开展现状1993年,加拿大制定《加拿大节能法》,联邦政府被赋予制订及执行相关节能措施和寻找替代能源的权力。为了更好的实施能源教育,加拿大设立了加拿大能源理事会(EnergyCouncilofCanada)、加拿大能源信息中心(CanadianCenterforEnergyInformation)、加拿大能源效率办公室(OEE)、可持续能源、环境和经济协会(ISEEE)等一系列国家机构[22]。在加拿大学校教育中确立了能源教育的三个主题,以便为全加拿大的学生提供最优的跨地区的科学学习内容,其中包括能源信息通识教育、能源来源教育和能源资源选择 教育三大主题。在这其中有关能源转换,能量守恒定律,多种新型能源资源的利用(包括化石燃料、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核能能)等知识内容与化学学科又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国外的能源教育起步较早,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能源教育体系和推广模式,并且在国民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提高了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益。国际能源教育具有教育活动规模化和体系化,教育组织机构专门化、地方化,教育活动日益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美国、日本、娜威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在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中纳入了能源教育的内容。以学校教育作为能源教育的良好依托,使学校成为普及能源教育最有效的地方。(二)国内能源教育开展现状1、中国能源教育的发展和实施现状在我国,台湾地区开展能源教育较早。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在小学课程中就设置了能源教育课,让孩子们懂得能源的基本知识和节能的基本方法[23]。1996年,在《推动教育倡导》中将能源教育分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大部分。其中,学校教育注重提高教师的能源素质,让学生在能源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推动全民的”社会教育”工作。我国内陆地区,开展能源教育的时间比较晚。在国家体系中,有关能源教育的立法和专门机构的设置支撑还不足,社会参与力度有限,推广的平台和国际间的合作还比较缺乏,导致能源教育的基础薄弱,缺乏发展机制。在基础教育中,也并没有设置能源教育的专门课程,仅仅是渗透在一些相关的学科内容中,并且能源教育的体制、基本目标、原则要求和实施策略没有系统化的规范,对能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也没有得6 到正规的教育体系来支撑。同时,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结合也远远没有跟上来。近些年来,中国加大了对能源问题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在能源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成立了专门节能管理部门,加强了节能管理;加强了节能立法和标准制定,出台了诸多政策和措施;以全国节能宣传周为重点,举办了系列节能宣传教育活动;组建了一批节能研究机构和协会,建设了部分节能信息网站;积极借鉴国外节能教育经验,加强了节能国际合作。学校能源教育能使能源问题得到更好的把握,使学生加深对能源与环境等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面对有关能源课题时实际的解决能力。学校的能源教育内容包括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中的能源教育内容、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中的能源教育内容。其中涉及到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物理、化学和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育。具体基本理念有认识能量概念、认识能源伴随着人类的进程、认识能源问题、应对能源问题、解决能源问题的行动等[24]。具体针对中学化学学科中的能源教育来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体现了启蒙性和基础性,提供给学生最基础的化学能源知识,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树立能源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5]。高中阶段实施能源教育就是要保证化学课程目标与能源教育目标的一致[26],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国际能源教育给我国的启示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俨然已经成为能源消费的大国,同时由能源所引 发的问题也日益显著,阻碍经济社会的进步。从上面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发展能源教育方面,许多国家已经在维持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及学校教育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些经验值得我们这个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学习和借鉴。国际能源教育发展的过程给我们如下启示:第一,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与能源相关的法规政策。比如成立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和组织,加强节能立法和标准的制定,出台能源使用的政策和措施等。积极推动全社会范围内能源教育的实施,同时给予适当的资金保障和资源支持,在实施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第二,唤起全社会、全民族的能源意识。能源教育的实施必须依托于全民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从决策者、专家、能源技术人员到普通的民众、教师、学生都应该关注能源问题,树立能源观念,尤其要重视青少年能源意识的培养。第三,设置有关能源教育的专门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设置专门的能源教育科目,丰富教育体系结构,保障能源教育活动的稳定性及连续性,使教育活动的实施更有依据和保证。第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教育课程标准及量化评估标准,为教学提供依据,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的能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75.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5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实验教科书《日语》为例(一)国内外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 国内外对课程或课程标准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就要晚得多了,大概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开始的。它的兴起主要源于对当时北美失败的”学科结构运动”所作的反思。由于这一特殊背景,针对课程实施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与课程和教育改革研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早期课程实施研究的主要范围有课程实施的内涵、取向、过程和模式等。说到课程实施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提的是富兰和庞弗雷特这两个人,上世纪70年代末他们提出了课程实施和课程变革类型划分理论,在课程实施研究上做出巨大贡献。富兰还在《教育改革的新含意》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课程实施的过程,提出了课程实施的十条基本原则。后来,还有国外学者前后开创了一些课程实施的模式,比如”全美国课程传播网络”所采用的研究、兰德变革动因模式、开发和传播模式、消除对变革的抵制模式等等气我国对课程实施的研究晚于国外,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从国外传入。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为陈侠。在其出版的《课程论》中论及了一些与课程实施相关的问题,并指出了两大课程实施影响因素——”人”和”物”,如教师与教材等?o当然,这里的教师与教材是”人”和”物”的代表,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还有很多,但其中教师和教材对课程标准能否有效实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一观点是支撑本文第四章、第五章内容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同年出版的课程论专著《现代课程论》中钟启泉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对课程实施的工作和条件等方面做了很多论述,还比较了几个主要国家的课程实施情况,做了很深入的分析。近年也有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进展,柯森在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 研究一一种基于问题的比较分析》中分析总结了我国在实施2001年版课程标准过程中暴露出的课程实施方面的六点问题:第一,地方统筹和领导有待加强;第二,新旧课程并行对新课程实施造成的阻碍;第三,课程实施资源的缺乏或不足;第四,滞后的考试评价制度造成的阻碍与排斥;第五,存在于教师当中的不利因素16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实验教科书《日语》为例的负面影响;第六,来自社会和家长的阻力?。这一研究对本文第四章分析新版日语课程标准中文化素养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国内外关于文化教学的研究目前有资料可考的首先提出文化教学的学者是法国教育学家F.Gouin,1880年其发表的《语言教学与学习的艺术》一书中第一次指出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20世纪初美国和英国先后出台了一些草案,将文化内容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气后来,随着文化教学的发展,Hall和Trager提出了叫做”文化地图”的教学方案,该”地图”系统的给出了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与本民族文化进行比较来分析和描述目的语文化?。随着世界日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文化领域开始提倡”多元共存”的理念,跨文化交际理论开始应用到语言文化教学之中。美国应用语言学家G.R”obinson提出”文化多面性的概念,认为语言文化教学最终会培养学生具备”文化多面性”,以适应新文化环境?。曰本外语文化教学的发展受西方影响较大,也有很多学者认同”文化多面性”。在日本学者长山由美子谈及我国中学日语教育中文化教学的『中等日本語教育(二文化』一文中,她认为异文化不仅指国与国、民族与民族间的不同文化,而且也包括每个独立的人类个体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 未来”文化多面性”和”文化多元共存”理念必将更大程度的影响我国外语文化教学,导致文化教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要从其地域性的角度看到它包括目的语文化和本国文化,还应该看到它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了更复杂的特点。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导致地球越来越小,文化的普同性特征凸显,整体来看整个世界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差异在变小;另一方面,信息化又导致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域和时代背景下也极有可能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完全不同的个体文化。虽然这样的文化教学观念还没在我国日语教学17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实验教科书《日语》为例界得到广泛重视,但它将成为未来外语文化教学的一大发展趋势,也是我们即将会面对的问题。外语文化教学的研究近二十年也在国内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多以英语为主,日语这方面的教学研究并不十分活跃,甚至可以说还很落后,针对中学日语文化教学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因此,本文借鉴了很多英语文化教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日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及中学日语教学的实际来综述我国外语文化教学的发展历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无法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因此外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也必须是相互交融的。”文化教学”的说法在我国出现不过20年左右,根据国内的相关研究资料和论文显示,有可能是我国学者在引进国外学者研究成果时翻译过来的?。也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概念是20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胡文仲教授首次引入国内的,那段时期国内关注文化教学或文化导入的学者很多, 束定芳、陈光晶等学者都曾在那一时期的研究中提到类似概念,具体是谁最先引入这一概念现已无证可考,但至少1992年胡文仲教授在其《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一文中已经明确开始使用这一说法了。后来,在胡文仲教授的《外语教学与文化》(1997年)一书中,全面系统的论述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该书不仅对文化教学的意义、目的、内容等方面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甚至还对文化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将会面临的挑战做出了预测?。束定芳、曹文等很多学者也做了从文化教学的内容、原则、方法等角度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有效进行文化导入等的研究。但那个时期的研究涉及的文化教学普遍是从单一的目的语文化教学的角度来论述的气随着文化教学研究的一步步深入,研究范围和角度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层面,幵始转向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更深的层次,甚至有一批跨文化交际的外语教材应运而生,研究成果转化成效显著。随着对母语文化在文化教学中重要作用认识的不断加深,很多学者提出文化教学应该将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相结合,让本民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积极互动18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实验教科书《日语》为例?,在对文化差异充分理解与接纳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相关研究成果数量也不少。有些学者,如从丛就指出单方面加强目的语文化教学导致外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国与国、民族与民族间文化的显著差异在日渐减小,而以开明宽容的态度接纳异文化,充分了解本国与目的语国家间文化的差异,是一个跨文化交际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很多学者都赞同,新时代下的外 语人才不仅有义务做一个”洋为中用”的文化引进者,还有义务做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者,只有这样起到真正意义上桥梁作用的、有”世界意识”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据统计,1997年到2002年间国内文化教学的研究论文数量激增?,文化教学成为那段时期外语研究的热点、重点。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总体目标进行表述的部分首次提出了“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提出是国家政策层面上提倡外语文化教学的新发展。对深化我国外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011年新版课程标准延续了对”文化素养”目标的重视,并在一些细节上体现出了新的、更与时俱进的调整,将在第三章来进行对比解读。(三)国内外关于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三者关系的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三者都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内容,研究历史久远、文献众多,其中也可以找到不少针对其中两者间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1、国外对课程标准与教学两者关系进行研究的综述借鉴国外的课程标准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外对课程标准与教学关系的认识。澳大利亚某个州的《课程标推框架》中指出,课程标准中所描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领域和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效果。它为各个学校的19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实验教科书《日语》为例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参照?。可见该课标明确以服务于教学为主。《加拿大安大略共同课程省级标准》指出,课程标准是为评估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一般标推。无论是教师、家长、学生、学校还是教育管理部门都能用其作为 课程评价的依据?。体现了课标的主要功能是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估的参考。《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难》认为,该标准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准绳。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各个层面的教育工作者都提供了判断的依据。因此,课程标准具有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功能、指导功能和协调或统一功能?。从以上若干国外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的内容不难看出,在国外,课程标准普遍比较注重标准本身与实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希望通过标准直接给教师、学生、家长、学校以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提供课程的建议与参考,实现课程标准为教学服务。2、国内外对教材与教学关系进行研究的综述英格里希(English,1980)指出中小学教科书的使用占据了教学时间的80%。索罗门(Solomon,1978)则指出教科书提供了90%的教学来源?。这两项研究的数据侧面反映了教科书与教学间关系密切。《日本教科书发行临时措施法》中规定,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编制组织排列的,作为学科的主要教材供教学之用的学生用书。”⑤冯以法、陈建英指出: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除教师的授课外,获得认知的重要渠道《教育心理学》一书的作者邵瑞珍曾指出,教材在传播知识方面,是一种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媒体。在学校教育中,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有不少研究显示,使用不同教材进行授课的教师在教学中所体现出的差异与他们所使用的教材的特点有着紧密联系。并且,教材对学生的影响较之教师对他20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实验教科书《日语》为例们的影响要来得更为直接?。 以上国内外的研究揭示了教科书与教学关系密切,教科书既是教学的依据又提供教学资源,是重要的教学工具和媒体。3、国内对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三者关系的研究综述在对国内外课程实施的研究综述中也提起过,陈侠指出了影响课程实施的两大因素一“人”和”物”②’“人”主要指教师,”物”主要指教材,即教师的教学和教学使用的教材对课程标准能否有效实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著名学者钟启泉认为”教科书不仅是知识的源泉,也是教学的手段。尤其在使学生自己掌握知识、授予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活动方法方面,教科书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还在其《”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一文中提到,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从“标准编制”到”教材编写”到”教学实施”之间存在着两个”落差”,这两个”落差”对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关键意义?。教材往往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但很难全面反映课程标准;教师以教材为依据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但仍然难以将教材演绎的尽善尽美,这两个过程中就产生了“落差”,”落差”越小课程实施得越好。崔允溝2009年在《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文中提出,教学的新动向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于标准的教学能给教师方向感,既能为教学确立质量底线,又能为教学预留出灵活的实施空间?,可见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陈一速在其《课标、教材、教学三者关系初探》中将三者的关系以图示的方式表示如下:21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和完善。”?22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实验教科书《日语》为例第三章中学日语课程标准文化素养目标的确立及调整 5.4、国外小学科学技术教育研究现状当前,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小学科学技术教育。这里以美国、英国、法国为例进行分析。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居于世界科技领先地位,经济高增长率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科技的领先水平越来越多地被其它新兴国家如日本等超越,其国际竞争优势也已经江河日下。不甘落后的美国人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发展战略,立即对科学技术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于1985年推出了一项改革科学技术教育的国家计划——2061计划。该计划力图使1985年哈雷彗星飞临地球时开始上学读书的孩子,在哈雷彗星于2061年再次光顾地球之前,就能够有机会看到并享受这项改革所能带来的全部成果。《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是2061计划的第一份重要报告,于1989年正式发表。该报告对学生经过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学习之后应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养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1995年出版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为美国教育系统规划出了把上述构想变成现实的具体行动路线,并把《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关于造就高科学素养的未来人才的基本原则具体化,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美国小学科学技术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明确的科学技术教育目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小学科学技术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产生充实感、兴奋感,让学生能恰当运用科学方法和原理进行个人决策,能参与 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讨论,能培养并提高学生从事经济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另外,美国还专门制定了技术教育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技术、学会动手的过程中,形成对技术的概念化的理解。第二:科学技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美国小学教育中,在使自己成为有良好的科技素养的人方面,每个学生都应该有4而且也必须有均等的机会。学习科学技术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学习科学技术必须由学生们亲自动手做、动脑思考,而不仅仅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第三:注重探究。科学技术教育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能够反映科学本身的实际研究方法,必须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科技知识和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由美国国家科学资源中心发起,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运作实施的STC(ScienceandTechnologyforChildren儿童的科学和技术)教材,鼓励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而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第四:科学家参与科学技术教育课程建设。从1998年开始,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援助行动”,该计划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要求,开发编制了”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课程,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了该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第五:课堂是科学技术教育的主阵地,并与学校科学技术教育相结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展览和电视节目进行了很大投资,开办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动手型和趣味性科普节目,用以吸引青少年参与其中。[2]英国为了确保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起了”公众理解科学运动”,以便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进入科学工程和技术事业中。为此他们从小学抓起,1988 年英国在议会获得通过的《教育改革法》,将科学列为”核心学科”,从而奠定了科学课程的地位。英国还在1989年颁布了《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用来指导英国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改革。英国小学科学技术教育有如下特点:第一:英国小学科学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科学概念、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知识的本质,并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进而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第二:注重探究。认为科学探究活动应该以实验为基础,将实验作为产生新知识和理解自然界的方法。第三:注重通过科普实践活动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为此,英国政府还于1993年专门发表了”实现我们的潜力”白皮书。[3]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法国只有不到10%的小学开设科学课。1992年,法国物理学家乔治夏帕克倡导在法国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基于这一项目取得的成效,法国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项目,并以该实验为依托,制5定了针对全国小学生的科学教育革新计划。”做中学”活动的核心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项活动中,三十多位小学教师和七位科学家联合编写了”动手做”系列丛书,其中《科学的种子》一书提供了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为读者指引了一条探究科学奥秘的捷径。读者通过动手做这些实验,可以增强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培养其探究兴趣。 5.5、国内小学科学技术教育研究现状1915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成立,我国近代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科学社社歌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学普及的理解。”我们不崇拜自然,他是个刁钻古怪。我们要锤他煮他,要使他听我们指派。我们叫电气推车,我们叫以太送信——把自然的秘密揭开,好叫他服侍我们人。我们唱天行有常,我们唱致知无穷。不怕他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4]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得到了充分发展。1978年3月,我国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在开幕式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次大会,对我国科学技术教育的恢复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教育活动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科学技术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1996年,我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中小学课程改革,按课程计划要求开足上好与科学技术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提高理科类必修课程教学质量;在选修课中开设科学技术教育课程;在活动课中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科技实践活动课;在相关学科中渗透科学技术教育。”上述会议精神、决定、纲要等,从政策层面、从行政角度确立了我国科学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地位。2001年我国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小学《自然》课程改为《科学》,在 《国际小学课程的比较研究报告》、《国内小学自然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社会发展对公众科学素养需求的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6对小学科学技术教育的性质、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为我国小学科学技术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在理论研究层面,我国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小学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导论》(亓殿强著)就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的基本原理、内容、原则、意义、途径和方法,以及我国中小学科技展望进行了系统论述。《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陈华彬,梁玲编著)以建构主义为主线,运用主动参与式的学习模式,论述了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的含义及儿童是如何学习科学等问题。《小学科技活动方案设计指南》(王素著)则对探究性活动方案设计、技能性活动方案设计、应用性活动方案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实践方面,我国科技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科学技术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普及性活动方面,如上海教育部门为小学生设计了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三个板块组成的科学技术教育课程结构,实现了科学技术教育普及与提高、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山东省则通过科技活动课程、科学课、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科学技术教育;等等。开始于1995年的”中国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由中国科技协会倡导,使青少年能够面对面与科学家对话,并使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能够在科学家的亲自指导下学习科学技术。在提高性科技活动方面,我国每年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项赛事内容涵盖了创造发明、创意设计、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比赛等,带动了各省、直辖市、自治 区的相关竞赛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小小发明家、科技小能手。2003年以来,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为解决我国科学技术教育的根本问题——师资培训,成立了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师训计划领导小组,旨在通过边培训、边实践,提高科学技术教育师资水平,从而带动我国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该领导小组在全国认定了部分全国科学教育示范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校),通过这个平台,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已在全国逐渐呈现出燎原之势。在该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下,通过相关实践性课题研究,各地积累了一定的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实践经验。纵观我国的小学科学技术教育,我们不难发现,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我国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各地在普及与提高两个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就全国来看,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科普教育开展得相对较好,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充分利用便利的科技资源7优势,如大学、研究机构、科普场馆等,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在上海市,每个区都建有功能较齐全的青少年科技辅导站,同时培养建立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在北京市,各中小学利用首都特有的国家级科技场馆开展科普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围;同时,上述地区在提高性的科学技术教育方面也在全国遥遥领先,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的获奖率和获奖级别均较高。山东省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方面在全国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较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有一定差距,在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12人获得一等奖,北京18人,上海9人,山东5 人。在第1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项目为例,61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北京8项,上海7项,而山东仅有1项。第2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206人获得一等奖,北京16人,上海8人,山东8人。[5]就全省来看,济南、青岛科普教育开展得相对较好,潍坊市在利用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但较上述三地仍有一定差距。以第20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例,济南获得21项一等奖,青岛获得18项,潍坊市获得12项。[6]就潍坊市来看,潍城区近年来注重了提高性的科学技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了不少奖项,在第22届潍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一等奖获奖人数列各县区第7名。[7]但在科普教育方面相对落后,特别是缺乏开展科普教育的师资队伍。我校近年来在开展科学技术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注重对学生科技兴趣的培养,科学技术教育师资水平在全区相对较高,先后培养了2名市级小学科学教学能手,科学普及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经验,但提高性的科技活动的指导水平仍有待提高,近年来学生作品在省市级科技大赛中偶有学生获奖。除了上述情况,我国小学科学技术教育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观念方面,注重短期利益,缺乏整体的科学技术教育观念。在课内课外关系方面,注重课外活动,轻视课堂主阵地。在科学技术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方面,注重活动设计,轻视实施过程。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注重教法探讨,轻视学法研究。在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方面,注重提高性科技活动的指导,轻视兴趣培养。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方面,重视知识获取,轻视能力培养。 在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积累大量符合我国地域特色的,在小学科学技术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方面的成功案例。85.6、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美国高校德育主要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殖民时期、二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现今美国社会对高校德育十分重视,但国外对美国德育现状研究较少。主要成果有:以穆斯为代表的环境作用学派主张通过优化环境氛围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2](P57);贺拉斯曼认为教育的宗旨应该是为各种生活做准备,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道德、有立身本领的人[3](P64-67);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克拉克教授在其《智力:大学和社会》中说:”在许多特定和有关的领域中,美国高校未能尽职尽责的去指导社会如何培养学生具有道德敏感的智力。长期以来美国许多高校借由学术自由和科学上的客观性否认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任务[4](P33-35)。”1984年我国高校正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后,学术界开始普遍关注高校德育建设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开始出现。戴本博教授认为美国大学的教学与英法等国一样,都是重宗教、重古典、重人文科学的;在比较研究中,我国学者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相对于其他任何国家都要高;但迄今为止,国内外都没有系统论述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的学术专著。关于中美高校德育的比较研究,散见于李萍、林滨主编的《比较德育》,魏贤超、王小飞的《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冯 益廉的《比较与创新:中西德育比较研究》,唐克军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著作中[5](P156-157)。2关于比较德育的定义。李萍、林滨认为,所谓比较德育,即以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对象,通过比较分析研究,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探索德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德育实践[6](P59-65)。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分类。陈立思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即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区域研究是一种对某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或局部的研究,从横向看包括一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体制等;从纵向看,以现状为主,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区域研究是问题研究的前提,问题研究是区域研究的深化[5](P23)。关于美国当代德育模式研究。谭再文认为,在美国当代德育模式中,影响较大并经常为各种教育专著所提及的德育模式有五种,它们是理性构筑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价值分析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等[3]。周晓波认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的模式:价值澄清模式、道德认知模式和社会学习模式[7](P112)。关于美国高校德育的内容。曾蓉,洪黎认为美国德育的内容主要有:以培养符合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公民为目的的社会教育;以”美国梦”为核心的个人主义式”三观”教育;围绕专业道德设立伦理课程;以培养健全学生心理健康为核心的心理教育[8](P157)。方巍认为,美国高校的德育可以分成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即培养合格公民及其社会责任感,塑造专业人员以职业道德为中心的现代素质,促进学生阶段特有内容的发展。美国的大学注重区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针对特定的阶段确定其相应的教育内容。美国大 学阶段特有的三个方面的品德发展教育内容包括:(1)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人际交往、处事原则,遵守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契约;(2)促进学生情感、同一性等方面的个性发展,完善心理调节功能;(3)培养学生价值辨析能力,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整合的人生哲学。关于美国德育特点的研究。李萍、曾华生认为,美国德育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历史和现实中浓厚的宗教色彩;观念和内容上鲜明的个性化;传递方式和方法上的全方位渗透[6](P59-65)。周晓波认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教育方法上注重渗透性,教育过程中注重实践性,教育手段上注重综合性[9](P158)。曾蓉、洪黎认为美国德育的特点突出体现在:注重德育设计;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注重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注重德育的全方位渗透,诸如突出宗教影响,利用媒体传播,无处不在的社会宣传等方面[10](P61-62)。关于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周晓波认为,借鉴美国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一是倡导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的多元化,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各门专业学科课程以及课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元化,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二是促3使教育模式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德育理念的现代化:包括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要求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新时期教育要求的素质教育理念;突出人文关怀的人文教育理念等。其次,要实现德育体系的现代化,以现代化模式为取向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创建以网络阵地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11](P168)。曾蓉、洪黎认为美国德育对我国大学德育的启示是:德育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要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注重学校德育组织和制度的建设;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藏的德育内容,积极发挥德育的渗透作用[12](P88)。李萍、曾华生认为,美国德育的核心要素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了道德教育的连续发展;美国的德育模式和方法的确立注重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道德教育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美国德育注重贴近生活,调动教育客体的内在因素,鼓励他们参与教育的过程,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育产生内化效应;美国德育的内容比较好地解决了层次性的间题。比如以美国的《独立宣言》、《解放宣言》和《宪法》为内容的政治教育是贯穿人的社会化全过程的内容,并且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强化,用渗透式的方法使之普遍化[13](P117)。皇甫闪从中美德育在指导思想和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中美德育的差异性,指出借鉴美国的德育经验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重视德育的可操作性研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德行养成教育;三是实行”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的德育教学方法[14](P155)。从中美德育比较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其一,主要集中于大区块、整体性研究,多是把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里面涉及到中美德育比较。其二,关于西方学校德育情况的研究成果较多,真正涉及比较研究的内容不多,而涉及到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的内容就更少。 通过对中美高校德育比较方面的相关研究,目前德育理论界对中美高校德育的比较研究,缺乏系统性,现有的研究成果都比较简略。在对德育重视已经超越国界的今天,我国的高校作为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培养基地,其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我国高校德育是一种显性教育,德育的目标是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的是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居于核心地位,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内容具有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但缺少层次性。美国高校德育是一种隐性教育,着重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追求个人理想和权利,德育内容层次分明,重视历史教育[15](P32)。本论文试图从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以及理论基础等方面对两国高校德育进行系统比较和分析归纳,取长补短,实现我国高校德育高校德育目标人本化、高校德育途径多元化、高校德育评价系统化,增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45.7、国内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及存在问题美国芝加哥大学教学心理学家布卢姆教授是最早对课堂教学目标以及相关10硕士学位论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层次实施的研究课程进行研究的专家。布卢姆的研究认为,一个成功的教育方案离不开一个表达清晰的研究目的,而这些目的是通过教与学进行传达的,在这个传达的过程中,如果目的(即目标)产生了偏差,那么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就要给予及时的矫正。中国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研究较西方要晚得多,最早进行研究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教 科学院,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华东师范大学就诚邀布卢姆来校进行讲学,然而,学校结合布卢姆教授的相关学科理念,在198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这本书,这本书是全部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当时的学科教育领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至此,中国的基础教育模式发生了改变,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应用到了各学科的教学理念当中。由此,课程目标层次制订以及实施的理论实施走到了各学科教学的一线。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本身存在的问题还是暴露了出来,就是其过分的强调分类,层次,学科的整体性被忽略了,这种教学的理念更加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更无视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的独立形成。这个时候,课堂教学很容易走入呆板,没有任何创新和变化的境地,课堂精彩的那部分被限制了,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不到合理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布卢姆教授的这些观点是单纯的课程目标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由制订目标层次来解决,也就是说,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研究还处于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的阶段,在全国各地,一些教授和学者仅仅在教学目标设计和语文课程方面做一些基础理念和理论的探究,更不用说对目标层次的研究了,因此,相关的研究便显得十分迫切。在我国,较早提出语文课程目标层次研究的是王荣生先生,其代表作品《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析框架》、《再论语文课程目标的分析框架》较为系统的分析了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分类的几种框架,同时阐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课程目标层次教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阐述了当前 课程改革的趋势与目标等等,为我国语文课程目标层次教学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较早研究的还有彭光宇等,其作品《论语文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系统的阐述了语文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能较早的指导我国语文学科教育的发展。湖南的李海林先生的《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几点思考》,还有其它的一些论文和作品,则把重点放在了语文教学目标的性质,概念的表述上,也没有作进一步的延伸。2006年董莲芳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层次浅析》一文中指出:11硕士学位论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层次实施的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阅读能力”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①上述要求是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总要求,即总目标,要达成这一总目标,自然要有一个复杂的实施过程。这一实施过程就是完成现代文阅读任务的教学过程。要使这一教学过程得到科学的、有机的和全面的控制,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机制,以保证总目标的达成,就需要对总目标加以逐层分解,使之条理化、层次化。2008年吴雁驰在《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实现》一文中提到: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规划、呈现语文教学内容,关系到国家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实现。规划语文教学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明确语文课程的理念、目标,把握教学内容的标准,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呈现教学内容,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从语文的视角利用教学资源,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把握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文献阐述了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途径。2008年刘红梅、戴洪在《近八年语文课程目标研究综述》一文中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而课程目标又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自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研究资料不断产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存在不足。文章从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反思研究、探索研究四个方面梳理了语文课程目标研究情况,并提出要引入当今世界的显学——人学,为语文课程目标的研究寻找更宽泛的视野以及更丰富的理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文课程的改革。这篇文章是目前对语文课程目标较为系统的进行综述的文献。2009年禹旭红撰文《”语文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文章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课程目标的实质。文章阐述:在”三维”课程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过程和方法”是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情感态度和和价值观“是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动力或激励力量。每一阶段的语文素养都是该阶段”三维”目标与”四面”目标交融渗透、螺旋上升而综合形成的。其中后一阶段的语文素养是在前一阶段语文素养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而且是前一阶段语文素养螺旋上升的结果,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生长性。2009年董洪亮再次阐述了教学目标的层次、呈现与确定。①董莲芳《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层次浅析》——《吉林教育》2006年06期12硕士学位论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层次实施的研究2010年钱禹清在发表文章《论中职语文课程目标定位的四个要素》,文章立足于职业教育,探讨了中职语文课程目标定位的四个要素,即语文课程特点,中 职培养目标,学生的因素以及现实困境与经验的借鉴四个方面,文章还强调了中职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的重要意义。本人在研究中发现,相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目标层次的制订上,理论研究层面的内容比较多,较为系统的从实证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同时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来制订课堂教学目标这一方面内容的研究却相对比较少。因此,本人深知,教学的过程当中,高中语文教学在对课程目标层次制订的实践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如课程目标的制订不科学不合理、课程目标制订得比较笼统不细化、课程目标制订得相对单一,形式不丰富多样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中文课堂的教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高中语文一线教师普遍认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制定容易,而实行难,尤其是高中课程目标层次的制定与实施,为此,如何科学有效的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进行层次教学便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环节。5.8、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研究重要的意义,但这些数据是否能真正的说明学生的态度,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通过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的调查了解到:38.7%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只是一门规定的课程,大约有9.0%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课程不用考试,接近41.3%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感兴趣”,11.0%的学生未表态。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感兴趣,近四成的学生只是认为这是学校安排’的一项必须完成的课程,还有少数同学表示综合实践课程不用考试。学生态度的背后 说明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根深蒂固,学生的学业压力在巨大的情况下,很难产生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该课程的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时这项研究也充.分说明了前面的两项问题,很多学生只是单单从表面上回答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并没有从心理上真正的认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笔者又对学生进行了随堂观察,发现结果与调查研究的结果基本吻合。2课程的实施情况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本文排除无关紧要的因素,就两个最主要的对象,老师和学生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重点考察了师资状况、课程开展状况等。(1)教师方面本文就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进行了相关数据的统计,在问卷中共设计了20个题目,分别是:课程的开设年份、课程的开设年级、是否被其他课程挤占、课时安排情况、课时安排模式、指导教师来源、指导教师最主要的工作、相关活动师资培训效果、主题生成最主要的方式、活动主题最主要的来源、实施活动最主要的场所、相关指导材料来源、活动实施最常采用的形式、方式、小组活动相关问题(成员来源、分组方式)、相关活动指导侧重点、以及评价学生最主要的主体、方式和依据。详细数据见表3-3:表3-3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相关数据统计表06)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合计1.课程的开设年份10.224.253.412.2100.02.课程的开设年级64.521.89.24.5100.03.是否存在被其他课程挤占13.030.143.613.3100.04.课时安排情况61.228.610.20.0100.05.课时安排模式54.430.110.25.3100.06.指导教师的来源3.350.125.720.9100.013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指导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一39.527.720.512.3100.0 8.相关活动师资培训效果31.740.712.415.2100.09.主题生成最主要的方式20.110.98.360.7100.010.活动主题最主要的来源21.452.814.411.4100.011.实施活动最主要的场所5.859.726.58.0100.012.相关指导材料来源57.521.814.46.3100.013.活动实施最常用的形式19.640.814.425.2100.014.最常采用的活动方式28.239.019.613.2100.015.小组活动成员的来源52.328.712.76.3100.016.小组活动的分组方式38.630.417.813.2100.017.相关活动指导侧重点38.521.824.814.9100.018.评价学生最主要的主体12.756.319.611.4100.019.评价学生最主要的方式14.439.028.218.4100.020.评价学生最主要的依据26.521.842.09.7100.0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新欣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已经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层面,同时在课程的开设方面也由被动的接受改变为主动的学习,但是综合实践课程也常常被其它课程挤压,变成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师资配备方面,内蒙古呼和浩特新欣小学专门教授综合实践课程的专业教师非常少,大部分老师是从任课老师中选取,并兼带综合实践课程。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随堂观察,大部分学生表示教授自己综合实践课程的老师是自己的体育老师、信息技术老师、美术老师或音乐老师等等。对于活动的展开,大部分师生持比较积极的态度,但也有少部分师生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幵展比较消极。学校应该增强师资,只有这样老师和学生才能从根本上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2)学生方面在对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共有18个题目,其中第1、2题主要是对学校课时安排 情况和模式的调查,第3题主要是针对综合实践课程是否被其他课程挤占进行的调查研究,第4题主要针对指导教师的来源进行了指导,第5、6、7题主要针对学生对综合课程的喜爱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第8、9、10、11主要就师生沟通交流方面进行研究,第12、13题主要调查课程的主题和内容,第14、15、16、17主要针对活动的幵展进行调查,第18题主要针对学生的评价问题展幵调查。141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读程实施的现状研究~4学生在课程实施方_相关数据统计表(%)表3内容I选项A丨选项B丨选项CI选项D合计1.学习课时安排情况53.635.96.04.5100.02.学习课时安排模式45.123.316.714.9100.03.是否存在被其924.313.5100.010.最希望得到谁的帮助38.43Q.915.914.8100.011.最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21.731.539.37.5100.012.主题和内容主要决定者17.069.58.35.2100.0—13?最喜欢的课程主题37.820.721.719.8100.0~~14.小组活动的分组方式17.949.0100.0,.916.21615.收集资料最主要的方法45.429,911.511.0100.0—16.开展活动最常用的形式23i”—58:72.116.0100.017.最喜欢活动课的形式54.110:523.511.9100.018.最希望得到谁的肯定33.756.34.5|5.5100.0上面的表格对学生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与随堂调查结果进行比对,数据基本吻合。我们就其中的一点进行详细的#析,在学生评价方面,学生最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这证明学生大多都比较重视老师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但是这也从反面说明了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主要来源于别人,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逐渐成熟,老师的关注将会激励他们的自信心,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加强关注。 总的来说,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大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持积极的参与态度,但由于师资状况,很多现实情况下学校的管理和对该课程的开设仍然处于被动的局面,兼任综合实践课程的老师由于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能力有限。尤其是学校对综合实践课程假实施,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非常重的影响,这种作秀的态度,不仅浪费了老师的精力,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要想真正的落实综合实践课程,必须从根.本上入手,加大对该课程的实施力度。13课程的实施效果任何一门新课程的实施都需要检验,一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尤为关注。对该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是115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过去工作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就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工作铺平道路8。因此,该调查主要针对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五个方面的调查,其中对老师的调査有3个方面,分别是课程实施后对学生学科成绩的影响、活动对学生的显效性、相关活动中的师生关系3个方面的调查,对学生则主要针对2个问题,分别是对课程实施的满意程度和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调查。(1)教师方面教师方面,主要就四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是:对学生学科成绩有无影响、学生最显著的变化、对哪些学生效果显著、相关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调查结果详见下表。表3-5教师在实施效果方面的相关数据统计表(%)内容I选项A丨选项BI选项CI选项D合计1.对学生学科成绩有无影响36.811.428.223.6100.02.学生最显著的变化47.326.914.411.4100.03.对哪些学生效果显著17.959.711.011.4100.04.相关活动中的师生关系24.839.0 19.616.6100.0第1题的调查结果显示,36.8%的老师认为”有积极影响”,11.4%的老师认为”有消极影响”,28.2%的老师认为”没有关系”,其中有23.6%的老师未表明态度。从这个调查结果上来看,大部分老师认为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大,说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在分科的教育上,并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当做工作的重心。第2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注重学生”能力提高”的老师占47.3%,”愿意学习”综合课程的学生占26.9%,注重”师生关系和谐”老师的占14.4%,11.4%未表明态度。从这个调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是否愿意学习,但对师生关系方面注重的比较少。第3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师认为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效果显著,少部分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效果显著,也有少部分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在对综合课程的学习上,各个学生对学习的效果不同,老师对学生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但这些结论是否真的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还是在老师的主观感受下做出的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第4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两成的老师认为师生关系是伙伴关系,近四成的老师认为是服务关系,近两成的老师认为是管理关系,还有少部分老师认为是”授-受”16三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旳现状研究、小学综合关系。这个题目的调查结果显示了很多老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还是遵循传统的师生关系。(2)学生方面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就以下四个问题展开,分别是:对学校开展活动的满意度、能否学到东西、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以及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详见下表: 表3-6学生在实施效果方面的相关数据统计表(%)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合计—一1?对学校开展活动的满意度?0.854.39.15.8100.02.能否学到东西47.726.512.413.4100.03.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34.817.823.823.6100.04.对学习成绩的影响44.816.919.1|19.2100.0关于对学校开展活动的满意度的调查:30.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54.3%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9.1%的学生不满意,还有5.8%的学生未表态。通过对此项调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该课程的实施大部分比较满意,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不满意,学校在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时还应该努力增强自己的能力。对能否学到东西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大约47.7%的学生表示”学到很多知识”,26.5%的学生表示”学到一些知识”;大约12.4%的学生认为”没学到什么”,13.4%的学生”说不清”。我们通过随堂调查对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其结果基本一致。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综合实践课堂上学到了知识,但也有很多的同学对课堂的知识的需求不满足。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进行调查研究,34.8%的学生表示增强了自信心,17.8%的学生表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23.8%的学生表示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问题,大部分学生表示有促进提高的作用,少部分学生认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幵设导致自己成绩下降,还有两成的学生表示没有直接影响,少部分同学未表明观点。通过上述阐释,我们可以看到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还需要该课程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整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通过对老师和学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差,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实践课程幵 设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一份力。17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实施中面临的困难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大计,国家不惜重力培养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但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因此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个新的课程进入全国各地的大小学校,迄今为止已有十个年头。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年轻的一门课程具有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尽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找到问题就是解决了一半的问题,我们在这些现实遇到的问题中找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们还是就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因为老师和学生是这项课程的直接执行者和受益者,是该课程实施的主体。(1)教师方面本文根据老师在调查问卷中反应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对综合实践课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研究,分别是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相应采取的改进措施以及最希望得到教研部门怎样的支持,详见表3-7。表3-7教师在面临困难方面的相关数据统计表(%)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合计1.相关活动面临的最大困难38.527.012.721.8100.02.最主要的改进措施26.552.812.78.0100.03.最希望教研部门的支持28.221.840.39.7100.0在面临的困难里主要有以下儿种,一是课时的安排,二是重视程度,三是相关师资,四十相关经验。通过上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最主要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前三项上,课时问题是困扰广大老师的最主要问题,再就是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最后相关经验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主要的改进措施,提到了以下几项:激发学生兴趣、调整教学计划、扩大课程空间、寻求各方支援,分别占52.8%,26.5%,12.7%,8.0%。大部分老师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对课程进行改进,可谓用心良苦。调整教学计划这方面的措施也用的比较多0关于”最希望得到教育科研部门提供的支持”这个问题时,大部分老师选择”参与教师培训”,接近三成的老师选择了“共享教育资源”,两成的老师选择了“提供理论指导”,还有少量老师未表明自己的明确态度。(2)学生方面18三施的现状研究、小学综合p践活动课程实学生是该课程的主要参与者,,生的意见非常重要,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调查。详见表3-8。表3-8学生在面临的相关数据统计表(%)一难方面■内容I选AI选项BI选项C选项D合计自我意识增强,能够提出自己的要求,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家长不赞同,说明在对课程的认识程度上,家长还比较欠缺。产生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大部分,生认为是安全因素的制约导致的,三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是课时比较少,学习的时间较短造成的,一部分学生认为是老师的指导比较欠缺,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教学,源不足导致的。(二)课程实施过程中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校级行政管理综合实践丨d动课程意识不强课程没有管理组织就会使得课程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必定不能让教师将其放在重要的地位。纲要规定:学校必须以组建设和人员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角度为基点,做到加强对开发到实施及评价的综合_践活动的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具体地说,需要对相关的机构和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置,以保证能够有效的实施综合实践;此外,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政策来支持综合实”活动,从现在的角度和形势来看,这所小学没 有相关的的部门专门对课程进行调配j设置。..通过本次的的调查研究发现,搞¥清楚自己学校是否设置课程管理制度的老师人数占到12.82%,认为目前的学校课程设置的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和年级管理的老师人数分别是23.08%和66.67%,此夕||还有的教师认为是班级进行自主管理的占到10.27%,由此可以看出,该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是处于一种不明确状态下。2008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是由分管科研的副校长担任,由于校长认为该课程在学校有一个国家级与市级的课‘研究,于是把该课程划到科研部门管理,但事19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过一年后,该学校的校长学习了这个课程的相关教学理论,觉得这门课程应该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因此又将综合管理课程划分到了德育主任的管理范畴下,但是由于现任的德育主任是刚上任、事物比较多就向校长推掉了该权利,该课程的管理又由教务主任来管理,该教务主任对此课程一无所知,因此只能搁置一边了。2012年,学校没人接手该课程,校长只好让学校唯一的区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带头人来担任此课程的管理,如此一来,该课程就被到处搁置,更不能提相关的管理与课程的设置了。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单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与普通的教学不一样,而且其课程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不像普通课程的教学那么具有固定性,它的教学空间和时间是比较幵放与灵活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不是来源于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而是切实与学生本身存在很大联系的。因此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地点可能要在校外进行的,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接触到自然与社-ZX0 经过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校老师反应基本上没有校外活动,这样一来使得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实施原则遭到违背,目前内蒙古呼和浩特新欣小学因受一些安全因素的影响,很少让学生进行校外活动,课程也只能从校内的重复不知多少遍的事情上着手,使得该课程比较单一化、固定化。3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困难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之所以实施起来很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要求老师具有更强的专业性、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引导能力。在实践课程中,因为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自由,老师的专业性将决定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是否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对于以实践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意义重大。该课程的实施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在学生方面,由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个性,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不同,而且由于年龄较小,老师在引导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通过本次的调查分析,学校要求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然而目前整个学校的老师对该课程的相关概念具有一定了解的仅仅是4人,才占到全体教师人数的10.25%,换句话说,该学校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根本不了解,更严重的是,其中还有两位校领导也是在不了解的教师的范畴内,如果该学校保持这样205.9、历史活动课实施情况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课概念的认识(1)此处所提出的”活动”是从教学意义的角度来界定其范畴,即一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形式多样的、能培养学生创造 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活动。[8]目前我国学者在对活动课的认识中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活动和直接经验两大基本特征。(2)历史活动课的概念:以教学内容、课程目标为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设计,指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并使之在活动中获得主观感受与体验,提高其历史认识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2.历史活动课的实质历史活动课的实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1)历史活动课实质上是一2个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和直接体验,与其有知识经验衔接的、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2)历史活动课实质上是一种实现历史课程目标和达到历史学习目的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的设置,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从而达到获取相关历史知识的目的;(3)”历史活动课实质上是一个以活动为基础的强调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191(4)历史活动课实质上是一个过程性评价体制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二)历史活动课的特点本文将通过教学案例来说明历史活动课的主要特点。下面是《中国历史》(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我走”丝绸之路”》一节探究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我走”丝绸之路,,〔了。,教学目标1、识读历史地图,利用地图来认识神奇的丝绸之路。2、感受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3、学习搜集、处理、组织材料及创办壁报的方法。4、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能力。5、培养团队精神,培养正确的环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爱国情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全班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分成6个以7一8人为单位的活动小组,由各小组学生推选出本组小组长。(2)提出下一堂活动课所设专题,专题有丝 绸之路的开通、楼兰古国、河西走廊、今日丝绸之路的风光等,由小组长选出本小组的活动专题。(3)要求:围绕专题搜集材料,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小组的成果以壁报等形式展现;准备时间到下一课课前。(4)随时了解学生准备情况,进行适当指导。学生准备:各小组学生根据所选专题内容,通过书报刊物剪辑、图书资料查询、电脑网上下载等方式,搜集课本外的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信.急资料。这一过程由小组长具体安排。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活跃气氛。师:同学们,你们桌面上摆放的各式各样的东西仿佛告诉老师:我们已做了充分的准备。[相信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能做好的信心。]丝绸之路(电脑显示”丝绸之路示意图”)是西汉时开通的一条中西交往的通3道。它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人类交通史上的一个奇迹。关于丝绸之路,你还知道什么呢?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现你们的成果,让我们在交流中一起走近并走访丝绸之路。[以自己的方式展示成果,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现欲望,使学生思维活跃,提高活动效率。]二、制作壁报,展示成果。师:现在开始制作壁报。每个小组完成作品后,把你们的作品贴挂在属于你们的位置上,时间是20分钟。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办得快、办得好。(贴报的位置、小组数及教室空间的实际安排情况,课前已通知小组长。)各小组立刻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有的学生写,有的学生涂色,有的学生打格,有的学生每个小组成员没有一个人闲坐着,人人都参与其中。(20分钟时间快到了,各小组的作品陆续办好。)[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感受着同学和老师对自己 的认同和肯定。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有责任为小组办报出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师:时间快到了,还没有完成的小组要加快速度,已经展出作品的小组,请做好讲解的准备。(办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学生们仍热情不减。)〔各小组的组长在准备阶段已按要求将负责讲解的学生安排好了。在此期间,教师适时指导,这样做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发展、充分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使课堂时间更充裕。]三、介绍交流,评比总结。师:6个小组都已完成了作品,现在按照贴出的先后顺序由各小组的讲解员对本组作品进行介绍。讲解形式不限,但讲解员要语言流畅、吐字清楚、声音响亮,讲解时间不超过3分钟。(6个小组中有3个小组采用了一人讲解的形式,有一个小组采用了答记者问的形式,有两个小组是采用主持人主持节目的形式。)[形式多样的讲解是教师没有料到的。这个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展示的舞台,学生在此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成功的喜悦和为集体争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成为今后学生生活的动力。]师:各小组的壁报和解说各有千秋,哪一组的活动效果更好呢?为了评价更全面、更具体,现在大家可离开座位自由浏览,并思考哪组的壁报好,为什么好。时间是3分钟。4[在听了讲解的基础上自由浏览,容易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气氛,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品味,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判断,在想像中升华,在失败中反省,在探索中提高。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这一课型及内容的理解和热爱,同时更加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潜能,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师:我们人人都是评委,请你说一说,你认为哪一组活动效果好。评价可以 从壁报的版面设计、内容,讲解员的讲解等方面来比较。注意,说出哪一组好的同时还要说出原因。(学生们自然地以小组为单位,争先恐后地陈述本人或小组的观点及理由。)[评比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这种评比的方法中提出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了各抒己见的情境,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的学生的思维不只停留在壁报的文字表面,而是有深入的思考。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审美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论辩等多种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比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评比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师:经过大家的评选,第二小组和第四小组获得最佳小组活动奖,其他4个小组获得积极参与奖。请各小组派一人到前面领取奖状。(掌声响起,各组领奖的学生手捧奖状站好,负责照像的学生为他们也为全班学生留下了难忘的瞬间。)看着你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壁报,听着你们的讲解和评比,教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们有非常大的潜能,尽管你们的作品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你们在这努力的过程中人人都有不小的收获。通过对以上教学设计过程的学习和分析可知活动课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历史活动课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学生从参与中获得直接经验,在亲身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潜能和创造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历史教育教学目标。2.评估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标强调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要让学生 在过程中锻炼能力、开阔思维、提出见解、验证假设。尽管这种注重过程的学习方式的成效在短时期内很难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但从长远来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同时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了综合素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将是长期5的,甚至于是终身的。3.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活动课从内容到形式可以认为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课外的活动和实践使教学的时空进一步拓展,灵活性也更大。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如:课外收集实物或资料查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外的参观访问也可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课外学习本身具有的开放性也更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需要。4.学习过程以自主探究为主活动课的学习过程是以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因而它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也更能体现课标的设计思路:“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11’]这也是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和学生主体思想要求的体现。5.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活动课主要以适应初中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的形式来体现:如表演、讨论、小制作等形式。同时活动课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师生间经验和知识、情感与体验的交流,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6.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全面性、开放性评价是估量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评价标准决定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在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最关心的就是课程评价问题。”课程改革强调充分发 挥评价的本体性功能,反对以升学选拔评价来衡量日常课程评价”,”提高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评价致力于对被评价者的理解而不是控制”;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倡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尊重被评价者的差异,建立多元评价标准,为被评价者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抛弃功利主义倾向,关注学生意志、情感、态度、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身心健全的人而不是造就畸形的个性残缺者。112]历史活动课在实施中也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第一、过于注重过程和形式,实施效果不理想。第二、难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第三、由子主客观多种条件限制,在农村中学开展的难度较大。第四、不能适应现行的以结果考查为主的选拔考试的要求。(三)农村初中历史活动课研究的现实意义活动课被引入中学历史教学,对教师观念、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主动探究的自主学习精神,而且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涉及到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另外,它对相应的教学设施,评价机制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说历史活动课的成功与否涉及许多因素,有些条件在城市学校尚不易达到,在农村就更难落实。因此,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客观地反映农村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有助于我们对农村初中历史活动课开展中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根据农村中学的具 体情况修订教学目标和要求,使之更加接近现实,贴近生活,为整体提高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水平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依据。二、研究过程与方法(一)调研对象的选择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面积1780平方公里,辖6镇16乡13个居委会,245个行政村。2004年总人口2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5万人,占总人口的67%。成县是全省农业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荞麦等。矿产资源有铅锌矿、铜矿等。成县现有各级各类初级中学28所,在校生123万人,教师658人。其中独立初中6所,完全中学4所,职业中专1所,农职中1所,九年制学校初中部16所。按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可分为城区、川区和山区。成县2003年秋季进入课改并使用新课标教材的有城区的两所独立初中,一所完全中学,一所九年制学校初中部和川区两所完全中学。由于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一所九年制学校2004年秋季没有招生,新教材使用只是在城区两所独立初中(城关中学和支旗中学)以及川区两所完全中学(三中和四中)使用,所以调研对象就选取了以上四所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调查人数占四所初中七年级总人数的11.8%。(二)调查的方法与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1.问卷调查(l)调查内容与对象本调查涉及学校领导对历史课的认识、看法;教师对活动课开展及作用的认识和学生对活动课的期望及改进意见。由于领导的重视、教师的观念和学生的认7识直接关系到活动课的开展及教学效果,因此,调查对象确定为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本次调查在四所学校七年级各抽两个班,其中考虑了学生水平层次不均衡的因素,如在城关中学抽样中选择了一个普通班和一个重点班。(2)编制问卷及发放回收 根据调查的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经过反复比较,修改,形成了正式问卷。领导问卷旨在明确领导对历史学科地位和历史课程改革的宏观认识;教师问卷旨在探讨教师观念、个人素质对历史课程改革的影响;学生问卷侧重于了解活动课开展情况和学生对活动课的认识及改进意见。问卷编制完成后,先在本校进行了试测,修改了诸如提问不明确的、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并根据一些教师的建议对问题进行了增删,最后形成正式问卷并进行正式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19份;学生问卷460份,收回有效问卷445份;领导问卷4份,收回有效问卷2份。(调查问卷附后)2,访谈为获得对研究对象较为深入的了解,笔者对两位有关领导进行了个别访谈;对5位历史教师和3位任课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针对人们对历史课的认识、历史学科的学习方式、教材的修订以及他们对改进历史活动课的意见和建议提出问题,进行了访谈。访谈相对宽松灵活,现场对访谈内容作了简要记录并在访谈后及时进行了补记和整理,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访谈提纲附后)3.课堂观察听课能够较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加修饰的课堂实录也更能体现教师一贯的教学风格,但绝大多数教师并不欢迎不速之客的到来,不希望没有经过事先精心装扮与雕琢的课被人听,临时的听课让本来轻车熟路,约定俗成的课经不起琢磨和推敲,毕竟跟参加竞赛的那种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打造的”作秀”课有相当大的距离,因而听课不太容易被接受,调查中听课较少,只能说可以看到存在的一部分现象和问题,不能说明历史教学较全面的情况。 5.10、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型的组织形式,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与课间操相比较长,组织形式灵活,活动内容多而且丰富,练习强度比较适中,它不仅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而且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了调剂的作用。目前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和管理来说中说纷纭。周志勇在《略述”大课间运动”在中学体育中组织与实施》一文中认为:为推动大课间运动要注意以下几点:(l)更新观念,师生共同参与。即改变课间体育运动的管理和指导只依赖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现象。凡有一技之长的领导,教师,学生,退休人员,都可以成为课间体育运动的管理者和指导教师,使”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成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思想情感交流,身心健康发展的阵地。(2)措施得力,方法得当。①学校领导重视,思想工作到位;②合理分工,责任到人;③开展检查评比工作,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④赋予”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多艺术性(3)活动丰富多彩,因时因人而异(4)因地制宜,准备充分(5)辅以音乐,陶冶情操刘勇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1)丰富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月lJ吕(2)变换形式,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3)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网络和机构;(4)科学的确定负荷,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周凤施在《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一些组织,管理方式。他认 为,组织方式要灵活多样,改变原来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适当采用以年级,项目,场地等组织多种活动形式,各种形式可以天、周或月为周期进行轮换,这样即可避免枯燥乏味的单一活动形式,又能兼顾中小学”喜新厌旧”的心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学生完成一套操后,适当安排一个小组合上台表演一段武术操或韵律操,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美,表现美,又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积极性。在管理上。学校领导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提高全校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校长带领校主要领导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班主任是大课间管理工作的基础力量,应当参与并负责本班学生的课间活动,指导班干部共同做好班级的课间活动管理工作;体育教师是大课间的主要管理者,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制定对学生活动的纪律与动作规范的要求,进行科学管理。组织好学生的进场、退场工作,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性。(二)国外研究现状美国:美国的课外活动主要具有这样几个目的:培养学生民主的生活态度和适应生活的能力;建立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此学校为学生安排了众多的自由活动项目。学校的课外活动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家庭俱乐部;②儿童会、学生会;③俱乐部及其它。家庭俱乐部活动一般都纳入学校正式的教学计划内。除了处理有关事务,其活动目的主要是为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儿童的价值观和情操。在学校,儿童会和学生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扩大,其自主权,成为相当活跃的组织。日本中小学生在校内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参加学校内的运动部,运动部主要开展的项目有田径、、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弓道、剑道、柔 道等项目。这些内容有些是教学计划中出现的内容,大多是教学计划以外的内容,这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与延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各部的活动。活动的组织形式是由各部学生自己组织管理,一般是由高年级的学生负责部里的工作。因为学生是自愿参加与组织的,所以部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波,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跟据日本文部省1992年调查的全日本国中学生体育联盟和高等学校体育联盟,分别由日本初中和高中的运动部加盟构成的。跟据中学生体育联盟和高等学校体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育联盟1995年统计资料表明:日本共有公立和私立初中11274所,在中学生体育联盟加盟男子项目的学校共有11125所,占98.7%,加盟女子项目的学校共有10945所,占97%,可见初中设有运动部的学校比例非常高,可是每个运动部的参加人数却不多。相比而言,高中生参加运动部的比例较高,平均每所学校参加运动部的学生人数男生18.7人,女生14.7人。日本的文部省明确规定学校的运动部活动由各科教师指导。因此日本的中学教师除胜任本学科教学任务外,还必须擅长1一2个体育运动项目或艺术专长,去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法国的中小学校每逢星期三不开课,这就是法国的”星期三现象,,,图书馆、球场、和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法国前教育部长雅克兰曾说,音乐之于心算,戏剧之于阅读,造型艺术之于几何,不无裨益。这句话说明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法国,博物馆是素质教育的基地,博物馆和艺术馆也十分热心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并将此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引导他们去发现,去创造。每逢周三,学校的小课堂关 闭了,社会的大课堂对青少年敞开了大门。小篮球队员、体育场上小足球队员在飞奔疾跑;博物馆里,一群群中小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艺术殿堂,睁大眼睛去发现真善美的世界。学校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冬天去雪地课堂,去看雪、学滑雪。平时老师也会带学生出去野餐,还会去一些活动中心,接触一些有趣的知识,还会去参观一些著名的建筑或是坐塞纳河游船,去了解巴黎的历史。一、大课间体育活动概述6、研究方法、思路6.1、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从已出版的专著、刊物中查阅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与分析,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发展状况,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方向。问卷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见附录I中教师问卷)以便得出能够量化的数据。依据阅读的文献和国内外同类研究,设计出问卷,搜集情感教育目标落实现状方面的数据。发放教师问卷100份,实际回收88份。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中属于省市区重点中学的有48人(占54.5%),非省市重点的40人(占45.5%)。被调查的学校层次分布合理,既有县(区)一级的学校,也有乡镇一级的学校,并且调查教师的样本中也基本包括各层次、各类型的教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访谈:访谈是为了获取教师对情感教育目标落实状况的定性的数据,采用的是半结构性访谈形式和无结构性访谈形式。所有访谈安排在2006年10月份到12月份进行。研究者本人作为访谈者,完成所有对采访,每位教师的访谈时间大约在5分钟左右。 6.2、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教学中善于渗透情感教育的老师的课堂,比较学生的学习成[1](意大利)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著,夏丐尊译:《爱的教育》,译林出版社1997年,第3页[1]鱼霞:《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5页[2]同上,第17页式,情感教育的概念是对这些概念中情感教育思想的理性表达和理论总结。作为完整教育的重要部分,就其内涵而言,情感教育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它并非游离于全面发展教育之外,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情感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品质,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其对自我、环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或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6.3、研究问题的方法(一)文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能源教育的基础认知。在本研究的初期,主要通过查阅与能源、能源教育及有关的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二)文本分析法本文将对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有关能源教育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与统计分 析,文本分析法一定要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即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透彻的分析,使研究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8(三)案例法针对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设计中学化学能源教育的教学案例。9第二章?能源教育概述?6.4、研究思路与方法(一)研究思路第一,搜集理论依据,提出假设。搜集己有的性教育相关研究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性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基础,论证幼儿园实施性教育活动是有必要的并且也是可以施行的,并提出理论假设:首先,经过多方考量和审思之后制定的活动方案有助于目标的达成和内容的顺利传授;其次,幼儿在经过集体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渗透之后,其性知识有所增加,性态度和价值观有所转变和提高。第二,制定并实施活动方案,搜集资料。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根据事前对问题的诊断、已有的性教育研究以及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与合作教师配合,共同设计出符合幼儿教育需要的性教育方案。在进行行动研究的活动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量到配合行动开展的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实践为期十一周”“—,通过计划—行动一观察——反思往复循环的方式不断地调整活动及实施过程,以完善活动方案。在实践的过程中,观察幼儿在此期间的行为和表现,撰写观察日志和反思札记,对与合作教师的反思讨论进行记录。第三,整理搜集的资料,对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回顾本研究的成果、结论,反思研究的不足,提出后续可能深入进行的研究。(二) 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的选择本研究立足于幼儿园的实际问题,采用行动研究法”。教育行动研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教师实际工作屮存在的问题为题材,以教师行为的改进为重心,包含问题的发现、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四个互相连接、循环往复的阶段。它以实际工作者为主导,理论工作者扮演协助和指导的角色,强调教19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①。在行动研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行动研究演变出了多种研究操作的步骤一,但它们都遵循螺旋式反复循环的结构。因为本人是第次从事行动研究,对其还是比较陌生,为了能顺利的进行,选择凯米斯的研究步骤,即”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选题、设计方案。计划包括研究的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的行动步骤。行动在对背景和行动本身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有目的、负责任、有控制、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按研究计划的要求操作实践,重视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行动改进方案。观察需要在行动的同时进行,是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从而对研究的整个过程、研究结果、行动的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它是反思、修正计划以及确定下一步行动的前提条件,为最终对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果做出比较全面、透彻的分析提供依据。主要内容包括:行动过程、行动效果、行动条件、制约因素以及行动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等,做好全面详尽的记录。为了整理的系统、全面和客观,行动研究的参与人员运用各种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既可 以是行动者借助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观察记录,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记录,或者是多视角的资料收集。反思是对行动过程及行动结果的思考。反思的主要任务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收集相关的数据之后,对原先的分析一、计划、实施进行必要的调整。它是个螺旋圈的结束,又是过渡到下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一、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致性,从而形成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的判断和设想②。2.确定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四川省内江市A幼儿园大一班的全体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研究场域A幼儿园是内江市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办园历史悠久,至今已经走过了59年的发展道路。园内自然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活动和生活设施宽敞、明亮,功能完善,是幼儿园生活和活动的理想乐园。该园以”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为办园宗旨,始终牢记”以现代理念培养人、以市20第一部分引论场观念服务人、以团队精神激励人、以素质教育塑造人”,办学理念先进。园内共有15个班级,其中小小班一个,小班4个,中班6个,大班4个。笔者之所以选取A幼儿园,是因为A幼儿园办园历史悠久,教育理念先进,能够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园长和教研组长对本课题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同时,该园正在进行幼儿安全教育方面的省级课题,笔者此次研究的幼儿性教育中的性侵害防护教育与之相符合一一。另外,该园大班的名幼儿教师是笔者高中三年的同班同学,关系良好,这为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提供了便利。(2)研究样本笔者此次的研究样本取自A幼儿园大一班。 教师。该班三位老师都是内江本地人,均为女性。主班老师今年47岁,性情温和,从事幼教事业已近三十年,教育经验丰富,为人亲切但又不失威严,对幼儿教学与管理很有一套。另外一名教师是笔者的高中同学,也是至交好友,今年二十五岁,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3年,性格开朗,为人大方,专于音乐、舞蹈,极富教学热情和感染力。保育员老师36岁,曾经从事过教学工作但因某些原因转作保育员,在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之余也积极配合两位带班老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与合作教师共同的生活背景、熟识的关系为研究者顺利进入研究现场,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便利。首先,研究者可以更直接的说明研究意图,少了相互熟悉的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其次,与合作教师多年的好友关系,为彼此之间的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幼儿。大一班共有幼儿32名,其中男生17名,女生15名,男女比例基本平均。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城镇幼儿,父母多在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思想相对而言较为开放,教育理念先进,有助于配合此次活动的开展。3.研究历程从研究的准备酝酿到研究论文的最终完成,本研究共经历以下五个阶段:(1)准备酝酿阶段(2011-.32011.7月)第一阶段是整个行动研究的基础。在确定好研究大致的主题方向之后,开始着手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进而与导师讨论研究主题,并找寻配合研究开展的单位与合作者,征求合作者的同意,进入教室观察,与幼儿、合作者建立信任感。(2)制定研究计划与发展工具阶段(2011.7-2011.9月)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参阅已有文献与合作教师讨论单元主题,进而找出适合21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幼儿的性教育内容,初步拟定性教育的实施计划与教学策略、各个单元的方案。另外,编制出研究所需的问卷和访谈提纲。(3)行动研究的实施阶段(2011-.92012.12月)这个阶段是整个研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阶段。时间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每周两次课程。分别在周二、周五上午。每次活动的时间大约为30分钟(9:40-10:10),有时因活动内容的关系,会将时间延长10至20分钟或者改在当天下午的3:30-4:10进行。本研究总共历时近3个月,共进行了11周。本次行动研究分为四个不断循环进行的步骤:①拟定性教育活动方案。根据事前对问题的诊断、已有的性教育研究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出符合其需要的性教育方案。在进行行动研究的活动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量到配合行动开展的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笔者在方案设计之前,对幼儿进行访谈,了解其性知识现状、性好奇以及性疑惑,在此基础上,参考文献梳理时对性的定义以及已有的幼儿性教育的相关研究,了解大班幼儿的性教育需要。在众多性教育内容中,经过综合考量,幼儿性教育应该包括性生理、性心理以及性道德这三方面的内容,即方案的内容涉及生命起源、怀孕与出生过程、身体结构和特征、两性差异的认识;性别角色的认识与发展、爱与情感的建立;两性交往互动、家庭的初步认识、性侵犯的认识与防护、他人隐私的尊重。笔者将获得的资料信息加以整理,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尽量符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习惯。合作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更了解班里的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方案是笔者和合作教师共同商讨设计的。本研究以《科学的性教育,促幼儿健康成长》为主题,由四个单元活动组成,分别是:1.生命的秘密;2.身 体,你好;3.我是谁;4.我爱我家。每个单元活动内容依据活动进行时幼儿的反应、与合作者的讨论、研究者的省思进行修正,内容弹性可调。在这四个单元活动下,包含了《动植物的生长》、《我从哪里来》、《我在妈妈肚子里》、《人体博物馆》、《身体大扫除》、《男孩子,女孩子》、《我会保护我自己》、《猜猜我是谁》、《各行各业》、《我们都是好朋友》、《这是我家》、《我的家人》、《我爱我家》这13个小的活动。教育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预设目标反应了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但又不能僵化和固定。本研究以预设目标为基本框架,教育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实情,不断调整、发展和生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方案设计中,除了《身体,你好》为4次活动,其余皆是3次活动,共计安排13次活动,计划每周进行2次活动。②实施教学活动。将初步拟定的方案在教学中实施。③观察与资料搜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之中,利用观察、录音、录像、拍照、22第一部分引论幼儿作品、省思日记等方式来搜集研究相关资料,后将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以作为研究者与合作教师共同讨论的参考依据。④省思与修正。在每次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研究者将众多资料加以统整、分析,评估性教育活动进行得是否适当,若有不适之处,再重新更改教学策略或教育内容,进行下一次的教学活动。以上的四个步骤是不断循环进行的,直至基本达到教育目的。(4)资料的分析与统整阶段(2011.12-2012.2月)将行动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与观察记录、访谈资料、文件资料、研究者个人省思札记等内容进行分析整理。(5)撰写论文阶段(2012.2-2012.4月) 将资料与研究发现所的结果以及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和可开展的后续研究,撰写成论文。4.资料的收集与分析(1)资料的收集方式本研究主要采用三种资料搜集方法,即观察法、访谈法、文件分析法。①观察法。这里的观察主要指参与式观察,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活动当中去,做个参与者和观察者。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次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研究者进入参与观察时间主要分为早上9:00—9:30、11:30-12:00和下午的4:00-4:30的自由活动时间以及实施教育活动期间。在自由活动时间研究者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所以是以比较弹性调整的方式来进行观察,并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作为观察记录;而在性教育活动实施时,由于研究者为完全参与者,无法将实施期间的情况完整记录,因此配合采用录音、录像、拍照的方式进行记录,在课后再将资料转录为文字稿,作为观察资料来源。②访谈法。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之间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方便可行。本研究主要针对教师、幼儿和家长进行访谈。研究之前为了解教师性知识和性观念为何,利用午休空余时间对其进行访谈。对幼儿的访谈,在性教育活动实施的前后各访谈一次,了解幼儿性知识现状及其在接受性教育之后性知识和性态度等方面的改变情形如何。访谈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若遇到幼儿不懂题目意思,研究者以幼儿听得懂的方式来描述题目,再请其回答。访谈利用幼儿上、下午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每位幼儿的访问时间为5-10分钟。在活动实施期间,对幼儿家长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其对23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活动的看法以及幼儿在家里的表现情形。访谈利用家长接送幼儿入园、离园的时间进行,每位家长10分钟左右。③文件资料。除了参与式观察、访谈,研究者还利用文件资料来进行资料收集。在本研究中所搜集到得文件资料来源有:家长的调査问卷。在活动实施之前,发放给家长一份调查问卷,请家长填写,以了解家长对性教育的基本看法和对此次行动的想法和建议。幼儿的美术作品及角色游戏。在活动实施期间,配合性教育的开展,通过幼儿的美术作品及其角色游戏活动,了解幼儿对性的认识。幼儿的学习单。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与当次活动相关的学习单由合作教师发放给幼儿,完成后回收。借此了解幼儿对性教育的掌握情况。合作教师的讨论记录。在性教育实施期间,在每次课程进行后,与合作教师进行讨论。讨论实施是否适当、可改进之处,以及合作教师观察幼儿在课程进行后的改变与发现。省思日记。研究者在每次性教育活动实施之后,撰写教学省思日记。日记记载教学观察、反应、诠释、反省等相关内容,对于当时的教学流程、印象、评论、师生互动情况回忆记录,作为日后资料分析的依据。(2)资料的处理研究者将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组织并分类,各项资料包括观察记录、访谈记录、il查问卷记录、幼儿的个人记录,将这些资料加以适当编码以便阅读时的解读与分析,3料编码说明如表(1-1):表1-1资料编码表代号资料的意义JR表示研究者T表示协同合作的教师_P1表示号码为1号的幼儿家长_S表示全体小朋友_S1表示号码为1号的幼儿_访P1111023表示2011年10月23日访问号码为1号的幼儿的家长的内容访S1111023 表示2011年10月23日访问号码为1号的幼儿的内容观111023表示2011年10月23日观察记录的内容省R111023表示研究者在2011年10月23日的省思札记讨RT111023表示研究者与合作教师于2011年10月23日活动之后的讨论记录文S2111023I表示号码为2号的幼儿在2011年10月23日所交的文件资料24第一部分引论(3)资料的分析研究者在收集到现场所获得的观察、访谈以及相关文件资料之后,将资料加以处理分析,作为研究结果的依据。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是同时且持续不断地进行。资料的分析过程大概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初步整理,讨论分析。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套适合幼儿的性教育方案,为了了解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对幼儿的影响与改变,因此资料的初步整理主要是为反思检讨每个单元教育活动作参考。每一次活动之后,研究者将课上记录的有关幼儿反应的观察记录、录音、录像等资料与合作教师共同讨论可取与不足之处,作为下次设计改进的依据。②再次整理,归纳分析。研究者对通过不同渠道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分析后,形成初步的文字稿,请合作教师进行核检,针对内容不适、不符之处加以修正,研究者再做进一步的修改。③综合资料,形成结果。研究者将最后所有搜集所得资料进行多次的阅读、统整、分类、比较之后,形成初步的描述架构。对比相关资料和新的发现加以调整、补充。这一过程反复进行,不断的省思与检讨、整理,使整个研究架构逐渐地有系统,使之更加的完整,形成最后的研究结果。25第二部分幼儿园性教育的价值探讨第二部分幼儿园性教育的价值探讨 自在母亲肚子里孕育之时胎儿的性别就成为全家人关注与期盼的焦点,到呱呱坠地那刻,新生儿有了天然的两性区分。性与每个人的一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与生活方式以及人的生命质量。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必然会遇到不同的性疑惑和性问题。这就意味着一个人从生到死,都需要不断的进行性知识的学习,以便形成健康的性态度与性价值观来指导其与性相关的行为。学前阶段的性教育作为整个性教育的一部分,经历了一个从忽略到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关注及重视的过程。幼儿性教育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性教育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责任。实施幼儿园性教育,无论对幼儿、幼儿家庭、社会还是幼儿园自身来说,都具有重要价值。―、幼儿园性教育——幼儿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必然选择(-)幼儿时期是进行性教育的关键期人自出生开始就有了先天的性别区分,但是生物因素,即先天的染色体组成和生殖器官结构只是决定了婴儿的性身份,发展性心理和建立性角色却是后天尤其是在幼儿期的学习帮助下慢慢形成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性教育与青春期性教育等同起来,这其实是对性教育的一种狭隘的看法。青春期固然是进行性教育的重要年龄阶段,但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是性教育的更加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是性意识的孕育、萌芽阶段,婴幼儿逐渐认识到性器官的差异,识别性身份。性的发展如同其它心理发展一样都是”前浪推着后浪”似的逐步向前发展”。弗洛伊德称此幼儿时期为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它打下了以后一切性的发展的基础和方向。有专家曾指出”,儿童早期不同的性准则和性观点,作为 成年人高度明确的概念和信念的前身,可能是成年人性行为的主要因素,也是许多成年人性问题或心理症的心理基础。性科学研究也表明,任何一个人成年时代的性变态、性过错都可以从孩提时代找到踪影”①”。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博士也曾提到婴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婴幼儿时期种下的扭曲的、错误的性观念,有可能导致长大后诸多性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包括性认同混乱、性功能障碍及性变态等等,从而可能导致一个人今后一生的正常的性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受到负面影响。著名性心理学家霭理士对性教育的起始阶段是这样描述的”:这种启发应该很早就开始,性27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知识的一般基本的要素应当很早就让儿童有认识的机会”①。另外,幼儿期的性教育与紧接而来的儿童期、初高中时期、大学时期的性教育,构成整个的学校性教育连续而紧密的体系。作为重要的奠基阶段,幼儿时期性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以后的各个阶段的性教育能否顺利有效实施。(二)有利于幼儿性别自认能力的形成和性别角色的建立,消除性发展过程中的异常人自生命初始便有性生理现象,同时也相应的伴随着某些性心理问题,只是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和认识程度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幼儿阶段是性意识的孕育阶段,其性愉快体验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化一。幼儿一歩步的注意到性器官的差异,想要辨明自己的性身份,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产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及性别角色,表现出对性的好奇、关心和疑惑,提出各种各样让人意想不到的性的疑问,这个好奇与疑惑 的过程就是幼儿性意识的孕育过程。这个时候需要教育者和养育者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再配以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使其性心理能够健康、正常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些两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分辨出照片上的人物性别但还不确定自己的性别。大多数2.5-3岁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但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3-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性别的坚定性。5-7岁儿童才幵始理解性别的坚定性”②。这个时期如果缺乏性教育或者是教育不当将会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建立产生消极的影响,个别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导致”性差错”这样的问题”。孩子到了3岁时应该对自己的性别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这种认识是与他们前3年所接受的教养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父母在给孩子的起名、服饰打扮、买玩具等方面出现误导,就会使他们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困惑,到大了就会出现种种性心理障碍。孩子处在3-7岁时则是性角色意识的重要培养阶段,孩子会从日常的生活中进一步加深对性别、性角色的认识”③。幼儿期的性特征,据研究可概括如下”:(1)虽然意识到了男女的性别,但在一起玩耍不会害羞和不好意思;(2)接受亲人的抚爱或与异性接触自然而又有欢悦感;(3)对身体的自我意识薄弱,因此,也不曾想过遮掩性器官;(4)男女孩子互相交往玩耍没有特别礼节;(5)男女孩子在游戏和作事方面没有大的区别。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明确意识到’性’。尽管如此,到四五岁后,也有的幼儿对外生殖器表示某种关心,对异性的身体差异亦有所觉察,并表示出并不太28第二部分幼儿园性教育的价值探讨明显的关注”① 。在这个时期,进行幼儿性教育,有利于幼儿性别自认能力的形成和性别角色的建立,在与性相关的行为、人际关系以及对性的良好反应等方面将产生良好的效果。此外,已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婴儿自出生那刻起就有性反应活动。学前阶段的幼儿若性生理发育不良,今后的种族繁衍和家庭建立将会难以进行;若性心理发展受阻,其人际交往也会受挫,个性将难以健全;性态度发展有误,将会影响其今后处理性问题的方式和行为。从性心理、性生理、性态度等方面对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能够及时发现幼儿性发展过程中的异常,解决其对性的好奇与疑惑,助其生理、心理健康发展。(三)预防幼儿性侵害的发生近年来,有关幼儿遭受性侵害的事件屡见于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幼儿性侵害包括非身体接触和身体接触两种形式。非身体接触性侵害主要包括向幼儿暴露生殖器;在幼儿面前手淫;在幼儿面前讲下流话;对幼儿进行性挑逗(给幼儿看黄色录像、书籍、图片);绘制或拍摄幼儿裸体画或照片;观看幼儿裸体等。身体接触性侵害包括带有性刺激目的的拥抱、亲吻、调戏幼儿身体;触摸和抚弄幼儿身体敏感、私密部位,比如女孩的乳房或外阴、男孩的外生殖器;在幼儿身上故意摩擦其性器官;试图与幼儿性交,包括口交、阴道交、肛交。2011年下半年北京市昌平区一幼儿园6岁女童,在幼儿园遭到门卫猥亵②。其身体遭到损害,心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恐慌和异常。在江苏省海岸县,被县、乡评为优秀骨干教师的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曹样春因涉嫌猥亵25名女童被海安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并受到法律裁决③。除了女童,男孩也同样存在受到性侵的危险。遭受 性侵害的孩子除了在身体方面受到一定的损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症状:恐惧、焦虑、厌恶自己的身体、自卑、攻击性行为、自杀或企图自杀等。据有关调査显示,对幼儿进行性侵的往往是熟人。由于缺乏相关的性防护教育,在陌生人或者熟人面前,幼儿很难提高警锡。幼儿的性教育,可以加强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识别和提高性侵害辨认能力、自我防护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幼儿所受到的性侵害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也是性教育缺乏所导致的恶果。成年人对性的扭曲认识和变态的行为,再加上性道德的严重缺乏,使诸多的幼儿成为了牺牲品。因此,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既能加强幼儿的防护能力,免受性侵危害,同时也可以预防下一个施害者的产生。29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5、研究方法基于上述对国内外小学科学技术教育活动研究概况的认识,我们以建构主义理论、脑科学以及科学学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教学实验、科技活动产品对比分析法等,通过设计并实施小学科学技术教育活动,进行了小学科学技术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初步研究。6.6、研究思路与方法1.3.1研究思路1.3.1研究思路本课题主要研究中美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道德教育有关其目标以及实施途 径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共性的比较分析研究。主要涉及中美两国高校在德育目标设定上和德育实施途径上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特点。6.7、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过程中有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实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旦旦旦旦一旦旦一-鱼鱼.,,...叫卿叫...鱼鱼鱼鱼.鱼..鱼~旦,.自鱼里旦里~施的原则和方法、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几个问题,以期通过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研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的顺利实施。本文涉及的理论比较广泛,既有管理学范畴的内容,又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还有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也涉及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因此,在理论的学习和探讨上不容易把握准确,研究不容易深入下去。在实践层面上,它需要学校管理制度的配合,需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需要教师队伍的培训,需要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认识。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组织大量的学习和宣传活动,这对于人们过去认为学校以核心学科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现状是一个挑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整合课程资源,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减少学校和教师的工作量,减少资源浪费。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寻求系统的课堂操作行为。本文预期目标是通过研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困难,从而推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本文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有:(1)文献法:通过查找各种文献,建立理论框架。(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各校课程实施的现状和问题。 (3)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寻求课程常态实施的方法。6.8、研究对象及方法教师的管理能力。第二章、研究对象及方法第二章、研究对象及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文以乌海二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管理方式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样调查的研究方式以乌海二中初中三个年级12个班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管理方式作为所抽取的研究对象,并把这12个班作为实验班,运用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管理方式,其余班级作为对照班维持现状。(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笔者查阅了教育管理学等相关的书籍,另外,笔者从中国知网、中国教育网等相关的网站的检索获得了一定数量资料,并对以上文献的归纳与分析,了解了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动态,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思路。2访谈法通过面谈、电话、Ema且等方式对乌海二中学生、班主任、体育教师、政教处人员就调查问卷的设计进行咨询,并吸取他们对乌海二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看法和见解、对所面临问题的见解以及对存在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建议等。3问卷调查法本研究所设计的调查问卷是遵循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和要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根据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绘制而成。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笔者对问卷的初稿征询了多位班主任体育教师和相关方面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发放给三个年级的12个班,每个年级四个班,每班发放20份,共发放240 份,收回240,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为94%。(2)问卷效度与信度问卷设计完成后,咨询了班主任、体育教师及相关领导的意见,意见表明调查问卷所列出的问题基本能反映所要研究的内容是有较高的有效性此外,由于采取了”再测法”即再次发放问卷的形式,两次测量相关系数为R=0,87,P6.9、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所需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由于笔者曾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幼儿园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结果发现,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不能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所以,笔者认为,如果想深入了解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上述研究方法较为合适。(1)文献研究法:查询国内外有关幼儿园科学教育和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文献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研究成果,继而对笔者研究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这个课题起到奠基的作用。(2)观察法: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现场,收集到相关科学探究活动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寻求幼儿园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所存在的深层问题。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的基本情况,研究者主要以A幼儿园为观察场15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所,也在其他五所幼儿园收集相关的资料。本研究以A幼儿园为主要观察场所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A幼儿园是一所新建公办园,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是《X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计划中一项重点建设工程。A幼儿园占地面积11580.2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67平方米,土建及安装工程投资1903 万元,设施设备投资450万元。户外活动场地宽敞,设有丰富多样的大型玩具;园内拥有大型会议室,电子备课室,现代化多功能厅以及融游戏室、盥洗室为一体、自成单元的30个多媒体活动室,单班配有钢琴、电脑、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了方便教师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该园在2013年上半年投资建设一间科学实验室,丰富了该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形式。目前,A幼儿现有28个班级,包括9个小班,9个中班,10个大班,共有幼儿1000多名,拥有教职工120多名。第二,2014年下半年,笔者在该园进行了为期将近一学期的实习。实习期间,为笔者收集论文所需的各种资料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在该园实习,笔者最大程度的接近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育的工作,观摩了各个年龄段、多个班级的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在该幼儿园实习的时间较长,笔者与幼儿园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同事关系。这也为笔者后期的调查与访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幼儿教师愿意敞开心扉,分享他们对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些想法。总体上讲,以A幼儿园为主要观察阵地,为研究者收集科学探究活动的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3)访谈法:本研究随机选取六所幼儿园的17名教师和3名园长进行访谈。通过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结构性访谈、对园长进行非结构性访谈,多角度、多层面的了解当前幼儿园实施科学探究活动存在的问题和造成问题出现的原因。表2-2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单位编号性别年龄教龄班级学历备注T1教师女253小大专T2教师女283小本科班主任T3教师女325中大专A幼儿园T4教师女3610中本科T5教师女 273大大专班主任T6教师女5132大中专班主任B幼儿园T7教师女254小大专16研究设计T8教师女3611中大专班主任T9教师女286大大专T10教师女318小本科班主任C幼儿园T11教师女191大幼师T12教师女295中大专班主任D幼儿园T13教师女232小本科T14教师女318小大专E幼儿园T15教师女284大大专班主任T16教师女274大本科F幼儿园T17教师女4219大幼师L1园长女4628本科园长A幼儿园L2园长女4830本科副园长B幼儿园L3园长女3818本科园长17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18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的现状分析6.10、用于SAR图像目标轮廓提取的活动轮廓模型改进方法研究自1988年Kass提出基于主动活动轮廓(即snake)模型以来,各种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图像分割、理解和识别的方法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时至今日,已有众多的针对不同场合、不同任务的活动轮廓模型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光学图像、医学图像以及红外图像中,受到了众多学者的亲睐。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将这一优秀的轮廓提取方法应用于SAR图像中,但是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SAR图像目标轮廓提取方法依然屈指可数。故而,针对SAR这一特殊成像环境,设计适用于SAR图像目标轮廓提取任务的活动轮廓模型依然是当前相关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章首先对活动轮廓模型的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指出现今较为流行也较为常用的几种活 动轮廓模型,分析其各自的优劣势,并将其应用于SAR图像中,分析其在SAR图像中的表现,指出它们在SAR图像处理任务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次,本章提出了两种针对SAR图像目标轮廓提取任务的活动轮廓模型,并给出了其时间复杂度;最后,使用这两种活动轮廓模型对真实SAR图像目标进行轮廓提取,分析各自的优劣势。6.11、课题研究的原则及其思路方法3.1研究的原则:开展物理专题调研活动并不是将课本知识进行重复练习与记忆,一个有价值的专题研究课题,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获得问题的解,而应当是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对学科知识的概念、方法、观念获得一些新的理解,或者重新认识一些新的联系与观点。因此,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以落实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题研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所选专题适合学生调研,不能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否则会适得其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可以把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作为入手点,引导学生探讨、研究。例”噪声的危害和测定”。也可以选择学生生活熟悉和感兴趣问题作为调研专题。如”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2)活动形式尽量开放,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只有自己发现问题,才会主动地解决问题,学习才会有较高的积极性。(3)在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小组内的交流。在专题调研活动中,小组同学需要各自分配任务、分工完成本组课题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与 交流,不断完善本小组计划,互相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有利于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共同完成计划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增进彼此的了解,学会相互的沟通7。教师的合理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的活动过程顺利进行。3.2主要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资料查阅法、理论论证法、实践法。表3-1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主题文献法(查阅和所选专题相关的1、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专题调研的含义;文献资料)2、提出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教学设计的原则。理论论证法1、了解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流程;2、提出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物理教学设计流程;实践法(实施物理课堂教学)1、依据提出的原则流程设计专题调研活动案例;2、进行教学实践,比较总结案例的优点和可操作性。86.12、本论文研究思路和组织结构本论文主要是围绕目标特征的提取、特征向量的构建和神经网络多种模型的设计展开的。文中主要涉及了目标的特征分析、特征提取方式、特征向量的构建、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以及神经网络的设计与网络训练测试的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2章着重介绍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算法,介绍了网络的模型结构和网络结构确立的原则,并对网络结构对训练识别的影响作了说明。第3章着重分析了分类目标的特征与特征向量的构建。对于不同目标的特征进行了深入-6-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分析,同时详细阐述了特征提取的方法;并且介绍了特征向量构建的原则,就 其中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处理方法,为仿真中对目标达到有效分类提供了保证。第4章主要是对BP网络、RBF网络和PNN网络训练仿真情况,介绍了这几种网络的网络特性,以及在本课题下的网络设计与训练。从简单的二分网络一直到最后的三分网络训练都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第5章利用4章中的训练网络,对待识别样本进行测试,测试训练网络的识别率。总结仿真中不同的识别网络和训练方法,并简单比较了不同网络的性能,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结果。-7-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7、相关技术7.1、CDMA相关技术原理00-1X信道结构2.2.1.1前向CDMA信道在IS-95系统中,前向信道包括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最多可以7北京邮屯大学丁程硕1-丨:学位论文有7个)和若干个业务信道。⑶MA2000-1X系统中,除兼容IS-9f5系统中的信道外,还新增了快速寻呼信道、前向补充业务信道等关键信道。>导频信道前向导频信道不携带任何信息,在CDMA前向信道上持续发射。每个载频最多配置一个,每个小区最少配置一个。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用于终端对系统的捕获;?为所服务的终端提供基准频率和相位信息,以帮助终端实现对基站前向信号的相关解调;?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终端依据该信道的信号强度进行同步和切换?不同相邻小区的导频信道使用不同PN短码进行扩频,并以此识别不同的扇区或基站。导频信道固定使用WALSH码W。64。同一小区的前向信道使用同一相位的PN短码 扩频,而不同相邻小区的导频信道使用不同的PN短码,当终端幵机初始化时先搜索并测量邻近区域的前向导频信道强度,然后锁定其中最强的导频,并根据该偏置的PN短码解扩频对应基站的其他前向信道。接入系统后,终端则以导频信道的信号强弱作为不同基站小区信号强度的依据,从而决定什么时候向哪个小区发起切换。由于导频信道的这些功能和特点,要求其在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内有效,所以一般占用的功率也是最大的。>同步信道前向同步信道的数据速率为1200bps,固定使用walsh码W3/4,顿长为26.666ms。发射前经过卷积编码、符号重复、块交织后经PN短码扩频调制为1.2288MCPS速率发射。与导频信道类似,每个载频最多配置一个,每个小区最少配置一个。在前向导频信道为终端提供载波相位和PN短码相位信息后,同步信道进一步为终端提供当前的短码偏置值、系统时间、长码发生器状态、前向寻呼信道速率、系统标识(SID)、网络标识(NID)等信息。因为同步信道的PN短码偏置与导频信道的相同,一旦终端捕获到导频信道,同步信道也即实现与导频PN序列的同步,由于同步信道除提供时间上的同步外,还携带了长码发生器状态,寻呼信道速率指示等信息,为终端的下一步解调经过了长码加扰的前向寻呼信道做好了准备。>寻呼信道寻呼信道与同步信道相比,在扩频调制前增加了一个长码扰码的过程,其目的是加密和噪声化处理。其主要功能有:向覆盖区域内的终端广播系统配置参数、对终端进行寻呼、向终端发送业务信道指配消息等。寻呼信道可使用walsh码W/”至W/4共7个码道资源(每个载频最多可支持7个寻8北京邮111人?学T上学位论文.程硕 呼信道)。寻呼信道数据速率可为固定的9600bps或4800bps。但在同一系统中,所有寻呼信道发送数据速率都应是相同的。寻呼信道的帧长为20ms。终端可以通过寻呼信道获得的消息分为两大类:一是公共开销消息,向终端通知系统的参数配置,包括接入参数消息、系统参数消息、邻区列表消息、CDMA信道列表消息等,终端可据此发起接入,扫描基站小区,进行切换等。另一类是在业务信道还没建立之前向终端发送的专用消息,包括寻呼消息、信道分配消息、鉴权查询消息等等。>前向业务信道前向业务信道包括前向基本信道和前向补充信道(其中前向补充信道用于数据业务,因非本文涉及内容不做赘述),前向基本信道的结构与前向寻呼信道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向基本信道在传输语音时的速率会因语音激活技术的存在而动态发生变化,此外还插入了闭环功控指令以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前向业务信道的walsh码是系统动态分配的。一个前向CDMA信道所能支持的最大前向业务信道数为63(RC4为127)去除寻呼信道和同步信道后的数量。前向业务信道上的可变数据速率包括9600bps、4800bps、2400bps、1200bps。顿长为20ms,速率变化是按顿为单位进行的。2.2.1.2反向CDMA信道⑶MA2000-1X与IS-95系统的反向物理信道兼容,包括接入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除此之外,还新增了反向导频信道、反向补充业务信道等关键信道。>反向导频信道该信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前向导频信道类似,都是为接收端提供相位定时参考,使得反向链路传输也可以进行相干解调,但与前向不同的是它不是独立发射的,而是 伴随着其他CDMA2000-1X中新增的信道的传输而发射,例如工作于RC3和RC4的反向业务信道(R-FCH、R-SCH等)。?携带功率控制比特,用來对前向信道进行快速功率控制。>反向接入信道反向接入信道是与前向寻呼信道相对应的,每个寻呼信道对应32个接入信道。接入信道是未建立专用信道(如空闲态下),终端发起接入呼叫或相应基站发出的寻呼信道消息,或进行系统登记时使用的。接入信道数据速率4800bps,其信道结构与前向寻呼信道和前向业务信道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接入信道的walsh码是用来进行64维正交调制的,而不是用来区分用户,长码也不是用来扰码的,而是用来扩频,并以不同相位的长码序列来区分不同的反向接入信道。9北京邮Ill人学工程硕I:学位论文>反向业务信道反向业务信道与接入信道类似,只是它支持多种速率,这点又与前向业务信道是类似的。该信道是用来在呼叫建立后传送业务信息和控制信令的。终端在反向业务信道上以%00bps、4800bps、2400bps、1200bps的可变数据速率发送信息。反向业务信道倾长为20ars。速率的选择以顿为单位,即上一顿是2400bit/s,下一帧就可能是9600bit/s。7.2、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在所采用的多项技术中,无论是在Linux还是Windows操作系统,访问控制机制都是研究的重点。因为自主访问控制是建立在用户本身能够保证客体的可信性的假设基础上的,所以它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缺陷,而这个假设通常不能成立。这就为特洛伊木马攻击提供了可乘之机。鉴于上述原因,另外一种访问控制 模型成为了安全操作系统研究的新方向。在1985年,美国国防部出版了《可信计算机系统的评价准则》(又称”桔皮书”),使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评估有了一个权威性的标准。在评价准则中,从B级开始就要求具有强制存取控制和形式化模型技术的应用。从2001年起,我国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实行等级划分,和TCSEC[5]类似,划分了5个等级,并且从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开始加入强制访问控制机制。随后,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针对强制访问控制机制的研究也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强制访问控制机制使我们对系统的控制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目前研究的重点已经逐步的转向对系统的深度,即对系统监控的时机。其实这个时机也就是HOOK的程度,理论上讲,对于系统的某一个操作,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执行路径,在任何时机都可以进行代码劫持。对执行路径越早的劫持,系统的控制力度越深。因为在攻击方和防御方看来,哪个先把握先机,谁就会掌握主动权。所以操作系统的漏洞显得更容易被黑客所利用,如果他们在系统级别上已经对操作系统进行了控制,截获了所有操作,在用户层上再通过HOOK得到的信息全部都是经过处理过的,甚至虚假的。所以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系统级别的漏洞进行研究。2009年,在Blackhat黑帽大会上,一位波兰女计算机安全专家,指出在基于X86架构的机器上,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硬件级别的漏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系统级别的漏洞攻防都变得不可奈何了。关于网络部分,数据包的过滤技术是强制访问控制机制的一个相当关键技术。访问控制机制的控制深度对网络数据包的截获有着重大关系。在现在的防火 墙研究方面,网络数据包的截获技术日益成熟。防火墙可以分为应用级别的和系统级别的。在不同的级别上,各有优缺点。系统级别包过滤技术具有明显的缺陷。包过滤技术是一种完全基于网络层的安全技术,只能根据数据包的来源、目标和端口等网络信息来进行判断,无法识别基于应用层的恶意侵入,如恶意的Java小程序以及电子邮件中附带的病毒。而且对于一些有经验的黑客来说,能够很容易地伪造自己的IP地址,从而骗过包过滤型防火墙。但是,应用层的防火墙控制深度不行,它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由内核层得到信息时正确的。目前,大部分防4火墙技术都采用了应用层和内核层相结合的方案。应用层防黑客利用系统、第三方软件漏洞远程攻击。内核层监视并防范异常恶意驱动程序调用API,发现有异常行为即报警并阻断动作,避免黑客利用底层驱动绕开防火墙的阻拦,入侵或远程控制目标电脑。图1.1安全框架的相关技术如图1.1所示,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或者机制。前面我们提到了亮点强制访问控制机制MAC和网络数据包的过滤技术。在安全访问控制框架中,相关技术还包括驱动加载启动技术、策略加载技术、平台无关技术。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会针对每一个相关技术进行仔细的相应的分析。7.3、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1.3.1协同工作相关技术的研究1.3.1协同工作相关技术的研究 异地协同工作的实现,需要多方面技术和方法的支持,除了internet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基本支撑技术以外,国内外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协同工作环境: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6][7]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即CSCW(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Work)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支持工作群体成员在共享环境下的协同工作、交互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某些任务。它支持多个时间上分离、空间上分布,而工作又相互依赖的协作成员的协同工作。在CAD/CAM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制造工作的各种技术人员,在异地分布的网络环境下,并行协作地参与同一产品的设计、工艺规划与生产装配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CSCW的实质是在分布的环境下,各用户通过计算机的支持,进行用户之间的交互和合作,而不是传统上的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目前,CSCW较多应用于视频会议系统和编辑写作办公系统。CSCW的特点:[8]*分布性。CSCW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各用户在地理上分布,各自使用自己的计算机参与协同工作。*面向任务。CSCW是面向任务的,而不是面向问题的。即一个任务,多个用户,多个用户为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而协同工作。*并发性和一致性。系统中用户同时进行着操作。由于同一数据对象被多个人使用,需要维护数据的一致性。*交互式用户接口。CSCW的接口除了给用户提供操纵的方便性和友好性外,还需要使其适应群组工作模式,使用户感觉到别的用户的合作,并且他的动作也能被别的用户感知到。* 支持多种形式的共享。为了达到支持协同工作的目的,需要多用户对信息的共享。系统中提供多种共享形式,如文本、图形、声音、图像等。各用户共享的级别不一样。此外,CSCW的特点还包括可靠性、高性能、易于升级和开放等。在硬件环境和多媒体会议软件的支持下,CSCW可实现以下功能[9]:*实时语音共享。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自然语言信息交流环境。*共享视频。为用户提供一种通过形体语言进行讨论、交流、学习的虚拟环境。共享白板。是用户共同讨论的空间之一,各用户可利用所提供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工具在其上操作,支持对文档和图形的在线*圈阅和讨论。*多媒体电子邮件。类似于一般的E-Mail,但它支持多媒体,是协作的异步补充模式。目前,CSCW的应用在视频会议系统和编辑写作系统中占绝大多数,并且以交流(communication)、协调(coordin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及信息共享(informationsharing)为目标,支持群体工作需要的应用软件——群件(groupware)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10]。比较成熟的群件产品有IBMLotus公司的LotusNotes,Microsoft公司的ExchangeServer,Novell的GroupWise和Attachmate公司的OpenMind等。其中LotusNotes的功能最强,最能体现CSCW的特点,是目前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最理想的软件平台。2.协同过程与并行工程管理技术:[11][12]在并行开发方式下,由于网络上多功能小组的工作方式,产品开发阶段的任务规划、交叠、冲突情况将十分频繁,如何既妥善处理好这些情况又保证缩短开发时间;如何组织产品开发过程众多的信息和资源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在并行工程中还有一些传统项目中所没有的特殊活动,如何对其进行特殊的管理;这些新的开发方式带来的问题是一般项目管理系统所难以解决的。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VirginiaUniversity) 的并行工程研究中心(CERC)认为[13][14],过程协调是有效地发挥多学科产品开发小组之功能的关键。为能经过少量的反复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相互影响。协调服务为小组决策制定及在异地网络上协商问题提供了计算机支持。这里要解决以下问题:活动和数据的公共可视区、活动的规划和调度、给小组成员下更改单和约束管理等。为此提出了一种称作项目协调板的方案,旨在提供一种通用的产品开发过程项目协调工具,各功能模块含义如下:*公共(可视)工作区(CommonWorkspace):此工作区中存有产品结构、活动结构和组织结构。小组模型化(ModelingTeams):建立小组模型,为之分配一定的*资源,并使每一小组对应一组信息流。此模块的另一功能为可使小组为不同的项目工作。*工作流管理(WorkFlowManagement):用合理的方法建立工作流程模型,并实现对小组的任务调度和监控。*约束管理(ConstraintManagement):创建、编辑和维护约束网,进行约束的估算和传播。*设计评估(DesignAssessment):监控重要参数的进展情况。*质量功能部署(QaulityFunctionDeployment):采用质量屋的方法处理需求(What’s)与设计方案(How’s)的关系,为QFD方法提供计算机支持。*群决策(GroupDecisionMaking):提供一种群决策和协商所需的框架,以完成诸如冲突仲裁等需多方设计人员共同协商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3.协同工作中的冲突解决技术[15][16]调开发人员解决矛盾的过程。解决冲突的手段应与产品开发人员所采用的计算机工具水平相适应。产品开发过程中经常发生冲突,及时发现和解决冲突是减少设计重复,提高设计质量, 避免无谓浪费的有效手段,因而也一直是设计人员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解决冲突主要还是通过有关人员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仲裁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人员有关冲突领域知识的丰富程度,这与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工具的技术水平极不相称。实际上,冲突各方可充分利用计算计技术、网络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有关技术改进现有的冲突仲裁方法,以提高仲裁效率,缩短仲裁所需时间。[1]约束管理技术组建多学科开发小组的必然结果是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大量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即各种约束。为此,必须建立一个约束管理系统,以表达、管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约束关系及约束间的层次关系,并将其在线应用于产品开发过程。[2]冲突仲裁技术在并行工程产品开发过程中,冲突可能发生在各个阶段、各个组织层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产品开发的过程也就是冲突的不断发生、不断解决的过程。随着冲突的不断解决,设计中的冲突被逐步消除,一个完善的更优的设计也随之产生。为使产品开发过程顺利进行,提高多学科小组协同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就必须有一个对冲突进行处理的系统,以解决并行工程环境下出现的各种冲突问题,协调产品开发过程。冲突管理包括冲突避免、冲突监测和冲突解决三种关键支持技术。[3]多智能体(Multi-Agent)技术[17] 分布的相互合作的解决问题的节点叫做Agent。Agent概念最初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用以表示具有推理决策与问题求解能力的智能逻辑单元。智能Agent可以泛指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和智能机器人,也可以专指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机器人。一个典型的Agent是一个专家系统或一个软件,它具有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与网络中的其他自治体相互影响作用,合作解决问题。由于Agent能作用于自身和环境,并能对环境做出反映,可以在协同计算环境中持续自主发挥作用,因此Multi-Agent常用于协调和解决异地协同开发中的冲突。智能Agent的总体结构内部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四个层次::通讯层、协同控制层、自定义层与表现层。其中通讯层由通讯管理器组成,协同控制层由协议推理机与协同知识库组成,自定义层由认知推理机与能力知识库组成,而表现层由Agent的多媒体信息表现接口来表现。这样一个智能Agent的内部行为表现为:通讯管理器接受外部环境信息(来自其他Agent的消息和请求),由推理控制机(包括协议推理机和认知推理机)根据这些消息、请求以及Agent的状态,进行分析、理解、推理后,形成合适的与其他Agent的协同工作方式。7.4、基于图像的目标打击相关技术研究现状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现代战争中广泛运用了包括电子对抗、伪装和欺骗技术、反辐射等一系列先进科学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无疑使得现代作战环境越来越复杂,目标跟踪技术发挥着向我方提供确实且高质量的目标信息的重要作用。 要使无人机能够对地面运动目标进行精确制导,并对其进行精确打击,首先就要做到对地面运动目标的识别、定位和跟踪,所以研究这项技术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12]。如今,目标跟踪技术在军用领域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成为一项主要的高技术研究内容。目标跟踪通常是对一系列图像的处理,主要目的是从复杂背景对目标进行识别、定位,并做到预测其运动的规律,获得目标连续准确的运动轨迹。目标跟踪系统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轨迹分析和目标跟踪等。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图像分割、目标识别和目标跟踪算法。对于目标识别技术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民用需求较高的人脸识别、车辆识别和车牌识别方面。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组织麻省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始研究用于民用和军用的视频处理技术。马里兰大学研制除了能够对人体运动进行跟踪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对多人进行实时跟踪以及可以检测并识别出人类的一些简单行为,比如是否携带物品。美国几个大学合作研制出了车载的视频实时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3颜色及运动信息来识别道路和往来的车辆等。文献[13]中在视频图像序列中对运动目标特征提取并对目标进行跟踪,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背景法,在背景产生变化时有比较好的鲁棒性。文献[14]通过考虑视频中帧与帧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人脸识别的精度和稳定性。文献[15]提出基于角点检测的光流法的目标识别算法,但比较耗时。在对地面运动目标定位方面,通过雷达图像对地面运动的位置状态进行定位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定位地面目标的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延续 至今已有较为丰硕的成果。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具备星载和机载SAR雷达侦查系统。中国科学院于1979年成功获得我国第一张SAR雷达图像,并即将有望发射我国第一颗星载SAR雷达系统。由于SAR雷达是侧视成像,侦查距离较远,且能在气候不良条件下工作,并发现伪装目标,其在战场上对敌方军事目标定位效果非常具有优势,能够准确快速地为我方提供战斗情报,在战场上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16]。国内外学者对图像跟踪算法进行过很多研究。其中BakerES等人于1998年提了的灰度相关匹配跟踪算法,这是目标跟踪最为常用的算法。该算法利用相关匹配来实现模板和图像的定位匹配[17]。该算法较为简单且在很多实际系统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该算法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因为目标旋转、形变或被遮挡而造成的灰度变化而丢失目标,造成跟踪失败。国内外很多优秀的研究人员还提出过很多实用的图像跟踪算法。1981年,Horn和Schunck将二维速度场与灰度相联系,根据灰度守恒原理,提出了光流分析法[18]。该方法可给出运动场中每个像素位置的运动特性,由此对目标运动状态进行辨别,计算量过大,且噪声的影响明显,如果硬件支持不能达标,则无法完成对图像序列的实时跟踪处理。1987年,Kass等人提出的”主动轮廓(Snake模型)”,这个模型通过捕获目标轮廓来对目标进行跟踪锁定[19]。该方法通过目标边缘信息确定目标位置,但模型的初始轮廓需要靠近图像中感兴趣目标的真实边缘,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结果。1975年,Fukunaga最早提出”均值偏移”(MeanShift)这个概念,但并没得到重视。1998年,Bradski将MeanShift算法运用在人脸的跟踪上,才 使得此算法在目标跟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该算法通过利用核密度估计来描述目标模板,能够很好地解决跟踪可视化的问题[20]。1998年,由Isard等人将“粒子滤波算法”(ParticalFilter)应用到目标跟踪中,这是一种基于蒙特卡罗(MonteCarlo)仿真求解贝叶斯概率的实用算法[21]。该算法在处理非高斯非线性时变系统的参数估计和状态滤波问题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依然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主要包括计算量大,以及需要大量的样本来近似系统的后验概率密度。其他方法,如差分等,在此不再赘述。对目标跟踪算法的评估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可靠性和精度。在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跟踪算法对于实现这两个指标非常重要。为了实现更好的跟踪效果,研究人员还在对这项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47.5、多目标优化技术相关理论背景在解决工程问题中,许多问题需要同时考虑多个目标的优化。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要比解决单目标问题困难的多。单目标优化技术可以获得一个最优的解,而多目标优化问题通常不存在一个对所有目标都最优的解,而是存在一组最优解,这个解集一般被称为Pareto解。下面介绍一下一些有关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一些定义。一般多目标优化问题:minF(x)(f1(x),f2(x),,fm(x))s.t.gi(x)0i1,2,,p(2-1)其中,x表示决策向量,表示连续的搜索空间。m2表示目标函数的个数,p表示约束函数的个数。F:xRm表示从决策向量空间到m个目标函数空间的映射。支配是多目标优化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对于上式的优化问题,假设xA,xB 是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两个可行解,称与xB相比,xA是Pareto占优的,当且仅当:i1,2,,mfi(xA)fi(xB)j1,2,,mfj(xA)fj(xB)(2-2)记作xAxB,也叫做xA支配xB。若一个解x*当且仅当满足条件xXf:xx*时,称x*为Pareto最优解(或非支配解)。基于此,Pareto非支配解集可以定义为如下:P*{x*|xxx*}(2-3)10基于进化多目标及聚类集成的自动聚类算法由于本文中的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大框架都是基于NSGA-II的,所以下文对NSGA-II做一个详细的介绍NSGA-II是一种高速的非支配排序的多目标优化技术,该算法具有开销小,收敛速度快以及精英保留策略的特点。NSGA-II的核心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快速非支配排序,另一个是拥挤距离的提出。快速非支配排序的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对当前种群P中的每一个个体p,定义一个常数np,和一个集合Sp,np为当前种群中统治P的个体数目,Sp则是被P所统治的个体的集合。步骤2:对于所有np值为0的个体P,我们他们归为非统治层次(non.dominatedfront)中的第一层,然后对于第一层中的每个个体P,访问集合Sp中的每个元素q,并使nqnq1,如果nq=0,则我们将q归为非统治层次(non—dominatedfront)中的第二层。步骤3:不断重复步骤2,直到每一个个体都归为非统治层次。介绍完快速非支配排序,下面介绍一下拥挤距离的定义:1)对前种群中第i个个体定义其m维上的拥挤距离dmi为:在目标函数fm的取值上位于第i个个体两侧且最接近的该个体的一对个体的函数值之差,若第i个个体的函数值fm为整个种群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令dmi。除了边界值外,dmi要进行归一化处理,转化到0到1之间。2)第i 个个体总的拥挤距离为各个维度上的拥挤距离之和distancedmi。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拥挤距离越大,表明该个体越优。介绍完上述两个概念以后,NSGA-II的步骤有如下描述:步骤1:对当前种群Pt做非统治的排序,获得所有的个体的rank值。步骤2:用每个个体的rank值作为适应度函数进行锦标赛选择,然后交叉变异生成一个中间种群Qt。步骤3:对集合PtQt求得所有个体的非统治层次rank值和密度评估参数distance值以这两者为基准从PtQt中选取下一代种群Pt1,多余的个体将被删除。具体的选择过程为:将所有个体按照rank值排序,相同的rank值的个体之间按照distance值递减的顺序排序,按后从第一个个体开始按顺序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数目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种群。进化多目标优化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多种领域。传统的进化计算聚类算法优化一个目标函数(适应度函数)来指导种群的进化。随着多目标优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多目标优化技术在聚类方面的应用。进化计算有以下特点:1)进化计算聚类算法是模仿自然界的生命进化过程,能够对解空间进行全局的搜索。第二章基于进化多目标的聚类算法112)计划算法与一定随机性。3)进化计算具有自适应性。多目标聚类的框架如下:输入:数据集输出:聚类结果步骤1:初始化,确定编码方式。最常用的初始化方法是随机初始化的方法。最近用不同的算法例如K-means进行初始化越来越多。步骤2:交叉。常用的交叉方法有单点交叉,多点交叉。最近也有用聚类集成算法作为交叉算子。步骤3:变异。个体的各个基因部位以某种概率进行突变,对解空间进行一个搜索。 步骤4:选择产生下一代种群。根据目标函数,利用多目标优化的技术对已经产生的个体进行排序,然后从中选择一定数目的个体作为下一代个体。步骤5:终止条件判断。如果终止条件满足,算法终止,并且输出对应的聚类结果;否则转到步骤2。7.6、SAR图像目标识别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SAR图像的目标识别过程包括图像的滤波、分割、特征提取和目标分类识别。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英各国就开始对SAR图像的噪声抑制、目标分割、从SAR图像中提取一些有意义的特征,如边界提取和目标检测等方面的研究,随着SAR图像分辨率的提高,使其实现目标匹配识别成为可能。目前,SAR图像中目标的匹配识别已成为一个受到高度关注的领域。在SAR图像的斑点噪声的抑制方面,主要包括早期的Kuan.D.T,Sawchuk等人[3]提出的自适应的Kuan滤波器,Frost[4]提出了自适应的Frost滤波器和J.S.Lee[5]提出了局部滤波方法,LopesA和TouziR等人[6]给出了基于SAR图像统计模型的MAP滤波器,这些滤波器算法的问题在于滤波窗口大小的选择,均匀的区域需要较大的滤波器窗口来增强斑点抑制效果,但较大的滤波器窗口同时会降低图像的实际分辨率,造成图像中边缘细节信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5-息和线状目标的模糊。在国内,SAR图像斑点噪声抑制算法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郦苏丹[7]等提出一种基于迭代结构滤波器的SAR图像滤波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一系列反映方向信息的模板,每一个模板代表了一种邻域 结构,对于每个邻域结构,利用Bayes方法,获得最大后验估计,并运用模拟退火算法获得估计的全局最优解。王炜华[8]等提出一种自适应窗口空间域平滑算法,它根据窗口象素点的统计特征自适应调整窗口大小,并通过门限来决定是否需要改变窗的尺寸。柏延臣[9]等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SAR图像斑点滤波方法,张朝晖[10]研究了一种基于修正Frost核的SAR图像斑点噪声抑制方法,韩春明等[11]给出了一种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来抑制SAR斑点噪声的方法,中国矿业大学的杜培军等[12]分析了滤波窗口的大小对滤波效果的影响。在SAR图像的目标分割方法研究方面,常规的图像分割方法用于SAR图像时,效果比较差。目前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SAR图像分割,也提出了一些算法,但到目前为止,还不存在一个通用的方法,也不存在一个判断分割是否成功的标准。R.W.Ives[13]提出了SAR图像的像素的分割方法,Y.Dong,C.J.Oliver[14]等提出了基于纹理分析和边缘检测的SAR图像分割法。在国内,薛笑荣等[15]利用小波变换对SAR图像进行分割,该方法不论是对噪声的抑制还是对目标的提取都有很好的效果。杨政[16]等提出了基于MAR模型的图像的聚类分割方法,但是该方法噪声的抑制和图像分割结合得并不紧密。近年来,基于MRF和贝叶斯估计的SAR图像分割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成功的应用于自然纹理图像的分割,然而应用于SAR分割首要面对的困难是斑点噪声(Speckle)的影响。西北工业大学的徐海霞[17]研究了基于混合多尺度ARMA网络的SAR图像分割,该方法在边缘部分有较大的改善,并且对斑点噪声不敏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昆辉 [18]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二维模糊C-划分最大嫡的SAR图像分割方法,还有一些研究比较了各种SAR图像的分割效果[19]。在特征提取的研究方面,YanweiWang,JianLi,GuoqingLiu和PetreStoica[20]提出了一种针对全偏振测定的SAR图像目标特征提取的半参数谱估计算法。国防科技大学的高贵[21]研究了峰值特征,同时利用一阶和二阶方向导数提取了”脊”特征,并在基于Markov模型SAR图像分割的基础上,研究了区域的几何、统计等特征的提取。为了从SAR图像中提取线特征,C.J.Oliver[22]提出边界的最优检测算子,A.Niedermeier[23]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边界检测算子。在具体应用中,JinFeiWang[24]研究了通过Hough变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6-换实现线特征的自动检测,J.S.Lee和A.Niedermeier等[25]研究了SAR图像中海岸线的提取,FlorenceTupin,HenriMaitre[26]等人研究了SAR图像中公路网的提取,他们首先利用局部线特征检测算子提取基本线段,然后通过MRF完成线段的组织。中国科学院的范典[27]将二进小波变换应用于图像边缘检测中,提取出了SAR图像的边缘信息,并将其应用在湖岸线和道路的提取。在SAR图像目标分类识别方法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引入图像的纹理特征来分类SAR图像,如美国Michigan环境研究所用SAR图像的纹理来分类冰的类型[28]。LanceM.Kaplan[29]提出基于模板匹配的目标识别方法。目前最为知名的美国三大SAR解译系统:MSTAR(MovingandStationaryTargetAcquisitionandRecognition)项目[30],ADTS系统[31]以及1999年公布 的半自动图像处理(SAIP)系统[32],这三个解译系统代表了当今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领域的最高水平。在国内,国防科技大学的张翠[33]利用双参数CFAR和基于MRF的方法实现了SAR图像中ROI区域的分割和目标的检测,利用扩展分形特征和矢量量化的辨识算子实现目标的辨识,最后利用一种基于峰值特征的模板匹配分类算法完成了目标的分类。四川大学的罗峰[34]首先使用双参数CFAR分割检测算法进行预处理,然后运用Canny算子检测目标的边缘,运用Hausdorff变换获取基于目标边缘距离图像特征,通过相似性度量完成匹配,为加快识别速度,采用了基于小波分层的快速搜索算法。通过对SAR图像目标识别相关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SAR图像目标识别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基于模型和利用特征的分类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可以说,基于模型特征的SAR目标匹配方法代表着SAR图像目标识别的未来。7.7、工作流技术的相关概念工作流技术的相关概念目前尚无统一、明确的定义,不同组织和产品都有不同的描述,但其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即——工作流是业务过程的模型[1,2]。它将现实中的业务逻辑和规则以合适的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在本文中,我们以工作流管理联盟的定义为标准。下面给出与工作流相关的概念[3]:工作流(Workflow):是计算机支持的业务流程的全部或部分自动化。在此流程中,文档信息或任务按照预定的规则,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流转, 实现组织成员间的协调工作,以达到业务的整体目标或是促使此目标的实现。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WorkflowManagementSystem):能定义、创建和管理工作流执行的软件系统。它将现实世界中的业务过程使用某种方法或工具进行建模,转化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形式表示,即工作流逻辑,并在此形式表示的驱动下完成工作流的执行和管理。使用WfMS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跟踪业务过程,提高业务过程定制和执行的速度与质量。业务流程(BusinessProcess):指在现实环境中,能够实现业务目标和策略的相互连接的过程和活动集。如公文处理流程,投保过程及项目开发过程等。工作流活动多实例的建模和调度研究7过程定义(ProcessDefinition):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业务流程的形式化描述,用来支持运行过程的自动化。流程一般被分解成一些子过程和活动,其定义主要包括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数据和参数,如过程的开始和终止条件、各个工作环节(活动)及相互之间的控制流和数据流关系以及其它的相关信息,如组织成员、应用和数据等。过程实例(ProcessInstance):实际运行中的一个业务流程,即过程定义的实例化。业务流程的每个实例均代表一个能独立控制执行、具有内部状态的工作流执行实体。在过程实例的执行过程中,WfMS负责解释相应的流程定义来生成有关的活动实例,并根据定义中的控制规则协调这些活动之间的顺序关系,同时根据数据流动关系的定义完成活动之间的数据传送。从参与者的角度来说,实例的执行实际上是由参与者处理它所涉及的那个环节的数据。完成该环节的任务之后由WfMS根据相应结果激活后续环节,同 时通知后续参与者对之进行处理,由此依次反复直至整个过程完成。活动(Activity):工作流中一个逻辑步骤或环节的工作任务,可分为人工操作和自动处理两类。活动是流程执行中的基本工作单元,要求有人员的参与或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工作项列表(Worklist):是一个参与者所负责的所有工作项的详细描述。工作流应用数据(WorkflowApplicationData):是指各个活动执行中应用程序或参与者所处理的数据,如应用数据库中的记录、被处理的文档等。工作流相关数据(WorkflowRelevantData):指系统主控部件运行服务用来控制工作流实例的状态和执行的数据,相关数据在流程定义中一般为全局变量,又可细分为控制数据和参考数据。工作流模型(WorkflowModel):工作流过程依赖于一个形式化的工作流模型来描述工作流任务之间的控制流和数据流。工作流模型由4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过程模型、组织模型、资源模型以及工作流相关数据。过程模型用来定义工作流的过程逻辑,它包括组成工作流的所有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它是整个工作流模型的基础与核心,其它模型均为其提供支持。工作流活动多实例的建模和调度研究8组织模型用来定义企业人员的组织结构,它包括几种不同形式的组织元素以及每种组织元素内部的递阶层次关系。组织模型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人员执行工作流过程提供柔性的组织定义,为过程模型提供”人”的支持。资源模型用来定义企业资源的组织结构,它包括几种形式的资源容器元素以及容器内部的递阶层次关系,直至最终的原子级别资源个体,资源模型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人员执行工作流提供”物”的支持。 工作流相关数据用来定义工作流执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数据,它包括简单的数据类型与复杂的企业对象。它主要用于各种条件的判断,以实现工作流机对不同活动的选择性路由。工作流相关数据为工作流的执行提供了”信息”的支持。代理(Agent):在工作流系统中,一个独立的执行实体被定义为代理。它由所包含的个体、团队成员、工具及它们相应的职责所构成。在组织模型中代理包括两种实体Actor和Group。Actor:一个Actor是个体处理单元,它可以是人员或/和自动工具。与Actor相关联的有工作时间表、身体状况或故障等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综合确定一个Actor的当前状态。Group:一个Group是Actor的集合组成,其中Actor的职能具有公共的特征。角色(Role):角色标识代理在过程模型中对某项任务或相关任务集合具有的访问权限和完成能力。角色用来指定代理的职责;代理是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的物理实体;角色表示的是责任的集合;角色的定义是在过程定义中完成,而代理是在组织模型分析时才定义。针对不同的工作流系统,同一企业组织结构的划分可能不同,角色与代理实体的映射关系是由授权完成的。在一个工作流中定义角色具有重要的意义,角色与代理分离保证了授权的灵活性,使得在组织机构变化时,对工作任务的分配不会有影响,当一个任务可以被一个以上的代理执行时,”角色——授权——代理”动态映射模式有利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工作负载平衡。工作流活动多实例的建模和调度研究9例如,假设医院某个诊疗流程有一个血常规检查的活动,这个活动的角色是化验科血常规化验员,一个化验科可能有数个用户(在化验科工作的医 护人员)都可被授权这个角色。当一个化验员由于某种原因,如新手不熟练、工作效率因各种原因降低或其它原因导致工作项积攒过多时,业务流程的某个环节就会出现瓶颈,导致系统负载过高。此时,良好的工作流系统就可以自动地将新的血清化验任务分配给另一个化验员,或将化验员角色再授权给其他代理,进行系统分流,以实现负载平衡。相关的概念的关系如图2-1所示:图2-1工作流相关概念的关系7.8、相关技术研究现状1)基于Petri网的离散事件监控方法研究现状大部分的机场场面活动过程都是由人类制定的运行规则管理,场面活动事件有一些是可控的(比如飞机降落、起飞),有一些是不可控的(飞机活动过程中发生故障);有一些是可由传感器检测的,一些不可以,这些特征表明机场场面活动属于离散事件系统(DES)的范畴,因此,可以采用DES的理论和方法对其建模和控制。离散事件系统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制造系统(尤其是柔性制造系统)、交通控制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都是DES的典型实例。国内外学者对这类系统的建模和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广泛采用的研究工具是Petri网。叶阳东等人[15]采用带有对象的Petri网建立一个基于轨道、信号、机车、车站、区间的列车运行仿真平台,实现行车指挥系统的计划和控制。黄圣国等人[16]建立了机场终端区的高级Petri网模型,并借助Petri网仿真器,对机场终端区管理系统进行了仿真优化分析;随后为了描述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受到外部控制的交互机制及层次机构,引入了Petri 网的子类——开放Petri网的概念,并对空中交通管制辅助决策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给出了空中交通管制辅助决策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工作过程,并给出了管理控制一体化的概念。TANG等人[17]对A-SMGCS运行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离散事件理论对机场场面活动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整个场面的运行控制模型,证明了使用Petri网进行场面运行控制建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A-SMGCS系统要求场面活动的对象满足场面运行规则,这可以通过设计离散事件系统控制器来实现。关于离散事件控制器设计方法比较有影响的有:Holloway与Krogh等人[18]提出的基于受控Petri网的路径代数法,Li与Wonham[19]提出的向量离散事件系统方法,以及Moody与Antasklis等人提出的库所不变量法[20]。Wu等人[21]研究了不等式约束的离散事件系统控制器综合方法,提出了一类名为序状Petri网的全新的子网[22],将其用于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Wang等人[23]采用了网简化技术中的融合技术研究基于Petri网离散事件系统库所标识不等式约束的反馈控制器综合问题,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朱新平等人[24]将控制器设计方法应用到机场场面运行控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的滑行道交叉口引导灯控制指令的自动决策方法,控制航空器在交叉口的运行顺序。72)路径规划技术研究现状作为场面引导与控制系统,场面交通活动的路径规划与引导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路径规划功能的主要实现手段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的机场交通地图的道路网,借鉴智能交通技术的路径规划算法,为需要引导的活动对象提供运动路径。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有Floyd 算法和Dijkstra算法等。Floyd算法用于计算所有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则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它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Ji等人[25]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的机场交通地图的道路网,利用Dijkstr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为需要引导的飞机/车辆提供运动路径。H.H.Hesselink等[26]利用场面的运行规则和管制规则等约束条件来改进Dijstra算法进行场面路径规划,但是没有考虑场面活动的动态特性。启发式搜索算法也可以用来进行路径规划,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启发式搜索最短路径的算法有A*算法[27],但是A*算法的启发性信息是人为加入的,有很大的主观性,直接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对于不同的情形要用不同的启发信息和启发函数,且它们的选取难度比较大,很大程度上找不到最优路径。张威等人[28]运用一定的转换规则把机场滑行路径描述为有向图,进而转换为Petri网图,利用仿真的方法求解最短滑行路径。黄圣国等人[29]通过引入”时间库所”和标识的附加描述,将无向交通网络转换为Petri网表示的有向图,定义Petri网仿真器的运行规则和步骤,实现有最短有向路径和路长的求解。但上述这些方法没有考虑到场面飞机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EnricoPiazza[30]指出A-SMGCS的路由取决于规划时场面运行状态,有效和灵活地调整路由,使其满足场面环境动态的改变是非常重要。在动态路径规划方面,考虑到机场安全性和使用效率,要求保证进离场航空器在滑行过程中按最短路径连续滑行,并且不能发生对头相遇。J.W.Smeltink等[31]提出场面滑行调度优化模型,在给定的滑行路线和进离场时间的基础上,确定飞机通过滑行路径上各点的最优时刻,实现因滑行冲突导致的等待时 间最短的目标。Marin[32]将滑行规划模型定义为线性多对象流网络,并给出了一定的滑行约束条件,计算出从预先确定的滑行起始点到终止点的最短路线。P.C.Roling等[33]提出将滑行路径分为多个片断,考虑滑行路线冲突,建立了最小化滑行和等待时间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但模型求解的复杂度较大。Tang等[34]根据进离港需求求解出多条时间最短预选静态路径,作为动态路经可行解,给出了当前规划航空器在满足与场面滑行航空器不冲突的条件下极大代数状态方程,从预选路径中选取最优的滑行路径,实现滑行时间最短。7.9、教育技术能力相关概念界定2.1.1教育技术“美国94新定义”源于美国学者巴巴拉西尔斯(BSeels)和丽塔里齐(RRichey)两人合写的《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一提到这个定义国内教育技术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该书观点凝聚着众多学者、专家多年研究的心血,出版于1994年。94新定义引进后,成为我国指导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教育部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25]何克抗教授认为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并坚持传播构建主义理论,推进新的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创造新型教学模式。而尹俊华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界定教育技术,他认为”广义上的教育技术指的是 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狭义上的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28]可见教育技术的定义有多种,本文只采用目前公认的美国94定义,即AECT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1.2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相对,传统教育技术主要是指教育者的言语技巧和教学技能以及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实物等的运用。南国农教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指把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科学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它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26]2.1.3高校教师高校教师特指具有较高层次水平的、承担着培养国家高水平人才的教师[22],相对于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14初、高中教师而言,高校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承担较多的科研任务,并且教学自由度大,其作用、地位、任务都与中小学教师有明显差异。7.10、教育技术的定义及相关理论2.1教育技术定义的变迁2.1教育技术定义的变迁2.1.1教育技术名称的演变2.1.1教育技术名称的演变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并非一开始就有人使用,而是随着教学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并随媒体手段的不断更新而改变,对其名称的演变可以追朔到二十世纪初的视觉教 育,它历经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的演变过程[26]。2.1.1.1视觉教育早期的视觉教育是指以17~19世纪由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等人倡导的,主要采用图片、实物、模型等来辅助教学的直观教学。到二十世纪初,摄影、幻灯和无声电影等媒体被用来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用它们辅助的教学活动就被称为视觉教育。视觉教育概念最早出现在1906年,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建立了视觉教育分会。视觉教育强调利用视觉材料作辅助,以使学习经验较为具体化,并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综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呈现。2.1.1.2视听教育30年代中后期,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育中得到运用,视觉教育逐渐被”视听教育”的术语所替代。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正式改名为视听教育分会。戴尔在其名著《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中所描述的”经验之塔(theconeofexperience)”成了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视听教育将视觉教具扩充为视听教具,仍然强调利用视听设备,凭借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以提供具体的学习经验。2.1.1.3视听传播进入50年代之后,教育电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被引入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进入实验研究阶段,教育器材自动化、教材形态多样化、教学过程程序化的特点引发了”什么是视听教育”的重新探讨。其时,美国拉斯维尔(Lasswell,H?D)等学者于40年代创立的传播学在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教学过程开始被作为信息传播过程加以研究。传播理论被引入视听教育,使它的实践范畴和理论框架由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十分关注教学信息从发送者(教师等),经由各种通道(媒体等),传递到 接受者(学生)的整个传播过程。而由澳大利亚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tlanffy,L?V)酝酿的系统理论也于50年代前后正式提出,这为解决教学信息传播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多要素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依据。由此,传播学和系统科学两股理论汇合,有力地推动”视听教育”向”视听传播”过渡。1963年2月,美国视教育协会的定义和术语委员会提出专题报告,建议将”视听教育”的名称改为”视听传播(Audio-VisiualCommunication)”。2.1.1.4教育技术鉴于”视听传播”名称出现后,一时间,在美国视听教育协会1965年出版的《视听教学》杂志上,”视听教育”、”学习资源”、”教育传播”、”教学技术”、“视听传播”、”教学媒介”、”教育技术”等诸多名称并举出现,1970年6月25日,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经大会表决,决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并于1971年5月26日正式起用新名称。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的领域定名为教育技术(educational6technology)。7.11、教育技术项目管理相关概念阐释1.4.1什么是教育技术项目管理1.4.1什么是教育技术项目管理何克抗教授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对教育技术项目管理的定义是”对教学设计和项目开发过程的计划、监督与调控”。12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吴涛通过研究指出教育技术项目管理是以优化管理过程、追求管理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除了需要遵循一般的、通用的管理原则外,还要遵循教育技术项目自身的特点一种管理。这些特点分别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是教育技术项目管理的主体;教育技术项目涉及的全 部工作是教育技术项目管理的客体;教育技术项目管理是为了实现教育技术项目目标;程序管理是教育技术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的客观规律和教育技术的客观规律是教育技术项目管理的依据[13]。8、应用8.1、沈阳地铁目标管理项目应用注意事项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将企业的核心目标进行分解并设定给每个中心/部门及个人,通过对目标执行的监控来把控发展方向。好的目标的制定不但能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更能使执行目标的人在执行过程中获得成长与突破。同时目标管理是通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持续不断进行的业务管理循环过程,实现管理的改进,所以沈阳地铁在目标管理过程要遵循PDCA管理循环[29]:计划改进实施检查图5.1PDCA管理循环模式图(1)P(plan)计划一切目标管理从制定计划开始,企业运作和发展应制定一个整体的目标。目标的设定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律,违心制定过高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整体的目标确定了以后,要根据公司的管理架构及各中心/部门的分工职责将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层层落实到每个中心/部门和每个人。因此沈阳地铁运营工作应始终坚持“保安全运营,创一流服务”这一整体目标。各项目标的制定与分解都要紧密围绕这一整体目标并合理的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需要注意的问题[30]:33①目标分解发生变形。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如果总目标在分解的过程中发 生了变形或者在落实的时候产生了变形,那么它就不能算是有效的进行了分解,因为在目标实施的终端出现了实施跑偏的情况,就不可能上下齐心的达成企业总目标,进而达到双赢。企业对目标缺乏整体性考虑,就会使目标的分解发生变形,执行者不能集中力量向着总目标使劲,员工越努力方向越分散,企业的整体目标仍然不能实现,产生”战略稀释”现象,这就是目标分解变形的结果。②目标模糊、不具体。企业制定目标时要清晰具体,反之空有概念无法执行,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企业总目标完毕,但没有具体的分解或分目标不够具体。如我们说要保障运营安全不出事故,要将服务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却没有进一步规划具体的目标,如何把控安全、如何查找隐患、出现突发事故如何应对,服务指标是什么、要如何使乘客满意、投诉率多少等,都没有具体的方向。这样的目标完全就只是口号,没有现实意义,无法指导实际工作,使得目标的实施失去可操作性。(2)D(Do)执行制定计划以后的实施非常重要,任何的宏伟目标都需要有人去实施,否则就成了空想主义者,实施计划最重要的是团队有很高效的执行力。因此无论在制度方面,还是人的方面都要加强建设。围绕目标的实现完善沈阳地铁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招聘及培养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目标的执行与实现。需要注意的问题:①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为了确保目标的可实施性,企业在制定目标时往往比较关注目标的量化,因此企业目标中大多以定量目标为主,缺乏定性目标。但是即便定性目标不容易进行考评,不好把握,其也是企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单纯的依靠量化的目标不能完全的反映公司整体情况,更不能单凭量化的 目标项目就制定出合理的目标。过度看重目标量化,片面的制定标准不仅会使员工产生抱怨情绪,对于企业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匮乏。②授权要合理。我国企业在执行目标管理时有一个局限,就是管理者往往不懂得放权,不舍得放权,对员工不放心。我国企业高管受传统文化和官僚主34义思想影响,在对待权力下放的问题上总是转变不了思想,认为下放权力后会削弱自己的地位,下属能力不够还可能会出乱子,因此总想保留部分权力,结果不但没有培养出独挡一面的下属,还承担了许多本应下属承担的工作。管理者在下放权力时要充分考虑到受权者的技能和资源,认为可以胜任就可以放心下发,同时做好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大可不必凡事亲力亲为。(3)C(check)检查这个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决定着公司的计划和目标是否能够完成,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否有偏差,一定要在阶段性计划和目标实施过程中,依靠检查和跟踪的把握目标的执行情况,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析对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同时依靠绩效考核体系和奖惩体系对员工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奖惩,对员工进行正面激励反面鞭策,确保目标执行无偏差。需要注意的问题:过于关注考核,不重视目标实施过程的控制。我国企业没有把握目标管理的深刻内涵,将考核单纯的看做是奖惩的手段,而忘记了监控、反馈和指导。过于注重考核,认为考核到位目标就会实现会使员工产生一种误解,即工作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实际上考核是要通过对工作的评估来指导后续工作,目的是指导而不是惩罚。(4)A(act)修正修正即是反馈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寻求解决的办法, 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来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则需要总结研究,引起重视。修正之后继续执行,发现问题继续修正,在PDCA循环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成目标。8.2、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来源课程内容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科的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习者的需要。根据”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领域的总要求和其教学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原则以及数学课程的目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学内容可以来源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与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数学;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数学;反映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的数学;与其它学科联系与综合的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学内容的这几个来源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其中前两个方面侧重于数学应用,主要着眼于学习者的需要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后两个方面侧重于数学课程的综合,主要着眼于数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跨学科知识发展的需要。综合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应用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B小学开发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活动内容的主要来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校本教研助产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指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题,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目的的一种研究形态。”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的一个 新领域,作为数学课改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B小学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开发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广大数学教师为了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价值,在校本教研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将实际教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问题。通过校本教研,广大教师寻求合作,一起致力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设计与开发。设计开发的活动案例主要有《一万有多大》。《一万有多大》是将数学方面认识1万的内容与年级的教育活动”感恩月”相结合,有效整合其他学科的教育资源,和语文、体育、生活、美术学科整合,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层面感受1万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万的表象,将1万这个数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的数量建立起联系。(二)学校课题推动B小学作为J省重点小学,一直承担多项课题研究。2004年末,立足于学科建设,立足于名师队伍的打造,立足于学校特色的形成,以学校”开放式、个性化”的办学理念为统领,全面启动了各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数学学科以完善数学课程体系,丰富学17科教学内容;探索国标教材校本化处理的规律和策略;加深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内涵的理解,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及教学策略等为数学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推动下,B小学针对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开发了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我爱我的母校》、《好大一颗树》等。(三)课堂教学生成,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的主要渠道。如何实施新课程,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标准》(实验稿)针对”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全新领域,只给了纲领性的要求 与指导,而没有统一的教授内容。对广大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但同时也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只能边探索、边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了新问题,将这些问题延伸拓展下去,生成”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案例。例如一年级教师在解决学生不愿意进行枯燥的计算问题上,开发出了生动有趣的练习计算的游戏活动—《小脚丫走天下》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了计算的练习和巩固。8.3、应用制作类的设计性活动应用制作类的设计性活动,主要是指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且以实践为主体的基础性实践活动。它以学生的亲历实践,作品具有”看得见摸得着”为主要特征,着重于”实际应用”。由于设计制作活动包含观察、调查、分析等多种因素,且可能涉及到多种学科或同一学科跨度很大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的协调指导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施过程可概括为:确定具体问题——提出解决计划——搜集相关信息——设计制作方案——实际操作应用——作品评比评价。308.4、实施情况与应用效果利用本文提出的MES实施方法对企业MES实施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在项目团队的积极配合下,项目组克服了项目执行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最终按照预先计划时间完成了实施工作,整个实施过程基本顺利,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图4.1所示为MES系统在企业的具体应用情况。50图4.1MES 系统车间生产现场应用情况Figure4.1MESsystemapplicationinWorkshopproductionsite518.5、BP网络的应用难点近年来,前馈网络的研究进展大不如前,其原因是BP网络的研究进程中-16-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深层理论问题。由于BP网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高维非线性系统,其理论分析非常困难。在实际应用中,也受到当前理论尚不成熟、工艺器件水平的限制及缺乏有效方法的影响,BP网络难以发挥更大作用。前馈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以下几个问题的突破[40~43]。(1)确定合适的网络规模,即针对具体的模式分类问题,网络规模结构应如何设计。这包括如何设计网络层数、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以及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若网络规模设计得过小,则网络本身不具有相应的分类能力,无法训练出达到要求的网络;反之,若网络规模设计过大,则又可能引起不易训练等一系列问题。目前人们仅知道对于极少数的模式分类问题,如异或问题、对称性问题,网络规模应该选择多大。但对于绝大部分实际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较好的方法和理论支持来选择、确定网络的规模。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规模即隐含层数、各隐含层上的隐节点数目是靠经验试探来决定的。(2)网络的泛化能力问题,亦即对非训练样本的正确分类能力问题。泛化能力一般与网络的结构、训练样本数目、训练方法及所处理的分类问题本身的复杂度有密切的关系,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3) 学习算法收敛慢。特别是针对多类模式的分类问题,网络规模较大的时候,学习训练收敛过程慢,且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点,从而大大限制了BP网络在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时,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网络的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在某一个值左右徘徊,但是无法再减少。这时就表明网络的训练陷入了局部最小值。另外,在网络的训练过程中,有时候也会出现误差在一定时间内的减少极度缓慢,但是的确是在减少。这是表示网络已经进入了误差的平坦区。误差曲面的平坦区域会使训练次数大大增加,从而影响了收敛速度;而误差曲面的多极小点也会使训练陷入局部极小,从而使训练无法收敛于给定误差。以上两个问题都是算法的固有缺陷,其根源在于其基于误差梯度降的权值调整原则每一步求解都取局部最优。(4)权值初始化问题。基于反向传播的学习算法对初始权值敏感,不适当的权值初始化往往导致学习困难。以上列出的问题,是当前BP网络应用中的主要难题,也是其真正走向实用化道路的重要关卡。其中,前两个问题相互关联,并主要涉及网络的结构;后两个问题主要涉及网络的训练。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促进BP网络理论的发展,对把BP网络真正地应用于模式分类的工程领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17-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作用。8.6、传统活动轮廓模型应用于SAR图像处理的分析本节主要对现今较为流行的几种活动轮廓模型进行介绍。主要介绍了各模型的原理,并分 析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限制;其次,将各模型应用于SAR图像目标轮廓提取任务中,分析其应用于真实SAR图像中的效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它们各自需要改进的地方。8.7、活动目标检测在智能视觉监控系统中的应用1.2.3.1应用领域及现状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安防手段,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城市居民所工作生活的大部分区域都处在各式各样不同的监控系统监视范围之内。智能视觉监控系统中融合了多种先进监控技术。音视频结合、视觉成像和非视觉成像结合,目标跟踪和行为分析、特征识别相结合的全连通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将是未来安防系统的趋势。其中的各项技术都已经分别得到了相当的发展。更准确,更快速的智能视觉分析算法仍然是一个难点。未来的视频监控系统将不仅仅局限于被动地提供视频画面,更要求系统本身有足够的智能,能够识别不同的物体,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4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从而更加有效地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漏报和误报现象,成为应对袭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有力辅助工具。因此,智能视觉监控技术可以应用于公共场所安全监控、交通管理、军事侦察、工业过程控制、医疗看护、天文观测、顾客服务等众多的生活领域,在民用和军事领域中都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8]。具体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类场合:(1)交通管理,如十字路口、高速公路、停车场、飞机场等监控(2)军事场景监控、国家重要安全部门,如军事基地、银行等监控 (3)敏感的公共场合,如天安门广场、火车站(4)客户行为分析、客户服务等多种非安全相关的场景,以提高用户的投资回报。1.2.3.2相关技术智能视觉监控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新兴的和充满挑战性的研究内容。所谓”智能”是相对传统监控方式而言,系统可以自动对拍摄到的图像序列进行分析,对监视场景中出现的异常目标或现象及时做出反应,并根据当前状态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测,提醒值守人员注意相关监控画面以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将损失降到最小。智能视觉监控的核心技术包括:运动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分类和识别以及目标行为理解等方面。而在智能视觉监控系统中,活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是最为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智能分析技术,对监控系统的智能性起着重要作用。活动目标检测方面最常用方法有帧间差分法、光流法和背景差分法。本文是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智能视觉监控中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帧间差分法分割目标容易产生”空洞”和光流法实时性较差等因素,本文着重研究了基于自适应背景减除的活动检测方法。通过大量实验,逐一研究了单高斯模型、混合高斯模型和W4模型等自适应背景减除算法[12-16],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期为实际场合的应用提供更多更合适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背景差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增强了背景模型的稳定性,有效提高了背景模型的训练效率,大大减小了光照变化、闪电等外界干扰对背景模型的影响,在室外、室内环境下均可快速、准确、完整地分割出运动目标。涉及到的技术有以下几方面:背景构建、背景更新、去散点噪声、连通域检测。1.2.2.3技术难点 所谓运动检测,是从图像序列中将变化区域从背景图像中提取出来。成功有效的初始背景构建,成为后续工作有效与否的决定前提。运动区域的有效分割将大大减少后继过程的运算量。然而,背景图像的不稳定性,如阴影、光照、慢移动(如蜗牛的爬行)、静移动(树叶的摆动)等等。也使得运动检测非常困难。背景构建方法重要的是思路的确定,由于一些现有的方法在思想上本身就存在缺5陷,使得其构建效果不理想。对于连通域检测方面有很多比较成熟的处理思想,但在实现上均存在很大难度。因此背景构建算法和连通域检测算法成为本文在实现上的技术难点。1.3OpenCV简介OpenCV(OpenSourceComputerVisionLibrary)是一个跨平台的Intel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包含了用来实现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的开放源码,已成为计算机视觉、视频监控、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信号处理、科学可视化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快捷有效的开发辅助工具。OpenCV库可以在商业和研究领域中免费使用,相关的资料也可通过网络免费获得[18-20]。OpenCV由一系列C函数和少量C++类构成,实现了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很多通用算法。OpenCV拥有包括300多个C函数的跨平台的中、高层API。它不依赖于其它的外部库-尽管也可以使用某些外部库。OpenCV为IntelIntegratedPerformancePrimitives(IPP)提供了透明接口,这意味着如果有为特定处理器优化的的IPP库,OpenCV将在运行时自动加载这些库。与其它图像函数库相比,OpenCV以其开源性、可移植性的优势受到智能视觉识 别等相关从业人员的青睐,其开源性允许开发者自由地调用函数库中的相关处理函数,其中包含300多个处理函数。具备强大的图像和矩阵运算能力,可以大大减少开发者的编程工作量,有效提高开发效率和程序运行的可靠性。其可移植性允许开发者根据需要在MS-Windows和Linux两种平台进行开发。OpenCV函数库是该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实用的活动目标检测与跟踪、人脸检测、边缘识别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有大量被大家使用的高效算法,如kalman算法、camshif算法[22]等,其原理被很多研究人员沿用并优化。以上各方面技术上的发展使智能视觉监控技术的实现成为可能。8.8、AIM应用系统实施方法AIM是ORACLE公司在全世界经过多年的应用产品实施经验而提炼出的结构化实施方法,它能满足用户对系统的各种需求,从定义用户的实施方法、实施策略到新的系统切换运行,AIM包含了所有必不可少的实施步骤。因而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用户的实施风险,以保证快速、高效、高质量的实施ORACLE应用系统。AIM分为七个阶段(如图4.2)。[建立实施策略‘——r~设计解决方案^一*?J1■.〔|建立应用系统V——?置■——图4.2AIM应用系统实施方法图Fig4.2AIMapplicationsystemimplementationmethoddiagram第一阶段建立实施策略。这一阶段主要为系统实施应用管理制定策略和目标,建立由公司领导为首的实施领导小组和由各部门成员组织的系统实施小组。第二阶段业务流程分析。此阶段对现有的管理功能和流程进行回顾,从而归 纳项目的技术和业务上的具体要求。可借助IPO图的形式来描述当前流程,为32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设计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创造条件。此阶段需对实施小组的成员进行业务管理概念的培训和系统软件功能的培训。第三阶段设计解决方案。根据上阶段对业务流程的分析结果,制定对业务流程与功能需求相匹配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应用系统中的功能,也可针对个性需求对系统功能进行二次开发,需编写项目说明书。第四阶段。建立应用系统。根据系统解决方案建立符合企业管理思想的应用系统,并开始着手准备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第五阶段文档编码。建立在系统实施阶段的相关文档,并对用户进行系统应用功能的培训工作。第六阶段系统切换。各职能部门可针对自己的业务活动开展相关的系统测试,降低实施风险,测试完备后可向新系统输入数据和进行初始化,开始运行,最好选择系统并行的切换方式。第七阶段运行维护在并行一段时间后,可正式投入使用,并进行实时监督和维护,确保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4.1.3基于BPR的ERP实施方法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即业务流程再造,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再思考和再设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智能集成。BPR是贯穿于ERP自始自终的思想精髓,也可以说ERP是BPR实现过程中的一种手段,要成功的实施ERP系统,BPR是一个有力的保证。那么基于BPR的ERP实施方法就是在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上进行ERP的实施的过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主要包括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设计远景。企业高层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BPR,对于过去的流程是否要做根本的改变,企业信息化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推动流程再造的基础。第二阶段:项目启动。设定清晰的流程再造目标,成立实施项目小组并制定详细的规划,要让企业的高层主管加入流程再造的工作,熟悉业务的企业高层主管的加入有助于推动工程顺利进行,避免由不熟悉业务的IT部门来主导业务流程的再造。33东北大学顿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第三阶段:流程诊断。对现有的流程和子流程进行建模和分析,诊断发现流程中的瓶颈,为业务流程再造定义基准。第四阶段:新流程的设计。在分析原有流程基础上,进行新流程的设计,可以应用ARIS、IDEF、BPWIN等业务流程分析工具。第五阶段:新流程的实施。检验新流程是否可靠、方便和完善,由于工作流程的变革可能带来不适应,需要管理层与项目小组及员工之间做广泛的沟通来消除可能产生的矛盾。第六阶段:流程评估。业务流程再造后可以根据开始设定的目标对当前流程记性评估,看是否达到了逾期的目标。第七阶段:持续改善,一次业务流程再造并不代表公司改革任务的完成,整个公司的绩效需要持续改善才能实现,实际上就是不断的对流程的分析和改变。BPR是应用ERP和推进信息化的基础,对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ERP导入前进行BPR的改造能使ERP系统事半功倍,也就是说企业实施ERP有必要进行BPR,通过BPR的开展来转变企业的管理思iagram34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业务赚—?需求分析?mwm卜>客户化N麵设计IIf一—‘鮮刚《I▼_IImmfer2000的培训ERP服务器1台,PC机20-30台,用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系于参加培训学员使用;网络:以上设统的分模块培训备连接成局域网络,建议使用TCP/IP实施小组成员及相关业务部协议;打印机1台,连接上网;已安门成员参与培训装ORACLEERP的演示系统(Demo系统),并测试没有问题;教室:1间,带有白板,可接电脑的投影仪。总体实施方案对关键业务需求进行功能匹配合进行对关键业务需求进行功能匹45设计配分析,初步模拟测试,形成配分析,和顾问讨论并确认总体方案,总体实施方案,提供基础数据科目结构,Ietm,供应商,客户等编准备模板,对实施小组培训基码规则,着手准备基础数据,在安装础数据的准备方法,配合系统前硬件到位ORACLE在服务器上安装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分模块设计解决方案,与SY配合顾问进行方案设计,准备测试数30系统详细设计供电公司财务部门讨论模块据,在测试环境中输入测试数据解决方案,设计业务测试方配合顾问进行系统测试案,测试环境设置,业务活动对方案进行论证详细模拟,对项目组和用户进深入参与实施工作。行操作培训,岗位职责及操作与顾问一起参与开发。流程书,完成模块设置文档,必要报表和单据开发38东北大学顿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4.3实施各子系统的方案设计4.3.1账务处理子系统(1)总账模块。可由SY供电公司根据需要自行设定该系统使用者的使用权限,保证财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定位至”日记账权限”窗口,创建审批分层结 构并定义每个用户的权限。总账管理系统根据审批分层结构自动将日记账传送至相应的用户。无限级科目体系的建立、维护查询和打印功能提供给公司科目灵活方便的手段。系统提供的科目结构可长达30个段。通过”总账科目——主数据准备一一定义科目组’’来进行科目组的定义。在配置时,系统中至少要有两个科目组,一个是资产负债表科目,一个是损益类科目。批处理过账功能,自动生成流水账和分类明细账、总账。可以将余额从一个账户移至另一个账户,或者将多个账户的余额合并在一个账户中,同时维护总账及其子分类账之间的财务完整性。在移动或合并余额以后,可以从移动/合并目标账户中的账户查询细查至子分类账明细。此外还具有月末金额调整,月末金额结转,年末结转功能。常用的凭证摘要内容可由用户自己定义凭证模板,省去输入凭证时重复输入汉字的麻烦。凭证模板定义完成后保存在”凭证模板定义”窗口,调用时可根据摘要内容首字进行迅速定位,以便在凭证模板定义过多时快读查找所需模板。提供银行对账管理功能,编制并打印银行对账调节表,对企业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提供查询,以掌握企业在银行存款状况。提供自动对账和人工对账功能。可根据金额、支票号自动对账;也可选出对账单和银行账中金额相等的记录由操作员手工勾对。对账完毕后,自动计算调节好企业、银行余额。提供灵活的自动生成转账凭证的功能,通过用户自己定义,能够自动生成需要的转账凭证,也可通过此功能进行账务核算。系统提供了一整套账簿报表,可以定义凭证的类别、摘要、生成周期等。同时定义凭证中各分录的摘要、科目、 借贷标志以及金额的计算方法。自动转账凭证适用于月底费用分配及预提、待摊类凭证。这类凭证在每个月都有,且大致相同,通过定义后每月可自动生成,无需再由人工录入。39东北大学领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弹性财务报表功能是一个灵活的报表生成器,可由用户本人定义格式和计算内容并自动生成报表以适应客户的变化需求,可以定位至”财务报表集”、”行集”等窗口,启用财务报表生成器FSG。FSG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强有力的报表建立工具,可依据总账中的数据生成财务报表,例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用户也可设计自定义财务报表以满足特定业务需要。还可以根据需要同时打印多个报表。也可以使用”GL桌面集成器”的”报表向导”功能来设计和提交财务报表,以及直接从电子表格查看结果。提供对总账科目汇总关系的自定义功能,方便需要统计的数据。在总账管理系统中定位至”汇总账户”窗口,可以使用汇总模板创建汇总账户,该账户中的余额为多个明细账户的总和。使用汇总账户不仅可以执行联机汇总查询,而且可以加快财务报表、成批分配和经常性日记账公式的处理速度。可以指定要求总账管理系统何时开始维护汇总账户余额,也可以将预算控制选项指定至想为其执行汇总成预算控制的汇总模扳。(2)应收账款管理模块。应收账款的交易来源有以下两种:手工录入的交易发票——交易编号是由手工录入并维护的;由应收账款的自动发票功能从销售订单中根据发货情况自动产生的交易发票——系统为每一张发票自动生成一个交易编号且这一编号不能进行更改,与手工开具的发票的对应关系为可以在发票描 述项中加注描述。客户信息在应收账款模块与销售子系统中是共享的,从而使对于客户的管理能够从销售子系统延续至应收账款中,全面的跟踪和管理与客户往来的整体情况。系统同时提供了对某特定客户、特定发票催款活动的客户承诺、联系信息的记录,便于进一步对具体客户、或所有客户的应收账款管理,为预测现金流入提供更准确信息。系统可将客户按信用等级分成几类,分别采取不同的信贷策略;如付款条款,价格,折扣等。对每个客户可指定其赊销限额,一旦超过限额,系统就会自动停止有关的发货处理。账龄分析、查询与报表。系统可以有多种方式来满足各种的管理功能。在应收账款模块中可以通过查询和报表等方法,层层追溯至每个客户、每个业务类型的原始交易并跟踪每笔发票的收款情况。应收账款模块可以提供各个客户的应收报表和付款报表、各种交易类型明细报告、按日汇总主要指标报表、按销售人员40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的收款报表、多种账龄分析表、调整批准报告、交易明细报告、未完成的发票报告、过期发票报告、客户供应商净额报告、收款历史报告、催款报告等等,以方便内部对账,与客户对账,与总帐系统对账等。应收账款模块能处理各种结算方式的收款,包括现金、支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等。对于收款,可指定一定的发票或属于某一客户的多张发票进行核销。如果不能指定具体核销发票系统将对此笔款项作预收或未核销的处理。系统可随时在线或用报表反映客户的账龄分析、对于贷项项目,例如红字发票、预收款、未核销收款等可以有选择地反映在账龄里或者单独地反映。 ⑶应付账款管理模块。应付账款模块通过对供应商编码,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点,供应商类型等信息的管理实现对供应商的管理。发票的管理功能包括系统中发票的确认时间为发票录入系统时间;发票与入账单据必须匹配:例如,发票价格、数量同采购订单的价格及验收入库数量匹配;发票的编码方式有两种,发票层次和发票组织层次。系统可以提供选择的应付账款的业务类型包括库存原材料采购业务,员工费用报销业务,供应商预付款和员工借款业务,其他各类付款业务。应付账款模块中对于应付款的核销具有严谨要求:符合审批条件的发票可以进行付款的核销,而不符合条件的发票需要暂挂待处理。系统还提供了多种付款方式:现金、支票和汇款等。付款条件的设置也可以进行选择,包括收货后立即付款或延期一个月付款等,并可设置付款金额和具体日期。应付账款模块提供了各类标准报表八十多张,包括发票,供应商、账务处理等,还提供了查询功能,可以查询供应商的发票、付款的历史、应付款的账龄分析及负债金额等等。432资产管理子系统⑴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系统通过对资产分类信息、资产财务信息、资产所在.地点和管理人员信息的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系统要求建立信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台账,使用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账簿,固定资产折旧费将直接分配到相关公司的各个相关部门,在本系统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为当月购入的资产,下月计提折旧,当月报废和转移的资产,当月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计提折旧会计期与自然日历保持一致。41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 系统在财务分类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进行了细分,对于生产类和非生产类的固定资产一共分作八类:机械设备,运输设备,房屋及建筑物,交通设备,生产用设备及器具,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和其他,系统提供固定资产的在线查询、报表及数据输出的功能来反应分类资产的明细情况,并且提供了资产的关键字管理。系统提供了三种主要的折旧方法,基于年限法、比率法、产量法,针对SY供电公司的状况,使用年限法作为折旧方法,每月期末对资产账簿登记的所有资产折旧一次,产生资产折旧情况表,系统可随时查询任何一个资产的折旧、累计折旧和账面净值等情况。系统还提供了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功能,当固定资产抵达报废年限时,系统会自动显示成红色进行报警,对于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可于系统中选择报废的原因,对于盘亏的固定资产也可以釆用报废的处理方式,系统将固定资产的净值归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总账模块手工制作凭证,将固定资产从清理科目转入待处理的损益科目。报废及盘亏的业务全部在总账作手工凭证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可部分报废或全部报废,对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可利用资产增加的功能来解决,有关盘盈资产累计折旧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的转账业务需在总账作手工调整分录中处理,在资产模块中,录入原值、残值、折旧年限等,或录入重估价值,作为新资产处理。系统中提供了灵活的查询方式,可以根据资产号、资产描述、资产分类、资产地点、资产使用者等信息查询资产,对于任何一个具体资产,可查询资产的财务信息、折旧历史、成本历史等信息,还可以查询其他有关资产卡片信息,包括 供应商记录、租赁信息、资产转移记录等。(2)资金管理模块。系统模块可以选择自动调节或手动调节银行对账单,自动调节可以将银行对账单明细与发生记账款项进行自动匹配并调节,人工调节则是人工对银行对贱单与会计记账款项进行对比匹配,并进行人工调节。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记录未达项,通过调节会计分录查找出未达项产生的原因。资金管理模块通过对账处理可以反映出银行对账单与原始付款额间存在的差额,在进行调节付款过程时,系统在应付款管理模块的‘‘银行”窗口中指定的”现42东北大学顿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金”、”现金结算”、”已实现损益”、”银行手续费”和”银行差错”账户自动创建会计分录,并将调节付款差额生成的会计分录,由应付款模块传送到总账模块。调节本系统和外部系统中的业务,可以查看现有的调节业务,在调节前清算付款和收款;允许多种格式的查询,以便复查对账和现金预测活动。资金管理提供了多种查询路径和方式,例如:查看银行对账单调节窗口:使用此窗口可以复核对账单调节、明细和状态;查看可用事务处理窗口:可以查找并查看可用于与银行对账单行进行调节的事务处理;查看现金预测窗口:使用此窗口,可以查找并查看现金预测。提供标准报表的定义和打印功能,可以从”活动”菜单进行选择打印,打印事项包括预测现金、用银行对账单的分析、对账交易确认,银行总账余额比较,银行对账单审计和凭证号码等。433预算管理子系统⑴预算编制模块。公司的原始预算表数据需要全部手工填入,而在SY供电公司实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预算表中的数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一是 通过公式得到,可以根据利润的增长率或者销售的增长率等计算得到;另一种是通过预测得到,可根据往,的经验数据进行预测,也可以基于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综合预测结果得到计划数据,自动填入相应的预算表中。预算表之间存在着多层次的勾稽关系,系统可根据勾稽关系调整某一个环节的预算和相应其他环节的预算,大大提高了预算编铜j的准确性和效率。⑵预算控制模块。系统釆用授予权限的不同来对预算进行控制,预算编制完成后,经过审核,需要将其传送给公司的各个部门,全部完整的预算传送给部门主管和总经理,为保证预算的保密性,系统设定只有主管级别的用户才拥有浏览本部门预算的权限。预算执行过程中,业务部门提交预算审核项目至预算管理子系统,由财务部门作为监控部门审核财务预算,系统自动接收预算审核项目与年度预算对比,如果为预算内项目,则自动计算其是否超预算,如果是则需要返回追加审批,如果否则提交财务主管由其审核,审核后进行预算执行。如遇到预算外与超预算的事项,业务部门负责人需要编制详细的业务活动报告提交各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子系统对照预算方案,比较当期可用资金与当期预算外事项431东北大学领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所需资金,如果没有足够资金可支配,则系统取消或延期执行该项活动预算。⑶预算分析模块。系统提供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SY供电公司釆用比较分析法,将企业的监控内容与比较标准进行横向对比,确定不同期间的差异或差异率,以分析监控内容的变动情况及变动趋势。比较标准为预算 数据、历史数据或预测数据。在进行比较分析时,除了可以针对单个项目进行研究,还可以针对特定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隐藏的问题。预算管理子系统中的预算分析主要针对预算执行进度和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前者通过与预算方案规定的时间进行对比,确认各部门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后者通过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的对比,总结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针对进度分析和结果分析中所出现的重大差异,系统会给出分析结果。4.3.4成本核算子系统(1)库存成本核算。库存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成本核算子系统集成的功能,能够实现物资帐和财务帐合二为一理想的管理模式。当在系统中进行这些库存业务的处理时,系统能够清楚地记录相应的财务处理信息,以备以后查询统计。⑵采购成本核算。系统提供价格管理、经济订货批量和ABC管理方法来控制购入成本。釆购成本包括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支付给供应商的货款,对于采购价格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釆购成本。系统提供供应商价格对比,可以控制采购业务过程中的物料最高进价,有效的控制采购价格的上限。⑶生产成本核算。成本系统进入材料及半成品耗用表,有取数功能从存货系统按成本中心分别取公用材料成本;人工费用表、折旧费用表、制造费用表从总账模块取数。⑷成本差异分析。利用总账报表编辑器生成成本报表和全面成本分析,包括釆购数量与价格差异,发票价格差异,材料效率差异,费用价格差异等。4.4系统切换上线4.4.1系统切换方式系统切换就是指新系统替换老系统,即是由现行系统的工作方式向所开发的ERP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方式的转换过程。系统切换的任务就是保证新、老系统进44 东北大学领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行平稳而可靠的交换,最后使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正式交付使用。系统切换方式包括:⑴直接切换。直接切换的方式是用新系统直接对老系统进行替换,在之前需要对新系统进行大量的测试,保证其运行准确无误,然后直接终止老系统的运行,运用新系统,在替换过程中间没有过渡的阶段。这种切换方式虽然节省费用,无须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费用,但是风险很大,一旦新系统的运行出现故障,则很可能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导致数据传输的瘫痪。在采用这种方式切换时,为防止新系统运行问题的产生,可以采用适当措施进行防范,以确保系统异常时可以迅速切换回老系统继续应用。⑵平行切换。平行切换的方式是在应用新系统的同时,也保持老系统的使用状态,即新老系统平行运行,平行运行的时间要视系统运行的状况及用户对新系统的适应度和业务内容是否足够合理而定,当条件满足且新系统运行稳定时,则可以终止老系统的运行。这种切换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进行系统之间对比,更便于发现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更正和修改,降低了切换的风险性。但同时也相对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使实施费用增多。平行切换适用于处理过程相对更复杂,数据更重要的系统,针对SY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而言,为保证实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拟采用平行切换方式,平行运行期视系统的运行情况而定,在三个月到半年不等。⑶试点后直接切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最先实施上线的系统之一起到了试点的作用,同时东北公司下属的各家分公司也均已SY供电公司为例,试点成 功后,其他公司再分别进行系统的实时切换工作。这种方式的风险较小,试点部分可用来示范和培训其他部分的工作人员,由于SY供电公司的业务比较复杂,因而一期实施工程主要着重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账务处理,应收、应付账款处理,固定资产处理,分子系统进行逐步实施,再逐渐推广的策略。4.4.2系统切换的主要工作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完整的系统测试是对整个系统实施从需求分析到流程重组,到解决方案的设计,基础数据的准备到最终的实现,整个过程的最终审查。系统实施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错误,而测试的目的就是对实施的每个阶段进行严密的检查,尽可能的确保发现和纠正系统存在的错误,以避45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免其在系统正式运行的时候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系统测试是系统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系统测试的目的主要在于努力发现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中存在的错误,主要可能包括以下几种:由于需求文档对所需功能的描述的不够专业或不够确切,导致编程时对需求功能误解而产生的功能性错误,由于国家电网公司购买的是ORACLE公司的ERP套装软件,因此功能性错误存在的原因是对于SY供电公司所需要的系统功能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造成财务核算流程或具体功能没有与系统软件的功能相匹配;系统接口之间存在的数据传输错误,或是系统参数的设置错误,子模块的调用错误等;至运算设置错误、逻辑错误等;至数据结构、实体、属性错误,参数与控制数据混淆等。系统开始运行后,需要建立一套详细的使用说明文档,供用户阅读以熟悉各 类的操作,和解决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使用说明文档的编写应使用较简明和通用的语言,便于用户阅读和理解,主要的使用说明文档如下:⑴用户操作手册。用户操作手册的编写需要详细包括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条件,系统数据库的基本配置,系统支持的软件,操作系统,程序语言,系统运行的环境要求,还要包括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概述,最重要的部分是系统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系统的初始化,期初设置,基本的日常业务处理过程,操作步骤,最好以实例的方式表现,以使用户更清晰的明了系统的使用过程。⑵计算机操作规范。根据系统特性规范使用人员的操作动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⑶程序说明书。程序说明书是提供给公司的IT部门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整个系统的程序,系统的测试过程和测试用例,还包括修改程序的规定等。46I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I第5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I5.1组织机构与团队组建实施团队的建设一方面来自系统实施的项目经理;另一方面来自经验丰富的ERP咨询公司和软件销售商的外部支持,优秀的实施团队能够带动整个系统实施的企业人员加入到实施的大进程当中,这不但有助于实施的顺利进行,保证按照实施的时间计划进行推进,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实施新系统带来的变革对企业员工的不利影响,是系统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系统实施团队的组建一般来讲要成立三个实施小组:实施领导小组、实施核心小组和实施职能小组。为了保证实施的顺利进行,领导小组应至少每两周举行一次例会,领导小组应重视 人的协调工作,充分认识流程优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要性,持续关注系统实施的投入与效益。领导小组组长还要经常关心、参与和指导项目工作,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实施领导小组如表5.1。表5.1实施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主要工作表Table5.1Implementationoftheleadershipteammembersandmainworklist职务组成主要工作实施领导小SY供电公司总经理制定方针策略,指导实施核心小组;组组长1人设定实施目标、范围及评价考核标准;副总经理2—4人批准实施计划进程;项目核心小组组长调配人力和资金;1入推动培训工作;解决实施核心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研究企业管理改革驗1彳了研究企业业务流程与组织机构的再造与重组;审批新系统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保证实施能够正常行;对实施成败全面负责;其中,实施总监的职责有:对实施中各种意外、困难情况提出咨询意见,避免实施方向发生大的偏差,帮助实施得以顺利、高效地运行。实施核心小组:制定实施计划,保证计划的实现;指导、组织和推动各职能组的工作;组织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流程优化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组织和开展企业各级人员的管理培训、技术培训,担负起教员的工作;负责数据准备,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及时和完整;主持制定新的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提交各阶段的工作成果报告,I47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向领导小组负责并汇报工作。实施核心小组如表5.2。表5.2实施核心小组组成人员表Tables.2ImplementationofthecoerteammemberslistilXI占驗、由企业副总经理级领导担任,以协调各业务部门在整fx头施核七、小组组长个八项目口中士的工作。 实施范围内主要业务部门主管4一8人实施核心小组成员IT部门主管1人项目实施经理1人实施核心小组成员总计:7-11人业务部门职能组:主要负责对本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提出本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的关联业务对系统软件功能的需求,并掌握本部门相关业务的软件操作流程,准备数据录入工作,在熟悉所有操作后对本部门的用户进行培训工作,并参加制定工作规程与工作准则,做好系统上线切换的准备工作。管理咨询职能组:主要负责具体的系统实施工作,并为由公司内部人员组成的其他小组提供咨询服务,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优化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另外还负责主持实施工作的进行和具体的工作协调。企业IT部门职能组:为实施过程提供所需的硬件环境并进行相关的辅助维护工作,为实施小组解决技术方面的相关问题。项目职能组的例会制度为各职能组应随时研究工作,对实施核心小组负责并汇报工作。实施职能小组如表5.3。表5.3实施职能小组组成人员表Tables.3ImplementationofthetfincitonteammemberslistiiOTli‘,,各组长实施范围内主要业务部门主管或业务骨干,可Ta部Z,兼任项目核心门小组成员m‘倉泛成员实施范围内主要业务部门业务骨干2—5人“业务部门职能组人数小计:3—6人管理组长由实施公司项目经理兼任1人咨询成员实施公司工程师2-3人职能管理咨询职能组人数小计:3—4人组IT部组长企业IT部门主管1人门职成员企业IT部门业务骨干1一2人能组FT部门职能组人数小计:2—3人;48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 5.2人员培训与考核5.2.1培训对象分类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培训对象首先主要针对三个实施小组的成员,培训的目的是让各个小组的成员形成共识,认识到管理改造项目是与高层领导的支持分不开的。此外,这个培训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包括中层领导在内的企业领导对管理的改进和企业信息化有一个正确的预期。本部分的培训内容包括项目管理的培训、实施方法的培训和未来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培训。对企业来说,管理咨询和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大型项目,成功的实施离不开成功的项目管理,所以项目小组成员应了解项目管理的一般概念和方法。第二步的培训是针对使用系统的人群性质,使用模块进行分类,主要划分为领导层、管理岗位人员和一般员工几个层次,培训的内容涵盖会计流程再造的步骤与意义,新构造的财务业务流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子系统的应用,基本的数据维护等。在系统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数据要输入新系统。而且,系统投入运行后,最终用户要天天和系统打交道,为保证每个用户都能熟练地使用新的信息系统,培训就显得很重要。培训过程贯彻整个系统的实施全过程,与项目实施计划相伴而行。高度重视培训的重要性,强调系统的实施不仅仅带来管理制度的更新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更重要的是带来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变化。这样,系统的实施所带来的新思维会融入企业的血液中。5.2.2培训对象考核培训结束后必须要进行考核以验证培训的结果,考核结果直接决定着系统实施最终的成败,如果培训对象在考核过程中有一半没有达到标准,系统的实施就不能够最终开 展,因为培训对象对系统掌握的状况不够娴熟可能增加系统实施的风险并最终导致实施的失败。针对培训对象的考核可以通过笔试和上机操作两种类型进行,笔试卷纸应针对培训对象的类别和培训的内容进行分类出题,由负责培训的专人进行出题,上机操作考核包括系统的基础设置,业务流程操作,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等。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可制订一定的奖惩措施。如可以规定,在经过一定时间培训后,考试不合格,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可以采取一定惩罚,以激励最终用户学习的积极性。49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5.3公司财务流程再造5.3.1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及其缺陷财务会计流程是指财会部门为实现财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几百年前的帕乔利会计理论发展而来的,它从业务流程中采集数据,经过对原始凭证进行数据加工生成各类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财务会计流程必须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再造,深入分析传统财务会计业务流程的缺陷有助于帮助我们重建新的财务会计流程以适应网络时代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趋势。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具有以下缺陷:⑴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数据间联系和控制相对松散。传统会计的核心思想是分类系统,它使用会计科目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度量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再将汇总的结果提交用户。在手工账务处理的时期,财务会计工作完全依靠手工运作和人为计算来完成,没有计算机的处理过程,既费时又费力;IT技术广泛应用以后,财务会计人员也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会计流程实现了电算化,但是 并没有改变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的本质。一方面各子系统和模块之间彼此分隔,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另一方面也缺乏数据传输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形成了信息孤岛的状态,各个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也仅能满足财务部门的需要而无法满足其他职能部门的需要。⑵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管理的需要。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50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大,业务也随之复杂,传统会计流程无法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延伸到企业业务流转的全过程。传统会计的思想制约在只采集符合会计事项定义的数据集,即只对企业业务事件数据的一个子集加以采集——就是资金流,而对于伴随在业务活动过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多不予考虑,因此造成了财务与业务数据的分离状态。进而对于信息的使用者来说,传统会计流程所提供的信息完全依靠三张财务报表来呈现,不能直观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原貌,另一方面,也缺乏数据的相关性和灵活性,对于从多层次多视角上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看,信息明显不足。⑶传统财务流程不能满足实时控制的需要。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反应的资金流信息往往滞后于物流信息,这是因为一项经济业务活动中的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不同人员在不同时间釆集的。当原始会计数据经过传统会计流程的处理到达经营者手中时,会计账簿和报表的数据巳经不是阅读时点的数据了,企业无法对经营活动进行实时控制,也无法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只有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来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才能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同时釆集,从而满足决策者的需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5.3.2公司财务流程再造思路财务流程再造就是针对传统财务流程中的不足与缺陷,进行重新的流程规划与设计,其目标是实现财务信息的集成和数据共享,整合企业资源,加强内部管理,清除交叉重叠繁琐的业务流程,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财务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效率。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流程再造后的财务流程如图5.2。⑴财务流程再造的建设框架首先是建设用于存储业务事件发生时的财务和业务信息数据的数据库;然后是用于存储相关会计法规和会计理论的统f内生采f~销产系购售系:系统统统图5.2实现财务流程再造后的财务处理流程图Fig5.2ThefinancialtreatmentprocessaftertheBPR⑵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是指将财务会计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在IT环境下进行有机的融合。SY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经过流程再造后的财务处理流程是:当经济业务事件发生时,例如采购系统购入输变电所需的原料时,各个业务部门的终端计算机中安装的管理信息系统就会用将相应的数据采集并传输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而生成相应的电子原始凭证,并及时的保存到后台的中央数据库中;然后,相关的会计人员会对电子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同时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会计人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利用系统提供的相关模块生成各种账簿;最后,信息需求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信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利用系统提供的报告生成器,选择相应的信息处理模块,生成多样化的会计信息,从而为自己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实现再造后的财务处理流程里,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相连,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这体现了 ERP实现公司物流与资金流同步的价值理念。新的财务处理流程既加深了对财务信息的加工程度,又扩展了财务信息的来源范围,很好的改善了传统会计流程对于数据简单的加工的缺陷。同时,前台后台的同时操作实现了对物料和资金的实时52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监督和控制,财务与业务的相辅相成,更可以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供实时的财务报表和数据分析,并给出提示和建议,增强了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实时信息处理嵌入到财务管理过程中。业务活动发生的同时,与此业务事件相关的信息不单单在事件发生的业务处理系统中进行操作,同时也相应输入到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生成了集成信息,实现了集成化的财务管理过程。各子系统之间提供的接口就是用于业务数据的传输。通过这种方式,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紧密相连,管理者可以通过关注财务系统的相关信息实现实时的控制处理业务事件的发生过程,降低风险。⑷财务人员从信息处理者转变为业务管理者。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使得财务人员能够从财务信息日常处理中摆脱出来,更好的关注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变财务核算职能为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是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会计流程中,财务人员忙于处理会计数据,并且财务与业务相分离的状况也导致财务人员无法获得其他信息,从而无法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财务流程再造能够使财务人员参与整个业务处理流程,更好的实现财务的管理监督作用。53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章结论与展望第6章结论与展望本论文从SY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背景入手,详细阐述了SY 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及设计方案,包括了系统的相关实施分析,基础工作设计,实施方法的选择,具体的时间规划和工作内容计划,及影响系统实施的重要因素等重要内容。通过本文的设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⑴系统的实施过程要遵循科学的实施方法,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拖延太久,操之过急有可能增大实施的风险,而拖延太久则可能会推迟效益的获取也不利于保持员工的积极性。⑵有效的不间断的贯穿始终的员工培训和严格的项目监督制度是实施成功的保证,前者为系统的使用者提供思想及行为上的变革,后者则保证实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⑶财务流程再造(BPR)是系统实施中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进行合理的财务流程再造,离开了BPR的思想指导,则系统的应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将财务流程再造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系统实施的目标,在改善企业管理绩效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⑷重视需求调研阶段的工作,需求调研工作的开展是实施系统的开始,只有在这一阶段尽可能多而全面的提出需求并进行规范整理才能方便后期工作的开展,并最终实现系统功能与需求的完美匹配。(5)加强协调,领导层、系统实施小组、财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及时的沟通协调,保证实施工作能够按照计划的时间和流程开展业务,重视协同效应是保证实施效率的关键因素。SY供电公司实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完成财务管理信息集成化的重要一步,也是在全公司实施完善的ERP系统管理的第一步。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 机制的建立能够大大改善公司的物流和信息流运转的有效性和高效率,控制和降低库存与生产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控制经营风险,减少财务坏账,有助于科学的管理决策和推动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的精细化和规范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成功上线后不久的将来,全套ERP系统的实施工作即将开展,希望本文研究的结果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SY供电公司顺利开展实施,并指导全套ERP54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章结论与展望套装软件的实施,为东北电网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551.苏仰娜.基于ERP的财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7:2002.魏平秀.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5-423.马晓梅.探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10:180-1814.郭咏梅.电力企业ERP的应用[J],经济论丛,2011,5:186-1875.刘秋生.ERP系统原理与实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9:85-906.王煜.浅谈财务与ERP管理[J],科技信息,2007,6:2037.杨晓红.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96-978.刘卓斌.ERP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应用[J],财会研究,2003,6:2219.陈庄,杨立星,刘永.ERP原理与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68-8010.裴潇.ERP及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102-10411.汪路明.论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功能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2006,2:34-3512.龙鸣,杨晓红.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6,26(6):1213.李闻一.对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系统的若干认识[J],财会月刊,2004,12:7-1014.张毅.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65-90 15.唐曦.ERP财务总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成都:西华大学,200716.李显凤.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ERP应用研究[D],上海:统计大学,200517.吴占坤,赵英姝.网络环境下基于ERP理念的会计流程重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8):16-1717.丁勇.电网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07,7:25-2619.宠克瑞.关于实现ERP项目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5,6:33-3720.郑锐.ERP财务管理项目的实施方案研究[J],现代商业,2009:230-23121.刘立华.电力企业ERP财务管理的实施[J],时代经贸,2007,5:137-14022.陈琪,施亮.电力企业财务管理ERP系统分析[J],上海电力,2011,5:442-44623.钱未未,田田,陈志武,陈芳.电力企业ERP系统的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2,1:27-2824.姜照耀.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现代商业,2012,2:25425.林明政.浅析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现代经济信息,2009,18:3326.王贵国.ERP电力行业解决方案[J],电工文摘,2011,6:28-3127.张浩.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28.张文举.ERP系统中财务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复旦大学,201029.朱芳.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30.武翊.ERP中财务管理系统方案的研究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31.孙咏梅.电力企业ERP财务管理项目实施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32.张林.企业ERP财务管理模块实施方案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33.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0-2734.张世洵.ERP精髓与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82-189 35.于美芹.基于ERP的企业集团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36.张锐.ERP的实施步骤[J],中国信息导报,2003,11:85-8637.范薇薇.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会计流程重组[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38.马婷婷.基于ERP的A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39.刘雷.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D],运营管理者,2009,3:3240.王玉春,程芳武.试论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J],财贸研究,2004,3:36-3741.黄龙瑞.浅谈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ERP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5,11:48-5042.刘斌,陈丰.ERP实现全面预算的事项[J],财会通讯,2004,2:40-4343.斯科特.汉密尔顿.构建高效的ERP系统:制造企业ERP实施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55-26544.JohnL.Gattoma等著,宋华等译.战略供应链联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56-23445.RaymondF.Boykin.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software:asolutiontothereturnmaterialauthorizationproblem[J],ComputersinIndustry,2001,1:99-100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8.9、实施方法论的应用2.2.1实施路线图2.2.1实施路线图实施方法论作为指导方法论应用到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中,在每个项目实施前便制定好相关的实施路线图及规划,实时对项目进行评估和修正,并以此作为全程实施监控的依据,为项目达到最佳的实施效果提供支持和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实施经项目规划、蓝图设计、系统建设、切换准备、系 统切换、以及持续支持这六个阶段,各阶段均有需要完成的内容,如下:项目规划:构建项目小组,确定客户组织,制定对于项目的风险及质量策略,制定项目实施的主计划书,召开项目启动会。蓝图设计:整体理念及产品培训,系统安装培训与系统测试环境,业务需求分析,制定初步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评审。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实现,系统静态数据的准备,整体集成的测试,组织引导客户个性化开发,项目解决方案的验收,制作业务标准指导手册。切换准备:系统运行制度的建立,内部支持系统的构建,生产系统的准备,相关业务权限的分配和规划,最终用户的培训及系统切换方案的制定。切换系统:首先静态数据转换,其次动态数据转换,最后系统正式运行。7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持续支持:系统运行支持,系统优化服务,项目实施总结,项目验收会,项目运维交接。因此,项目实施的每一阶段均有其重要内容需要完成,只有完成了相应阶段的对应内容才能更好地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这六个阶段窜起来便是实施路线图。8.10、目标管理在漠河项目上的应用5.3.1漠河项目设计质量管理5.3.1漠河项目设计质量管理5.3.1.1项目设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1)前期产品规划没有做好便急于投资,对当地市场了解不清晰,产品定位、业态、功能布局均不能明确的情况下,单凭与政府达成的口头协议便进入施工,导致后期设计更改和产品风险巨大。项目原计划分三大部分,一部分是酒店主楼、科研楼等主园区部分;一部分 是矿泉水生产厂区,包含员工办公宿舍楼、餐厅,水厂厂房等;第三部分是锅炉房、水泵房等配套建设。总建筑面积73307平米,见表5-1,5-2,5-3。原产品规划是以漠河休闲旅游度假的逐渐升温,漠河的旅游住宿接待能力已经达到饱和,且现有接待住宿宾馆设计标准偏低,装修档次偏低,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假设前提的。所以原产品设计规划为漠河图强最大的五星级酒店项目,预期创造旅游度假模式来形成本项目的盈利。总规划平面图见图5-4。但实际情况是图强目前的旅游开发并未成熟,市场尚需培育,该项目的产品规划设计质量是肯定不行的。另外随着项目的深入,公司也渐渐意识到产品设计规划的问题,于是进行了产品规划层面的变动,主园区除了已建的四合院以外,其余暂缓建设,这造成外线、配套和员工宿舍楼等大量的设计变动。这给设计质量管理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很多的重新设计与原设计之间的衔接问题突出,甚至包括已建成一层的办公宿舍楼,原计划是三层,因员工宿舍的减少而改为两层;另一方面导致设计院工作意愿降低,对项目开始有反面情绪。47第五章漠河某项目设计管理过程分析表5-1原规划项目功能面积总表表5-2原规划主园区功能面积表48第五章漠河某项目设计管理过程分析表5-3主园区技术经济总表图5-4原规划总平面图2)项目设计更改频繁,仅出图的版本就有5版左右,同时没有要求设计单位49第五章漠河某项目设计管理过程分析标注出图日期,导致新旧版本混用难以辨别。例如在办公宿舍楼几次变更后,部分由宿舍楼更改为客房,原图纸中为宿舍楼设计的阳台取消而增加客房面积,以 及部分大床房更改为标间双床房。但由于图纸管理混乱,现场所有客房都按照旧版图纸砌筑了阳台隔墙,所有的电位预留也是按照大床房来走的。如图5-5与5-6。图5-5旧版设计为大床房和阳台图5-6新版设计为部分双床房和取消阳台3)对漠河当地设计条件未能明确,如降雪量和积雪荷载,管道埋深与保温做法,当地冻土融沉情况等,对严寒地区的设计工作甲方和设计单位均缺乏经验。在项目初始,计划采用独立基础,并且经当地地勘单位勘测和申屠单位确认后,也认为独立基础没有问题,当地建筑也基本都是独立基础。在初扩设计按照独立基础设计完成后,设计单位提出需要与当地地勘和审图单位再次确认融沉量。按照设计单位的计算,基础3米以下,有冻土或寒土,厚度4米至12米不等,以下为岩石层。该土层受到建筑室温的影响,存在融沉的过大变形150~230MM,融沉时会产生过大沉降差,因此不能采用独立基础,建议采用桩基础,如图5-7。因此导致主园区的结构需要重新进行设计,而重复进行设计的工作量。对当地积雪荷载及反复冻融影响也不了解,在初期竟然选用平屋顶,这会导致雪水进入屋顶缝隙,反复冻融而致结构损坏。50第五章漠河某项目设计管理过程分析图5-7主园区融沉量计算表4)在项目初期,由于和政府的关系紧密,业主急于进入施工,在设计图纸不到位,甚至地勘不到位的情况下,直接就按照以前的项目经验进行主园区四合院的施工。这导致建成后出现各种使用问题,如地下室防水设计不能抵抗当地丰富的地下冻水融化后进入建筑,进入冬季房间内采暖设计不符合要求,温度达不到影响入住等等,以及未来几年内可能的冻土融沉导致结构损坏的风险。 8.11、互易性定理在目标复合散射中的应用在上一节中指出自由空间及粗糙面半空间中两源都具有互易性,在本节中,我们将结合表面等效电磁流原理,研究互易性定理在求解两相邻目标复合电磁散射中的应用性问题。众所周知在研究目标散射场时,可以应用面等效电流源和(或)面等效磁流源[50,51]来代替目标对外部散射场进行求解,这可以降低求解问题的难度。面电流源Js和面磁流源Ms都是由于切向电磁场的不连续性产生的。分别定义为:Js=n?×δH,Ms=?n?×δE(2-22)14互易性定理在粗糙海面与目标复合电磁散射中的应用S1S2J1M1S2?()?()epmpJpδRRMqδRR=?=?Ee2图2.2两个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示意图图2.3两个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示意图假设在空间中有两个相互靠近的目标(如图2.2所示)。设有一平面波Ei1,Hi1入射到目标#1和目标#2上,当介质目标2不存在时,入射电磁场在目标1的表面上感生的等效面电流密度和面磁流密度分别为:J1和M1,此时由J1在空间中激发的电磁场及目标2对这一电磁场的散射场之和记为:EJ1和HJ1;由M1在空间中激发的电磁场及目标2对这一电磁场的散射场之和记为:Em1和Hm1。对于第二种情况,去掉入射波在介质目标1上感生的等效面电流和等效面磁流,只是保留目标2(如图2.3所示),在远区观察点P处有单位点电流源Je=p?δ(R?R0)和单位点磁流源Mm=?qδ(R?R0),单位点电流源和磁流源的极化方向?p(v?s或h?s)和?q(v?s或h?s)满足条件:q?=k?s×?p。单位点电流源J e在空间中激发的电场和磁场分别为:Ee22,He22;由单位点磁流源Mm在空间中激发的电场和磁场分别为:Em22,Hm22。这里Ee22、He22、Em22和Hm22都是既包括源的一次散射场同时也包括目标2对一次散射场的二次散射场。这样应用互易性定理公式[50]得:11(e22m22)e(J1m1)m(J1m1)1(e22m22)S∫J?E+E?J?E+E+M?H+H?M?H+HdS2[(J1m1)(e22m22)(e22m22)(J1m1)]ssEEHHEEHHdS∞+=∫∫+×+?+×+?(2-23)这里S∞代表无限远闭合球面。因为在无限远处电磁场存在关系(EJ1+Em1)=?Z0n?×(HJ1+Hm1),(Ee22+Em22)=?Z0?n×(He22+Hm22),所以上式中关于S∞和S2的积分为零。这里Z0是自由空间的波阻抗。这样(2-23)式就可以重新写为:1(2222)(11)(11)1(2222)01∫J?Ee+Em?Je?EJ+Em+Mm?HJ+Hm?M?He+HmdS=S(2-24)对于两理想导体目标而言,由(2-24)式同时注意Je是单位点源,那么可得:pEJEedSSJ11221??=∫?(2-25)对于两理想导磁体目标而言,由(2-24)式同时注意Mm是单位点源,那么可得:qHMHmdSSm11221??=∫?(2-26)对于两介质目标而言,由(2-25)、(2-26)和(2-24)式同时注意Je和Mm是单位点第二章互易性定理在复合电磁散射中的应用15源,那么可得:pEJEedSSJ11221??=∫?(2-27)qHMHmdSSm11221??=∫?(2-28)pEqHJEmMHedSSm1J11221221?????=∫???(2-29)同理可求得:pEJEedSSJ22112??=∫?(2-30)qHMHmdSSm22112??=∫?(2-31)pEqHJEmMHedSSm2J22112112?????=∫???(2-32) 两个相邻目标的可以是理想导体目标、理想导磁体目标、介质目标,对于不同的材料,求解过程也会不同,所以根据两相邻目标的材料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下列九种情况进行求解:1)当研究两个理想导体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问题时,可应用(2-27)和(2-30)两式求得散射场为EJ1+EJ2;2)当研究两个理想导磁体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问题时,可应用(2-28)和(2-31)两式求得散射场为Em1+Em2;3)当目标1为理想导体而目标2为理想导磁体时,可应用(2-27)和(2-31)两式求得散射场为EJ1+Em2;4)当目标1为理想导磁体而目标2为理想导体时,可应用(2-28)和(2-30)两式求得散射场为Em1+EJ2;5)当目标1为理想导体而目标2为介质目标时,可应用(2-27)(、2-30)和(2-31)三式求得散射场为EJ1+Em2+EJ2;6)当目标1为介质目标2为理想导体时,可应用(2-27)、(2-28)和(2-30)三式求得散射场为EJ1+Em1+EJ2;7)当目标1为理想导磁体而目标2为介质时,可应用(2-28)(、2-30)和(2-31)三式求得散射场为Em1+Em2+EJ2;8)当目标1为介质目标2为理想导磁体时,可应用(2-27)、(2-28)和(2-31)三式求得散射场为EJ1+Em1+Em2;9)当研究两个介质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问题时,可应用(2-27)(、2-28)、(2-30)和(2-31)四式求得散射场为EJ1+Em1+EJ2+Em2。在这里,Em1=?Z0k?s×Hm1,Em2=?Z0k?s×Hm2。通过上面的分析,应用等效定理和互易性定理推导了两个目标复合电磁散射16互易性定理在粗糙海面与目标复合电磁散射中的应用场的求解公式,当目标均为理想导体时,所得公式(2-27)和(2-30)与文献[49]中的公式(2)和(3)是一致的。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