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50 KB
  • 2022-05-26 19:13:34 发布

教育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 14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教育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育教学案例的写作一、什么是教育案例1.教育案例的定义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二、教学案例的写法:1.案例的结构要素。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普通班级还是实验班级,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常态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3)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特别是要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课前的预案、设想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5)评析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启发。教育叙事的写作(一)什么是教育叙事-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教育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育教学案例的写作一、什么是教育案例1.教育案例的定义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二、教学案例的写法:1.案例的结构要素。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普通班级还是实验班级,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常态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3)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特别是要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课前的预案、设想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5)评析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启发。教育叙事的写作(一)什么是教育叙事-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教育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育教学案例的写作一、什么是教育案例1.教育案例的定义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二、教学案例的写法:1.案例的结构要素。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普通班级还是实验班级,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常态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3)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特别是要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课前的预案、设想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5)评析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启发。教育叙事的写作(一)什么是教育叙事-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其实是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教育叙事应定位在接近教育现实中所发生的各种真相。通过教育叙事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与行动,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总之,写教育叙事实为了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让教师在教育生活中领悟教育的力量,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这也是教育叙事研究确切的追求。(二)教育叙事的特点(1)真实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是来自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设计的事件。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2)人物性。在教育叙事中,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将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和体验,对事件中的某个角色(学生等)做出较为科学与合理的行为和心理的“假想”,从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3)情节性。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事件发展的情节。(4)可读性。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看到教学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报告中的问题解决。这种影像化的故事情节提供给阅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教育者而言,这种感受对教学观念、方法的改进影响会更具体,更深入,因为我们知道,具体经验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5)感悟性。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三)教育叙事的基本内容框架1、问题产生的背景。背景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须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2、问题情境描叙。每个教育叙事都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目的凸现焦点。要有细节的描写,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描写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描叙+分析,描叙夹分析。3、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的描述。主要内容结构:背景、问题、细节、结果。(四)优秀教育叙事的标准丁刚教授曾经对好的教育叙事给出过最高标准,他说:如果叙事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即不仅在讲述某个人物的教育生活故事的过程中揭示了一系列复杂的教育场景与行为关系,而且“照亮”了某个人物在此教育场景中的“心灵颤动”,可以给读者一种精神震撼,那么这就是非常好的叙事了。在此我们就给出个一般标准吧,好的叙事=生动的故事+精彩的内心活动。具体可分解为以下几项:1、事件真实。2、描述的情境有意义,抒发独到思考。3、叙述清晰,细节描写生动,揭示人物的心理,细腻刻画冲突情节。4、叙述的问题对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五)写教育叙事的要求-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突出戏剧性冲突,有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记流水账。叙述要具体、生动,讲究文笔的清新优美。不应该是对活动的笼统描述,也不是抽象化、概括化说明,应具体。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没有人物的内心活动。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5、要有问题性,不是简单地把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这样做没有意义。而应该是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教学冲突,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要有解决问题的过程、采取的方法措施与效果。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夹述夹议。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六)如何写好教育叙事1、经常有意识地随时收集让你感到有趣或震撼的教育教学事件资料或存在新问题的教育事件资料。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你个人经历或别人经历的;可以是课堂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对学生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在学校活动、学习工作中自己发展中遇到的事。2、采取多种方法收集教育教学事件资料。如记日记、写教学日志、做听课观察记录、与观察对象开放式的访谈。日记可提供个人对即时事件的描写、感受。日志可提供对事件的回顾,如发生的过程、处理的方法、反思和评价。事件观察记录既可以由研究者自己进行观察时撰写或拍摄录相,也可以由研究者草拟思路,由参与者撰写或拍摄录相。事件观察记录主要纪录了,教学情景的发展变化,当事人的态度、情绪与行为反应,学生的反应和学习的结果。课观察记录可提供描述性记录、理论备忘录(由观察而联想到的相关理论观点)、观点摘录、一己之见和推论等。与观察对象开放式的访谈,可通过与参与者的对话,了解参与者的内心世界,深入揭示许多关于他个人思想的知识和社会背景方面的信息。3、注意收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与所叙事相关的日期、作者、任务、背景事件、政策、观点氛围等信息,这对于研究者对叙事背景和阐述具有重要意义。图片资料与反映事件结果的实物和文字资料。与所叙事主题或问题有关的理论资料。-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4、注意思考和寻找身边平常事件中蕴含的规律、问题、新观念和真理,善于发现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不断地对与问题有关的因素进行观察,进行理论学习和理性思考。5、注意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每经过一段时间,就要对收集来的所有故事和叙事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每个故事的主题,然后将这些互不相同的主题重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发展过程。6、写作时,首先要能够提出问题,明确你所研究和希望表述的问题。其次,要按问题的产生—问题解决的过程---解决的结果这一主线,将问题细化,把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第三,要对不同类型的关键事件(成功型事件、挫折型事件、启发型事件、感人型事件)的重点方面进行重点描写。 如何写教学随笔随笔,顾名思义,是随手笔录之意。教学随笔是随笔中的一类,也称教后感或教后札记。所谓教学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把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记录下来,以总结教学的成败,分析原因,研究改进的措施。写教育随笔实际上是个思考与积累的过程。由于我们身在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教师长期坚持写教学随笔,记录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既能促使自己学习新理论、新教法、新观念,积累教学资料,又能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随笔,因其篇幅的短小,也无需上升到多高的理论层面,因而相对来说比较简装。那么,教学随笔写些什么呢?一、记教学得失。 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在下次教学中自然能扬长避短。二、录教学机智。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三、写教育偶得。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四、记学习所悟。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记得有位老师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师的“金饭碗”光芒不再,感到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源的日渐减少,“末位下岗”已是不争的事实。惟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远属于自己。在教学中要创设融洽和谐的师生活动情境,可以使学生毫无拘束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要远比那种为维护师道尊严而人为地拉开师生间距离的做法高明得多。因为师生关系的不民主,最终导致的是师生关系的对立,学生会因“厌恶和尚”而“恨及袈裟”,因“恶其师”而“厌其教”“轻其理”。教学随笔的注意点:1、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2、认真解读他人随笔成果。我们身边就有教师的优秀随笔,一般报刊杂志上也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随笔,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有机的把别人的教学经验融进自己的以后的教学中。3、立意要新。题目宜小,内容要集中,切忌主次不分,语言要简洁流畅,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4、列举实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使读者看后既懂,又能学会用。反馈要及时,及时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5、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使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看共性。6、文章结构可多样化。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小结教学的心得体会。教学随笔灵活多样,体现一个“随”字,写得轻松自如,长短不限,关键是用心去写。教育教学案例作者:吕驾宇 来源:吕驾宇博客 时间:2003年5月14日 ·热点推荐:·冯为民:教好语文选修课的浅见·李彬: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内涵探·唐建新:感受台湾中小学《国文》课本的编排—— 精彩导读 ————————————  语文报社新网开通,参与活动,100%获得奖品和证书……飞翔网明星会员火热招募·2011年中华语文网年度之“最”·2012年寒假专号导读·资源"备教模块"上线请关注·2012年寒假升格赛特别活动一、以下是某校两位教师(A和B)的基本情况:A: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较强,是县级教坛新秀。所教学生的数学期末成绩为=86,-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13。平时表现:作业批改不够及时认真,备课教案有时也欠认真规范,言谈举止比较随意,不太与学生交往。校长布置的额外任务,积极、自觉完成的态度不够好。善于交际,同事关系不错。B:中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较强,自身业务水平较好,所教学生的成绩(与A为同年级同学科)为:=82.3,=13.5。平时表现:批改作业与备课认真,对学生友善,师生关系融洽。言谈举止端正、严谨,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能较好地完成领导布置的其它工作。为人老实,不善交际,同事关系一般,家长反映好。期末考评,校委会上产生两种意见。(1)A优于B,A的奖励应多于B。(2)B优于A,B的奖励应多于A。请您对(1)、(2)两种意见作简要评析。你倾向何种意见?并说明理由。答题参考要点:1、意见(1)以考试分数为重,重结果轻过程,体现“分数就是教学质量”的管理理念;意见(2)强调过程,注重学校人文环境,体现“教学质量产生于一切教学活动之中”的管理理念。2、倾向意见(2)(若倾向第一种意见则不给分)。理由是:对于教师的考核与评价,要从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价,做到客观、全面而准确,才能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校委会上的第一种意见,实质上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对教师的评价观,即以教学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而第二种意见则体现以素质教育的价值标准为依据的新时期的教师评价观。只有坚持第二种意见,才能使教师的评价工作真正评出水平、评出干劲、评出方向。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以下是调研得到的两个材料片断。(1)目前,有许多教师都在实施“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多数情况是:老师宣布开始小组讨论,前排同学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嘴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2)在合作学习的尝试中,有的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实际操作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极分化更为严重。……请您针对上述现象,给老师们提个建议,合作学习应该怎么做为好?答题参考要点:1、-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建立合作小组,明确规则及基本程序。(1)依据认知特点、行为习惯等的差异,组建合作小组。(2)明确规则及程序:人人思考,准备意见、看法;轮流发言,其他人倾听;讨论形成“小组集体意见”。2、教师要深入小组了解、指导和激励。(1)深入小组了解:讨论焦点、认知程度和合作效果。(2)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和激励。3、即时评价,创设竞争,深化思维。(1)以某几个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其它组发表见解(评价)。(2)引导比较,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深化思维,培养自主意识。▲异质分组;▲制定规则;▲训练矫正;-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评价鼓励。三、请阅读以下两则案例,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感想。是我改变了他的人生吗刘万宽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每年一个红色的证书标志着我是一名优秀班主任。可却没有人知道我的一次管理失误酿成一个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正是它时时警示着我后来的每一项工作。16年前,我毕业分配到一所乡中学任数学老师。一次,上平面几何课,当我布置学生将图形画在练习本上进行分析时,突然发现最后一排一个男生嘴里叼着一根白色的“烟卷”望着我。我顿时怒从心起,厉声吼道:“把你嘴里的东西扔到地上!”他一愣,随即扔了。紧接着,我又不失时机地“教育”了学生们一大通。第二天,我一进教室就发现满地都是粉身碎骨的粉笔,心想,肯定是他干的,真可恶!不容分说,我把昨天“肇事”的男生揪到前面,一顿讽刺挖苦,并责令他明天上课前必须赔偿10盒粉笔。第二天,他果真买来10盒粉笔。我又让他在班里做了检查,写了保证书。此后,班里风平浪静,再也没人闹事。我心想:谁都怕厉害的!正当我自鸣得意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天上自习课,我正给那名男生前桌的一名女生解答问题,突然发现另一名女生看着我的脸露出惊讶的神情。我看了看四周,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下课后回到办公室,同事奇怪地问:“谁甩了你一身钢笔水?”我一下子明白了。急急忙忙跑回教室,果真查出又是他干的。这次真把我气坏了,决心好好治治他。向同行请教,都说:“先让他叫家长,联手管他。”一天过去了,家长没来,我把他送到校长室,并警告说“再叫不来家长,就不要来上课了。”此后,家长没有来,他也没来。班里太平了许多,我的感觉也好多了。过了一段时间,我调到了县城,偶然碰到原先教过的学生,说到了我当年的严厉,也说到了“他”,说他当初第一次挨训只不过是因为嘴里叼了枝白色圆珠笔,而我却误以为那是一支香烟,并从此对他另眼相看。我惊诧不已,也痛惜不已。……空座位李士庆看着教室角落那张空着的座位,我心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座位的主人叫张铁,他同村的学生今天捎给我一张字条:尊敬的李老师:当您看到这张字条时,我已经随别人外出打工了。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很舍不得您和同学们,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我会永远想着您和同学们的。您的学生:张铁看着手中的字条,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留着长发、性格倔强的男孩儿。忘不了那次学校篮球赛,他投了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兴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一边喝水一边问:“哈,怎么样,李老师?”我明知他是希望得到我的夸奖,但求胜心切的我却说:“一开始你投篮太糟了,有几个该进的球都没进去,要多注意!”谁知听了我的话,他的高兴劲儿一扫而光,讪讪地回到赛场。结果,他越打越糟,我们班输掉了。还有一次,他与外班的几个学生大打出手,自己挨了学校的处分不说,还使我们班与“文明班级”失之交臂,连我的“优秀班主任”奖也没了。我大为恼火,狠狠训了他一通。事后我才得知打架的起因,是那几个学生拿毛毛虫吓唬我班的女生,他上前去阻拦。其实,我不喜欢他的真正原因是他学习太差,几乎每次考试都拖班里的后腿。这次考试前,张铁突然没来上学。我想,他一定是想让我去请他。因为不久前,班里的尖子生小丽闹情绪不来上学,我曾多次到她家去做工作,还动员学生们去请她。但对张铁,我没有立即去找他。他不来更好,少了一个后进生,我们班的平均成绩肯定会高一些。我心想,等考完试再去找他也不迟,谁知他竟外出打工了。望着那个空着的座位——我心里满是歉疚和悔恨,也为自己有些卑劣的念头而深感不安。……答题参考要点:1、教师举措的重要性;2、要把学生当“人”,不能只见分数不见人;3、面向全体、全面评价,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4、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不断激励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第一档7—8分,第二档4—6分,第三档1—3分)四、一位初三学生A写了一篇科幻小说,先后找到两位老师,想请他们给予指导。第一位老师B说:“你呀,真不懂事,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次期中考试有两门不及格,拖了全班的平均分,居然还有闲心去写什么小说。你去问问你的家长,是否同意你的做法?”A带着失望和委屈离开了B的办公室。第二天,A找到C老师,C老师看后说:“你真不错,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广的知识面。”并给A指出了小说的缺点以及如何修改的意见。A带着希望和信心离开了办公室。第三天A就将修改稿送给C老师,C老师给小说写了一段评语,并给校报编辑部作了推荐。这一次,除了谈小说以外,C还和A谈了要学好其它学科,争取考上一所重点高中等等,A接受了C老师的建议。期末考试,A的成绩跃升到前列,后来还考上了重点高中。请您运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对B、C的行为作简要评析。答题参考要点:两位教师的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在于:C教师B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仅关注考试学科成绩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仅关注近期发展(功利性较强)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否定学生合理的发展需求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看成是统一、共性的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人尊严与自信-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唯师独尊,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五、一节公开课上,执教教师用双面胶将一个木制的教具贴在黑板上,当学生板演的时候,斜上方的教具擦着孩子的肩掉了下来,孩子吓了一跳,老师也有点慌乱。这时,教室里出奇地静。老师很快镇静下来,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着她的课。对碰没碰到孩子,吓没吓着孩子,没有过问。这节课相当精彩地完成了,讨论交流的时候,好评如潮。你认为,对课堂上出现的意ꗬÁ䀵Љ勸¿က؀戮ˆɌɌɌɌɌɌɌɠᢤᢤᢤ8ᣜ,ᤈtɠ㡜ƜᦈL᧔"᧶᧶᧶᫑᫑᫑㞷㞹㞹㞹㞹㞹㞹$㧸ɒ㱊D㟝9Ɍ᫑᫑᫑᫑᫑㟝在作文讲评课上,请学生A上讲台朗读自己写的作文。因为A略有口吃,一听到请A上台朗读,同学们一下子哄笑起来。之后,台下的同学紧紧注视着A,课堂里死寂一片。老师在自责中省悟,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A同学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老师便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来。终于,讲台上传出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A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A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A已渐渐进入了状态。老师的心头涌上了阵阵窃喜,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A。此时,台下已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A,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你认为,这“热烈的掌声”包含着什么?老师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哪些现代教学理念?答题参考要点:1、这掌声不仅仅是对作文的肯定与赞扬,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自信,给学生以尊严。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具备自信、自尊的品格产生重要作用。2、(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总是从学生,从课堂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以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为主。(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仅仅关注知识能力,更重视心理发展需要,尤其在自信心、自尊心的需要上充分地给予保护和满足。七、以下是一位教师在上拼音复习课时的教学情境:老师说:今天我们复习一下学过的拼音,然后再听写一下,我想请大家当“小老师”给老师听写好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来了,纷纷举手想当小老师,而且还互相商量变着法儿给老师出难题。学生说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老师趁机把听写的方法透露给学生,如:学生说yǔyī,老师边写边说:yǔ是整体认读,得先写出yu,再听是第几声写上声调帽子。有时还故意把一些学生易错的音节写错,如把dǎqì写成bǎ-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pì,学生一拼哈哈大笑,学生们很仔细地把老师的错误一一纠正过来。整堂课气氛相当活跃,经常发出欢快的笑声。请您对上述教学设计作简要评析。答题参考要点:这是一个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求知的极好案例。案例体现了教师的“师生平等”、“教学民主”、“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快乐教学”等教学观。八、以下是《广州日报》刊登的一篇报道。福州一中学:期末考学生出题中学历史课的考试往往因为需要死记硬背而令一些学生头疼。福州市屏东中学本学期历史课的期末考试别出心裁:请学生自报题目,研究发现与自身相关的乡土历史,写一篇历史研究调查报告。学生们交上来的期末“考卷”题目无一雷同,有的写童年时代的林则徐,有的写福州三坊七巷的历史价值,有考证福州郊外鼓山的历史,内容涉及福州地方历史的诸多方面。既有图片、资料、典故,也有学生自己的一些“新发现”,俨然如历史专业“论文”。初二年级的小姚同学,其曾祖父是马江海战中的一名军官,她为自己定下了《我的曾祖父与马江海战》的期末考题。在爷爷的帮助下,小姚查阅家谱,收集了有关中法马江战役的大量资料,还利用周末到离福州市区40公里的马尾参观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小姚发现,自己的曾祖父是一位爱国军人,却由于清朝政府的软弱腐败而在马江战役中做了法国人的手下败将,最终因报国无门而郁郁终生。小姚说:“透过曾祖父的一生,我从一个侧面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历史。”初一年级小危同学的选题是《危姓在福建的起源》。危姓在福州系小姓,而危家的族谱又过于简单。小危不满足于向本地老人了解有关本姓的情况,为了得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他利用元旦假期和家人一起到闽西客家祖地宁化县石壁村进行访问,拍下了危姓姓氏牌位照片,找到了入闽危姓的祖坟,寻找危姓入闽的足迹。在每份“考卷”的最后,学生们按老师要求写下了对这种考试方式的评价,他们感触最多的是:“历史课原来如此有趣”、“我学会了查资料,做研究”、“我越来越爱自己的家乡了”。(1)该校的历史教学改革措施体现了当前教育教学的哪些先进思想?(2)结合你所任教的学科,谈谈你的改革设想。答题参考要点:1、(1)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即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挖掘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通过自拟课题进行研究,进行创新精神培养;通过亲身体验——考察、访问,培养实践能力。(2)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开放性、主题性、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2、略。(可以自由发挥,酌情给分)九、某校举行一次数学公开课活动,孙老师和刘老师都上《元、角、分的认识》。孙老师的教龄不到5年,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的重点,她事先布置学生要带10元币、1元币和各种角币、分币来上课。教师自己准备了实物投影的课件。上课时她在银幕上出示了几条“小组模拟购物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就让学生在六人小组中去“购物”,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去思考、争辩、评判、归纳。刘老师有多年的教龄,为了使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货币,他向学生介绍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货币和功能。介绍人民币的质地、单位、图案、字样、发行年份……刘老师知识面广、思路清晰,表达生动,板书洋洋洒洒,加上学生整齐的回答,把课堂气氛烘托的热气腾腾。评课中,一些老师认为刘老师讲课清晰透彻,思路开阔,课堂气氛热烈。但对孙老师的课不能接受。认为这堂课孙老师讲得太少,会误人了弟。如果让你评课,你该怎样评?答题参考要点:1、两堂课的教学观念不同导致不同结果。孙老师教学观念新,刘老师教学观念旧,孙老师课的教学效果比刘老师的课要好。2、一堂课好差,不能看表面热闹,不能只看教师的投入和是否生动,要“以学论教”。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必定是孙老师上的课好。孙老师信任学生,不把结论交给学生,而是适当点拨,让学生在“购物”中去实践、思考、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自悟自得。学生“我能行”的潜在能力得到了开发和培养。刘老师是受旧的教学观念束缚,生怕学生不理解,以教师讲代学生学,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我表现的空间,这是最大的失败。十、某校初三年级一个有名的“混乱”班,令学校领导和教师十分头疼。为改变班级面貌,学校更换了班主任。新班主任在开学初自我介绍时,其中说了以下一段话:“……我的耳朵很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的每句话,我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想耍花样。我教了半辈子书,你们的心理我早摸透了,甭给我玩什么猫腻,我治人的立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请您对这位教师的做法作简要评析。答题参考要点:1、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正确,师生关系错位。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尊互爱、平等和谐的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在知识上是教学相长的。教师不应该把学生当作被惩治,被管理的对立面,用师道尊严的架式教育学生。2、按这种方式管理,将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未必能压服,学生未必有进步。十一、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或月晕效应,是指个体认识他人时,由于某一特点突出,这一特点就会像月亮的光圈那样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弥漫,从而掩盖了该人的其他特点和品质。“晕轮效应”反映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上,常常发生评价偏差。你认为当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上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答题参考要点:1、是以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或主要标准,偏爱学习优秀生,歧视学习后进生。对优生“一俊遮百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后进生左看右看不顺眼。2、师在师生关系上认知偏差,伤害师生感情,造成师生人际交往障碍,影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损害教育的本质功能。十二、以下是一位教师上语文课文《少年闰土》的教学片断:师:上节课咱们从闰土的外貌中体会到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绍兴农村孩子,这节课将重点研究闰土的语言和动作,体味他的个性特点。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6~8节,完成填空:(__________)的少年闰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填,也可以自想,可以填一点,当然更欢迎填几点。(此时,学生有的大声朗读、有的轻声速读、有的默读……都在根据喜欢的方式研读。)你认为上述片断,体现了哪些现代课堂教学理念?答题参考要点:1、学生的思维开放;2、学习要求开放;3、学习方式开放;4、可以有效激发读的兴趣与学习自信心,丰富读的内涵。十三、请阅读以下案例,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感想。希望的“台阶”崔鹤同北大附中副校长程翔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一篇题为《一块手帕》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便当作范文在班上进行评讲。“这篇文章是抄来的!”程老师读完这篇作文,一个学生举起手大声地说。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大家议论纷纷,目光齐刷刷地扫向那个抄袭的同学,她满脸绯红地低下了头。面对这突然的变故,程老师停顿了一下,转过话头问大家:“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好是好,可是……”“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不管其他。”“太好了。”“那就请同学谈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请发言的同学到讲台上来说。”结果,有8位同学发言,大家高度评价了这篇文章。程老师接着说:“同学们,这样好的文章我以前读得不多,可能同学们读得也不多,以后多给同学们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在班上宣读,你们以为如何?”“太好了!”“那么,对今天第一个给我们推荐优秀文章的同学大家说应该怎么办?”“谢谢!”“非常感谢!”此时,同学们对老师的用意已心领神会。“从今天开始,每周推荐一篇优秀作文,全班同学轮流推荐。可以拿原文来读,也可写到作文本上,不过别忘记注明作者和出处。”同学们会心地笑了,那个抄袭作文的同学也舒心地笑了。答题参考要点:略十四、甲、乙两位老师,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运用了不同的方法:甲:出示CAI课件,两只小动物进行拍皮球比赛,小猴拍了9下,小熊拍了3下。一共拍了几下?列式:9+3=(-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然后开始讨论如何计算9+3。乙:全班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些小火柴棒,先每人数出9根放在桌子的左边,再每人数出3根放在桌子的右边,一共有多少根火柴棒,你能用什么办法求出来,并动手试一试。根据以上两种教法,请你作出简要分析。答题参考要点:1、甲的教法貌似先进,采用了电脑课件,实质上对学生理解进位加法中的“凑十法”起不到帮助。2、乙的教法,学具普通,学生人人可准备。通过直观操作,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有的学生用数数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凭借学具用“凑十法”计算;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与教学内容吻合,有思考价值。班主任教育教学案例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她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的责任在于把它挖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她的生命意义”。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教育每一个“问题学生”,只有有爱心,才能发现学生……   我班有个学生马某,是个女生,可是性格中却始终带着男生的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她虽然头脑灵活,为人比较热情,但自控能力差,上课随便插嘴、讲废话,甚至与其他班级学生发生矛盾,又或是做出课堂上玩手机、擅自留宿校外学生的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从一开始,我比较喜欢这个女孩子,开始我讲什么她只是哼哼,到最后当面吵起来,越来越变本加厉。一度让我觉得迷茫,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和她去交流。后来该生在课堂玩手机,我在教育过程中,该生忽然冲动地冲着老师喊她要退学,退学的原因就是班主任管得她太严,态度极其恶劣!一个星期后,该生从家里回来,依然要求退学,态度没有明显改变,一个个领导的签字让我的心冷了一截又一截,其实并不希望这个孩子离开,最后学生到了校长办公室,经过副校长的一番劝说,学生决定留下,不再提退学的事情。   -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于是,我顺着校长给的思路,一路和学生交流下去,发现其实这个女孩这是太要强,太好面子了,而她的内心里其实并不愿意退学,而只是迫于面子放不下。这个女生清楚我对她的好,就她这样的心理,我提出大家相互改进、相互监督的意见,彼此用一种新的方式去相处,该学生表示愿意接受,那次以后,该女生经常找我谈心,彼此的信任感加强,与此同时,其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变,而我发现,原来师生之间只要多一分彼此的信任,相信会更好地去处理好师生关系!挽回一个迷失的孩子!   【案例评析】这样的学生通常是集体荣誉的破坏者,同学都讨厌害怕她们,不愿和她们亲近,丧失集体友谊和同情。即使她们有过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但也常常难以得到重视、信任和鼓励,因而她们产生了心理对抗;外表对批评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外表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却渴望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   【对策】具体来说,第一,从情感上。动之以情,是思想教育的原则,也是心理教育的前提,我们教师要重视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即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教师要主动靠拢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从各方面给予她们必要的关怀和照顾,有效消除她们的心理对抗。这样,“问题学生”的心灵之窗才会打开,教育才会奏效。第二,从行为习惯上。我们要求“问题学生”熟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规公约》等,并严格按要求规范自己。我们强调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仅要爱,而且要爱得深沉、持久。在她们违章犯规时,教师应予以细致的、恰当的、合情合理的批评教育,使她们心服口服,并下决心纠正错误;还应要求她们经常进行自我克服教育,养成、巩固并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收获和启示】这样的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发端于复杂的内因和外因,有一定的顽固性,只有截断源头,疏通渠道,启动内因,对症下药,方可取得成效。-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件易事;况且其转变也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3、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总之,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既艰苦又令人愉快的工作,作为一个教师要始终明白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她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的责任在于把它挖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她的生命意义”。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教育每一个“问题学生”,只有有爱心,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有耐心、信心地转化“问题学生”,让这些“问题学生”变“后进”为“先进”。·教学叙事范文用爱领航——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丁辉都说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教学非常重要,当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且学习起来还既轻松又愉悦。可是,众所周知,兴趣的培养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曾教过一个学生王某,他在高一时很贪玩,上课时最爱“耍宝”,常常是我刚在上面讲了一句什么,他马上就会在下面大声的接话,有时候我请同学回答问题,他还要发表评论,结果总是逗的全班哄堂大笑,把课堂气氛搞的像个马戏团似的。所以,在心里多少有点烦他.有一次,上课时我请同学起来朗读诗歌,刚读完,他居然一边大声地说:“好诗,好诗……”一边带头鼓掌,全班顿时笑作一团,整个课堂一片混乱,弄的我哭笑不得,还不得不终止讲课,先维持课堂秩序。一节课下来,他这样多折腾几次,上课的时间就被耽误了不少,而且常常是我正讲的兴高采烈的时候不得不沉下脸来警告他。于是,我找他谈话,他却理直气壮的对我说:“我这还不是帮你活跃课堂气氛啊,你不愿意啊?那我以后不说话就是。”上课了,他果真不再“耍宝”了,我这才知道,原来他的不说话就是不听课了,他做他的:睡觉、开小差,我讲我的。可是不听课也不行啊,我又找他谈话,他居然反问我:“不是你要我不说话的吗?我没有再干扰课堂了啊!”就这样,反反复复的,一会听会课,一会又开始“耍宝”,一会又上课开小差。说放弃他吧可惜,谈话吧他又油盐不进,我自己也倍感头痛。心中对他的那点热情渐渐消退.很快高二文理分科了,我仍旧是他们班的语文老师。他坐在最后一排,仍然和高一时一样在“混”。第三册的语文书上要求背诵的课文很多,第一单元一开始就要求背诵古诗了,为了督促学生背书,我每天上课都要抽查背诵,自觉的同学可以流利的背诵,可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有些同学做不到当天背诵,经常都是背不了。我抽了他几次,他一首也背不了,但他在周记里写到当别人都能背,而自己却背不出来的时候,心里感觉很没面子,很尴尬。有一天,我讲完了《客至》然后要求学生们马上背诵,并说:“我们看看谁背的最快!”大家就噼里啪啦的开始背书了,过了一会儿,我开始问:“好,谁能背了?”-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那天的时间的确有点紧,所以几个平时背书比较快的同学都低下了头,突然有人在最后一排举起了手,我一看是他,不大相信他能背,可是全班就他一个人举了手,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请他起来,没想到他居然很流利的就把这首诗给背完了,全班同学都一起为他鼓起了掌,我非常惊讶也非常高兴,马上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他,他也是满面笑容,看得出来他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很满意,大概还觉得为自己以前的失败挣回了面子。看着他兴奋的表情我灵机一动,课后赶紧趁热打铁找他谈话,又一次表扬了他今天的表现,并鼓励他以后好好学习语文。最后我问他:“你觉得课文难背吗?”他说:“不难,一会就能背了。”我说:“那好,以后上课我可要经常抽查你啊!”他说:“行啊,我保证每次都能背。”这次谈话后,从第二单元近体诗开始,我每次讲完一首诗歌在要求背诵时,我总是会第一个抽他起来背书,果真他每次都能熟悉的背诵,后来一谈到谁最先来背书,全班同学都知道要推荐他。当然,我每次都不忘在他背完后表扬他,让全班同学都向他学习。他自己在周记中写到:“现在对语文非常有兴趣,非常有自信,背书也背的特别快。”我也不记得是从哪一天开始了,他上课在认真地听讲,课后认真地背书,甚至连练习册上的作业也是在我讲之前就做好了,比起以前真的转变太大了。因为他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没想到当时简单的一句话,简单的肯定,换来了如此大的效果,改变了他对语文的学习态度。从他的身上,我发现教学中,不单需要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语言,还需要去发现每一个在座的学生身上的优点,那个优点可能是很小的一个亮点,但是我们要想办法把它无限扩大,对它加以肯定,让学生从这一点上获得成就感,找到自信,从而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转变对学习的态度。教师的魅力在于当时只播下一粒小小的种子,有一天却能长成参天的大树.教学叙事孙淑媛我刚进入高中教学的时候,对古文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步骤是:先指导学生阅读,阅读完后老师进行讲解,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然后进行知识点归类。客观地说,我讲课文不能说不细,知识点不能说不全面,可考试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为此,我感到很苦恼。后来,我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原先由教师讲解这个步骤改为由学生对照参考书自己进行理解,有问题可随时提出。应该说,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步骤比原先有进步,但由于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积极性不高,再加上高中学生“爱面子“的心理,有了问题也不举手,所以,最终的考试结果与前一种方法相差无几。正当我对古文教学感到痛苦、失望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启发了我。那是我班在一学期期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品德考核时,我发现讨论的气氛非常活跃,讨论的声音几乎要影响到周围班级的上课。我当时灵机一动:在古文的教学中我不是也可以发挥小组的作用吗?经过自己的精心设计、尝试,一段时间后,终于形成了一套小小组参与的古文教学法。具体步骤是:(1)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古文来说,读是理解的前提、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个步骤仍然保留。-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2)读完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指定一位同学翻译,其它同学补充、修改来疏通课文,有问题随时提出。为了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遇到不懂就问,同时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同学间互相讨论,相互督促,共同进步,我又设计了下面两个步骤:(1)由学生翻译,其它同学进行补充、修改。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大约分成二到三个部分,分别由二到三位同学进行翻译。翻译的同学,补充、修改的同学,教师不指定,而是用分数来刺激。比如一段翻译内容,确定分值为5分,你如果举手起来翻译且没有任何错误,则可得分5分,但如果有错误,其它同学举手指出一处,则你就只能得4分,而指出错误的则可得1分;如果指出二处错误,则你得3分,指出你错误的同学则可得2分,以此类推,直到得举手的基本分1分。所以说,这个步骤对于同学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2)小练习,教师将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出成一张小练习,题量要少而精,学生做的时间控制在8分以内。在前面几个步骤完成以后,要求学生当堂独立完成小练习。练习做好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换批改,且要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按平均分或小小组总分为标准进行评比。评比前三名的小小组集体分别给予加分,最后三名则相应扣分。古文的小组讨论法从实施情况来看至少起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小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得到好分数。(2)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以上是我在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上的一点尝试,我知道其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使我的教学方法能不断得到完善、提高。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于孝华高三了,进入了复习讲题的阶段,字音字形成语,一个考点接着一个考点,我讲得不亦乐乎,可是每个考点讲完后学生的收效却很小,测试的结果也很不理想,我心里很是着急。于是我开始反思,是我的知识点没讲明白,还是学生接受能力差?是我的知识点讲得不精练,还是学生做题量很少?接下来的考点是病句,这历来是最难讲的考点之一,一般都要用1个月的时间讲解做题,讲完后学生掌握还是很不好。能否换个讲课的方式呢?让学生自学可以吗?我在思考。为了比较效果,我采取了试验的方式,高三1班是理科实验班,程度很好,但为了谨慎,我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程度一般的文科普通班高三22班,我大胆采用了自学方式。先让学生自读考点内容,讨论考点的难点,再自己把知识点归类,把题型归类,讨论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一开始学生很不习惯,慢慢的学生开始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发现了许多新的类型,也总结了很多的我意想不到的方法,结果只用了3周的时间,学生就完成了考点的学习和习题的训练,竟比1班快了1周,测试结果更是出人意料,成绩竟然和1班持平,而其他的考点讲完后,两个班的成绩是无法比较的,我很兴奋,我想考点都可以用自学的方式,何况平时的阅读教学呢?-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一位德国的博士生这样说:中国的教师是全世界最会讲的,中国的学生是全世界最能考的。长期以来的重教轻学的模式导致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重结论,轻过程”的结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要避免“注入式”、“满堂灌”,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曾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营造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现代诗歌单元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方式去学习。有些诗歌学生建议老师先教,学生跟着读;有些学生要求自学;有些要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等。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诗歌,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使学生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后同学们能积极尝试去写诗,并拿出来分享交流。如一个男生写的《笑看风云》其中两节“喜欢在无意间感受真诚/喜欢在一瞬间抓住永恒/喜欢在窄道口顿悟宽容/喜欢在痛楚里体验幸福//曾经的几度飞花,几度东风/曾经的芭蕉又绿,樱桃再红/既不能预知未来,却可以选择/笑看风云,相信未来”。从中流露出来的自信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二、主动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教育先贤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学习需要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因此我们提倡既要自主学习也要主动合作。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能力高低和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好将学生按照能力的高低搭配分组,也可以让学生采取自由组合的方法分组,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有自我表现和自主发展的机会。如在学习《差别》时,同学们按照小说内容分角色自发组织了一出课本剧,通过表演更准确地理解了文中两个年轻人的真正差别在哪里,而且还展开想象虚构后来的情节,比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授——受”方式好得多。例如同学们曾组织过的以“我是否重要”为话题的辩论赛,小组成员有主持人、正负主辩手、正负次辩手、记时员等,正方能紧扣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列举事例去论述“我很重要”,反方紧扣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去反驳,两方都辩论得非常精彩,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雷锋曾说过:“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经常采取积极有效的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高了,学习效果就好。这样通过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影响,实现了对学习内容的探索,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三、积极探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景或途经,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当学生能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时,才有创新的可能。例如在学习《善良》时,同学们提出:什么是善良;善良的内涵有哪些;为什么说“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和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为什么“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为什么有些善良行为获得是别人的感激与称赞,有些换回的是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如何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等问题。课堂中围绕同学们的问题质疑探究,课后同学们还以“善良”为话题写了篇文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对待问题的好奇和热情。”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让师生都能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更宽阔的学习空间中去自主学习,主动合作,积极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心病”谁来医潘娟在生命哲学中,期盼明天和怀念昨日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一回事,只是图案不同。就在我还不能排遣对上一届学生的留恋时,我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  期中考试如期而至,学生们尽力在考场上拼搏厮杀,我也在心底里为他们捏着一把汗,但我是教师,我不能在学生面前轻易显露我内心的急切。考试结束后,我开始找学生谈话了。那天我大概找了五、六个学生后,时间已接近晚自习,此时我感到有点累了,刚想坐下,坐在第一张桌的金某站了起来,说:“老师,你出来一下,我要找你谈谈。”这孩子毫无商量的余地,硬是把我从教室里给喊了出来。他平常是个很努力的学生,有责任心,而且乐于助人。在我印象中,才到他们班上课的第二次看到我抱了一大捧作业本急急忙忙跑来接过去的就是他。这是一个可爱的学生,他这么急,我想肯定是有什么问题。-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出了教室门,他用很急切的语调说:“老师,我有两个问题,一是我的身体,二是我的学习成绩。你要保证一定不能告诉别人。”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当学生要求你保密时,意味着此时他时信任你的,但同时他也还有怀疑。面对新接手的班级,我也有很多困惑,但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是最让我开心的。“我会的,一定帮你保密。”  通过他的谈话内容,我知道了他的具体情况。考试成绩其实问题并不大,他的成绩在班上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但现在困扰他最大的就是身体问题。进入高中以来,他的胃老是感觉到不舒服,腹泻的情况有些反复,到很多医院就诊,也吃了很多药,但总是不见效。而且奇怪的是,一回到家又全好了。这真是怪了!医生的诊断是治胃病先要治“心病”  在我们看来,身体上的疾病是哪儿不好治哪儿。殊不知,许多从表面上看似器官的疾病,其实质是人的心理的问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心理社会问题会有胃病的表现。而我的这位学生就是这样的情况。  在心理这个隐形对手面前,我不敢轻易下结论。于是我答应他,帮他找学校的心理老师帮助疏导。可我找了几天都没找到,到学生处了解了情况才知道,负责心育工作的老师出去开会了,而且要好几天才回来的。每天上课前坐在第一张的他总是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我只能赶鸭子上架了。大学里虽然学过心理学,但早就还给老师了。情急之下,我只能到图书馆去查有关资料,并上网搜索有关信息。可以说,在尽力想帮助我的学生解决他的心理问题的同时,我真的长了不少见识。  我们的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学生严格要求。但我们很少考虑到这些过重的学习压力会让学生经常发生胃痛,甚至胃出血。心理应激和精神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如受过精神刺激、常生闷气、生活和工作遭遇严重困难等,均可能造成大脑中枢神经紊乱,如表现在胃方面的症状,病情也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呕吐、胃痛、厌食、饱胀等是本病的主要表现,有的患者还可能有胸闷、心悸等症状。有关专家说,外因往往和内因结合在一起。胃酸多、黏膜防御机制能力差,特别是又遇上季节变化和考试前夕,发病几率也随之“水涨船高”。  除了整个社会竞争环境的加剧给青少年的情绪造成一定的紊乱和适应的无所适从外,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则成为影响学生、家长和教师情绪的主要原因。要解除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情绪失调和适应不良,必须要变目前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尤其是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我针对他的情况,具体分析了他最近一段时间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情况,我给他写了一封三千多字的信,在信中给他提出我的参考意见。告诉他不能一味地把他人与自己相比,因为这种生活态度是渺小的。他人有他人的使命,他自己有自己的使命。我还跟他讲:活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美丽的,必要时,犯错误亦不失为一种美丽。正如一辈子不离开地面,自然避开溺水的危险。但只有经历呛水和疲惫,才能领略另类生活的风采和快乐。  心情的放松是一种办法,音乐的调节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建议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听听轻音乐,因为轻音乐可以使人进入冥想,达到深度放松状态,既可减少和降低人的焦虑、紧张及抑郁等负性情绪,又能调整脏器功能。当然饮食也不可没有规律,饮食结构要科学。  一段时间后,我看到他的脸上又了笑容,但我观察他一天上厕所的次数还是很多,可见,这场“胃”与“心”-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的革命还要继续。但我想通过我和他的共同努力,还有心理老师的辅导,我们会成功的。  这场突如其来的考验,让我想了很多很多,我觉得我们教师不容易啊,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要注意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还要能够区分是生理的原因还是心理的原因。真正是“师者父母心”啊!教学叙事——由《项链》谈起赵春红《项链》的教学思路大体上是:1.训练快速阅读、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2.通过分析小说精巧的情节来透视人物的性格,力争对其人物形象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从中分析悲剧的原因)3.探寻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结局的空白艺术教学重点:1.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2.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结局的空白艺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讨本文多元化的主题。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设想从心理描写的角度入手,以玛帝尔德的心理变化为线来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原以为除去读课文五分钟即可.可是事实上,学生对心理描写的各种分类都不是很理解,学生不但不能快速抓出思路,还需要我们对心理描写进行解说,故对学生的能力不能估价过高。而在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发散思维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的思维开阔,角度新颖,而且能够谈出独到的见解.而且从中也可见学生的思辩力.截取其中如下过程:教师小结:玛帝尔德是否可以另辟蹊径?逃跑-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我写的是差异,差异就是真实和外表之间的差异。宝石是很漂亮的,但是它也可能把真实掩盖掉了,然后它会把背后的事实也掩盖掉,混淆了真假。师:哦,是很现实的一种差异,项链的真和假的差异。贫穷的问题,是吗,(示意)请坐。这里我们倒也可以看出,一个小人物,她对抗风险,生活中偶然事件,她的抵抗力怎么样?生:(低声)很弱。欲望师:那么她最后,十年之后,她还有欲望吗?陶洁婷:欲望,我觉得……(沉吟)她,她,她起先是非常漂亮的,所以她追求漂亮,还是一种欲望吧。师:哦,这是一篇关于欲望的小说,但是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稍微带点褒义色彩的词来说,这是一篇关于梦想的小说,是吗,这两个词语在某种意义上,是等义的。好,最后,王富强,谈谈命运。那我们回到王奇?这里来,他关于虚荣的问题,那我想追问一下,就是玛蒂尔德如果处在十年之前,她要怎么样做,我们才说她不虚荣?高姗姗你来说,有同学在说是“命运”,(示意)你来说,为什么?生:小说一开头说,因为命运的差错,她嫁给了一个小书记,这就违背了玛蒂尔德她最初是想嫁给一个有钱人的。但是因为她的命运??出身不太好嘛,那只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嫁给他。第二个是因为她的虚荣嘛,去参加舞会,问同学借了项链之后,最后却意外丢失了。这时候她的虚荣心就驱使她,觉得自己很高贵,但是在别人面前却又不能跟她说,“我把你的项链弄丢了”,这是很耻辱的事情,她只能花十年的时间,去还这条项链。最后,快结尾的时候,作者也写到了,一件极细小的事情,可以让人生改变很多,可以败坏她,或者是成全她。然后,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就是在感慨,本来是一个这样的人,因为不同的形势,会变成完全两样的人。师:完全是由于命运的捉弄,是吗,请坐。这位同学回答得真好,但是我倒是有个疑问了,莫泊桑他不是遵循那个原则的吗,他不是要把一切都藏起来的吗?师:他在讲他的老师福楼拜的时候,一个原则,完全被他继承过来??他要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观点,一点都不能泄漏,仿佛一个木偶演员那样,掩藏自己手中的提线。他怎么会在文中,一不小心就说了这么一段“命运”话呢?就是刚才那位同学所读的这段话。我觉得,可能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你联系上文看一看,(示意)这位同学,你能回答吗?师:这样解释,可能有点不太合理。回到上文,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莫泊桑本人他过于地为玛蒂尔德感到??-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生:(轻声)惋惜。师:感到惋惜了,是吗?你有没有找到那一段,五十六页。看一看,就是刚才所读的“命运”那一节,找到了吗?“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以及上面那一节,“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他就是感叹她的苍老之后,突然来了这么一段议论,你看看是不是这样?所以说命运有时候会弄人啊,我们把这两节来读一读好不好,女同学读上面那一节,男同学读下面那一节。好,女生,“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读出一种命运的沧桑感。开始女性天生是爱美的……但是女人善变。师:善变,爱美。对玛蒂尔德而言,她的美丽的容颜的凋零,太可悲了噢。(示意)请坐莫剑俊,谈谈女性。莫剑俊:(沉默)随便谈谈,轻松一点。莫剑俊:女性比较在乎自己的外表。师:所以说外表改变了,她会比较地难过,外貌对她来说,太重要了。(示意)请坐。最后,俞晨浩,你也来说一句吧。俞晨浩:因为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玛蒂尔德,她是一位女性,然后……(沉默)(众笑)师:非常好!(示意请坐)其实小说里面除了路瓦裁,其他所有的人??当然除了她丈夫和那个部长??其他都是女性。所以中国很著名的一个文学家,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他在他的《书房一角》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看一个社会是否宽容,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看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评价。”就这么简单。所以有时候,我们映照一下,我们读了《项链》以后,我们对于玛蒂尔德,到底是如何评价,如果你对她的评价过于严厉的话,也许可以看出你还不够宽容。(众笑)好了,那么课后如果大家还有兴趣的话,我建议大家顺着两个思路,继续去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个著名的模式,什么模式,大家有印象吗?才子??生:(齐声)佳人。师:才子佳人模式,和欧洲大陆的灰姑娘故事的模式,到底有什么异同?这是第一个思考题。-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第二个思考题,有关于作家??盲作家,从古希腊的荷马,到英国的弥尔顿,到莫泊桑,莫泊桑他几近失明,当他开始创作《项链》的时候,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一直到最后,现在的博尔赫斯,失明的作家,和他的创作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这个也可以去思考一下。莫泊桑说:“我具有一种第二视力,我具有精神的目光。”??他用精神的目光,看到了玛蒂尔德。随便谈谈,轻松一点。莫剑俊:女性比较在乎自己的外表。师:所以说外表改变了,她会比较地难过,外貌对她来说,太重要了。(示意)请坐。最后,俞晨浩,你也来说一句吧。俞晨浩:因为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玛蒂尔德,她是一位女性,然后……(沉默)(众笑)师:非常好!(示意请坐)其实小说里面除了路瓦裁,其他所有的人??当然除了她丈夫和那个部长??其他都是女性。所以中国很著名的一个文学家,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他在他的《书房一角》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看一个社会是否宽容,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看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评价。”就这么简单。所以有时候,我们映照一下,我们读了《项链》以后,我们对于玛蒂尔德,到底是如何评价,如果你对她的评价过于严厉的话,也许可以看出你还不够宽容。(众笑)好了,那么课后如果大家还有兴趣的话,我建议大家顺着两个思路,继续去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个著名的模式,什么模式,大家有印象吗?才子??生:(齐声)佳人。师:才子佳人模式,和欧洲大陆的灰姑娘故事的模式,到底有什么异同?这是第一个思考题。第二个思考题,有关于作家??盲作家,从古希腊的荷马,到英国的弥尔顿,到莫泊桑,莫泊桑他几近失明,当他开始创作《项链》的时候,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一直到最后,现在的博尔赫斯,失明的作家,和他的创作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这个也可以去思考一下。莫泊桑说:“我具有一种第二视力,我具有精神的目光。”??他用精神的目光,看到了玛蒂尔德。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要让有限的课堂释放无穷的热量,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因而应该让课堂成为步入知识之门的钥匙,使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上应注重强化对学生读书、做题的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使课堂的有效性增强,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千方百计地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高二学年有很大部分的古诗词教学内容,我广泛的查阅各种资料,苦心孤诣,尽最大努力使课堂丰富,并力求声情并茂的讲解诗词,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使之感受到华夏之语的经典与美妙.效果明显,他们不仅对语文增强了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机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重视细节,生成精彩薛莹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羽扇纶巾”者到底是谁?这是个小小的细节。他认为手握羽扇,头戴纶巾是诸葛亮平生习惯的装束。怎么能是周瑜呢!这时,我想起了曾经在网上读到一位名叫下里巴人的网友,贴出的题为《值得商榷的一个说法》的一篇文章。该文将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所指是谁重新作了解释:“教学参考书把这首词下阕中的‘羽扇纶巾’用来形容周瑜面对强敌,从容闲雅,指挥若定,是不恰当的。——我认为,这不是用来形容周瑜的,而应是形容诸葛孔明的。”笔者认为,该文中所用来证明“羽扇纶巾”者是诸葛孔明的两个论据都是没有说服力的。首先,该文以为“手握羽扇,头戴纶巾是诸葛亮平生习惯的装束,这是人所共知的;周瑜则不然,《三国志》中也没有这样的记载。”事实上,《三国志》中同样也没有对诸葛亮“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这种“平生习惯装束的记载”。该文作者大概是因为读过《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出场时的肖像描写“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的印象太深了吧。其实,“羽扇纶巾”并不是诸葛亮个人“专利”。魏晋时期,“羽扇纶巾”因为上层人物认为是一种名士派头而被看成是一种时尚,虽临战阵也往往如此:《蜀志》有诸葛亮“葛巾毛扇,指挥三军”之语,《羊祜传》也有羊祜“在军中尝轻裘缓带,身不披甲”之说。其他有如此装束的也不乏其人,如《顾荣传》载顾荣与陈敏作战“麾以羽扇,其众溃散”;《谢万传》记述谢万曾“著百纶巾,鹤氅裘”,来见简文帝。苏轼在这首词里,据当时的风气,不论周瑜是否曾经作此打扮,也无妨写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以表明他作为统帅在亲临战场时的从容镇定,风流儒雅。诗词既属文学范畴,诗人大胆地展开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想象,是合理的。其次,该文认为,这首词从上下阙关系上看,“上阙的最后两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由此引出了对赤壁英雄人物的怀念。怀念英雄人物,当然不会单指主帅周瑜而忽略主谋诸葛亮。如果认为单指周瑜,那么,上阕中‘一时多少豪杰’岂不是落了空?这样,就不符合作者的整体立意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缺少科学分析,纯粹是主观臆断。按照该文的意思,既写众多豪杰,那么,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人也是非写不可的了。特别是刘备,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曾以不可置疑的口气断言:“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这难道不是“人所共知”的吗?笔者认为,这首词下阙的前一部分:“-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其中心人物形象就是“当年”的公瑾,怎容横生枝节?如果一定要说成是诸葛亮的话,则上阙中“三国周郎赤壁”岂不也落了空?“羽扇纶巾”者到底是谁,从苏轼填这首词的整体立意(下里巴人的这篇文章没有具体地谈这首词的整体立意)上去分析,也不难找到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填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此时,诗人因不满王安石变法运动中的过激做法,站在旧党一边,上书抨击新法,写诗讽刺新法,结果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是个“闲官”,诗人得有机会游览赤壁,写下了千古名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人政治失意,官职遭贬,零落栖迟,很有些孤愤之想;加之辽夏在军事上对北宋造成的威胁,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却无报国之门。于是游赏赤壁便有所感:觉得自己年已老大,却没有机会建立像周郎那样的功业,因而徒生感慨。所以笔者认为,词的上阙中的“一时多少豪杰”一句,是拿众多豪杰来衬托周瑜卓而不群,少年英雄的;词的下阙中的“小乔初嫁了”一句,是拿美女来衬托周瑜风姿俊朗,少年风流的。正是火烧赤壁,使东吴转危为安的周瑜,才成了诗人此时心境下所仰慕,崇拜的对象。诗人自觉大而无当,一事无成,而少年英雄周郎却能在“谈笑间”使“樯橹灰飞烟灭”,多么让人羡慕!因此,笔者认为,下里巴人把“羽扇纶巾”者定案为诸葛孔明,纯粹是无稽之谈!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在网上“公开发表”,流毒广布,有必要加以肃清。这是一场由于“羽扇纶巾”引发的讨论,其实平时,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与学生讨论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它是教学中微小得极其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过,抓住过它的人知道:细节往往可能是关键,利用好了就是一种教学资源。今天我敏锐地觉察到这个细节,并且果断地抓住了它,这一场激烈而精彩的讨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大家的智慧在互相碰撞中冒出了火花,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因此而得以提升,作为教师的我也从中有所收获,我相信,师生双方都得到了发展。有些欣慰,还有些得意,回到办公室,我在课后反思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要想自己的教育教学更生动、更深刻、更持久、更富有感染力,重视细节,生成精彩!教学叙事——美需要体味而不是分解吕璐从大学毕业到现在,走入教育战线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来,对于教育事业,可以说,由“好奇”到“有压力”到“有感觉”到“有兴趣”以至于“有信心”-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如果我们能够怀着真诚的耐心,满怀期待地侧耳倾听稚嫩的生命之音,教学就会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学会倾听,语文教学尤其需要这种倾听,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创造.这正如杜威所言:“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在学校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教育叙事探究的本质在于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为普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更多地关注日常教育经验和实践方式,通过有关教育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经验和实践本身,那么,教育叙事研究就将使日常教育经验的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式。表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有很多很多方面了,我仅借我出过的一个公开课的一个片段谈一谈这个问题.不久前讲了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雨巷.在构思及初次试讲诗歌文本解读时我都是这样设计的:文本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果学生们出于对我的配合,以及高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都积极的在思考,但学生们的答题思路显然是为了答题而答题,都眉头紧锁在寻找答案:意象是雨巷、“我”、丁香姑娘。特征是:悠长、寂寥、颓圮的篱墙,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情感是:压抑、低沉的、凄迷的答案是基本正确,但是这种方式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失去了文学的灵魂,更失去了诗歌本身的美!虽然课堂氛围也不错,但就我的不成熟经验也总觉得不尽人意.后来我看了一个<雨巷>的教学录像.作为学生的身份一起和那位和我的思路一样的老师”走”了一遍.我恍然大悟!学生需要的是体会诗歌的美,应该用享受美的方式解读美,而不是用撕碎美的方式查看美.对于这一部分的分析处理,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并在另一个班级做以实践: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诵课文,整体感受。课文读完了,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这首诗美吗?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只需静思)放背景音乐,找学生朗读体会,共同朗读体会。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来朗读。你认为应该用怎么样的语调来朗读?生:淡淡的忧伤.大家想一想,当你沉浸在忧伤之中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忧伤?请再放开声音朗读,边读边思考。有想法就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生:受了雨巷的感染。因为这雨巷是寂寥的。悠长的。-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它是下着雨的。雨天给人阴沉沉的感觉,连心情也是潮湿的。动作都能体现诗歌的基调。彷徨。作者的心情。诗中的我是冷漠、凄清又惆怅的。颓圮的围墙。也增加了忧伤。丁香一般的忧愁也增加了哀怨。师:你见过丁香吗?你怎么知道丁香是哀怨的?师:从文中出现的事物都可以看出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哀伤的。这些事物叫什么?生:意象.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学生们一起和诗人走过雨巷,感受雨巷,结识姑娘,期望,邂逅又再见!用心体味,而后不得不在兴趣的指引下思考并学习.这就是我们要提倡一种新型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目标,不断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作用是引导而不是讲解,是传授技能而不是灌输知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始终,让他们在动态的环境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总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其实语文就是带领学生感受,体味,咀嚼文本后,再用这种得来的文本创作感受去再现生活中的感受!所以通过诗歌教学可知,语文不要用理论撕碎美之后去透视文本,像分解尸体一样.而要用心灵去感受美,像洗鲜花浴一样!苏轼有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虽然“泥上偶然留指爪,魂飞哪复计东西”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让思考留住飞魂,让飞魂加深“指爪”?挥展自信的翅膀付玉北方的九月,秋意渐浓,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迈进了新校园的大门,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教学。想到即将见面的学生,我的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品性也知之甚少,由初中刚刚过渡到高中的新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这第一堂新课能够顺利完成吗?我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当我走上讲台的时候,一双双满是质疑与热烈的眼睛注视着我。“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林肯的这句话瞬间闪过我的脑海,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一个成年人听到鼓励的话都会兴奋莫明,更何况十六七岁的中学生。于是我自信地对他们说:-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有人说三尺讲台是教师展现才华的地方,可我认为,宽敞明亮的教室更是学生展现风采的舞台。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是一中未来的骄傲。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聚在一起,我感到非常荣幸,也坚信,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共同努力,尽展我们青春的风采。”当我充满激情的语音刚落,学生的掌声热烈地想起,那散漫的眼神不见了,代之的是自信而坚定的目光。正是这一番激励,使得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非常出色,让人吃惊。心理学家赫洛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个班组的儿童分为四组,这四组学生的智力水平相等,然后始终对一个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结果这个小组要比其它三个没有得到鼓励的小组成绩要高得多。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激励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其作用是很重要,它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增强信心和勇气,激发起学习的热情。语文激励教育的核心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时对学生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首先、用激励教育提高学生“说”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了语文课课堂气氛活跃,就必须激励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开口说。我经常举一些诸如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朱容基、华盛顿、丘吉尔、克林顿等伟人积极参与辩论、演讲的例子,增强学生自信心,以激励那些在课堂上跃跃欲试想说又不敢站起来的同学,鼓励学生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勇敢提到第一位,至于讲得好坏是次要的,一站起来就能带动一大片。这样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即使一些人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也会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勇敢地站起来。而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伴随着激励教育。一般来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凝神听,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辅以点头、微笑等态势语。这样既可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使“说”的学生得到激励,又可以使其他同学在得到激励之外,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说”。有时教师即便不满意学生的“说”,也要注意时机发表意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深谙此中之道。在《子路曾皙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让弟子畅谈理想,子路“率尔对曰”(直率鲁莽抢着说,与孔子“礼让”的思想不符合),孔子尽管不赞赏子路的鲁莽,但只是微微一笑,为什么呢?因为子路是第一个发言,对第一个发言的进行批评,无疑会对其后的发言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教育中注意学生心理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要在凝神听的基础上尽可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这种肯定可以是多方面的,如胆量、态度、姿势、普通话话规范、音量音调、用语得体、生动形象等等。其次、用激励教育提高学生“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使语文课堂轻松愉快。一般地,普通班的学生都会视作业为“苦差”,课堂上完了,不一定乐意去完成作业。我根据学生心理灵活地配合相应的激励手段。他们在作业、早读、背诵、课堂纪律等方面做得好的,就给予“优”的奖励,一单元累积10个“优”,单元测验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每次单元测验时,全班基本有五六十位的同学获得了加分,他们的高兴又岂可用语言来表达?又如对课堂表现积极的同学给予的奖励是全班同学的掌声,这掌声是我们班的最高荣誉、最高奖赏。在一些练习课中,经常举行小组之间的小竞赛,不但使课堂轻松愉快,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不再是死记硬背了。在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学生中,其实是有着无限的潜能的。在一次作文练习中,我发现了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就把它们抄写下来给大家看,还在旁边注明是哪位同学所写的。这一做法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他们感觉这样比口头表扬更加光荣,从而写作的欲求更加强烈,更多优美的句子也从他们的笔端流泻出来。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而清代的一位教育人士说的“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因此,教育的艺术在于善激励,激励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服有效的“催化剂”。语文教学只要善于利用这一“催化剂”,教学起来也会事半功倍。-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有人说,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正值青春的他们更是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我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如此的可爱,如此的纯真,如此的让人感动。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教学不可少,无论是一席美丽的富于鼓励的话,还是一下点头,一个微笑,就好像是一股爱的清泉,它不但是启迪学生心智的大门,同时也是积极进取的源泉。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树立他们自信心的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创美好的明天。瞬间的美丽铸就灵魂的永恒——我的一节意料之外的语文课刘俊卿一日早自习后,利用上课前的一点间隙,坐在电脑前,浏览着今日的新闻。孰料一条消息令我触目惊心:一位父亲驾车急驶在高速公路上,轿车突然起火,形势十分危急,经过的车辆纷纷停下,人们聚拢来救险。浓烟中,那位父亲经过努力,破门而出,虽然多处烧伤,但却无生命危险。当人们扑灭熊熊烈火,却惊异的发现,汽车的后坐上,有一具已烧焦变形的娇小的躯体……医院急诊室中,那位父亲“惨痛”的哭诉:“忘了,我真的忘了!从车中逃出半小时后,我才想起,自己的孩子还在车上!”“头脑中一片空白”,这就是我看完消息后最切实的感受。在这样一位父亲面前,任何责骂的语言都显得苍白而无力!父爱如山啊!可谁又能解读得了这样一种在危难面前只顾自己逃命而将孩子的生命抛于脑后的行为呢?上课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我悲凉的思绪,带着极其沉重的心情,我走进教室。今天该讲第二十七课《斑羚飞渡》,“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壮举,在‘伤心崖’上划出一道美丽的彩虹。”每一个读完文章的人都会受到精神的震撼,都会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我突然意识到,刚刚读完的消息,与文章的内容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一种关于“亲情”的思考,在我的头脑中迅速的产生……-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我该怎么做?备课时,我已经准备了一段优美的语言来导入新课,并已设计好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这节课,一定要完成对“镰刀头羊”以及最先跨越悬崖,摔得粉身碎骨的老斑羚的形象分析,下节课才能进一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万一引入刚刚看过的新闻,教学内容就要完全改变,甚至……容不得我过多的思考,今天进行“文学鉴赏”的同学已走上讲台(每节语文课前,我们班都有一名同学把一篇已经准备好的文情并茂的文章读给同学,之后进行鉴赏,这样长期坚持,会极大拓宽学生们的阅读视野),我必须集中注意力倾听她的朗读,因为,一会儿还要和学生们一起对她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她鉴赏的文章进行赏析。“同学们,我今天鉴赏的文章是《无奈的母爱》……”这名平时性格很内向的学生用极具抒情意味的语言开始朗读,她的表现令教室里所有的人都很惊讶。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她特意针对今天要讲的课文而做的准备,这篇文章竟然也是对“情感”的一种拷问。作者记述了自己一次参观熊厂的经历,在熊厂里,人们为了抽取胆汁,竟残忍的通过手术将熊的胆拉至腹部,然后安装上引胆导管,每天要在熊的痛苦挣扎中抽取两次,而一只熊可供抽取的时间为二十年。这就意味着,一只专门提供胆汁的熊要在这种痛苦的折磨中至少生活二十年。文章的精彩之处是对一只母熊的描写:当工作人员即将为她的孩子(小熊)进行取胆之前的手术时,母熊睁大双眼,在铁笼之中注视着满被铁链绑缚的孩子,突然咆哮一声,双臂拨开铁笼的钢筋,怒吼着冲向工人,工人们惊恐得四处逃窜……母熊拼命的去解孩子身上的铁链,当它发现无济于事时,它安静了下来,双臂紧紧的抱住小熊,爱抚的舔舐着已布满惊恐和绝望的泪水的小熊的双眼。就在人们惊魂未定的时候,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发生了,母熊双手紧紧的掐住小熊的脖子,小熊惊恐的瞪着双眼,泪水再一次汩汩流出,它不知道母亲在做什么,它永远也不会知道母亲在做什么,小熊的身体慢慢瘫软了下来……母熊异常平静,深情的看了孩子最后一眼,突然大吼一声,双手拼命的拔出身上的引胆导管,鲜血随之迸射而出,然后它奋力的向身边的墙壁撞去,墙壁在一片鲜血的浸染中轰然倒塌……贾梦同学此时已在轻声的啜泣,我也在被深深的感动的同时,环视了一下教室,教室里异常安静,偶尔传来几声低低的啜泣,几个平时极其活跃的男孩的眼中也已经布满了泪水。我知道,他们已完全沉浸在文章巨大的情感的冲击之中。此时此刻我不能再犹豫,我必须改变最初的教学设计,上一节没有任何准备的语文课。我缓缓的走到讲台的正中,刚要张嘴说话,突然教室里沸腾了,没有需要我任何的引导和启发,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毫不相让、毫无顾忌。“我真的很感动,我不知道怎样表达,不过,大家可以看看我眼中的泪水,它为那伟大的熊妈妈而流!”“我真的难以想象,当熊妈妈决定掐死自己孩子时的心情,痛不欲生啊!”“它根本就没想活,当它决定掐死自己孩子的时候,就已选择了死亡。”“为了让孩子不受肉体上的摧残和精神上的折磨,它竟然作出了这样的抉择,值得吗?它该抗争!”“说的容易,它面对的是人,万物的灵长、世界的主宰。”-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我也正想说说这万物的灵长、世界的主宰,正是他们的自私和卑劣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教室里的气氛让人感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生、人性的讨论。我知道,是该说出今晨读到的那条令我现在仍耿耿于怀的消息的时候了。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的气氛更加火暴。“可能当时情况危急,或者根本没有办法……”“错!这个人简直就是畜生!”“也错!他连畜生都不如!他能比得了那位熊妈妈吗?”……孩子们的语言虽然有点过激,但我知道这是他们真情的流露,所以没有制止。讨论逐步深入,母爱的伟大、父爱的崇高、亲情的至高无上、人类的悲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虽然有点杂乱无章,但却都是发自内心深出的对良心的拷问与深沉的思索。平时一个不太喜欢学习的孩子也站了起来,他的言语之中,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与愧疚,并向全体同学保证,一定好好学习、迎头赶上。更有许多孩子对平时自己对父母、老师的不敬行为作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言语的中肯令人感动,这些话,是他们平时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的!我也被深深的感动着,虽然我违背了最初的教学设计,但在很大程度上,这节课,是对明天讲授《斑羚飞渡》的最好的铺垫。下课铃声响起,但孩子们却久久不肯离去……任何一节课都会有“意外”发生,不要固执的坚持已有的设计思路,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来得自然、来得亲切!-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教师有泪也要弹王海燕学校宣布本学期我为班任时,语文组主任赵君老师笑着对我说:“老实的你,一定会让学生气哭的!”我暗下决心:做一个坚强的班主任,有泪不轻弹!开学伊始,班级来了一个重读生。不言而喻,班主任对重读生的印象一直不好。可这个重读生一改以往重读生的劣迹,学习极其用功,待人极其诚恳。一天,这个重读生的以前班主任对我说,他学习极好,只是心理压力太大,不得不休学。原来如此!这样一个学困生必须帮助他。让他愉快的学习,愉快的生活。于是我主动地与他聊天,释放他的压力。从他闪烁的泪花中,我看到了他的无奈,当然也看到了他的坚韧。孩子,坚强!期中考试成绩刚刚发布,我第一个寻找的就是这个一直让我牵挂的可怜的学生的成绩。我拿着成绩单第一时间找到了他。欣喜地告诉他,他始终紧张的期中考试他考了班级第一名。不是智力问题导致了上学期的休学,而是心理压力太大导致的结果。我希望他重新找回以前的自己,在心理上战胜自己。只要心灵上成为了巨人,期末考试即使考了50名,我仍然祝贺他。他连声道谢,羞赧的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我能够拥抱他一下。我知道他的那颗脆弱的心已经建立起了薄薄的一道壁垒,这道壁垒也许会越来越坚固,直到成为铜墙铁壁,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人。以后我一直沉浸在班级的期中考试的令人满意的成绩中。那个似乎已经坚强起来的学困生逐渐地在我的心中消逝。我默默地为他祝福,默默地为他祈祷。不久后的一天中午,办公室的们突然开了。泪眼朦胧的他闯进了我的视野,后面跟着他的焦灼的父亲。“老师,他说要退学!”他的父亲咆哮着。我惊呆了。他不是已经平稳下来了吗?他不是已经融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来了吗?他不是笑了,乐了,拥抱我了吗?“你先回去吧!”我斩钉截铁地对他父亲说。望着他父亲的背影,我的心沉了。我小心呵护的蓓蕾凋谢了吗?谈,谈,谈!苦口婆心,费尽苦心,软硬兼施换来了他的一句话“老师,你再逼我,我就自杀!”“难道你不喜欢这个班了吗?难道你不喜欢我了吗?难道你不喜欢我的课吗?。。。。。。”我难以自持,早已泪眼婆娑。我的努力,我的辛苦,我的付出都付诸东流。“老师,你怎么了?”学生害怕了。他没想到老师能为他的辍学而黯然泣下。“坚持,坚持行吗?人生不就是坚持。如今不坚持,以后的人生怎么办?只要你能坚持一天就在班级坐着。哪怕期末考试考了全班到第一,我都不怪你。。。。。。”他沉默了。从他迷离的目光中,我感到他的苦恼,他的无奈,还有他的挣扎。孩子,坚持!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老师,我坚持。为了你,为了你的眼泪,也为了我。。。。。。”我擦着眼角的泪水,我知道我要做的还有太多太多。今天,他依然坐在班级里,他依然是我细心呵护的蓓蕾,我多希望这个蓓蕾能够坚强地迎接风霜雨雪,,有一天能够迎接朝阳绽放,怒放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要走的路依然很长。我流的泪也许会更多。虽然我曾经说有泪不轻弹,但是我的泪是为我最爱的学生而流,是为了我最爱的学生的前程而流,我并没有感到难为情,我依然每天迎接他们期待的目光,依然迎接他们每天新的问题。我并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救世主,我只希望自己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倾诉者,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作为班主任我痛并快乐着!教学导入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李长海《这个世界的音乐》,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它是美国人写的一篇科普文章,由于民族习惯不同,我们读起来感觉晦涩难懂。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学习说明文语言平实的重要性。对这篇自读课文一课时进行完毕。采用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一个班级授课时采用的教学过程是:一、切入通过对“声音”“音乐”两个概念的理解,直接交代作者的关于“这个世界的音乐”的观点。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筛选信息)1.这个世界的音乐是什么?2.这个世界的音乐有那些?3.这个世界的音乐的成因?三、研究说明文语言特点1.提问一般特点2.探讨本文特点3.改写——用平实性的文字改写几处文字-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4.比较改写前后的利弊[平实性和生动性的作用]5.明确说明文晓人以知识,平实性是前提教学过程中自己通过学生的反馈,感觉操作困难。不仅仅是课文内容艰深,也有设计问题。课后思考,问题出在导入上。人们的思维一般都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本来作者托马斯•刘易斯的“这个世界的音乐”的内涵就与通常含义不同,而自己导入时却先入为主,强加作者的思想给学生,导致学生思维混乱,不知所云。在第二个班级授课时,自己改为下列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明确标题含义(是不是通常意义)二、师生讨论,验证作者观点三、体悟1.改写——用平实性的文字改写几处文字2.比较——改写前后语言特点和作用3.明确——说明文语言要求四、师生探讨该文阅读困难的原因(民族习惯、个人修养、文体语言特点)结果授课时轻松自如,学生的合作效果也非常好。同一节课在两个班级的不同教学过程,效果是不同的。使我意识到导入要恰当灵活。第一方案用后,在另一个班级改用了第二方案,是明智之举。因为第一方案的导入属于先入为主,不符合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固然第一方案的导入也有其一定道理,有时可以先入为主,有了理性认识再去实践中验证,可以使学生认识一步到位。但是对于陌生的事情,对于特殊的事例,还是以常规思维效果为好。教学导入这个常规问题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进行,要从学生和课文实际出发,按照人的思维规律进行,唯如此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巧设疑问纲举目张——《祝福》教学叙事蒋倩瑶《祝福》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影响深广,但是因距离现代久远,且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妇女受迫害特别是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实为罕见,学生对内容比较陌生,也不会有什么兴趣。鉴于此,我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注重设置悬念。既然旧社会妇女命运悲惨,那么究竟悲惨到什么地步呢?让学生设想一下,学生大多只会停留在物质上的困厄、身体上的伤害,而很少关注封建社会妇女心理上的负担,这也就找到了最佳切入点。正所谓“攻其一点,带动全局”。围绕着研究祥林嫂的死因而逐渐深入下去,祥林嫂的悲惨结局究竟是谁造成的?请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踊跃发言。祥林嫂的困境来自于婆婆强迫改嫁,来自于大伯来收屋,来自于死了阿毛,来自于鲁四老爷的的厌恶,来自于柳妈的提示,来自于鲁镇人们的嘲讽与戏谑……面对如此多的痛苦,祥林嫂反抗了吗?学生会说当然反抗了:不顺从再嫁,逃离,捐门槛,但结局是反抗而无效果。在如此境况下,怎么办,死亡?可是,面对死亡,祥林嫂解脱了吗?祥林嫂面对死亡,她是如此矛盾:死掉的一家人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学生分析到此一定能够进入情境,再设疑问:祥林嫂死后,人们的反映怎样?明确:没有人关心,长工漠不关心,唯有鲁四老爷还要大骂“谬种”,真是让人心痛万分。所以学生就会知道,祥林嫂的死因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地主,以婆婆、大伯为代表的家庭,以鲁镇人们为代表的普通群众,无不一步步地将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思想上又强迫她要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每个人都觉得与自己无关,每个人有实实在在地成了刽子手,这种杀人不见血,杀人比见刀的杀人形式更令人深思。在本课教学中,以“祥林嫂的死”为中心,设置了一些小问题,死因、死前、死后等,使祥林嫂一生复杂的悲剧便得如此简单,这样一篇距离现代久远,学生比较陌生的文章处理得比较流畅,就是源于问题的设置。要找到一个能让纲举目张的话题,切中肯綮,教师易于操作,学生易于接受。-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归于文本臻于至境——《兰亭集序》教学叙事苗建立《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晋武帝永和九年暮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这篇序文,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朴素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并且抒发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其中流露了一些消极的思想。学生对这篇文章在文言字词语句方面的理解不会有问题,但是在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以及生死观极有可能是比较复杂模糊的,甚至是不知所云,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怎样突破这一瓶颈呢?我想还是以课本为本,以文本为本,真正是如此复杂的感情变化与文本结合起来,正所谓“缘于文本,基于文本”。为此,在疏通了文言字词之后,第二课时要重点研究王羲之在本文中的感情变化以及生死观,那么,如此复杂的问题如何理清呢。首先请学生找出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学生会很快找到“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然后分别研究乐、痛、悲三种情感的缘由,请学生从文本出发找到乐、痛、悲的原因。学生会找到乐的语句,这里有良辰:暮春三月,草长莺飞,一片生机;这里有美景: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茂盛挺拔的竹子,清澈见底的溪水;这里有乐事:休禊事也,流觞曲水,祈求幸福,饮酒赋诗;这里有赏心:一觞一咏,畅叙幽情。通过分析文本,从与会人物,周围环境,以及流觞的情景,天气好,视野广,人心乐。但是如此之乐,却为何突然转痛呢?岂不突兀,岂不荒诞。学生就会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找到理由。实际上是有些突兀,但是并非不合理。因为乐极生悲,乐而思忧,文本上体现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自然而合理。痛的来源比较复杂,可分为三方面:一是时间之快,“欣于所遇,老之将至”;二是欲望难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三是终将灭亡,“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综上所述,岂不痛哉。-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悲来自于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面对人生的乐痛悲,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会选择自杀,有人会选择迷茫,有人会选择绝然。王羲之会怎样选择呢?他是感性的抒发,理性地看透,踏实地选择,即“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而且非常清醒地懂得了历史的变迁,即“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家之意。这样梳理下来,如此复杂而艰涩的问题就这样简单的处理清楚了,其中原因就是始终遵循着文本,一切从文本出发,充分地体现了驾驭教材的技巧,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至善之境。教学叙事张盼盼新学期开学不久,便进入了散文单元的学习,其中《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以它对人生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吸引着我,于是我决定通过这篇文章,和学生们一同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首先我提前准备了大量有关作者的资料,并对文章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发现文章除了在语言和感情上的震撼之外,更让人心动的是作者那真实而又真挚的精神历程,从跌倒到躺下到起身,一步步地走下去,无不激励着我们。课前我给学生留了预习作业,就是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愿意在哪排遣,心灰意冷时,最想念的人是谁,为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走入课文,对这次的心灵洗礼应该很有好处。课堂上按照问题的顺序,同学们各抒己见,不亦乐乎,看似很压抑的问题,被他们描述得快乐无比,甚至有得意忘形的成份,看来他们并没有真正进入情境,于是我只能拿出杀手锏来,让同学们忘记刚才的所有问题,和我一同去结识一个“懦弱”-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的作家,这样一来同学们有了兴趣,反面人物上教材,新鲜事啊。于是讲述他的经历。课文也进行了内容的梳理,学生终于进入了角色,原来老师提的问题用意在此。这时,一个很机灵的学生提出疑问了,认为用懦弱来形容作者,十分不恰当,听到这,我满意的笑了,这堂课没白上啊。接下来,就是洗礼的过程了,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基本上有了大概的情感思路,至少不会悲喜不分了,通过课文的分析,总结出了作者顽强的与命运搏斗的经历,也凸现出了一位伟大的母亲,讲到这里,一些同学无语了,这也正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做人,于是课前留的三个问题又都有了新的答案,由此我想到,有些时候,学生的思维真是不能一下子就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因为他们只是看似成熟而实质很幼稚的孩子,头脑中有用的知识不少,可发挥不出来,就是无用的,所以适当的引导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要注意的是,家庭熏陶不可轻视,同样的教学,又不同的答案和效果,原因可见一斑。这堂课后,我给学生们留了个作业,给曾经在自己困惑与迷茫时帮助过自己的人写封信,告诉他自己现在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计划,建议写给母亲的信,不妨亲自交给她,并送她一个深情的拥抱。久在温室的花朵,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滋润,才会真正绽放。学生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重新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这也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当他们真正懂得了珍惜与感恩,那么他们与优秀的人才已相差不远,“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的现象也会得以改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只需要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加以引导,相信这些孩子们会越来越好。教学叙事王丽琴作文教学难,作文批改也难。任何一个文题都有很广的思考空间,有多种构思和结构方式,有各种特色的表达,再加上每个学生的特质,使批改作文成了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2007年下学期期中考试,我挑头组织高二几位教师批改作文。为了让此次作文批改高质快速,批改前我用了一下午时间对《学会欣赏》这个文题的思考角度、各种立意、大体的结构模式进行了构想,对学生作文在这几个方面的表现做了预测,并对预测中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等级划分。然后我们几位坐下来,我把我的构想、预测和初步划分向他们做了交代,以此做引领,其他人又补充了一些想法。于是我们对考题有了共同的认识和批改标准,对学生的写作也大体胸中有数了。作文批改很顺利,少了以前的茫然和争论,似乎也没像以前那么头疼。我临桌的赵海霞老师多次说:“这样批改作文真的很好。”好不好看效果。我也对这件事深有感触,“凡事豫则立”,教师不能心懒。或许也能对其他教师有点启发吧。-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毕雪妍任教十多年来,有一节语文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时我正在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的课题研究,就在我的班进行了一个实验:每周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然后自习课上拿出一节课,让学生就自己一周以来的读书情况相互交流,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读书兴趣。这项活动进行了两次之后,科代表忽然找到我,问我下一次可不可以他们自己主持,我欣然同意。开始上课了,我以一名普通同学的身份坐在下面,讲台被我的科代表占据了。他完全打破了我原先的交流模式,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可以是读后感,可以是介绍作品大意,可以是段落摘抄,可以就别人的发言发表评论,也可以是课外练笔等等,都可以拿来交流,不拘形式。这样一来课堂就热闹起来,有声情并茂地朗诵的,有慷慨激昂地评论的,有欣然阅读自己的作品的,有的没有完成阅读任务的同学趁机对别人的作品加以评点,表现他们的鉴赏能力,听起来还满是那么回事。这节课,在学生的掌声和笑声中结束。这节课,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其中,从他们的生态和动作可以看出。这节课,我没有作任何评点,因为学生的状态说明了一切。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节课学生这么积极踊跃,这么放松?是不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自我展现的空间太小了?是不是我们对他们还是不敢放手,唯恐出错?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相得益彰。实现由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那么,这样的一堂课是不是也是无意中的一种转变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意识地放手,给学生留有更多地展现自我的空间呢?情感教学,让我看到另一个世界赵海霞-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执教近十年,从最初的备教材到知道备课也要备学生经历了一个由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的转化结合过程。可是,有很长时间一直以为备学生无非是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这种简单的认识直到2007年我教高二21班时才有了改变。高二21班是一个普通文科班。学生主体大多是学年后进生,学习基础不理想,学习兴趣不浓,平时课堂纪律散漫。按以前的想法,我认为把教材备好了,学生听课兴致自然就高。为了强调学生的听课效率,改变他们学习的态度,我还抓住机会常常教育他们。我自己觉得说得慷慨激昂,义正词严,语重心长的,可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并未如设想的那么好,尤其是那些平时不爱学习的,根本不买帐。我这边上火生气,他们却认为我莫名其妙。在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中我们有交集,可是在情感交流上,我们是两条沿各自轨道运行的平行线。认识的转变缘自于一堂课一个学生的行为。有几天因为学生的学习状况问题让我十分上火着急,结果嗓子就哑了,说话都困难。组内已有两位老师请了事假,我再请假,代课人员就不好安排,这样,我只好让学生暂时听我嘶哑的声音。那天,刚走到讲台上,一个平时上课爱说话的女同学上前递给我一盒润喉药,说:“老师,你快吃点吧。”那一堂课,我的声音虽仍不响亮,但心里一直暖暖的,脸上也一直微笑着。在我眼中,这些平时看来贪玩、捣乱的孩子十分的可爱。就是这教学中一个偶然的事件,让我转变了对他们的看法,同时,也让我对备课,备好学生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带着愉快的心情看着这些孩子们,聆听他们大胆、别出心裁的见解,欣赏他们个性、张扬的青春风采。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注意听课了;而我,在课堂教学中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快乐。亲其师,信其道。2007年的教学让我真正懂得教育教学离不开情感的沟通,虽然认识到得晚些,时间短些,但“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相信随着对教学认识的深入,未来我会做的更好!淡淡的一抹董颖莉“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了。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涌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读完高考模拟大阅读题王润滋的小说《卖蟹》,我和同学们长时间的沉浸在一种清丽空灵、恬淡隽永的优美意境之中。太美了!美的人物、美的心灵、美的意境和美的主题共同构成了课文的美。几天来,那碧蓝碧蓝的海面上涌动着的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依然在我的脑际荡漾……-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王润滋说,看人作国画,颇受启示:只淡淡的一抹,便是远处的山,便是高天的云,便是雾中的小屋……听作画的同志讲,这淡淡的一抹中藏得下很深的功夫……王润滋又说,浓有浓的风格,淡有淡的味道。……《卖蟹》应该追求一种清淡的味道,像煮蟹,打开锅,应该是清汤白脑儿。不过,这要看蟹是否鲜,火候是否到……是呀,“蟹是否鲜,火候是否到”,小说的内容是否清新饴人,小说的艺术追求是否达到一定高度,这一切均包含在那“淡淡的一抹”中。看似浅显容易,实则复杂奇崛。洗尽了铅华方始窥见事物的真醇。于是,我也颇受启示,好的文学作品如此,好的教学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若对语文教师中的名师做一番比较,就会发现这些名师依教学风格可分为“本色派”和“文采派”。文采派风格的名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他们的课在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的广度上获得成功。本色派的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手段及形式上简单一般,但他们追求从课文文本的思想内涵的深度上打动学生的心灵。这两种派别都极难做到。“本色派”的老师努力挖掘课文本身的思想内涵,以期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以课文内在的美来相互感染。就在这种相互感染的过程中轻松而极富美感的实现了固有的教学目标。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率真之美中,还有着一种令人难以企及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艺术真境。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淡淡的一抹中深藏的心血和功夫啊!画家淡淡的一抹,便有了远处的山,高天的云,雾中的小屋……谁都知道,为了这“淡淡的一抹”,画家曾临墨池、积笔冢,寒暑不辍,废寝忘食,付出了多少心血?作家淡淡的一抹,便有了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和真切感人的生活场境。古人云“两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这“淡淡的一抹”包含了作家多少年的审思推敲、烹文煮字、艰辛忘我的艺术追求呀?语文名师“淡淡的一抹”便使教学艺术达至“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艺术真境,又何尝不是他们呕心沥血、苦心孤诣、孜孜以求的结果?我想,什么时候我能够做到这样呢!前方的路还很长,我唯有且行且思,且行且做,努力再努力!理解是前提程丽华有一则笑话:说是一个人参加完数学考试,别人问他:“那个3乘以7的题,得多少?”-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他说:“谁知道?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了一个二十八。”笑话毕竟是笑话。可是笑过之后,似乎又留了点什么?今天备课备到古诗,我又想到这个笑话。古诗的教学,我们一直强调“读读背背,了解大意”,一贯反对讲诗,特别注重朗读,强调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品味感悟,说有些东西,以后自会明白。还有专家说,诗歌是不能讲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尤其是不能改成自己的话陈述,否则就残害了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可是,我却愈加的感到,不能理解的东西,却强行吞下的痛苦:死记硬背的不说,囫囵吞枣有何用?!就像那则笑话一样,明明熟练恰当地使用着乘法口诀,却不能解决这个乘法算式,这不就是不理解造成的吗?晚上,翻看了《唐诗鉴赏辞典》,详尽的注释和讲解,使我茅塞顿开,解决了多年的疑团!为什么老师都要依赖工具书解决的问题,非得让学生“自行感悟”呢?我们常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偷”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中一味的囫囵吞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道理。至于让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对我们是非常有用的,是不可忽视的。语文教学叙述——《孟子见梁襄王》教学体会葛鸣在学习儒家重要作品《庄暴见孟子》时,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利用知识迁移,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方法,去分析理解心的问题。虽然这是一篇必讲课,但我觉得以导读的方式进行会更有效果。于是我在课上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我们已经了解到孟子曾坚持不懈的向各个诸侯国宣扬着自己的“仁政”思想,并且给国君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大家回忆一下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学生齐声答道“保民而王……”我又问到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他设计出怎样的方案呢?-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很多学生回答“与民同乐……”接下来我又提出这些都是“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短文《孟子见梁襄王》一起看看他又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大家把书翻开做好准备,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各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读这篇文章,我在黑板上写出需要注意的字音。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充分阅读书下注解,我问道,文章比较简短,想必大家对内容已有大致了解了。咱们先来看标题中的这个“梁襄王”他是何许人也?部分学生读下面注释我补充史料上有一句话对这个人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说他是“一生无所作为的平庸之君”。可以说他为国家的统一、繁荣昌盛没做出多少贡献。那大家知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学生在下面注释中看到他是梁惠王的儿子。在这篇文章中孟子说服的对象就是“梁惠王”对,梁惠王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国君他治理国家尽心尽责。希望自己的国家强于别国,曾向当时的理论专家孟子虚心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宏伟蓝图的伟大设计师孟子以他天才般的想像构造出了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今天他的儿子子承父业乐此不疲的又来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所记叙的两人之间的对话是不是现场直播?学生笑着说不是直播是转播。我又问,孟子首先谈了一下自己对这个大王的印象,印象如何?有人回答不好,说他根本不象一个国君,没有国君的威严。那么大家讨论一下,当时孟子见到的梁襄王应该是怎样一副打扮,或是有怎样的举动?在我们的心目中一国之君应该是怎样的?学生纷纷答道严肃、令人生畏衣着讲究举止、言行得体。那根据大家心目中国君形象,推测一下梁襄王的形象,孟子说他不似人君。一名学生说道,远远看见孟子就张嘴大笑、衣冠不整、说话颠三倒四的请在书上画出他向孟子提出的几个问题。随后我们相继提出并解决了以下主要问题:梁襄王向孟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问孟子天下如何才能平定。我们分析这个问题,平定天下,很难。它是一个综合因素在起作用,不可能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所以说这个问题问的很大,让人难以回答。而且梁襄王是猝然而问。孟子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做了怎样的回答?统一才能平定。统一国家责任重大,这是需要智谋与手段的。孟子并没有给他说具体的做法,只是笼统的说要统一天下才能平定,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可是具体操作起来是相当复杂的。孟子心想你襄王给我出一个大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就给你提供一个难以具体操作的答案。凭梁襄王的智商能否领悟孟子这句话所蕴涵的禅机?因为他有疑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能统一天下呢?统一天下,在我们看来这一重任非一国之君莫属,这是不可争议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国君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为了生存这也是必须的。而这个梁襄王却可笑的问孟子谁能统一天下,看来这个人很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所以想早早知道自己会死在谁的手上。我们想孟子假如说统一天下的人就是您梁襄王的话,这个大王会有怎样的反应?那么下面的论辩充分显示了孟子论辩的机智。如果孟子说是你梁襄王,他会不相信,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才向孟子问谁能统一天下。假如孟子对他说大王统一天下与你无缘,你根本就不是这块料,我们的天下会由谁谁来统一。那梁襄王会不会因为孟子说了实话而兴奋?我想梁襄王肯定会生气的,谁愿意让别人当着自己面说自己不行。孟子可能会因此招致杀身之祸。可咱们的孟老先生是经过无数次的论辩的,他的应变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回答?不喜欢杀人的人就能统一天下。也就是说不把杀人作为自己的唯一嗜好的人就能统一天下,在那个战乱纷纭的年代,各个国君就是靠非常残酷的暴力手段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以及自己的欲望,所以很少有哪位国君视民如子。孟子看来君王只有爱惜老百姓国家才能强盛。他说“民为贵,君为轻”不杀民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此,又一次强化了孟子的民本思想。由此看来,要统一天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随便杀人只是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条件。但在那些已经习惯杀人的国君们看来,不随便杀人而让别人听自己的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不理解于是又向孟子提出了自己怎样的疑虑?谁还会来归顺他呢。-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孟子是如何回答的?说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这个回答我想梁襄王就更不能理解了,孟子也深知这个实际情况,就没等他再问就主动进一步解释,并且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给梁襄王打了个比方使他更加容易理解。同学们读一下这个比喻,思考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或用这个比喻想说明怎样一个问题?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喻为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禾苗”喻“百姓”,“雨”喻“君恩”,“旱”喻“寡恩”,苗的“槁”与“兴”喻人心向背。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君恩对于百姓的重要性及施行“仁政”的好处。禾苗一旦遇到及时的雨水,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遏止它的生长。根据这个比喻进一步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揭示了当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预见说什么?只要有哪位国君不喜好杀人,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来盼望他,归顺他。人们长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一种现象,这就是说君王如果爱惜老百姓,那么老百姓归附他就象“不尽长江滚滚来”,否则就会掀翻他。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主要问题解决了,我让学生们总结学习收获,大家非常踊跃。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明确孟子在这篇文章中的论述其实就是他民贵君轻的思想;再就是孟子的论辩非常机智,同时也体现了他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还有他在论辩中善于设喻的风格。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去学会发现,质疑,分析,归纳,总结。让他们真正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更广阔的天空中去翱翔。建构鲜活的精神世界——关于课堂阅读的教学叙事于行春-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语文教学的性质任务历来争论,若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将语文教学等同技能培训,课文的讲解异化为考试的附属物,轻视对语文内在品质意蕴的挖掘,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功利地看待语文教育,语文教育便失去它的精神内核。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当代许多学生明显缺乏深刻的理性、跳跃的激情,以及宏大的气魄,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文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和完善。我在讲解沈从文的《边城》时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小说主要情节,使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充分的思辨时间,在课堂上则可充分的说话发表意见,互相辩论。接着把功夫花在创设情境上,首先播放歌曲《等等等等》,课件展示歌词内容,学生不仅被舒缓忧伤的旋律吸引,而且注意到歌词中表现小说思想情感的关键语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课件展示边城风光,尤其是水上景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风俗民情。下面就将课堂交给学生,先是整理出课文思路,老师稍加总结点出翠翠感情由朦胧、清晰至明确的过程。然后提出三个话题:男女之爱、祖孙之亲和兄弟之情。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些情感的语句自由发表见解,老师稍加点评。让学生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辩中明,在说中得,把时间还给学生。一位上课从不爱发言的女生则在导入过程中激发出学习兴趣争先发言,表现非常好,同学们都很意外。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讨论积极热烈,可以深切感受到学生在用心体验与感悟。从高考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题和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忽略了学生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剥夺了一个阅读者本该享有的阅读体验的权利。翻开学生的语文书,可以看到书的空白处满记着教师的理性分析之语,是参考书的翻版,看不到学生自己充满灵气的批语,这种僵化的阅读教学势必造成学生思想的僵化、思维的退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批判力、创造力极为不利。学生是一个个有理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对作品自己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给学生以时间,自己去读、去思、去辩,正是正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就是给他们展示自己丰富个性的机会。当他拒绝回答问题时孙丽荣这学期开学第一天上课,我充满了信心与激情的走进班级,准备上我的第一节。我是第一次上高三的课,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安,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我提第一个问题时,这个学生竟然拒绝回答。提问这个学生的原因是我发现他与邻近的学生说话,而提问他是因为他声音特别大,我只听到他的声音,而没听见其他人说话,他站起来十分没礼貌的喊了句“不会”就坐下了,我从来没经过这样的事,脸一下就红了,头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把他从座位上揪起,让他站着,让他给我道歉,否则我就不上课,甚至不上班,也决不受这份窝囊气。但毕竟也是上过几年班的人了,凭自己对这个学生的了解,如果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他不至于这样对待老师。于是我就为自己打圆场,说:“这位同学一定是身体不舒服,就让他前面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吗?”就这样将自己从尴尬中解救出来,事后我没有急于找他谈话,而是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因为学生顶撞了老师也会有负罪感,给他留一点空间,让他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比我主动处理要好一些。一如既往的提问、检查作业、询问学习情况,对于他上课违犯纪律我也不追究,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反倒是他沉不住气,主动向我道歉,借这机会我就开导他,“-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没考进快班并不说明你智力不如别人,而是你学习的态度在作怪,学习是需要配合的,而你与老师之间缺少配合,这次成绩后退,你心情不好,所以才会迁怒于人,和老师发生冲突。”这次冲突以这种方式解决,我自认为是我工作成熟的表现,是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行为的提升。挣脱了师道尊严等思想束缚,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工作都从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个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的思想已经不是口上说一说的好听的话,而是用行动阐释的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工作为学生着想也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教师与学生是共生共荣的,教师做好学生的工作才证明了自我的价值。学生是未成年人,尤其是犯错误的学生,犯错误不是本意,而是本性不成熟的表现。而教师是要教育他而不是惩罚他,因为教育出于爱,而惩罚出于恨。学生会接受爱而不会接受恨。所以教育需要理解,需要宽容,需要爱。把握瞬间——教授《荷花淀》一文的难忘经历王凤莉教师应该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人生体验,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我在讲授《荷花淀》一文时,和学生一起讨论了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后,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默读课文并质疑。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那些妇女形象都没有具体的名字?”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新颖,是一个教学亮点,便脱离了原来设计好的教案,让学生一起讨论并试着为她们起名字。片刻,有学生说水生嫂应该叫荷花,美丽而高洁;有学生说羞涩的那一位应该叫小芳,美丽又善良(众大笑,该生显然受歌曲《小芳》的影响);有学生说泼辣的那位应该叫小翠(学生对《边城》的印象很深);还有一名学生说那个找借口的应该叫翠花——上酸菜(众又大笑,显然受赵本山小品的影响)等等。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于是我让学生分角色带上名字朗读课文,学生读后尽管大笑,但仔细体会后总觉得不是味道。于是我进一步启发他们:这些妇女最后成长为什么人了?学生们恍然大悟,有学生站起来说:“就连没有名字、最没有地位、最受压迫、觉悟最低的妇女都行动起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会远吗?”小小的名字竟会有这样深刻的含义,学生们非常兴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抗日战争乃至近年来的中日关系。这样一来,一篇小说成了一篇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在学生意犹未尽的讨论中,铃声响起。-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这一节课我有很深的体会,虽然这节课并未按照我课前准备进行,但却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时不与理睬,只按课前设计进行,不但打消学生积极性,也让课堂中永远无法出现学生感受到的激情与火花,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我认识到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让语文活起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顾笑容我们堂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姿,而数十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却让教育逐渐地落伍了起来,而发生了现在青少年,国家的下一代,国家的未来,却懒于学习语文,厌于学习语文的情况。语文真的老了吗?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普及,语文课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也逐渐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努力尝试的教学模式。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正逐步走进教室,走向课堂,它不仅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对学科教育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我们的语文重新注入活力,步入新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扩大知识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所以,更重要的还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使用的方法是否科学。这里先谈谈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1、带入情境。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景,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还可以更好地呈现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各种环境。如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之前,我将图片绘画与古典音乐《孔雀东南飞》融合一起,放给学生听。刚来开始,学生对于那古老的图片和音乐并不感兴趣,交头接耳地议论,那些图片上面的人物服饰。我就先演示了几个他们所熟悉的爱情故事,“陆游与唐琬”、“梁祝”,慢慢引起兴趣,又引起了他们的感伤,这才引入发生在梁祝几百年前的那个故事。这样,一边听着凄美的乐曲,一边讲解着那几百年前的凄美爱情,感动了学生,也带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及课文背后那些深刻的道理。-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如教学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一文时,一幅幅故都秋天美景图呈现在学生面前。画面上,碧蓝的天空、响亮的鸽哨、那红叶、那秋声、秋景、秋味。近景远景的层次,无不让学生赏心悦目,从心底理解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热爱与眷恋。2、引入讲解。在演播没有配音的材料时,辅之以讲解和说明。在采用无声的幻灯、投影、电影、电视教材进行教学时,必须边演播边解说,解说与演播的画面密切配合,语言要准确、简明、精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解说的作用很大,它可以补充形象资料中不能清楚说明的部分,还可以对图像画面进行抽象的概括。3、给出提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播放媒体,在演播前和学生视听过程中,对学生给以必要的指导。如利用幻灯、投影、电视等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提供视、听觉形象时,告诉学生看什么、听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以及要达到什么目的。演播中,还要根据画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通过指导,使学生了解画面各部分之间、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完整地把握对象,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4、辅助学习。借助现代教学媒体,辅助阅读或写作教学的一种方法。课前课后,可建议学生利用上电脑课的时间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面。比如昨天我布置了一篇“未来”的话题作文,学生们先在网上熟练地查找资料,然后进行整合,接着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梳理、调整、补充,署上姓名,最后下载,每位同学都给我交了一篇满意的文章。当然,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因人而已,因文而异;随着对现代教学媒体认识的加深,方法将不断涌现,且更新的速度极快,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突破、创新,而且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内容,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形式、内容、时间安排都应有所不同,这一点我们已形成共识。但是,有一点似乎被许多多媒体程序设计者所忽略,那就是:分层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法和不同的练习、考试、评价方法,这也是多媒体大有作为的一个方面,也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软件和多媒体工具,同一软件也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类型,包括:不同基础和能力,不同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不同学习兴趣和方法。这种思想早已提出,只是到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才有实现的可能。目前有这种教学思想的软件还很少,有赖于我们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另外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谈、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而对于课外的多媒体,则更加复杂化。现在的计算机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为自己的孩子配备电脑。教师应该考虑课外的多媒体教学,制作课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将课堂教学软件交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知识和方法,或帮助学生形成能力,特别是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好主意。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电脑,而不是沉溺其中。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遵循了一定的原则,其好处将日益体现出来:1、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事物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突破时空局限,把一切因条件所限不能直接搬进教室的情景,搬到课堂内供学生感知。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能充分调动学生从形、声、色方面感知事物,使教学活动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的单一教学模式向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中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2、加快了信息的传递、知识的整合速度,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的综合刺激,很方便地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情境、材料,学生一旦进入虚拟但逼真的环境中,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求者,是“发现者”,从而能充分发现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4、有利于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把握,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质的变化,开拓了新的发展研究领域。总之,多媒体教学集声、像、图、文为一体,其形象性和直观性显而易见,我们应该掌握这一高新技术。就教师而言,当务之急是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深入地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及作用,去不断开拓新领域,攀登新的高峰,真正的让学生从“走近”语文到“走进”语文。一只飞蛾刘刚-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课堂上,我转过身去,一个小东西重重的打在我的脸上,我心头大怒。这是在课堂,怎么能乱扔东西,而且打在我的脸上,就算我不是一名老师,这样做也是太过分了。我满腔怒火的转向学生。没有想到,学生根本就没有注意我,他们的眼睛都在随着空中一只飞舞的蛾子,画着凌乱的弧线。看了一眼,我明白了,那个知明的东西是飞蛾,不是学生扔的东西。我心中的怒火消退了,可是课却无法上下去了。  蛾子看到这么多人一定是害怕极了,拼命的找飞出去的路,它撞在关闭的门上,窗上,也不时的撞在学生身上,女生发出尖叫声,男生发出拍死它的喊声,这时课堂乱极了。  我拍了一下讲台,一位学校巡察的领导也站在了门口。课堂上才稍微安静了些,可我注意到大多数同学的眼睛不是在盯着蛾子。如果还这样的话,这堂课按预定计划,议论文的写作教学是无法完成了。怎么办,我索性就让学生看个够。我说大家看那个飞蛾,它在干什么?你能想像它的心情吗?我们为什么要拍死它?  当老师让学生去做某些事的时候,学生的热情就降了许多。整个课堂就在可控状态下了。想了一会学生开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它怕人,所以它想飞出去。  这对于它来说是一种陌生的环境,所以它想飞出去。  它是一只讨厌的虫子,把它拍死。  挺可怜的,它一个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  它是一个害虫,初中生物学过,老师领我们打死它吧!  其实每一种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力,人没有权力随意剥夺。这个学生说完后,悄悄的把窗户打开了。  对,自然界是一个大的生命系统,人和蛾子都是其中的一员,让我们和谐相处吧!这个学生说完后,我带头给他鼓掌,所有的学生都鼓起了掌。趁这个机会,我说,大家对某个事物,做出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就是最基本的议论形式。完成了这节课预定内容,大多数同学都有一篇不错的作文:一只飞蛾。-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作文教学中的故事刘恒滨走进新课程已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和传统的教学观念告别中,既有个人对教育理论强化学习的作用,更有教学中发生的小故事对自己的警醒。那些发生在鲜活的学生群体中的故事仿佛就在昨日一般。  在语文教学中,我最想谈的就是作文教学。每次翻开孩子们的作文本时,总感觉无论是学生的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情感都显贫乏。作为教师,我想是否应该多反省反省自己的教学呢?学识贫乏,也许是我没有很好的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生活积蓄的贫乏,可能是由于我还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思想情感的贫乏,那一定是我还未拨动学生心灵的那根琴弦。  于是,我开始尝试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改变,有所突破。  一、从学生们最感兴趣处入手,来激活学生的创作激情  正值四月,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此时也正是学生们的一年一度的外出春游时节。但是,学校考虑安全问题,有可能会取消外出春游的计划。学生们嘴上不说,心里却憋着一肚子话。  于是,我决定从这个敏感问题入手,在我的一堂作文课上,开始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现在窗外阳光明媚,绿意袭人,鸟语花香,此刻你们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我问。  “春游……”学生异口同声。  “可是这……安全问题,再说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依我看,还是取消这次活动吧。”  “老师,为什么?”  “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为什么要取消?”  “别的学校都去了!”……教室里群情激愤,吵吵嚷嚷,有些拍着桌子,有些脸胀得通红,有些趴在桌子上直生闷气。“这样做可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激化矛盾!”我调整着学生的情绪。……一位同学站了起来,“那我想问老师,你到底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那我也想问你,为什么非去不可呢?”我巧妙地将话语引入正题。  大家陷入了沉默。看的出来,他们正在缴尽脑汁,准备用N条理由来说服我。  “你们也许不愿意说或者还没想好用什么样的方式说,没关系,把你们的理由写出来吧!”  此时的学生,不再似以往写作文那样,一脸的不情愿,笔如千斤而难以下笔了。他们带着诸多不满、些许悲壮,将自己的意愿,心中的希望,写进了他们的作文里,好象不吐不为快似的。写下他们的作文。  几十分钟下来,我便看到了一篇篇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情理并茂的作文。通过文字你完全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情感激荡、浩气四塞。 -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有的这样写道:“我理解老师您的心情,您也是为我们好,想让我们在学习上多用点功,多花些时间,能够有所突破,可是作为一个老师,您却不理解我们的心情,一味地强调学习,这将给的教育和教学带来多大的损失啊。你常常告诫我们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可是现在您却自己把我们的弦给绷紧了。……”  有的则“每年我们都会去春游,在蓝天白云下,在青草地上,师生同游,促膝谈心,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老师,难道您不记得了吗?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我们彼此相互了解,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让我们贴的更近了。在初三的紧张而枯燥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时时回味我们曾经的快乐,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和值得回味的事情啊!”  有的则有理有据,“我们读过许多游记,《醉翁亭记》让我们明白“志”趣,《雨中登泰山》让我们明白“雨”趣,这次的春游一定有我们的“情”趣,在祖国的怀抱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我们的情操,从而培养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这老师不会反对吧?”  ……  这种方法讲究相机而动,随机应变,求变出奇,奇中有新。学生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时,他们会忘记了是在写作文,而不过是在急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已。。  二、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创作真情  我曾布置学生写过以《感悟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当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我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大都是不置可否,不屑一顾的。这让我备感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难道这些新生代果真对于亲情毫无感悟?面对父母的全心付出如此麻木?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相信,他们应该不至于如此冷漠吧,于是把求助的目光扫向他们,发现有些低下自己的头颅,有些做出与己无关的姿态,有些似乎还意犹未尽,似乎还有话说。于是我喊了一位我认为还比较有感情的同学起来说一说:她嗫嚅着而且还有些怯生生地说:“其实亲情……”还没说完,便听见下面一片“切……”的声音。  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关键是你善不善于发现。这时候,我想到了大家曾经学过的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于是,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心理攻坚战。  “大家还记得《背影》吗?”  同学们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迷惑与不解。  “有谁记得那是谁的背影?又有谁能告诉我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学生们开始做回忆状,好像在那儿若有所思。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那是朱自清先生的父亲的背影。他的背影很……”  “很胖,”他的同桌着急了,“而且过车站的月台时是爬过去的,因为太胖了,特困难。”  “那他为什么还要过去呢?有什么急事吗?是非去不可吗?”我又继续问到。  “他要给儿子买橘子。”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霎时,大家都安静下来,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文中那肥胖的背影犹如电影画面般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人愈远而心愈近。  “父亲如此费力,艰难的爬过月台,只是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生怕儿子路上口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想过没有?”看到学生们开始思索,我赶紧趁热打铁。  “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想想平日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你们的父亲、母亲是如何的爱你们的?”停了一下,“有谁听过满文军的《懂你》?”  大家都使劲的点了点头。  “那么有谁会唱吗?要不,老师起个头,好吗?”  当我哼唱起那首饱含深情的《懂你》时,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跟着我,开始很小声,渐渐的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动情了。我希望学生们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在应该已经奏效了,他们能够体验到人世间那令人潸然泪下的父子情深,便可以去感悟亲情的可贵。-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我想,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记起了什么。回去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背影》,并写下读后感。可以家长写,也可以学生写。好吗?”  结果所有的家长都写了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原先的期望,他们有的从中想到了自己的父辈,有的想到了自己的读书时代等等,实在令人感动。而所有的学生不仅写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通过父母的文字体会了父母心底的亲情。我想,沟通永远是人与人走向和谐发展的方式。  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真情,并以《感悟亲情》为题写一篇课外练笔,学生不仅写作兴趣盎然,还有的用电脑打印下来,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再也不是被动的老师要求了。     这些发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犹如珠玑相碰,清脆悦耳,时刻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活。更让我体会到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作为师者的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践行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成为孩子们母语学习的基地,更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爱的一方乐土。1、粗糙的美丽河北省沧县高川乡前高龙华小学  沈培岗周五走进教室,看到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紧盯着我,一个个红红的小嘴抿着笑意——孩子们等着我评价他们的小制作。尽管有心理准备,看到学生摆在课桌上的手工“作品”,我依然有种失落感。红土粘泥做的五角星、小花朵、甚至半圆半瘪的小泥球……一个个裂纹遍布,丑陋、粗糙、单调、呆板……因为要上口语交际课“我的小制作”,我根据本地红土多的条件,提前一周布置下了用粘土做小制作的活动。今天,是展示手工成果的时间。尽管我脸上保持着习惯性的微笑,心中却打鼓:这样的手工如何描述呢?这些孩子又能说出什么样的话来。但我知道,我不能以我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孩子。我肯定了大家能够完成作业,然后先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说说制作过程,说说自己的想法,听听别人的说法,交流一下制作心得……-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立刻,班里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谈笑风生,一改往日的拘束和沉闷:这个告诉怎么找到的红土,那个讲请谁帮了忙,这个说开始水浇多了团不成形状,那个说越摔觉得泥越有粘劲儿,做小花的告诉怎么掐的花瓣,做小鸡的介绍头是怎么按在身子上的……小组交流的热烈让我始料未及,全班交流的精彩更让我惊喜不已。有的说,找粘土不费劲,我们家里团煤球时剩下好多呢!不过,我嫌表层的泥土不粘,自己深挖了一些;有的说,我团泥球团了好多,要多大团多大,滚起来一点也不比玻璃球差,可好玩了;有的说我做了小母鸡,我知道我二叔家有两只,便到他家里照着做,开始怎么也不能把鸡头按在身子上,还是二叔告诉我用小棍给连上的。……一节课,孩子们说的意犹未尽,我听得如醉如痴。原来,只要我们给了孩子们创造的机会,孩子就能心灵手巧;只要我们给了孩子表达的自由,孩子就能畅所欲言;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世界,粗糙何尝不是最精致的美丽!反思:语言不是刻意营造的东西,它深植于生活的肥沃土壤。为孩子们创造说话的理由和环境,拆除说话的条件和框架,课堂上训练的口语能力就能真的变成生活中的交际能力。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它依附于孩子的认识水平。只要把孩子的课堂交还给孩子,而不是用老师的眼光拔高课堂的标准,课堂就能变成孩子成长的乐园。-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2、幸福的纸片安徽省当涂县新市初中  王胜强我正在办公室忙着,一个女孩兴冲冲地进来了。“老师,我们已准备好了。”还未等我反应过来,她兴奋地接着自语,“朗读的时候,我们组要求把班里的灯全关掉,并且把窗帘全拉上。”“啊?……”我纳闷。“老师再见!别忘了哦。”她的声音已远了。此时,我才如梦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们班朗读展示课了。为了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引领他们主动地接触语言文字,思量再三,我决定把每个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挤出来作为朗读展示课。文章内容自选,展示方式自选,展示机会自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我们的朗读展示课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怀揣着几分期待,我走进班里。她看着我,眼神中闪着自信,仿佛在说:老师,您瞧好吧,我们会上演一出好戏!他们组(组名:向日葵)合作朗读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略显粗糙的设计,认真专注的演绎。全班寂寥无声,只有他们在忘我地读着、演着……李敏的声音富有质感。旁白在她舒缓有度、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显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袁民的朗读还显得太紧,未能充分读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体,大胆地站上讲台,对性格腼腆、语文基础薄弱的他来说已是长足的进步了。表扬进行中,组长杨涛左手半举着一张纸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讲台……我们的目光都被这张纸片吸引了。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片,它被精心剪裁成了萤火虫的模样,它被学生赋予了生命,化身为了光明的使者。这是一张幸福的纸片!如果没有孩子们对语言的揣摩,没有孩子们对文字的玩味,它或许已和其他废纸一道,静静躺在某个阴暗角落里,等待着扫地出门变成垃圾的结局。而现在,她变成了光明的使者,照亮了故事里盲孩子的黑暗,也照亮了故事外学生们的慧心。掌声中,“向日葵”的队员意犹未尽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下来的点评就像他们的队名,朵朵朝向太阳,句句指向创意。“他们组的朗读富有创意,不仅声情并茂,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些动作,制作了道具”。 “我觉得他们组的朗读方式与以往的不同,他们不仅是读,而且还有演的成分。这样能吸引人。”“下一次我们组也要尝试尝试,每天创意多一点。”-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心里涌动着欣慰:创意,是的,希望这小小的创意的种子能在他们的心中扎下深根,枝繁叶茂。反思:创意是什么,创意是把冰冷的文字变成温热的朗读,创意是把普通的纸片剪成通灵的萤火虫,创意是把朴素的文本变成生动的表演。创意来自哪里?将文本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课堂学生作主,创意就在自主选择里诞生了。学生从来不缺少创意,只要我们愿意放手,只要我们愿意欣赏,只要我们相信,创意就像那幸福的纸片,能随着我们的心灵变成我们想要的模样。3、“我”有神经病吗湖南石门县壶瓶山完小  覃亚潜一次送课下乡,班主任说班上“刺儿头”多,如果搞什么合作交流,一定会有几个学生讲怪话,大闹天宫,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甚至让老师不好收场,还是慎用新课改理念的好。当新课改理念碰到“刺儿头”,会怎样呢?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比金钱更重要》。课堂围绕“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展开。其中“留纸条”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现“我”的诚实品质。当学到“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纸条”这一部分时,我要学生默读,再轻声读,设想当时“我”所处的环境,感悟我“留纸条”时的内心世界。-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喃喃细语,有几个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手要求发言。显然,学生被“我”留下的“纸条”感动了。文本优美的文字加上我动情的课堂语言,已经让学生受到了“诚信至上”精神熏陶。我因势利导,准备进入下一环节。一个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经病,留什么纸条!怎么不开溜?”啊!“刺儿头”果然如期而至。“说说为什么?”我面带微笑,心里却在急速思索应对之策。“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怎么都不会找到肇事者,多好!”“啊?”我诧异了!“我听爸爸讲过,”另一个声音在补充,“当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时,就可以违法办事,不然就会吃亏折本。我爸爸就经常一边交点小罚款,一边赚大钱,滋润着呢!如果课文中的‘我’及时开溜,一分钱成本都不要。留下纸条就难说了。所以,我认为,这个人不是有神经病,就是只晓得‘大猫从大门进,小猫只能从小门进’的书呆子。”呵!“刺儿头”还真是老道。我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额上不觉汗涔涔的——怎么办?压,学生口服心不服,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相悖;绕,“送课下乡”的指导性荡然无存,颜面何在?而且,溜与留,正是课文的核心问题,是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关键。除了疏导,除了直面,别无他法。生成远比预设更挑战教师的智慧。我灵机一动,问:“你们觉得书中的‘我’有神经病吗?‘我’为什么不溜?”-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学生说:“不行的,路灯上有摄像头,逃不掉的。”“不管有没有摄像头,损坏了人家的东西就是要赔。虽然没人看见,但是天看见了,地看见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见了”。小小年纪,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让人背后骂几句真不值得。”一个高个学生一字一句说开了,“不如诚实一点,良心才会坦然。从后面的课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诚信,就会受到称赞,就会感到快乐。”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回头问首先发言的“刺儿头”:“你还觉得作者有神经病吗?”“嘿嘿!没有。如果溜掉了,以后遇见被撞的人就会不好意思。就是没遇见,自己的良心也会不安。主动承认了,良心就坦然了,还多了个朋友,多好!”我说:“是啊!与人相处,诚信是金。有时,尽管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诚信的人肯定会选择守法,选择诚信,因为它能让人处世问心无愧,活得有尊严,有魅力,活得更潇洒!”反思:当学生的思维与常规相左,旁逸斜出时,如果采取“压”“绕”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创新火花就会胎死腹中。培养创新性人才,课堂气氛应该尽量宽松,学生心态应该尽量轻松,不“跪”着学习,不“仰视”教师,不顶礼膜拜“经典”-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精神自由而能力突出的人才才有出现的可能。多元社会,导致人的价值观千差万别。别看学生在课堂上唯唯诺诺,而内心世界却如万花筒一样纷繁,教师不能小觑消极的处世观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和耐心。顺着学生,自己也信口雌黄抨击社会,是主动放弃了教师的引领作用;避实就虚,让学生信马由缰,乱侃一气,更是不负责任误人子弟。因势利导,既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又把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田,才是教育之善道。 4、让创新火花在课堂中绽放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  徐立峰语文课上的问题主观性都是比较强的,答案并非唯一。教师不能用参考书上的现成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而要鼓励他们积极地独立思考,要求他们不人云亦云,不唯书本、唯老师,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学生就能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现智慧的火花。只有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能得到训练,创新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在一次诗词赏析课上,同学们赏析柳宗元的《江雪》,一个同学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啊,不是在钓鱼又是在干什么呢?教室内鸦雀无声,学生开始了深思。一分钟之后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老人感到十分孤独,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还有的说:“这位老人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一个学生说:“他在钓一个春天。”-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经受重重打击之后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发现或设计的问题,其思维更具挑战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位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装》,有个学生说,这篇文章是安徒生靠想象来写的,我也设计了一个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创新能力。问题是:皇帝最后意识到自己受骗了,但出于皇帝的尊严,还不好承认。假如你是那位皇帝,你有什么高明的办法来治服骗子?(这只是一个假设,并不是这篇文章的继续,学生讨论交流)几分钟之后,有同学发言,我有一个办法:先以赏赐这两个骗子为由,把他们招进宫。然后宣读圣旨:“皇帝为了答谢两位织师,又特意请人设计了一套衣服,这件衣服也有一个特点,就是诚实的人穿上这种衣服用钻刻刀在上面刻花,人就会有接受穴位按摩的感觉,特舒服。请马上为两位织师更衣。”两个骗子穿上衣服在接受钻刻刀刻花的过程中受尽折磨……还有同学说,我也有一个办法:就是把骗子招进宫后,皇帝以衣服轻飘为由,让两个骗子在衣服上镶上宝玉,如果三柱香后镶不上,就要推出午门斩首示众,骗子自然被治服。同学们听了这高明的办法,立刻总结出了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以毒攻毒”的做法。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其创新性得以充分展示。所以,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人人发展”的理念,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的欲望,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反思:如果老师在学生求异思维过程中善于推波助澜,往往能掀起辩论的高潮。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辩论中才能不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所以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气氛,宽松和谐的氛围,创造讨论争辩的环境,鼓励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每个同学都是课堂的主人,对于同学的看法、课文剧的编排、老师的见解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否定,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5、把课堂搬到小区去河南建业外国语中学  宋秀娟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建业城市花园小区里,景色怡人,可我们学校是民办寄宿制,学生平时难得走出校门,周末月末放假也是来去匆匆。小区春光灿烂,但是学生却视而不见。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是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属于体验式作文。几经思索,一个创意在我的心里慢慢成型——把课堂搬到小区去,把生活写进作文中,把春天留在文字里。寻觅春的踪迹-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出了学校的大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下子投入到小区的怀抱中。有的小组同学蹲在地上,认真观察地上的小草小花小蚂蚁;有的小组和小狗小猫亲密接触;有的小组聚在一起,为满树的桃花拍照录相;还有的嘟着嘴和树上的小鸟和鸣。一个小组还另辟蹊径采访在小区里活动的老人,老年人的安详和小孩子们的活泼相映成趣,是春光里最灿烂的一束。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给我始料未及的惊喜和感动。展示活动成果采风结束,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学校,还没等我宣布展示,已有很多同学走上了讲台,争先恐后地展示起来。照片、录相、诗歌、绘画、现场采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独特的观察视角,高超的摄影技术,流畅的讲解语言,各种创造性思维真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不禁为自己的这次行动激动骄傲起来。写出真情实感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表达的欲望达到了高潮。我趁热打铁,做了一番动员:“作文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围绕一个中心写下来。现在大家还感到困难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难”。写作开始,不闻唉声叹气,只有流畅的沙沙声暗示着孩子们的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不到25分钟,便有同学陆续交上了作文。下课了,全班32个同学,只有3个同学没有按时交上作文。一个是写得太长了,说还有内容要写;一个是外婆重病住院,触景生情,愁肠百结;还有一个是因为有一位亲人在这个春天里突然离世,哭得写不下去了。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他们有不寻常的情感体验。在感情的世界里,我尊重这两个学生,同意他们晚交这次作文。反思:听见了,忘记了;告诉我,知道了;体验过,懂得了。这是新课改“学习即经历”-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的诠释。走出课堂,走进小区,走近生活,亲眼见到春天的景色,亲耳听到了春天的声音,亲身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因为我参与,因为我在场,因为我生活,所以,这次体验式作文成功了!把课堂搬到小区,把生活带进课堂,教师,就是使生活和课堂天堑变通途的大桥。 6、两科一堂学山东省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李娟今天,我们上了一堂“语美整合课”——语文、美术一堂学。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是看图讲故事——说好“话”的前提是读懂“画”,其后有一“画画写写(绘制连环画)”练习;美术第13课是“故事画”——画出美画的前提是讲出故事,绘制连环画是其拓展项。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同向让我们想到了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横向穿插教学:备课是在两科老师的商讨下完成的,活动是在两科老师的交叉引导下进行的。整堂课分讲故事画图、看图讲故事、画图写故事三环节:第一步,语文老师引导示范“如何讲述自己的生活小故事”;美术老师特意点明其中包含的“绘画要素”:时间与场景、心情与表情等的紧密联系——这也正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点。第二步:小组内自由讲故事,美术老师为各组拍照——为引导学生“从身边讲起、画起”准备现场资料;语文老师观察、指导各位同学的表情、语言等各方面的情感表达方式。第三步:投影显示“现场照”,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我就是故事与图画的主人公”-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语文、美术老师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指导图画的描述、绘画方法,同一个观察点,不同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投影”;同一脑海中,对同一情景的“三视影像”又会彼此互动,感触点的增多自会让想象更加合理到位,让语言表达更加深情真挚,让图画绘描更加真切生动。而且,这一特别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一会儿感到语文老师是自己的“同学”,一会又感到美术老师是自己的“同学”;一会儿在与“同学”一起向老师提问、请教,一会儿又与“同学”一起反驳老师、表述自己的正确理解——行动的勇气就来自身边那位特别的“同学”,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求的自然、真实的“师生一体化”学习氛围吗?第四步:回归课本。自读语文课本上的“故事图”,自由讲述后想象、续编,利用所学描述、绘画方法进行表演、作画,并将二者融为一体——制作连环画。三课时的教学内容(美二语一)两课时完成了——连课下作业都搬上了课堂!二位老师的交叉引导,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身份,敢于放宽自己的思维领域、提高自己的表达勇气,让语文“口语交际”与美术“故事画”的学习都取得了超标教学效果。反思: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在具体分析作文训练同小学各科教学的关系时,认为作文训练同阅读、美术、音乐、数学、综合实践等学科建立横向联系,科任教师协助指导,让各科为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条件,使这些训练服务于各学科,能达到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目的。口语交际是作文的雏形,教学过程中更应时时考虑横向穿插。它既能让老师的引导全面到位,又能使学生的思考与练习点滴不漏、扩及千里。 -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7、作文课上捉鱼湖南省岳阳县第八中学  卢望军百草园雪地捕鸟,情趣盎然;文学家白描动作,生动传神。课后,我让学生仿照文章的白描手法,写一个动作描写的片段。很巧,三个学生同时写到捉鱼,但水平殊异。有比较就有鉴别,有鉴别更能明理。我意识到这是一次作文指导的契机,便用“白描手法”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指导。我把三个片段配上点评贴在教室,让学生随意欣赏,随意议论。生1:我和几个朋友到小溪里捉鱼。我搂起袖子,把手伸进水中探了探,没有。于是换了一个位置,水很清澈,一下就看到了鱼的所在。我又伸出了双手,向水中奔去。一捧,便捉到了几条小鱼。卢老师点评:鱼的地盘鱼作主,在小溪里捉鱼,一搂、二探、三伸、四奔、五捧,鱼被捉到的可能性只有两种:非傻即呆。生2:来到了鱼塘,“摸鱼高手”爸爸先将袖子挽起来,走进鱼塘中心,把手慢慢伸进水中,不要让鱼群感觉到。一边缓缓走动,一边用手去摸。在即将摸到鱼时,双手向前一握,张开手,就会有一条小鱼了。我看爸爸做了一次,就会捉鱼了。啊,原来捉鱼这么简单啊!卢老师点评:“挽”袖子比“搂”袖子靠谱,但走到鱼塘中间却想不被鱼群发觉不太靠谱,看爸爸做了一次就会捉鱼了,更不靠谱。孩子,捉鱼没有这么简单,写作文也没有这么简单啊!-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许楠:我一来到水边,就准备伸手捞鱼。姐姐叫我不要轻举妄动,要“埋伏”起来,把手慢慢地逼向鱼,才可捞到。于是,我趴下来,把手“潜伏”在水里张开成喇叭状,静静地等鱼进入包围圈。然后我屏住呼吸,慢慢收拢手指,等鱼完全在我的掌握之中时,忽地双手往上一提,几条小鱼便成了我的俘虏了。我本来是想养着他们的,可我喂什么他们都不吃,过不了几天,就都一命呜呼了。老天,到底要怎样才可以把他们养活啊?卢老师评作文:实践出真知。趴下、埋伏、逼近、收拢、猛提,请鱼入瓮,步步为营。鱼得水固然得了地利,但奈何不了人和!至于怎么养活鱼,两个字——放生!作文贴出后,学生议论纷纷。我问学生的体会,他们都说,许楠才是真的捉到鱼了,其他的人肯定没有捉到鱼,有真实的体验才能写好作文……我总结说: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者心如明镜,要感动别人,先打动自己。我相信,这次“白描式”的作文指导,胜过平时的精雕细琢。因为,问题生成于学生作文,探究附着于学生生活,结论作用于学生未来。反思:学生作文的“假、大、空”,一部分是因为学生经验水平的青涩,一部分也归咎于老师作文指导的“不真、不细、不实”。体验个性化,即真;指导具体化,即细;内容生活化,即实。作文生活化,生活就能化作文。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这是“白描”指导的精彩;移花接木,穿针引线,这是教师主导的魅力! -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8、把课堂还给学生湖北省远安县安鹿小学  齐家兰上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之后,我开始思考口语交际怎么上。想想从前的教法,总是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孩子只是课堂上的听众。如何才能让所有的孩子动起来?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组织孩子们围绕本单元“浓浓的乡情”这一主题搞一次语文活动。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给了学生,教室里立刻沸腾了。孩子们兴奋,激动,有几个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当我告诉他们这次语文活动由他们自己主持、所有的同学都是演员时,教室里又是一片欢腾。“哪些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主持人的滋味?”我微笑着问。孩子们窃窃私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举手。我知道他们从来没有主持过这样的活动,心里难免会有所顾虑。于是,我用鼓励的语气说:“鲁迅先生曾称赞‘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我相信我们班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孩子!”话音刚落,张德坤就把手举得老高。接着,一个女孩子也举起了手。经过全班推荐,我最终挑了4个孩子主持。为了激发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我宣布表演的节目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组长全权负责。要求每个组至少一个集体节目,一个个人节目。集体节目必须全员参与,个人节目根据内容自行安排人数。经过两天的准备之后,活动如期开展。我走进教室,黑板上“浓浓的乡情”-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这几个醒目的大字,经过一番修饰分外漂亮,让我眼前一亮。据了解,那是出自担任本次主持人的女孩蔡梦飞之手。真没想到,她的艺术字居然写得那么漂亮,连我都自愧不如。活动开始了,我站在教室的后面,用手机录制着他们表演的节目。二组声情并茂的诗朗诵,深深地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一组自编自导的三句半轻松幽默,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五组表演的小品别出心裁,深受孩子们喜欢……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一节课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孩子们是那么轻松,那么愉快。当下课的音乐声响起时,他们依然沉浸在快乐之中。这是我接手这班孩子以来第一次看到他们笑得那么甜美。尽管还有很多不足,却让我真正体验到了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后的轻松和释然。那一刻,我突然感到有一种幸福感悄悄溢满我的胸怀。反思:一、相信学生。产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念头源于我对孩子的真正信任,相信他们有积极参与的兴趣,相信他们有自我挑战的勇气,相信他们有自编自演的能力。因为充分相信,孩子们兴趣盎然、信心百倍。二、解放学生。学生的解放首先源自于教师的解放。我把自己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解放了出来,把课堂慷慨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去讲,去演。因为彻底解放,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开心。-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三、利用学生。在我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要靠教师去挖掘,去利用。利用孩子们的表现欲、荣誉感,开展小组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因为有效利用,节目精彩纷呈,孩子表现出众。四、发展学生。发展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孩子们在自我组织和自编自演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升华,身心愉快发展。 9、让每一个名字都闪光哈尔滨市实验中学  刘百荣如何让每个成员都参与课堂,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做人的尊严呢?我在评价机制上动脑筋,不仅采用将全员参与作为评价小组的重要指标、进步幅度大的成员为小组双倍加分等方法,还利用沟通平台(每个班级门外墙壁上一块由各任课教师书写,用来公示班级优秀小组和进步学生的小黑板)来放大他们的成功,让各班师生一整天都能见证他们的光荣。还别说,这种做法真让我收获着因学生进步而带来的欣喜和幸福呢。课上,分配好朗读的展示任务后,各组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当我走到四组巡视时候,正好组长劝说组员冯世阳,“你读倒数第二段吧”,“我能行吗?”冯施洋小心翼翼地说,拒绝的语气里却分明又是热烈的期待。我知道他底子太差了,他想读却又怕读不好,影响小组……-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我连忙俯身轻拍着他的肩膀和大家说:“我看你们组长有眼力,他能读好,你们说呢?”“是的,你要是不读,咱们就少一个人次分呢。”同学们鼓励道。展示时间到,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第四组冯世阳的时候,同学们诧异第四组怎么能让他单独亮相呢!因为冯施洋在大家眼中就是一个胆小、说话吞吞吐吐的同学。那一刻,屋子里更是格外宁静,宁静里还带着紧张。他开始读了。“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他的声音里像是凝聚了所有的磁力,个别地方还有些不连贯,但在这个文段的朗读中竟然让人感觉到是激动和难忘的回味,当他坐下,片刻的宁静后是一片雷鸣的掌声。“给第四组加2分,因为他们组员进步大!”我说,“你们的掌声就是加分的最好理由,对吧。”“对!”全班同学大声地喊道。当我把加分写在黑板的小组评价栏里后,我看到他的小脸涨得通红,正如他所读的文段里的话一样,“他感到太幸福了”。为小组加分的愿望,让他超越了自己,勇敢地站起来;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日趋进步,让这样的丑小鸭享受到成功的幸福。沟通平台,点亮每一个名字课后,当我来到走廊在沟通平台上写评语的时候,围过来的同学说,“老师,写冯施洋!老师,写冯施洋!”我笑了,同学们多可爱呀,他们怀着一颗好的心和我一样为同学的进步而品尝到了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他们都在成长,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有人格的完善。我在沟通平台上写下有力的几个大字:“我为冯施洋本节课的表现而骄傲,我为第四组的力量感到震撼!”-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名字,让每一个名字都闪光,每一阵风吹过,都是一片幸福的颤抖。倾心于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巧用团队评价和沟通平台让我听见学生成长的拔节之声,收获着帮助学生成功的快乐。  10、“你”要动起来,“我”也莫躲开重庆市北碚田家炳中学  罗晓玲听A老师和B教师以“同课异构“形式上《夸父逐日》这篇古文。A教师在课堂上,首先用英雄人物的故事引出新课。在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时,学生读课文,教师正字音,每个注音写板书;教师提问题,学生给答案,一问一答判正误。在让学生的理解课文意思的自主提问环节,教师也要先把问题集中,待各组讨论后再点名回答。整堂课有板有眼,按时结束。-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这堂课,似乎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教师预设的任务。可回味起来,总觉得老师不敢把学生放开手去,正音、释词、译句,事事都得亲手领着才放心。其实,这一课的拼音字词都相对容易,何苦这么操心?在各组研讨提出的问题中,还有一些妙问,却生生地被教师整理后的几个问题淹没了。大家集中在这几个问题上,其余的问题完全置之不理。不知在整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是否更多地强调了自己的主观认识,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体会呢?少了学生主体性地介入的课堂,缺少灵动思维的迸发,少有动态巧妙的生成。课堂,仅仅就是一个教师主宰的课堂。B教师的课堂却是另一个样子,她用李宁点燃奥运火炬的画面引入新课,在检查预习效果时采用抢答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了。接下来,又是开展描写桃林美景,扩写故事的小组活动,又是鼓励同学们说出和夸父有同样精神的人。快结尾时,还要朗诵励志诗句,鼓励学生勇敢追逐梦想。学生们持不同的观点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拖堂近8分钟,只好草草结束。这堂课,学生充分站到了台前,抢答激发起竞争的欲望,创作调动起积极的思维。学生很活跃,生成的点也多,可是有些点已经远离课堂目标了。比如,在分析夸父形象特点时,有的说“夸父是自私的人,他把黄河、渭河的水都喝光了,人们会受灾”;有的说“天会下雨,河水还会有的”;有的说“夸父是因为那时太阳太厉害,造成旱灾才去赶走太阳”;有的说“那时水源丰富,但光照不足,夸父是去要把太阳追回来的”……快20分钟了,学生就在“夸父把河水喝干对不对”、“夸父为什么追赶太阳”这些问题上纠缠不清。而此时,教师却没有及时站出来进行引导,结果课堂活动失去了明确的指向。综观两节课,我仿佛看到课堂在“学生”与“教师”的定位之间矛盾徘徊。教师动得多了吧,学生动不起来;教师靠边躲学生全放开吧,课堂不小心又偏离了航道。高效课堂,学生该在哪里?教师又该在哪里? 反思-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高效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得到激发,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得到培养。因此,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应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如果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教学缺少宽展的空间,效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我们也要避免语文课堂教学的“表面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曲解对话、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泛化体验、纵容个性”等现象,避免“主体性神话”充斥的课堂。这样的课堂看似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实际效果却不会很理想。热热闹闹、漫无边际的“展示”,展示者和听者都不可能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展示的同时,对学生不成熟的、有偏差的、甚至错误的见解,要加以正确引导。“你”(学生)要动起来,“我”(教师)也莫躲开。学生不动,课堂了无生趣;教师躲开,课堂的“主体性”又变成一场虚无缥缈的神话。只有让二者和谐互动,主次分明,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 注:“新课堂叙事”继续征稿,来稿注意,是“叙事”不是“论文”,是课改中的遭遇、感悟、经验、心得、做法、效果,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雕虫小技、巧言妙语,也不是课堂意外的机智处理,更不是教学艺术的点滴呈现。到底怎么写,一是体现新课程理念;二是关注“学”的表现,而不是“教”的高超;三是写出新意,有借鉴价值,最起码要给读者以启迪。教学反思-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初中体育教学反思汇编陈辉的工作室初中体育教学反思汇编初中体育教学反思汇编1、这周是七年级不如初衷阶段的开始,课堂常规大部分学生做的不好,排队很慢,讲话比较多,课堂当中的纪律很差。这周上课的内容主要是广播体操,本打算一节课教三节,结果表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强,所以就放慢教学进度,每节课学两节为宜。通过每一节广播操的动作要领讲解,分解解说和一些如何掌握要领的点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前四节的基本动作。改进的措施: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刚步入初中阶段,加上今年的特殊原因取消了军训,学生的对垒练习和课堂纪律部严谨,很散漫。所以从这周开始要加强他们的队列练习,严抓学生上课的纪律,在学习广播操方面,学生还不能清楚的了解动作行程规律,所以必须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有一个适应期,耐心教导。2、从这周的课堂常规上看,学生的纪律有些好转,基本上能在上课预备铃响之前排好队,讲话的学生甚少,不过还是有个别学生迟到。在广播操学习方面,学生也慢慢的适应我的教学方法,个别学生并且能很快的几下动作顺序,但是大部分学生动作不到位,身体姿态不都好。改进措施:课堂常规纪律还是要继续抓紧,不能松懈,让学生养成不迟到,排队做到“快、静、齐”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要开始注意锻炼学生的身体姿态,动作发力和动作连贯性,以完善学生对广播体操舞动青春的掌握。3、这周已经把整套广播操全部教完,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完成单节动作,但学生对广播操的每一节的顺序还不熟悉,所以我安排学生分组练习,每一组选一名组长,组长带领练习,互相提示,互相交流,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错评价。从学生的姿态上,动作的法力和流畅性上观察,都有所进步,但在熟练程度和动作准确度,以及一些小细节上不够注意,容易出现错误动作。改进措施:从学生练习的整体上观察,学生能够在动作的正确性和细节上要加强,接下来要从头开始给学生系统的复习,让学生能够几下每一节和每个动作顺序的同时,让学生能都正确、流畅、完整的把整套广播体操展现出来,体现学生青春的活力,注重讲解当中容易混淆而后容易出错的动作,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动作要领,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晨练打下良好的基础。-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4、本周主要以复习广播操为主,经过反复的联系,系统的指导,学生有很大的进步,学生能够尽量展现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完整性,根据学生的联系进度,接着就让学生跟着音乐联系,随着音乐的伴奏,在听觉上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顺序和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但是音乐稍快了些,很多学生发力不到位,动作变形,也有出现忘动作,手忙脚乱。不过在跟过几次之后,慢慢的大部分学生可以跟上节奏了。改进措施: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更要求学生发力要快并且动作准确、连贯到位,同事要以证的身体姿态去完成整套广播操,要秋游一定的节奏感,要让音乐和动作一起动起来。在学生练习时要不断强调保持身体姿态,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体现中学生青春舞动的美。5、本周学生已经联系体育节的比赛项目,有八字跳绳、接力跑、排球垫球和趣味赛等,在小班课上,我向学生讲解了关于接力拍的规则和动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但是学生在联系过程中有出现解绑错误和掉棒现象,出错的基本上都是站在后排的学生。学生联系时非常积极兴奋,同事错误也频频发生。改进措施:从掉棒的现象中都是后排的血色很那个,说明我在讲解时后排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我应该在每次讲解时,用引导的言语或哨声来提醒学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听得到,尽量在练习当中少出现错误。还有对出现掉棒的学生提出要求,并且对其进行纠正指导,提醒学生要正确的运用接棒、拿棒和递棒的手法,及出现掉棒的及时补救措施。6、这周是对大班课学生排球垫球进行提高巩固,大班上课人数较多,所以在管理上和教学上都有一定的难度,更多的是帮助比较差的学生,另外一些能都用正确的手法把球垫的起来的学生就安排他们两人一组进行互垫,距离是三米。较差的学生对其进行指导纠正,让他们能够正确掌握排球正面垫球动作,时刻提醒学生要“提肩、夹肘、压腕、蹬地”,让学生在反复的提示和指导练习下,形成正确的动作规律。改进措施:一些比较差的学生垫球时,无法控制球,反应了学生的击球部位不准确,动作要领模糊,对于这些学生要给予细心指导,却别对待,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耐心讲解动作要领,反复提示,让学生多练习,多体会,逐步的提高。7、本周是体育界比赛,学校里的竞争气息非常浓郁,我是负责接力跑检录的,在检录出检查队员的参赛情况和学生赛前的准备活动,正常比赛进行比较顺利,只是当中检录是,有些班级学生出现迟到的现象。重要的是七年级一至五班的学生在比赛中没有出现掉棒的现象,说明前面的上课中大家对接递棒要领都已经熟悉,平时的练习也很充分。改进措施:在检录出有出现迟到现象的班级,应予以批评,另外在检录处集合的学会人数较多,学生非常吵杂。因此在比赛前应该提前提醒学生应该遵守纪律,保持安静,以便于检录点的老师进行检录。-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8、本周进行的是七年级的广播操比赛,这次的比赛有我负责。首先在知道拉屎的帮助下制定了广播操比赛评分表,裁判员的安排,评分表包括经抽签产生的七组比赛班级(每组两个班级)、队形占10%,服装占10%,领操员5%和动作70%。马上要参加比赛的两个班级在后场区等待,没有比赛的班级在旁边场地观赛,整个比赛进行的非常流畅,学生都非常的积极,精神面貌非常好。赛后小结:经过比赛场地的布置和各个班级进退场的练习使得整场此赛进行的非常流畅有序,学生的积极性和活动都感染着每一位观赛者。不过有些班级在服装的打扮上有所欠缺,比如有些班级的学生头发处理的不够干净,有些班级做了过多的修饰。同时要维持在旁边等候班级的秩序,提醒学生保持安静。此现象反馈于我们在比赛的通知上要注明比赛服装上的要点和观赛学生的要求,以保证比赛更好的进行。9、第十周就要节能型实验中学运动会了,每个班级的赛前准备都非常的紧张,在课间和中午都有班级在忙着练习运动会比赛项目。这周我给学生上课的主要内容是蹲踞式起跑和接力跑以及关于运动会项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并且和指导师陈老师一同策划安排七五班学生的参赛项目。在刚结束体育节,又重新给学生巩固了接力跑,是的学生能够对接力的规则和要领更加的深入。在蹲踞式起跑练习中,学生才初步掌握了其动作框架,对于双脚和起跑线三者之间距离的调整上有所欠缺,有些学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适合自己的距离位置,起跑时重心不够靠前,这些都影响着起跑的速度。我通过言语上的提示“提臀,重心往前,感觉要向前倾倒的状态”等,来对学生进行发福的提示,是的学生能够正确的体会动作,从而形成对蹲踞式起跑的正确认识。10、这周是实验中学运动会,开幕式有健美操表演,绣山校区由我负责,看着自己给36名学生编的队形,在体育中心的绿草地上,展现着青春的律动,显得整齐可观。但还是觉得队形少过于简单,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尝试编排这么多人的队形吧,过于严谨,不过整体上还是比较满意。开幕式结束后就要进行田径比赛,我是负责跳远部的裁判长工作的,其他的裁判都有好几年工作经历了,显得非常的老练,这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不过我也不能怠慢了自己的工作,该交代的细节还是要认真的对待,特别是规则上的要求,必须向每位裁判员强调,比如三级跳远的正确跳法,不同年级段使用不同的起跳板等,确保学生安全,遵循公平竞争原则。改进措施:作为健美操专项的我,在学习课堂教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项技能,在接下来的时间还会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东西,所以必须不断适应新事物,逐步的完善自己。比赛中出现了一个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位八年级的学生在跑完四百米后再参加三级跳远的决赛,本来是小组第八的成绩竟然拿了冠军。由此向我们警示,检录处的老师应该做好参赛学生的热身活动,尽量能使每位学生达到适当的热身状态,提高学生在比赛中的发挥。-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11、本周上课的主要内容是立定跳远,立定跳远主要解决的问题是:1、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技术要领(摆臂、蹬地,收腿、团身、落地中心向前和跳远规则);2、提高学生的大腿、小腿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开始的时候我根据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错指导的“格式化”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立定跳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后面的几节课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发现——学习的练习步骤,在老师的鼓动和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动作技能,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老师在一旁起鼓励和促进作用,使得学生练习效益事半功倍。12、本周是解决跳远的另一个要点,就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开始的是安排学生单脚跳和蛙跳练习,距离为二十米左右,结果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有出现偷懒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乏味,所以在第二节课的时候我给学生设置了发展腿部力量的游戏,一个是:摸地起跳,学生准备姿势是去全蹲手触地,听老师随意报数,报单数时的起跳,报双数时不动,凡是在起跳晚的或者是报双数时手离开地面的罚俯卧撑两个;二是单脚跳和蛙跳接力。这样学生练习很积极,玩的很开心。课堂的气氛在游戏中沸腾起来,学生在玩中提高技能,在游戏中掌握动作技术。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应该多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多听学生的反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工作能够更顺利的进行,注重学生技能发展实效性。13、这周谈谈大班上课的情况,我给大班上课的内容是健美操,自我以健美操专项招进实验中学以来还没有让学生,或者说没有时间让学生接触健美操,由于前段时间七年级都在忙的体育节和运动会的事情,所以这周是我在学校健美操教学的开始,说实话关于初中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有多少,接受能力如何都是个问题。在上课前我做了些准备,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七年级的女生还羞涩于去展示自己的动作,而且有大部分的学生不能适应我制定的课堂内容,在基本手型和基本步法练习上还好,基本上可以跟上我的教学节奏,但是在练习我编排的组合操时,有些学生稍显落后。可能是我太急于求成,把学生想的太理想化,其实任何技术动作的形成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应该持续最基本的手型和步伐教学,以及学生的姿态练习。这还需要一漫长的路程,我还需要多点耐心,多点细心,让学生慢慢的接受健美操。-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14、由于中学的篮球场要翻修,导致七年级的篮球教学无法开展,所以七年级学生的期末考核内容改为跳绳,在我看来这样的决定给学生是一个优惠的政策。从上课的情况看,学生的跳绳基础都还好,只不过有些动作不够规范,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帮他们改进动作技术,让学生能更轻松的在短时间内跳更多的数量。针对有些摇绳太慢的学生,我先让学生拿绳先单手再双手体会摇绳的动作。针对有些跳的太高,膝盖屈伸幅度的学生,对他们反复提示,注意用踝关节发力蹬地,不需要跳的过高,只要有适当的高度绳子过即可,这样即节省了体力,而且加快了节奏。尤其是在七年级一班有位学生身体很不协调,摇绳和起跳的时机不符。首先,我必须让他先学会摇绳和踝关节发力,改进摇绳力道和稳定性,以及跳动的节奏和身体姿态,再是要让他把摇绳和跳动的节奏有机的结合起来。我在他面前越提醒,越指导,那学生反而显得慌张,整个动作根本无法协调起来,当时我举足无措,后来我就在言语上鼓励他,先让他放慢节奏的去练习。并且给他布置回家练习的任务,结果第二节课来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学生可以连续的跳,只是慢了些,不过这也是一个的良好的开始。每个学生都是有能力去掌握动作技术的,那只是时间的问题,要在精神上不断鼓动学生,让学生建立足够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敢于尝试的精神。15、这周的大班上课还是继续上节课的基本手型和基本步法,同学们脸上已不再有那羞涩的面孔,每个学生都开始慢慢的去尝试动起来,我想这是个好的开端,好的开端才可以持续发展。由于条件限制没有音乐的伴奏,课堂显得比较乏味,所以在课的开始我安排学生“贴人”游戏,来弥补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结合上节课的教训,我在课堂教学中编排由基本手型和基本步法组合成的简单动作,学生练习起来显得轻松愉快,整节课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跟上我的教学进度,课堂气氛相对融洽。因此,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目标设定太高学生无法完成,达不到教学成果,目标太低学生完成的太容易,对教学成果的达成反而没有意义可言。适当高度的目标制定,既可以提供学生进步的空间,又可以在让学生在目标达成中获得成就感。16、这周是我来中学以来第一次开课,心情显得异常紧张,经过直导师和组内同事的帮助和指导和平时上课的积累,星期四那天的开课还算顺利。我上课的内容是实心球和快速跑,整节课的完整性还算可以,组织方法和教学手段在算合理,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经过领导和同事的点评让我认识到我还需要提高的几方面:一、专业术语不扎实,口语太多;二、教学手段重点不够突出(只强调换脚,没有强调蹬地);三、时间的安排上上,放松时间可以少点,驾到实心球的练习密度上;四、要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注意创新,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五、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手段过于表面化。所以我在以后观摩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要关注他们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实质意义,而不是外在框架,须有外表,而无实质的教学在目标达成上是大打折扣的。总之,上课经验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还是要多开课,熟能生巧吧课程《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研修报告向阳初级中学张娜我上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二节《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第三部分内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学生在已掌握了点与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平面上两圆的不同位置关系,是学生对圆的知识应用的基础,也是今后到高中继续研究平面与球的位置关系,球与球的位置关系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内容分析:《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内容是分两课时完成,本次课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学习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然后能够初步利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解题。3.教学重点: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  4.教学难点: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和两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以下三个方面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了解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掌握两圆圆心距和两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够利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解题。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会观察、比较、想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类比的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3.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验向学生渗透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两圆的位置关系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体会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利用直观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中的美感;通过鼓励式教学让他们爱学,想学从而会学。  三、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反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实例,同时在前两节已学过有关点和圆、直线和圆的几种位置关系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圆这一知识又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所以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敢于质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圆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  2.教法设想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节课中先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再以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开始,让学生轻松地进人新课学习,在“问题引入——自主探究——汇报结果——直观演示——归纳总结——应用拓展”的基本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获取新知识,提高能力。在教学中,具体用到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激智法,自主探究法,设疑求新法,以用促学法等  3.学法指导-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由于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喜欢动手实践,渴望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学具让学生去摸、触、感受。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交流、归纳、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体会获取新知的喜悦和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四、教学过程设计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部分首先我先复习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定义。其次展示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自然过渡到新课《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二、探究部分【做一做】请把1个钥匙环和一枚硬币当做两圆,在同一平面内固定一枚硬币,有序的移动这个钥匙环。观察两圆公共点个数变化情况,并归纳两圆位置关系。【量一量】两圆的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R>r)的大小,说一说它门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直观演示—发现规律—验证结论-归纳总结。环环相扣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三、精练部分。1.⊙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和4,满足下列条件的⊙O1和⊙O2有什么位置关系O1O2的长两圆位置关系O1O2的长两圆位置关系O1O2=8 O1O2=1 O1O2=7 O1O2=0.5 O1O2=5 O1O2=0 评:直接应用三量关系来判别两圆的位置关系。2.如果⊙O1和⊙O2相外切,⊙O1半径为3且O1O2=5,则⊙O2的半径为3.若⊙A和⊙B相切,且半径分别为8cm和2cm,则圆心距AB的长为()A10cmB6cmC10cm或6cmD以上答案都不对PO·4.如图⊙O的半径为5cm,点P是⊙O外一点,OP=8cm,若以P为圆心作⊙P与⊙O相切,求⊙P的半径R.评:设计练习2和3为例题4做铺垫,由易到难,分散了难点。同时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5.两圆半径之比为5:3,当两圆相切时,圆心距为8cm,求两圆的半径?评:做为例题的变式练习四、小结部分:先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再给学生展示知识点,让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整体印象。五、课后反思-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实自己的教学经验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课堂就应该交给学生,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灌输给学生,这样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节课成功之处:1.我利用课件教学“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探索两圆相切时圆心距d和两圆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时多次运用flash动画展示,两圆环实物演示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增加内容的生动性和真实性,充分发挥了课件的辅助功能。2.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交流、归纳、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体会获取新知的喜悦和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落实比较好。3.五种位置关系相应的数量关系的研究中,我采用“先易后难,突破关键”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解决易于解决的“外离”、“外切”、“内切”时的三量的数量关系,再解决“内含”时的三量的数量关系,最后突破相交时三量的数量关系:R-r这次习作的内容:一是写一件关于自我保护的事,一是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学生可以任选其一。虽然体裁不同,但主题是一样的,都是讲“学会生存”,我想尝试着在一节课内让学生自选内容来写。写一件关于自我保护的事情,课上我引导学生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努力把事情的经过说具体,还要说一说从中你得到的收获或启示,学生说的面比较广有的说的是自身经历的事,有的说的是在报纸或是其他地方看到的,有的学生说的是人为造成的灾难,有的说的是自然灾难,但就是时间用的稍长了些。这节作文课指导的另一个重点是写读后感,先让学生用“从《鲁滨孙漂流记》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个……人”来说一段话,他的哪种精神让你感动,进而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如何生存,如何保护自己。有的学生只说出了课文让他感动的部分内容,但是没有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能联系生活方面来学习鲁滨孙勇敢、坚强等,有的学生能联系学习方面来说学习鲁滨孙在因难面前不退缩等。于是我又出示下水文,让学生在帮我评下水文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读后感的写法,我尽量引导学生从整体去评价,然后再过渡到细节问题,由于前面学生说的内容有点多,所以后面就显得很紧,有些细节指导的不是很到位。这也许是我的能力有限吧,我是想学习名师的教学风格,在一堂课内试着指导学生写二选一的文章。以前在课本上遇到二选一或是三选一的文章,我都是每一选项指导学生一节课来写,因为是平时的课,所以时间就由自己来掌握,指导的很细。这次我想在公开课上尝试一下,这样的作文应如何指导学生来写。因为在考试时,学生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那么我们在平时做练时应如何指导学生快速的选材,快速立意呢?-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不足:这节课有些前松后紧,前面学生说的太多了,所以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进完,没有学生的写和互评的时间。预设的和生成的没有达成一致。再改进:由于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对自我保护的事已经说的很多了,所以在这节课上不要让学生说的太多,让学生回忆一下口语交际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把自我保护的事说清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努力把事情的经过说具体,再指导学生说一说从中你得到的收获或启示,这样时间缩一下,后面的教学内容在时间上就能充分一些。作文指导课说课东方红小学李岩一、写作分析中年级习作教案,首先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课前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有关写自己的文章,以启发思路。教师要鼓励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紧密结合。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然后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将它们写下来。教材里列举的三方面的内容,提示了习作的不用角度,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可以是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如《爱笑的女孩》;也可以是多角度介绍自己,如《这就是我》等。二、教学要求:1、通过介绍“我自己”,培养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抓住特点说真话;围绕中心细表达。3、明要求、定内容、教方法、拟初稿重难点:在习作中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指导方法:先说后写、示范引路、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例文两则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节侧重指导写作,第二节侧重修改纠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二)、指导观察,诱导写作(三)、开阔思路抓特点(四)、范文引路教方法 (五)、模拟写作(六)、修改习作(七)、总结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继续完成习作,指导评改三、设计意图1、-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让学生懂得行动。学生对于平时的自己也许很熟悉,交谈中也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可一旦让他们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就不一定能写得清楚。所以第三单元的作文正好体现了这个主题。有机会让学生练练手笔,把自己的特点展示给同学或老师。我觉得指导时重在激发学生产生“心动不如行动”的习作激情。先是安排激趣的环节,让学生猜猜短文中是谁,带点神秘感引入课题。在激趣的同时初步让学生知道写一个人外貌的基本顺序,有利于下面教学埋下伏笔。这么一来,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在实践中进行习作。我想这次习作训练可以充分体现出来。2、在指导观察,诱导写作环节上,我用小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在汇报过程中,教师总结方法。先让学生头脑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知道要怎么来叙述自己的外貌,怎样来写自己。3、开阔思路抓特点,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怎样让学生把自己最有特色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在介绍时又怎样让别人听得明白,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尽管有难度,但也应该让他们学会讲,只要能讲他们就能写出来。于是我设计老师的引来牵动学生的说。教师先引出学生存在的一些优缺点,比如:爱唱、爱笑、爱哭等。在延伸的内容中,又可以说出性格、爱好等方面。我的意图是想先扶,然后再放,做到扶放结合;然后指导抓住其中一两个方面来写自己的特点。4、范文引路。三年级学生写作常常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写作方法,怎样来解决这个难题呢?我采用了先写自己的优缺点当范文,引导学生学会模拟这种写作方法,教给他们懂得抓住中心句来写,这样有利于帮助他们的写作,使他们知道怎样下笔。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写得风趣些。5、修改习作。这个环节在这节课是一个新的尝试,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修改能力,检查学生好词佳句的积累情况。努力创设一个平台,把自己写的读给同学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在修改的过程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好词佳句,及一些修辞手法。在评价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希望学生能在轻松中获得成功感觉到习作不累,习作很好玩,习作很简单。教后反思:上完课,老师们的评价总体很高,可自我感觉不满意。课堂中我没能及时把学生的闪光点迅速挖掘出,让好的课堂信息白白地浪费,从中反省自己不善于利用课堂有效资源。其次,在导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够,好几处应该发挥老师的作用,可偏偏被学生精彩的表现所吸引,导致没好好地导。再次,教学任务没完成。由于停电的原因,教学环节打乱了,作文修改部分没能体现出来,一节完整作文指导课好像只上了一半,感觉有点遗憾。虽然一节课的优点比缺点多,但对于严格要求自己来说,是有那么多的不满。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否提高,跟老师平时指导的关系甚大,所以我不敢泻慢。只希望自己以后经常跟有经验的老师探讨,虚心请教如何上好每一堂作文课,把课堂中存在的缺点尽量改掉。-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作文指导课论文东方红小学李岩教材分析:“一件难忘的事情”是第十一册第三组基础训练的作文。通过对本单元讲读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阅读课文《胡萝卜》两篇文章的学习,体会叶圣陶和朱德熙两位先生修改作文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并从他们的改文中学到怎样修改作文的方法。围绕“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确定作文教学第二课时以指导学生归纳修改作文基本方法,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有步骤地训练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这次作文训练用二课时。第一课时,根据题目“一件难忘的事情”的中心词“难忘”,提示写作的范围和中心。激发学生回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难忘的往事,选取自己最难以忘却而且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鼓励部分学生简略口述事情的的主要经过和难忘的原因。通过示范,要求全体学生先列好写作提纲后依据其顺序进行作文,力求在教师巡回指导下当堂完成初稿。第二课时,为达到学生初步学会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一目标,指导学生以所学课文为范例,从叶圣陶、朱德熙两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归纳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程序。以“仔细阅读、推敲词语、理顺语句、删改重复、增添完善、纠错别字、断句标点”为分步修改的步骤,使学生在修改自己作文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教法选用:为切实指导学生修改好自己的作文,选用“范例方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一是以范例化的知识结构理论加以取材。通过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学习,从叶圣陶、朱德熙老前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修改文章的范例中,引导学生重温修改文章有哪些基本方法,以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二是将范例理论具体化。指导学生依据范例,创造性地归纳如何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统一认识后,集体编写成修改作文的程序。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具体运用自编的修改作文的程序,在修改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运用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使实质训练同形式训练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修改能力。学生指导:归纳式。归纳式是指学生在接触了较多的具体材料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同类的若干例中归纳出某种学习方法。用归纳式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学习方法,将这一学法运用于学生的写作实践中。第一步,让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的老前辈修改文章的方法。第二步,指导学生编列修改作文的程序,归纳为学习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第三步,将归纳的学法直接应用于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程序:-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一、激情导入,出示目标在导入过程中,教师热情地将上一课时学生完成的初稿情况作简要介绍。用“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激发学生修改作文“文章不是写好,而是改好”的名言,引出本节课的作文教学目标:归纳修改作文的方法,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二、读写结合,范例提示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胡萝卜》两篇课文,从叶圣陶、朱德熙两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体会修改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通过学生口述,从改词语、改句子、删去重复的词句、增添不完善的句子、改正错别字和标点、将长句断成短句等方面逐一修改、明确要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就应该像老前辈这样对作文进行比较全面的修改。三、探索规律,概括方法通过范例,知道修改文章应遵循一定的规律,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应有一定的程序。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老前辈修改文章的规律,概括归纳编写成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以“仔细阅读、推敲词语、理顺语句、删改重复、增添完善、纠正错别字、断句标点”为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用简略的文字板书修改程序为:读——词、句、字、点——改。四、方法实践、自我修改按照归纳自己作文的方法,指导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首先是让学生认真阅读自己的初稿,文题对照,看作文是否突出了写一件难以忘怀的事情,想想哪些地方讲得不清楚,哪些语句读起来有毛病,把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先作上记号,然后用修改符号按照下列顺序逐一加以修改:(一)推敲词语。就是把用得不准确的词语改准确。依据常常应用的规范的句式,判别作文中某句话里的词语运用是否恰当、词语搭配是否合适。词语更换主要是使学生懂得词语的意思、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对学生在文中词不达意的典型例子词语的误用,指导时教师在不违背学生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换词法进行比较,由学生自行对比,识别某一词语正确的使用方法。也可将学生作文中使用错误的词语,用其例句作简析,让学生通过修改,逐步做到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二)理顺语句。就是要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修改时要逐句逐句的读,寻找不通顺的句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看句子成分有无残缺或是语法上的毛病。还要看句子是否按逻辑顺序排列,有无前后颠倒,句与句是否衔接连贯,合乎事理,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应遵循其规律。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病句和前后不连贯的句子,教师可选择其典型由学生识别并加以修改,在共性问题上形成共识,明确句子要通顺连贯,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必然联系,句意要符合客观事实,并逐步掌握句子的不同表达方法。-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三)删改重复。就是删去重复??嗦的词句。这是由于小学生所接触的词汇不丰富,书面语言还达不到能恰当地运用词语和句子表情达意,所以作文中常常出现近义词重复使用。加之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不能对事物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描述,仅从某方面去反复叙说。作文修改中指导学生删去重复??嗦的词句,适宜的方法:一是句子中如有相同的词语或近义词,视为重复,删去多余,只需保留其中之一;二是描述同一事物的句子,有两句以上意思基本相同,视为??嗦,应删去一句,保留自己认为已经表达清楚意思的其中一句,使句子简洁明白。(四)增添完善。就是增添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完整。由于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有限,即使是已经学过的词语尚不能恰当运用,作文时常常出现句子的主干成分残缺或者是平铺直叙。对于主干成分不完整的句子,应指定学生仔细查阅,发现缺漏,宜补则补;意思交待得不清楚的,该添必要的句子就要添写上。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所描写的事物展开合理的想象或者有机的联想,使学生增添完善的书面语言,尽量能够做到传情达意。(五)纠错别字。错字别字,在小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同音字、形近字易混;多笔少画的字易错。加之作文时,学生对尚未学过或未记熟的字词,暂用同音字替代。修改时一是学生自学运用字典查找;二是教师解答。将学生需求的字词板书明示,对形近、同音和多笔少画的字在写法和用法上再加指点;三是巧妙引导,让学生自己悟出。从而训练学生掌握纠正错别字和识记运用汉字的方法。(六)断句标点。成篇的作文是由自然段中的若干相关的句子组成。作文时,小学生一般只偏重文字书写而不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有的一点到底或者都是句号,长句也比较多。断句,这里指的是将学生作文中的长句用逗号断开,把长句改成短句。对特殊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再加提示,促使标点符号错的要加以修改,无标点的逐一加上标点,达到学生作文修改的最后阶段在全文中使用上正确的标点符号。(七)总结升华。鼓励学生学习老前辈修改文章的精神,增强修改意识,在小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过程中,原则上教师不作大而全的批发和包办代替,尊重学生的原意,立足于学生的原文,放手让学生在自己的初稿中发现问题和自己修改,激发学生修改意识和兴趣,修改时要学习叶圣陶、朱德熙先生修改文章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精神。修改即使到了学生誊写作文时,也要激发学生要有边誊边改的修改意识。誊好后还要边读边审。从而养成反复阅读、仔细推敲、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逐步学会能够修改自己的作文。作文指导课说课东方红小学李岩一、说教材-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作文,是小学生的难题,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总在不断地研究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也用过一些具有创意的特色教法,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称得上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重写法指导、轻内容选择仍然是常犯的毛病,小学生怕作文仍是当前小学作文中的一大突出问题。本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自主交际和习作,为学生留下更大的创作空间,我选择了此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它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习作四。这是在学习了第四组以“他们感动我”为主题的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一则公益广告,和一件感动的故事片段,引出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说说自己经历过或听说过的感人的事。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更好地体现三维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感动的材料,并用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能力目标:叙述具体,表达清楚,感情真实。情感目标: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我以学生学会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写详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事情中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二、说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要求和新理念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教师则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继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说、写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①激趣导入法。先通过导入谈话、联系身边的事交流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②分组合作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交流,畅所欲言。③点拨法。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适当点拨、诱导。帮学生指出、归纳写好记事作文的方法,而不是将写作方法强加给学生。2、说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次习作任务,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我采用下列四种学习方法:①讨论法。仔细阅读习作要求,让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感人的事。②-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归纳式。归纳式是指学生在接触了较多的具体材料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同类的若干例中归纳出某种学习方法。③修改法。学生个人修改后,分小组互改。小组改后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文章的能力。④评定法。让学生对典型的文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四、说流程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我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从旧知中去总结,去发现,给空间让他们运用新知去判断,去说话、去写作。为了追求实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三)、开拓思路,精选题材(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五)、独立作文,妙笔生花(六)、评议习作,悟得方法第一环节:谈话激趣,揭示课题(这个环节是基础点)兴趣是学生作文的一种内驱力,习作指导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开门见山谈“感动”。师三言两语引出“感动”一词,然后播放身边耳熟能详的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的表达欲望,再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搜寻,寻找生活中的“感动”。这样习作就有了源头,学生才能产生动笔的欲望。第二环节:审清题意,明确要求(这个环节是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后,我便引导学生读作文要求,把握写作的中心,掌握作文的重点。从而学生能正确地把握题意,明确写作范围,确定作文的写法。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什么?  ① 从题目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② 题目中的“感动”,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事。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  生活中有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第三环节:开拓思路,精选题材(这是整节课最重要的环节)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我开始从简单的问题入手:① 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动?接着问:-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② 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③ 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④ 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⑤ 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或者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这些问题的设计,从易到难,能够激起学生的回忆与乐于叙说,符合循序渐进学习的原则。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第四环节:读读例文,学习写法习作主要是鼓励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事,激发他们学会感恩,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我通过先出示相关问题,再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最后抽学生说说感动自己的事,以此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欲。第五环节:独立作文,妙笔生花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第六环节:评议习作,悟得方法①选取一两个学生的习作,让他们自己读,幻灯展示,大家评议,指出好的成功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意见。②课后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作文指导课论文东方红小学李岩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教师怕教作文,感觉难以驾御,效果甚微;学生怕写作文,总是不知写些什么;家长怕辅导作文,只知道买来各类辅导书,而走入误区。只闻“妙笔生花”、“出口成章”、“思如泉涌”,为何在现实中,学生却是面对写作“愁眉苦脸”呢?传统语文教学局限于要求学生根据命题,立意、表达,而不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此显得被动而低效。由此可见,作为教师,转变观念,立志作文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如何走出困境,使我们的学生变“要我写”为“要我写”,“文思如泉涌”-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呢?叶圣陶先生提出:“生活如泉源,文章为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一、生活积累,“泉源丰富不枯竭。”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是活泼而富有生命力的,可以说:“生活无处不飞花。”处处可以发现写作素材。可为什么一写“一件好事”,就是“拾到钱包交还失主”或“扶盲人过马路”呢?一写“老师”,就是“带病坚持上课”或“下班给差生补课”呢?这千篇一律的选材,原因就是学生有生活,但少积累,有许多美妙的事物因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而和孩子们擦肩而过。因此,作为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用心体味生活,还要教给学生积累生活的有效方法,切实地为学生习作开启一个个“泉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观察自然。首先,大自然以其博大的胸怀,万变的姿态,向孩子们展现其无尽的魅力。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有其独具的风姿;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又有其无穷的奥秘;花木果实点缀着大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周围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总是那么新奇,那么有吸引力。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为作文积累素材。组织学生春游踏青、夏令露营、秋日赏菊、冬季赏雪,让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也激发其表达美的愿望。在指导学生观察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多角度、有顺序、分主次等观察方法,还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一颗童心”,我们不应以成人的理解和期望去限制甚至扼杀孩子们的天性、个性,而应鼓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生活,这样,胸中才会蓄积起他们自己的“生活”,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童趣。如每年春游,老师总免不了要布置作文,要求往往是:“仔细观察,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殊不知孩子不像成人,他们一般不会在河岸柳堤上漫步,驻足观赏春之美景。他们更喜欢的是在草坡上打几个滚,在花丛中追几回蝶,但这不正是他们以一颗童心在感受着春天吗?作为教师,应尊重孩子的发现,哪怕在文中,只写到一棵小草的绿,或“一只蝴蝶停在我的手心。”那也是一个春的讯息,一种独特的感受,教师应“会意”,甚至“满意”,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那效果会更佳。2、关注生活。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啊!许多可以成为题材的人和事,虽从学生的眼前闪过,但由于他们他们心不在焉,熟视无睹,使机会一次一次从眼皮下溜走。因此,我感到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做个有心人很有必要。-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首先,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他们在各种各样的事物面前,常常被无意性和情绪性所左右,观察时东看西望,顾此失彼,抓不住事物的特点和事情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认识各种事物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外,教师应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认识能力,辨别是非,正确认识事件,人物,培养鉴赏美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只有教师做有心人,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捕捉周围事物的能力,并逐步使学生做到“观之有法,察之有序。”能敏锐地从繁杂的事件中找到有价值的素材,从万变的状态中抓住事情的关键。第二,要培养学生具有一颗敏感的心。学生的生活圈子较小,接触到的人和事看似有些重复和雷同,很多学生的感觉显得迟钝和麻木。他们很少去咀嚼父母、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也很少去关心他们。要他们写写文章,表达感情常常是无病呻吟。如写《我的老师》一题,除了多加几个“啊!”,就是加几个诸如“红烛”、“春蚕”之类的比喻,没有什么真情实感。因此,为了让学生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我总是反复例证,告诉学生,从日出到日落,在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并留住一点使自己心动的东西,我建议学生建立一本小册子,专门记录生活中让自己产生“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的生活片段,取名为“心动一瞬”。慢慢的,在这小本子里,我看到了许多诸如此类的片段:“今天,我一进屋,闻见一股香气,跑到阳台上。呀!那盆兰花悄然盛开了!那花瓣紫中透粉,嫩生生的。一闻,一股香味沁入心脾,真舒服啊!”“没想到,同桌竟真的动手撕了我的本子,看着一地的碎纸片,我气得浑身发抖,攥紧了拳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感情细腻了,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容易从更多的身边小事中产生诸多感动,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别人。有了丰富的观察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学生再也不用担心写作时感到“无米下锅”了。二、精心指导,“小溪活泼永不停歇。”有了丰富的泉源,如何让这“源”中之水汩汩地涌,让小溪欢快地流动起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探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一)激发习作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人的一种精神力量。对写作这项较困难的学习任务来说,兴趣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提到写作就头疼,没一点兴趣,写出来的文章如嚼白蜡,又有什么意义?因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妨做以下几方面的尝试:1、自己命题,“是我要写”教材或教师命题,有时往往会因为命题不当,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是老师“要我写”。“没什么好写”又要“硬写”,有的学生只好动搬西抄,敷衍凑数。如一次“接力赛跑“,教师如命题为“愉快的接力赛”就有许多学生犯了愁。有的因为“棒子掉了”而“自责”,有的因为人数规定而没参加,怎么个“愉快”呀?作为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把命题权还给学生。如让学生围绕这次“接力赛”自由命题,那情况就好多了。有写为赛场上一显身手而兴奋不已的,有写因失误而捶胸顿足的,也有写作为“拉拉队长”而“欢呼雀跃”的。这时,孩子们的作文才是为自己而写,是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写,“是我要写”。2、放飞想象,“多有趣呀!”心理学研究表明,幻想是儿童的一种天赋和本性,童年时代并不像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现在的孩子许多是浸泡在童话故事中成长的,作为教师,应重视这个特点,让学生放飞想象,写写童话、科幻等体裁。形式可以从教材的补写、续写开始,如学了《课桌椅的对话》,可以让学生想象:几星期后,丁丁又来到教室,听到了什么?或想象教室里,还有谁和谁会对话?随着年级的增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梦幻型、编创型、科幻型想象。可以不指定题目、篇幅,要求不要过高,任学生海阔天空,浮想联翩。就小学生而言,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也也往往会越生动;想象越活跃,语言也会越有情趣。学生写着自己的话——“童话”,读着自己写的故事,感到“多么有趣呀!”3、交际运用,“真有用啊!”一封封信,一张张贺卡,一段段表情达意的广告词,看到这些,学生就会感到兴趣盎然,。其实,这都是“交际作文”课上的作品。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丰富多彩,为孩子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抓住生活中的契机,结合班队活动,兴趣活动,引导学生竞选演说辞、土特产介绍广告词、导游词等,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能在交际生活中派上用场,多么自豪啊!他们会从中认识到作文的“有用”,认识到作文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类作文的特点是清楚简洁、语言生动、特征鲜明,为今后学生生活中与人交际表达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还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学生喜欢的习作形式,如“情境作文”、“音像作文”等。(二)、呵护无瑕童心。亚里士多德曾说:“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性中的真、善、美。童心、童话、童真则是真、善、美的源泉。但可惜的是,在许多孩子的作文中,我们看到的是单调乏味、千篇一律的内容,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这样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朱自清曾说:“写作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试想,一个只会编假话,说套话,抄袭拼凑的孩子,将来会成长为怎样的人呢?在作文教学中,呵护无瑕的童心已是迫在眉睫。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走近学生,童趣回归。儿童与成人的个性、兴趣、认识规律及心理特征有着天壤之别,教师应自觉学习儿童心理学,多留心观察学生,以平等的态度,甚至“蹲下来和他们说话,”了解他们的喜恶,尊重他们的意见,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投入自己的全部感情,急他们所急,乐他们所乐,忧他们所忧,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才会渐渐敞开心扉,变得敢说、乐说。如有一次,指导学生写《我喜爱的玩具》。原以为,现今的孩子,玩具堆成山,一定有内容可写。只要教会学生从外形、用途两个方面去写就行了。结果,我失望地发现,学生作文枯燥、干巴,特别是写到“用途”部分,学生大同小异地写着:“每当我作用做不出时,它(指那玩具)就像在鼓励我。每当我心情不好时,它就会逗我开心。”等空话套话。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第二天,我让学生把玩具带到学校,和他们一起玩了大半节课。小猫叫了,小狗跳了,遥控车开了,洋娃娃说话了,学生的作文也写活了。如:“只要我轻轻地一拍熊宝宝的小屁股,它就会呼噜、呼噜地打起鼾来。我仿佛看到他的腹部一起一伏,涎水都快流出来了。每晚,我都和他一同进入梦乡。”“那一串串风铃,平时就挂在我的床头,风一吹,叮呤、叮呤,好象在唱歌!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最爱听风铃给我唱歌。”“那套军事玩具,就像把我带到了深山丛林,我也似乎变成了一个战士,在山沟里埋伏、歼灭一个个敌人。”赞可夫说:“只有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而只有理解儿童,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用童心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才能形成这样的氛围,我们的作文指导才更有实效。2、激活语言,释放童真。正所谓“童言无忌”,儿童语言淳朴、大胆、率真、不顾情面、少有忌讳,这是十分宝贵的。叶圣陶先生早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作为教师,应尊重儿童的表达,让童真释放出来。如有一次,学校组织打针,学生你推我挡,都害怕打针。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们。事后,我让孩子们写写自己的感受。有一个学生写到:“-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从教室走到劳技室(打针地方)平时只要几十秒钟,可今天,我们几个却推推搡搡,走了足足五分钟。平时,健步如飞的体育委员也走得慢极了,没一个人想走在最前面……”多么真实的内心独白啊!我想如果批评教育一番,恐怕这一点点童真就失之不保了。在征求他们同意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打针感受”,他们一边念,一边自省,事后也能认识到要“勇敢”,这不很好吗?又如,一个学生写玩具时写到;“那个汉堡包音乐盒,真像是真的!每次看见它,我总想凑上前去闻闻那香味,有时还忍不住伸出舌头去舔一舔。”他觉得难为情,问我这样写行吗?我肯定地说:“这就是你的真实感受,写真话,老师欣赏你!”在作文课上,我总是强调,只要是真话,心底里的话,都可以说,老师都爱听。一次次,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给那些冒着傻气、灵气、正气、虎气的话语下,打上红圈,看见他们拿到作文本时的喜悦,我觉得童真正被释放。童心、童趣、童话、童真永远是最宝贵的东西,我们语文教师应珍惜它们,让它们永远闪烁光芒。综上所说,只要适时引导学生注意生活积累,在指导习作时精心设计,呵护童真,那学生定会做到“乐写”、“会写”,“文思如泉涌”!作文指导课教学随笔东方红小学李岩有人曾经问过:“作文指导、批改、讲评,哪一部分重要?哪一个最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人说:“作文指导重要!”有人说:“作文批改指导重要!”有人说:“作文评讲指导重要!”-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而我的看法是: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是小学作文训练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联的。然而在作文训练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重视了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却忽视了作文的讲评,结果是劳而坎功,收效甚微,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很慢。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素是多方面的。作前指导、成文批等都是作文训练教学的重要程序,但是实践告诉我,更重要的环节还是批后的讲评,因为作文的讲评是作文指导的升华,是作文批改的综合、继续,是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讲评既是对学生这次写作活动的经验总结,又为学生今后作文指明了方向,提高学生作文欣赏与鉴赏的能力。如:今天下午,我利用了以下三篇习作进行作文讲评,通过评讲三篇作文,让学生再次熟悉、巩固写读后感的方法;并且懂得欣赏和评价别人文章的优劣,进行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文章。学生对作文评讲那浓厚的兴趣和欣赏文章的能力与评析别人习作的语言,是老师意想不到,是我上好作文评讲课的动力。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一直比较重视作文讲评课。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东方红小学李岩【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具准备】1.CAI课件;2.把圆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纸板若干个;3.剪刀若干把。-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教学过程】一、尝试转化,推导公式1.确定“转化”的策略。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预设: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是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师:同学们再想想,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师:对了,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2.尝试“转化”。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板书课题:圆的面积)请大家看屏幕(利用课件演示),老师先给大家一点提示。师:(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如果我们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如图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图四,课件闪烁其中1份)都是这个样子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它像一个什么图形呢?-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师: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三角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个近似三角形这一条边(教师指示) 跟圆形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个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实都是圆的半径。师:如果我们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了。同学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开始吧!预设:学生利用这种近似三角形拼组图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既鼓励学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图形,又要引导他们拼出最简单、最容易计算面积的图形。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图形(如图五、图六、图七)。-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3.探究联系。师:同学们,“转化”完了吗?好,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们“转化”后的图形。   预设:分组逐个展示,并将其中“转化”成长方形的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如果有小组转化成了不规则的图形,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师:好,各个小组都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你们把一个圆形“转化”成了现在的图形之后,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请小组内讨论。师:谁来告诉大家,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师:是的,没有改变,就是说: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师:虽然我们现在拼成的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但是如果把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一直这样下去分成很多很多份,拼成的图形就变为真正的长方形(课件演示,如图八)。-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 4.推导公式。师: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个长方形。同学们,如果圆的半径为r,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现在请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师:好,同学们,谁能首先告诉老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课件,同时闪烁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并标示字母r,如图九。-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师:那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呢?(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说明)这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半圆展开后拼成的,请大家看屏幕,这个红色的半圆展开后,其中这条黄色的线段就是长方形的长(如图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继续演示如图十一,半圆展开后再还原,再展开,),这个长方形的长究竟与圆的什么有关?究竟是多少呢?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关,并且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如图十二)。并且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πr。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如图十三),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那圆的面积呢?-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预设: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关的板书。师:你们真了不起,学会了“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1.教学例1。师:同学们,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我们该怎样求它的面积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吧!   预设:教师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公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2.完成做一做。师:真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翻开数学课本第69页,请大家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订正。-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3.教学例2。师:(出示例2)这是一张光盘,这张光盘由内、外两个圆构成。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题。开始!师:怎样求这个圆环的面积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办法吧!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师:好的,就按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算一算这个圆环的面积吧!   预设:教师继续对学困生加强巡视,如果还有问题的学生并给予指导。交流,订正。三、课堂作业。教材第70页第2、3、4题。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圆的面积教学反思东方红小学李岩一、学习最"有价值"的知识。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是有条不紊地推导出圆面积公式S=πr2,但试问:有几个学生真正理解了它的来龙去脉?他们只会机械刻板的模仿套用,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本次课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指而不明,启而不发",通过学生自己对圆面积的猜想---推导-验证,使学生对C/2×r=2πr/2×r=πr2的认识更深刻,更主动地去进行简化变形。将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运用实际生活中的剪剪拼拼,计算社区公园水池面积等实际感受,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学生的理解是深刻的,学到的知识是"活"的,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离题万里或研究的最后出现稚嫩可笑的结果。但这并不重要,还有什么比学生对辛勤艰苦的体验、对失败挫折的体验更重要的吗?2、不唯书,不唯师的辩论大赛。一节自以为设计得适合新理念,以为能上出“水平”的课,最后“砸”在了一批喜欢钻牛角尖的学生手里。事情是这样的:当我写到圆面积公式时,有同学“跳”-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起来给我指正说应该用约等于,这时,我回答他们,我刚才上课不是说过,只要一个圆分的份数足够多,就会无限接近于长方形。可这样的回答大部分学生不满意,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帮着我,教室里展开了辩论赛。一个学生举例说,你有100元,每天用剩下的钱的一半,很多天后,你还有钱吗?有的说没有钱了,可“顽固”派说,虽然少,但还总有一点吧,不能说没有。总之,这样的例子举了许多许多,教室里争论闹翻了天,可是最后还是谁也有说服谁。一节课时间很快过去,最后练习也没有完成。我觉得,虽然有的学生不理解极限的思想,但当不理解时能勇敢的和教师质疑并展开争论,充分体现了学生不唯书,不唯师,追求真知的一种精神,是值得倡导的。作为教师,虽然本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但也是值得欣慰。圆的面积说课稿东方红小学李岩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要使学生明确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2.通过学生操作,发现推导圆面积的公式。3.结合知识的教学,渗透转化极限的数学思想。本节课的重点是:圆面积概念的建立,公式的推导及应用。难点是:转化和极限两种数学思想的渗透。考虑到本节课是几何前后知识的重要纽带,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使用多媒体,设计时主要想突破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概念:-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圆的面积是在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周长和面积是圆的两个基本概念,学生必须明确区分。首先利用课件演示画圆,让学生直观感知,画圆留下的轨迹是条封闭的曲线。其次,演示填充颜色,并分离,让学生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红色封闭的曲线长度是圆的周长,蓝色的是曲线围成的圆面,它的大小叫圆的面积。通过比较鉴别,并结合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摸一摸手中圆形纸片的面积和周长,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顺利揭题《圆的面积》。二.以旧促新明确了概念,认识圆的面积之后,自然是想到该如何计算图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怎么发现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些都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此时的学生可能一片茫然,也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不管怎样都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设想,说出他们预设的方案?你打算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机处理,估计大部分学生会不得要领,即使知道,也可以让大家共同经历一下公式的发现之路。此时,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不能和以前的平面图形建立联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迅速回忆,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为新知的“再创造”做好知识的准备。-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其中的三个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让学生讨论并再现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的刺激。平行四边形是通过长方形推导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是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西边形推导的,梯形也是如此。想个过程不是仅仅为了回忆,而是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经过这样的抽象和概括出问题的本质,因为知识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方法,那才是数学的精髓。三.转变图形  根据发现,把圆等分成若干等份,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电脑先演示8等份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它像什么图形?为什么说“像”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肯定学生的观察。如果说8等份有点像,那么再来看看16等份会怎么样?电脑继续演示16等份的圆,放在一起比较,哪个更像平行四边形?学生会发现16等份比8等份更像!因为它的底波浪起伏比较小,接近直的,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如果分成32等份会怎么样?64等份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得出等分的份数愈多,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愈像,就愈接近,完成另一个重要数学思想—极限思想的渗透。四.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学生都会计算:s=ah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圆有什么样的关系:发现a=c2=πr h=r,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从而推导出S=πS=π×r×r=π-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r2。此时,让学生观察思考,利用手中的16等份的图形纸片,拼一拼,还能拼成哪些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并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当然,还能拼成三角形,梯形,长方形等,这里课件没有一一演示,而是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创新。正如《画》谈“马一角”的文字,“看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日前.”结合学生拼成的图形并推导,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都推导出S=πr2,通过实验操作,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内在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五.公式的应用.探究出公式,要学会应用,并能把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先引导学生观察面积公式,思考要想计算圆的面积应该知道哪些条件?让学生讨论.练习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看图计算面积。主要是巩固新知,强化公式的应用。两个图一个是已知半径,另一个是已知直径。第二:变式练习。学生根据公式一般认为计算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否则无法计算,这一题是已知r2=5平方厘米。根据目前知识,学生没有能力求出半径,怎么办?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讨论,就会发现,除了知道r,可以求出面积,若能知道r2,不必求出半径,直接利用公式计算面积,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全面理解公式,达到对公式的进一步认识。第三:实践练习。圆形的物体生活中随处可见,公园的露天广场是个圆形,怎样才能计算广场的面积呢?让学生讨论,你有哪些方案?并留给学生课后去实践。这样,使学生意犹未尽,感到课虽尽,但疑未了,为下一课已知周长求面积埋下伏笔。至此,课件设计的初衷,概念—旧知—转化—推导—应用五个任务就算完成了,这也是设计时个人的一些想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圆的面积案例分析东方红小学李岩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节课从计算飞镖板图的面积情景入手,也就是要知道圆的面积。这样的教学使数学知识融入了生活气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数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探究精神。这节课我在学生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时,继续让学生探索,学生通过多次不同的实验,发现利用等积变形也可以把圆面积转化成近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多层次的实验操作,多角度的思考,既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利用计算机的辅助演示,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进一步加深对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三:运用信息技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在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形象的感悟中体验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教学中先是将圆分割为许多同样的小扇形,再拼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平等四边形等。这个演示把动静有机结合,呈现分割、拼合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建立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并对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当圆分割成的小扇形的份数增多时,每个小扇形的曲边就会逐渐变直,所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当圆分割成的小扇形无限增多时,所拼成的图形便转化成了长方形,从而可准确地求得圆面积。这一教学片段,学生非常自然地体会了用“无限逼近”来求得圆面积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演示起到了适时启发、疏导作用,使抽象的公式变得具体,易于接受,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极佳的效果。今天,我讲了一节关于《圆的面积》的校公开课,我教这节课有十几遍,好像只有今天我才深入的了解这今天,我讲了一《圆的面积》教学随笔-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东方红小学李岩 圆的面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大练第78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长8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从教学设计看,先猜想再验证,而验证时是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一题就是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通过再次演示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课件,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多出的8厘米实际就是圆的2条半径之和。这样,学生就迎刃而解了。由此看出,教学时必须注重公式的推导。在已知直径求面积时,如第77页第2题: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40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一位同学这样列式:3.14×40÷2的平方,40÷2没加小括号,虽是个别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我也不敢怠慢,进行了补充教学:平方、立方是第三级运算,40÷2必须加小括号,看来教学时还应把知识延伸。分数乘法教学设计东方红小学李岩-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技能目标: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1、        同学们看,这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看,你会吗?(课件出示:在20、6、1/5,这三个数中,任选两个数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结果。)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2、        当学生汇报到20×1/5,1/5×6时,指名说算式意义。3、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真聪明,新知识都学会了,今天淘气、小红和笑笑聚在一起,我们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课件2):淘气说: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小红说:我有6个苹果。笑笑说: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3机灵狗说:淘气有多少个苹果?师:同学们谁知道?(3个)师:对,你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同学们各抒己见)师: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也就是相当于6个1/2,乘法算式是?师:把什么看作单位“1”?要求淘气有多少个苹果就是求-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什么?(就是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课件出示:6个苹果图师: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求6的二分之一是多少。机灵狗看同学们这么聪明,又给你们提了一个问题:笑笑有多少个苹果?怎么样列乘法算式,把什么看作是单位“1”,也就是求什么?同学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吧!三巩固练习1,        出示5页1题:叔叔今年36岁。小兰的年龄是叔叔的1/4。小强的年龄是叔叔的1/6。(1)               小兰今年几岁?课件出示:小兰今年几岁相当于把(36)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用(36×1/4)(2)               小强今年几岁?相当于把(36)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1)份,用(36×1/6)2,学生自主完成课后6页2题,练一练1,2题3,作业:6页3,4题。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解答分数应用题要从含有分数的句子入手分析,明确要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意义列算式解答。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东方红小学李岩分数乘法应用题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应用题中的已知数是分数,但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与整数应用题相同。另一部分应用题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新出现的。本节课教学的就属于“-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本课后我的感受是:1、开始结合复习题让学生回忆一下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对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2、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这学习相应的分数应用题做准备。3、在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根据分数意义来分析题意,而忽视了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应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上面。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辅垫。4、在以后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向其他教师请教,取长补短。特别是多向同年级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5、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根据实际情况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分数乘法教学随笔东方红小学李岩-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分数乘法要求理解并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好理解数学的理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实际问题引出分数的计算问题,并灵活选择教材的实例和学生身边的实例适当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现实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活动中展开探索、讨论、交流,理解小数乘法计算的算理,归纳出计算法则。本单元共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这又是很重要的环节。这需要设计几个相同加数整数、小数、分数的和的问题,让学生明确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再用媒体显示出同分母加法的例子,温习加法的法则提出如何简便计算,引入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当然学生在利用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后,会明白求人3步的距离的实质是“求几个几”的问题,根据分数加法的算法,自然有用加法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分子相同用乘法算,即将分子乘以相同分数的个数。接着学生当然同类问题中自然得出分数乘以整数是“分母不变,分子乘以整数”的方法。在归纳学习方法上,学生要有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但要“转化”,要善于归纳总结规律,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学会学习,灵活运用的效果,从而落实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分数乘法说课东方红小学李岩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五年级第二学期《分数的运算》一节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之后,分数的除法之前的一节内容。它既与整数的乘法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期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法的基础。但在学习这节内容前,教材中没有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内容作过详细介绍,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的内容,以便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再通过学生自我探索、观察、归纳得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学生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知识基础;另外我班的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喜欢动手操作,但思想不易长时间集中;有30%的同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三)教学目标预设: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动说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向学生初步渗透无限的思想,让学生感受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难点:分数乘以乘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条、彩笔二、说教法、学法(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指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不断重复同一种活动模式,便会逐步磨砺掉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又必须是形式多样、富有趣味的。(二)说教法1、针对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并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2、针对教学难点,本课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及练习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三)说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能力,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取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图,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义,让学生感受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2、学生动手操作。依次折出长方形纸条的,的,再取,并用算式表示这个过程。   3、生成问题,分数乘分数。   设计目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出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索兴趣。(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理解: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教师演示:依次折出长方形纸条的,的,再取,看一看到底是多少,并问:用乘法算式如何表示?板书:×=   ×=   设计目的-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由教师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出示:×=?   a.小组合作:动手折一折、涂一涂。   b.在小组内交流折的过程,并说一说如何用纸片表示出、的。   c.讨论怎么样计算×?   设计目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发现分数乘分数只要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3、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板书: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巩固联系,应用深化1、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如果有困难,可让同位帮忙。×    ×   2、完成第8页的“练一练”第2题。   小组讨论: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再一次地折一折、想一想,巩固对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四)、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目的:鼓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对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有个完整、系统的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自己的进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作文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3-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2、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4、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笔者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已有六七年的时间,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智,可谓煞费苦心而收效平平。从前每次在学生作文前,从选题到开头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指导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后换来的还是学生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在一次次失望和无可适从中我开始反思我所运用的指导方法是否最适合我指导的对象,其得到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一般的作文训练方法,运用在农村学生身上,必然要碰壁的。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够立足现有作文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的同时,又能够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这就是笔者多年来一直努力探询的作文教学中的“循规”与“寻变”,在此将本人的思路和经验提出与大家交流。一、长篇短章,词汇先行“词汇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这点对于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的语文教师,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但同样的“积累词汇”,其实施过程城里乡下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城区的小学生,老师要想让学生积累词汇,可能只要简单的布置和适时的检查这么简单,然而在农村,那可要费些心思和体力的。首先,学生从哪儿获得词汇的积累?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本人所在学校,初步调查发现每个学生手上平均没有一本象样的课外读物,在这种状况下让学生去阅读,去积累词汇,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为此,我在班级中增设了“班级图书角”,把学校闲置的旧书架拿来放在班级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将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那就是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两本有意的课外书籍,甚至还推荐性地开出书目,从而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通过几个学期的坚持,图书角里的图书已经相当可观了,极大地克服了农村孩子可供阅读的书籍少的不足。其次,对于积累的词汇的理解、分类、优化和运用能力,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也有很大差距。由于城市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在这项工作中充当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农村孩子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几乎失去家长的作用,如果老师在这当中又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和监督力度,那么词汇积累只能变成徒有形式的做法。因此我找到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专门开设阅读课,临场指导阅读;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每星期、每月评出“阅读之星”、“词汇大王”等,同时注意遏制学生积累中的片面贪多求次情况;第三,积累的词语佳句要让学生尽量理解,平时通过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词义,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词汇等做法,强化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培养了语感。二、题材拓展,农村娃也可写城市事,国家事-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笔者在网上曾研读过一篇题为《农村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作者提出的作文题材出路就是:写农村景色、写农村语言、写农村生活、写农村变化。乍看上去,似乎是些不错的点子,可仔细想来,难道农村学生的作文只要把农村的一切写好就大功告成了吗?现阶段在整个教材普遍带有城市化倾向的形势下,必然要求农村孩子的作文也能写、会写除农村以外的事物。可农村孩子生活中接触的新鲜事物少,眼界狭小的的客观事实,成为阻碍学生作文题材丰富性,多样性的最大颈瓶。怎么办?思来想去,农村孩子最热衷的事情莫过于就是看电视,电视成为他们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而新闻的价值也许正是我所寻求的拓宽学生作文题材的最好出路,并且笔者也的的确确为这个所谓的“新闻引路”构思摸索了近四年时间。首先,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热情。经常利用班会,自习课等时间,开展“会声会色说新闻”、“新闻小博士”等活动,而到了高年级后期,还增加了带有评议性质的“今日新闻之我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新闻和学生间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其次,老师参与其中,事半功倍。学生对于新闻的搜集不免有着方方面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搜集渠道单一;新闻素材有些大而不着边际,有些小而索然无味。要克服这些不足,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参与其中。我经常从报刊、电视、网络中搜捕一些生活气息强的新人新事,然后与学生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新闻的方式拓展题材的做法,已经小有硕果,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笔下写出新鲜事物,这让笔者尤感欣慰。三、模仿入门,例文作文教学法有人提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本人对此非常赞同。那么如何做到“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呢,这就要发挥例文的强大作用。在长期的工作中,笔者总结了一套尤其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例文作文教学法,现用一具体实例来谈谈。有个“××人二三事”的作文习作,在指导前我在网上一下找了23个各具特色的同类型的例文,然后运用“农远”的多媒体资源,在电脑中将它们逐一出示,对每篇例文条分缕析,层层驳茧,重点放在讲解例文特点,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人物选事,最后把所有例文概括成四类结构类型。由以上例文的讲解指导,从而生成建设性的指导方案:这种例文作文教学方法看似老套而又缺少创造性,而它在小学作文训练的初、中期却非常有效,它可以运用在每次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上手,但这种方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有着固有的原理和方法可循。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这方面我很庆幸自己在“循规”中不忘“寻变”,从而找出一种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一、注重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一)通过写日记来积累-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二)通过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来积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得有广泛的阅读。农村的小学生所处条件有限,脑海中的词汇单一,往往表达非所想。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的积累,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另外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使课外阅读能真正落到实处,每次让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让学生选好书,然后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二、坚持以“说”促“写”,稳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孩子创造演讲的机会。教师利用每天10分钟的早自习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讲话”,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但说话时间由短到长,说话要求也是由易到难,分时间段逐步深入。通过这个活动的坚持开展,笔者发现班上原本内向的几个女生到后来上台时脸不再红了,声音也洪亮了,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三、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笔者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初中作文教学反思》人总是在衰老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熟,而我,还不衰老,所以不成熟也是应该的。但是,直到现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我也许还只是一个门外汉。我对我的同行经常如是说:语文这行当力,颇让人有些手足无措的竟是作文的教学。我那样说着的时候只是一脸的坦诚和无助。也许,写作就源于一种冲动吧,即是说激情是写作的动力。激情决定了学生能否进行写作,比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摸索到了一些学习的诀窍,如果把它表述出来与同学们交流,至少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对自己方法的改进也不无裨益,可真正能这样做的仅是少数。又如我们的师父常说,老师在教授完一篇课文之后往往会又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探索,如果能把它写下来并坚持这么做的话,一定大又长进。听着他这般述说时,我竟又几分惊奇,因为于我说来,上课之前倒还有着某种激情的话,一节课两节课下来,除了偶尔瞬间的反思,大抵松弛÷懒散,所以一直以来我就如蜗牛的爬行。究其原因,不一定是他们不会写,不一定是我们不会写,而是没有意识倒自己需要去写,应该去写,即没有写作意识。没有意识,谈何写作的激情,写作的冲动呢?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种写作意识,或者说写作的激情。有写作愿望,但没有具体的生活作依托,这种激情也只是一种毫无现实根据的冲动,只有立足于现实,立足于生活,才可能产生除锦绣文章来。“文生于情,情生于哀乐,哀乐生于治乱”,一个人深入生活的程度究决定了他是否会产生写作激情。如果鲁迅先生没有对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真切体验,没有对中国社会诸多矛盾÷弊病产生原因的苦苦探索,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迫切心情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是绝不会拿起笔来改造社会的。一切作家之所以要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除了可以积累素材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感受生活的脉搏,让生活去碰撞,激发自己的写作激情。我想倒了已故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的观点“日札优于作文”,日札就是修养日记和读书札记。我的语文老师历来推崇周记(或者日记)可以理解为是它的一种变式,我们似乎也需要这样的理论支撑。我始终认为周记(或者日记)应该成为学生尝试各种叙述的一个平台:在内容上,可无所不写;形式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随意选用。这种没有精神压力和文法顾忌的写作一旦养成习惯,在量的不断积累下,定会有质的飞跃。许多大文学家就都有写日札的习惯,不但增强了笔力,还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哈佛有句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和督导学生不间断地写周记(或者日记)进行这种自由地写作,学生会养成一种用文字来表情达意的习惯,并将有利于他们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可能引起思索或争议的事件。有话可说,就有了写作的冲动。刚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情达意时,也许不能很准确地把所想所说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词不达意的现象只是因为对文字的陌生。坚持下去,待对文字熟悉了,驾轻就熟了,作文实在是一件小事。我们对作家的钦佩,很大以部分源于他们说出了或者说着我们想说的话。当表达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意识,如果我们学生能用自己的激情去写作,一定也能弹奏出时代的强音。当然,这肯定需要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的蜕变,就像蛹化蝶一样,但我们应该去期盼那些美丽的蝶的出现,那将给我们一个缤纷的世界。我在从事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度。为此,解决学生的厌烦心理,首先要从教师入手。(一)敬业精业,授课精彩。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道听老师讲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在这一点上我做的不够好,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弥补这一点。(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的机会。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写作爱好者。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赤城的爱。很难想象,一个对现实生活冷漠、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会写出情真意切的作品,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同学生一起练笔,这样才能在思考中进步。-------------------------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然而具体到实施作文教学,教师往往一口难言,尤其是对于山区中学教师难教、难改;学生难学、难写。作文教学陷入重重困境。困境之一:源于教材。首先,原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六册语文课本长期性的定势影响。其六册课本,每册八单元约三十课左右。然而写作知识和训练点散见于阅读之后或课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断等基础单项训练和梯度性的作文训练。整体上明显的现出重读轻写,写作依附于阅读的情况。第二方面,课本上的写作知识介绍简约,作文训练点分布零散,点与点间联系疏松、衔接不强;缺乏具体的作文教例、教参、教案等工具书。第三方面,写作训练量少。初中三年,教材中仅安排二十四、五次作文训练,有些作文训练重复出现,“读后感”的训练在四册、五册、六册分别出现一次,占其八分之一。教师多年教学的习惯形成其定势思维及做法,如今日益显出其的不适应性。困境之二:源于教师。教师首先苦于手中无作文教材,仅凭单元之后-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的短小作文指导来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造成教师作文课难备、难教,故作文课堂教学弹性大,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只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往黑板上写出,整堂课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完成。这样随意、自流、无序的作文教学,知识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其次,原初中语文大纲规定:“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次,并经常进行片断训练。”教师时常因难教、怕改而将作文训练的次数等于八次,如此少量的作文训练又如何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再次,绝大多数教师仍较重视阅读课而轻视作文课。每学期二十周左右。大多数教师只勤于讲课文。却又把读写分开,加之一个月两次作文训练占两三个课时,一学期包括两次统考的作文评讲,也只占二十个课时左右。作文教学严重失衡是学生作文能力不强的直接原因,也是学生作文难的原因之一。困境之三:源于学生。大部分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山区学生生活面相对较狭窄,又忽略生活的观察,因而素材少——没话写;没有掌握各种文体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会写;认识能力低,语言词汇单薄,驾驶语言能力不高——写不好;这是山区学生作文“三大难”问题,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原因。总之,面对种种境况,山区中学作文教学确实陷于重重困境之中。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师务必面对和肩负反思的职责。要从反思中寻求出路,要勇于正视上述陷我们于困境的种种问题,针对问题,寻求对策。一、作文教材就在课文里教师仅依靠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资料作讲课内容确是不够的。作文教材是存在缺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永远存有缺陷。那么教材出路在哪里?教材出路就在课文里。这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的任务,达标要求等要心中有数,结合学生实际来对作文体裁、命题、内容、要求等制订一个详细作文计划。然后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写作,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选择恰当的、典型的课文做写作学习的例文,仿写的对象根据所选课文内容、特点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怎样开头、结尾有特色,怎样描写生动、丰富、细腻,怎么议论有说服力等。这些课文就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好教材。关键在于教师的善用、巧用。其次也应结合作文训练内容,补上一些具体的,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克服作文教材的不足。二、提高作文指导课的实效针对作文课存在随意、没有确定的教程、知识含量低的情况,丰富作文课堂内容,提高作文指导实效是其出路,从形式上谈,教师大可根据文体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型,优美语段赏析课、片断练习课、材料评议课、看图说话课、读书活动课、作文讨论课等,教师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作文学习的重点和要求,丰富作文课堂教学内容,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内容上谈,则要提高作文课的指导实效、训练实效。每一堂课都要提出明确的训练项目和目的、要求。即使是最基本的布置一篇作文练写,也要做好作文前的指导和作文后的评讲。坚持做到讲课有内容,训练有重点目的,评讲有针对性,加强体现作文课指导意义,提高作文教学实效。三、帮助学生解决“三大难”问题。-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是学生作文三大难题。为了让学生有话写,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生活素材,例如开校会、文艺晚会、野外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等进行作文教学。多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参与生活,多与亲人和友人交谈,多看书读报、看电视,从不同的角度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尽力拓宽学生社会见识,积累生活素材,言之有物,为解决“没话写”的难题创造条件。此外教师要挖空心思切合学生生活来命题或开设话题,以利于学生有话写。其二,“不会写”是存在学生中最突出的难题。写记叙文怎样才生动、形象;写议论文怎样讲道理;写说明文怎样说才明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心中不会写的疑团。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疑团逐步解疑,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片断写作等各种不同方面的专项训练。有必要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知识的一些方法和一些技巧,使学生学会写。例如初三级学生在复习写一人数事的记叙文时,学生通常不是恼于没有素材,而是苦于文章结构思路如何安排,数事如何组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指导这类文章审题、立意、组材的同时,示范教给学生用“引联式”基本写作思路:睹(闻)物思人——联想回忆——睹(闻)物议人——总结全篇,揭示主题。结果学生很快地确立主题,按照这个写作思路,较好地完成作文。第二次训练这一类记叙文时,大多数学生都懂得灵活运用教师教给了写作思路和方法来作相应的变通来布局。这个教给是作出示范,并不等于会局限学生个性发展,扼杀其创造精神。相反,教师更鼓励学生在学会写的基础上大胆变通、创造革新。就像一个人,首先教会其走路,他才会条条大路通罗马。其三,为了解决学生“写不好”的难题,要求学生必须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累词汇。教师好好利用大量阅读课文的教学来重视词句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等。也对一些生动语句多作仿写。或给一组词语写一段话的练习,有意识的把要求学生把新学习的词汇灵活运用于写作之中。学习分类摘抄,做读书笔记,片断练习等。这样才有可能写得好。同时要在学生中确立一种思想,作文不是写好的,而是改好的。《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就是欧阳修七易其稿最后改成的。学生应从作文的修改中达到写得好的目的。四、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兴趣。素质教育注重人格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弘扬创造精神。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个性,灵性从应试教育模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拓宽学生写作的宽度,写作的自由性。让学生用其眼睛,用其心灵去察看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再用心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其有充实的生活,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则更新观念,投身到教育的浪潮中,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捕捉他们生活的热情和兴奋点来实施作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情因境而发,则学生有话写、容易写、爱写,学生写作兴趣活跃起来,作文教学出路可寻。总而言之,七里中学的作文教学确实陷于困境之中,是语文教师中老大难问题,到了非改革变新不可的地步,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就让我们携手面对,去反思、去探讨、去实践,走出困境之路一定会让我们找到,写作之花一定让我们撷取。初中数学教学反思作为一名经历新课改的教师,面对新的教材,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一、对教学的反思。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味的老师为主体,专门讲解的那种模式,新课程要求老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教学工作,我一个最大的认识就是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多了,学生渐渐成了教室、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学生、辅助学生的一个个体。1.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2.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2.对学数学的反思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3.对教数学的反思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新教材里很多的课程,老师讲授的内容可谓微乎其微,基本都是学生自主发挥,这就是新课程的特点,让学生讨论、动脑、学会总结。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判断、汇总学生结论正确与否的人。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方面还需改进。二、对学生的反思。掌握好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管理得尺度掌握的好坏就影响着学生的成绩。现在的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才会花更多心思,数学课本就乏味,所以如何让学生提起兴趣,这对于教学质量的好坏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四、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教学反思不仅有以上几方面,还应从以下四个视角来进行反思:1.自我经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2.学生角度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在新课程实验中,学习分段函数时,让学生去了解出租汽车的出租费用、或家长工资中的扣税标准,并写出调查报告。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3.与同事交流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话题包括:我觉得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糟糕的地方是……;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4.文献资料-146- 永丰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学习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我们能够对许多实践中感到疑惑的现象作出解释;能够对存在与现象背后的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能够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学经验;能够更大限度的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阅读数学教学理论可以开阔我们教学反思行为的思路,不在总是局限在经验的小天地,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有哪些与特定的教学情境有关、哪些更带有普遍的意义,从而对这些行为有较为客观的评价。能够使我们更加理性的从事教学反思活动并对反思得到的结论更加有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阅读教学理论,可以使我们理智的看待自己教学活动中“熟悉的”、“习惯性”的行为,能够从更深刻的层面反思题目进而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教师的职业需要专门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是教学反思。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而教学反思的对象和机会就在每一个教师的身边。以上几点是我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146-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