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00 KB
  • 2022-05-26 19:13:46 发布

教育随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育随笔__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胡彩霞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教学研究室730030摘要: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撰写教育随笔能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激发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及研究能力。因此,撰写教育随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教育随笔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逐渐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撰写教育随笔能够激活教师的内部因素,激发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撰写教育随笔,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内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晶主编的《有效教师》一书中指出:“反思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撰写教育随笔是教师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是一种反思性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把整个教学活动或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事件(问题)作为思考对象,对其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决策、教育行为及教育结果。此时,教师往往会自我拷问。如:我这样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究竞应该怎样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为什么那样做效果会更好?由此可见,教育随笔的撰写延伸了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教师将教育活动从实践层面提升至思维层面。案例1: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执教“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后撰写的随笔(部分)o 教学片断:师:10+20=30,你是怎么算的?生1:数出来的。生2:因为30-20=10,所以10+20=30。生3: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所以10+20=30。生4:我先把0去掉,1+2=3,然后把0拿冋来,10+20=30。师:这个方法很好(没有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很多学生选用了生4的算法)。片段反思:教师对生4算法的处理合适吗?虽然很多学生应用了这种算法,但这些学生真的理解其背后的算理吗?当生4的算法出现时,教师是否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该怎样引导?学生对该算理的理解会影响本课教学0标的达成吗?会有怎样的影响?问题求解:……冋顾我们的教学,类似生4算法的现象在很多课堂都出现过,却很少引起关注。撰写随笔后,这位教师不仅关注了,而且围绕它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反思性问题(问题涉及算法与算理的关系、教师的奋效引导及教学0标的奋效达成),并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展开了一系列的理性分析,探寻了解决策略。二、撰写教育随笔,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只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教学能力的提高。而教育随笔是对己发生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梳理分析,将教育随笔中好的想法、经验付诸实践,以改进教学、提高能力。案例2:在案例1的“问题求解”部分,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提出了如下建议:方法一:利用基本算式推算理。 板书:1+2=31个一加2个一是3个一。师:1+2等于多少?为什么?(1个一加2个一是3个一。)10+20=30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师:10与1有什么关系?20与2有什么关系?(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是几个几?师:生4说把0去掉就是把10和20看作什么?3后面再写上0实际表示多少?说明:这种引导突出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方法二:借助计数器直观呈现算理。教师在之后的随笔中写道:“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明显加强了。我想这也奋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知艽然还要知艽所以然的良好学aJ品质。”三、撰写教育随笔,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和研究能力。教育随笔的撰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撰写随笔时,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观察感悟能力、分析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等基础能力,还需要有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有关学生及其特征的知识等。为了写好一篇教育随笔,教师往往需要收集、学习相关资料,甚至和同行展开讨论交流,在反复分析比较中才能完成;冋吋也更容易认识到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从而产生学习的需求。肖川教授曾说:“我对教育随笔情有独钟,因为它不仅是传播教育理想与信念最好的文本,也是广大教师写作的最好文本。”实践证明,撰写教育随笔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1.朱永新《走近最理想的教育》.漓江出版社,2007年9月。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3.肖川《教育的情趣与技术》.岳麓出版社,2008年5月。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