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2-05-26 19:15:0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育随笔(一)新生入学给学生吃颗定心丸我们知道,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必须通过学生一系列积极的响应才能达到。经过多年带班经验我发现,刚步入职业中学学习的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的了解,经常为自己的选择犹豫不定,处于徘徊状态,会比较浮躁,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不得不”选择了该专业,对所选专业专业缺乏了解和兴趣。因此,新生入学后,常表现为思想不稳定,缺乏学习动力,班级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今年我带的是服装班,为了让学生了解服装专业,热爱服装专业,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在进行常规教育的同时,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专业思想教育。首先,我给学生介绍了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服装行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一方面,大量的新生企业对服装熟练工人的需求激增,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随着服装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尤其是对中级技术、管理人员需求的增长是一个新的趋势;另外国内的服装市场也空前繁荣,大量服装厂、专卖店、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需要大量专业服装促销销售人才,这是服装人才需求呈现的一个新的格局。可以看出,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形式、第三产业化的特点,对中等职业服装专业学生而言,就意味着拥有一个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只要勤学苦练,同学们一定有广阔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我还给他们介绍了学校十几年来服装专业教育教学成就,服装专业是我校骨干特色专业,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良的“双师”型教师。我还特意邀请教学处及就业指导处的教师,为同学们就服装课程安排及将来就业情况进行了讲解;从企业请回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直接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带领同学在网上参观服装公司,了解服装企业的工业化生产情况、企业文化和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热爱本专业,指出从事服装业必将大有前途,学生们只要认真学习,勤于实践,毕业后就会真正成为“精制版、擅制作、能设计、会管理”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这样一入学,就为同学们描绘了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吃下了投身服装事业的定心丸。学生思想稳定了,开始安心学习,自觉地遵守班级纪律,随着班级学习气氛的改善,班级的管理也开始变的简单和容易,为逐步实施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认真观察学生,不要让第一印象左右自己在职业学校任教的老师都知道,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长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多
教育随笔行为举止都比较散漫,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虽然这样的学生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不能因为他的缺点而产生厌恶,要相信,每一位刚进入职校学习的孩子一定是努力想做个好孩子的,只是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让他们不知道怎么做而已。我曾经接触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从他入班的第一天开始,就显得非常“特殊”。刚入班,就和一个女生说个没完,身上透着一股“匪气”,一脸的满不在乎,嘴里也骂骂咧咧的。想了解学生在原来校的情况,我让学生写到曾在初中担任什么职务的时候,那个男孩脱口就在班里说“校长”,并且很满意自己在班里引发的哄堂大笑。本来就不看好他的我,从心里更增添了几分厌恶。正好这个时候班里又来了新同学,需要去搬桌椅,我先问学生谁去搬,有的学生举手要去,而他却把头埋下去,看到这种情况,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教育他,我点了几个举手的学生之后,就点了他的名字。他很不情愿的走出教室。当时我想,你越不想做我越要让你来做,哪怕你只搬来一张椅子也行啊。不一会,桌椅都搬回来了,让我非常吃惊的是,他搬回来了一张桌子,虽然上面还有很多土,但却没有打任何折扣的搬了回来,而且是放到了我指定的位置后,才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后面的事情,更让我对他有了比较新的认识!班里有的学生课余时间经常去网吧,学校要求班主任调查理解班里的情况,在班里进行调查的时候,学生都说不经常去,偶尔去,结果他站起来说:“我经常去,有什么,去就是去了,又没有做什么坏事。”听到他说,看到他的爽快的举动,我从心里感到,这个学生不是一个坏的学生。正是由于他的表现,使我重新认识了他。总之,再调皮捣蛋的学生,都会有他的闪光点,做老师的一定要注意挖掘和发现学生的闪光处,对他们多一分了解,多一分关心和爱护,帮助他们认识并改正自身的毛病和缺点,即使孩子的表现暂时没有多大改观,只要他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对他的爱,他的心里就会埋下一颗善良的种子,一旦时机到来,这颗种子就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四)一个教学事例引发的思考在10市场营销班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教他们的普通话课,课前有一个朗读的练习。这是一个有准备的练习,提前是让同学先抽了签儿,然后下面做好准备的。可是有一个男生,平时听课就常常没有书,每次都要老师督促多次才勉强练一练。有一次轮到他朗读的时候,读得很差,带有明显的方言,结结巴巴,声音颤抖……而且,一读完,不待我评析,他就急不可待地逃回了座位。我感受到了他的紧张和不好意思。我一方面对他的紧张和胆怯感到同情,但让我生气的是,这样的语音面貌为什么还不加紧练习?我是“哀其不幸”,更是“怒其不争”。我很负责任地说,“这一次没有过关,下节课你还要再读一次。”他抱着脑袋,好像无地自容,又好像很不拿老师当回事,我就又大声地对他讲:“**,听到吗?你没有过关,下一节课你还要读!”
教育随笔“我不读!”他头也不抬地扔过来一句话,像个任性的孩子。为了顾及我自己的面子也考虑到他的紧张与不好意思,我缓和了一下:“那你就到我办公室给我读,怎么样?”一般对有难度的同学我会单独辅导。没想到他又倔强地说:“我不去!我不用你管!”当他这么一答,我忽然觉得不知所措了,我发现这事情不能这么简单,那他后面的课怎么上呢?那也不是说,他“不需要”师生关系就脱离的了,他是学生可以信口开河,但如果交给我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话,身为教师,是职业道德和责任不允许的。所以我当时说,“那也不能这么简单,你说不需要就不需要的,你下课到我办公室一下,咱们得谈谈。”课还继续上……这学生后来找我了吗?没有。我做了很多的思想斗争。其间我去班里找了他一次,他不在。下一次普通话课马上就到了,我一进门就看到他笑兮兮地盯着我,我马上觉得没气了,我用目光回应他,他马上用书把脸挡了起来,假装害羞的样子:我说:“为什么不去找我,我一直在等你呢?”他不好意思地嘟囔了一句:“我不知道你办公室在哪儿。”我说:“不会吧?”他马上转移话题:“老师我这次能读了,我读吧。”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这件事给我两点体会:一是,作为老师,有老师的职业操守,有老师这个职业的职业道德与规范。不要强调了老师也是人以后,就可以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与标准。确实,你可以生气我也可以生气,但不等于你可以给我拍桌子骂人我也可以给你拍桌子骂人,生气的表达不一样,区别开了一个人的修养与受教育程度。他们是未成年人,他们刚十七八岁,他处于青春期叛逆期,他们说话不会顾及后果,他们还会出尔反尔,你如果要求一个孩子完美,或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并用自己对自己的标准认为他们,那我们就上当了,那我们就天天失望,天天觉得不可议,他们怎么可以这样,怎么能这样对人讲话?我们要理解成长期的混乱,包容学生的任性和消极抵抗,坚守一个个教育者的道德,尽量少说少做人不符合教师身份的话和事,尽量不因言废人,尽量不放弃、遗弃他们。因为我们是成人了,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这个角色不允许。二是,学生也不愿意被老师放弃和遗弃。谁也不愿意被排斥被否定,谁也害怕孤独。他们很要面子,青春期的孩子是超自尊的,我们也曾有那样一个敏感脆弱的青春期懵懂时代。所以作为矛盾的一方,一旦你表现大度、容忍,他内心里是迫不及待地想握手言和。还有有时我们自信不足时,总觉得学生不喜欢我们,他们在与我们做对,而其实有时候学生就是这样并没有要侵犯和挑战我们的意思,是我们多心了呢?这时我们就会把一只内心脆弱的猫假想成了一个威猛无比的老虎,然后我们用了对待老虎的方式去防备一只病猫,就把猫逼疯了,他们会不顾一切和你对抗到底,而了解他底细的同伴,会由同理我们而开始同情这只受了过度伤害者,全部起来对抗我们。
教育随笔一个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本身就对学生形成一种威压,反抗权威是内心必然的冲动,我们心里也有。如果一个人高高在上地给我们讲话,我们首先是反感,其次才是慢慢地接受。学生在课上会出现很多意外的情况,但只要老师不急不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处理问题,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五)“共情”---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交流是一门学问,交流的前提是要搭建好师生心灵通道,如果学生的心灵之门没有打开,再多的交谈也无济于事。如何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呢?共情就是一把有效的钥匙。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容世界的能力。即体验别人内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的能力。唐代诗人白居易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炽热的感情,真挚的语言,才能使被谈话者感到可亲。切忌在谈话时,表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老师皱一皱眉头,学生有时都会敏锐地产生一种被轻视的感觉和焦虑的情绪。因此,班主任在谈话时要有一点“人情味”,这样易于迅速和学生沟通感情。我班有一位女生在国庆长假期间,把原本很顺直的头发烫成了卷发,我们在谈话的过程中,她一直强调自己都快20岁了,想改变一下自己以往的形象。针对这一想法,我首先表示理解,此时该女生的表情非常惊异,由此我判断出学生的心理防线已经出现裂痕,所以我抓住机会,赶快问她,“还有没有以前直发时的照片”,她说“没有”。“那你想听听我对你现在这个形象的评价吗?”“想”。“原先你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的印象是很清纯、很率直、很可爱”,“扑哧”,她笑了,呈现了一种很奇怪的表情。我说“你是不是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单纯,认为单纯就意味着傻气啊?”她点点头。看到此情此景,我想到了一句话“年少的人想扮老,年老的人想扮少”,然后我跟她分析“一个人想打扮成熟一些、老气横秋的很容易,但是想再改回现在的年少清纯就很难了,为什么不珍惜现在这美好的一切呢?你知道我现在看单纯有多珍贵吗?我现在正慢慢失去这一切,我很难过。”此时,她脸上的表情由冷笑变成了思索,我一鼓作气,接着分析人应该树立高雅的审美观,“现在你烫的这个头型和你整身的衣服很不协调,我不认为现在的你很漂亮、很成熟,反而显得不伦不类,因为这个发型不符合你这个人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气质。外在形象也许一件衣服就可以改变,但是气质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青春年少,弥足珍贵,等我们失去了再知道珍惜还有什么用啊,是不是?”“老师,你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要重新做回原来的可爱的我”。这次谈话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老师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问题情况,学生会感到自己被教师所理解、悦纳,从而感到愉快、满足;学生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所以会向积极正向的方面转化。可见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会共情,就能正确地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从而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获得有效的
教育随笔教育效果。(六)“老师,我讨厌你说话的方式”在幼师班有个女生A,总是心不在焉地做一些与课上无关的事,或看杂志或做手工或写一些东西。如果是讲课期间,我会用眼神来示意她专心;大多数时候,是旁边的同学觉察了,提醒她,她就会停下来专心一会儿。有一次,一个同学在讲台上练习说话,话题是“尊重”,其它同学都在认真地听,女生A却一直在旁若无人地看杂志,我很生气,但又不知道怎样提醒她。等同学把话说完了,我就忍不住第一个提问女生A:“**,你怎么看待尊重?”“啊?不知道。”先装出一副笑容,漫不经心的说。很明显,她假装友好但决不配合我。“你觉得当别人讲话的时候,怎样做才是尊重的呢?”我仍耐心地说。“认真听,不看课外书,不说话,嗯……。”她似乎明白了我叫她起来的原因,脸上有一丝不快闪过,然后又玩世不恭,一面笑一面环视大家,一面应付着我的问话。“对,这也是一种尊重,希望再有同学在这里讲话时,我们认真听,好吧,请坐。”她收起笑容,恶狠狠地斜了我一眼。我抓住不放,想挑战一下她,“**,你好像很生气。”“没有啊。”她又习惯式地堆起笑容否定道。“你是不是觉得老师很讨厌?”我继续挑战她,我想让她别假装很友好,而心里却是另一面,我要逼她说真话。我也不希望事后留下后遗症,学生明显的口服心不服。“我不讨厌你,但我讨厌你说话的方式。”她终于心口合一,愤愤地说。“什么意思?”我脸上有些挂不住,但很高兴她能就事论事,而不以言废人。“我看课外书不对,你指出来就得了,你却老绕着圈子说。”我似乎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虚伪,怕学生承受不起,才这样迂回地表达,结果学生不认账,还认为故弄玄虚。显得老师蛮弱智的,真是何必呢?“那好吧,你这个建议我接受,以后我就直截了当地讲:**你上课不要看课外书了!”这样倒蛮轻松的。后来在这个班,我又几次用了这种方式,“**,把书收起来!”“**认真听!”也有同学一时面子上有些不快,但都乖乖地接受了提醒。
教育随笔其实这种直接的方式,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用的。但从何时起,我们开始照顾学生的面子,不敢公开批评,只是公开表扬。学生一度很欣赏这样的老师。所以我们在要批评一个人的时候开始,犹豫思量怎样尽可能地让学生保住面子,我们费很多心思在这上面,一件很简单地事,我们绕很大的圈子想让学生明白,我们天天如在打太极一样,有时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我们担心着学生的承受能力,哪次不小心批评了一个学生,事后都要再安慰几句,唯恐学生误会或记恨。我们亦步亦趋,我们诚惶诚恐,我们永远都面带笑容,耐心细致地做着思想工作……学生却厌烦之极,又觉得老师虚假之极,看不到老师的真心,不明白一个连生气都不会的人有什么真性情?!其实,有些事情,是与非是很明确的,如上课不允许吃东西,不许打手机,不准看与本课无关的书报。《中学生守则》张贴在墙,白纸黑字,如果我们不敢“以法执教”,学生就更会“有法不依”。“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学生是未成年人,到这里来就是来接受管理和教育来了,我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束手束脚,能带出什么样有胆识,有是非观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呢?所以,管理起来要理直气壮,不要小瞧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在他违纪之前,是早有被批评的思想准备的,你要不指出来,或谨小慎微,用商量的语气来求得学生认同,倒更让学生颐指气使呢。作为老师,管教学生是我的职责。如果我不管理、不管教那才是渎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随笔:与学生为友.doc
- 教育随笔——调皮小子的转变.doc
- 精简版大班教育随笔【四篇】.doc
- 幼儿园安全教育随笔讲解学习.doc
- 系鞋带保育员教育随笔.docx
- 语文教育随笔(欢乐的泼水节).doc
- 教育随笔为了孩子学着改变自己.docx
- 《温暖教师的70篇教育随笔》读书心得体会.pdf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喝水.pdf
- 教育随笔——班级管理感悟.pdf
- 刘小丽教育随笔.docx
- 一年级教育随笔.doc
- 小学五年级课堂语文教育随笔.doc
-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二】.doc
- 幼儿园中班日常生活教育随笔1:教师节贺卡.doc
- 幼儿园大班调皮孩子教育随笔【一】.doc
- 幼儿园大班每月教育随笔【四】.doc
- 幼儿园大班每月教育随笔【三】.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