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2-05-26 19:16:48 发布

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探究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探究  摘要:由于目前高校生源的扩招,生源的素质良莠不齐,再加之班级人数的增加,导致高校班级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然而高校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每个大学生的成长。本文对目前我国高校班级管理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对更好的开展高校班级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关键词:高校;班级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67-02由于近年来大学不断扩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级是学生生活与学习,具有一定目的性、组织性和心理互容性的集合体。班级管理是大学生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班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1]。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一、目前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 1.班级凝聚力不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成员之间应该有较强的心理相容性,集体应该有明确一致的共同目标,各个成员为了集体目标的实现能千方百计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高校中,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班级是有凝聚力的,同学之间也能互帮互助,并愿意为建设好班级出谋划策,但是学生对班级的集体归属感认同度普遍不高,在日常生活中我行我素,导致班级缺乏较强的凝聚力。2.发展目标不明确,舆论导向缺乏。部分班级在班级的规章制度中未制定出明确的发展目标,班级工作和活动缺乏主动性;有的班级虽然已制定出目标,但不够具体深刻,也就很难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显然,缺乏明确具体的班级目标,对每位学生的成长将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成长也就势必受到一定的约束。3.班级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目前大多数班级管理模式仍然过于依赖传统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在学生中的使用率逐年增高,但仍有部分班级管理者没有真正开辟和利用好网络资源,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来加强班级管理。4.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很多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学习目的不明确,再加上管理者对他们缺乏行之有效的引导,导致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感到比较迷惘,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7 5.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班级管理者日常事务性工作比较复杂繁琐,导致大多数学生与班级管理者的交流不够。大学生希望和班级管理者交流,但班级管理者由于事务性工作比较繁忙,很难有空余时间和学生进行长时间的交流,长此以往,导致班级管理者对班级的情况不能完全了解,缺乏有效的掌控,这样的班级长期下去难免会出现问题。6.班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有些班级管理的效果不佳,在很大程度上与班级干部的水平低下有关,有些班级管理者在选拔班级干部时,往往凭借与学生的关系或者表面印象,缺乏对班级干部的深入了解,而不是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去选人用人,最后班级干部无异于普通学生,甚至还要差于普通学生,在班级中无法形成应有的影响力,最终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二、改善高校班级管理的对策7 1.“以生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指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认识和对待学生的方式方法。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育工作者的一切教育行为都应是围绕着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就是现代学生观的一个基本判断。正确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做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个体;要对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要相信在教育者的教导下,每位学生都能够成人,成才;学生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是自由、具体、独特的、不断成长的生命体,“以生为本”就是要求教育者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强调教师要心系学生,把学生的事情、利益,尤其是学生的成长发展时刻放在心上,努力引导、培养学生,竭力关爱、服务学生。2.加强班级管理的制度建设。班级要建立统一的班级管理制度,每位同学都要严格遵守。有了制度才能保证统一严格的纪律,使班级各项活动井然有序;有了制度班级管理才能有根有据,不至于随意和盲从;有了制度才能约束班级同学的行为,不至于班级同学我行我素,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规章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班级干部职责;宿舍值日制度和公约;班级评奖评优和班委选举制度;学生德育考评制度;上课考勤制度;与家长联系制度;班费管理制度等。7 3.以集体活动为载体,增强班级凝聚力。集体活动给每位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彰显,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精神风貌在活动中可以得到充分展现。集体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支持,离不开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在集体活动中密切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感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宽广了学生的心胸,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利用集体活动可以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形成,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4.充分利用学生干部来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依靠班级学生干部的传达、组织、贯彻和落实[2]。因此,在构建“以生为本”的班级过程中,选择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坚持原则,选拔那些成绩优秀、认真负责、群众基础好、公道正派、组织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的学生来为班级服务。在培养学生干部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提高学生干部的责任感,降低他们作为学生干部的优越感。(2)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事沉着冷静。(3)要提高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4)学生干部要团结同学,要有广泛而深入的同学基础。5.建立班级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班级档案是对每位同学大学成长的记录,对于每位班级的同学都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对用人单位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能折射出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所以,一份完整的班级档案对于学校、社会、个人都是很有价值的。班级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班委的轮换进行记录;二是班级制度建设;三是班级每位同学的奖惩记录;四是学生社会实践记录;五是班内活动大事记录。7 6.建立班级网络新平台,探索班级管理新方法。我们要充分利用博客、微博、人人网、邮箱、飞信和QQ等技术手段,搭建班级管理平台,积极参与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时刻关注班级同学的动向,掌握教育的主动权。通过班级管理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搭建起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桥梁。网络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目标搭建了平台[3]。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来为班级管理服务。班级管理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相关,班级管理必须在结合时代特征和当代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4]。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念。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和繁琐的工作,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参考文献:[1]郝亚勤.浅论高校班级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1,(5).[2]陈飞.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的新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2,(4).[3]左辉群,姜伟.浅谈高校班级管理模式[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7 [4]周志荣.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创新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6,(6).作者简介:李建华(1984.10—),男,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7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