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2-05-26 16:35:05 发布

科研论文:谈操作游戏中提高幼儿科学能力的策略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科研论文:谈操作游戏中提高幼儿科学能力的策略科研论:谈操作游戏中提高幼儿科学能力的策略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传统的幼儿科学教育更多的注重过程和方法,而忽略了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现代教育要提高孩子的素质可以通过幼儿的操作游戏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仅仅把科学定义为知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科学更是一种探求知识的活动。爱因斯坦曾把科学定义为一种“探求意义的经历”,这提示我们:科学不仅仅是已获得的知识体系,它更是一种通过亲自经历去探求自然事物的意义,进而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传统的幼儿科学教育更多的注重过程和方法,而忽略了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现代教育要提高孩子的素质,就要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完成学习活动,也就是要通过幼儿的操作游戏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一、操作游戏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求欲望,要尽量创造条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对象。也就是要让幼儿主动、自发去探索周围世界,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幼儿感知事物。可以这样说,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教师要创造条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感受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二、操作游戏是提高幼儿科学能力的有利途径。通过认真分析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学习特点,我们知道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3-6岁幼儿发展的主导性活动,也是幼儿时期高度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活动,更是幼儿学习、发展的最好方式。真正的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需要,带给儿童快乐,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养成、健全人格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游戏中,幼儿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的认知表现,互动的同伴交往、自发的动作练习,这就是游戏的价值所在。孩子只能亲自实践,对事物的摆弄,材料,各感官综合运用、分析,才能发现某种现象和信息,从而获取直观的科学经验和相关的科学知识。作为幼儿自发、自主、自选的能带给幼儿欢乐的,能满足幼儿需要的游戏活动,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轻自主表现,重统一认识;轻过程,重结果;轻幼儿生成,重教师设计的倾向,幼儿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那么,如何开展操作性游戏,真正提高幼儿的科学学习能力呢? 1、创设宽松、丰富的操作游戏环境,为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提供条。孩子们是通过直接的经验探知事物,是勇于行动的实践者,教育者要为幼儿多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材料,使幼儿通过摆弄这些材料获取知识。正如皮亚杰所说:“认识既不于客体,也不于主体,而是发生于主体、客体的相互作用。”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景和材料投放,引导幼儿深入观察理解,探索主题,人与环境的互动,主动的探索操作,给儿童以较大的心理空间。例如科学活动《认识水》,以前,我们会通过一些知识的灌输,让幼儿了解水的特点,而现在,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大量的操作材料,如:水杯、水桶、沙、纸、木头、糖、果汁、布、海绵、毛笔、豆类、面粉等各种物品,让幼儿自主的操作,使他们在“玩水”游戏中,通过自己亲自感知,获取“水是流动的,可以溶解一些物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水可以被一些物体吸收,水的三态变化”等直观的经验,并且通过幼儿相互间的交流巩固自己的认识,达到对科学知识的规律性的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通过自己和同伴的操作活动,运用已有的经验,获取新的知识。正是这种让幼儿主动去发现问题,设想如何解决,亲自动手操作,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游戏方式,大大增强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幼儿只有发自内心感兴趣,觉得有可取,才会积极进行有关的活动。2、组织操作游戏活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同一目标 为了普遍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营造一个自然的科学氛围,教师还可采取多种灵活的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更多的应该是随机教育,因为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玩乐中,时时处处都隐含着科学现象和教育诱因。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善于把握一切有利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培养幼儿的自觉的、内在的、稳定的兴趣,只有这种兴趣才能促进幼儿对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感知和主动探索,进而发展成主动探索的精神。如可带孩子出去观察,回后讨论,还可组织科学小游戏、科学小实验形式,也可在区域活动时设置发现角、科学区,教师提供丰富可操作性材料,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学习科学。三、教师要重视操作游戏活动中的指导,使之成为提高幼儿科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意义活动,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我们开展操作游戏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并不是简单的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开展活动之前,有非常充分的活动设计和准备,在活动中,重视幼儿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以此为根据,随时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整,适时的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例如科学活动《怎样让纸站起》,活动前,根据本班幼儿喜爱折纸的实际情况,我准备了三种纸:挂历纸、图画纸、硬纸板和其他许多辅助材料。在幼儿活动时,我发现图画纸和挂历纸的硬度相差不多,不能让幼儿获取更多的经验,于是就撤掉了一种;有的幼儿在辅助材料中发现了剪刀,想借助剪刀实现“让纸站起”的目的,但又不知怎样操作,我就提醒他可以借助别的东西或者想一想剪刀还可以怎样用,最后,这个幼儿把剪刀插在橡皮泥上,把纸别在剪刀上,实现了让纸站起的目的,他特别高兴。我及时表扬了他,并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再用其他的方法让纸站起?”他又专注的投入到了操作游戏中去了。所以说,操作游戏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操作中的问题和需要教师提醒、帮助的地方,不露痕迹的巧妙的引导,而不是生硬的帮助和提示,从而,让幼儿在自身的感官体验中,获取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四、要在操作游戏中培养幼儿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往往为了让幼儿体验成功而忽略了失败的体验,其实,失败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科学知识的获得,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允许幼儿失败,要引导幼儿从不同的体验中总结经验,学习怎样利用简单快捷的科学方法实现自己的活动目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操作游戏要为幼儿解决现实问题服务。例如《分离物品》的操作游戏中,要求幼儿利用教室中的物品,把豆类、纸、铁制品、木制品等分开,这使幼儿在利用已有的相关经验如:沉浮、磁铁的特性、风力、大小、分类等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先后顺序、使用物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操作中,幼儿体验了失败、也感受了成功,知道了没有筛子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其他物品分离豆类等。正是通过操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在游戏中学到了如何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困难。这些经验的积累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操作游戏中的交流和记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科学能力在操作游戏时,幼儿常常会只注重游戏的过程,而忽略了科学知识的总结。所以我们要引导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要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通过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老师要积极引导幼儿记录,获得信息,幼儿学习记录或观察操作的结果,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记录获得的信息,使 幼儿关注探究的过程和事物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而且记录有助于将原有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原有的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建构。此外,记录还有助于同伴间的交流,有助于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所以在操作游戏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交流和记录。总之,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开展操作游戏应本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应时代要求的原则,灵活机动安排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手段,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的参与活动,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感知周围世界的奇妙,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幼儿科学能力的目的。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