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2-05-26 18:38:58 发布

教育心得:在规则的游戏中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育心得:在规则的游戏中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教育心得:在规则的游戏中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教育心得:在规则的游戏中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教育心得:在规则的游戏中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自主性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可见,作为幼儿的自发性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内在动机行为,游戏本身就是目的,因此没有外在目标。但是游戏具有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功能,这不是我们为游戏提出的目标,而是游戏本身就有这样的价值存在,那么怎样在规则中多给孩子一点空间呢?1在自由建构中内化规则在幼儿园,任何一个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孩子这一主体,规则的制订也是如此。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幼儿阶段儿童的道德和规则是自律的,这并不完全符合幼儿的生活现实。幼儿年龄小,虽不能完全摆脱成人的限制,却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幼儿的自主意识,鼓励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和要求的合理性,他们就会主动认同规则、纪律,心甘情愿地遵守,逐渐成为有自律意识的人。因此,要让孩子真正成为班级里规则的主体,在活动中应引导幼儿自定规则,从中自我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就如我班幼儿,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在游戏时遵守规则,又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我们就让幼儿参与区域规则的制定。这样制定出的规则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遵守,才会更容易记住规则的内容。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动了脑动了情又记住了规则。如在阅读区活动开展之前,组织幼儿讨论制定规则,有的孩子说:“在里面看书不能吵”,还有的说:“不能把书撕坏”……于是,我就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这些不能做的事情都标示出,贴在阅读区的入口处。在语言区规则的制定中,先围绕“应该进入多少人?用什么标记表示?(脚印、胸卡、头饰……)“能否大声说话?”“怎么保护图书?”等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对有创意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将幼儿的意见通过实际验证(幼儿亲自体验),得出最好的结论作为大家必须遵守的规则定下,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实践”、“创造”与“真理”的关系。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孩子对规则的理解,更有利于其遵守规则。另外,教师还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活动,善于把握孩子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在下次活动开展之前,引导幼儿自主讨论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师生共同协商解决,形成大家认可的规则。我想,孩子们只有有了自己认同的规则,他们才会做到活而不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由”的功效。2在随机应变中释放自由规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集体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特别在游戏中,是幼儿顺利游戏获得身心愉悦的客观保证。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但是有了规则,我们就一定要墨守成规吗?自主性游戏重视是幼儿的自主和创造,很多时候教师可能片面地强调规则而扼杀了幼儿创造的萌芽,为此在游戏中作为老师还是应该随机应变地对待幼儿的自由,教师随机应变,往往就能促成幼儿新的创造活动。如在大班自主性游戏“医院”中,孩子们即成的规则就是医院是不能买菜的,这里是病人看病的地方,但是陆棋小朋友还是把菜买到了医院。于是纷涌而至的报告声就了,“老师!医院买菜!”“老师,陆棋买菜!”……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怎么处理呢?是一声令下“把菜还回去”还是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随机应变地处理呢?我选择了后者。在耐心询问下,孩子说出了让我激动的话,“我们饿了,可是没地方吃饭。”是啊“我们饿了”,虽然一句短短的话,却道出了孩子是多么投入游戏,他们已经融入了游戏,在游戏中认真地工作,认真地思考,然后才会想到我应该吃饭了。我很庆幸没有“一声令下”,让我了解到孩子们是在多么地投入游戏,作为老师的我也有很多疏忽的时候。于是我趁热打铁,“你见过医生在办公室做饭的吗?那怎么办呢?”在我的鼓励之下,孩子们想出了很多点子,有的说开个饭店,有的说开个医院食堂……在老师的随机应变中,新的游戏主题有开始了。又如在中班 “开汽车”自主性游戏中,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个游戏,常常是一个人跑着开车许多人追着开,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怎么办?是出于安全考虑的制止,还是给孩子一会自由奔跑的时间?“孩子特别喜欢”说明孩子对这一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其实,奔跑的过程对孩子说不仅能发展孩子运动能力,而且能宣泄情感,有时甚至还能满足他们扮演角 色的愿望。于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我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奔跑,但在这里我还是给予孩子明确的交通规则,要靠右行驶,顺着一个方向……当然孩子也有玩得过头忘记规则的时候,这时教师就又要发挥你的应变能力了,我们有的时候就会大声训斥你的孩子,你不要玩了,但是有的老师则会变换另一种形式,让“小交警”处理,最后的惩罚可能是一样的“停玩一次”,可是后者自然能幼儿接受和认同。3在宽松环境中享受自由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严格避免抑制孩子们的自发活动。孩子们有了自由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是有兴趣的,孩子就会反复做那事;在这样反复练习中,就会产生专注,也会产生有序。在自主性游戏中更是如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对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是促进幼儿主动遵守各种规则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自发组织了搭房子比赛。比赛前,我总是和其他老师一样,习惯性地将幼儿分组,每组排好一路纵队。可是,只要比赛一开始,伴着孩子们兴奋的“加油”声,一路纵队很快就没了影儿,或是成了一条歪歪扭扭的“小花蛇”,或是干脆成了一列横队。手忙脚乱的我,常用这些办法维持现场秩序,“小朋友比比,哪一组的队伍排得最直最好!”“队伍排得好,才能拿冠军!”好不容易抓到个“典型”,“你们看张晨排得多好!”尽管我已经喊破喉咙,可我的努力也只能让一路纵队重新保持最多一分种的时间,很快,纵队又会没影儿!几次下,我忍不住生气地指责孩子:“为什么老师说说去,你们的队伍总排不好呢?”“可是,老师,我们看不到!”孩子们的脸上满是期待和委屈。原,竖排的队伍挡住了大家的视线,孩子们的心声让我恍然大悟。“那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我顺水推舟地问道。“可以排成横的队伍!”成成马上有办法了。“横的队伍太长,站不下,也不好看!”小林反驳道。“可以在每一组站的地方画一个框框,做上标记!”佳佳提议。“对对对,那里就是每组的大本营,谁走出这个大本营的线,就算输!”小雪兴奋地说着。在大家的反复商量统一下,终于有了以后接力比赛的方案,那就是分组后,每组用粉笔在地上画个圆圈作为该组的大本营,圆圈的最前面设有一个出口,孩子们站在自己的大本营内为大家加油,第二个准备比赛的小朋友就站到圆圈的出口处等待,孩子们还给这样的接力赛起了个“快乐大本营”的名字呢!大家有了自己的大本营,比赛起就更加投入了,而且,大家谁也不愿意走出大本营半步,因为,每个孩子都不想看到自己的组被淘汰。此时的我,再也不用为他们的“一路纵队”而烦恼了。从“纵队接力”到“快乐大本营”,使我认识到,教师与幼儿平等交往,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教师只有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平等、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生活,感受到教师的爱,不畏惧教师,孩子才会和你真正成为朋友,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应合理,我们要格外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要求不能强压在幼儿身上,那样会使幼儿产生一种畏惧感与逆反心理。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懂得幼儿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真正主体,自由的游戏环境能促进幼儿更深层次的发展。教师要机智地将自由和规则有机地融合,使自由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真正收到实效。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