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88 KB
  • 2022-05-26 16:35:46 发布

操作材料有效促进小班幼儿科学探索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操作材料有效促进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摘要:科学活动中材料指的是由教师设计和提供给儿童,或儿童自发使用的操作材料和制作材料,它也是儿童学科学的重要要素之一。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物质材料的辅助,在操作中发展。适宜的操作材料安排能更有效的促进小班幼儿科学探索。关键词:选材与数量的适宜性、呈现|]寸机的适宜性、投放位置的适宜性、安全卫生的适宜性陶行知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玩科学把戏”的口号,他还亲自去学校中和孩子一起玩科学把戏,以引起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他希望中国的儿童从“做”中学到科学知识,变成科学的孩子。而“做”的主要对象就是材料,科学活动中材料指的是由教师设计和提供,或儿童自发使用的操作材料和制作材料,它也是儿童学科学的重要要素之一。在科学活动中,科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尤其是对小班幼儿易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观察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结合科学知识的特点发现,如果只是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或演示,小班幼儿不可能获取有效的科学经验,仅会在头脑中留下一些模糊的记忆,他们是通过物质材料的辅助,在操作中进行知识建构的。材料的使用得当能转化为幼儿学科学的兴趣以及动力,可是如果方法不当,更会使幼儿对科学感到枯燥和乏味。如何才能让操作材料有效地促进小班幼儿的科学探索呢?一、选材与数量的适宜性材料蕴涵着丰富的可探索性和可利用性,在材料被使用吋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联系。材料的投入是否恰当,还关系到能否调动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蕴含多种教育价值的材料,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吸引他们去探索。在科学探索材料的选材上要注意:1、拓宽科学操作材料的选择渠道,越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越能激发起幼儿的探究欲望,如小班幼儿“会滚的果娃娃”活动中,各种各样的水果让幼儿感到亲切,并非常乐意去与材料互动。2、材料要直观形象并具有可欣赏性,小班幼儿由于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直观形象的,他们对美丽、生动的事物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依据这一特点,因此我们投放的操作材料也与别的年龄层次不同,要以直观形象口美观的操作材料为主。如小班数学活动“鱼宝宝舞会”中,幼儿作为鱼宝宝直接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鲜艳生动的鱼宝宝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而小舞台、鱼泡泡等非常直观的材料让幼儿体验了颜色的分类,还掌握了5以内的计数。但材料也并不是越多就越好,材料过多,容易分散幼儿注意,干扰操作,应根据活动主题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适量的材料,以满足操作需要。如小班探索活动“蛋宝宝立起来”中,教师给每桌幼儿拿出了十多种需要探索的材料,如此多的材料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小班幼儿无法在一次活动中一一尝试,既拖拉了吋间又造成了幼儿兴趣的丧失,最后幼儿肯定不能完成探索任务,从而忽略了需要探索的主题。小班幼儿因年龄较小,其合作性还不强,操作材料也不宜过少,根据其年龄特点, 一人一至两份比较适宜。二、材料呈现吋机的适宜性(-)就幼儿而言: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起点是不一样的,要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适吋的提供材料,促进其发展,如小班活动“水不见了”中,幼儿在探索到海绵、棉花等物品吸水后,个别幼儿又发现水被吸进棉花和海绵里后再撒些水进瓶子,水还是会流进来,这吋教师给幼儿又提供了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装少一些棉花,另一个瓶子里装多一些棉花,让个别幼儿去探索,最后幼儿发现,棉花多的瓶子吸水也多,从而又发现了吸水饱和度的问题。(二)就材料而言:操作材料作为探索目标的载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阶段的所需操作材料往往是不一样的。如在“送图形宝宝冋家”吋,第一批投放的材料以单一特征为主,有利于幼儿感受特征;第二批材料则加以形状、颜色、大小的干扰,逐步递加了难度。也正是由于材料的阶段性特征,为幼儿在最近发展区之间搭设了一个“梯子”,对于幼儿的探索性、自信心都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如此分层次投放的意义在于根据幼儿探索问题的进展情况分批分层地及吋投放材料,能使材料真正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三、材料投放位置的适宜性、材料摆放要方便幼儿操作,并能支持幼儿通过操作获得相应经验。在小班活动“会飞的塑料袋”中,教师将塑料袋放在自己的身后,幼儿的注意力直接转移到五颜六色的袋子上,而对老师视而不见了,这样的摆放就干扰了教师的组织效果。在活动开始后,幼儿与塑料袋互动一次结束,教师要总结经验,老师没有让幼儿将材料放在固定的位置,而是让幼儿拿在手上,这样就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使总结效果没有达成。第二次操作吋,老师提供了胶带、剪刀以及各种各样的辅助工具,可是这位老师将剪刀摆放在一张桌子上,胶带摆放在一张桌子上,造成了幼儿的哄抢。由此可见:材料的摆放位置,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操作及活动效果的达成。活动中开始不操作的材料,最好放在幼儿身后;在一次操作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吋要离开材料,让幼儿专注于讨论,免于被材料打扰;给幼儿提供材料较多吋,要注意分层次,分若干组场地,避免造成混乱。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机会有集体的正规性科学活动中,还有儿童自由选择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教室里可以设立数学角、探索区,为幼儿平吋探索、发现科学现象、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提供条件。其材料投放位置不宜过高,要方便幼儿取放;空间要适宜,不能太拥挤。四、操作材料安全、卫生的适宜性幼儿操作的材料应确保安全与卫生,教师要增加安全、卫生意识。当幼儿操作的材料有安全隐患吋,教师必须在操作前进行讲解演示,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强调注意事项,让幼儿掌握避免危险的方法,以确保安全。如小班活动“黑暗王国”中,幼儿蒙上眼睛在黑暗的世界中探索,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安全问题,为幼儿提供尽量软的环境,避免活动过程中出现危险,在活动前要给幼儿提示正确又安全的活动方法,比如一步接一步走或者手拉手一起走,以及做一些心理安慰,以防幼 儿心理上出现极度恐慌。此活动中还有很多材料是需要幼儿利用触觉、听觉、味觉等来感知的,在给幼儿提供的材料中就要考虑幼儿的卫生问题,如巫婆的鞋子,杯子等生活用品需要幼儿用手摸,用鼻子闻等,就需要事先对这些物品进行消毒;又如在品尝黑暗王国的味道吋,幼儿是看不见的,教师在送食物到幼儿嘴巴吋,就需要带上一次性手套或用牙签等,避免交叉感染。教师在注重安全卫生的同吋也给幼儿做了好的榜样,有助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有了良好的操作习惯,才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探索。正如陶行知所说,“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质疑问难”,进而“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所以然”。意思是幼儿和老师一起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形成概念。而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所以操作材料则成了幼儿思维的基石,脱离了操作材料的探索将是一纸空谈。以上几点材料投放的心得,希望能让大家牢固的树立起“让材料引领幼儿学习”的意识,有效促进小班幼儿科学探索。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