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2-05-26 19:14:14 发布

教育随笔:归来吧,语文魂!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语文:归来吧,语文魂!——听课随笔长沙市宁乡县沩山乡九年制学校刘丙坤近日,笔者听了一堂《梅花魂》的五年级语文课,教者以她亲和的微笑和及时的激励,带着同学们去穿越时空,体味那份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情,用心不可谓不够良苦——却给人有点成空的无奈。学生们被有点雷同的分析去肢解课文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投入和激情四射,只有少数同学能够照本宣科的机械式回答,大部分同学在一本正经当中茫然地度过了一节课。面对这种费力却不讨好的努力,我陷入了沉思:我们的语文之魂,怎么就不能像文中的南洋游子“外祖父”,把爱国之魂托付与墨梅图,遥寄他的家国之思呢?      一、缺失的范读和品读,让美文缺少了美读,文本的魅力得不到彰显      遍布课堂的是齐读,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用得太多,其弱点也一览无余: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得不到体现,很容易误入唱读的泥潭;也使扮演“南郭先生”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       我觉得凭该老师的功底,其范读的魅力应该可以征服学生,流露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创设的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何况该文是本单元的精讲课文,不可不让老师的读成为“精讲”的“第一讲”。还有,在学习“离别前赠墨梅图”部分的时候,老师采用的读法是“速读”,分析的写法是“语言”描写。这时,我在默默地呼唤:如果能够让学生体味人物的心情,进行分角色品读,对语言描写的理解、对慈祥的外公那种无法割舍的乡土情怀,是否可以悟得更深呢?“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他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地愈精神,愈秀气。他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正所谓“言为心声”,多少伤心事,都付笑谈中。听君一席话吧,品君肺腑言吧,梅花魂——就是海内外华人的“中国心”啊!如果在此处,老师的ppt里再来一首《中国心》,我想:就以此文的学习作为对祖国六十三周年大庆的献礼,祖国妈妈一定会欣慰的!     二、关键词的不确定,让关键褪变为“不关键”,词语的锤炼丧失了绝佳的机缘在开始学习课文第一段的时候,教者要学生在齐读之后,找出文段中的关键词。当学生回答“故乡”的时候,老师没有确认,而是启发学生继续寻找与“内容”有关的词语,当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答出“外祖父”和“梅花”的时候,老师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时候,坐在同学旁边听课的我产生了疑惑:难道“故乡”不是关键词吗?身在异国他乡的外祖父,“故乡”正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啊!梅花之所以成为外祖父的最爱,不正是因为它是故乡的象征吗?还有第一段中的“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更是文段中精妙的语句,“冷艳”冷的是思乡之苦,“幽芳”更是幽幽的思乡情啊!如果这些词语能够荣膺“关键词”的雅称,美文的内涵,不是可以有所挖掘了吧?还有最后一段的分析:“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女生齐读完该段之后,老师要求同学继续从“内容”上找出“关键词”,当学生说出“珍藏”后,老师板书在“外祖父”和“梅花”之间的箭头下。老师随即追问:“ 珍藏这个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深情呢?”学生答出了“喜爱”、“魂”等词语,老师板书了心中预设的正确答案“喜爱”,对于其他词语,则不置可否。这时候,我心潮澎湃:为什么只能是“喜欢”呢?“魂”正是全文的文眼啊!那颗眷恋祖国的心,不就是冷艳幽芳的“梅花魂”吗?梅花魂、语文魂,怎么就这样轻易的失魂了呢?三、古诗文名句的忽略,是与传统文化的背离请看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忆起外祖父常常吟得泪流满面的唐诗宋词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诗句,这是外祖父浓浓思乡之情的写照啊!可惜老师就是把该段所述之事“教读古诗词”几个字之后,就放弃了对该段的精髓内容——古诗词名句的学习。在教者进入下一段内容的概括时,我沉默了:唐诗宋词,你们本是我国文学殿堂里最璀璨的两朵奇葩,如今:有谁堪摘?至少也该稍稍流连,哪怕走马观花也罢。结束语:对比自己平时的教学,也存在诸多类似的问题。如何让语文的学习,回归语文的本位,真是我们大家亟待解决的课题。谨借用鲁迅先生的两个颇有深度的词语,与教者及语文同行们共勉:让我们不再彷徨:语文之魂,就是赤子之心!让我们一起呐喊:归来吧,语文魂!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