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2-05-26 16:35:5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园学科类论文在《指南》精神指引下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之我见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均简称《指南》)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领域的幼儿指出了相应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及相关的教育建议,但这只是一个大框架的方向性的指导文件,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指导建议。如何在科学教学实践活动中选择及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活动形式、打造教学环境氛围、完善教育内容覆盖面、丰富一日活动等多个方面都没有给出详细的介绍。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研究幼儿教育中科学领域的科学探究部分,浅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落实《指南》中的教育指导思想,灵活运用《指南》中的建议完善提高相关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进而有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关键词】《指南》;幼儿教育;科学探究能力;《指南》中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及数学认知两部分,本文主要谈谈科学探究部分。《指南》中指出幼儿教育的科学学习核心为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让幼儿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本文将通过解读《指南》中的科学探究教育目标及教育建议部分,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进而有效提高幼儿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兴趣地自主性应用各种方法来发现事物表象、分析原因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一、解读《指南》中幼儿科学探究的教育目标幼儿教育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有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之间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目标1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这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性目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让幼儿对大自然的、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只有释放出幼儿探究新鲜事物的天性,才会增加其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强烈需求。目标2是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这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性目标,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熟悉幼儿的学习方法,传授幼儿各种知识都是辅助性手段,根本原因就是培养起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探究能力。目标3是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这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产物性目标,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到形形色色的事物,明白各种事物的发展规律及属性特点,进而渐渐理解事物背后的原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出的要求层次也是不同的,对幼儿探究能力要求的难度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二、解读《指南》中幼儿科学探究的教育建议6
针对不同教育目标及年龄段幼儿,《指南》给出了详细的教育建议。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建议:(一)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及知识对幼儿进行教育,激发探究兴趣“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等等这些都强调了幼儿教育的随机性,利用生活中的知识、身边的现象等会增加幼儿的主观感受,更符合幼儿理解事物的规律特点。(二)培养幼儿自主性地开展探究行为,体验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等等都强调了幼儿教育中鼓励幼儿自主性探究的重要性,指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感知、自己观察等来认识和理解新事物。(三)幼儿探究行为要讲究科学学习的计划和方法“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等等这些都强调了幼儿教育中要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让幼儿认识到这个世界原来充满了奇思妙想,从而自发地产生探究欲望和行为。三、利用《指南》指导思想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一)创新教学形式,鼓励幼儿自主探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认识及思考能力是不一样的,要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在活动的组织上多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等。我认为:1.在内容选择上应以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出发去探究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从而增加幼儿的兴趣和主观感受,更好地丰富幼儿的科学感知。2.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要多加创新,五大领域有机结合,使用听、说、唱、跳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学习,激发幼儿活动兴趣,鼓励幼儿自主探究。3.科学教学游戏化设计,更好地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积极操作,玩中学,学中玩,体验快乐科学。4.6
为了进一步发展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可以增加适宜的科学小实验,设计实验步骤流程图,让幼儿学会自主观察、模仿图上的操作来完成,学会自主探究,当幼儿无法完成时,可以鼓励孩子们向小伙伴求助,相互合作帮忙,一起来完成实验并进行记录,通过这种活动,孩子们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良好的探究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注重发挥采用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注重各领域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例如:我执教的一节小班科学《苹果种子的故事》,在本次活动中,以科学童话《苹果种子的故事》贯穿整个活动,结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和科学探究各年龄阶段目标和教学建议,在环节上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并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处理,“律动《我是一个大苹果》(律动导入,激发科学活动兴趣)——苹果种子在哪里(找出苹果种子,仔细观察,提供放大镜,鼓励幼儿自主探究)——苹果种子的故事(情境创设,通过身体动作加深对“生长”的体验)——延伸活动(延伸到日常科学教学中,产生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整个活动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动静交替,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将艺术教学形式(音乐、舞蹈)与科学知识相互融合,有机渗透。通过这种游戏化的创新教学形式,孩子们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学习,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幼儿自主性探究学习理念,教学中既让孩子们进入童话的情境,又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并鼓励孩子们去种一种、看一看苹果种子是怎么发芽、怎么长大的,引导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有趣的现象可以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激发幼儿的求知兴趣和好奇心。(二)完善科学教育内容覆盖面,扩展科学领域科学教育内容覆盖面广,知识性多,我们要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多让孩子们了解和接触身边科学各领域的小知识,并建立起对各领域的初步认识,从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物理科学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扩展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生命科学教育方面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及发展变化特点,察觉各种动植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等等。例如:结合幼儿园主题课程丰富科学知识,在大班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中,在对动物的认识中,教师可以介绍小青蛙是怎么由小蝌蚪一步步变化来的,蝴蝶是怎样一步步从蛹变成蝴蝶的,蚕宝宝又是怎么样慢慢慢慢变成飞蛾的,还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做观察日记,每天记录小动物的变化过程,一步步地观察动物宝宝长大,探索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环境等,并及时深化和引导孩子们了解它们的作用;教师应善于观察、及时捕捉孩子们每一个主动学习的契机,及时地加以展开、深化和引导,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6
自然科学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感知发现不同的季节特点,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带领他们一起做实验,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学会保护环境等等。例如:“老师,蓝蓝的天空为什么会哭,太阳公公哪里去了,为什么会下雨,雨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生成性地开展了一节科学教学活动《雨是怎么形成的》,通过小实验活动更形象地让孩子们感知天上的雨是怎么来的,出示一杯热水,水杯上放置一块玻璃,注意蒸汽上升凝结到玻璃上,当颗粒变大后滴落下来,告诉幼儿水蒸汽就相当于天上的云,而那些滴落下来的小水滴就是天上下的雨滴。活动延伸:实验《美丽的彩虹》,找一些喷壶背对太阳喷出水雾,天上会产生彩虹,告诉幼儿刚才喷的水雾就像刚下过雨的天空,经太阳反射就会变成美丽的彩虹了。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可以看出一日活动中教育的随机性和生成性,老师要多留心,从孩子的兴趣和近期关注的事物现象入手,有效地开展科学活动,扩展科学知识。物理科学教育主要是让幼儿明白一些日常的物理现象和原理,感知、发现物体属性特点,了解科技产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关联等等。例如:大班科学《摩擦起电》,通过"观察--探究原因--猜想--验证--新的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达"让孩子们形象的感受“小纸屑被吸起来了”的现象及原理,充分讨论与操作,了解静电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等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孩子们在充分讨论与操作的探究过程中积累知识、快乐学习。(三)“科学小天地”,搭建适合幼儿科学学习成长的多元化环境氛围对幼儿教育来说,一个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在班级中专门开设适合本班幼儿学习成长的“科学小天地”,包括科学区、科学区材料投放、科学区域墙、科学区活动规则、科学小制作展示台、自然角、其他区域中的科学探究,还可以在园内专门开设科学探究室,举办幼儿园大型科技游园活动等等,为幼儿搭建适合幼儿科学学习成长的多元化环境氛围,激发、释放出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天性,从而培养起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探究能力。记一次幼儿园大型科学盛宴:“幼儿园六一科技游园活动”6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园结合园区的科学教育特色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充满魅力的科学盛宴,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出两个适合操作并富有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实验,以大带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中三班《旋转的荷花》,游戏玩法:用刷子沾水刷泥工板,把兵乓球制作成的荷花放在泥工板上,轻轻晃动,看看荷花是不是转动起来了;大一班《亮起来》,游戏玩法:将两节电池装好,用电线将灯泡和电池两端连接起来,打开开关,观察灯泡的变化,通电后灯泡会亮起来等等科技小实验,与此同时,我们每班还请来了四位家长助教,让家长们切身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老师则退到后边。通过这样的大带小异龄交往科技游园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大班孩子们的责任心和规则意识,学会去关爱、帮助别人,也激发了小班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对他们的社会性的发展起着突出的重要。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科技活动,不但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经验,激发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与此同时幼儿对科学的求知兴趣和好奇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家长们看到孩子积极、自信的参与活动,也感到非常满意。 (四)丰富一日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感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科学学习,将科学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环节之中,注重发挥幼儿教育的随机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布置一些科学观察、记录等任务,形成每日固定的科学观察、记录或实验的习惯,培养他们观察事物发展与变化的能力,将科学学习和幼儿一日活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丰富一日科学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和能力,发展幼儿的科学感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科学学习,例如:1.每天可以安排一些例行的观察日记,如主题墙“小小气象预报站”,让幼儿每天观察、记录当天的天气变化,是晴天、雨天还是阴天,感知温度变化与季节环境特点等,学会关注身边的生活和自然现象;2.在自然角里可以让幼儿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在开展中班科学《蜗牛喜欢吃什么》中,可以让幼儿饲养小蜗牛,每天喂养他们一些食物,看看小蜗牛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给幼儿分好组,哪天谁来负责为小蜗牛提供食物,对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外表特点进行观察、描述、记录等,与此同时,还可以激发幼儿观察一些其他动物行为,比如蚂蚁搬家,观察蚂蚁是怎么发现食物,怎么将同伴叫来,怎么将食物一起搬走的等等;3.在本班种植园地里,可以请幼儿收集一些花种子、蔬菜种子,带领他们一起种在泥土里,教会幼儿每天浇水,陪同幼儿一起观察种子是怎样发芽、怎样长大并记录等等。这些活动的特点就是将科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的科学活动中,每天用时很少,但需要长期坚持,为了避免幼儿的兴趣降低,可以让幼儿轮流负责、小组合作,一边实验一边分享交流,习得知识经验,丰富科学感知。与此同时,除了每天固定的科学活动外,还可安排一些有趣的科学小游戏活动。例1:小班餐后游戏“吹泡泡”,吹泡泡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而有趣的泡泡里也藏着许多科学教育价值,让孩子们尝试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工具工具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变化情况,得出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在快乐体验中感知科学、学习科学;例2:中班课间活动“我给花儿浇浇水”6
,带领孩子们到户外种植园地,提供两个盛满水的水桶、吸管、小勺、海绵、针筒等,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利用现有的工具为花儿浇浇水,还可以想办法自己试验一些其他材料(树叶、花瓣儿等),从中了解材料的特性、植物生长环境条件等,培养幼儿的科学感知;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科学教育随机性,善于捕捉科学教育契机,将科学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索科学、认识科学、喜欢科学。五、总结幼儿的科学教育要尊重幼儿的行为方式和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开拓创新,时时更新教学理念,学以致用,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除了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的硬件保障外,还应跟幼儿做好朋友,多站在幼儿的角度,倾听他们的想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说教式的教育是不适合幼儿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结合生活中对幼儿有实际感知的例子,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科学知识,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在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上,要突破陈规,设计各式各样的小实验或小游戏活动,将教学活动游戏化,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体验、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中来学习,以此增加幼儿探究式学习的兴趣,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效果,进而有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学习品质。【参考文献】[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2]许燕频.幼儿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指导原则及策略[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3]彭琦凡.3-6岁幼儿科学探究的年龄特点及其引导[J].学前教育研究,2010[4]洪秀敏.对幼儿科学探究教育的思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5]王蓉.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指导[J].学前课程研究,2009[6]刘占兰.幼儿科学探究中的记录问题[J].幼儿教育,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