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2-05-26 19:14:5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赏识教育随笔——扬起后进生自信的风帆一、个案主要问题:一名六年级的留级生。数学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课堂上缺乏自控,听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爱做小动作,影响周围同学。课后懒惰贪玩,作业不能独立及时完成,拖拉现象严重,考试成绩三四十分。严重偏科,重文轻理。长期的失败,导致缺乏竞争心理。对于失败已不想改变。二、问题原因分析:(一)、外部因素:1、家庭因素心理学家陈会昌等人认为: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离异家庭子女与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较差,在情绪、品德、性格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人数比例较高。家境比较富裕,从小父母离异。因为父亲工作繁忙,孩子基本由奶奶负责教养。由于过早的失去母爱,奶奶爷爷比较娇惯,对孩子学习要求不太严格。从低年级起,独立按时完成数学作业的能力,就比其他学生差许多。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越发吃力。最终几乎丧失了基本的独立按时完成作业能力。2.学校因素:马卡连柯说得好:“尽可能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更大。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对于这种学生,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与同伴的认可。而他从低年级起,就显得与其他孩子那么的不一样。一些基本的学习能力对于他来说,显得那么的艰难。每天下课他都要跟着老师完成他的家庭与课堂作业。速度极慢,理解不了。让老师想说爱你不容易。因为每次的数学考试,他都只能完成一半,甚至更少。班级平均分被他拉下好多。同伴对他的学习持否定态度。慢慢的,他对学习数学丧失了兴趣。3、个人主观因素:(1)没有良好的听、写习惯
数学的听写不等同于语文的听写。听指的是聆听的习惯;写指的按时独立作业的习惯。而他存在“注意缺陷障碍”不能长久注意一件事,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或眼睛盯着一处定神,有时连老师叫他都不知道,等到全班哄堂大笑时,他才缓过神来。由于没听懂,按时独立作业也就成为了一大难题。(2)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3)抗挫折能力低,心理承受能力差。四、辅导策略1、找准需求点,唤起自尊心 唤起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新学期开始,我利用班队会开展了班干部竞选。班级气氛紧张而活跃,他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走上讲台激动进行了竞选演说。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当我问及他的感受时,他响亮的告诉我他是男子汗,不会气馁。我心中窃喜。感知到他内心作为男子汉的自尊。第一单元数学考试,我当着全班同学,问:“你身为男子汉,今天能否按时完成试卷,他大声地说:“能”。那是他第一次按时交卷,我感受到了初战告捷的喜悦。在教育的过程中,做有心人,抓住学生渴望被认可的需求,激发他的内驱力,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寻求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从肯定小成绩、小进步入手,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3、抓住切入点,促进自信心。 促进自信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根据他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4、
克服挫折点,巩固自信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没有挫折。对挫折如果处理得好,就可能成为他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处理得不好,则会变为思想上的下滑点、倒退点。为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思想转变的关节点,及时地进行劝慰、开导。为此,我亲自担当起他的“大朋友”,经常和他一起回家,在路上谈心,关心他的在校生活,以巩固他对学习的信心。四、教育效果:虽然有反复,但总体上,作业速度快了,能基本按时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毕业数学会考,全部考完,分数80多分。五、教育思考 通过对这一个案的信任与赏识教育分析,我深刻感到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需要一个过程,要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只要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学习进步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学习进步了,信心增强了,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就会受到抑制,问题也就得到了转化,教育就会收到成效。
教学随笔:教师也需要关怀也需要赏识教育作者:王晓东还有一些学校教育方面的报刊订得很少,即使订了一些,也只让领导看;有的学校为了留住教师,不让教师了解到招聘信息,于是教师在不了解招聘信息的同时,也不了解教育法律法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其实一个不能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学校是不能留住老师的。还有的学校,说是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尽量不出去参加各种研讨会议、培训、进修,其实是担心教师跟外界有了接触离开学校。现在知识和科技的进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定不夸张,如果教师们不在业余时间读书看报,不参加培训进修,怎么能够及时充电,提高自己?又怎么能够将先进的科技运用于课堂?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这种只让教师输出,而没有输入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一个能留住教师的学校应该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教师也能得到提高,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有成就感。这样的学校既出优秀学生,又能出名师,这才是双赢的策略。
在一些民办学校,领导更需要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其实谁都知道现在这类学校的人员流动比例比较大,但主要原因不就是觉得活得不舒心吗?当然,校长仅仅在生活上关心教师是不够的。因为这类学校的学生家庭往往比较有钱,他们是学校的顾客,所以常被当做上帝来看。但如果为了迎合上帝,而以牺牲教师的尊严为代价,就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在这里我只是想说,教师也需要人文关怀。给了他关怀,他就会将这种关怀传递给学生,如同他会将爱心和鼓励传递给学生一样。
激发兴趣,语文教学的双赢策略作者:王晓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员的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即语文教、学的双赢策略。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切入口,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育思想。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
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无意中把他们的大脑当成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巨大的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觉得语文令人厌烦,他们对语文没有好感,甚至反感,常常因此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策略。这正如先贤朱熹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然而即使学生愿学,我们在课堂上,通过有限的几本书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又有多少呢?这些知识能使他们可以面对未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有限的几节课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他们要学的东西却是无限的,这一点在如今这知识爆炸的时代表现尤为明显。那么如果我们要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人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
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伊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则与此稍有不同,她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使学生如沐春风,既学到知识又乐趣无穷,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效果也是举国公认的。这些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我曾在教授龚自珍《病梅馆记》时,引用了他的《乙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和第一百二十五首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没想到诗中的两句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两句诗,特别是诗中的“人才”二字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同学们在讨论中很快地悟出了课文中“梅”的作用是喻人。课文采用的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之法。同时他们还举一反三,发现“文人画士”“好事者”的喻意,指的是统治阶级,……总之一节课,学生完全体会了课文的主题,效果之好大出意外。教授《季氏将伐颛臾》时,我介绍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兴趣陡增。这节课大家非常认真,都努力去体会孔子那宝贵的智慧。事实再次证明,从激发学习兴趣人手,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科人文特性的要求,是学生面向未来的需要。汉语言文字伴随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历史的狂风大浪,平安地走到了今天,它是世界上仅有的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仍在大规模使用的文字之一。历史证明它有丰厚的底蕴,蕴涵中华民族的督智,优良的传统、崇高的道德,是我们培养龙的传人崇高道德情操,承传华夏文明的最佳教材。古人云:“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很明显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这良好的教材教育我们的后人,我们民族将会失去自身的特点而被人同化,最后渐渐消亡。而这关系民族危亡的大事全靠语文完成,也只有语文能完成这一重任。别的科
目是难以取代的。而语文要完成这一使命,教育工作者除了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语文兴趣以外别无他法。举世共知,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是不竭的动力源泉。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中学成绩并不好,甚至连许多测验都不及格,是他的母亲教他把问题变成一种游戏,使他对各种知识产生极大兴趣,并在此推动下不断探索,使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大王爱迪生仅受了三个月的正式教育。是他母亲的引导和他自己对一些不解之谜的浓厚兴趣吸引他坚持不懈探索,最后成就了1093项发明。两位伟人的事迹说明只有兴趣才能提供不竭的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我们要完成语文科的人文性教学任务,只能依靠激发兴趣这一策略。语文不仅是人文教育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智慧关系到一个人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未来的时代将是人们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量的不断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去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因此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能面向未来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教育他们生活在未来,那么也许明天他们将生活在过去。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完成自我教育的任务,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体验、实践、认识的机会。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有限的课堂难以办到的。因此在有限的课堂内我们只能传授方法,把课本当学习的范例,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即让他们把课本作为学习的引擎,举一反三,而不是把课本当成学习的终极目的。既要完成举一反三的任务,也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更多地学习、实践、体会,才能达到学会自我学习的目的。我在给初中生讲象形字时,曾用篆书把“瓜”和“爪”两字板书黑板,没想到这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以后同学中再没有搞混这两字现象,而且还会用汉字间的微小区别来区分记忆汉字。一个小小的激趣动作,竟起了如此大的效果,让我再次体会到激发兴趣的魅力所在。它给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了方法和不尽的动力。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双赢的策略。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得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更是创造欢乐与光明的教育前景的有效途径。
班主任应具备“五心”作者:王晓东浅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管理与学生心理探究——班主任工作案例引发班主任班级管理角色转换探析张琪名教学设计——《一夜的工作》王菘舟《一夜的工作》课堂实录班主任的心境与教育效果一夜的工作班主任工作中的“谎言”效应班主任工作计划(各年级通用)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深深体会到: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五心”。 爱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的爱,不能像家长式的溺爱,而是利用科学的态度和方式去热爱学生。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以外,平时多与他们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思想感情等等。 细心。做好班主任工作,仅凭一片爱心是不够的,还须细心,要善于从平静的表面发现潜藏的危机,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耐心。中学生的特点是天真活泼,思想活跃,情绪变化快,性格不稳定,独立意识强,是典型的“小大人”,因此工作中要注意民主、平等、信用,避免简单、粗暴、封建家长式的做法。特别对于差生更是如此,否则会产生敌对情绪,不利于学生本身的成长,更不利良好的班风的形成。
慧心。教师的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应在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业务素质,更新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否则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仅凭热情、爱心是不能做好工作的。 恒心。做任何事贵在坚持,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不能想起来抓一阵,要天天抓,时时抓。一些规章制度,不能朝令夕改。另外,班主任还要守信,做到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树起威信,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作文教学:开放作文训练的时空
作文教学的点滴启示作者:王晓东作文后进生背诵范文有意义吗?鄂教版第二单元训练题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如果局限于每周的两节作文课,拘泥于在学校的教室里进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作文训练的时空应是开放的,时时、处处都可以对学生的于作文训练。1、课堂训练与课外练习相结合。作文训练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例如,要求写《保护地球妈妈》时,让学生在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在生活中观察受市染的情况,以便在课堂习作时提供材料。平时,要求学生写小作文、日记、随笔等,把自己的见闻或读书的感受及时写出来。积少成多,作文时就能水到渠成。2、课堂训练与其他学科相统一。作文教学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一节生动的自然课、一堂激烈的体育课,一次优美的舞蹈音乐课,都是作文的好题材,教师要及时与各科教师协调,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训练习作能力。特别是阅读教学,更是处处有着练笔的好机会。我们必须充分挖掘。进行训练。(1)
抓住精美词句仿写。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精妙的构思。在学生理解后,可引导学生仿写。例:针对《可爱的草塘》一文中描写草塘景色的一段,我便引导学生仿写秋天的原野。在例文的引导下,学生都能优美地写出丰收之景。(2)抓住课文插图描写。课文经常有一些紧扣课文重点的插图。这也是训练写作的一个好时机。例我根据《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董存瑞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其神态、动作进行描写,并想象其心理。(3)抓住情节空间处补写。有的教材精练含蓄,作者不对情节作具体无迭的描写。我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补充。例《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中,“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让学生把省略号补成指导员护书的经过。要求用词准确。(4)抓住故事结果续写。有些文章结尾言尽而意末穷,课堂中放手让学生续写。如《乌鸦兄弟》结尾写破巢被吹到了地上。便让学生想象描写兄弟怎样了。有的学生生动地写出了乌鸦兄弟受冻的情景。有的学生还想到被兔妈妈救走,两人改过自新,都成了有用的人。展现出学生天真的想象。3、作文训练时,完成时间由学生自主。对初学写作和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要求当堂完成,显然不适合。若急于求成,写出的文章必然是仓促之作。不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由于写作的紧张形成畏惧心理,丧失写作兴趣。因此,完成写作的时间应向学生开放,由学生自主决定,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应去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及组织语言,消除紧张心理,在良好的心境中定能不断创新,写出更好的文章来。4
、走进生活,寻找写作素材。作文时,有些题目所需的素材,学生虽然已经经历过,但那种经历大都是无意注意,这些事物在学生头脑中记忆淡薄,感受不深,更谈不上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再观察,再认识:对那些学生根本没接触过的事物,更要引导他们去观察积累。因此,我们必须开放课堂空间,走进生活,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变生活为写作的源泉。(1)实地观察。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实地观察。例如,写景物时,可带学生走出教室,在野外教学。我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景物时,便利用我们农村独特的优势,带着学生走进了田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显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性。我便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看,仔细听、认真想,并及时记录下来。田野里,面对那么美丽的景色、那么清新的空气,没有教室、桌椅的限止,坐在松软的草地上学习,心里是多么惬意!交流时,由于每一个学生都经过了仔细观察,并融入了自己的感受,所以交流时有声有色、兴趣盎然,这绝非一幅挂图、一个课件所能及。这样生动活泼、来源于生活的训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水平。使学生觉得“熟悉生活也是风景”,主动去写自己的见闻,产生了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声的强烈创作愿望。(2)实践体验。“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来源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天生好动爱玩,对周围事物充满强烈的探索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例:写科学小品文时,让学生先做科学实验,即,鸡蛋浮起来、蜡烛灭了、水流不下来等。写一小动物时,让学生回家饲养一只小动物。先自己实践观察,再写作文,学生轻车熟路,一挥而就。(3)参观游览。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无奇不有。那新颖别致的建筑、静谧朴质的田园、鬼斧神工的石崖、娴娜多姿的花朵、千奇百怪的鸟兽,令人赏心悦目。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领略那美不胜收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捕捉写作素材,
触发写作灵感和激情,从而热情洋溢地去抒发神奇的大自然,抒写美好的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超市购物(幼儿园教育随笔)(通用).doc
- 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育随笔.doc
- 教育随笔(九十四).doc
- 教育随笔:尊重孩子(季红梅).doc
- 教育随笔与教育叙事的异同.doc
- 教育随笔——你我的约定.doc
- 教育随笔——一路奔跑.doc
- 教育随笔20142MicrosoftWord文档.doc
- 班主任教育随笔2.doc
- 多给调皮的孩子一些鼓励教育随笔.doc
- 安全教育随笔.doc
- 教育随笔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doc
- 教育随笔-命令的口气.doc
- 教育随笔(王苏存).doc
-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如何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doc
-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早期阅读经验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doc
-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我是故事大王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doc
-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浅谈如何正确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