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01 KB
  • 2022-05-26 16:35:53 发布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及答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本科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如果作为一种客观的系统化的知识,一般不具有哪种特性A.真理性;B.经验性;C.可重复性;D.否定性2.谁认为知识是头脑中经验模式和认知图式A.皮亚杰;B.维果斯基;C.赞科夫;D斯金纳3.科学教育理论不包括如下哪一方面A.科学学;B.认知心理学;C.科学教育论;D.科学学习论4.贝尔纳认为他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有二:提供已经从自然界获得的系统知识,并且有效地传授过去和将来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不幸的是科学教育在哪方面失败了?A.学习方法;B.探索和检验知识的方法;C.获取知识的方法;D.传授知识的方法5.谢尔曼将科学过程概括为如下四个简单过程A.观察、推论、预测、实验;B.提问、答疑、检验、运用;C.疑问、设想、实施、检验;D.观察、发现、验证、运用6.谁曾把科学定义为“探求意义的经历”A.爱因斯坦;B.爱迪生;C.费米;D.周光召7.谁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其意即是儿童天生就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探索和了解世界。A.艾利康宁;B.乌索娃;C.福辽利娜;D.皮亚杰8.幼儿学科学具有非科学的特点,其含义不包括如下哪个方面?A.表面性;B.片面性;C.即时性;D.用原有的经验解释事物9.下面各选项,哪个不是科学探索的要素?A.对象;B.过程及态度;C.探索材料;D.结果10.西汉史游的哪部著作主要帮助儿童识别五谷食物?A.《地球词言》;B.《百家姓》;C.《幼学琼林》;D.《急就篇》11.南朝梁时《千字文》的作者是A.程登吉;B.王应麟;C.方逢辰;D.周兴嗣12.1903年湖北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其科学教育科目是A.手技;B.劳动;C.自然;D.常识13.1905年,哪所蒙养院的教课说略主旨中有“乐歌”科目,即利用音乐进行科学教育?A.湖南蒙养院;B.湖北蒙养院;C.河南蒙养院;D.河北蒙养院14.1924年,谁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一文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要以用自然和社会为中心”?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张宗麟15.1935年,雷震清副教授的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幼儿科学教学法。A.《幼稚园科学》;B.《幼稚园的自然》;C.《幼稚园常识》;D.《幼稚知识普及》16.1989年,我国哪份文件中首次将幼儿园科学课程改为《科学领域》。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B.《幼儿园管理条例》;C.《幼儿园规程》;D.《有关幼儿园教育的几点说明》17.下面哪一条不是刘占兰提出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A.乐学;B.会学;C.会思;D.会用18.引导儿童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初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儿童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该目标适合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19.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该目标适合于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9 20.引导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初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该目标适合于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21.引导儿童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愿望,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以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能够和他人交流和分享,该目标适合于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22.让幼儿知道四季的自然变化,一般不适合采用A.实验法;B.散步和采集;C.种植和饲养;D.观察法23.《幼儿园教育纲要》科学领域规定全班幼儿必须学习的内容,一般采用A.集体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家庭活动24.幼儿在活动区自由进行探索活动,这是A.正规科学活动;B.偶发科学活动;C.非正规科学活动;D.自由科学活动25.要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内外各种制约条件,一般采用A.个别物体观察;B.长期系统观察;C.比较观察;D.日常观察26.下面哪个不是物理现象?A.力和运动;B.光和颜色;C.热和温度;D.淀粉变色27.下面哪个不属于幼儿科学游戏范围?A.感知游戏;B.活动性游戏;C.实验性游戏;D.音乐游戏28.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分类包括A.挑选分类和特定的标准分类;B.自由分类和指定分类;C.单一标准分类和多标准分类;D.同层分类和分层分类29.幼儿科学教育中测量方法不包括A.目测;B.正式量具测量;C.混合测量;D非正式量具测量30.幼儿科学技术玩具一般应A.写实;B.夸张;C.拟人;D.自动化单项选择答案1.D2.A3.B4.B5.A6.A7.D8.C9.C10.D11.D12.A13.A、14.C15.B16.C17.C18.B19.C20.B21.D22.A23.A24.C25.B26.D27.D28.A29.C30.A多项选择答案1.ABCD2.AB3.ABC4.ABCD5.ABC6.AB7.AB8.CD9.BCD10.ABC11.AB12.CD13.ABC14.ABC15.AB16.ABC17.CD18.ABCD19.ABCD20.ABC21.ABC22.CD23.ABCD24.CD25.BCD26.ABCD27.AB28.ABD29.ABCD30.ABC31.ABCD32.ABCD33.ABCD34.ABD35.AB36.ABCD37.BD38.CD39.AB40.ABCD二、多项选择1.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初步知识技能主要有A.对应;B.计数;C.简单加减;D.自然测量等2.量可以分为A.不连续量;B.连续量;C.数量;D.测量3.下列哪些是连续量A长度;B.体积;C.时间;D.多少4.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有A.数学课;B.游戏;C各种教育活动;D.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及数学角9 5.幼儿数学课的类型有A.集体型的数学课;B集体小组结合型的数学课;C.小组、个人结合型的数学课;D.个人型的数学课6.,简单来说,,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包括哪两种A.教师教的方法;B.幼儿学的方法;C.游戏法;D.操作法7.按比较的排列形式可分为A.对应比较;B非对应比较;C.简单的比较;D.复杂的比较8.按比较的性质可分为A.对应比较;B.非对应比较;C简单的比较;D.复杂的比较9.对应比较可分为A.单排比较;B.重叠比较;C.连线比较;D.并放比较,10.非对应比较可分为A.单排比较;B.双排比较;C.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D.连线比较11.教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常用的比较方法为A.重叠法;B.并置法;C.归纳法;D.演绎法12.计数活动的结构在动作方面主要包括A.头的动作;B.眼睛的动作;C.手的动作;D.语言动作13.幼儿早期学习计数,一般要经过A.口头说数;B.按物点数;C.说出总数;D.辨认多数14.数的组成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三种关系A.等量关系;B.互补关系;C.互换关系;D.函数关系15.简单加减法存在着三个数群的关系是A.等量关系;B.逆反关系;C.互补关系;D.函数关系16.幼儿加减运算能力发展要经历A.具体水平加减;B.表象水平加减;C.抽象水平加减;D.动作水平加减17.应用题的结构包括A.思想性;B.教育意义;C.情节;D.数量关系18.复习巩固对平面图形认识的方法有A.图形分类;B.寻找图形;C.拼图活动;D.折叠活动19.守恒不仅有数守恒还有A.长度守恒;B.面积守恒;C.容积守恒;D.大小守恒。20.复习10以内基数的方法一般有A.按范例的数量取物;B.按数取物;C.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知数量;D.数的转换21.学习接数和倒数的常见方法有A.卡片游戏;B.口头游戏;C.拍手游戏;D.智力游戏22.巩固儿童对序数的认识的方法是A.讲解;B.观察;C.操作;D.游戏活动23.巩固10以内各数的组成知识常见的方法有:A.儿歌练习;B.操作练习;C.游戏练习;D.填空练习24.3岁幼儿基本上A.已懂加减的含义;B.已会加减运算;C.不会加减运算;D.不懂加减的含义,25.4--5岁儿童可以A.用数群进行加减;B.自己动手将实物合并;C.自己动手将实物取走;D.逐一计数加减26.5--6岁幼儿能够A.用数群加减;B.用表象加减;C.用具体实物加减;D.用动作加减27.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包括A.已知条件;B.未知条件;C.语言文字;D.故事情节28.口述应用题能促进幼儿A.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B.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C.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D.思维推理(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9 29.10以内加减教学的安排通常是A.学习解答口述应用题;B.理解加减含义;C.利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D.巩固对加减的认识30.幼儿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A.不宜从理解抽象的应用题结构开始;B.应从描述和模仿开始;C.宜用小数量(4以内数)开始;D.宜用大数量开始31..幼儿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通常有A.按活动内容编题;B.看图编题;C.自由编题;D.按玩具所设置情境编题32.教幼儿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应注意A.逐个数的教;B.加减结合教;C.口述应用题不用直观材料;D.总结口述应用题的三条件33.复习10以内加减运算的方法A.教学游戏;B.感知练习;C.书面练习;D.口头练习34.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应注意A.内容要适合幼儿水平;B.方法要能引起儿童积极的思维活动;C.时间不超过3分钟;D.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35.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应注意A.应根据不同教学要求,突出某种量;B.提醒幼儿物体重叠或并放时对齐;C.在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D.在自然环境中寻找36.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发展幼儿思维的具体要求A.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B.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C.促进幼儿思维推理能力的发展;D.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37.幼儿掌握数学知识有两种水平A.感知水平的掌握;B.记忆水平的掌握;C.想象水平的掌握;D.理解水平的掌握38.数学课能保证幼儿数学教育的A.个别性;B.灵活性;C.顺序性;D.系统性39.过去通常把数学课分为A.综合型;B.复习型;C.个别型;D.集体型40.幼儿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游戏有A.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B.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C.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教学游戏;D.口头数学教学游戏三、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研究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学前儿童:是指0—6岁的儿童3.连续量:不能用个数数出来的量叫连续量。如:长度、体积、时间、重量等。连续量要用测量的方法来确定它的程度。4.非连续量:能用计数数出来的量叫不连续量5.幼儿数学教育途径:是指实施数学教育所采取的活动形式6.数学角:数学角就是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物品,供幼儿自由选择和运用数学材料经常自由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地方.7.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育,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8.数学智力游戏:是一种以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9.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对两个(组)或两个(组)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的一种教学方法。10.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包括直接指导和间接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11.科学经验:科学经验:指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通过他们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得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的经验。12.初级科学概念:初级科学概念,指儿童在感知和经验表象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的外在的、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种概括化的表象。它区别于具体的经验,也区别于真正的抽象概念。13.科学情感:科学情感即是对科学的爱憎好恶态度和感受。9 14.科学意识:即对科学的看法和见解。是在科学认知、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对科学的总体观念和意向。15.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其环境的科学。生态学观点:从整体、系统的和相互作用的观点。不孤立、静止和片面地看待事物的态度。16.STS教育:Science、Technology和Society的缩写。科学社会和技术的研究,简称STS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况,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现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17.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目的性:即要完成幼儿科学教育的预定目标。18.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贯彻各种科学意识和辨证思想。如环保意识、人口意识、世界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唯物意识、辨证思想等。19.幼儿教师的直接指导:所谓直接指导,就是教师用直接的方法教给儿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以及基本的行为规则。20.幼儿教师的间接指导:间接指导指的是教师为儿童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和条件,包括丰富的材料、充足的空间、充裕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结论。但不管是直接指导还是间接指导,都不能没有儿童自己的探索。21.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应该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优点。22.正规科学活动:是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有步骤地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正规科学活动一般面向全体。23.非正规科学活动:是由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儿童的好奇心,每个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决定活动的时间,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24.偶发科学活动:是指在儿童的周围世界中,突然发生的某一自然现象、自然物或有趣的新奇的科技产品和情景,激起儿童的好奇,导致儿童自发投入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25.科学教育活动和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科学教育不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或领域,而且应该和其他领域结合起来。26.幼儿园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并且把这些教育力量整合起来。27.幼儿科学教育方法:指进行科学教育的途径或者手段,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幼儿学的方法。28.观察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29.科学教育的分类法:将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的过程,即抽取同类事物中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和概括。学前儿童的分类是把具有某一个或者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的活动过程。30.科学教育的测量:儿童运用目测或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初级的测定活动。31.幼儿科学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利用一定的仪器或者设备,通过操纵变量来观测相应的现象和变化的方法。它能够排除干扰因素,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32.幼儿科学游戏:科学游戏是借助自然界的物质材料,包括水、沙、石、竹、木等,以及科技产品、玩具、图片等物,把科学道理寓于游戏之中,通过儿童参与有一定规则的、有趣的玩耍和操作活动,达到某一科学教育的要求,促进儿童的发展,它是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33.劳动法:即通过幼儿观察和切身体验劳动过程进行科学学习的方法。34.幼儿早期阅读:早期科学阅读是指为年幼儿童提供富有科学知识的儿童诗、儿歌、谜语、故事、科学童话等作品和儿童科学的书,让幼儿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培养科学的情感。判断改错答案:1.错,还有很多种比较,如操作比较。2.错。一般是在大班使用。3.错。2-3岁左右儿童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知觉,但这种知觉是泛化的。4.错。在中大班也要进行。5.错。是3岁半到4岁。6.错。是由唱数通过点数再到说出总数。7.对。8.对。9.错。大多数5岁左右的幼儿能基本上掌握10以内的数守恒。10.错。儿童对序数的认识要晚于对基数的认识。11.错。幼儿在4岁半以前不能理解数的组成。9 12.对。13.错。要分合一起教。14.对。15.对。16.错。4岁前幼儿基本上不会加减运算。17.错。幼儿学习减法要难于加法。18.对。19.对。20.错。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学习加减需一个数的逐步进行。21.对。22.错。量的守恒教育应在认识了相应的量的基础上进行。23.错。通过感知完成的。24.错。首先是让幼儿明确排序的方法。25.错。量的相对性是通过对三个不同量的物体比较认识的。26.错.。主要是通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进行的。27.错。不一定。28.对。29.错。0--6岁的儿童。30.对。四、判断改错1.比较法一般只限于视觉比较。2.归纳法一般都在小班运用。3.4岁左右儿童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认识。4.分类教学只在小班数前教育中进行。5.儿童学会计数的年龄是2岁左右。6.儿童早期学习数数是由唱数直接到说出总数。7.点数物体的大小对儿童计数活动产生影响。8.计数活动的方式也会影响幼儿计数的水平。9.4岁左右的儿童已能掌握数的守恒。10.儿童对序数的认识要晚于对基数的认识。11.幼儿在4岁时已能理解数的守恒。12.幼儿认识序数要以认识基数为基础。13.教幼儿学习数的组成要分合分开教。14.逐一加减就是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加减运算。15.按数群加减也就是依靠抽象数概念进行加减运算。16.3岁幼儿基本会加减运算。17.幼儿学习加法要难于减法。18.大班幼儿有时也会掰手指头逐一计算。19.应用题的结构包括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方面。20.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学习加减不需一个数一个数的逐步进行。21.儿童比较物体的量时,教师选择比较的物体要突出某种量。22.量的守恒教育要和认识量同时进行。23.幼儿最初对物体量的认识是通过小班教学完成的。24.向幼儿说明排序的基本要求首先要说明什么是量。25.量的相对性是儿童的视觉获得的。26.幼儿对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观察完成的。27.认识几何体的教学只能在大班进行。28.幼儿认识几何体的教学首先教师应让幼儿观察比较、触摸感知几何体。29.学前儿童是0--3岁的个体。30.自然测量是幼儿学习的简单数学初步技能之一。五、简答1.为什么要培养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答: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幼儿学习初步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积极因素。兴趣又是幼儿从事一切活动的主要特点。但是数学的抽象性,恰恰又缺乏这些引起幼儿兴趣的有利条件,数学活动组织得不好易造成枯燥乏味现象。2.为什么要通过数学教育发展儿童的智力?答:.向幼儿进行初步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这一作用主要由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和辩证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等的特点所决定。9 3.为什么要依据任务来选择数学教育内容?答:儿童的数学教育任务是依据总的教育目标提出的,它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体现。而一定的数学教育内容又是实现幼儿数学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在选择内容时应切实考虑到幼儿数学教育任务的要求.4.儿童掌握知识有哪两种水平?答:一是记忆水平上的掌握。这种学习,知识间缺乏联系,主要靠反复练习,机械地记住知识,更不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不掌握规律,因而知识不能迁移;另一种是理解水平的掌握。它包括了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规律,从而能运用推理获取新的知识5.为什么掌握数量关系应作为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核心?答:数量关系反映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幼儿掌握了数量关系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有关数学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它要求相应的思维水平,从而促进了幼儿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6.数学课有什么特点?答:是事先经过缜密的筹划,而不是偶发和随机的;内容是专项形式,而不是综合的;并运用集体、小组和个人等组织形式,面向全体幼儿的一种活动。数学课不仅能使使全班幼儿接爱一定的数学教育,而且是幼儿数学教育顺序性和系统性的保证。7.在幼儿的量守恒教学中,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思想有什么作用?答:幼儿学习了量的守恒,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同时渗透了集合与子集关系的思想,为幼儿理解数的组成和加减法中三个数群之间的关系准备了感性条件。8.什么是教学过程?答:教学过程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认识过程,是以教学内容和方法为中介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9.什么是数学智力游戏?答:是一种以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10.按比较的性质将比较分为哪两类?答:按比较的性质可分为简单的比较和复杂的比较.11.什么是启发法?答:启发探索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靠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他们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12.分类对幼儿学习数学有什么意义?答:分类能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分类是计数的必要前提;分类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分类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发展.13.计数活动的实质是什么?答:计数活动的实质是将具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14.数的组成涉及哪三种关系?答:三种关系:等量、互补和互换关系.15.教幼儿学习10以内基数最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教幼儿学习点数后说出总数、两个相邻集合的比较(俗称数的形成)和数的转换等方法是教幼儿认识10以内基数常用的方法。16.幼儿数学教有哪几项任务?答:让学前儿童获得一定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培养学前儿童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17.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要注意符合哪些方面?答: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的要求;符合数学研究对象范围的一些最初步的知识;符合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和为人小学作准备的需要;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18.数学课按组织形式分出的三类各有什么特点?答:集体型的数学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相同内容的任务,通过共同的步骤,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它为每个幼儿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思维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其计划和准备工作比较单纯,也较易于组织进行,它适用于学习新知识和复习旧知识。集体小组结合型的数学课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兼用集体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它较好地解决了一般的教学要求与个体不同需要的矛盾,使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小组、个人结合型的数学课是在一节数学课的时间内兼用小组和个人活动两种形式,它也是突出儿童选择活动的自主性和解决儿童不同发展需要的一种方式.19.运用操作法应强调哪些方面?答:明确操作目的;为幼儿操作活动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给予儿童充分的操作时间;幼儿动手操作之前,应向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要观察儿童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讨论操作的结果;操作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20.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一般发展过程是怎样的?9 答:幼儿加减运算能力要经历从具体水平加减到运用表象进行加减再到概念水平的加减的过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逐一加减到按群加减的发展过程.21.幼儿科学教育应让幼儿掌握哪些方法技能?答:透新观念和辨证唯物观:环保观;人口意识;世界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联系观点;条件观点;发展观点;相当观点;多样统一观点;反迷信和宗教22.幼儿科学教育该培养幼儿哪些唯物辨证观和其他新观念?答:透新观念和辨证唯物观:环保观;人口意识;世界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联系观点;条件观点;发展观点;相当观点;多样统一观点;反迷信和宗教23.简述小班幼儿科学教育的情感个性目标。答:小班情感方面:(1)激发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2)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3)使其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24.简述中班幼儿科学教育的认知目标。答:中班知识方面:(1)帮助儿童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2)帮助儿童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简单的理化现象,获取感性经验;(3)引导儿童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运用。25.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小中大班目标分化有何规律?答:幼儿园小中大班科学教育目标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目标分类同,但每一类目标层级水平逐年上升。26.幼儿科学教育人体方面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答: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人的心理活动;个体的生命过程(生长、发育和衰老)27.自然界中的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动植物的关系内容涉及哪些方面?答:自然界中的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动植物的关系:沙、石和土;水;空气;太阳、月亮和星星。28.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启蒙性、发展性和接受性含义是什么?答:启蒙性、发展性和接受性:即科学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要被孩子所能接受29.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关联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含义是什么?答:关联性、广泛性和代表性:要考虑学科顺序和认知顺序,以及时代性和代表性等问题30.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地方性和季节性含义是什么?答:根据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编排内容:如交通工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传递消息;灯;雨具;餐具;衣服。31.举例说明如何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编排内容?答:根据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编排内容:如交通工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传递消息;灯;雨具;餐具;衣服。六、论述题1.技术和科学有何联系与区别?答:科学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主要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目的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是获得新知识(发现)的活动;技术指创造新产品(发明);科学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科学从个别现象上升到一般原理;技术是将一般原理应用于个别问题。科学与技术是相互联系的,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并且逐渐一体化。2.正规科学活动的指导要求有哪些?答:正规科学活动的设计和指导:(1)活动课题的设计a、要选择最基本的科学经验b、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c、要选择适合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的内容(2)活动目标的设计a、要尽量体现行为化和科操作性b、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c、要结合儿童发展水平和具体特点,提出有层次性的目标d、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3)活动材料的设计a、要考虑材料和活动目标的关系b、要考虑材料的结构性c、要考虑材料的数量(4)活动过程的设计,要考虑活动导入环节、展开过程和结束过程的设计。3.如何指导幼儿的非正规科学活动?答:非正规科学活动指导要求(1)以间接指导为主,尽量不干预儿童的行为(2)适当引导,重在激发儿童的探索愿望(3)观察儿童的行为,对儿童进行更多的个别指导(4)创设科学探索的气氛,为儿童提供宽松、安全的“心理基地”。4.简述科学教育活动和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的依据。9 答:提出这一原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教育的角度看,教育是一个整体,其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整体发展。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社会教育、语言教育等一样,都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纵向来说,科学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的目标应与全面发展教育的总目标相一致;从横向来看,科学教育应和各领域教育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育总目标。另一方面,就教育内容而言,科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广泛,和其他各领域的教育内容都有联系。在儿童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都有科学教育的契机,幼儿园的各领域教育,也都和科学教育有关。5.简述科学教育活动和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答:首先,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充分考虑科学教育和其他教育领域的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开展科学教育的活动。其次,从儿童的角度考虑,幼儿科学教育也要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进行。总之,科学教育和其他教育活动的结合,不仅是教育内容上的联系,更不是形式和方法上的拼凑,而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思想。6.简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的依据。答:这主要因为,儿童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在一个广阔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中展开的。幼儿园尽管为他们提供了有组织的教育环境,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从儿童科学探索活动的起源来看,家庭是儿童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儿童最早的启蒙老师。儿童最早的科学探索就是从家庭开始的。7.简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的指导要求。答:但是,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自然和社会环境,都要和幼儿园的教育力量整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而在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中,幼儿园应该居于主导地位,因为它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机构。只有幼儿园才能够做到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整合各种教育力量,优化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促进儿童最佳的发展。8.如何指导幼儿的分类活动?答:指导要点:(1)给儿童充分的感性材料,帮助儿童辨别事物的特征、差异,让儿童在活动中观察。(2)帮助儿童明确分类标准或者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分类。(3)给儿童充分的摆弄和尝试分类的机会。9.如何指导幼儿的测量?答:测量的指导:(1)教会儿童使用测量工具;(2)让儿童学会记录测量结果的常用方法;(3)让幼儿养成用估计和测量来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特征的习惯。10.幼儿科学游戏有何作用?答:玩学做结合;便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儿童喜爱游戏,乐于参与,在游戏中,儿童反复进行有趣的游戏性操作,易于巩固已有的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儿童进行科学游戏,体、脑共同活动,既比较有趣,轻松愉快,又减轻了智力负担,有利于身心健康和智力的发展。游戏的进程和任务的完成,要求儿童必须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有利于儿童的控制能力、遵守规则的行为以及同伴的合作精神。11.如何指导幼儿的散步和采集活动?答: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保证每一个儿童能充分、自由地和大自然直接接触;散步中引导儿童观察的内容和采集的对象可以和正规性活动的内容相结合。12.如何选择和利用早期科学阅读材料?答:图书的字画要求:图形要清晰,色彩应柔和;字要比较少,字号要大,字距和行距适中,字一般放在图画的四周。一个故事或一本书要围绕一个科学概念或知识找规律,展开故事情节。要注意儿童的认知特点,内容要趣味性、新鲜感,能吸引儿童阅读。13.分析环境有哪几个维度?答:(1)冷硬-柔和,反映了环境的物理性质;(2)开放-封闭,对儿童行为的限制程度;(3)简单-复杂,材料的数量和功能的多寡;(4)干预-隐退,反映儿童和环境的互动程度;(5)高活动量-低活动量,材料要求幼儿或提供儿童的运动量。14.幼儿园科学教育心理环境创设有何要求?答:(1)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2)寻求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者伤害幼儿;倾听幼儿谈话和表达-观察幼儿使用什么材料,用幼儿使用的方式操作材料;(3)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兴趣、探索、发现和解释;(4)挖掘每一个幼儿探究获得的独特价值。9

最近下载